① 保证金质押是怎样的
保证金账户下的资金质押成立的必要条件有二,一是账户内资金的特定化,二是转移占有。满足要件的保证金质押具备合法性,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应予保护。我国《物权法》中担保物权的规定与德国相关规定比较接近,故并未规定账户质押这样一种形式。为保证质押的可操作性,受托人往往事先出具空白的平仓授权和资金划拨指令交给委托人。关于保证金质押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保证金质押是怎样的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保证金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保证金账户下的资金质押成立的必要条件有二,一是账户内资金的特定化,二是转移占有。满足要件的保证金质押具备合法性,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应予保护。
保证金账户资金质押作为动产质押的一种形式,实践中比较常见。法定保证金质押类型如下:
1、1997年9月1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能否对信用证开证保证金采取冻结和扣划措施问题的规定》,规定了信用证开证保证金具有担保支付性质;
2、1997年12月2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划拨证券或期货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结构、证券经营或期货经济机构清算账户资金等问题的通知》,规定了证券经营或期货经营中交易保证金的保证金作用;
3、2000年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规定了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保证金功能;
4、2003年6月18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了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保证金账户中的货币不得冻结、划拨。
二、什么是账户质押
所谓账户质押,即担保人用账户向担保权人提供质押担保。账户
质押在英美法金融业务中很常见,也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拟订的《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中列举的一种担保方式[5]。大陆法系国家因采一物一权主义并严格要求物权的特定性,以数额变化不定的总体或部分财产为标的的担保物权难以纳入担保法律制度中,所以一般不承认账户质押这样一种担保方式。我国《物权法》中担保物权的规定与德国相关规定比较接近,故并未规定账户质押这样一种形式。
1、银行结算账户质押。
银行结算账户质押,是指存款人用其在银行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
结算的活期存款账户对外提供的担保。
目前,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8号)对出口退税账户的账户质押有明确的司法依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2]183号)规定“境外机构可将人民币结算账户资金用作境内质押境内融资。”,可以理解为NRA账户(境外机构境内账户)质押融资在业务操作中,有一定政策依据外,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普通存款账户质押的合法性尚无明确法律依据。
2、证券经纪账户质押。
证券经纪账户(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质押是指委托理财合同的
受托人以其自己所有的或实际控制的证券经纪账户为委托人或融资相对方提供的担保。其权利义务约定一般是通过委托理财协议的担保条款体现出来,亦有通过专门的质押协议加以约定之情形。其在审判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1.无三方监管之情形。
在委托理财操作中,双方约定,委托人将其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以下简称代理账户)内的资金和股票委托受托人操作;为保证委托人的利益,受托人将其自有的或依法享有处分权的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以下简称质押账户)内一定数额的资金和股票向委托人提供质押。双方约定警戒线和平仓线,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警戒线时,受托人应当在约定时间内将资产补足至一定数额,否则委托人有权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平仓线时,委托人有权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保证质押的可操作性,受托人往往事先出具空白的平仓授权和资金划拨指令交给委托人。
2.有三方监管之情形。
委托人、受托人双方在达成委托理财协议之后与证券公司三方共同签订《账户监管协议》,约定由证券公司对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进行监管,监管职责主要包括:(1)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警戒线时,证券公司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和受托人,若受托人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将资产补足至一定数额时,证券公司有权直接采取平仓措施或者协助委托人平仓以维护委托人的权益;(2)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平仓线时,证券公司有权直接或者协助委托人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委托人的权益;(3)办理平仓后的资金由受托人账户向委托人账户的划转手续。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保证金质押是怎样的”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保证金质押是指借款人将金钱交存于其在银行开立的专用账户,并以该账户中的款项作为偿还借款的保证。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② 股票质押有什么规定
股票质押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押标准。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股权质押标准,一般只允许用具有较大价值并且已经转让的股份进行质押融资。另外,质权人对质押的股票同样会有要求,包括股票流动性、发行公司资质等。
二、质押率限制。为了防止风险过度集中,监管部门对股票质押设定了质押率上限。质押率通常根据股票的流动性、价格波动率等因素确定。过高的质押率可能导致质权人在股价下跌时面临风险。
三、资金用途限制。股票质押融资的资金用途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通常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或者用于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资项目,不能用于禁止或者限制性领域。
四、信息披露要求。股票质押涉及的公司信息和交易情况需要进行充分披露,以确保市场公开透明。这包括披露质押方和质权方的信息、质押股票的数量和价格、融资额度和用途等。
五、风险管理措施。对于股票质押业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如设立风险准备金、实施动态监控和风险管理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此外,监管部门也会定期对金融机构的股票质押业务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市场稳健运行。
六、禁止违规操作。如将质押的股票用于自身或第三方融资的抵押品、超出个人持有的股票数量的质押等违规操作都是被禁止的。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相关机构和人员将面临法律制裁和市场惩罚。
③ 股票质押什么规定
股票质押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押物标准。股东将其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时,必须符合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质押物标准。通常,只有优质、流动性好的股票才能被接受作为质押物。
2. 质押率限制。质押率是指贷款金额与质押股票市值之间的比例。为了控制风险,监管部门对质押率设有上限,确保股票质押融资的杠杆在合理范围内。
3. 资金用途规定。股票质押融资的资金用途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一般用于企业的运营、投资等活动,不得用于禁止领域。
4. 风险管理与监控。对于股票质押,监管部门会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措施,包括定期评估质押股票的价值、设置警戒线和强制平仓线等,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详细解释如下:
股票质押是一种融资方式,股东将其持有的股票作为担保物进行贷款。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公平。质押物必须符合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标准,通常流动性好、价值稳定的优质股票更受欢迎。此外,为了控制风险,监管部门还设定了质押率的上限,确保融资杠杆在合理范围内。股票质押融资的资金用途也受到监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最后,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监管部门还会对股票质押进行风险管理和监控,包括定期评估质押股票的价值以及设置警戒线和强制平仓线等措施。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