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创板股票估值是不是太高了
根据A股市场科创板的估值来看,首先告诉答案,科创板的股票估值确实太高了。
科创板是A股市场估值最高的股票,一上市大部分市盈率就高达几百倍,甚至有些科创板是亏损上市,亏损上市根本就没有市盈率,这种股票估值本身就已经高得离谱,这些亏损公司还给上市,是不是明显来圈钱的呢?
为什么科创板估值这么高呢?主要是由于以下两大原因:
相信很多股民投资者都会产生很大困惑,科创板的估值为什么会这么高,其实真正原因就是科创板的定价以及业绩是有一定的关系。
科创板定价是由市场定价,这个发行价必然是有人为干预的;除此之外,科创板股票可以是亏损股,亏损股也是可以申请上市的,业绩亏损的股票估值能不高吗?
所以对于科创板的估值高不高,我们作为散户是改变不了的,只能接受现实,觉得科创板估值高就不要去碰。
㈡ 科创板满月 28股平均涨幅171%
自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集中挂牌交易至8月21日,科创板已“满月”,交出了一份令市场各方满意的“成绩单”。
具体来看,从7月22日至8月21日,共有28家科创板公司挂牌交易,股价全部上涨,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涨幅中位数160%。
截至8月21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152家。
个股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
上交所介绍,总体来看,市场热情度始终处于高位,个股表现较为平稳,投资者情绪趋于理性。从7月22日至8月21 日,共有28家科创板公司挂牌交易,股价全部上涨,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涨幅中位数160%。
“科创板过去一段时间显著超预期的赚钱效应,既是投资者适应创新交易制度的必经过程,也是前期资金避险情绪的反映。”申万宏源(港股06806)策略分析王胜、沈盼团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一方面科创板作为金融供给侧改革试验田,在交易制度上给予投资者更大空间,比如前5天放开涨跌幅限制,后期涨跌幅控制在20%等,投资者通过充分的市场化行为逐步适应新制度,股价上涨是逐步健全市场价值发现功能的必经过程;另一方面,过去一个月存量市场表现受海外不确定性干扰较多,资金出于避险需求转向科创板,增量资金对科创板标的股价也构成重要支撑。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科创板初期标的受到追捧,一方面说明投资者对科创板企业的期待比较高,一方面也说明科创板初期供给较少,难以满足投资者需求。
总体来看,市场热情度始终处于高位,个股表现较为平稳,投资者情绪趋于理性。分个股看,波动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上交所数据显示,前五日无涨跌幅限制期,除首日外,仅2只个股触发盘中临时停牌,多数情况下股票涨跌幅在20%以内;实施涨跌幅限制后,个股涨、跌幅进一步收窄在10%以内,仅4只股票出现涨停。
从交易活跃度看,前期偏高,随后趋于平稳。科创板首月成交额(含盘后固定及大宗)合计5850亿元,日均254亿元,占沪市比重为13.8%,累计换手率611%(日均26.6%)。分阶段看,呈现“前期偏高、随后趋于平稳”的过程。目前换手率从开市首日的78%已稳定在10%-15%区间。
投资者结构方面,近四成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参与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资者为科创板初期参与主体,交易占比89%,专业机构交易占比11%。
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上交所表示,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制度规则发挥了应有的效用。一是投资者给予了科创板公司一定估值溢价;二是交易制度初步经受住市场考验,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市场初期博弈充分,提高了股票定价效率,实施20%涨跌幅限制后,涨跌停现象得到明显抑制。
“在交易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是20%的涨跌幅限制,整体来看,运行平稳,并没有出现股价大起大落,这说明制度试点是成功的,试点注册制也基本上取得预期的成效。”杨德龙表示。
申万宏源证券策略分析团队也指出,放开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创新,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给予投资者更大的交易空间,在科创板上市初期信息极度不对称的环境下,更宽松的涨跌幅限制有利于实现充分换手,允许筹码用脚投票表达观点,同时市场情绪的反应也更加及时,相对以往10%的涨跌幅限制约束,20%的涨跌幅限制使得价格发现更有效率,避免了过去新股上市后耗时多日连续涨停迟迟无法发挥价格发现功能的弊病。
两融余额规模逐步上升后趋稳
科创板首月两融业务运行态势良好,两融余额规模在逐步上升后趋稳。截至8月20日,科创板两融余额为60.32亿元,占上市可流通市值(922.86亿元)比例为6.54%。
其中,融资余额为32.97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为54.66%,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为3.57%。
融券余量金额为27.35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为45.34%,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为2.96%。首月融券余量金额占两融余额比例基本稳定在40%-50%之间。
截至8月20日,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以下简称证券出借)的证券出借余量为1.53亿股、金额为45.74亿元,占科创板上市可流通市值的4.96%。同期,截至8月20日,沪市主板证券出借余量为1.25亿股,证券出借余量金额为14.41亿元,仅占上交所主板上市可流通市值的0.005%。
已上市公司发行价格符合预期
上交所介绍,从静态市盈率指标看,28家公司2018年扣非前摊薄后市盈率区间为18-269倍,中位数45倍;扣非后摊薄后市盈率区间为19-468倍,中位数48倍。从动态市盈率指标看,28家公司按照2019年预计每股收益计算的动态市盈率中位数34倍。绝大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也基本落于卖方建议估值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28家公司发行市盈率高低有别,体现了市场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差异化价值判断。
从28家公司的定价情况看,科创板市场化发行机制初步显效。通过提高网下机构占比、试行跟投制度、投价报告约束机制、剔除最高报价机制等措施,形成了相对理性、独立判断、压实责任的发行承销环境。目前,28家公司每个网下账户、每个投资者每次申购获配金额中位数提升至39万元、109万元,是近3年现有板块的37倍、62倍,有效加大了网下报价的约束。28家公司的跟投金额为0.26-2.1亿元,绝大部分保荐机构定价时与发行人进行多轮博弈,体现了跟投效果。
累计受理企业152家
截至8月21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152家。152家企业,从财务状况来看,近三年平均收入复核增长率49%。从研发情况来看,近一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1.45%。总体来看,受理企业基本反映了我国科创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现代 科技 公司具有的高成长、强研发、稀缺性发展规律相吻合。
8起异常交易
上交所介绍,整体来看,市场交易平稳可控。参与热情高涨的同时,大多数投资者秉持了对规则的敬畏之心,“踩线”行为不多。期间,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试行)》,上交所共对8起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予以书面警示,涉及9名个人投资者。其中,5起为拉抬打压股价类型、3起为虚假申报类型。
市场期待增加供给
事实上,投资者趋向谨慎的趋势表现较为明显。回顾一个月的交易可见,科创板经历了充分博弈(7月22日)、震荡上涨(7月23日-8月5日)、回归理性(8月6日-8月21日)三个阶段。开市首日,25只股票开盘平均涨幅141%,收盘涨幅与开盘基本持平;第12个交易日起,科创板热度明显降低,整体跌幅20.4%,目前股价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涨幅仅0.1%。
8月21日当天收盘,仅沃尔德股价上涨,其余个股全部绿盘收跌,其中,航天宏图、天准 科技 、睿创微纳等跌逾9% ,交控 科技 、福光股份、方邦股份等多股跌逾7%。
但是目前来看,科创板供给仍然相对有限。前述市场人士建议,保证科创板后续持续供给,保证供求平衡,引导二级市场合理估值。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优质科创板公司的发行上市节奏,推动红筹企业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分拆上市等政策尽快落地;二是鼓励科创板公司采用已有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增大自由流通股的供给;三是进一步活跃融券市场,鼓励增加券源供给,促进科创板股票供需平衡。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㈢ 20多块的科创板股票算贵吗
股票很难说贵贱,要根据具体的行情来看,如果一路上涨就不贵,反之则贵了。
㈣ 科创板定价120靠谱吗
科创板定价120靠谱。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科创板只能是中微是世界一流企业,其它的都是三流的,检测没有科技含金量,120至150价格灶慎区间,目前的市盈率的表现是市场选择液岁的隐埋敬结果,并且拥有合理定价保障机制。
㈤ 科创板9元原始股贵吗
不贵。科创板竞价限价申报数量限制:单笔申报数量应不低于200股,且不高于10万股。卖出时,余额不足200股的森和基部分,应当一次棚逗性申报卖出。
科创板竞价限价有效申报价格:买卖申报价格在价格涨跌幅度限制区间内,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科创板竞价限价中基准价格:
1、为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最高买入)申报价格;
2、无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最高买入)申报价格的,为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最低卖出)申报价格;
3、无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最低卖出)申报价格的,为最新成交价;
4、当日无成交的,为前收盘此谨价。
科创板开盘集合竞价时间为交易日的9:15-9:25
㈥ 科创板上市第一天能涨多少
上市当天股价不设涨跌限制,最多能涨百分之四十四。
一、沪深主板,即60开头的股票和00开头的股票,有效橡肢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简单说就是最高涨幅不超过44%,最大跌幅不超过36%。根据上交所的规定,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涨最高涨幅为发行价44%。盘中价格首次涨跌幅达到10%的时候,出现临时停牌30分钟,首次涨跌幅达到20%的时候,停牌到当日的下午2点55分,复盘最高涨幅为44%;而上交所的股票可以开盘就上涨到44%。比如某只股票开盘价为10元,那么只有在盘中成交价第一次达到11元或9元时才会停牌1个小时,复牌后若成交价再次达到了11元或9元,此时
该股票就不会被再次停牌处理。
二、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置涨跌幅限制,所以具体能涨多少要看当天的情况,虽然不设置涨跌幅限制,但是设有临停制度:即当日盘中股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和下跌达到30%临时停牌10分钟;停牌后股价较开森如握盘价上涨至60%时,再次停牌10分钟;复牌后涨跌幅就不受限制了。
拓展资料: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3.3.14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股票上市首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二)增发股票上市的;(三)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四)本所或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新股上市购买:1、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没有开板,说明股票有潜力容易盈利,股民可以在观察场内的筹码抛售情况后,以股票发行价的1.2倍或者1.44倍购买;
2、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立马开板此庆了,说明股票抛压大容易亏损,股民则需要慎重地考虑与观察股票情况,推测股票以后的行情,确认无误后再以发行价格购买股票。
但是有关注股票市场的都知道,这些年来,新股上市上市的第一天,基本上都是会封涨停,不过对于这类封涨停的新股,一般的散户都是买不进去的。而且只有是那种上市第一天不封涨停,散户才可以买进。
㈦ 发行价过高 科创板破发潮初现 打新仍有利可图
原标题:发行价过高 科创板破发潮初现 打新仍有利可图
最近,科创板股票破发潮“不期而至”。截至11月20日,科创板新股本月破发的共有4只,分别为久日新材、容网络技、杰普特和天准科技。其中,久日新材在上市第2个交易日破发,杰普特在第8个交易日破发。
“上市破发属于正常情况,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的破发率在30%-40%,预计未来科创板公司仍有出现破发的可能。”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创板股票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在短时间内市场能够回归理性,与科创板的市场化询价机制有关。机构资金也会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以给出更为合理的报价。
总体来说,破发对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影响不大。“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目前并不多,大多数股票仍然获得了一定的首日涨幅。”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发行价过高 破发是正常现象
11月,科创板股票出现“破发潮”。其中,两只科创板个股同日“携手”破发。
11月6日,上市仅6个交易日的昊海生科(688366.SH),以88.53元/股开盘,跌破89.23元/股的发行价。昊海生科因此成为科创板跌破发行价的第一股。
同日,久日新材(688199.SH)在其第2个交易日收盘报66.35元/股,跌破66.68元/股的发行价。此后,久日新材的股价继续下探,截至2019年11月20日,收盘报60.46元/股。
11月7日,受2.06亿应收票据到期未能兑付的影响,容网络技(688005.SH)复牌低开14.32%,开盘报26.50元/股,跌破发行价26.62元/股。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1月20日,容网络技收盘报23.21元/股。
11月11日,上市仅8个交易日的杰普特(688025.SH)收盘报43元/股,低于43.86元/股的发行价。随后股价一路下行,截至11月20日收盘,报40.65元/股。
11月11日,天准科技(688003.SH)收盘报25.39元/股,跌破25.5元/股的发行价。截至11月20日,天准科技收盘报25.26元/股。而天准科技的市值,从最高的138亿元,跌至48.48亿元,缩水89.52亿元。
截至11月20日,科创板新股破发的共有4只,分别为久日新材、容网络技、杰普特和天准科技。
“科创板破发是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同时起到逐步提升注册制引导下市场自身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上市破发属于正常情况,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的破发率在30%-40%,预计未来科创板公司仍有出现破发的可能。”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很正常,香港市场破发比比皆是。破发更多地表示企业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北京一位私募公司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天弘基金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国光认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行的是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在此基础上出现新股破发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新股发行价过高。
东北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沈正阳表示,发行价过高的新股在注册制大背景下出现均值回归是必然现象。
一二级市场估值差收窄 打新仍有利可图
“随着破发的累加,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将逐步收窄,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沈正阳则认为,科创板新股破发意味着短期内普通投资者打新虽然可继续,但需要降低二级市场上的涨幅预期,严控风险。
破发对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有何影响?
“总体来说影响不大,整体上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目前并不多,大多数股票仍然获得了一定的首日涨幅。而且打新也是要有所区别,通过精选个股的方式,避免打新的风险。”冯婷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多数公募或私募的机构打新,在新股上市的首日就获利了结。
“破发会有一点影响,对于一些标的不够好的股票,我们就不参与打新了。”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募打新是具有一定成本的。上交所6月8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促进科创板初期企业平稳发行行业倡导建议》显示,不低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70%优先向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6类中长线资金对象配售。同时,建议通过摇号抽签方式抽取6类中长线资金对象中10%的账户,中签账户的管理人承诺中签账户获配股份锁定,持有期限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6个月。
简言之,六类中长线资金的10%中签账户,其获配股份会被锁定6个月,其中就包括公募基金。如果获配股份被锁定,又遇到个股破发,会影响机构的打新收益。
破发是否会影响报价?
“报价更多还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情况来定。过于谨慎或者过于乐观很容易被踢出价格区间的。”冯婷婷表示。记者了解到,当机构报价不在价格区间内,该机构就失去了打新的资格。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令华认为,科创板之所以很快的回归理性,与科创板的市场化询价机制相关。机构询价确定的发行价对应的估值本身已经相对合理,上市后溢价空间会大幅降低。现在市场资金更加理性,会主动甄别公司基本面好坏和估值高低。破发的出现,也会令更多机构投资者在询价时考虑更高的安全垫。
“科创板刚开板的时候交易非常活跃,那时的资金更多是在博弈有没有人来接下一棒,而不是出于对于股票估值的认可。目前,科创板整体估值还是偏高的,从投资的角度看,很多股票在这种高估值水平下很难下手去买。”深圳一家私募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科创板破发的出现,机构会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而网下打新仍然是一门好生意,展博投资多次参与了科创板的网下打新,冯婷婷表示,“目前打新占用的资金量不大,会继续参与优质个股的打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㈧ 科创板首日上涨多少
新股上市涨跌幅规则:
1、沪深主板股票
上市首日最高涨幅不超过44%,最大跌幅不超过36%,新股上市首日,深交所股票设置了临时停牌,即当日股价较开盘价上涨至10%时,停牌30分钟;复盘最高涨幅为44%,而上交所的股票可以开盘就上涨到44%。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主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10%,如果之后股票被ST,那么涨跌幅限制为5%。
2、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
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码棚梁设置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和睁易日开始实施±20%涨跌幅限制。虽然不设置涨跌幅限制,但是设有临停,即当日盘中股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和下跌达到30%临时停牌10分钟,停牌后股价较开盘价上涨至60%时,再次停牌10分钟,复牌后涨跌幅就不受限制了。
3、北交所股票
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实行30%的价迟运格涨跌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