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买点股票一直持有不炒股可以吗,长期持有股票应该注意什么
长期持有股票,就等于价值投资了。
关于价值投资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意思就是,要找寻股价低于公司价值的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2:以踏踏实实办事业的心态投资。投资者理性投资,必须远离那些垃圾股、题材股,更多关注绩优蓝筹股。价值投资本质是只投资熟悉的公司,股票多了以后,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得过来。例如我们要买一些真正的好公司,比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我国大企业。
3:秉承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也需要花时间研究,找寻业绩好的公司,持续增长的公司,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对国家对人民有益处的公司。远离空壳公司,垃圾公司,热点公司。最后持之以恒。认真学习。
这个世界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2. 买大公司的股票,是否赔钱的风险更小
买大公司的股票并不是赔钱的风险就会更小一些。实际上购买股票它是一直存在这种风险的,于是就有风险高低的说法。当然从整体的情况上来看,大公司的股票会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因为他们总体的市值还是比较大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跌完。但是这个收益情况是不能够得到保障的,像现在的一些大的公司,股票整体的情况都不是特别好。比如说腾讯控股、贵州茅台这样的企业股票在今年的情况只能说表现的一般般,它的整体跌幅确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收益情况确实是非常差的,不过在购买一些小公司的股票的时候,承担的风险确实会更大一些,可能天天都是跌停,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没有。这个时候就是市值的一种对比了,市值越大的话,这只股票它的涨幅情况就会放缓。市值越小的话,就经常会有涨停的这种说法。很少能看到像贵州茅台这样的股票能够有涨停这种情况,而涨停更多的是发生在这种小公司的股票之中。而小公司股票既然有涨停的话,那么也就会有跌停。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3. 买入一家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会怎样可以获得股息和分红吗
股票带来的收入有两种,一是低买高卖带来的差价收入,二是上市公司进行的分红,许多投资者对股票分红的规则不了解,那么股票长期持有有分红吗?
股票是否分红与投资者的持股时间没有关系。当上市公司当年利润充足的时候,上市公司会在半年报、年报公布的同时公布分红预案,股东大会通过后实施。投资者只要在公布的分红的 “股权登记日” 的当天或之前买入并持有的,都可以参加分红。
长期持股的话,分红时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少一些,具体如下:
【1】持股时间未达一个月的,按照20%的税率征收红利税;
【2】持股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包含一个月)但是未达1年的,按照10%的税率征收。
【3】持股时间达到一年则不需要交税。
分红有两种形式,一是派息,二是送股,至于上市公司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分红,主要要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是否充足。
以上就是有关于股票分红内容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 是不是买大公司的股票一定能赚啊
不一定。
很多人在股市里赔钱,不是他们不聪明,来看看赚钱的炒股方法:
1、做自己熟悉的股票
对于熟悉的股票,我们已经知道它的运行情况,当它上涨时我们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卖出,当它下降时我们知道什么时间买入。
2、不贪心
当我们持有的股票上涨时,千万不可贪心,当涨到自己满意的收益的时候要及时出手,不要等到下跌了才后悔。
3、要有耐心
很多朋友买股票的时候都没有耐心,看着自己手里的股票涨幅很慢,就决定出手,一般出手后,股票就会涨,自己干后悔。
4、操作中短中波段结合
趋势好时持有,趋势坏时减仓,但不清仓,就是波段操作,它的最经典之处就是不论大盘怎么跌,也跌不到自己的成本。
5、不买所谓的抄底股
购买抄底股最可怕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它还会不会下跌,所以在选股票的时候,要选走势强,升势最长的股票。
6、45度角选股法
沿45度角向上的股票走势最稳,走势最长。如果你一旦发现走势越接近45度角,而同时成交量却是逐步减少的某个股,那么你十有八九是发现庄家的影子了。
买入原则: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你的股票买卖点把握不好买入时因为手中是没有筹码,是没有必须要处理的压力的,所以可以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可以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走势类型,比如二中枢背驰、在黄金分割位获得支撑的三买、与二买处在同一价位的类二买等等,而对于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走势,比如盘背终结、小转大等,完全可以舍弃掉。
买入之前是可以有大把时间等待的,错过了一类买点,之后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买点可以用,所以用“不见兔子不撒鹰”来形容还是比较恰当的。
卖出原则: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卖出时因为手中是有筹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面临收益受损的风险,所以是有必须要处理的压力的,所以必须要果断,而且无法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走势类型来处理,因为手中的股票有可能走出四种终结方式的任何一种,而我们必须每种都要面对,这也是为什么“卖”比“买”略微难一点的道理所在。
卖出时要具有的素质是“果断”,无需瞻前顾后,无需担心卖完以后再涨,因为如果一定要比较,卖出有时是可以略微打一点提前量的,比如已经到了本级别的背驰段上了,又出现了快速拉升,这时候就可以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卖出,因为卖晚和卖早理论上都不好,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前者对心态的杀伤力更大;而买入除非资金量特别大,否则不建议打提前量,需要耐心等待裁判员的发令枪响。
5. 买国营企业的股票风险大吗
风险是看你在什么价格段买的,还有这个国营的基本面怎么样(每股利润,净值,公司战略,etc),行业处在什么周期(萌芽发展成熟萧条?)
6. 为什么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里面有什么门道
买股票是现代很多人的一种投资方式,大部分的人是希望用自有的资金去赚取更多的钱,基本没人希望自己买的股票赔钱。因此,“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很有道理,理由如下:
03、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公司”,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这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投资者想要赚取收益,因此这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买公司还是买股票,都需要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7. 股票买大公司的不就可以稳赚吗
大公司的也不一定稳赚,有的时候庄家在里面炒作,你买了股票,有的时候你刚开始买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握着等他,他一长到一定成的时候,你又不想卖,可是当你不想卖,他又跌了,跌了的时候你下的你就又赶紧跑了,所以说炒股这个是很难的,既要分析庄家,又要分析大盘的走势,又要分析这个公司是否盈利,很多说到了在这里有学不完的知识,怎么赚钱?这要靠多年的积累,首先呢?首先也得交点学费吧!
8. 买入一家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会怎样可以获得股息和分红吗
长期持有大公司股票的结果不确定,大概率会上涨,但也有一定可能下跌甚至血本无归。分红和股息是一回事,大公司的股票一般每年会派息,持有者可以获得股息。
9. 如果不断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控制这家公司了
一般而言,一般投资者的买入,不会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构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普通投资者的资金有限,在庞大的流通股面前,显得非常微弱,或许也能够成为股东。但是,仍不排除部分资金实力较强的大户自然人,会对部分流通股不大的股票进行增持,乃至触及5%的举牌线。不过,对于增持乃至举牌的行为,多见于大资金大机构,如之前万科股权之争等,而对于这类资金机构而言,更有能力与实力对上市公司进行举牌。不过,即使达到举牌的状态,也未必可以控制这家公司,这需要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关注到这一上市公司是否属于股权结构分散的上市公司。退一步来说,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那么即使触及举牌线,也不会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与话语权构成实质性的冲击,而对于举牌的冲击,更大程度上还是那些股权结构分散,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低的上市公司。
10. 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大量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然后达到控制这个公司的目的吗
股票本身就是拿来买卖的,特别是对于A股同股同权来说,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话语权越高,如果持股达到较高的比例,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并控制公司也并非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股权有几个界限,不同的股权比例所享有的权利是不一样的。
绝对控制权67%,当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机构只有一个公司67%以上的股权,那么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这个公司,别人反对一点作用都没有;
相对控制权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这个公司;
安全控制权34%,一票否决权 ;
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
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 临时会议权
10%,可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
当然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股权结构是建立在同股同权的基础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购买的,符合监管的相关要求,那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之后,你不仅可以进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有可能控制整个公司。
但从实际上来看,想要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个公司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关于大量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以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几年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万宝之争。
当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5%,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就必须发布公告,而一旦发布公告之后,大家知道有人要举牌上市公司,会有更多的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从而在短期之内推升这家公司的股价,这会让收购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举牌之后,就会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警惕,他们肯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反制,比如通过回购股票,以及舆论压力给收购方施加压力等等,这会大大的增加收购方的收购难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控制权落入他人的手中,他们在上市的时候创始人团队所掌控的股权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持股比例都达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长持股比例达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个人通过公开市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权。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为了保持创始团队的绝对控制权基本上都实行的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方式,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京东,阿里巴巴等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
比如在京东的股权结构当中,虽然刘强东只有15%左右的股权,但其所拥有的投票权却超过75%,相反,虽然腾讯旗下的投资公司拥有京东18%的股权,但其投票权却只有4.5%左右。 这种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设置,可以让创始人团队以较少的股份掌握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恶意收购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开启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股权单薄反收购措施,当一个上市公司面临恶意收购的时候,上市公司公司创始团队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让收购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从而达到稀释收购方股权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对盛大收购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毒丸计划,最终盛大只能无奈的放弃收购新浪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