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何小鹏买汽车股票赚两三架飞机
扩展阅读
股票休眠账户如何转户 2024-11-27 01:14:53
远大中国股票上市 2024-11-26 23:15:40

何小鹏买汽车股票赚两三架飞机

发布时间: 2023-05-20 04:49:21

① 何小鹏44岁身价570亿,3个月登顶造车新势力销冠,卖一辆车亏6万

自2014年成立的小鹏 汽车 ,虽然发展至今也就只有8年的时间,但其实力却不容忽视,是“蔚小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家 汽车 企业,更是连续三个月登顶造车新势力销冠,那其具体成绩又是怎样的呢?

小鹏 汽车 在上线之后,便一直保孝轮持高速发展, 在2021年12月期间,其交付量就已经达到了16000辆 而这也是小鹏 汽车 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万辆 ,在2021年一整年的交付量更是高达98155辆,与2020年数据相比较还上涨了36.%。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小鹏 汽车 的发展速度之快, 在这期间它还连续3个月登顶了造车新势力销冠之位 ,屡屡创下新高,小鹏 汽车 在发展过程中, 何小鹏作为其主要负责人 ,自然也从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根据相关信息, 目前已经44岁的何小鹏,其身价高达570亿。

这570亿的身价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还是将其与同行相比较,截止到同一个时间点, 理想 汽车 的创始人李想,目前的身价也就只有390亿左右 ,与何小鹏相比较足足有180亿的差距。

不过何小鹏在带裂圆领小鹏 汽车 发展过程巧源信中,却也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因为目前小鹏 汽车 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6万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家企业,最终能否顺利存活下去,还是要看其造血能力,可在交付量上遥遥领先的小鹏 汽车 ,却也是亏损最严重的一个。

就以2021年7到9月份的数据情况为例,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小鹏 汽车 的收入达到了57.2亿,而在实际盈利方面,小鹏 汽车 却是严重亏损,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也是因为小鹏 汽车 的支出比较多。

在这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其研发费用就高达12.64亿 ,相较于2020年同时期数据足足上涨了99%,不仅如此还 有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支出费用也高达15.38亿。

而在支出如此庞大的情况下,何小鹏依旧没有停下发展脚步,还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 正是在这“烧钱”的大背景下,小鹏 汽车 成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销量冠军。

面对自己的这份成就,何小鹏也是自信满满,曾不止一次公开与特斯拉宣战,并且还公开表示, 今后将会成功打造出中国版的特斯拉 ,可这种想法真的可以实现吗?

首先抛开业绩不谈,就以当下小鹏 汽车 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内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 社会 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与指责,那小鹏 汽车 内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了解小鹏 汽车 的人应该会知道, 在2021年1到6月期间旗下的门店,在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到了431623张人脸照片 ,以此来分析消费者的男女比例、年龄等信息。

可这种行为很显然已经违反了国内的相关规定,也侵犯了旗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我国相关部门按照规定, 处罚小鹏 汽车 10万 ,此事件一曝光,小鹏 汽车 的形象也大大受损。

事后小鹏 汽车 也出面道歉,并表示会认真整改,可态度诚恳的小鹏 汽车 却依旧问题频出, 深陷“骗补”风波中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2021年12月6日,南京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辆小鹏 汽车 ,按照店内规定 先交了5000元定金,之后过来提车即可 ,可到了提车那天, 却被店内员工通知需要再交7000元才可以。

针对于此,相关负责人也主动出面做出了回应,按照他的说法, 因为一款车的价格只有低于30万,才可以领到国内的补贴金 ,所以会故意做低合同价格,之后再补齐,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补贴。

也正是这份回应,让小鹏 汽车 深陷“骗补”风波中,所以说如果何小鹏真的想要挑战特斯拉,势必还需要将这些内部问题解决完毕,之后再全力发展事业。

② 从“苦逼”到市值1200亿 小鹏汽车经历了什么

北京时间2020年8月27日晚,小鹏汽车(股票代码:XPEV)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发行价为15美元/ADS,总计发行9973万股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5.75亿美元。

开盘不到十分钟,小鹏汽车股价涨幅就已经达到了66%。次日,小鹏汽车盘前继续上涨逾12%。截至本周五收盘,小鹏汽车股价定格在22.79美元,总市值164.4亿美元,约1200亿人民币。

三位创始人,背负着三个耗资数百亿的造车梦,在经历过一系列裁员、降薪、倒闭等传闻后,终于苦尽甘来。

“过去6年,我们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我们一直坚信,智能汽车是未来。今天,小鹏汽车进入新的台阶,迈过这个台阶,我们会有更多的粮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来迎接智能汽车时代真正的到来。我们一定会引领这个时代全新的开始。”何小鹏在8月27日晚敲钟上市时激动地说。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祝贺小鹏汽车,希望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何小鹏:每个人都会折腾,但我们牛逼得不得了

撰文?|辛西娅??编辑|周长贤

“我真的是太激动了!”

8月27日晚9:30,小鹏汽车(股票代码“XPEV”)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站在上市发布会舞台中央,刚刚敲响上市钟的何小鹏,难掩兴奋之情。

本来,他自己写了一篇致辞,由于在现场特别激动,结果什么都没有按着稿子说。让人记住的,只有“我们要牛逼牛逼牛逼,对客户好,改善自己”这些大白话。

去年,特别喜欢扮演汽车行业预言家的美团网创始人王兴曾经表示,理想、蔚来、小鹏是未来仅存的三家新势力造车企业,这句话引来很多汽车业内人士的不满与反击。现在看来,随着三家企业的陆续上市,王兴至少猜中了开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何小鹏,小鹏汽车创始人,不甘空虚和痛苦的创业者

何小鹏,小鹏 汽车 创始人,从软件到硬件,从移动互联网到 汽车 ,何小鹏身上充满了创业基因。

1977年,何小鹏出生在湖北黄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为了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着摆地摊赚钱。何小鹏身上流淌着学霸的基因,经过自身的努力,他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大学空余时间,他就在电脑城打工,边卖电脑边修电脑,靠帮同学组装电脑挣了不少钱,既掌握了销售技能,也拓展了计算机知识。

1999年毕业后,何小鹏进入亚信 科技 广州分公司,历任技术经理、测试经理和项目经理。打工的经历让何小鹏对企业的认知得到提升,也为今后的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2004年,何小鹏和梁捷共同伍穗创办了UC优视,切入手机浏览器和邮件客户端。何小鹏带领UC浏览器,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在UC发展过程中,每逢难处,总遇贵人,比如丁磊、李学凌、雷军、俞永福。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的俞永福,甚至直接加入UC优视公司。

37岁时,何小鹏将自己创立的UC手机浏览器以43.5亿美金卖给阿里,实现财富自由。何小鹏跟随UC公司一起进入阿里,继续负责UC产品,UC目前每桐数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亿,之后成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离职,转变思维跨界成长,正式加入小鹏 汽车 ,出任小鹏 汽车 董事长。何小鹏喜欢聘用专业人才。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汽车 工程专业,曾负责新能局橘首源 汽车 开发,总裁顾宏地曾在摩根大通多年,如今主持全球战略业务。

小鹏 汽车 于 2020 年 8 月 27 日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其市值一度超过网络,何小鹏身价随即大涨,所持小鹏 汽车 股份价值42亿美元,跻身全球 汽车 产业顶级富豪行列。

何小鹏早已步入富豪队伍,但他依然停不下来。如果他不折腾,就会感到很空虚,很痛苦,也许这就是创业者的精神吧。

⑤ 300亿把UC卖给阿里巴巴,投身造车,何小鹏的故事有多精彩

前段时间小鹏 汽车 因为名字被很多人吐槽,甚至还因此登上了热搜。名字起成什么样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实力。小鹏 汽车 可以说是何小鹏的一个梦,这些年为了追逐梦想,何小鹏付出了很多努力。比起那些荣誉光环,他身上的那些传奇故事更值得我们了解。

何小鹏出身比较普通,父母都是打工人,家庭条件也不富裕,所以吃过很多苦,不过他从小就非常努力,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初中的时候,何小鹏在班里排名就很靠前,后来顺利考入了国内的百强中学。进入到高中之后,他依旧是班里的尖子生,后来顺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迈入一流高校之后,何小鹏的前程也注定了是一片光明。

虽然考了不错的大学,但是何小鹏依旧没有懈怠,大学期间学习照样很努力。因为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再加上他比较懂事,所以经常出去找兼职赚钱。那段时间他基本上什么工作都干,只要能赚钱,再累他都能接受。有时候他一天能干好几份兼职,就算罩尺再累也不会忘了学习。那四年的时光,图书馆和兼职基本上物宴高占据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

普通人家的孩子努力读书上学,就是为了有一天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给父母更好的生活。终于四年结束了,何小鹏可以找一份工作赚钱了。1999年的毕业季,他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众多选择。当时很多毕业生都挤破头想要进国企,即便是现在情况也一样,很多人都想拿到这个铁饭碗。那个时候何小鹏也完全有机会进入到国企,可是他并没有这么选,最后去了一家私企,这家企业就是亚信集团。不少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就是最正确的。

别人找工作是为了安稳赚钱,何小鹏就不一样,他的格局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进入到亚信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从开发、运营到客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他都没有落下。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把公司所有岗位上能学的东西全都学了一遍。别人是来给老板打工的,他倒像是带薪进修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成为了公司的得力干将,为日后的路做好了铺垫。

2000年对于何小鹏来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亚信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何小鹏当时只是亚信的一个员工,公司上市跟他有多大关系呢?这之间的关系可大了,身为公司得力干将,何小鹏深受器重,公司上市的时候,他拿到了1500股的原始股,市值大概3万

美元,这对于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比大数目了,更何况还是在2000年。

后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何小鹏也得到了提拔,工资也越来越高,看得出来亚信非常重视这个人才。换做是其他人的话,能够祥拍得到这样的待遇那肯定愿意一直干下去。但是何小鹏干着干着竟然觉得这太安稳了,跟他想象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差距。思来想去,最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辞职创业。

辞职之后他并没有单干,而是找到了校友梁捷,两个人一拍即合,创下了UC优视。靠着两个人的智慧与才华,很快UC优视就推出了新产品UC mail和UC web。虽然这两个产品都很强大,但无论产品好坏,让用户接受才是最关键的,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继续走下去的一道坎。

2004年,国内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能够买得起电脑的家庭屈指可数,智能手机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候还是满大街的按键机,大家交流更喜欢短信,对于所谓的mail很多人都还不能接受。在时代背景的限制之下,何小鹏推出的两款产品受到了限制。

看着眼前的困境,何小鹏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着往下走,也不知道下一步要迈向哪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位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丁磊。巧的是当时丁磊也在做邮箱,虽然两个人是竞争对手,但是在试了何小鹏的UC mail之后,丁磊仿佛看见了无限的未来。当时就决定要投资,于是很阔气地拿出了80万给何小鹏。

80万能否解救UC何小鹏也不知道,但是他迷茫的心却因为这80万突然找到了路,丁磊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希望。两年之后,何小鹏用成绩证明丁磊没有看错人,那年UC浏览器大火,用户量一路飙升。短短一年的时间,UC浏览器的用户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

但一时的成功算不了什么,因为路的尽头还是路。UC浏览器火了之后,业内也出现了更多的竞争品牌。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在这股浏览器的浪潮当中不被超越、不被淘汰,那就必须时刻提升自己。于是何小鹏选择了带领UC扩张,但这也是需要钱的。那个时候的UC刚刚站稳脚跟,虽然UC浏览器火了一段时间,但由此带来的资金收入不足以支撑未来的扩张,想击败万千对手的话,那就差得更远了。

当时为了让UC得到充足的资金发展,何小鹏跟梁捷一起四处找人拉投资,但说来说去都是白费口舌。就在他们俩正苦恼的时候,政府宣布要鼓励企业发展,UC也正好符合要求,何小鹏就赶紧带着资料去申请。虽然最后只拿到了10万块钱的补贴,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UC来说已经是一笔救命钱了。

政府的10万块补贴让何小鹏喘了口气,但回过神来还是得继续拉人投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后来何小鹏得到了俞永福和雷军这两位大佬的帮助,顺利摆脱了窘境。不过这也很让人好奇,当时的何小鹏只不过是一个没太大名气的后辈,怎么突然之间有两个大佬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这段故事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叫李学凌,他就是当时网易的总编辑,跟何小鹏是不错的朋友。看到何小鹏有困难,每天都在为钱发愁,李学凌身为朋友就站了出来。在李学凌的介绍之下,何小鹏认识了俞永福。本来李学凌是想着何小鹏认识了俞永福之后,或许能拉到联想的投资,但是最后并没有成功。虽然联想那边否决了这个项目,不过俞永福心里还是非常看好UC的,于是他决定帮助何小鹏,就找到了好友雷军。雷军了解了这个项目之后也很看好,当时就对俞永福说,只要你能加入UC,那我立马就投资。这对于俞永福来说也是个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可以拿百万年薪的联想,一边是还没成长起来的UC优视。犹豫再三,俞永福最后选择了UC,放弃了联想的工作。在他加入之后,雷军也如约投资了400万。

那个时候国内移动互联网还没爆发,但是这些大佬早已预见了未来,就拿雷军来说,他能够义无反顾的拿出400万投资UC,就足以证明他的眼光。而何小鹏带着400万资金,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带着UC揽下了大量用户,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浏览器的市场也越来越好,身为浏览器市场里的“前辈”,当时的UC是业内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到了2014年,UC浏览器已经跻身于前三,而当初雷军投资的400万,也翻了数十倍。

何小鹏的UC成功了,但成功不是终点,接下来还有一段全新的路等待着他。阿里巴巴身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也加入到了UC的投资当中,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拥有UC66%的股份,就连何小鹏这个创始人都比不过阿里巴巴的话语权。果然在互联网的时代,资本才是王道。

看着这样的股权布局,何小鹏选择了退出,放弃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UC。2014年,UC优视与阿里巴巴达成了合作,最终何小鹏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出售给了阿里巴巴。看到何小鹏的这个选择,有人觉得不明智,毕竟从一个普通人坐上这个位置实属不易,就这么把自己努力的成果让给他人未免太可惜了。但也有人觉得是明智之举,43.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有300亿,与其看着股权一天天被稀释,倒不如趁早拿着这笔巨款走人。

2014年,对于何小鹏来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这一年他出售了自己一手创立的UC,加入了阿里巴巴,同时他也萌生了新的想法:造车。加入到阿里巴巴之后,何小鹏遇到了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也正是在这一年,马斯克宣布了特斯拉223个电动车专利的消息。就像当初预见互联网的无限未来一样,何小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觉得 汽车 行业可能也要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那就是电动 汽车 的时代。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何小鹏还只是阿里的一个员工,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自己出来创业。于是就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试图说服阿里巴巴加入到造车新势力的行列当中,可惜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认可。不过何小鹏也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萌生了新的念头:自己创业。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也不敢贸然尝试,所以又花了三年的时间研究。2017年,何小鹏迈出了造车的第1步:辞职离开阿里。那年8月22日,何小鹏通过UC浏览器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了自己再创业的消息。

消息一出就有人阻拦,他接到了很多朋友的电话,多数都不是来祝福他的,而是劝他冷静思考,但是最后他还是压上了全部的身家。当时何小鹏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打造出属于中国的特斯拉。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夏珩,正式开始了二次创业。

然而这条路还没走多久,现实就给了他当头一棒。2018年9月,某品牌的新能源 汽车 被曝出自燃事件,很快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小鹏 汽车 也没能逃过一劫,因此遭遇了严重的融资问题。好在这个时候的何小鹏资金力量足够雄厚,才能够带领小鹏 汽车 躲过一劫。

当时很多老款车型的用户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极为不满,于是就有很多人站出来维权。其中部分用户直接在自己的车后面贴上“谁买谁后悔”的大字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不得已之下,何小鹏发布了一封道歉信来平息舆论。后来公司还推出了补偿方案,这才把小鹏 汽车 从舆论的漩涡当中解救了出来。

在经过了几次风波之后,何小鹏在这个全新的领域当中才算走向了成熟,他深知客户和产品一样重要。2020年8月份,小鹏 汽车 赴美上市,何小鹏的造车之路终于迎来了转机。今年7月份,小鹏 汽车 又赴港交所上市,此时的何小鹏也已经成功进入到了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名单当中。

⑥ 他的创业,为什么能得到丁磊的助攻雷军的护航

去年,40 岁的何小鹏踏上了二次创业之路,进入造车领域。在此之前,他有过一段长达 13 年的创业经历,并成功将 UC 卖给了阿里,实现了财富自由。在第一次创业的过程中,何小鹏认识了不少互联网大佬,比如雷军、李学凌、丁磊,也经历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他的创业往事,顺便看看当年互联网领域的潮起潮落。

2003 年,32 岁的丁磊以 75 亿人民币的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当时比他小 6 岁的何小鹏,刚从华南理工毕业 4 年,还是亚信的一名员工,过着一边羡慕着自己老板每个月能赚 5 万块,一边蹲在家里马桶上用手机耗费大量流量龟速上网的生活。

也正是对赚钱赤裸裸的渴望,以及对上网体验的不爽,再加上当时何小鹏向惠普投简历跳槽无果,让他决定拉着自己的亚信同事梁捷一起去创业,做了 UC。

憨直的何小鹏后来曾亲口说过 " 我创业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 "。大学毕业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读研。在毕业后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他也曾试过 3 个方向,分别是炒房、博彩和创业。前两个方向都努力过,也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何小鹏最后还是选择了创业。

其实亚信这家公司说来也挺传奇,曾经也做邮箱,是丁磊的竞争对手之一,后来还走出来两拨创业者,一拨是何小鹏、梁捷他们,做了 UC;另外一拨人马后来跟了张小龙做出 Foxmail,以及微信。

梁捷之前在亚信一直做得就是大规模邮箱系统的研发,所以何小鹏他们 2004 年创业后,做了 UC mail 和 UC web 两个产品。尽管 UC 的邮箱业务因为市场表现不佳最终被放弃,但它的历史意义深远,因为它在当时成功引起了首富丁磊注意,也才有了后来的精彩故事。

丁磊当时发现一款不错的邮箱竞品,一打听是亚信的人出来创业,还没有正经的办公室,就约何小鹏他们出来喝酒,还豪爽的把自己在网易的办公室借给了这个 " 潜在的竞争对手团队 "。

王欣出狱当晚,姚劲波、何小鹏、李学凌为其接风洗尘

曾经为了赚更多钱而创业的何小鹏,如今不用再为钱而烦心了。他造车后说:做自动驾驶要花很多钱,但钱对我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排不进前三。

现在的何小鹏正走在雷军走过的创业之路上,他能在未来成为汽车行业的雷军吗?何小鹏给自己的造车梦留了 10 年的时光,不过或许 2 年之后,我们就能从他和马斯克的正面竞争中得到答案。

⑦ 何小鹏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这个操作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何小鹏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这个操作背后不仅说明创始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同时也表明我们投资者更要谨慎看待市场出现的变化,积极信号未必就是有利于投资者投资的。

一、何小鹏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

尽管我们可以看出来小鹏汽车创始人确实看好该公司的发展,但这只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而已,对于更多并没有多少本钱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千万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钱投入到某一家公司的股票当中,把钱拿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为安全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既要看到这种信号背后的积极信息,同时也要警惕积极信息对于自己投资计划的吸引。

⑧ 何小鹏两次创业为何都能获得成功

关于何小鹏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在互联网和投资领域,虽然他的名气没有马云、马化腾等名气那么大,但是他一手创立的 UC(优视)浏览器和小鹏 汽车 ,已经为广为人知了。

何小鹏1977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后来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大学期间他一直半工半读,一边帮父母买豆浆,一边去电脑城打工。

大学毕业后,何小鹏去了中国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亚信集团实习,2年多时间,他轮岗了技术经理、测试经理和项目经理等多个职位。在这家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里,何小鹏几乎学到了所有关于互联网的技术。使得他能够全面了解和熟悉互联网公司的内部运营结构和盈利方式,也为其今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年后,何小鹏选择离开了亚信集团,他认为, “我觉得无论是形象、 社会 资源、阅历,都比不上我当时的老板,在那条路上,我觉得我不可能超过他。所以,如果我想做得更好,就必须选择创业。”

2004年,何小鹏与大学同学梁捷共同创办了UC优视公司。那时,人们还在使用邮箱,他们便做了UCMail。可是UCMail投入市场后,并没有太大反响,因为当时大家更习惯用短信交流,邮箱与其相比显得比较繁琐。由于当时UCMail并不具备改变用户习惯的先决条件,因此很难获得成功。

眼看UCMail没有打开市场, 何小鹏决定从浏览器入手,事实证明,这是关系到何小鹏初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庆幸的是,他选对了方向。 何小鹏认为,当时手机WAP由于网速慢、内容少、无法与网络实时同步等诸多弊端,所以基本上没有用户,人们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脑上网冲浪。大培

如果能够顺大歼利解决影响手机上网的这些问题,那么必定会为自己的浏览器赢得无数用户。 于是,何小鹏采用手机终端和网络服务器混合运算的方式,将手机终端与互联网之间的通道打开,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任意访问互联网,在这个基础上,UCWAP被成功开发出来了。

UCWAP一上线,就获得了网民追捧,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仅1年时滚仿唯间注册用户就超过了100万,服务器也从最初的3台增加至50台。以至于何小鹏还凭借UCWAP在招标中击败了众多对手,获得了2006年中国移动全国手机办公系统项目。

但是,尽管UCWAP取得了成功,也获得了大项目,可是短期无法盈利,经营暂时陷入了困境。何小鹏和梁捷只得四处奔波去筹资拉投资。在此艰难时刻,他们意外获得了广州市天河区政府资助的10万元中小企业 科技 扶持基金,从而缓解了公司所遇到的的资金困境。

之后他们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的俞永福,经过了解,俞永福对UC非常看好,回去后起草了投资提案,没想到却被联想给否决了。后来他受到雷军的鼓舞,更对UC抱有信心,于是从联想辞职加入了UC,与此同时,雷军向UC投资了400万资金。

俞永福的加盟和雷军的投资,对于当时的UC来说恰如久旱遇到了及时雨,使得UC彻底获得了生机,此后,UC发展得十分顺利,在业界纷纷看好其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各大风投机构接踵而至,使得UC彻底解决了未来融资的后顾之忧。

回顾何小鹏初次创业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 一是自身具备了创业的条件,何小鹏已经掌握了当时的互联网技术及公司运营流程。二是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得到贵人相助。 正如蔡崇信是马云命中的贵人一样,雷军也成为了何小鹏命中的贵人。

实际上,雷军就是何小鹏命中的贵人,他不仅给了何小鹏400万投资,还对UC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条十分关键的建议。2006年末,雷军告诉何小鹏,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应该 放弃企业业务,专门做个人市场。

好兄弟的话岂能不听,何小鹏很快便采纳了雷军的建议,2007年,智能手机迎来了大爆发,借此东风,UC浏览器的用户量迅速突破了4个亿。

此时,发展状况良好的UC已经被多方资本所觊觎,不过还是马云下手最快,当时UC经过多轮融资后,超过60%的股权都已落入了阿里,阿里巴巴已经成为UC的实际控股人。

面对这种局面,何小鹏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随着手中股权的的不断减少,UC的最终结局必将会被收购,不如趁着现在估值较高时将其出售,还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2014年,何小鹏以4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亿元)的价格将UC卖给了阿里。就此,他也实现了财务自由。被阿里收购后,何小鹏进入阿里成为高管,然而,此时他已经开始谋划下一个创业目标了。

2014年6月,特斯拉对外开放所有专利,鼓励其他企业开发电动 汽车 ,特斯拉的开源和新能源 汽车 的巨大市场前景,让何小鹏有了新的创业方向。(实际上,马斯克看得更远,他开源电动 汽车 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新能源 汽车 在全球的推广,为达到未来的碳减目标,以及在全球建立起互通互联的物联网、无人驾驶做前期铺垫。)

当年,何小鹏就牵头创立了小鹏 汽车 ,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些其他互联网高管们的投资入股。2017年,何小鹏决定离开阿里,专职去做新能源 汽车 ,当年8月,何小鹏正式出任小鹏 汽车 董事长。

与第一次创业不同,此时的何小鹏与UC创业初期的所处位置和眼光已经大不相同了。现在他已经从过去的“产品人”的角色转换为“企业家”,事业的规模和高度都要比此前高出一个档次。何小鹏的改变和进步都很大,现在他懂得如何站在CEO的角度全面看问题。

凭借多年的创业经验、人脉、资源和眼界,何小鹏的小鹏 汽车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到数轮融资,包括阿里和富士康等巨头,同时公司加盟了几位 汽车 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

小鹏 汽车 于2017年10月正式上线首款量产 汽车 ,同时也完成了全线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互联网造车行业中首家获得工信部产品公告并实现量产的产品。今年7月小鹏 汽车 在香港上市,何小鹏也以55亿美元财富位居《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02位。

从何小鹏的两次创业经历来看, 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以后,再去进行二次创业,情况已经变得与初次创业时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有了资金、人脉、 社会 地位、名气,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条件。所以,在此基础上,只要选对了创业方向,二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初次创业大得多。

结语

创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无数艰苦的努力。然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付出千辛万苦般的努力后,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只会是少数。因为创业不仅需要付出个人努力,有时还需要有一点运气。

所以,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在做出创业的决定时,就要事先考虑好,自己能否去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和失败,继续坚持下去。如果做不到,应该尽早放弃。因为,只有那些对创业始终抱着坚定信心,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人,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⑨ 造车新势力三杰:何小鹏为什么是最稳的那个

提起新能源 汽车 ,蔚来的李斌,理想的李想,小鹏的何小鹏,这三个人总是同时出现,人称“新势力三杰”。

为了便于茶余饭后侃侃而谈,许多人更乐意称之为“新势力三傻”。何小鹏则在微博上自嘲,说他们是“三个苦逼”。

虽然同为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翘楚,但三人性情却大不相同,给世人的印象也天差地别。

李想是“产品暴君”,虽千万人我只信乔布斯为理念;李斌是体验神教教主,时刻准备飞凯明蛾扑火,以身殉教;小鹏则是钢丝上跳舞的少年,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论是李想的产品派,李斌的体验派,还是小鹏的战略派,这三位 汽车 领域的颠覆者,他们拥有的独特的个人禀赋,形成他们风格迥异的创业认知,这些认知为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盯高告护城河优势,也把他们抛在了不一样的挑战当中。

01

李想是有名的“产品暴君”。

他会当着团队的面,把一个工程样件用力摔到地上,并用脚踩碎,然后破口大骂,“哪个傻子设计的,又厚又大,完全没有设计感”。

这样的例子在理想 汽车 内部无处不在,每次议题只要深入到产品层面,李想便会化身“产品暴君”,死磕产品细节,严守用户体验,不留任何情面地挑战任何人。

只专注于自己想要的产品标准,哪怕是公司面临生存危机,他依然坚定着自己对产品的严苛要求。

他曾说,“很长时间苹果就靠iPhone一款爆品,理想ONE为什么不能是?”

按照他的要求,不光理想ONE,之后的每款车型都要成为爆品。为此,他在新车交付还不到一个月时,还要对车进行大改,要求取消双扶手。

要知道,这和互联网产品可不一样,不是改改后台的代码就可以,这个看似小小的修改,意味着一系列巨额成本,和交付周期的延迟。但他的理由很简单,不安全。

李想的商业逻辑是,爆品是绝对胜败的关键,它有着无可比拟的势能。例如乔布斯的iPhone、张小龙的微信,张一鸣的抖音,都是如此。

汽车 领域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五菱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Y等,也是如此。

这种孤注一掷,颇有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偏执,这也会让资本敬而远之。

在2019年新能源 汽车 最艰难的背景下,李想执拗地选择了市面上不曾用的“纯电+增程”技术,让理想 汽车 的融资难题雪上加霜。

因为对产品的严格要求,理想 ONE 比蔚来、小鹏晚了 1 年多交付。好在他打造出来的产品并没有辜负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爆品。

2021年12月,理想ONE月销量增长至14087辆,全年交付90491辆,稳居中国中大型SUV销冠。同时,理想 汽车 也是新势力中唯一单一车型月销量过万的车企。

李斌则以用户体验为矛,建立了“体验神教”。这种特性,一位蔚来车主描述得恰如其分:在蔚来买的不只是车,还有生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21年11月22日,在哈尔滨一家高档酒店的宴会厅里,一位东北大哥站在舞台上放声歌唱:

斌哥啊,想你了,蔚来让你弄得挺好的;斌哥啊,开心吧,美股已经快到700亿了;斌哥啊,别走了,冰城相聚一次不容易啊。

当时坐在第一排的李斌感动得不行,拿着半杯白酒就走上了台,当着现场一百多人的面一饮而尽。

一个蔚来车主曾说,在参加一次长沙见面会时,李斌一个人在小饭馆和他们吃饭,几乎能叫上每个用户的名字,有问题还可以微信找他。

类似这样的举动也让李斌受到了大量车主的追捧,甚至在李斌处于危难之时,车主们纷纷挺身而出念歼。

比如去年8月份,著名餐饮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在启用自动驾驶功能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再次把蔚来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件和相关消息传出后,蔚来股价大跌,跌幅累计超过10%。而这时,在事件暂无定论之前,部分蔚来车主主动跳出来,为蔚来站台,还发起了一则联合了500名蔚来车主的声明。

声明中称,蔚来车主清楚的知悉蔚来的NP/NOP是驾驶辅助系统,也知道车主在驾驶中要时刻保持驾驶注意力,并呼吁媒体在报道事件前查清事实,保持严谨。

虽然结果是帮倒忙,但这足以见得李斌在蔚来车主心中的地位。

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蔚来通过直营模式、NIO House、用户社群、蔚来APP、“车电分离”等产品,构建了体验神教的基础设施。

钱堆出来好的体验,会带来良好的口碑,但另一方面,做品牌、做服务、建换电站,意味着烧钱速度也最快。

于是你可以看到李斌和他的蔚来 汽车 一次又一次深陷泥潭,因为 汽车 行业对于资本而言,是个无底洞,再多的钱也经不住烧。而李斌烧钱,似乎从来不眨眼。

他更像一个精神领袖,他从体验切入,一手创建了拜上帝教。早期看起来蔚来是剑走偏锋,谁会相信用体验可以颠覆一个 汽车 产业,简直是痴人说梦,但他这个痴人还真做到了。

不疯魔不成活,他的信,真让他变成了拜蔚来教的神父;为了这个 汽车 梦,他也像个教主一样,有一种近乎殉道的精神,无数次让自己和企业身处险境,命悬一线。

如果说李想有点太暴躁,李斌有点太迷醉,那么何小鹏则是那个人间清醒。


02

何小鹏是另一种拥有独特禀赋的创业者,一方面他稳健理性,每一步都在计划之中,没有王炸的牌,他轻易不上牌桌;另一方面,他热衷冒险,只要生命没有威胁,他都要纵身一试,但对这些风险,他更擅长步步为营,一切尽在掌控中。

去过何小鹏的办公室的人都有一种错觉,以为误入了八十年代江南皮革厂厂长的办公室。

左上方摆着一套深棕色中式柜台,入口处是一张黑色沙发,以及一张大型会议桌。环境稳重低调,跟何小鹏气质相似。

但这个外表乏味、谨小慎微的人,却又不止于此。

何小鹏在湖北黄石长大,家境平常,父母都是普通职员。何小鹏最初创业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挣钱。

在大学里,他靠着帮同学组装电脑,赚了不少的钱。早早接触互联网,为他日后创建UC奠定了基础。

2014年,UC被阿里巴巴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何小鹏一夜成为百亿富翁。

怀揣着上百亿股票和现金,他做了一名世俗眼中的富翁应该做的事情:

高消费,他一口气给家人买了几套很好的房子;酒精,给自己买了一些上了年份的白酒;享乐,花了几千万买了一艘游艇。

然而,就像花束盛放得最美丽的时候,恰恰也是它开始凋零的时刻。何小鹏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

几个月后,他谈起了自己的中年焦虑。感觉自己的梦想已经到这了,战斗的激情没有了,下一步该如何走?不知道方向,也没有方向。

那段时间,他总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脸色凝重,时常感到痛苦、空虚、彷徨。

何小鹏的老友,UC期间的创业伙伴黄荣海曾说过:何小鹏内心有一团火,那是别人不容易看见的激情和渴望。

当他看到了马斯克的特斯拉,心中的那团火又燃了起来。

早在2013年,何小鹏就有了做 汽车 的想法。作为互联网圈的顶尖产品经理,他当时的想法是,智能 汽车 的风可能吹来了。急不可耐,他马上投资了当时还叫“橙行智动”的小鹏 汽车 。

只不过在小鹏 汽车 起步的阶段,他还在阿里担任高管,更多的是幕后指点,主要扮演创业导师的角色。

没有人知道当时何小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没过多久,他就亲自下场了。

对于他这种置身事外的身份,可以说不足为怪,因为造车是一个未知的,极其险恶的,比互联网行业复杂十倍以上的赛道,包括贾跃亭等知名企业家都深陷于 汽车 创业的泥潭之中。

在阿里,他提议造车的想法还没到马云面前就被拍死了,雷军也曾劝他不要造车,说互联网人造车是九死一生。

现在看来,可能是他儿子踢了他一脚。

2017年初,何小鹏的儿子出生,一哥们他打了一个电话。何小鹏以为对方是来恭喜他,没想到对方说的是:智能 汽车 的赛道已经打开,如果你再不出来做,过两年窗口就要关闭了。

何小鹏放下电话,看了看儿子天真的脸,想到儿子以后问他爸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想到总不能父亲下岗在家吧?

撂下电话,他决定 all in 造车。

2017年的8月22日,何小鹏从阿里离职。7天后,他便全职上岗小鹏 汽车 。

当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仍是少年。

于是,3年前他投资小鹏 汽车 的线索似乎清晰了起来,看似殊死一搏,但也可以理解是有备而来。

首先,他主导投资的小鹏 汽车 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已经初具模型,在2016年就基于一辆雷克萨斯研发出了“小鹏 汽车 BETA 版”。

然后,他在圈子里的人脉足以让他在早期不缺钱,小鹏 汽车 投资方有何小鹏的老东家阿里,以及纪源资本、经纬、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五源、顺为等,其中大部分投资人都是何小鹏的老朋友。


03

主导小鹏 汽车 后,何小鹏的策略也和蔚来、理想大相径庭。

理想的李想憋着劲要放大招,要造出一辆行走的iphone。蔚来的李斌则对体验情有独钟,女王座驾、NIO互动机器人,他这是要给房子一个安轮子。

小鹏则是极致性价比的信徒,更长的续航,更大的屏幕,更大的空间,还要更便宜。

但造车和造一个牙刷,一个水杯不同,这是个大资本的赌注,这就注定了你要为你的爱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想为了心目中的爆款,前期投入了巨额的成本、时间和金钱,在19年新能源 汽车 补贴大缩水的背景下,命悬一线。

蔚来为了给用户营造上帝般的体验,各种高端线下活动,高尔夫、演唱会哐哐烧钱,同样在19年,蔚来一度住进了ICU。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小鹏,步步为营的大众策略,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不要忘了,人家是有家底的,他曾自掏腰包投资小鹏1亿美元。

小鹏不只在后路上稳,而且在营销策略上也很稳。

比如连销售体系,他为了保险起见,也是一半直营、一半加盟。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通过加盟来减轻资金的压力。

何小鹏在战术上也如出一辙。早期的自动泊车功能,不仅与用户之间没有任何视觉、语音的交互,也没有安全提醒,且泊车的过程中存在噪音。

在小鹏的力推下,小鹏第一款车G3,从感知定位到规划控制,都是自主研发。改进后的自动泊车,可以识别车位线,多角度泊车,还能用语音控制。

可以说,小鹏 汽车 的自动泊车几乎超过了同期所有同类功能的 汽车 。而这些功能,成了小鹏车主最爱炫耀的谈资。

此后小鹏P7发布,对标 Model 3,要求操控性、舒适性、噪音、续航等各方面都在比 Model 3 强。

在自动驾驶方面,小鹏要把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

那个时候,蔚来、理想都在用供应商的视觉感知方案,而小鹏则提前了2年启动了全栈自研。除此之外,小鹏也在做三电方面的设计和研发。

用何小鹏的话来说就是,对智能电动车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技术,都要抓在自己手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如果你不是自研的,找供应商,你把供应商培养了,供应商就跟所有人合作。所有人就会跟你下一个产品同一起跑线。”

于是你可以看到,一路走来,相较于蔚来和理想,小鹏不是估值最高的,也不是最受瞩目的,但他几乎没走什么弯路,没出现过大的危机。想想,一个方方面面都罕见出错的人,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04

当然稳健的小鹏其实也在过程中吃过亏。

在2019年,小鹏 汽车 发布了2020款G3车型。这款新车相较于老款,不仅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自动驾驶也有了升级,更重要的是,价格与2019款几乎没有差别。大力推广加配不加价。

何小鹏想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这却得罪了G3的老客户。

一些购买小鹏 汽车 的老车主认为,小鹏 汽车 隐瞒了即将发布新车的事实,让他们以差不多的价格,购买了续航和功能都不如老款G3。

后来,一些车主甚至集结到小鹏的销售门店,拉起了横幅,称小鹏 “欺诈销售”、要求升级新款或退车。

何小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做了更好的产品,却背负了骂名?

这可能是小鹏对 汽车 这种重资产商品,应该如何看待用户价值,与互联网的不同,最深的一次反思。

于是不久后,他给全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最重要的一句话是:“All in 销服(销售服务)”

从来不犯错,犯错就改,这就是小鹏的人生算法底色。

李想在面对和用户的冲突时,则激进得很。

比如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取消了新款理想ONE的双扶手,遭到了车主的抵制,甚至是退单,但李想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绝对不改,甚至说,"丢掉了订单”我认。

小鹏讲究原则,也讲究底线,被用户误解可以要反思,要知错就改,但是被竞争对手误解,甚至“叫嚣”,不管你是谁,那绝对就要硬刚到底了。

2018年,小鹏在硅谷挖走了特斯拉的 5 个工程师,其中一位离职前私自备份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源代码,被特斯拉起诉。

尽管后来法院判决,“没有迹象表明任何特斯拉的源代码、商业机密或受保护的机密信息被传输到了小鹏公司。” 特斯拉也主动撤销了诉讼。

但马斯克还是在社交媒体含沙射影,大意是说小鹏是偷盗者。

那是何小鹏创业以来最愤怒的一次。他让公关部拟一份回应,但看到文邹邹的回应词后,他更加生气了,说,“别人骂你,你这么客气干嘛。”

小鹏马上在朋友圈回怼:西边某人一直用pigu发声。

这大概是有记录的唯一一次小鹏公开愤怒的故事。更多的时候小鹏都是城府极深,情绪很稳,喜怒不形于色。有一次记者问小鹏如何评价雷军、李斌和李想,小鹏想了一想说:不好说。

你会发现小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人,他激进同时又稳重,他外向同时又内敛,他低调同时也不失攻击性。

他所有的特质,无论是商业战场的策略,还是产品战术的打法,甚至是处事的智慧,都展现出“稳”的一面。



05

何小鹏的老友黄荣海形容何小鹏最大的特征是:擅长总结,不断地变化。

何小鹏习惯总结事情的本质,然后不断迭代。读大学时,最流行的 游戏 是红色警戒,整层楼的宿舍里的都想找何小鹏单挑,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赢过。

因为别人是在玩 游戏 ,他是在找规律。

何小鹏是软件工程师出身,锻炼了他理性思考偏好,他连时间都是以“分”为单位计算。

每天7点上班,12点睡觉,周而复始,从不改变;甚至对助理的出行安排规划都是精确到每分钟。

新势力三杰各有禀赋,各有所好,各成一派,“三傻”简直是车主们对他们的爱称。

可以说他们拥有的独特的个人禀赋,形成他们风格迥异的创业认知,这些认知为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护城河优势,当然也把他们抛在了不一样的挑战当中,相信未来也会造就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

所以你听起来小鹏的牌里就没有冒险,但是恰恰相反,他最擅长的就是冒险。

1999年,临近毕业的一天,导师带着何小鹏一帮学生出去找工作,一共有三家企业,其中有两家是国企,还有一家是当时还在创业阶段的亚信 科技 。

导师说,你们想去哪个企业面试就在哪儿下车,车子首先开到了亚信,4个人同时下了车。

导师又说:“你们想清楚啊。下一家是国企”,结果有两个又回车上了。

何小鹏头也没回,进入了亚信。他这种行事方式,也是他对冒险的一个注解。他在意的是一个战场,这个战场能为他未来的创业系统赋予一个初始值,让他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等拥有这个创业的出厂操作系统之后,他的创业蓝图就自然展开了。

五年后,他离开亚信,参与了UC的创建。

何小鹏,你说他稳健,但他却又热衷于冒险。这种对风险的理解,也可以在一个小故事中能看出端倪:

何小鹏的儿子两岁时特别调皮,对高压锅充满了好奇心,小手总是想去摸一下。正常大人肯定会制止。

何小鹏却不,他抓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让儿子摸了一下,结果儿子被烫哭了,从此再也不敢去摸高压锅了。

何小鹏曾在采访中说:只要生命 健康 不被严重威胁,孩子们就可以去冒险 探索 一些事情。

这可能也是他给自己的人生信条。只要生命 健康 不被严重威胁,就应该可以冒险去 探索 所有你想做的事。

作为第一批新能源 汽车 的先锋创业者,他们三个都在以命犯险,不惜大赌大得,他们都是有独特禀赋的创业者,但每个人的禀赋又各不相同。

不论是李想的产品派,李斌的体验派,还是小鹏的战略派,这三位 汽车 领域的颠覆者,他们拥有的独特的个人禀赋,形成他们风格迥异的创业认知,这些认知为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护城河优势,当然也把他们抛在了不一样的挑战当中,相信未来也会造就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

结局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清晰的看到,在全球新能源 汽车 领域,这几位80后的产品偏执狂们,让中国稳稳拥有了新能源 汽车 领域一较高下的入场券,让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何小鹏:何来小鹏》,界面新闻

【2】《何小鹏:“空中的梦想家”落地造车始末》,棱镜

【3】《独家专访何小鹏:我为何转身 all in 新造车》,极客公园

【4】《小鹏向上,何小鹏向前》,晚点LatePost

【5】《何小鹏:互联网造车,不会有百团大战》,人物

【6】《李想的理想:好产品不需要刷存在感》, 晚点LatePost

【7】《李想,爆品猎手》,36氪

【8】《“产品暴君”李想》,钛媒体

【9】《信仰、教义和狂欢:蔚来卖的是车吗?》,远川研究所

⑩ 专访何小鹏:不一样的路 | 汽车产经

这可能就是何小鹏第二次创业,投身造车大潮的内在动因。

其实,何小鹏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更多是稳重,不动声色的。在公开各种言论中,还可以看到他的睿智、犀利。

唯独不易观察到的,是他“内心的那团火”。不过,在这次采访中,可以看到时不时“蹿”出来的火苗。

或许就是这冰与火的两面,影响了他的选择——最“激进”地推进技术创新,同时冷静判断选择哪些才是适合市场的作品。

何小鹏自己曾说过:好的企业家是创业者、商人、梦想者、价值者的集合。

而他,正走在这条不断进化的路上。

【以下为采访实录】

做车和做软件不一样,

它是一个木桶的短板理论

媒体:P5对小鹏汽车而言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何小鹏:今天在智能家庭轿车里面没有人做这个品类,一般要么做高端的,要么做非常低端非常便宜的,我们觉得在这个车上面可以看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指导我们将来做得更好。  
媒体:G3的销量可能并不是那么达到预期,反而P7特别能够受到大家欢迎,而P5它是介于这两款车的中间,但中间比较难?  
何小鹏:现在C级车或者B+级车以及0级或者AOO级比较好,但我觉得最终中国的汽车市场主要还是A到B之间。今天在这里面还没有出现很强烈的爆品,肯定是我们还有一些地方没做好,所以我们很勇敢地在这里面探索。我想象每一款车都有自己的点,也有不满意的点,造车永远是后悔的哲学,如果回到三年前我会不会这样做?肯定会有很多的变化。  
媒体:小鹏开发产品的逻辑是按照智能化的节奏来去进行开发?不是跟传统车的逻辑一样?  
何小鹏:我们过去7年里面跟您讲的逻辑比较接近,但是从去年下半年我们也在调整,把动力的逻辑、把车的整个运动体系逻辑放在产生很多的思考,包括现在在做很多的研发。小鹏有三个点我们期望做得好:第一智能要好,第二设计做好平衡,第三品价比,即推出有品质的价格,而不是做性价比。

媒体:大家能够接受小鹏,可能是因为这个市场本来就是由以前的大众市场变成一个分众市场,大家越来越愿意接受小众品牌的东西。是不是我们应该做更加个性一点的东西?

何小鹏:我觉得不完全对。实际上最终你能够卖到的销量是来自于很多能力的组合,不是仅仅一种。做车和做软件不一样,它是一个木桶的短板理论,你看起来不觉得它的长板增加了很多,但当把它的短板增加很多的时候,它也会销量好很多。  

媒体:P5进入到了一个竞争最激烈,传统汽车也是最强势的市场,但我们的企业一共只发展了7年,一个新兴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短板补齐?小鹏在研发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何小鹏:你会看到,我们不管跟特斯拉或者跟其他友商,我们最终选择的是直面竞争法。直面竞争法说实话,前面会很难,但是你越在里面竞争,你把你的团队练起来了,第二你越在里面竞争,你会把你的综合能力提升起来。举个例子,今天新造车势力没有人能月销售过一万,最多接近一万,九千多,你少卖三千、多卖三千,大部分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但是你这个时候磨炼了,你过三年你就不一样。我们选择的是直面竞争法,说实话,要勇气,容易死,但是熬过去之后,过两三年以后会看到很多款车在不同角度的能力没有特别的短板,且有比较长的长板,这是我们选择的道,不一定对。  
媒体:P7销量逐步增长有没有影响你们内部的一些决策?  
何小鹏:某种角度我觉得今天P7里面有一些东西改变了我们一些决策。比如说我们刚刚开始卖P7的时候,发现做艺术和做设计的人买我们的比例排第一。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我很惊讶,我说不可能吧?是的,真的是很多。

未来三五年,做不到前五,会很有挑战

 媒体:很多竞品产品在明年扎堆上市,有一些品牌甚至说在明年推出两到三款车型。小鹏明年怎么样去应对这个市场?何小鹏:首先,有一些我们的友商明年有两到三款,是因为他们今年可能没有车。如果你算两年体系来看的话实际上差不多。第二,最重要的是把车做成爆款,我觉得一款爆款的价值会比很多款其他的都要好。今天每一家的友商包括我们在内都在走不同的道路,我觉得这个没有关系,最终等到了2023年、2024年、2025年,我们在不同的品类都有自己下了一颗子之后,那个时候谁能够成为爆款,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包括谁能够走出全球。 
媒体:您的爆款的标准是什么?何小鹏:我觉得在同品类市场能够做到前三。这个品类刚开始可能在EV市场,第二步就是新能源市场,然后再是全部市场。
媒体:今年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竞争在加剧,包括华为、小米的入局,对于这样的竞争加剧和竞争对手,未来的2023、2024、2025年您怎么看待?  
何小鹏:以前在互联网里面有一句话,不过放到造车行业不太合适。“互联网里面老大老二打架,最后死的变成老三去了。”我觉得可能前十名在里面厮杀,可能第十一名开始会出现份额被挤占得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有的。未来的几年是最后一批新造车企业能够有机会冲到中国前面或者全球前面非常好的一个窗口期,我是很期望在这里面有更多的友商一起同台竞技。大家都知道,小米雷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他也一直都很支持我们,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我也是蛮期待小米能够在这里面获得成功,能够跟我们一起来努力,把中国、把全球市场做好。  
媒体:小鹏P5的售价相比P7下降蛮厉害的,但是硬件配置相比来说还上升了一大截,毛利率对于我们现阶段来说,还没有成为一个很重心的位置是吗?
何小鹏:如果今天我们这些新造车企业募资都很困难的时候,毛利率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已经拿到相对足够的钱,我觉得最重要想问:我们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甚至在全球更快地成为最强者?你今天多卖一万台车、五万台车,如果三五年后从春秋到战国的时候,你做不到战国的前三前五,你会非常有挑战。那个时候我们的毛利应该高、那时候我们的规模应该更大,但今天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在那个时候我们不光要活,还要活得更强。 

如何理解“沉默的偏差”

媒体:现在越来越多车企都说要做用户企业,您觉得这会不会造成像互联网的“沉默的偏差”,把用户需求搞偏了?  

何小鹏:这个问题是两面性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跟我有一个竞争对手,过了4年他的公司倒闭了,他总结他们公司倒闭的三个核心,第一个原因跟你讲的类似,被少量嗓门特别大的用户给带到沟里去了。这句话我印象极其深刻,这么多年都记得。但换一个角度,你不跟你的客户做朋友,你肯定不行。这是一个度的关系,如果他给你的建议你都听,你估计挂了;都不听,你也估计挂了。

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就是如何从沙子里面淘出金子。因为客户的需求场景就像沙子一样非常多,但你淘出跟你适合的相关联的才是你的金子,这是做产品角度的逻辑。

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在科技创新的大变局里面,不要去做客户调研。比如说以前的SONY、Apple,最开始他们想去变革一个新的东西,没有人知道你这个东西想做成怎么样,你自己了解得足够广度之后,你看得更远更深,你就是唯一的产品经理,你就是你唯一考虑的场景逻辑,然后你把这个东西去引领他们。

视觉方案中,摄像头比激光雷达更重要

 媒体:小鹏P5上市,终于把第一款量产的激光雷达车型的名号抢下来了。你觉得激光雷达是不是智能汽车时代杀手级的硬件?

何小鹏:首先我不觉得激光雷达是智能汽车杀手级的硬件。如果说电动汽车的两个最重要的杀手硬件,我觉得就是两颗心,一个叫电芯,一个是是芯片。

当然芯片比较多了,我们一款车大概有接近1800颗芯片,可能数量比大家想象的要多。

激光雷达是小鹏期望在视觉和毫米波超声波雷达的感知融合里面增加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从感知角度来看它不如摄像头重要,我觉得摄像头一定是最重要的。

媒体:特斯拉AI  DAY上介绍他们in  house的视频标注团队有1000人。小鹏也是视觉路线为主的,我很好奇,小鹏这方面的标注团队现在有多大?  

何小鹏:我们也挺大规模,没有<a class="h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