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高瓴买的股票都会涨吗
扩展阅读
菲亚特集团股票代码 2025-01-10 16:57:26
股票此功能不允许做交易 2025-01-10 15:55:05

高瓴买的股票都会涨吗

发布时间: 2023-05-27 22:50:18

1. 高瓴资本Q4持仓:拼多多升至第一大重仓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 当地时间周五,知名私募高瓴资本向美国SEC提交了截至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13F表)。由于显著减持多只重仓股,该基金持仓规模从Q3的132.02亿美元小幅下降至125.78亿美元。

根据13F数据平台Whalewisdom统计,在高瓴Q4持仓中,总共增持9个标的、减持15个标的、新进19个标的、清仓13个标的。

从前十大持仓股变化来看,高瓴在Q4季度大幅减持Zoom视讯和优步,同时清仓了所持有的404万股阿里ADR。拼多多虽然仅获得高瓴增持2.3万股(季度末总持仓1023万股),但由于公司股价本身的优异表现上升至基金第一大重仓的位置,前一季度拼多多仓位占基金总市值比重仅为5.73%。

高瓴本季度的加仓主要集中在新建仓股票中,Q3季度前五十大持仓股中本季度增持的仅有拼多多、Salesforce和小市值生物医药企业Forma therapeutics。在主要新建仓的企业中除了刚上市的美国外卖龙头DoorDash和中概股一起教育,其余的两家均为高瓴一向偏爱的生物制药企业。

此外,高瓴还在本季度新建仓苹果公司30万股、逸仙电商200万股,增持绿山咖啡74.8万股、华住酒店42.8万股。

在减持方面,除了阿里巴巴以外,高瓴还清仓了遗传性心脏病治疗企业MyoKardia、蔚来 汽车 、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欢聚时代、诺瓦瓦克斯医药等公司。

2. 炒股中为什么主力买入股票的话股价一般就上涨

中国股市你要明白一点就是:资金推动股价上涨
其实任何东西都一样,买的人多了价格被推高了这是很正常的。

3. 高瓴资本是什么公司 投资界的传说之一

作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一定都听说过高瓴资本,那么高瓴资本是一家什么公司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高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投资公司,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目光长远的全球性机构投资人,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及家族基金等。2019年11月1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高瓴资本排名第15位。

高瓴的首笔资金就是耶鲁大学提供的3000万美元,今天高瓴资本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650亿美元,超过2000倍的增长,而高瓴也为耶鲁大学创造了超过14亿美元的投资回报,也帮助耶鲁成为了美国投资业绩最好的捐赠基金。

高瓴资本是国内的一家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公司,由张磊建立于 2005 年,在北京、纽约、香港、新加坡多地设有办事处。高瓴资本专注于消费者、TMT、工业和医疗行业,投资领域方面也覆盖人工智能、VR、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

2020年12月20日晚,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高瓴资本出资158亿元受让公司二股东李春安2.26亿股股份,受让完成后,高瓴资本以6%持股成为隆基股份第二大股东。本次交易价格为70元/股,较12月18日收盘价77.65元/股折价10%。

综合以上信息,作为一个投资行业的巨头,高瓴资本一直就很受大家的追捧,很多公司的股票都因为高瓴资本的进入而迎来了大涨,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4. 从高瓴资本持仓变化,来看2021的投资方向

美国时间,2月13日。


华人最著名的基金,高瓴资本向SEC提交了截至2020年Q4(第四季度)末的持仓报告。


由于变化非常大,我决定插播到大年初三的文章里。


给大家讲讲,中国的股神--张磊,他的公司的投资方向。


也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1

高瓴资本介绍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熟悉高领资本,我简单介绍一下。


高领资本,是由张磊2005年创立。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去年很火的一本投资书《价值》,就是高瓴的张磊写的。


总结一下,他Q4持仓的变化:


该基金的有一定程度的减仓。


整体持仓规模从Q3的132亿美元,降低到了Q4的125亿美元。


从持仓中,总共增持了9只股票、减持了15只股票。


新进了19只股票,清仓了13只股票。


2

前10大持仓股



从持仓来看,高瓴继续看好拼多多。


由于股价大涨,拼多多已经成为高瓴第一大重仓股。


和百济神州,一起成为唯二两个持仓比例超10%的股票。


从整个持仓能看出,


高瓴的投资基本就是布局两个领域:


互联网+生物医药。


并且互联网,是以中概股为主。


从数量来看,高瓴一共持有95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中概股,占30%


从市值上看,中概股占比超60%。


3

清仓和减持的



看看这个部分里,有没有大家重仓的部分。



减仓和清仓动作最大的五只股票。


1)ZOOM


这是一家美国做线上办公的互联网公司。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我们用的腾讯会议就是模(chao)仿(xi)他的。


这家公司,我第一次看到他出现在高瓴的持仓中,应该是2019年的Q4。


当时股价就70-80块钱。。。我准备买的,没跟上。


后来就一路上涨,我一直不敢买。到150的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下。


最终一路涨了450块。。。我肠子都会悔青了。。。


这家公司,由于受到美国疫情的影响,业绩暴增。


一年股价翻了4-5倍。


此次被减持,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高瓴觉得价格虚高了。


要回归理性。


我们昨天讲的,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还记得吗?


任何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最终都会回归理性值,回归这个企业的基本面。


2)阿里巴巴


高瓴是完全不看好阿里在未来电商的竞争优势啊。。。


我们回看,他第一大持仓是拼多多,第三大是京东。


说明是非常看好中国电商行业的。


但他不看好阿里,是因为PDD不在不断蚕食阿里的电商份额。


2020Q4财报一发,阿里份额又下降了,PDD又涨了。


马爸爸现在太难了,大家都懂的。。。马已经服。


但是作为,阿里老员工的我。


在阿里的态度上,我是看好阿里的。


我看了阿里Q4的财报,电商份额在下降是确实。


但我看到的最大的亮点是,阿里云的爆发式增长。


阿里云单季度营收首次破百亿,成立10几年首次实现盈利。


电商,说实话,是辛苦钱。金融这块被监管。


那阿里未来最大的想象空间,就在于云计算。


阿里云现在在国内是绝对的老大,其他所有厂商加起来,才和他的份额差不多。


这是我持续持有阿里巴巴的理由。


要知道,微软现在的市值,有一大半都是云业务支撑起来的。


不过,在蚂蚁事件后,我也减仓了阿里巴巴。


从第一大重仓股,已经降低到第5位了。


我目前,第一大重仓股是B站。(港美股里)



爱奇艺基本没怎么动,另外两只就不详细分析了。


4

增持部分



从数据可以看到,


其实拼多多仓位占比排到第一,并不是由于主动加仓导致的。


高瓴只主动加仓了拼多多0.23%。


更多的是由于拼多多的市值大涨,导致的占比提升。


第2和第4的公司,都是属于生物医药的。


Doordash,是美国的美团外卖。。。


从行业布局依然是没变,互联网+医药。


5

大资本的一致性


如果说,一家基金减持或者增持代表个人观点。


那几家大基金都有同一动作时,我们就可以好好参考了。


你以为,国外的机构就不抱团了吗?


1)先说减仓


除了高瓴减持了阿里巴巴。


景林资本同时也减持了阿里巴巴。


2)再说加仓


高瓴现在的持仓里,拼多多已经成为第一大权重股了。


景林资本,同时也大幅度增持了拼多多。


除此之外,强少经常推荐的书《原则》的作者,达·里奥,


他的桥水基金也大幅度加仓了拼多多,持仓142W股,


进入了十大持仓。


其中桥水Q4,加仓了PDD32.7W股,加仓比例29.89%。



强少是不是也要考虑,加仓一些拼多多了。


我告诉你们,我拼多多是90块钱卖的,然后把卖掉后的全部资金,


在45块左右,分批买入了B站。


6

抄作业的好处


高瓴在选股这块是超级厉害的。我也跟着他抄到了两次作业。


1)PDD


在2019年Q4的持仓报告公布时,大概是2020年2月份公布的。


我发现高瓴大幅度买入拼多多,当时疫情被封在家。


作为一个4-5线城市,我发现身边好多亲戚在用拼多多。


我于是就跟着一起买了PDD。


当时价格31块。。。上周五的价格是196块。。。


不过强少太菜了。。。没拿住,上面说了,在90块钱的时候全部卖掉了。。。


这就是抄作业没抄好。


人家高瓴还在加仓呢。


哈哈哈,不过也还好,换了B站也涨了很多。


2)阿里巴巴


高瓴在2020年Q2,大幅度加仓了阿里巴巴。


是当季度最大的增持。


结果那半年时间,阿里股价涨了50%。


那波肉,我吃到了。当时阿里是我的第一大重仓股。


大家可以回看下我在6月份发的一篇文章,


当时我认为阿里比腾讯更具投资价值。


有好作业,但是我没抄到的。。


3)ZOOM


这个是我肠子悔青系列一。。。



可惜没买。


4)富途控股


2020年Q3,高瓴资本首次买入富途控股。


富途从Q3的27块,涨到现在145块。其中最高点204块。。。


这个作业也没抄到。


肠子悔青系列二。


7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又要说那句话了:


你永远无法赚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即使大佬给作业给你抄了,


但是由于你对那些公司研究不够,也不敢贸然出手。


错过这些机会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赚到那些钱就是靠运气。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知识,而不是天天到处抄作业。


大佬也有犯错的时候。


比如高瓴去年最近最大的错误,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清仓了特斯拉。


基本错过了整个新能源的爆发。


2020Q3,他建仓了中国的新能源三傻:蔚来、理想、小鹏。


Q4,又清仓了。


这次他会对吗?


拭目以待。


我们要带着自己的思维,来看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


8

总结


还有人问我,买股票一直抄作业可以吗?


不可以!


因为基金持仓,每个季度只公布一次。并且一般公布的时候,都是有1个月的延迟了。


你拿到的都是滞后信息。


同理,靠内幕炒股的一样。


你能听到的“内幕”消息,都是超过20手的消息了。。。


早已经没什么时效性了。


要想赚钱,老老实实的学知识。


做基本面分析,长期价值投资。


最后,再记住一句话,散户最好不要炒股。


买基金是最好的方式。

5. 购买股票的人越多,股票的价格就会大涨是吗

抛售股票的人越多 ?你有一个概念不清楚,什么是成交。有卖就有买的,对应是一笔成交。有买就有卖的,对应也是一笔成交。每一笔都是这样。抛售股票的人越多,买入的人可把它全接下了,不然你抛售给谁,没有接盘不是跌停板吗?
股票的价格涨跌很复杂呀! 其实不复杂,主要有供求关系决定。就像菜市场的菜价。冬瓜在冬天一元一斤,为何夏天1毛一斤。物以希为贵。那种股票稀少,你想想?

6. 谈起比亚迪,马斯克“嘲讽”没见过,持股10%的巴菲特却已赚24倍

全球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采访中被问到:您怎么看待比亚迪的车?

马斯克则狂笑着回答:你见过比亚迪的车?言外之意,比亚迪从未进入过马斯克的视野。

而与马斯克相反, 投资圈的大佬们却都“深爱”比亚迪。

“投资大王”查理•芒格则表示:就算进了坟墓,也要抱着比亚迪的股票。

“股神”巴菲特为了投资比亚迪,多次来中国会见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更是在比亚迪股票高位上涨时,投资比亚迪13亿。

王传福是中国上制造业杰出的企业家代表,他1995年下海经商,注册比亚迪。到1997年时,比亚迪的年营收额已达到1亿元。在起步的三年里,比亚迪每年的增长率都可以达到100%。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亚洲,比亚迪利用低成本优势,迅速填补市场空缺,拿下来行业40%的份额,成为镍镉电池行业当之无愧的“一哥”。

王传福有自己的抱负,他常说:要让中国 汽车 走出去,让中国制造面向世界,让中国新能源改变世界。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萨维能源公司与比亚迪联合宣布,伯克希尔·哈萨维能源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购入比亚迪(H股)2.25亿股,共计2.32亿美元,约占比亚迪股份10%。这也成为了巴菲特唯一持有的中国股票

“股神”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主要来自老搭档芒格的强烈推荐,芒格对巴菲特说:我发现了一个爱迪生与韦尔奇的合体——王传福。我们必须投资比亚迪。

对于 科技 股,巴菲特一向比较保守,后来他特地和芒格一起来中国参观比亚迪工厂。当看到王传福为了证明电池的环保,当众喝下一杯电解液的时候,巴菲特不再犹豫了,立刻决定投资20%的股份。但王传福不希望中国品牌,外资持股过多,最后才确定转让给巴菲特10%的比亚迪股份。

2019年,“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不顾合伙人的劝阻,清空全部高瓴持有的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股份,转投比亚迪13亿。2021年年初,高瓴资本再次斥资2亿美元参与比亚迪定增。如今,张磊的投资早已为他带来超过5倍的回报,盈利近100亿。

张磊曾在《价值》一书中提到:只要企业能给 社会 创造价值,就算是亏钱,高瓴也会投资,因为 社会 迟早回馈这样的企业。

很显然,比亚迪就是这样能为 社会 创造长期价值的公司。

和其他车企不同,比亚迪并不需要从其他生产厂商处购买零件,比亚迪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这也得益于多年来比亚迪全产业链的研发投入。2020年,比亚迪研发投资金额合计为85.56亿元,同比增长1.6%。截止到2020年底,比亚迪申请专利共计25656件。

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已经是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冠军。如今比亚迪更是集IT、 汽车 、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物联网、机器人、二次充电电池、动力电池等方面,比亚迪均有布局。

深厚、宽广的护城河成为支撑比亚迪估值的重要因素,也是张磊、巴菲特看中比亚迪的重要原因。

在2021年伯克希尔哈萨维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表示:石油资源是有限的,终有一天会用完,未来是电动 汽车 的时代,这也是为何我们看好比亚迪。

传统燃油车占我国原油消耗约70%,然而我国并不是原油大国,主要依靠进口,其中70%的原油进口途径马六甲海峡。

为了避免“卡脖子”事件再次发生,我们积极发展新能源 汽车 行业,新能源 汽车 取代传统燃油 汽车 将是中国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大趋势。比亚迪参与新能源 汽车 行业早、自主研发能力强、拥有独立、完整产业链,无疑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里,早已抢占先机。

巴菲特从2008年投资比亚迪开始,13年间对比亚迪的投资有增无减,如今比亚迪H股加A股总市值已经过万亿元,为巴菲特创造了超24倍的利润,成为了除可口可乐之外,为巴菲特创造回报第二高的股票。

很多人在做长期投资时,经常被人怀疑、嘲笑。这点我们要学习“中国巴菲特”张磊,他强调在投资一家公司时,我们只需确定“这家公司是否能长期创造价值”,如果可以,那便不必犹豫,不必胆怯,抓住机会,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时代越是变化,我们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7. 2020年,软银红杉高瓴鼎晖开始“炒股票”

文丨柴佳音 马慕杰

编辑丨王庆武

来源丨投中网

“在职场,我们似乎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被边缘化的是哪一个部门。”一PE机构投资总监林唐感慨称。

入职五年,林唐所处的一级市场投资部从最初汇集各路名校人才、承包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的明星部门,沦为了如今存在感极弱的“游兵散勇”。

“这大半年来,公司实在是募不到钱,在一级市场只投出了一个项目。但是,公司的营收却并不难看,二级市场的好几个部门都大赚了一笔。”林唐告诉投中网,在这样的局势下,公司创始合伙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级市场“炒股票”,“为了赚钱,不难理解。”

2020年,部分一级市场由募资难所传导而来的寒意犹存,但二级市场的高光时刻已接踵而至:几近疯狂的造富效应几乎无人不晓。

对于此般盛况,敏锐的一级市场投资者自然有所垂涎。于是,大踏步进场,便成为了那些以往低调淘金的VC/PE此时最合宜的姿态。

进军二级市场,软银、红杉、鼎晖、高瓴加码

2020年10月,软银高管Rajeev Misra在线上会议中透露称,软银愿景基金将列出计划,要在未来两周内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SPAC又被称为空头支票公司,属于公募型并购基金的一种。据了解,SPAC比其他并购基金募资能力更强,其投资者的退出更加简单,只需在二级市场减持SPAC公司的股票即可。

实际上,近期软银在二级市场频频出手。美国证监会报告显示,2020年二季度,软银斥资约40亿美元购买了特斯拉、亚马逊、Alphabet、英伟达、Zoom、拼多多等多家 科技 股,短期浮盈约40亿美元。

在中国,踏足二级市场的VC/PE机构亦不少见。鼎晖投资、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深创投、弘毅投资、九鼎投资等诸多VC/PE机构皆已在二级市场布局。

“鼎晖投资早在2006年起,开始通过关联公司润晖投资布局二级市场,二者都有相同顶尖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作为LP持有共同的投资理念和研究方法论。”鼎晖投资告诉投中网,“润晖投资是极少数在中国A股市场上,以国际超长线资金践行价值投资的机构。”

润晖投资设立后,获得了包括全球顶级主权基金,国家养老金,捐赠基金,慈善基金会和家族办公室的广泛认可,目前管理规模超过80亿美元。据悉,在过去的14年里,润晖投资取得了净值增长10倍的优秀业绩。

红杉也在二级市场频频发力。外媒报道称,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2020年8月,红杉成立了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Sequoia China Equity Partners),这支拥有独立团队的新基金有着明确的使命,投资于二级市场、全球公开交易的股票。

此外, 2020年6月,红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成为首家申请QFII的国际知名创投机构。

深创投、弘毅投资、九鼎投资则选择公募基金方式出击。2014年6月,中国首家PE系基金公司红土创新基金获得证监会批复设立,深创投100%出资;同年7月,九泰基金获得证监会批复设立,其大股东为九鼎投资。

2017年12月,弘毅远方基金获批,注册资本为1亿元,弘毅投资持股比例100%。这意味着弘毅投资正式进军公募领域。此外,成立于2015年的金涌投资是弘毅投资旗下专事境内外二级市场投资管理的全资子公司。

诚然,如今二级市场红利来临之际,更多的一级市场投资者在通过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收购等方式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自再融资新规落地,被机构称为“一级半”的定增市场迎来多家巨头机构入场。如高瓴资本23亿拿下凯莱英的八折锁价定增,当天涨停板浮盈40%,开启了“一级半”市场的疯狂前奏。

近期,私募排排网调查显示,超七成PE机构看好定增项目带来的业绩增厚机会,并认为相关定增产品有望享受3-6个月的政策红利期。

定增市场火热的同时,并购大潮亦汹涌而至。

2020年1月,高瓴资本豪掷超400亿元入主格力电器,成为其新晋第一大股东。这一经典案例曾在彼时引起投资圈震动。

在泰合资本看来,2020年,相较此前每年凤毛麟角的并购交易,新常态下的并购交易数量或将倍增。

投中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7月,并购市场整体持续上升,交易金额受头部大额案例的影响环比增长过半;仅在1个月内,共计31支PE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超1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31笔。

一并购基金创始人潘辛然对投中网表示,一方面,融资难、增长难等困境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玩家将“卖身计划”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疫情不断催化的“二八效应”下,巨头对于整合、延展的需求日益旺盛。

快钱诱惑?资产配置多元化

不过,在长期主义盛行的当下,“博短期”一度被视为无法登上台面的“鄙陋”策略。

当然,也有投资人坚信,精准的短线战术回报效率最高,“且本质上,短期生意也并不背离投资最根本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运转逻辑。”

尤其在市场周期利好的行情下,当二级市场的企业价格比一级市场更低,短期投资收益率更高,通过各种方式将业务触角伸向二级市场并有所为自然成为了那些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无可厚非的选择。

14年前就布局二级市场的鼎晖和润晖则有自己更长线的理解,回想当年润晖投资设立的设立初衷,主要有三点,一是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VC-PE-二级市场,涵盖了企业的诞生、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投资研究上看,可以综合的审视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竞争动态,对行业的生态展开研究;二是从研究上看,PE在项目点上扎的深,二级市场则是对行业的持续跟踪,紧扣行业脉搏,二者形成了立体的研究;三是从国际比较看,一二级市场的估值最终会趋于一致,更宽的覆盖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上述观点,亦是一二级市场跨界投资之典型逻辑,在当下得以充分演绎。恰逢,2020年,二级市场迎来了繁荣时刻。

根据巨丰 财经 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指数表现中,A股普遍较佳。其中,创业板指以涨幅32.5%位列第一,深成指、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位列全球主要指数涨幅前五。

这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无疑是医药行业。巨丰 财经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以36.81%的涨幅傲居全市场,是唯一一个每个月都上涨的行业,也是唯一一个涨幅超过创业板的行业。

此际,诸多一级市场投资者开始摩拳擦掌。

不可否认,投资于二级市场,VC/PE有着其天然的优势。“通常,在一级市场投资,基金内部一定会自上而下把投资赛道研究地透彻清楚,包括竞争对手、行业龙头等。这种情况下,一级市场的基金更容易捕捉到大赛道的机会。”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表示。

众海投资管理合伙人李颖同样对投中网提到,一些知名机构对于趋势的把握相对更准确,特别是在二级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时期,投资机构也希望可以多元化配置资产。再者,市场本身充满波动性,一二级市场联动可能会带来更长期的价值。

“压力”使然?寻找价值洼地

一级市场的VC/PE涌入二级市场或许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一级市场近年来愈发沉重的压力。

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一级市场募资越发艰难,私募股权行业优胜劣汰加剧。投中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创业项目、投资机构全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更多机构减缓投资节奏,“活下去”成为了VC/PE市场各参与主体共同的目标。

林唐直言,做二级市场其实也是一些老牌VC/PE在寻找出路。“一个有品牌有投研能力的基金,在二级市场募资会相对容易很多,因为二级市场基金投资门槛要低得多,发行门槛要低得多,发行渠道要畅通得多。”

那么,主动也好,被迫也罢,当一级市场投资者选择对二级市场进行延伸,又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价值挖掘会更充分,是毫无疑问的。”孙琦告诉投中网,“美国资本市场很早就是这样,一二级互相流通,市场的价值被挖掘得更深。”

此时,投资人会发现,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寻找价值洼地都在变得愈加艰难:各家机构的雷达已对市场进行全面扫描,基本不留死角。

所以,孙琦相信,对于资本市场整体而言,一二级互相流通是件好事,市场的效率也将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在这样价值挖掘更加充分的资本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的挑战也在变得更大。

同样以医疗领域为例。“2020年二季度有大量医疗股创了新高,而且还在不断地创下 历史 新高,这样的二级市场走势反过来对一级市场也有很大的刺激,我几乎从未见过市场的争抢如此激烈。”孙琦对投中网表示。

一医疗机构投资人吴宁嘉向投中网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2020年6月,国内一知名大型PE为了抢到一个即将IPO的医疗案子甚至放弃了深度尽调,在没有完全了解项目基本风格的情况下就执意打出了子弹。而且,该知名PE全然不顾锁定期三年的投资风险。

“从接触到交割,一个月全部完成,这个速度简直匪夷所思。”吴宁嘉告诉投中网,如此快速的流程背后,除了简单的尽调外,投资协议也基本参照早期投资的条款报告。

事实上,这或许正是二级市场不同于一级市场的惯用打法——以更大的逻辑布局某个赛道,在大趋势中抓住细分机会。

有投资人就直言,近年来,投资行业鱼龙混杂,这实质与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投资管理人的偏差较大。

“市场永远是对的”,孙琦提到,“做投资的人最好不要去赌市场是错的,不要站在市场的对立面。VC要尽早预判市场的大势,PE也要在保有自我判断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不要逆着潮头,同时也要有所克制,有所警惕。”

一二级通吃,一场专属于头部基金的 游戏

一个残酷且客观的事实是,这场一级市场参与者掘金二级市场的 游戏 或将只属于头部机构。

换句话说,“二八法则”已然渗透到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每一寸肌理。即使想换个打法,也得先评判基金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了“横跨一二级市场”的资格。

扩充团队的首要条件自不必多说。要知道,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投资策略、管理风格、研究体系等大不相同,因而,投资机构染指二级市场也并非容易之事。

正如李颖所说,二级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进入门槛颇高。在一级市场马太效应愈发强烈的行业现状下,大型投资机构可优先跨越多个阶段布局一体化。

加之,在公募基金市场本身中,“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已横亘多年,中小基金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wind数据,2020年以来,95家公募基金高管发生变更,涉及人数达256家。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已达168人,不少中小基金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

某一级市场投资机构HR何朋娜告诉投中网,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有一部分流向了一级市场。当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在招募投资经理或投后团队时越来越看重对方的行研能力,而这也正是那些基金经理的优势所在。然而,对于某些中小机构而言,配置拥有二级市场背景的人才却实属艰难。

“我们机构当时面试了好几个二级市场的求职者,但均被对方拒绝了。说到底,还是机构体量太小,那些二级市场的人都想找一些有稳定LP支撑的大机构,至少不用发愁子弹的问题。”何朋娜称。

“一级市场机构如果要向二级市场延伸,基金的体量、投研能力、品牌各方面都要能达到相当的层次。”孙琦对投中网表示,一家机构的品牌和投研能力越强,布局越广,迈入二级市场的动力就会越强。这是因为,这些机构可以将一级市场的品牌和投研优势带到二级市场实现变现。

比如,某些头部VC/PE拥有自己的二级市场团队,完全可以自己操盘,不需要将二级市场的蛋糕分给合作伙伴。当这些机构投资的企业上市后,他们还可以在二级市场捕捉另外的机会。

不过,潘辛然也对投中网提到,虽然相对而言,只有头部机构具备同时布局一二级市场的底气,但不一定非要自己做,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也很常见。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一级市场投资者迈向二级市场的趋势共识下,并不是每一家有条件延伸的机构都涌向了这股潮流。

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投资机构仍坚持专注于一级市场。

终归到底,即便对于头部机构,是否横跨一二级市场做全域投资的根本依旧在于基金自身的定位,包括机构目标、价值取向等。就像孙琦口中的那样,如果机构以资管定位要做全平台的服务,追求的是AUM(资金管理规模),那么相较于一级市场,近两年基金在二级市场的规模扩张相对容易很多。

但是,相对容易走的路亦非捷径。“因为不同领域看似是有关联性的,但是如果真去做,大家会发现一二级市场的团队基因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还是有很大挑战的。”孙琦表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唐、吴宁嘉、潘辛然、何鹏娜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