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买分红保险是赚还是亏
分红是指投资入股的投资组织成员按其投资比例分配企业税后盈利中分红基金的分配活动。股票分红遵守下列原则:分红的方法应在公司法或公司章程中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分红过程必须依照法规章程办理;公司无盈利不分红,盈利少则少分,亏损时不分,股东分红采用平等原则,分配的金额、日期等对各个股票持有者不应存在差别,并且,优先股不参与分红。
预案公布后,分红资金会自动打入你的帐户。
股票在派发红利以后要除权除息是为了防止投机者抢权,道理很简单,比如你是某股票的长期投资者,无论什么情况你都不去卖出股票,或者几乎很少买卖该股票,而我是投机者,我只是在该股票派发红利前一天才买进,如果不除息,我就可以很投机的拿到该上市公司分的红利,而拿到后的第二天(股权登记后)我就把它卖出,就可以实现获利,从这个角度来说,你长期持有这个股票拿到的红利和我只是持有了一天就能够拿到的红利数目是一样的,那么对你来说就很不公平了。
通过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可以说分红"我们并没有怎么受益",这是单纯从投资者交易的角度来说的。当然,对于股东来说,是要分红才能够实现资本的回收的,其次,从长期来说,分红还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起码可以表明该公司有钱,能够把资源合理分配,然后赚到钱,而差公司几乎无红可分。
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看看,里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贰』 保险增仓的股票是买还是不买
保险增仓的股票应该是不要买了,因为他们买了之后,价位是比较低的,给他们抬轿子,你就会当一个散户了。
『叁』 保险股为何跌跌不休
(小尘4x/图)
以大白马、高成长为标签的保险股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至少资本市场是这样认为的。
据保险概念板块(BK0474),该指数已从2021年年初的1500余点左右跌至1045点,跌幅达30%。该板块囊括了国内六家上市保险公司,其中个股半数跌幅超过20%,个别股票甚至下跌近40%。
保险行业正面临一场艰难转型。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销售被逐渐淘汰,改革带来的阵痛正体现在险企的大数据上,上半年的保险不好卖了。
更何况,一些险企短期投资失利,又叠加整个投资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难以维持往年的优势。
2020年起,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开始推广代理人升级计划。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已有超20家保险公司发布了代理人精英项目。“精英”背后的隐含意义,是对原销售体系的升级或者说淘汰。五大险企一季度报披露,险企代理人规模较年初缩减超13万人。
这些精英项目的关键词多为“年轻化”“高素质”“中心城市”等。“新的代理人中很多都是硕士学历,甚至海归也有不少。”担任某大型险企区域市场总监的唐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所在的团队从2020年就开始了分层合并。
以往保险销售有“双臂”,一是营销队伍,也就是常见的代理人渠道,二是银行保险代理渠道。相比银保渠道,大型险企更愿意自建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唐风解释,主要是因为长期类的寿险产品设计较为复杂,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更有利于沟通产品细节。
但早年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险企对规模的过分追求,都导致了保险销售为市场诟病。“ 社会 投诉”成了行业摘不了的标签,外加互联网渠道的冲击,整个市场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新生代保险代理人现状调研报告》,寿险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年轻化,90%以上的客户为45岁以下,92%的90后有 健康 支出,且年保费支出已经超过3000元。
“年轻人更愿意花钱买保险了,但手机是首选渠道,大量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不好卖了。”唐风说,尤其是近两年的“百万医疗”“惠民保”等网红型产品出现,这类更注重保障功能而非投资功能的基础产品大量占据了中低端市场。
为了应对变化,保险公司也开始对业务员进行调整,团队向年轻化、高学历转变,以适应客户群体的变化。“以后中低端的产品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一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会是长期类寿险的主要战场。”唐风预测。
人口红利消失,以往的人海战术难以为继,代理人员结构随着业务逻辑的改变出现转变。但转型过程中,阵痛开始显现。
“行业苦代理人久矣,大家都知道长痛不如短痛。”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向南方周末记者感叹,然而上市公司因为股东利益诉求,难以下定改革决心。
以拥有“百万代理人”之称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为例,2019年3月末,公司的代理人数量为131万人,而到了2021年同期只剩下98万人。
清退30万人的代价,是同期公司新增保单业务量比2019年减少近10%,这在仍在上升的保费规模数据面前异常“扎眼”。
在唐风看来,这种低效清退的“副作用”就是销售下滑,“大家都知道应该这么做,可都怕业务下滑迟迟不想这么干”。
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点。
“你重叠这些保险股的K线,就能看到业务保费增速的下滑,几乎和股价下跌是同步的。”北京东方引擎资本创始合伙人吕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吕晗曾在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负责投资决策。
2020年11月,几乎上市险企的股价都达到了近几年的 历史 高位。因为受2020年疫情影响,各大公司提前开始布局下一年的开门红产品。业内将一季度的产品销售称作“开门红”,是行业每年经营布局的重点之一。
2021年2月是监管部门对新旧重疾险定义的换挡期,旧产品即将“停售”成为最好的“噱头”,各大公司都加大了宣传力度和渠道的铺开,整个行业沉浸在一种“谨慎乐观”的气氛中。
但到了3月,行业单月保费竟然同比下跌3.3%,出现了2020年疫情后首次负增长。之后的业务量更是“一泻千里”,4月、5月的负增长还在持续扩大。
截至7月中旬,据南方周末记者粗略计算,6家上市险企的总市值已经蒸发了近万亿元。
险企们运气不佳,行业转型才刚刚开始,又迎来了一轮全球利率下调。
全球各国维持低利率是为了刺激经济恢复,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并非好消息,因为这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投资收益。
如果对比A股申万宏源28个一级行业指数,非银金融板块的表现是倒数第一,而在非银机构中,保险又是垫底。
秦明从2020年就观察到,几乎每家券商针对保险的研究报告都会加上一句提示“注意利率风险”。秦明在上海的一家券商研究团队担任非银金融机构分析师。
秦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利率长期走低意味着固定收益投资(如债券)和非标投资(如地产)都不会太好,而这正是保险资金投资的两大重点。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三差”,分别为费差、死差以及利差。费差可以理解为险企经营方面产生的利润,死差是保险赔付小于预期产生的利润,利差则是险企用保费投资产生的收益。
通常险企的盈利方式是,尽量降低运营成本(费差)和事故赔付率(死差)来提高负债端的利润,同时加大投资端(利差)的盈利。将这一模式用到极致的要属“股神”巴菲特,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公司保费(也被称作浮存金)作为本金,进行全球化投资。
但看似便宜的资金也有很大的限制。一是对风险把控要求高,大部分资产不能投向波动很大的领域,所以险企很大一部分投资了国债市场,低利率环境下,国债收益同样很低,险企的这部分收入自然下滑。
对险企挑战最大的是在另类投资领域,也就是商业地产市场。商业地产因每年能获得稳定租金,和险企经营周期相当吻合。“(地产)与保险公司就是‘天生一对’。”秦明说。
这条在全世界通用的投资理念却在中国发生了些许“异化”。一是部分险资可能以名股实债的方式投资地产项目,表面是股权投资,实际却通过各种附加条款变成房企的债权投资。
二是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险企依赖利差作为收入来源。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近10年来,保险公司平均年化投资预期收益率达5.57%,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利率走低时,会导致利差部分利润大幅度减少,为保险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在当前对房地产行业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资金高度集中在地产行业的险企可能被爆雷的房企伤害,不排除险企进入买了爆雷、爆雷还得买的死循环。
2021年2月,房企华夏幸福(600340.SH)发生违约,公司总共负债2100亿元。同属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资管曾于2018年投资华夏幸福成为二股东,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兄弟公司中国平安的投资委托金。因受债务波及,中国平安不得不在2021年4月份为其计提拨备了182亿元偿还债务。
吕晗预计,平安很可能通过3—4年来完成一部分的债务重组,虽然几百亿对集团整体影响不算太大,“但182亿明显是不够的”。
中国平安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总投资版图约为3.74万亿,其中涉及房地产的股权投资约为1000亿,不动产公司债券也有不到1000亿。同期,公司年利润超过千亿。
不只平安投资了多家国内地产公司,几乎所有险企都或多或少涉及房地产投资。“投资房地产不是一笔坏的买卖,但你投1000块挣钱很容易,投1000个亿就很难。”吕晗说。
(应受访者要求,唐风、秦明为化名)
『肆』 买保险真的不如买股票吗
这两个完全不同概念 保险是用来保障自身权益的 股票是用来赚钱的
『伍』 买股票会不会亏完本金
首先回答您的问题,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除非发生极端情况,比如公司破产,比如公司退市不再上市,不过概率很小。
其次跟您提一些建议,根据您的问题,我想您对股市应该不是太过了解,那么我建议您先去盈亏同圆官网学一段时间股票基础知识,作为新手,不建议一开始投入太多,尝试的少量投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这一小分布资金仅仅当作学费,亏损了也不严重,挣钱了更好,当感觉自己基本摸清股票市场之后,再慢慢加大资金的投入。
最后提醒您一点,股票也有好坏之分,要仔细筛选,这样做股票才能挣钱,不要盲目的买入。
『陆』 保险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保险股可以长线投资的。
1、了解标的。为什么拿不住股票,关键还是对股票了解程度不够,认识不够。试想:为什么拿了债券就不怕波动,因为确定性,自己知道跌了肯定会涨回来。提高能力圈,做到“三知道”,持股的情绪会大大稳定。为什么恐慌,就是对未知风险的不了解。怎样收集了解企业的信息?怎样从博弈的角度认识投资的确定性?这是两个需解决的问题。买入要谨慎,至少对各种情况有考虑,有书面计划,有80%以上的胜算。选择一个好股票不容易,如果买入的时候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再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等候,那么发就不会因为涨跌个20%-30%而卖出。
2、不能急功近利。企业的成长至少要以年来计数,挖掘企业价值市场、发现重估价值要以三年为限。目标要大,通过投资改变生活,那20%-30%的利润怎能实现,只有通过长期持股才能实现:价值增长+估值回归+市场情绪的三击盈利。市场上90%以上的人都是小商贩心态,小商贩心态是不能耐心持股的大敌,所以必须放弃小商贩心态,唯有放弃这种心态,建立起买股就是要实现人生目标的心态,才能够买到好股票,才能够拿得住,才能最终成功。
3、提高抗波动能力。一是提高心理素质。波动是正常的,多接受下震荡,心理素质也就提高了。二是适当远离市场,较少交易次数,逐步不看记分牌。三是转移注意力。市场低潮时候运动、读书、听音乐。
『柒』 保险股可以持有吗为什么
可以持有。目前保险股股价已经脱离了低估区,但是仍然处于合理区间的下沿,所以仍然值得继续持有。
保险股我们是可以去持有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来去进行相关的购买,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相关的注意事项。保险股是指上市的保险公司的股份,所以叫保险股。保险股是对一种行业上市公司股份的简称。他指的是所有已经上市的保险公司的股票。因为上市公司中的保险公司往往规模很大,因此他们说占有的股票交易金额也很大,常常对于整体权重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想选择可以长线持有的含股票,我们要从公司所处的行业进行分析。去选择那些政策大力倡导的行业。公司的日常经营以及长期发展,跟政策息息相关,国家大力倡导的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才会大。只要是国家政策大力倡导的行业,就不怕没有发展前景。
拓展资料
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一个公司能长寿,要想长期持有,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果想象不出公司或者行业未来二五十年的情况,那么这样的公司应该不会买。
其次,查看公司业绩是否可以稳步增长,否则股东回报很低,公司长期增长率至少15%,长期来看,能保持15%增长率的公司不多。
公司管理层要注意股东的回报。比如要回购股份或者有稳定的分红,分红利率要超过一年的存款利息。
价格应该合理甚至低估。如果买入价格过高,其股价已经透支了其未来多年的表现,不建议购买。
还有就是在个股层面上,我们可以从股价的走势形态上来判断是否可以长期持有。如果股价处于低位,且出现反转走势,那么这样的股票就可以进行长线持有。其次一直股票的基本面走势也十分重要。企业经营的利润是否稳定且保持持续的增长是企业能否长期持有的关键因素。一切技术分析的结论最终都到以基本面的总体走势为依托。只有业绩优良,且规模持续上涨的企业才值得长线持有。所以,做长周期的投资,就要坚决持有业绩优良,以及价格处于底部的公司。不要受诱惑去追高位的股票。
『捌』 买股会全部亏掉吗如果会,什么情况下,所买的股票,会全部亏掉,一分钱都不剩
目前只有两种情况会全部亏空。
1,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由于存在杠杆效应,操作不好,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前两天跳楼的人,就是因为这种情况。
2,如果只使用自己的钱,出现上市公司倒闭的情况,公司资产用来还债后没有剩余,这样也会一分不剩,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发生过。
『玖』 股票与保险在收益上的差距
两者虽都为金融产品,但其侧重点是不同的:保险侧重的是保障,而股票侧重的是投资。如果单独从收益角度看,保险的收益可能是不及股票的,但同时股票的风险比较大,甚至会出现亏损很大的情况。问题的关键是保险在给了你稳定的收益同时,还送给了你一份保障,在你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时为你转移风险;所以,如果决定好买保险的话就不要再考虑他的收益是否是否可观,因为它的收益很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的!
另外,单独从投资角度分析,如果你承受风险的能力极大,股票还是不错的选择的。保险中途退保一般是损失极大的,而作为保险销售人员的保险代理人一般很少向客户对这个进行说明,一旦未来你的收入不像现在这样能够每月拿出钱来交保费的话,也会面临比较大的亏损风险;而股票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但是有时候渴望收益的欲望和频繁的进进出出不仅会让你颗粒无收,甚至还会亏去本钱
不过不管你选择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哦!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投资方案加上比较高的技术水平你才能在你的选择上去的成功,祝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