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敏芯股票发行价格
扩展阅读
股票账户算金葵花 2025-02-01 11:20:28

敏芯股票发行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3-16 21:06:12

1. 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初形成 多家上市公司崭露头角

只有1.5毫米大小的智能灰尘、微型AI杀人蜂(无人机)、精巧的AirPods Pro,所有这一切的高科技产品和新应用,都离不开一个小器件——MEMS智能传感器。11月24日,第三届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在本次大会上,来自苏州明皜(苏州固锝参股子公司)、大立科技、赛迪顾问等的业内人士介绍了MEMS智能传感器的广阔市场前景。

瞄准产业机遇,安徽省将MEMS智能传感器作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本次大会上,安徽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举行了成立仪式,拥有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凯盛科技等MEMS研究所企业,蚌埠市已经成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千亿级市场地方政府争相布局

MEMS传感器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需求量与日俱增。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认为,我国MEMS产业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小身材大市场。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以汽车领域为例介绍,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其中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未来几年,汽车用传感器市场将保持2位数增长,迅速达到4000亿元规模。

“MEMS智能传感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门类,也是我们所确定的五大高端芯片产业之一,我们要把MEMS智能传感器作为重点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总裁丁文武在致辞中透露。他介绍,近几年,我国MEMS智能传感器连续保持年均15%至20%的增长率。

安徽多措并举加快智能传感器发展。在本次论坛上,安徽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举行了成立仪式,中科铱航公司和经开区管委会签约基于5G的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项目等四个重大项目也进行了现场签约。

据介绍,依托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凯盛科技等一批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制造企业,蚌埠市已经成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成为安徽省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看好产业前景,多地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今年8月,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揭牌,重庆已经形成以川仪股份、中移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10月份,郑州市提出将在高新区打造一个3至4平方公里的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陕西省也成立了传感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链初形成上市公司多有突破

得益于消费电子、军工等需求推动,MEMS传感器正在迎来更快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

“除了军工应用外,汽车、消费电子、环境感知可能将三分天下。”在本次论坛上,尤政介绍,传统汽车中有200多个传感器,其中80%都是由MEMS工艺来实现的;新能源车减少了燃烧相关传感器,但增加了更多的电子系统传感器,其成本占比更高。

“中国的MEMS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苏州明皜副总裁钱春华介绍了中国MEMS产业现状。在传感器设计领域,除了苏州明皜,他还提到了瑞声科技、歌尔股份、敏芯股份、美新半导体、矽睿科技等。

苏州固锝近日在接受调研时表示,苏州明皜持续导入新客户,新产品硅麦克风已经批量出货。记者注意到,敏芯股份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进入问询阶段,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拟融资7.07亿元。

钱春华介绍,在MEMS传感器制造环节,国内相关公司有中芯国际、华虹宏力、耐威科技、华润微电子,苏州固锝、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则具有相关封装技术。

此外,部分初创公司、研究所已经峥嵘初现。比如,北京久好点子的压力传感器已广泛应用到汽车、工业等领域。拥有独特的SOI体硅工艺,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研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辆导航、姿态控制、平台稳定等方面。在本次大会上,其发布了低成本MEMS陀螺仪,大量程、耐过载MEMS陀螺仪等多款产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2. 国内被动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电子股票是谁

国内被动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电子股票是谁?综投网(www.zt5.com)3月4日讯

业界表示,电阻龙头国巨2月稼动率40%不到,订单外溢到旺诠等相关电阻厂,其他厂商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涨价。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受国巨电子涨价行为影响,电阻等被动元件掀起了涨价潮,台厂奇力新旗下旺诠上周通知通路商、EMS客户调涨电阻价格,调涨幅度达60%以上,为历次涨价最大单一涨幅,后续不排除再涨的可能性。

从年初开始,MLCC、芯片电阻等被动元件已多次计划调涨价格。此前涨价主要由龙头国巨电子主导,目前已经扩大到行业内其他参与者,涨价效应已然形成。

被动元件对现代科技至关重要

被动元件主要用于电路中,控制信号传递、增益信号大小等功能,对于芯片、通信、面板等高新技术行业不可或缺。

电容、电感及电阻是最重要的三种被动电子元件,占了整个市场90%的份额,它们的单颗成本、价格都很低,普通电阻可能只要几毛、几厘钱,但是电子产品中这三大被动元件的用量极大,主板、显卡PCB上动辄上百颗电阻。

被动元件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达到242.4亿美元,预计2021年达到328.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6.29%。随着5G、VR、AI等多种前卫功能的逐步落地,未来被动元件的市场空间将会获得倍数级的增长。

相较于MLCC,电阻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是电阻的市占率却高度集中在台湾,加上日商在非车用的大尺寸电阻上,有淡出姿态,韩系厂商也不产制电阻,因此电阻是比电容更依赖台厂的被动元件,台系厂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以产能来看,国巨是台湾被动元件龙头,也是全球芯片电阻龙头,月产能已经达到900亿颗,全球份额高达34%,遥遥领先第二大厂KOA的9%,全球第二大厂至第五大厂的产能合计,不及一家国巨。

近期被动元件价格连续上涨

被动元件的涨价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节前主要是价格止跌回稳,需求上升;节后主要是收疫情影响,交通不畅、开工率低导致的供应减少,下游客户哄抢导致价格暴涨。

去年下半年开始,被动元件就从底部跃起,价格一路上涨。去年11月末,被动元件厂商大毅科技率先表示已对旗下电阻产品完成了涨价动作。后国巨以关闭交易系统的方式来了一波花式涨价。三星电机在去年12月就针对分销商调涨MLCC价格,并锁定在104、105等常用料号上,调涨幅度约5-10%。

节后疫情导致生厂厂家迟迟难以开工,下游客户库存严重不足,补仓需求急升。龙头厂商国巨电子由于估计开工情况不足,此前已经连续数次调高了产品价格预期涨幅,最新涨幅在70-80%之间。

业界表示,电阻龙头国巨2月稼动率40%不到,MLCC、晶片电阻的库存均不到30天,加上对EMS客户调涨的幅度中,有为数不少的规格涨幅达100%以上,订单外溢到旺诠等相关电阻厂。其他厂商来看,华新科针对通路商调涨10%,旺诠上周针对大中华区直营及经销客户调涨全系列电阻价格幅度达60%以上,后续还有继续上调的可能性。

天风证券(7.06 +0.71%,诊股)认为,疫情扩大行业供需缺口,涨价逻辑强化,密切关注日韩供应链进展。另外,未来5G/IOT/电动车供应链需求增长,推升被动元器件景气度。

3. 键凯科技什么时候上市

公司股票于2020年8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0年8月24日键凯科技(688356.SH)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发行数量1500万股,无老股转让;发行价为41.18元/股;将于2020年8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市盈率:45.26倍(每股收益按照2019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3)敏芯股票发行价格扩展阅读

2019年11月1日,上交所受理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敏芯股份”)、北京键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键凯科技”)2家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达到170家。

键凯科技主要从事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能进行高纯度和低分散度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活性衍生物工业化生产的公司之一;

填补了国内长期缺乏规模化生产高质量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空白,是全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本次公司拟募资3.2亿元,中信证券为公司保荐机构。

4. 科创板大门敞开,吉利难逃“真香定律”

作者:程天琦、编辑:王瑞

核心观点:

1、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2、科创板能给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3、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4、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2007年,和港股“新婚”不久的吉利汽车信誓旦旦许下誓言:不可能回归A股!

如今,吉利也难逃“真香定律”,或将成为第一家回归A股科创板的车企。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吉利股价一定会被炒上天。”亿欧科创主编常亮表示,A股股价一向比港股溢价更多,科创板股票一定可以卖得掉,且卖得很贵。

科创板成立于2018年11月5日,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有20家汽车相关企业。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报收1025.05美元/股,以1900.1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并一直保持至今。

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

早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使用的是英伟达芯片,但其不甘受制于别人,最终自研推出算力更强的芯片。同时,特斯拉的软件功力日益增长,在最新发布的V10.2车机版本中,特斯拉已实现当下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相当于十几个科技初创企业的结合体。”

以特斯拉为鉴,中国汽车业亦需要走上“软硬”实力兼修的道路。科创板,为包括吉利在内的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科创板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硬性条件规定,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加速转型,还促使新型科技企业强化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其科技属性和企业实力的认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科创板能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方面表示。

谁够得着“科创板”?

在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们心中也燃起了登陆科创板的小火苗。

“连续亏损16年的特斯拉依然能够长期在美股融资,中国科创板对于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常亮表示,“造车是一项回报周期极长的产业,若不能够给造车新势力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中国也不会有特斯拉般强大的车企。”

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合肥70亿元的投资,不仅脱离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还摇身一变为“地方国企”。这70亿元并非那么好挣,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指出:蔚来需在2025年前在中国二次上市。

“蔚来中国落地后将打开人民币融资渠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此前的财报会议商也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而言,其当然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

对于连年亏损的蔚来而言,上市门槛较低的科创板几乎是唯一选择。

截至美东时间6月22日收盘,蔚来市值为87.11亿美元(约616.4亿元人民币),蔚来在市值方面已达到科创板上市门槛。同时,蔚来手头不乏黑科技,其换电技术是技术力、创新力的最好体现。不过,蔚来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达标仍有待商榷。

2018年,蔚来销量还能与特斯拉中国基本持平。但到了2019年,前者销量仅为后者的一半。销量停滞不前使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蔚来2019年净亏损高达114.1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蔚来资产负债率达到142.7%,已然资不抵债。

所幸,情况已有所好转。2020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3436辆,同比增长215.5%,打破了蔚来月度交付纪录。目前已交付超过4万台的蔚来,取得新势力第一宝座。李斌表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有望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当然,蔚来并非唯一试图登陆科创板的新势力。

合众、云度、奇点、前途等造车新势力此前也均表达过登陆科创板的意愿。

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一个尚未盈利的群体,造车新势力通过上市募资缓解量产的资金压力,登陆美股或者科创板是造车新势力难以回避的抉择。”

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除了生物医药类,还没有亏损的企业登陆过科创板。”常亮认为,亏损的造车新势力若要登陆科创板,需要等待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李哂时认为,整车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企业团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巨大的资本助力,“数百亿人民币只是个起点”。他相信,二级市场将为整车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撑。

除了主机厂,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对科创板“跃跃欲试”。

3月13日,均胜电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拟对旗下智能车联业务运营主体宁波均胜普瑞智能车联有限公司和PrehCarConnectGmbH重组后分拆上市。不出一个月,均胜电子子公司均普智能在3月31日确定IPO板块为科创板。

3月31日,孚能科技成功过会,或将成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6月1日,与丰田紧密合作的亿华通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欲募资12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6月2日,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公司敏芯微确认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中国车企准备好了吗?

科创板既是美味的萝卜,也是严酷的大棒。

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科创板上市门槛较低。但上市意味着需要定期对外披露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等信息,并时刻接受外界监督,这并非一件易事。

蔚来有前车之鉴,其在纽交所募资数十亿美元,但因为在财报中透露巨额亏损,其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红线。

另外,“板”如其名,科创板上市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创新”。

企业在上市前,如果其科创属性不符合既定评价指标,但自认为短期内可以满足,可以提交至科创板咨询委判断。其最终上市后,若没能实现当初立下的“Flag”,则会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登陆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李哂时认为,一家企业优秀与否,更多取决于企业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正确发心和更大的格局、在企业经营中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机会来临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科创板更像火箭推进助力,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团队的长跑能力。”

科创板大门敞开,中国车企真的准备好了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为什么购买敏芯股份

敏芯股份有很大的买入价值。敏芯股份是有国有资本的加入支持的,有持续增长的潜在动力。国有资本将会促进MEMS产业积极发展,关注产业的长期趋势,亦是对公司MEMS专业度的认可与肯定,公司在制造端能力进一步加强。

6. 芯原股份和敏芯股份是同时上市吗

芯原股份和敏芯股份不是同时上市。芯原股份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敏芯股份上市时间是2020年8月10日,所以两者不是同时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