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德华·罗伯茨的PC之父爱德华·罗伯茨美国辞世 享年68岁
日前,早期个人电脑的开发者之一亨利·爱德华·罗伯茨在美国乔治亚州逝世,享年68岁。美国人罗伯茨对大家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电脑普及发展史上,他绝对居功至伟。罗伯茨1970年代研制出全球首台个人电脑(PC),不仅带了微软创办人盖茨入胡指碧行,还改变了人们生活。据悉,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个人电脑之父”,受肺炎之苦多时,上周四病逝。
1974年,罗伯茨创办的MITS公司奠下了电脑普及发展的里程碑。裤举这个电子工程学士毕业生当年坚信,电脑是可以用负担得起的价钱,自己动手制作的,结果他在1975年完成了世上首台个人电脑“牛郎星”(MITSAltair8800)。科技杂志《Popular Electronics》采访了他,于同年1月发表题为《世界首台微型电脑组件挑战商业电脑》的封面报道,激起了电子科技迷的热忱。
1975年,盖茨和童年逗橘伙伴艾伦在《大众电子》杂志上看到了这款电脑的广告,二人深受启发并于同年创立了微软,并开始和罗伯茨合作。不过他们三人合作的日子不长,两年左右罗伯茨便因盖茨、艾伦出售BASIC而闹僵,对簿公堂。1977年,法庭把BASIC的权益判归盖茨和艾伦。罗伯茨败诉后,意兴阑珊,卖掉MITS,开始了务农、行医的后半生。盖茨后来承认此事害了罗伯茨,对他不公平,近年已跟他和好。
后来,罗伯茨曾服役于部队,退伍后又做过农夫和医生,但一直关注计算机业界的发展趋势。其子大卫透露,罗伯茨最近还告诉盖茨希望能用上新的纳米设备。他同时表示,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比尔·盖茨已于周五赶往乔治亚州。
盖茨(左图右)与艾伦(左图左)在上周四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在计算机远未普及的那个年代,爱德华冒险帮助了两个痴迷于计算机的年轻人,我们对此永怀感谢之情。自从在他的Altair计算机上运行我们首款软件的那天起,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相继发生。我们将永远怀念与爱德华共同工作时的诸多美好记忆。”他创造了第一台个人电脑
谁是世界上第一电子计算机的的发明者?这个问题已成为计算机史上一个永恒的争议话题。同样,谁是世界上第一台PC的创造者?也可以引发无尽的考据和争论。目前想一争的至少有:英特尔公司用自家的4004微处理器搞出来的一台叫MCS-4的小电脑。1971年,约翰·布兰肯贝克的肯贝克1号。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斯蒂夫·沃兹尼克和他的伙伴比尔·弗纳德兹,在1971年夏天,自作了一台叫奶油苏打电脑。1972年8月,西尔比电脑咨询公司设计出的西尔比8型微电脑。同年11月,施乐公司在硅谷的研究人员,设计出阿尔托(Alto)微电脑模型。有此模型,施乐公司在1973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有显示器、键盘和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能实际运行的微机,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台配套齐全的微电脑。1972年,加拿大的自动电气系统公司就推出商用微电脑,有显示屏(虽说是电视屏幕作的),有微处理器,更重要的是有程序!也有人说第一台微电脑是法国的迷克拉尔(Micral),而且产品问世的广告上,第一次出现了微电脑(Microcomputer)这个新鲜的英语单词。
吵吵嚷嚷中,很少有人会为微型仪器和遥感系统公司(MITS)争功。但事实上,上述微机都没有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充其量只是样机或玩具。而真正在市场上将PC闹出气候的,还是爱德华·罗伯茨于1968年创办的MITS。1975年的1月,《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在其封面上登出MITS Altair 8800的照片,它的创造者,罗伯茨发明了Personal Computer来描叙他的新发明。年轻而狂热的黑客们看到了Altair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开始为它编写软件和设计硬件。对早期的先驱来说,这意味者某种自由:一种从顽固的超级批处理主机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而且,滚滚而来的财富让许多着迷于此(一台可以放在厨房餐桌上的计算机)的大学生纷纷退学。许多五花八门的硬件开始出现,软件黑客们忙着为这些新机器编写软件。在短暂的生涯中,Altair(牛郎星)机器一共卖出了6万台之多。我们可以说,这时,PC作为一个产业才开始浮现,PC革命才正式开始了。
不管争论的结论如何,可以肯定地说,个人计算机产业完全是由一班业余计算机爱好者引燃的。70年代,这群人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出来。而且极具传染性,入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一个身高6英尺4英寸,体重300磅的虎背熊腰的大汉,格外引人注目。正是他,亲手引燃了个人计算机产业,也正是他的MITS公司,使比尔·盖茨羽翼渐丰,做了微软起飞的垫脚石。这个点火人就是罗伯茨,他没想到火势会如此之旺,呆了没几年,就匆匆逃离了这个他帮助创造出来的狂热的行业,回到乔治亚州的乡村,干起了他最喜欢的爱好--医生。 1971年,英特尔发明了微处理器。但是,当时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它是在无意中为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然而,它最早碰撞出的火花,不是在硅谷,而是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罗伯茨是十足的电子迷,对电子仪器有股痴劲。而且精神充沛,对知识的追求就象他的食欲一样,从未有过满足的时候,尤其对电子学。罗伯茨当过兵,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还去过越南,回来后有浓重的反战情绪。退休后留在克特兰特机场工作。闲时就在自己的车库里摆弄飞机和火箭模型以及半导体晶体管等等。不久他组建了一个公司,名字又臭又长,缩写为MITS,地址就在他车库旁,出售火箭装置模式,也办理邮购业务。离开部队后,罗伯茨就开始涉足电子设备。1969年,将公司搬进一家倒闭的饭店里,开始生产计算器。公司隔壁就是一家自动洗衣店。
MITS是美国第一家专门生产销售计算器的公司,生意红火,利润滚滚,公司很快扩充到100多号人马。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巨头德州仪器也开始插足这一市场,其他公司也想趁机捞点油水,价格大战就此爆发。当时有句谚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德克萨斯大削价。而对这些巨头的压力,MITS当然难以招架。公司必须另辟蹊径。
1971年11月,当英特尔4004芯片问世时,罗伯茨的直觉告诉他,芯片不仅能在飞机模型上大显身手,而且还能在其他电子领域引发一场大变革。不久后,一些电脑发烧友们就来打听4004芯片怎么回事,有些航模爱好者甚至也把兴趣转到电脑上,看看能不能用芯片把电脑做得更小些。1972年,MITS公司推出了采用4004芯片做的小巧玲珑电脑,称为MITS 816,上市后,很受欢迎。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供个人使用的数字微型计算机。
1974年,MITS帐上已出现20多万元的赤字。为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罗伯茨孤注一掷,决定利用英特尔刚刚问世的8080微处理器,为计算机爱好者生产新一代个人计算机。罗伯茨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对银行大谈微电脑的前景,说芯片能带来彻底的变革,使电脑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电脑会像电视机一样出现在每个家庭。银行居然动心了,破例又贷给MITS公司6.5万美元。1974年底,罗伯茨和另两位伙伴威廉·叶芝和吉姆·巴比开发出新一代微电脑,主要供黑客们试验。
当时微处理器芯片的用途不明朗。只有老资格的电子工程师才明白这个产品妙不可言。它集成了一组原始指令--固件中的指令组,有数字和逻辑单元,有一个时钟,临时存储的寄存器。但没有外部存储器,没有输入输出设备,也没有电路将零组件连在一起组成一台可以运行的计算机。但这个产品足以点燃罗伯茨灵感的火花。 8080比8008要好得多。英特尔标出的零售价为397美元,罗伯茨讨价还价,将价格降到75美元。刚好《大众电子》的编辑雷·所罗门,正四处嗅寻业内的爆炸新闻,听到罗伯茨的新动向,主动乘飞机找上门来。他问罗伯茨能否在年底前做好样机。罗伯茨拍了胸脯。但这个新产品叫什么呢?MITS的技术宣传员建议叫小兄弟,罗伯茨不屑一顾。
所罗门回到纽约总部,不停摸摸秃顶的光头,一连几天思考好听的名字。这天晚上,他12岁的女儿劳伦正在看电视里的科幻片《星际旅行》(Star Trek)。电视上,探险宇宙飞船正飞向一颗新星Altair(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牛郎星)。为什么不叫Altair呢?他女儿脱口而出。这个名字得到了罗伯茨和所罗门的一致叫好。
所罗门要在1月份发表这篇封面报道。他要罗伯茨务必在圣诞节前将样机寄给他。不巧的是,这唯一的一台样机竟在邮寄中丢失了。可是,此时杂志封面已不再更改。罗伯茨急中生智,用金属外壳罩住主要部件,镶上显眼的开关指示灯,十万火急地将这个徒有其表的样机寄往纽约,并出现在75年1月号的封面上。大字标题写着:世界上第一组堪与商业型号相媲美的以成套形式提供的小型计算机--牛郎星8800。
哪知这台空壳电脑一经刊登,竟激发起《大众电子》近50万订户和百余万电子爱好者的热情,定货单象雪片般纷飞而来。随之而来的,当然还有罗伯茨日夜盼望的救命稻草--转帐支票。而最重要的是,它一举点燃了未来计算机业四位风云人物--比尔·盖茨、保罗·艾伦、斯蒂芬·乔布斯和沃兹的灵感。
在广告宣传中,罗伯茨用上了个人计算机这个概念:向你推荐一种体积小的你能够买得起的工具,但它决不是一种玩具。并且将名字起为Altair-8800(不知为何没叫Altair-8080)。Altair-8800并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而是一件组件。用户得自己动手组装。Altair-8800诞生时的模样实在不敢恭维,它完全无法与IBM的大、中、小型各种电脑相比,更像是简单的游戏机。然而它也具有IBM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小到只能以微机相称。此外,价格也低。杂志上的广告价为439美元,但4月份第一台机器出厂时,已降到不可思议的375美元。
2.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否是一个有效的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属于哪类有效市场
机的方式游走。 (二)证券市场的信息种类与不同效率的证券市场——划分三类有效市场 尽管我们说, 在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上, 所有证券价格都应是对与其相关的所有信息的市场 反应,但是,由于信息来源或者说信息种类不同,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从而也 会表现出不同效率的证券市场。为此,法码定义了与证券价格相关的三种信息:一是“历史 信息”,即基于证券市场交易的有关历史资料,如历史股价、成交量等;二是“公开信 息”, 即一切可公开获得的有关公司财务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三是“内部信息”, 即只有公司内部人员才能获得的有关信息。1967 年 5 月,在芝加哥大学举行的证券 价格讨论会上,哈里·罗伯茨(Harry Roberts)提出了与不同信息相对应的三种不同 效率的证券市场。哈里·罗伯茨的这篇文章并未发表,但其关于不同效率市场的划分 却成为以后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研究的基础。 弱式有效市场(The weak form of efficient market)——完全反映了历史信息 弱式有效市场 弱有效证券市场是指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价格历史序列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如有关 证券的价格、交易量等。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过去历史 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融等。如果这些历 史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则意味着证券市场达到了弱有效。这是 因为,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信息与现在和未来的证券价格或收益都无关,则说明这些 信息已经被充分披露、均匀分布,其价值已在过去为投资者充分消化利用并反映在证 券价格上。因此,在一个弱势有效的市场上,任何为预测未来证券价格走势而对以往 价格局进行技术分析都没有意义,因为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由此分析所的到的 任何信息。投资者可以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基本分析获取超额收益。 半强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 有效市场(The semi-strong form of market)——完全反映了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 有效市场 半强有效证券市场是是指证券价格不仅能够体现历史的价格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与 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有效信息,如公司收益,股息红利,对公司的预期,股票分拆, 公司间的购并活动等。价格已充分所应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这 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 财务信息等。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股价应迅速作出反应。一个半强有效 的证券市场意味着,公开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且均匀,每个投资者都能同时掌握和使用 有关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从而证券价格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到位,消化掉所有的公 开信息。因此,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对投资决策没有意义。 强式有效市场(The strong form efficient market )——完全反映了历史信息、公开 强式有效市场 信息和内幕信息 强有效证券市场是指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布的信息和内部信息 对证券价格变动都没有任何影响,即如果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有关 的公开和内部信息,则证券市场就达到了强有效市场。价格已充分地反应了所有关于 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强势有效市场包含了 弱势有效市场和半强势有效市场的内涵,而且包含了一些只有内部人才知情的信息。 证券市场上,总有本分人拥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如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尚未公开发表的 恭喜信息,强势有效市场意味着即便是那些拥有内部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也不可能仅凭 此获得超过市场的投资收益,市场价格完全体现了全部的私有信息。没有任何方法能 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基金和有内幕消息者也一样。 证券市场 强势有效 半强势有效 弱势有效 三种有效市场的相互关系 在弱势有效和半强势有效市场上,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是严重违反市场法规的。
3. 关于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比尔盖茨是全球首富,他的成功举世瞩目。比尔·盖茨 ,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简称比尔或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曾任微软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我特意整理了几则比尔盖茨的成功 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比尔盖茨成功故事1:痴迷电脑的天才少年
盖茨是为电脑而生的,而他也把电脑带入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盖茨进入湖滨中学之后迷上了电脑,从此就无心上其他课,每天都泡在计算中心。从8年级开始,他就和同学一起帮人设计简单的电脑程序,以此赚取零用钱。盖茨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和盖茨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回忆说,"我们当时经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们爱死了电脑软件的工作,那时侯我们玩的真开心。"
盖茨说,"那时侯,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起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渣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或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研究 操作系统 。"
盖茨上9年级的时候,TRW公司的工程师在架设西北输电网络时遇到了问题,一筹莫展。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湖滨中学计算中心的一份《问题 报告 书》,当场打电话给制作这份报告的两位"侦测错误大师"(盖茨和艾伦),希望他们两人能来帮助排除问题。但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这两位大师居然只是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
比尔盖茨成功故2:创业的艰辛1973年夏天,盖茨以全国资优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仍然无法抵抗电脑的诱惑,于是就经常逃课,一连几天呆在电脑实验室里整晚整晚地写程序、打游戏。
1975的冬天,盖茨和保罗从MITS的Altair机器得到了灵感的启示,看到了商机和未来电脑的发展方向,于是他们就给MITS创办人罗伯茨打电话,说可以为Altair提供一套BASIC编译器。罗伯茨当时说:"我每天都收到很多来信和电话,我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先写完程序的可以得到这份工作。"于是盖茨和保罗回到哈佛,从一月到三月,整整8个星期,他们一直呆在盖茨的寝室里,没日没夜地编写、调试程序,他们几乎都不记得寝室的灯几时关过,最后,他们终于成功了,两个月通宵达旦的心血和智慧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BASIC编译器,MITS对此也非常满意。
三个月之后,盖茨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太快了,等大学 毕业 之后,他可能就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退学了。然后,和保罗创立了微软公司。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的盖茨和保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和劳累,他们在一间灰尘弥漫的汽车旅馆中租用了一间办公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他们挤在那个杂乱无章、噪音纷扰的小空间中,没日没夜地写程序,饿了就吃个比萨饼充饥,实在累的受不了了就出去看场电影或开车兜兜风解困……
正当他们不知疲倦朝着梦想的电脑王国挺进的时候,微软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官司中……
当时软件盗版情况特别严重,大大损害了盖茨的利益,盖茨认为罗伯茨对市场上BASIC编译器的盗版应该负责,于是将它收回卖给了Perterc公司,但这之前他曾经和罗伯茨签署过该软件的协议,允许MITS在十年内使用和转让BASIC程序和源代码。
很快,MITS就将微软送了法庭的被告席,高昂的律师费令盖茨不知所措,与此同时,Perterc也拒绝支付微软版权费,法院仲裁过程慢如蜗牛,收入的减少和庞大的开支把微软送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盖茨和保罗几乎都捱不过去了。
盖茨对那段经历至今历历在目,"他们企图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出律师费,所以当他们有意与我们和解时,我们几乎就范。事情到了那么糟糕的地步,仲裁者用了9个月才发布那该死的裁决……"
不过,他们终于熬过来了,微软赢了这场官司。
其实,盖茨当时完全可以向父母借钱,相信他的父母也会帮他度过难关的,但他没有,盖茨坚持微软必须自力更生。盖茨就是这样自己白手起家、艰难地、一步一步打下天下的。
盖茨一直是一个以工作狂而著称的人物,即使到了39岁结婚的时候,他还经常加班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对于以前任何一个亿万富翁来说,这都是没有的事。尽管微软公司一向以员工习惯性加班拼命工作而闻名,但那些工作的眼冒金星的员工还是心悦诚服地说,他们之中几乎没有谁能比盖茨更辛苦。
比尔盖茨成功故3:独到的眼光,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整个世界都知道,比尔.盖茨绝对不是专业技术的领先者,但最终他成为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商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财富。这一点使他与以往的任何一个商业巨子有了很大的差别:以前的巨商们的威力通常仅仅局限在某一行业里,但是比尔.盖茨却借助了软件的影响,把触须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微软自己出版的 网络 全书《英卡塔》中,对比尔.盖茨成就的解释是:“比尔.盖茨的大部分成就,在于他有能力将科技的远景转化为市场策略,把对科技的敏锐性和创造性融合在一起。”这对比尔.盖茨的褒赞是无以复加的,但透过盛赞下的光环,我们还应当看到,比尔.盖茨也是一个凡人。只不过,他智慧超人,有着超凡的经营远见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以及迫不及待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并将它们转化成财富。
比尔.盖茨得以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界的代言人,除了他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以及他拥有的丰富知识外,还得益于他那超乎常人的市场直觉、经营手法以及杰出的推销能力。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财富,这是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良好的素质。比尔.盖茨虽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但是他无意中具备了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善于捕捉商机,并迅速利用这些商机,抢占市场,挤得对手几乎无处容身。他以高人一筹的市场远见与不凡的经营策略,成功地占领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业界人士曾无奈地表达他们无比的痛苦:市场里的财富都被比尔.盖茨占去了。“最好的市场就是没有比尔.盖茨的市场。可惜,在信息产业界,他的身影无处不在。”
将微软的成功归之于搭上了蓝色巨人IBM的巨大战车毫不为过,但这其中不仅仅是幸运。比尔.盖茨眼光独到,看出与IBM的交易影响深远,非常清楚这背后的巨大财富。他知道,如果有了操作系统,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通用的平台,而这将可以改变个人电脑的历史走向。“我们疯狂地编写程序、销售软件,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客户都是狂热的计算机 爱好 者,不会被功能的弱小、手册的简单和先进的用户界面所影响。这就是计算机软件当时的状况。”“一些公司把它们的软件装在一个塑料袋中销售,带有一张复印的使用说明和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寻求‘技术支持’)。对微软公司来说,当有用户打电话要求定购一些软件时,谁接到电话谁就是‘送货部’。他们要跑到办公室的后面拷贝一张磁盘,把它放在邮件中,随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编写代码。”比尔.盖茨这样描述自己最初创业的经历。
即便是一个相当小的软件作坊,比尔.盖茨也不放弃对财富的追逐。1975年在阿尔伯克基准备筹办公司时,他就与第一伙伴艾伦斤斤计较起财富的分配问题,比尔.盖茨凭借源代码写作上的优势,占据了股份的六成。一年后他们真正签署协议时,比尔.盖茨磋商把自己的股份增加一点,性格比较随和,语气温柔的艾伦自然损失一点。于是协商的结果就是比尔.盖茨拥有微软股份的64%。这是比尔.盖茨在牢牢把握财富商机所进行谈判方面坚持不懈、令人无法抵御的威力最早明证之一。尽管多几个百分点,或少几个百分点对比尔.盖茨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比尔.盖茨认为,每一个百分点都值得努力争取。
当微软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告宣布后,比尔.盖茨更是没有放弃过能在近期内给自己个人和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机会。他开始马不停蹄地向集团购买者巡回推销股票。
在这次巡回推销股票活动中,比尔.盖茨代表公司在10天内到世界的8个城市进行过停留,包括世界贸易中心纽约、世界金融中心伦敦等。虽然对比尔.盖茨来说,有点疲于奔命,但为了让自己的股票有一个好的价格,比尔.盖茨不但在这些城市逗留,还在每个城市发表演讲,把推销会场搞得像节日舞会一样热闹。
当他乘坐的飞机在英国伦敦徐徐降落时,比尔.盖茨一行受到了非常英国式的热烈欢迎:在阿纳比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聚餐会,这是大英绅士们典型的聚会。温文尔雅而又不失热情,会后还举行了舞会。整个晚上比尔.盖茨都乐此不疲。
比尔.盖茨的辛苦劳作也换回了股民的大把大把的钞票。1986年3月13日,微软股票上市时,以每股21美元开盘。第一天,共成交了360万股,可谓取得了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午时分,每分钟有大约几千股成交。最后收盘时,微软股票上升到了每股29.3美元。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微软股票就升值了40%以上。
可以说,当天的股票交易市场成了比尔.盖茨的天下。几乎所有进出交易大厅的股民都买了微软的股票,而别的股票无人问津。比尔.盖茨就在此一役中一跃跻身于身价上亿的世界顶级富翁俱乐部。在世界各企业家的发财史上,能够在短期内聚集如此神话般财富的,恐怕只有比尔.盖茨一人。
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赚钱的眼光是十分重要的。比尔.盖茨无疑具备了这种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与知名度一样节节攀升。如今微软在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比尔.盖茨在世界首富这个位置上也是一坐就是十几年,无人撼动过。
↓↓↓↓↓下一页继续与你分享比尔盖茨的成功故事↓↓↓↓↓
4. 什么是事件研究法
股票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市场。在股票市场建设和发展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盈余信息的披露往往被认为是最富有信息含量的信息。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利用均值调整收益模型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4年度年报盈余信息披露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年报盈余信息的披露不能较完全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上。这一结论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累积正常收益图
股票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市场。信息在股票市场中处于枢纽和核心地位。股票价格的形成及发挥作用是以股票市场的各种信息为基础的。股票价格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信息参与是股票价格的特殊性所在,为了使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引导资本的有效流动,就需要为股票价格提供一个强大、合理的信息基础,这也是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的基础。1967年罗伯茨根据信息的不同层次提出了市场有效性的三种形式:弱式、半强式及强式。有效市场理论成功地将信息与股价运行相结合,揭示了股票价格的运动特征。
然而,信息本身是非实体的,必须依附于一定形式的物质作为载体,在证券市场中信息的载体主要是说明书、报告、公告等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过程就叫做信息披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开发行公司股票信息披露实行细则(试行)》第四条规定“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等”。这些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信息是最主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盈余信息的披露往往被市场认为是最富有信息含量的信息。自 1968 年 Ball 和 Brown 关于会计盈余信息有用性的经典之作问世以来,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与验证就成为证券界的一大研究课题。为此,我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中的均值调整收益模型,检验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年报盈余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值得关注。
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方法说明
1969年Fama等人在分析股票拆细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时,提出了“事件研究法”的构想,如今已被应用到了小到公司、大到整个经济的各种经济事件研究中,如兼并与收购、收益公告、新发行的债券或股票以及关于贸易赤字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在证券研究中,事件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事件对上市公司证券价格的影响。事件研究法的突出特点是,其研究过程具有简单、明了的逻辑线索,即某事件的发生是否影响了时序性价格数据的产生。这种影响的程度是用非正常收益来体现的。
(二)数据说明
按照事件研究法的要求,结合中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对研究中数据方面选择和处理说明如下:
1、选取的研究事件是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4年度年报盈余信息披露。
2、样本和数据选取。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样本的选择,采取如下标准:
(1)如期披露了2004年年度报告。
(2)上市日期应该位于2000年1月1日之前。这主要考虑到公众对该公司合理预期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在计算正常收益率时估计窗口的选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
(3)样本计算区间内不存在配股与增发股票行为,这主要是为了计算方便。
(4)样本计算区间内数据无缺失。
按此要求对2004年深圳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共获得250份有效年报。
3、组合分类及相应参数处理
根据年报披露盈余情况的不同,我们将年报分为3种类别:好消息,无消息与坏消息。判别的标准取决于本年度年报与上一年度年报净资产收益率的离差。如果前者高于后者2.5%以上,就界定为好消息;在5%范围内波动,属于无消息;如果低于2.5%以上,那么当年年报就是坏消息。①在250份年报中,根据我们的统计检验,确认41份属于好消息,113份属于无消息,96份属于坏消息。我们根据好坏消息对所有的公司年报进行分组。年报进行分类后,下一步就是确定取样区间、事件窗与估计窗。我们令取样区间为一天,计算每日收益率。选择41天作为事件窗,包括事件前的20天,事件发生日以及事件后的20天;对每份年报使用事件窗前120个交易日作为估计窗。我们基于收盘价格计算日收益率,并且利用每日对数收益率作为传统方式定义的实际收益率的近似度量,其中为t日收盘价, 为t-1日收盘价。此外,如果年报公布日为非交易日,则将下一交易日确认为公告日。
上市公司年报盈余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事件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数据,我们计算了250家深圳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引起的非正常收益和累积非正常收益,得出三类消息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如上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盈利公告确实传递了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评估的有用信息,对股票价格产生了相应的冲击。上图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年度盈利信息公布的前20天到前十天,年报几乎对公司股票价格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好消息组的累积非正常收益已经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而坏消息组呈现出下降的势头。
第二,在年报公布前10天到公布日,坏消息组的CAR开始持续下降,好消息组的CAR继续缓慢上升,而无消息组的CAR继续保持平稳水平。这表明,年报盈余信息已经提前流进股票市场,少部分投资者已经获取了该信息,并且对市场投资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而大部分投资者尚未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市场累积非正常收益变化比较缓慢。
第三,在年报公布之后,好消息组的CAR持续上升,比公告前上升幅度要大;无消息组的CAR仍旧保持平稳水平;而坏消息组的CAR急剧下跌。这说明当年报盈余信息批露之后,大部分投资者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获得了非正常收益。另外可以看到,市场对坏消息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由于年报盈余信息的披露没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股票市场,因而不能及时、公平、完全地反应在股票价格上,不论在公告前还是在公告后,都有投资者利用该信息获取了非正常收益。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建议
股票市场中,作为融资方——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直接决定着投资者对其价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