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有沪深股票帐户怎么进行权证交易谢谢
想买卖权证在《权证风险揭示书》上签名券商就给你开通了。你到开户的证券公司柜台说要买权证签《权证风险揭示书》,他就给你一份权证风险揭示书,你签名就可以了。权证风险很大建议你如果不懂就别碰,或先用少量的钱试试。我附近玩权证的没听说有赚的。下面是交易所的通知和《权证风险揭示书》的样本。
关于重申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为控制权证交易风险,维护权证市场交易秩序,根据《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风险揭示书〉的通知》和《关于宝钢权证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本所重申,会员与参与权证交易的投资者必须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现将相关事项进一步通知如下。
一、各会员必须按规定向首次买卖权证的投资者全面介绍相关业务规则,充分揭示权证交易的高风险性,切实引导、提醒投资者重视并控制权证交易风险。
二、各会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向投资者送达并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确保每个首次参与权证买卖的投资者在交易前充分了解权证的风险。
三、各会员应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未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的投资者,应限制其权证交易,及时全面了解、掌握《权证风险揭示书》的签署情况及投资者的开户资料、资金情况,配合本所可能采取的相关问询、调查、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
四、各会员应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一周之内以书面形式向本所会员部回函,反馈《权证风险揭示书》的签署情况。
特此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权证风险揭示书
权证与股票不同,权证交易具有财务杠杆效应,投资者虽然有机会以有限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但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蒙受全额或巨额的损失。投资者在参与权证交易前应审慎评估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能力,充分考虑是否适宜参与此类杠杆性交易。在决定进行权证交易前,投资者应充分了解以下事项:
一、权证具有证券类产品交易所具备的各种风险。
二、权证存续期间,权证价格与其标的证券价格之间相互影响,投资者应特别关注标的证券价格波动对权证价格的影响。
三、权证实行T+0交易。
四、权证上市前,由发行人确定其行权价格、行权比例、行权日期等要素(权证的行权价格和行权比例将随着标的证券除权除息而调整)。权证上市交易后,权证价格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市场因素的影响。
五、投资者在参与权证交易前,应分析了解权证发行人的履约能力,如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研究权证发行的条件及各项约定。
六、权证期满且无其它履约价值时,权证即无任何价值。投资者还应关注该权证约定条款是否包含有自动行权机制,如无自动行权机制,投资者应注意及时行权,避免投资损失。
七、投资者在进行权证交易时,必须了解其开户证券公司是否有资格从事权证交易经纪服务,或其交易资格可能受到部分或全部限制,并作相应安排。
本风险揭示书的风险揭示事项仅为列举性质,未能详尽列明权证交易的所有风险和可能影响权证价格的所有因素。投资者在参与权证交易前,应认真阅读权证发行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对其它可能影响权证交易或权证价格的因素也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并确信自己已做好足够的风险评估与财务安排,避免因参与权证交易而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
Ⅱ 在股票市场中权证交易是怎么一回事
一 权证的定义与分类
权证(warrant)是最基本的金融衍生产品。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方发行,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权证可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
1 按权利行使方向分类
认购权证:赋予持有人权利,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标的证券,但持有人并无义务购买标的证券。
认沽权证:赋予持有人权利,在未来某一时间以固定价格出售标的证券,但持有人并无义务出售标的证券。
2 按行使履约权利期间分类
欧式权证:投资者于到期日当日方能行使履约之权利
美式权证:投资者于权证存续期间内(含到期日当日)任一交易日皆可提出履约请求
百慕大式权证:投资者于存续期间的若干个交易日行使履约之权利
3 按发行人分类
股本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权证的行使会增加公司的股本
备兑权证: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发行,权证的行使不会造成总股本的增加。
4 按行权价与标的股价的关系分类:
价内认购权证:行权价低于标的证券价格
价平认购权证:行权价等于标的证券价格
价外认购权证:行权价高于标的证券价格
价内认沽权证:行权价高于标的证券价格
价平认沽权证:行权价等于标的证券价格
价外认沽权证:行权价低于标的证券价格
5 依履约结算方式分类:
证券结算型:行权时,发行人与权证持有人一方交付现金,另一方支付标的证券进行结算。
现金结算型:行权时,发行人与权证持有人按照股价与行权价之间差额以现金进行结算
二 权证的特点
1 权证的杠杆效应,能实现以小博大
权证对于投资者来说,只需付出原来用于投资相关资产的一小部份资金,即可把握资产变动的机会,从而获利。此外,在目前没有做空机制的沪深股市,认沽权证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在标的证券下跌中获利的机会。
杠杆比率=标的证券价格/(权证价格/行使比例)
杠杆比率愈大表示杠杆效果愈大,其获利与损失的风险也愈大;反之,杠杆比率愈小表示杠杆效果愈小,其获利与损失的风险亦愈小。
例子:以武钢认购权证为例,按2005年11月23日收盘价计算,G武钢正股价格为2.77元,武钢JTB1认购权证价格为0.822元,权证到期日行权比例为1:1,因此对应的当日杠杆比率为:
杠杆比率=2.77/(0.822/(1:1))=3.37倍。
风险收益揭示:权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杠杆效应,其收益可以被放大很多倍。若判断错误,虽然绝对损失数目较小,但是亏损占总投资的比例非常高。
2 具有避险功能
权证具有期权性质。投资者如已持有或即将持有标的证券头寸,可以购买认沽权证作为避险工具,例如投资者预测股票价格即将上涨,却又担心预测错误或者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即可用少许的金额买进一个认沽权证,当股票下跌时,其权证获利的部分可用来弥补买入股票标的证券的机会成本。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其买入股票已经获利,而损失的只是少许的权证金。反之,如该投资者预测标的物价格即将下跌,则可实行相反之避险操作策略。
3 损失有限、获利无穷
权证到期前如不具行使价值或持有人未申请行使者,其最大损失仅为当初购买权证所支付的权利金,故损失有限。而在到期前,如标的资产价格上涨,则认购权证价格将随之上涨,因标的证券价格可能无限上涨,故权证的获利是无穷的,即使是认沽权证,其获利空间也远大于权利金的损失。
4 时效性
投资者买卖权证不像股票可以长期持有,权证具有存续期间,权证到期后即丧失其效力。权证到期时如不具行使价值,投资者将损失其当初购买权证的权利金。
5 T+0的交易特点
当日买入的权证,当日可以卖出,这给短线投机资金提供了绝好的舞台。利用T+0的交易特点,可以在一个交易日内做多个波段操作,资金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参与权证交易,可以及时止损或获利了结,避免隔夜风险。
三 决定权证价值的因素
一般习惯是把权证的价值分成两部分: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权证价值 = 内在价值 +时间价值
内在价值是标的股价与行权价两者之间的差额,如果为负数,则取值为0。就认购权证而言,如果标的股价大于行权价,则内在价值等于标的股价减去行权价,否则,内在价值为0。
而就认沽权证来说:如果标的股价小于行权价,则内在价值等于行权价减去标的股价,否则内在价值为0。
除非是很特殊情况,权证价值最少等于它的内在价值。
权证的时间价值是最难评价的一个部分。时间价值可以设想为标的证券价格在权证剩余存续期间内,可能朝着持有人有利方向移动的概率而产生的价值。
有多个因素可决定权证的价值,下列六个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而大部分权证模型均考虑了这些因素。
1 标的证券价格
标的证券的价格愈高,认购权证的价值亦会愈高。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标的证券的价格愈高,内在价值愈高,而权证价值也会增加。对于认沽权证来说,情况就恰好相反。
2 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利率对于权证价格的影响不是非常直接。纯粹从理论上来讲,当整个经济中的无风险利率增加的时候,股票价格的预期增长率也倾向于增加。然而,权证持有者收到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也将减少。这两种因素都将减少认沽权证的价值。因此,无风险利率的增加,认沽权证的价格将减少。
对于认购权证来说,股票价格的上升,将增加认购权证的价格,而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将减少。可以证明,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增加,认购权证的价格总是随之增大。
3 股息
很多境外市场上,股息对认购权证的持有人不利,原因是持有人选择购入权证,因而放弃了收取标的证券的股息;反过来说,股息对认沽权证持有人却有利。按照《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沪深市场的权证是有分红保护的,即标的证券分红时,权证的行权价也会做相应调整,由此对权证的价值影响非常小,严格从理论上讲,分红会稍微降低权证的理论价格。
4 距离到期的时间
无论是认购还是认沽权证,离到期日愈远,其权证价值就愈大。为了直观理解这一点,考虑其他条件相同但只有到期日不同的两个美式权证,则有效期长的权证其执行的机会不仅包含了有效期短的那个权证的所有执行机会,而且它的获利机会会更多,因此有效期长的权证的价值总是大于或等于有效期短的权证价值。
5 行权价
很容易看出,行权价愈高,认购权证的价值愈低——原因是标的证券价会涨至超过行权价的概率变得较低。但对认沽权证持有人来说,行权价愈高却会令他们更受惠,因为他们有权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标的证券。
6 波动率
波动率是决定权证价值最重要的一项因素,但人们直觉上却往往很难理解它的影响。波动率是用来衡量标的证券价未来的变动范围。它可以定义为衡量标的证券价随着时间变化的波动程度。若标的证券过去曾出现大幅价格变动或未来预期会出现大幅价格变动,就会被称为波动率大的股票。随着波动率的增加,股票上升很高或者下跌很低的概率也随着增加。对于股票来说,这两种趋势是相互抵消,而对于权证来说,则不是这样,权证持有人可以规避对其不利的变化,而获取有利的变化。因此,波动率的增加,认购和认沽权证的价格都会增加。
Ⅲ 上证深证指数历史交易数据查询
数据太多无法复制,最好是下载大智慧新一代免费软件,点击上证,深证指数,按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就可以查到。
Ⅳ 权证以及股票除权
关于权证 认购权证是赋予权证持有人一个权利,以行权价在特定期限内购买相关股票的权利 认沽权证则是赋予权证持有人一个权利,以行权价在特定期限内出售相关股票。 存续期后的未行权的权证将予以注销。权证有行权期限,期限越近越能体现其价值。不管是认沽还是认购,其价值决定于正股得价格,如果正股得的价格不能达到行权要求,可以说权证就是一张废纸。别看现在权证炒的凶,都是凭借资金实力搞得投机行为,只适合短线。 沪深股市中最早的权证出现在1992年至1996年间,当时的转配股认股权证即所谓A2权证,就是一例。而1992年产生大批暴发户的认购证,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由于当时股票市场有暴利,几乎无人放弃行使权。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引来大量买家,甚至引发长龙排队和混乱。如当时上海徐家汇地区的汇联商厦附近,人群挤满天钥桥路,场面恢宏。但事后证明,这次投入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历史上对于A2权证的投资,充满了“搞笑”的案例。例如,1995年桂柳工股价仅2.50元,转配股价格为2.60元,但A2权证价格却是2元多。也就是说,买入权证的投资者宁愿花费每股4元多的价格买桂柳工“期货”股票,也不愿意以2元多买现货正股(标的证券)。桂柳工A2权证的价格从1元多起步,最高炒到4元,最后跌到0.01元。另一例是江苏悦达权证,其开盘竟高出“正股”数倍,并出现一天涨637%的奇观。当最后一个接货者无法博得一个更“傻”的人后,A2权证开始下跌,此类权证多数从几元钱最终跌到0.01元。比如说A上市公司,市价为10元,发行的认购权证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为0.5元,发行契约规定投资者可以在12个月后以8元的价格买入A股票,那么,A股票在12个月后的价格必须是8.5元,投资者才能获利,但如果一年后,A股票因为市场低迷或公司业绩因素出现下跌,价格只有8元或8元以下,那么,投资者购买权证的0.5元就全部付诸东流。认沽则相反。 权证的存续时间是有限制的,最多不超过24个月。发行认沽权证,约定以某个价格收购流通股股东手中的股票,可以起到为市场“托底”的作用。 上交所设置了3大条件,要求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不低于10亿元,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亿股,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沪市共有90多家公司符合申请条件。 根据交易所权证价格计算公式:权证涨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或-(标的证券前日收盘价×标的证券价格涨跌幅比例×150%%)×行权比例,假设标的证券价格前一日收盘价格为A元,行权价格为B元,行权比例为N。那么当日理论上权证价格=(A-B)N,下一交易日,股票价格上涨a%%,则理论权证价格为A(1+a%%)-BN,但根据交易所规定公式计算得出的市场价格则为(A-B)N+(A×a%%×1.5)N,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套利空间为(N-1.5)×A×a%%。一般行使比例最大可以为4。操作权证最重要的是波段的概念,我们发现580000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可以操作的波段,而每一波段基本可以让你轻易赢利20—50%,按照平均25%计算,那么就有最少140%的收益,这是事后诸葛亮,但事后诸葛亮好赖也是个诸葛亮,而自以为是的人把自己当成事前诸葛亮,结果闹了个赔本没处哭的地步! 把握好波段,一次操作知足,第二次没有抓住机会放弃。比在那里看来看去累眼要轻松,结果也不错!而盲目贪婪T+0机会的人可能就比较紧张了,可能不少人紧张的结果是自己把自己又扔进去了! 现在的市场一般不对权证做除权处理,即使自然除权,也大都不考虑权证的因素。但是权证是有价格的,简单的说,真实的除权价=送股除权后的价格-权证的价格X行权比例 。权证在行权以前,可以简单的把他的价格看成给你的现金。当正股价格高于行权价时,其差价就是认购权证的净值,当正股价格低于行权价时,其差价就是认沽权证的净值,而股价的波动是必然的,因此,对未来看空或看多就成为认购或认沽的期望值,因为有期望值的存在,权证就有动态价值的存在,换句话说,权证的价值不同于正股,正股的价值是资产净值,是实值,其变化与公司的根本息息相关;而权证的价值是行权时间期限内人们对价格的期望值,是虚拟的动态值,主要来源于股民对未来的信心,影响敏感度十分活跃,但一定存在,所以,无论做空或做多都存在风险。如果再深层的考虑和正股之间的相互影响的除权价,将十分复杂,对于散户用处不大。 http://www.cf18.net/Article/ShowClass.asp?ID=396
Ⅳ “权证”是什么意思,权证交易和股票交易有什么不同
权证的意思是指基础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权证交易和股票交易的具体区别如下:
1、含义上的区别
权证交易持有人获取的是一个权利而不是责任,其有权决定是否履行契约,而发行者仅有被执行的义务,因此为获得这项权利,投资者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权利金)。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买卖。股票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内交易;另一种是不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外交易。
2、实质上的区别
权证交易实质反映的是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权证作为证券衍生产品,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对应正股的价值。
股票交易是有价债券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
3、申报价格最小单位上的区别
权证交易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是0.001元。比如对价外权证而言,权证的价格只有几分钱甚至接近0,这时如果其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则价格跳动的幅度显得过大,所以交易所规定权证价格最小变动单位是0.001。权证涨跌幅是以允许涨跌价格的绝对金额而不是百分比来计算的
股票交易申报价格变动最小单位0.01元,股票的正常涨跌幅采取10%的比例限制。
Ⅵ 中国权证市场发展历史
2005年8月22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证券市场铭记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正式开幕之日。宝钢权证的登场,标志着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将迎来金融衍生品这一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如果把1992年-1996年之间的配股权证以及国债期货视作初生阶段两次不太成功的尝试的话,在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各项条件更为完备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了再次启动并真正迈向成长的基础。
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敲门砖,权证的登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各个层面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权证的推出,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结构和功能。成熟的证券市场产品既有基础性产品,如股票、债券,又有结构性产品,如 L O F、 E T F等,还要有衍生产品,如股指期权、股指期货等。而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金融衍生产品,事实上是一个单边市场,不利于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不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权证的推出,则为创造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工具、促进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契机。
权证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资产组合调整手段,极大地丰富市场投资品种。权证是具有买权或卖权的有价证券,为市场提供了新的避险工具和投资工具。由于权证具有期权性质,同时具有高财务杠杆的特点,因此投资者既可以进行利用它风险管理,也可以通过杠杆作用实现"以小搏大"的目的,增加了新的盈利模式。
权证的推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同时又可减轻上市公司的"圈钱"目的。在融资中,将权证与股票或债券同时发行,可以增加股票或债券的吸引力,提高投资者认购的积极性,便利上市公司筹资。同时,在融资中引入认股权证后,上市公司业绩如果出现下滑,就有可能导致大量权证不被执行,发行人将募集不到计划的资金规模,恶意圈钱的可能性被降低。另外,权证可以逐步行权,有利于发行人灵活地安排融资时间,避免一次性募资导致资金闲置。
权证的推出,可以缓解证券公司的经营困境。对券商等中介机构来说,发行权证带来了拓展业务的机会,有助于改善目前券商业务品种单一的情况,增加新的业务收入来源。
权证的推出,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证券市场正处功能性拓展的关键时期,即通过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来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各方对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在我国发展股指期货、股票期权的金融产品条件还不充分具备的条件下,率先推出权证产品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选择。权证的推出,将为今后一系列创新产品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长积累宝贵经验。
如同15年前我国证券市场创立一样,权证在诞生之初可能是幼稚的,也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探索和精心呵护之下,权证将承担起它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度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宝钢权证大事记
2005年6月中旬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权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权证的出台进入预热阶段。
6月19日宝钢股份进入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名单,为宝钢权证的推出提供了前提条件。
6月下旬宝钢股份在与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中,提出了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引入权证。宝钢权证初露端倪。
6月29日宝钢股份宣布股改方案,其中提出,将向流通股东每10股赠送1份认购权证,宝钢成为首家将权证引入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宝钢权证就此揭开面纱。
7月18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为宝钢权证上市提供了制度保障。
8月12日宝钢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股东大会上高票通过,宝钢权证作为对价的一部分正式纳入投资者视野。
8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下达了《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基金投资权证作出了规定。宝钢权证被划分为基金可以主动投资的品种。
8月18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宝钢权证已经划至流通股东账上。宝钢股份将于当天复牌,而宝钢权证将在8月22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宝钢权证的简称为"宝钢 J T B1",权证交易代码为"580000"。
8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了获得交易资格和结算资格的券商名单。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被确定为宝钢权证的一级交易商。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宝钢权证交易进行实时监控。
8月20日宝钢权证的开盘参考价确定为0.688元。
8月22日宝钢权证挂牌上市,成为阔别9年后我国证券市场迎来的第一只权证。
宝钢权证简况表
交易简称 宝钢JTB1
交易代码 580000
规模 3.88亿
行权价 4.5元
存续期 378天
行权日 2006年8月30日
单笔权证买卖申报数量 不得超过100万份
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0.001元人民币
交易方式 T+0交易
Ⅶ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
一、初创阶段:1991-1993年。
我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及改革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开始逐步创建自己的证券市场,其中沪深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分别成立,从此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己经初具成形,以此更好的配置资源。上证所在刚刚开始挂牌交易的时候,上市证券的种类只有30种。
二、扩张阶段:1994-1998年。
中国证券市场在此阶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运营。相关的法律制度得以逐步的建立健全,市场上市规模不断的扩大。然而相应的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出来,投机现象越来越严重,作假事件普遍出现在上市公司当中。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形象的叫做“赌场”。
三、规范发展阶段:1999-2004年。
证券市场在此阶段变得越来越规范。股票发行制度从2001年3月开始进行了调整,核准制取代了原来的审批制,监管机构开始更加严格的审核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经营的合理性,促进公司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使投资者获得更强的自信。
四、改革阶段:2003-2008年。
中国股票市场在2002-200_5年期间一直处于熊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所以,股权分置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以期能够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使资本市场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融资和配置资源的功能,由此而成功上市的公司很多。
2006年,沪深股市的回升速度较为明显,并且到2007年所达到的值己经创造了历史之最,因此2006-2007年便出现了大牛市。
五、开拓创新阶段:2008一至今。
我国股票市场由于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变得十分萎靡。于是,我国于2009年开始执行经济刺激计划,小牛市又出现在了沪深股票市场。2010年4月,股指期货正式出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我国开始正式出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
(7)沪深股票权证交易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二、1992年,新中国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1992年2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三、199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等少数地方推广到全国。
四、1992年年底,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是深化改革,完善证券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
五、1993年9月,中国大陆发生首起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延中实业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宝安上海公司声明持有延中实业发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
六、1995年5月,中国证监会经国务院同意,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七、1996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八、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九、1998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证券法,这一法律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十、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十一、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十二、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十三、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十四、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这一法律将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十五、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Ⅷ 权证是怎样操作的
做权证主要是高抛低吸做波段。 炒权证一般选择杠杆比例高的,风险高意味着收益高。建议主要操作580019,580013,580026 炒权每天都是选择80%的时间用来观望,20%的时间出手,出手必胜,看错亏损迅速卖出以避免更大损失。 下跌市中不做权证,因为输多赢少。 重大利好大盘开始反弹时,坚决杀入并持有1天-2天,可以有不错的收益。 如果权证短期有比较大的涨幅不可追高进入,可在大幅回调后再做一次反弹 做超短是 当大盘在盘中带量开始反弹时,可以择机介入,例如580019,一般有2 3分钱的利润就出。
Ⅸ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网络
Ⅹ 如何查看历史上某天沪深A股所有股票的涨跌幅,成交量
你好,目前是无法查看的哈~
我们经常听到的股票成交量,它的含义就是买卖股票的成交数量,即一天之内就完成成交的股票总数量(1手=100股)
在正常的情况下,股票成交量能让人们看到个股或者大盘的活跃程度,可以方便我们挑选心仪的股票、识别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应该怎样看股票的成交量呢?有没有一些分析技巧可以分享?哪些地方是我们要留心观察的呢?下面我来一一跟大家说明。
在这之前,先给大家发福利,我整理各行业的龙头股信息,涉及医疗、新能源、白酒、军工等热门行业,随时可能被删: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一、股票成交量怎么看?有没有一些分析技巧可以分享?
股票成交量都是可以利用交易软件查到的,成交量一般是看开盘之后实际的买入卖出数量来决定的 。或者看红绿柱,它们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股票成交量:红柱体代表买入﹥卖出;绿柱体代表买入﹤卖出。
要想股票炒得好,实用工具少不了,吐血整理的【股票研究9大神器】。点击领取:超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议收藏
二、股票成交量大就一定好吗?
股票的成交量与股票的好坏没有直接联系,只能说这只股票买卖双方对于它的价格有很大的分歧。
像一些热门股票,买的人认为价格会上涨,卖的人认为价格会下跌,双方分歧很大,那成交量就会很高,反之成交量就很低。
成交量要结合着股价趋势一起看:上涨趋势中,成交量急剧放大,随着价格不断的抬升,分歧方面买卖双方越来越猛烈,越来越多人把持有的股票卖出这时候就需要小心追涨;下跌趋势中,成交量萎缩,买卖双方存在的分歧较小,未来有很大可能会持续下跌。
除了这几种,股票成交量还存在其他情况,受到字数限制,就不具体说了,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输入你中意的股票,就能免费获得个股成交量分析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