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如何评估企业价值
May,2012Vol.15,No.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王玮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在股权结构、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实证结果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针对相关文献进行归
纳总结,分析其差异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9.018[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9-0025-03
1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因为衡量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指标多种多样,所以实证结果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姚俊、吕源和蓝海林(2004)发现多元化程度与资产回报率(ROA)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天和余鹏翼(2005)实证检验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损害公司价值。他们认为多元化会折价,即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降低了公司价值,恶化了企业经营业绩。但傅继波和杨朝军(2005)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创造了价值,多元化公司的价值要高于相关专业化公司组合的价值。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公司进行多元化活动后,多元化程度与短期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关系。他们支持多元化溢价观点,即多元化战略增加了企业价值,改善了企业经营绩效。与上述两种结论不同的是,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价值没有任何关系。刘力(1997)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基本上不卜激存在相关关系。薛有志和周杰(2007)采用调整的赫芬德尔指数衡量产品多元化程度,发现多元化程度对公司绩效(资产回报率和托宾Q)没有直接影响。薛光红(2010)提出,公司多元化是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关系的一个典型例证。因此,考察多元化战略,股权结构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将多元化战略作纤冲为中介变量,在验证股权结构、多元化战略和绩效两两之间关系的同时,验证了多元化的中介效应。
导致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低,多元化功能追求上的差别造成了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绩效并不理想,而私有控制公司有通过多元化实现内部市场功能的诉求,因此它们的多元化水平高,相应地公司绩效并没有降低,两者反而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多元化促进了公司绩效。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不同股权控制下的公司多元化水平存在差异,但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多元化水平、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无统一的结论。
3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BerleandMeans和JensenandMeckling都认为公共交易的
公司中,管理层一般都致力于寻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与外部股东的目标相一致。诸如,管理层广泛存在的“帝国建造”、声誉和职业生涯的考虑、自我保护、短期主义等,都有可能使公司经理通过公司多元化来实现个人的各种利益目标。具体表现在:通过公司多元化可以毁弊歼提高其报酬、权力和地位;通过专有投资获得的特定管理技术,提升其人力资本期权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堑壕效应”和未来职业生涯预期;通过多元化分散公司整体风险,削弱个人投资组合的风险。因此,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其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越趋于一致,因而就不大可能采取损害股东财富的决策。这样,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之间应该呈负相关关系。反之,企业则更容易采用多元化战略。通过实证检验,
Denis和Sarin(1997)证明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存在
强负相关关系,即印证了以上理论。
与上述研究结论不同,Amihud、Lev和May(1981)的研究得出结论,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管理者持有公司股权比例正相关。同时他们发现股权分散型公司比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当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时,单个股东的作用是有限的,出于“搭便车”的动机,他们没有动力去监督公司的治理机制,此时公司的控制权大多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由于这些外部小股东对管理层约束机制弱化,致使管理层在公司决策时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多元化战略便是其选择之一。当股权集中度上升时,由于“利益趋同效应”的作用,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经理层,从而避免了“搭便车”问题。这种约束机制使得公司管理层不能随意做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在国内,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发现,管理者股权比例与公司多元化水平呈U形曲线关系,即当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时公司多元化程度降低,当管理者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52.94%),公司多元化程度随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国内外有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经营和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结论比较模糊,有的甚至相反,这种结果与各国的具体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
2不同股权控制人的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姜付秀(2005)认为,从终极控制人的角度出发,上市公司可
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两大类。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由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一部分关键资源,而且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公司业绩,而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公司的成长性。为使公司有更好的经济绩效,政府可能进行政策支持乃至直接投资,使企业多元化程度提高。陈信元和黄俊(2007)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政府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更易实行多元化经营,而且在政府干预经济越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越为明显,从而最终降低了企业的绩效。张作玲(2010)则通过对946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4166个数据进行回归检验,发现多元化显著降低了公司的经济绩效;通过考察最终控制人的性质发现,最终控制人为国有的公司经济绩效要低于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的公司,而且国有控股公司的多元化折价程度显著大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魏立江(2009)研究表明,政府对国有公司经营范围的管控
/25
财务管理
关系。
化经营会损害公司绩效。可见对多元化经营进行细分可以产生不同的实证结果,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将多元化经营进行具体细分,那么实证结果或许会更加准确和显著。
(3)公司绩效的度量不太合理。如傅继波和杨朝军(2005)使用超额价值(EV)指标度量公司绩效,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使用托宾Q,但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分置问题,文章没有采用一定的调整办法计算公司绩效,并且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使得采用市场指标度量公司绩效的有效性说服力不强。姚俊等(2004)采用资产收益率(ROA)及净资产收益率(ROE)等会计绩效指标,但并没有控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
(4)对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不足。国内研究者通常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研究在不同终极控制人特征下,股权结构与公司多元化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但经理代理、股东代理、内部市场构建和政府干预等其他多种动因往往被忽视。
4不同股权比例下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饶茜、唐柳等(2004)认为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
例)、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均呈显著性倒U形相关;并且国有控股型公司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法人控股型公司与不具有控股股东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艾健明(2007)以2001年前上市的、属于制造业的416家公司2001-2005年的连续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多元化、公司绩效与国有股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多元化损害公司绩效,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U形关系,而与多元化呈倒U形关系。同时,发现第一大股东对多元化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多元化程度越低,公司绩效也越好。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类控制权结构后的分析结果也显示,与绝对控股情况下的结论恰好相反,相对控股及股权制衡均与公司的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即股权集中有利于降低多元化程度,提升公司绩效。韩忠雪、朱荣林和王宁(2006)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资料,在得出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的结论基础上,又得出结论: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许陈生等(2006)研究表明代理问题是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原因,实证结果发现,公司多元化水平与国有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法人股比例呈倒U形关系。张奎(2004)发现多元化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不显著,多元化与法人股比例呈正相关,与国家股比例呈负相关。魏立江(2009)的经验证据表明国有控制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控制程度与多元化绩效之间呈现出倒U形形态,而私有控制公司的多元化绩效和控股程度之间并没有呈现出与国有控制公司那么明显的倒U形形态。通过对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汇总后可以发现,在我国股权比例、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业绩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即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研究总结与展望5
5.1研究总结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后,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对股权结构和公司多元化经营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管理者持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而且结论也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国内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的文献,很少研究管理者持股比例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大多集中在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且股权结构和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只是简单地从股权的性质出发来研究,如国有股、法人股等,且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国外有关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最终结论尚未统一。本文认为之所以实证结果不一,有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指标不一。研究者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在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时,苏冬蔚(2005)用行业数、收入Herfindahl指数和收入熵值度量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得出多元化溢价的结论。而刘力(1997)以企业其他营业利润(或加上投资收益)/主营业务利润作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指标,得出中性的结论。由此可见,不同的衡量指标对实证结果会产生质的影响。
(2)多元化经营没有区分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Rumelt(1974)研究发现,相关多元化经营会提高公司绩效,非相关多元
5.2未来研究展望
(1)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尽量克服和弥补现有研究的
缺陷。在对多元化经营程度进行衡量时,可以采用经营单元数(N),多元化哑变量(DUM),赫芬达尔指数(HI)和熵指数(DT)4种多元化衡量指标以相互校验。同时,把多元化熵指数(DT)细分为相关多元化熵指数(DR)和非相关多元化熵指数(DU),分别研究不同多元化经营类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对公司绩效衡量时,可以采用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经营现金流量收益率(CFROA)3个会计指标来度量公司绩效,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绩效(TF)对会计绩效指标作稳健性检验,使得结论更加可靠。同时,在进行多元化研究时应多考虑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并尽可能对多种动因进行实证区分。
(2)中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特别是对于多元化经营的溢价或者折价原因问题的研究更少,这就为我国研究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出发,探究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展可研究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政府一方面作为社会的行政管理者,扮演着市场“裁判员”的角色;另一方面,政府又是许多企业的所有者,具体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充当了市场的“运动员”。那么,政府的这种双重角色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行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
(3)可进一步将股权结构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研究。例如,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权结构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多元化经营与绩效的关系。即在验证股权结构、多元化战略和企业价值两两之间关系的同时,验证股权结构的中介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1]薛光红.股权结构、多元化与企业集团绩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0.
[2]陈信元,黄俊.政府干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7(1):92-97.
[3]苏冬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
析[J].经济学(季刊),2005(10):135-158.
[4]魏锋.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时间的视角
[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161-166.
[5]余鹏翼,李善民,张晓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
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2005(1):79-83.
[6]周晓艳,刘旻生.从多元化行为探讨公司治理结构[J].现代管理科学,
26/
2012年5月第15卷第9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May,2012Vol.15,No.9
会计信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思考
张瑞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26)
[摘
要]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
此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运用。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企业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因此企业经营者不仅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供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会计政策编制企业所需的财务报表,服务于企业战略。
[关键词]会计政策;财务报表;战略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9.019[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9-0027-02
1
会计信息与企业战略
战略,一般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企业战略,是指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长期以来,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按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为经营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然而,会计从未被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加以考虑,让会计信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与会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会计不是仅仅被动地执行会计政策,而应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企业的自主权,选择会计政策,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利润战略2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具有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利润是评价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所以,企业追逐利润是很正常的事。一旦要完成一定的利润目标有困难,经理们自然就会想到会计。这些会计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合法的手段———会计政策的选择;另一类是通过非法的手段———会计做假账。做假账是违法的,显然是不可取的。随着政府管制的不断强化,社会经济秩序的不断优化,靠假账维持是短命的。这一点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因而,企业管理层自然会转向通过选择会计政策,让会计政策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利益,甚至服务于某一时需要的特殊目的。一般而言,企业的利润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收稿日期]2012-02-16
张瑞稳(1964-),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作者简介]
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1)利润最大化战略。在许多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需采取利
润最大化的战略。比如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突出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配股和发行新股筹集资金;存在红利计划的企业经理人员为了获得最大的红利收入现值;为了减少债务契约条款的限制,降低违约的可能性,为了争取贷款或投资,等等。在上述的所有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均有可能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最大化报告期的盈利。
(2)利润最小化战略。政治成本过高或政治敏感性较强的企业一般将采取最小化会计利润的战略。这些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往往大大低于政治风险,所以其采取保守的盈余报告战略,避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以避免或减少政府进行管制或采取不利于企业的措施的可能性。
(3)利润平滑战略。不仅仅是存在红利计划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可能采取利润平滑的战略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某些公司为了树立稳健经营的形象也可能采取收益平滑的战略,以使公司利润平衡增长。
(4)一次亏个够战略。它是充分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从多层次、多角度利用计提各种减值准备等少计资产,多计损失和费用,让当期大亏一把,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再将本期确认的损失和费用予以冲回,以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在存在红利计划的企业中,当本期盈利低于目标盈利但又很难挽救时,管理人员便很可能以“巨额冲销”的方式把后期的费用和损失提前入账。此外,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因此,上市公司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让某一年“大亏一把”,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如广州冷机(000893)在2000年度计提了存货跌价损失3200万元,形成巨额亏损,使公司在2001年度及以后年度,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打好基础。
!!!!!!!!!!!!!!!!!!!!!!!!!!!!!!!!!!!!!!!!!!!
2004(2):32-34.
[7]王化成,胡国柳.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多元化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
[J].会计研究,2005(8):56-62.
[8]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2004(11):119-125.
[9]金天,余鹏翼.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国内上市公司的证
据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5(6):80-84.
[10]薛有志,周杰.产品多元化、国际化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
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7(3):77-86.
[11]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11):27-35.
[12]韩忠雪,朱荣林,等.股权结构、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J].当代
经济科学,2006(5):52-58.
[13]许陈生,郭烨.我国上市的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J].广东财经职业
学院学报,2006(5):76-81.
[14]YakowAmihud,BaruchLov.
ConglomerateMergers[J].BellJournalofEconomics,1981,12(2):605-617.
[15]DJDenis,DKDenisandASarin.AgencyProblems,EquityOwnership,
andCorporateDiversification[J].TheJournalofFinance,1997,52(1):135-160.
/27
2. 832开头的股票是什么股票
是新三板的股票
目前新三板发展速度太快,三年挂牌上市6000多家企业,到年底突破1万家,很多上市公司质地并不优良,投资风险较大。
如果您的问题得到解决,请给与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