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都是穆斯林国家能不能做股票 投资金融这些东西
不用担心。这两个国家都已经经历现代化,也曾被西方国家殖民,所以都有自己的股市。马来西亚还发展出自身创新的伊斯兰金融系统。况且伊斯兰禁止的是有利息的投资,不是禁止金融业。早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大批穆斯林就乘船到世界各地经商,如果没有金融业支撑,他们能做生意吗?
马来西亚是有立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保留三成的股份给当地的土著,这些土著中大约九成是穆斯林,不过不是全部。而昨天最新的消息显示,马来西亚政府要取消这个政策了。所以放心到两国去投资吧,不过还是奉劝做好功课,不要亏本了。
⑵ 马来西亚的托嘎公司的股票情况如何,现股价多少
看来您也是原始股骗局的受害者!Toga 只是在美国 OTC挂牌买卖其原始股,这根本不算是上市!公司的杜总以前有劣迹斑斑的传销项目,千万别上当!
⑶ 哪个国家的人喜欢投资金融
日前进行的“亚洲10国(城市)年轻人调查”显示,亚洲年轻人对股票等的投资欲望强烈。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持有金融产品的受访者超过了半数。这一比例在日本仅为18.5%。贷款方面,马来西亚60%的受访者借有贷款,不惜借钱也要购物的现象显著。在新加坡经营餐馆的李就以40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8560元)的资本开始了股票投资,并将所得收益全部用来购买更多股票。如今股票资产已增至6000新元。李说,“虽然现在还很少,但今后想赚到足够多的钱然后买套房子”。
拓展资料:
1.马来西亚拥有股票和信托投资等金融产品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60%。印度为52.5%,新加坡为50.5%。中国、泰国、菲律宾也超过了40%。积极购买金融产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经济状况会变好”抱有很强信心。回答3年后生活“会超过平均水平”的受访者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均超过了8成。
2.本受访者中有贷款的最少,只占不到10%,其他9国均超过了20%。其中马来西亚已达60%。正在存钱的比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达到了90%以上,超过了日本(82%)。所调查的10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回答“存钱不如投资”的人数超过了“投资不如存钱”的人数。即便如此也有78.5%的年轻人拥有存款。
3.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28岁女性公司职员托雷西·苏买了一辆本国汽车厂商“Peroa”生产的迷你旅行轿车。苏称在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发达的吉隆坡,“没有车就没法上班”。苏每个月要还700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233元)的贷款,还要将月工资的10%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存起来。
为了将来存钱的年轻人较多,这似乎可以说是亚洲年轻人的特征。亚洲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医疗制度还不发达,人们为了以防万一而存钱。越南虽力争让所有公民加入公共医疗保险,但现状却是以农村地区居民主,大多数人付不起保费,所以很难去医院看病。有经济上的余力且对本国发展抱有信心的亚洲年轻人选择积极购买金融产品等,就算贷款也要买东西。但是,有些国家的年轻人却由于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不得不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