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昨天买的股票今天送红利
扩展阅读
擅自炒作别人股票账户 2025-02-02 09:33:58
银河表计股票代码 2025-02-02 09:29:16
中国股市一直涨的股票 2025-02-02 08:39:22

昨天买的股票今天送红利

发布时间: 2023-03-09 22:51:48

Ⅰ 股票明天分红今天买明天能分红吗

股票明天分红今天买明天不一定能分红。如果股票分红的前一天为股权登记日,它是区分投资者是否能参与上市公司分红的重要日期,即投资者在股票登记日收盘时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则可以享受此次分红,如果在股权登记日收盘时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或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后买入上市公司股票,则无法享受此次分红。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股票分红前一天是是股权登记日,那么买入以后,是可以享受分红的。投资者如果想要某家上市公司的分红以及配股权,就必须要清楚这家公司的股权登记日是在哪一天,否则就会失去分红和配股的机会。
举个例子来说明,某公司的股权登记日为4月20日,那么只要是在4月20日当天或之前买入的股票,都可以享受分红。工商银行2018年的股权登记日为7月12日,而分红日为7月13日,所以在分红前一天买入股票是可以分红的。
但是股票持有时间不足一个月需要收取20%的红利税,而且在分红日当天还会除息,所以这样操作只会亏钱。
拓展资料:
股票分红之后,根据本次分红相应的下调股价,使投资者总资产不变,同时,投资者在卖出分红股票时,根据持有天数会收取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其收税标准如下:
持股期限在一个月以内(包含一个月),投资者所获得的股息红利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在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包含一年),投资者所获得的股息红利按照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大于一年的,投资者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免收个人所得税。
股权登记日是指董事会规定的登记有权领取分红的股东名单的截止日期,在股权登记日拥有公司股票的人就能够分得分红。

Ⅱ 股东分红的财税处理!

所谓的股东分红,就是在分“净利润”,它是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的体现。一般净利润还要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分红,是将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在分配中,不同的主体涉及分红问题,所面对的财税处理是天差地别!根据我国的公司法,股东可以是自然人股东也可以是法人股东,而法人股东又分为“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
今天带着大家一起看看股东分红如何进行财税处理!
目录导读
一、自然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二、法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三、股东分红四个问题
一、自然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个人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当然征收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视同分配股息、红利七种情形视同分配股息、红利七种情形
今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视同分红?以下企业的六种行为形式上不是分红,实质上是视同分红!
视同这个概念,不仅仅存在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中,其实,在个人所得税中,分红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特定情况下,即使企业并没有做出真正的分红行为,但也需要按“视同”分红进行税务处理。
情形一
股东将企业资金用于消费性支出以及财产性支出
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所谓财产性支出,指的是购买汽车、房产并登记在公司以外的其他人名下的行为。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8〕83号)第一条。财税〔2008〕83号文规定,只要财产登记在企业以外的人员名下,“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提示】在消费性支出方面,股东消费后将票据交给企业报账,如果被认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与行政处罚。2022年4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稽查局下达了一份《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的内容是:淮安某驾校2019年5月取得一张从某汽车维修中心购买烟酒的收据,实为股东个人消费报账,金额87000.00元。税务机关认定该驾校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7400.00元。对其未代扣代缴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
情形二
股东向公司长期借款
“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第二条
【提示】
即只要超过当年的纳税年度未归还,就要视同分红缴纳个税!【财税同行们敲黑板!要在当年归还!!!!】在《黄山市博皓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诉黄山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处理决定二审行政判决书》〔(2015)黄中法行终字第00007号〕中,公司的股东在2010年借款后,虽然未能在当年退还借款,但在2012年5月退还了所有借款。2014年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借款行为予以稽查,认为应当按照分配股息、红利代扣代缴股东的个人所得税。本案经两审宣判维持了税务机关的认定。
情形三
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转增注册资本
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的行为,以及利用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都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需要对于其中属于个人股东的部分,计缴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的规定,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因此,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情形四
股票溢价以外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资本公积金指的企业因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形成的一种积累,主要包括两种来源:
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
二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规定,“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在该批复中明确,在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以现金或股份及其他形式取得的资产评估增值数额,应当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情形五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视同股利分配。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作利润分配处理(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因此,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应视同利润分配,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公司股改通过未分配利润来折股是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股东是个人,那么未分配利润折股视同利润分配,要为股东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
情形六
应付股利通过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
如果企业未将应付的股息、红利予以分配,但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将其挂账,比如企业将应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股利挂在“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往来会计账户,虽然尚未支付,资金的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个人股东也尚未实际取得个人所得,但因为该笔资金本身特定化到股东名下,只是等待支取,因此视同已经分红。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656号)规定,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应认为所得支付,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股东免税情形
情形一
外籍股东免征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 二、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八)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情形二
挂牌公司(新三板)的股东,免征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2019年第78号公告《关于继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
一、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
1 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对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本公告所称挂牌公司是指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持股期限是指个人取得挂牌公司股票之日至转让交割该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时间。
情形三
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红
政策依据:《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规定:
一、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确认分配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支付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股东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提示】
个人股东取得公司的股息红利所得,每次取得所得的时间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支付方于支付所得的次月15日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法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内资企业分红
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予以免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居民企业之间——不包括投资到“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居民企业”(其中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适用个税的规定)
(2)直接投资——不包括“间接投资”
(3)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在一年(12个月)以上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就是国家对短期炒作股票取得的投资收益的企业并不免税)
外资企业分红
非居民企业取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所得,应以其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并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提示】
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则免税(与股东为内资企业相同)
2、非居民企业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照章缴税。
【提示】
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并不是根据实际支付现金股利的日期确认收入。
法人股东分红财税处理
【举例】
甲公司在2020年分配到的现金股利具体如下:
1.2018年2月以500万投资设立A公司,占股70%,采用成本法核算;2019年A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000万元,2020年1月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甲公司分配到的现金股利为100*70%=70万元;
2.2018年6月以80万购买B公司股票,占股30%,甲公司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重大的影响力,采用权益法核算;2019年B公司实现税后利润500万元,2020年4月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万元,甲公司分配到的现金股利为20*30%=6万元;
3.2020年10月购入C公司股票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20年12月C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2元,甲公司分配到的现金股利为10000*0.2=0.2万元。
(1)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1.借:应收股利-A公司 70
贷:投资收益 70
【财税处理一致】对于从A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会计上与税法上都需要确认投资收益,税会无差异,且符合免税政策。填写免税申报即可!
2.借:应收股利-B公司 6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6
【财税处理有差异】而对于从B公司分配的股利在会计上并没有通过“投资收益”科目,但是税法上是需要确认投资收益的,所以产生税会差异,要进行投资收益纳税调整,这时有小伙伴就要说了,上面不是说B公司分配的股利是免税的,不做调整最终的申报结果是一样的,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我们还是要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调整与免税申报都要填报。
3.借:应收股利-C公司 0.2
贷:投资收益 0.2
【财税处理一致】对于C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会计上与税法上都需要确认投资收益,税会无差异,但对于C公司的短期投资(不超过12个月)是不满足免税条件的。
三、股东分红四个问题
1、关于分红的问题一
年终了股东要分红,请问分红比例必须按照出资比例来分红吗?
【答复】
不一定,全体股东签订《股东协议》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红。
【提醒】
1、全体股东一致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红的条款合法有效。
2、注意是全体股东约定一致,而不是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或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即可。
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