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上汽集团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扩展阅读
在线观看免费超清网站 2024-06-27 13:44:52
世嘉科技股票股 2024-06-27 13:35:08

上汽集团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时间: 2024-06-22 22:29:53

① 上汽集团从上市到现在涨了多少倍

涨了2.4倍。
上汽集团1997年上市,当时发行的股价为7.2元/股,截至今天三点为止,股票价格为16.98元/股。上涨了两倍多。
上汽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毛衣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

② 上汽集团股票的发行价格是多少

成立日期:1997-11-20 发行数量:30000.00万股 发行价格:7.02元
上市日期:1997-11-25 发行市盈率:14.9000倍 首日开盘价:13.50元

③ 上汽集团投资报告股票上汽集团价格上汽集团新浪博客

近来,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可以说是很突出了,相关个股的涨幅十分巨大。而整车制造板块表现也不错,强于大盘走势。整车制造板块也逐渐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国内整车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上汽集团。


跟大家科普上汽集团前,先给大家呈上这份整车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大家不要错过哦:宝藏资料:整车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整车制造行业的佼佼者,公司主营向社会提供包括整车(乘用车、商用车)与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物流,移动出行,汽车生活服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投资等以及汽车相关海外经营,国际商贸在内的产品和服务。


大家了解了上汽集团的公司情况后,接下来分析一下上汽集团公司的长处,适不适合投资呢?


亮点一:突出的经营模式和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对经营模式不断进行转型升级,运用数智化技术,努力提升运营服务能力;通过更为深入的促进营销变革,始终推动着组织架构、业务体系、运营机制转型升级。并且公司会进一步发展其固有的那些优势,不断稳固业务体系基础和资源保障能力,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此外,公司在面向行业的转变,立刻发展电动智能新技术,实行了技术底座的策略。同时,公司在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关键技术实现超前把控,相关技术性能已达最前列水平,率先实现有关技术产品化落地。


亮点二:有序推进"新四化",坚定长期布局


公司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公司紧跟新形式,竭力打造新一代智能电动车。在新能源领域,三电系统的核心能力的自主化效率需提高,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全球化速度不断提升;智能网联产业化方面,核心技术正在持续推进深入。


对于新能源汽车方向公司大力投入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核心布局进行研发。智能网联方面打造了标杆产品并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体现自主最高标准的智能化进程。共享出行盛行起来,在上海运转得挺好。在海外的布局提高技术的速度飞快,目前整车基地已经投产了。前瞻布局将助力公司未来走的更稳更久,并还能再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篇幅的长度是有所限制的,更多与上汽集团相关联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都整理在研报之中了,有了解的需要只用点击就行:【深度研报】上汽集团,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整车制造行业大致是在去库存过程中,行业低位产业链加快出清落后的速度,坐上车龙头将会长期地受益、赶上发展的好时候;另外,在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下,整车板块具备着较高业绩增长预期。龙头企业的上汽集团的收益将会因为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而增加,取得不低的估值溢价。公司将继续发挥规模效应,驱动盈利底部向上,未来还是很有期望的。


总体而言,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整车制造行业中发展不错的存在,盼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依着时代春风,能够高速发展。但是文章确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果说想要了解更多上汽集团未来准确的行情,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最新的信息,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好好分析一下,上汽集团的现状是应该买入还是应该卖出:【免费】测一测上汽集团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④ 上汽丢掉汽车市值王:新能源失利与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导语: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汽车行业市值冠军位置,上汽集团怎么了?

品牌力无法建立,还导致上汽乘用车面临多数自主品牌的共同问题,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缺乏“拳头产品”,失败概率高。以荣威品牌为例,今年前九月销量最高的产品为紧凑SUV车型RX5,累计销量12.3万辆,但这款车的月销量在SUV品类中仅能排在十名开外。此外,小型SUV产品RX3累计销量仅为9311辆,中大型SUV产品RX8九个月才卖了6412辆,都挤不进主流,销量无法与长城、长安,甚至广汽传祺的同级产品相比。

如今,为突破品牌力的命门,上汽乘用车仍将新能源视作荣威的高端化抓手,升级推出“R标”。但其产品如何与独立运作的“L”进行区隔,这是否又将使得上汽整个新能源高端产品线更加混乱,将是考验。

3

结语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核心技术到品牌构建,上汽集团的战略从不缺乏整体性,这让上汽规避了短视。但问题是过于“整体”的战略,也无奈地牺牲了灵活性,牺牲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快速调整的能力。

新能源产品上,上汽曾与比亚迪站在相似的起跑线,但如今,资本市场已将比亚迪视作新能源整车势力的代表,市盈率超过100倍,市值超过5000亿,成为国内车企市值冠军;相比之下,上汽集团仍是步履蹒跚的传统车企,市盈率不到13倍。

燃油车产品中,上汽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建立起了比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更为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但长期以来在营销上强调英伦、强调技术的曲高和寡路线失败,导致“双品牌”优势并未凸显。相比之下,销量和规模远不及上汽的长城汽车,产品线更为清晰,高端、低端市场均有“拳头产品”,目前长城汽车的总市值也已经高达2633亿人民币,逼近上汽集团。

此外,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今年销量表现疲软,这样的“共振”,使得上汽集团2020年跌至谷底。

上汽集团的机会当然还在,自主板块,燃油乘用车进入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新品更加贴近消费者,新能源板块则另起炉灶,建立起独立于上汽乘用车板块的新品牌突围高端化,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捆绑”。合资板块,上汽大众MEB和上汽奥迪开始落地,这些都是带动上汽集团走出深谷的底气,也是带动这一轮股价修复的推手。

在未来一轮周期性调整中,上汽的困境有望得到缓解,但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周期性掉队的背后,很难说上汽集团的整体战略有什么问题,更多的是策略的灵活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