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禾赛科技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中国股票放10年 2025-01-21 16:20:56
股票代码00837 2025-01-21 15:08:11
大江集团股票代码 2025-01-21 14:30:01

禾赛科技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4-14 19:33:51

❶ 禾赛科技终止IPO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苗正

2021年3月11日晚间,科创板发布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终止对上海禾赛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禾赛 科技 主营业务为3D传感器(激光雷达)研发制造,成立于2014年,根据其官方说法,禾赛 科技 目前融资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截止至2021年,禾赛 科技 的客户分布于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

激光雷达这项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39年,但其真正崛起以及被市场所关注,是在于自动驾驶。现阶段,自动驾驶中数据采集部分,需要依靠激光雷达提供一定范围内精准路面数据采集。虽然另一种如特斯拉,使用了一种计算机视觉的方法代替激光雷达进行路面信息采集,不过激光雷达仍是绝大多数车厂热捧的技术。

然而激光雷达并不是一个“亲民”的设备。该设备动辄几万元人民币,稍微顶尖的激光雷达一台售价更是高达数十万人民币。不仅如此,放眼全球范围内,激光雷达技术更多被掌握在海外企业中,如Quanergy、Velodyne等。

根据科创板的公告,2021年3月5日,禾赛 科技 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向科创板提交了《关于撤销对上海禾赛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保荐的申请》(华泰联合[2021]69号)。同一时间,禾赛 科技 也向科创板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禾赛 科技 字[2021]12号),申请撤回IPO申请文件。

禾赛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两款明星产品Pandar40P和Pandar64分别占据了营收的99.8%。正是这两款产品,让激光雷达剧透Velodyne于2019年8月在美国指控禾赛 科技 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2020年6月24日,禾赛 科技 与Velodyne双方签署了《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虽然禾赛 科技 和Velodyne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叉专利许可,但是禾赛 科技 同意向Velodyne支付1.6亿元人民币和解费用,包括一次性的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此外,2020年至2022年,禾赛 科技 还需每年支付固定金额的专利许可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顶尖的激光雷达技术并不在中国,然而激光雷达产业最大的客户却是我国众多的自主产业。2018年时,Quanergy已经启动了中国建厂的计划。该企业宣布在中国建造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国大量的自主 汽车 品牌提供价格更低的激光雷达。

禾赛 科技 是我国独立自主的激光雷达研发制造商,相对于国外厂商,先天地理优势正在消磨殆尽,技术壁垒构筑的高墙也难以跨越。因此禾赛科技终止IPO,也像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❷ 【汽车人】价格战重塑产品策略


特斯拉先有三元电池版,现在磷酸铁锂方案成了客户的主要选择。阿维塔11、非凡R7、问界M5、小鹏P7i、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蔚来ET5、极氪001,都推出了单电机版和磷酸铁锂版,而且这两者往往是配合着放在一起的。


甚至在价格战开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这股风潮。主机厂的选择趋同,表明了主机厂已经通过“阅读”市场发现,价格竞争成了主流。都说特斯拉是新能源的风向标,投资者日大谈降本诸多措施,威慑力十足之余,也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定下了新基调。


只有更可能地降本,才能在价格战中拥有更多弹药,这个关系是不言自明的。应对办法越多地集中在产品端,说明市场已经改变了看法,不再认为是清库为主要目的。这也意味着价格战将长期化。


快速突袭、见好就收,正在慢慢演变成掘壕筑垒的阵地消耗战。这对所有人来说,都称不上是好消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❸ 禾赛科技股票代码

禾赛科技的股票代码为A04676。禾赛科技是上海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其主要经营范围是研制并销售激光气体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等产品。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拍高布局,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等技术领域内的咨询、开发以及转让等相关服务。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禾赛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自主研袭返尺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利布局,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迄今为止,禾赛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网络等全球知名的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

拓展资料: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的一家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于2014年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键锋机器人传感技术。 它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在核心元器件、自研芯片、车规级生产能力、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技术以及基稿歼晌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感知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2021年4月20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上海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世枝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

清华斯坦福硅谷团队和技术,发明了先进的激光空气检测设备,广泛用于能源化工行业的过程和安全监测,同时其搭载于公交车的智慧城市大气数据平台可以为民众,政府和房地产改老,保险等机构提供空气质量历史数据服务。

❹ 禾赛科技股票上市了吗

禾塞科技这个不是上市公司的,也没有公开发行股票的,所以,没有股票代码的。

❺ 易车早报:特斯拉Model Y涨价/比亚迪秦PLUS DM-i上新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❻ 商业落地不等了,智驾公司排队IPO

2月9日登陆纳斯达克的禾赛,股价从开盘的23.75美元跌至今日的12.17美元。这很大程度上当然也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国外激光雷达企业在股市上表现普遍不佳,而禾赛作为国内激光雷达的头部企业,2022年便已实现累计交付超过十万,同时还手握多家车企定点。

即便如此,从目前市值来看,禾赛在美股的表现也算不上出色。

当然,如创业者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创业,就是在做难但正确的事。无论在技术还是资金层面,想清楚是正确可行的道路,即便艰难,也得迎难而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驾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❼ 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IPO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出品 | 搜狐 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继美国多家激光雷达公司开启上市后,禾赛 科技 近日也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意图冲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禾赛 科技 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推出十款激光雷达产品。近年来,国内外自动驾驶的发展让禾赛 科技 营收翻倍增长,全球第一大 汽车 供应商博世和国内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网络不仅是其重要股东,还是其重要客户。

这家公司的产品卖得也不错,激光雷达销量在三年内从百余套增长到数千套,但未逃脱世界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激光雷达作出的价格昂贵且难以下降的“诅咒”,最近三年的平均售价均超过10万元。这也使得禾赛 科技 毛利率达75%,远高于同行。

这对于亟需规模落地的自动驾驶来说,显然无法承受。禾赛 科技 要想更好地站稳这一赛道,还需在盈利和价格之间作出平衡。

营收翻倍增长,未实现稳定盈利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它通过激光器和传感器感知周边环境,并结合高精地图等,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避障和自主导航等功能。

美国在激光雷达行业走在前列,已有多家公司迈出上市步伐。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以及Luminar在去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此外还有Aeva、Innoviz、Ouster等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内完成上市。就国内而言,禾赛 科技 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第一股。

资料显示,禾赛 科技 起源于硅谷,最初主要研发用于气体检测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包括激光甲烷遥测仪和激光氧气传感器两款产品,自2016年开始拓展新的发展方向——用于机器人和无人车等领域的激光雷达。

随后禾赛 科技 陆续推出多个产品,在无人驾驶领域先后推出了40线、60线、128线(线束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安全性越高)的多款激光雷达,并布局高级辅助驾驶(ADAS)、机器人、车联网等领域,共推出10款产品,其中无人驾驶领域是发展重点。

随着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逐渐进入商业化试运营阶段,这些产品的推出给禾赛 科技 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0.19亿元、1.33亿元、3.48亿元,呈现翻倍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为2.53亿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激光雷达产品是禾赛 科技 最主要的业绩来源,占比一度高达近97%。去年前三季度,激光雷达产品实现收入1.91亿元,占比达到75%;其中Pandar64在2019年销售收入达2.24亿元,系为公司贡献64%营收的大单品,公司产品结构有所失衡。

不过,禾赛 科技 并未实现稳定盈利。在前述报告期内,其仅在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约为0.16亿元,其余期内均为亏损,2019年更是亏损达到1.50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也亏损0.94亿元。

在研发方面,2017年至2019年,禾赛 科技 研发投入从0.29亿元增长至1.68亿元,占营收比例在一度高达150%,去年前三季度投入1.63亿元,这也是公司未能持续盈利的重要原因。

网络博世加持,创始人身家达40亿

和不少 科技 创业公司一样,禾赛 科技 的创始团队也有着颇为光鲜的背景。根据官网披露的信息,禾赛 科技 由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孙恺、向少卿,以及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李一帆联合于硅谷创立,后三人决定回国,2014年落户上海。

禾赛 科技 三位创始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合计直接持股30.03%,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37.16%的股份,对应71.45%的表决权。目前,孙恺担任禾赛 科技 首席科学家,向少卿为首席技术官,李一帆担任首席执行官。

按照禾赛 科技 此次20亿元的融资规模和计划发行股本的上限(63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不超过15.01%)计算,禾赛 科技 估值约 133亿元,三名创始人身价合计约40亿元,其中持股稍多的孙恺身价接近1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第一大 汽车 供应商博世和网络还是禾赛 科技 的股东。自成立以来,禾赛 科技 对外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网络在2017年9月领投B轮融资,博世在2019年5月领投C轮融资,并获得美企安森美半导体、光速资本、真格基金、启明创投等资本的青睐。

在此次发行前,光速资本及其关联方是禾赛 科技 最大外部机构,合计持股达到17.5%;网络和博世中国位居其后,持股分别约为7.88%、7.65%。

产品售价超10万,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随着国内外不少自动驾驶企业进入商业化试运营,禾赛 科技 的激光雷达销量不断增长,从2017年的126套增长到2019年的2890套,去年前三季度为2132套,但对应的产销率分别约36%、45%、53%、50%,显示仍存在一定滞销风险。

禾赛 科技 也暴露了自动驾驶成本之痛,其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售价连续三年超过10万元,去年前三季度才略降至近9万元,公司称主要是由于较低价格的PandarQT销售占比上升所致。

高昂的定价也使得禾赛 科技 的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2017年到2019年,禾赛 科技 的毛利率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而同期Velodyne的毛利率最高不过44%,而Luminar更是难以覆盖成本,2019年毛利率为-32%。

在具体的客户拓展方面,据禾赛 科技 介绍,公司产品已服务的客户包括北美三大 汽车 制造商中的两家、德国四大 汽车 制造商之一、美国加州2019年DMV路测里程前15名中过半的自动驾驶公司,以及大多数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近些年,前五大客户合计为禾赛 科技 贡献了超过45%的收入。

根据招股书,禾赛 科技 的股东博世连续三年位列前五大客户之列,网络在2019年贡献了2300多万元的收入,获得亚马逊投资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在2018年和去年也是公司客户,文远知行的关联公司景骐集团在2019年也是第四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在投资禾赛 科技 之前,曾以1.5亿美元联合福特投资了Velodyne。去年10月,网络和Velodyne签订了三年激光雷达解决方案AlphaPrime的销售协议,为网络的无人驾驶计划阿波罗(Apollo)服务。

更有意思的是,同样都是网络投资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 科技 与Velodyne此前还因专利而互诉。2019年8月,Velodyne指控禾赛 科技 侵犯了其在美国注册的激光雷达相关专利,随后禾赛 科技 先后在德国和上海法院提起诉讼,指控Velodyne侵犯其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去年6月,禾赛 科技 与Velodyne签署和解协议,双方均在协议中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有效期限至2030年2月,承诺期内不在旋转式激光雷达领域对对方提出任何专利诉讼。

但禾赛 科技 为此付出不低代价,其需向Velodyne支付一次性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2019年禾赛 科技 就支付了高达1.6亿元的专利许可补偿,这也直接导致该年出现大幅亏损,长达10年的专利许可费或将对公司盈利持续产生影响。

自动驾驶路线尚存争议,拟用13亿扩产

目前,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而其在自动驾驶上的必要性和“性价比”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也是禾赛 科技 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自动驾驶领域,由于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分别在泊车和烟雾灰尘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成本可控性,已经成为绕不开的技术支持,业内争议主要存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之间,因此也形成了两种路线: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主导方案,另一种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导,典型代表是Waymo。

相较激光雷达,摄像头技术更为成熟,且成本低廉,可以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型识别,但容易受到天气、光线等因素影响,只能获得2D平面数据。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感知周围物体位置、速度等特征,探测距离更远,且能实现精准建模,从而构建三维信息。

目前,业内的主流看法是,L1、L2级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激光雷达,而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是否需要激光雷达尚存分歧,争议点正是激光雷达高企的成本。

据电动车百人会预测,去年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平均成本分别为60美元、12美元、90美元,按当前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的主流组合,总成本在714美元。

但激光雷达当前价格多在3000美元以上,如Velodyne此前在宣布将无人驾驶用16线激光雷达降价50%后,售价仍高达3999美元,Waymo的激光雷达的成本更是高达7000美金,速腾聚创推出的125线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售价则在1898美元。仅仅是激光雷达成本就已是前述组合的数倍,而售价达10万的禾赛 科技 更是其20倍。

这也是特斯拉坚持视觉算法的重要原因,不久前刚登上世界首富的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多次炮轰激光雷达,斥其“昂贵、丑陋、没有必要”,直言“傻子才用激光雷达”。

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相关生产厂家较少,且技术相对比较封闭,因此激光雷达的价格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下降。业内多数观点认为,1000美元将是车企应用激光雷达的心理价位,而如果要大规模应用则还需继续下降。

高企的成本也导致激光雷达商用进程受到影响。Velodyne作为全球营收最高的激光雷达公司,其在2019年收入也仅有7亿多元。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两种路线之争短期仍会继续,而随着自动驾驶安全性、智能性的要求,以及激光雷达成本的降低,激光雷达上车将会是一个时间问题。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如奥迪、丰田、奔驰、宝马、长城等均推出或计划推出应用激光雷达的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 汽车 ,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也在年初宣布将推出打造激光雷达的新车,蔚来不久前发布的首款轿车ET7也搭载1个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

可以说,激光雷达跟自动驾驶密切相关,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将刺激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增长,低成本激光雷达的量产又将反作用于自动驾驶商业进程。沙利文预测称,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35亿美元,较2019年可实现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车联网会是主要的应用市场。

对于禾赛 科技 来说,如何打破马斯克对于价格的“诅咒”是一大挑战,而其也计划通过此次上市募资为扩产降本做准备。公司拟将13亿元用于建造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三年建成后将新增超265万件产能;另外7亿元继续加码研发,将用于激光雷达核心芯片自研,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将加强激光雷达输出点云后的处理算法,以及ADAS、车联网等领域客户需要的激光雷达硬件及算法研发。

不过,目前国内外从事激光雷达的企业也不少,其中不乏华为这样拥有更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 科技 巨头。此前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有总计1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迅速开发出100线激光雷达,并且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踏上自动驾驶赛道的禾赛 科技 ,如何寻求盈利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将是未来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