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海天股票涨这么高还可以买吗
扩展阅读
手机股票个人账户 2025-02-07 11:31:14

海天股票涨这么高还可以买吗

发布时间: 2023-02-14 12:23:20

㈠ 一只股票五年前大涨过,现在还能买吗

一只股票五年前大涨过,现在还能不能买?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首先看它的基本面有没有问题 ,如果持续向好就可以考虑,其次看它的估值是否合理,第三看它的股东人数,如果大幅减少,筹码高度集中,尤其是大股东持续加仓则可重点考虑。此外还要看其当前技术指标是否处于合理位置以及是否符合市场当下或未来的风向等等。总之,如果要买以前的牛股切忌盲目,一定要冷静深入分析,综合研判,才能作出合理决定。

㈡ 海天味业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可以,海天在整个调味品行业中产品力、品牌力及渠道力均属于领先水平。消费品投资重点选择竞争格局好,长期增长稳健标的,在合适的价格上购买并持有。2022年调味品是食品饮料行业中最好的子行业,海天也是少有的优质公司,已经具备成长为伟大公司的基因。随着海天外资持股比例的提升,公司估值体系逐步与海外靠拢,行业前景看好、增长稳健、现金流充沛、高 ROE 的优质企业享受估值溢价。公司未来三年营收保持 16%的复合增速(成长性佳)、30%以上 ROE(盈利性好),2022年估值处于合理阶段,建议买入并长期持有,享受成长带来的长期复合收益。
调味品行业赛道好:
1、下游需求景气,增速稳定:在食品制造需求平稳、外出就餐频率加大及家庭渠道消费升级带动下,调味品行业在未来数年内依旧保持量价齐升的增长,有望维持高个位数增速,在所有食品饮料子板块中景气度较高。
2、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调味品属于刚需消费,因此即使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整体消费需求也不会产生太大波动,并且由于调味品在居民日常消费中占比较小,价格不敏感,企业容易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压力,企业盈利稳定性好;
3、行业分散,集中度提升是长期逻辑:调味品行业整体容量超 3000 亿,其中酱油单品类规模超 600 亿,2022年行业集中度较低,海天市占率 18%,中炬市占率 5%左右,CR5<40%,其他区域性小品牌市占率更低。龙头企业的渠道、品牌优势将逐步得到强化,未来存在一个市占率提升的过程。产品、渠道协同驱动,业绩稳健增长。海天作为调味品龙头企业,产品和渠道协同驱动,竞争优势显著。

㈢ 海天味业:前景并非一片大好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海天味业的估值达到50倍,是前景值得期待还是泡沫?

海天味业(603288.SH)自2014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2017年年初以来,其股价已经从不足每股30元上涨至目前的百元以上,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实属罕见。

更让人不解的是,海天味业的估值高达50倍以上,贵州茅台(600519.SH)也不过25倍左右。在如此不佳的市场环境下,为何海天味业会有这么高的估值?究竟是投资人对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期待还是泡沫所致?

买方与卖方观点不一致

海天味业主要经营调味品,前身是拥有300多年 历史 的佛山古酱园,目前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产品。多年来,公司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调味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017年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调味品行业当年的营业收入就已超过3000亿元,而公司在酱油领域有着非凡的经营业绩,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22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

2013年,公司的收入为84.02亿元,净利润16.06亿元,市值为538.32亿元(上市之初的2014年2月13日),而2018年公司的收入为170.34亿元,净利润43.67亿元,市值为1857.85亿元(2018年年底)。

五年时间,海天味业收入增长102.78%,净利润增长171.92%,市值增长245.12%。由此看出,海天味业市值的增长远高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的未来非常看好。

自上市以来,各大券商都相继推荐,很多券商给出了最高评级,但有一些现象令人疑惑,为什么在券商评级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前十大股东中只有很少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持股数为15.7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8.26%,其次是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为1.51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58%,最后是第八大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为255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4%。

除了以上三席,海天味业其余的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

一边是券商不断推荐,一边只有很少的机构买了很少的股份,这样的反差似乎说明了买方与卖方之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前景并未达成一致。

前景真的那么好吗?

近四年,海天味业保持了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但是增长的背后广告费用增速远超收入增速。2015-2018年,公司收入为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期广告费用分别为1.85亿元、3.31亿元、4.54亿元、5.06亿元。四年时间,公司收入增长50.82%,广告费增长173.51%,远超收入增幅。

在投放策略上,海天味业主要聚焦品牌头部资源投放,公司通过传统媒介《最强大脑》、《极限挑战》、《跨界歌王》等主流卫视平台头部综艺节目赞助投放,以及网络端新媒介《吐槽大会》、《奇葩说》等主流平台头部IP资源赞助合作,双管齐下。2016-2018年,公司投放了收视率排名靠前的广告冠名费超1亿元,国内天籁之战等热门综艺的冠名费超2亿元,这在行业中已是大手笔投入。

与其他同行相比,海天味业广告投入巨大,例如竞争对手千禾味业(603027.SH)的广告费用只有5586万元,和海天相差甚远。

2018年,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为170.34亿元,其中酱油产品的收入为102.36亿元,占比60.09%,是海天最为重要的产品。在调味品市场结构方面,中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2018年,中国市场酱油占整个调味品的比例为62.6%,是最主要的调味品,而美国市场最大的调味品是香草和香料、沙拉酱、意大利面酱等产品,酱油只占3.4%,是一个很小的品类。作为最大的品类和公司最大的一块收入,海天味业的酱油业务最值得关注。

从产品价格的角度来说,海天的酱油业务并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根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酱油业务上一轮的产能扩张从2010年开始,直至2018年释放完毕,酱油产量从94万吨增加至185万吨。这段时间也是海天味业业绩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在过去10年间,海天的酱油单价从2822元/吨下降到2696元/吨,降幅达到4.5%。海天的酱油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是大众化的产品,未来价格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依靠价格驱动业绩增长不太可能。

从未来销量的角度来说,酱油的销量不一定会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酱油的零售收入达到745.55亿元,同比增速为9%,其中销量带动增长是7%,价格驱动增长是2%。整体来看,中国酱油市场还在不断提升,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参照日本的情况。日本酱油人均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升左右,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6升左右,减少近40%。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升,日本人在减少对于酱油的依赖;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 健康 意识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酱油市场很难保持销量的长期增长。

从销售网络的角度来看,截至 2017 年年底,海天已拥有行业内最大的营销网络,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覆盖,线下建成直控终端销售网点50多万个,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1400多个县份市场,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镇村零售店,并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在B2C、B2B、新零售等各个板块,已分别与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盒马鲜生、宾果盒子、零售通、新通路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公司渠道的释放已经非常充分。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目前海天的销售基本上集中于国内,没有开发国际市场。未来在全球化扩张当中,公司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酱油在调味品中的市场结构,以日本为例,酱油只占整个调味品的4.7%,而美国更低,只占3.4%。而且无论是酱油还是其他调味品,每个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产品都有很高的客户黏性,很难轻易转换,产品的特性对海天未来的国际化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未来的市场格局,可以参考日本公司龟甲万。龟甲万是日本著名的调味品公司,拥有360年的经营 历史 ,2011年在日本酱油市场的占有率也不过30.8%。这和产品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酱油是一个差异化非常明显的品类,格局会相对分散。据海天味业董秘张欣介绍,“目前,在酱油市场占有率方面,海天大概是18%左右,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仅15%左右。”海天优势巨大。

从市场份额角度来说,未来海天酱油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但目前占比已经高达18%,上升的空间有限。

股价高企 高管套现

2014年上市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17亿元、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84%、15.04%、10.32%、17.06%、16.80%。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0.90亿元、25.10亿元、28.43亿元、35.31亿元、43.6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14%、20.06%、13.27%、24.21%、23.67%。上市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每年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在业绩增长背后,海天味业的股价出现了更大的涨幅。2019年6月11日,公司股价创出105.50元/股的上市以来新高。在股价不断上涨的同时,海天味业的董监高在高位不断套现。自2018年下半年,海天味业多位董、监事先后发布个人持股减持计划。例如,当年6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吴振兴、陈军阳及监事陈伯林分别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0万股、40万股、20万股。2019年1月,上述减持计划时间届满,三人分别减持34万股、8万股和8万股。

2019年4月23日,吴振兴、董事叶燕桥、陈柏林、陈军阳、董事会秘书张欣又开始新一轮减持。

根据公告,吴振兴、叶燕桥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万股,陈伯林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万股,陈军阳、张欣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0万股。

这些人的股份在此次减持前持股比例最高的也不超过0.6%,此次减持后将进一步降低。在股价高涨的背后,公司高层却频频套现。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1992-2012年,龟甲万的平均市盈率为26.61倍,而同为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味业估值高达50倍以上。按照日本调味品龙头的长期估值规律,目前的海天味业处于严重高估阶段。

㈣ 如果一个股票已经连续涨了很多天了,还能买入吗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股市都是很感兴趣的,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都是通过股市赚了钱,他们也想进入股市。但是小编建议这样的人最好不要进入股市,因为他们只是看到别人赚到钱,并没有看到别人亏损了多少钱。那如果一个股票已经连续涨了很多天,这个时候还能买入吗?

总结

专家也是这样建议的,最好不要在一只股票上涨的时候进行买入,因为可能是由大资本家在背后进行掌控,你这个时候买入,如果股票下跌,那么你就会亏得很惨。小编也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能够有一点收获。

㈤ 海天精工股票还能涨吗

比较利好。
2022Q3业绩超预期,看好行业需求复苏》,该研报对海天精工给出“买入”评级。研报中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5.10/6.22/7.47 亿元(前值为 4.70、 5.89、 7.19 亿), 对应的 PE 分别为 22、 18、 15 倍。 维持“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71.23%。

㈥ 602388海天味业可以买股票

这只股票是属于消费,盈利也好,今年已经涨太多了,现在调整阶段,如果大盘继续涨,它也会再创新高,消费长期看好,我个人观点,股票不确定性因素多,投资谨慎

㈦ 海天味业遇“酱油生虫”事件,摇摇欲坠的股价是否还能抗住

【编辑/作者 每天十点 财经 资讯栏目 刘也 /书雨】

近日海天酱油又出事了,有人买到海天酱油后,回家用了没有几次,竟然在瓶子里发现了活着的蛆,并且留下了视频证据。

这个事情一经发布到网上就炸了锅,有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示是保存的问题,但竟然很多人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却只是选择忍气吞声。海天味业得知这件事情后,只是表示并不是企业品控的问题。

“酱油生虫”已经不是第一次

经过了解才知道,海天酱油生虫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2017年就有消费者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时官方表示:没有开封是不会有活虫或虫卵生长。

海天味业对于此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任何发酵品都会有生虫的问题,尤其在炎热的天气下,所以想要避免生虫就要妥善科学保管即可。但对于酱油买了没几天就生虫的问题,一直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尤其是接二连三不断发生这种事情,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消费者也有权质疑海天味业的产品质量问题。

当然也有些网友表示会生虫,说明酱油的添加剂少,反而更 健康 。

海天味业股价是否还能抗住?

从9月开始,海天味业的股价飞速上涨,高点甚至一度超过了中石化的市值,然而随后却像过山车一样下降,一发不可收拾。近日,市值已经蒸发了135亿元以上,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发生了“酱油生虫”的事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整个海天味业所覆盖的产品线非常广,很多调味品都有海天这个品牌出现,所以官方表示现在整体销量非常平稳,公司稳步发展中。其实在2019年,海天味业的销售就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下滑,只是下滑程度并不是很高,所以没有被注意到。不过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整个餐饮业发展不畅,也就导致海天味业旗下的产品销售受阻。

对于一个调味料厂商而言,食品安全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无论“酱油生虫”的原因是什么,但要有正面回应的态度,不能总是顾左右而言他。食品安全和股价自然也是息息相关,如果食品安全做不好,自然很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良性企业的形象,不知道这次打击对于海天味业有怎样的影响。

㈧ 不少机构目前看好券商股行情,大涨后的券商股还能买吗

还是可以买到,而且现在的走势是比较好的,而且以后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㈨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

A股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现象,由其是熊市阶段抱困取暖成了一些机构及基金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以食品、医药为首的消费概念股成了多年的一种魔力,不论在牛熊市中,机构及基金都能够脱颖而出,取得不菲的投资收益,即使在年初股市在探底的过程中,他们也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简直疯狂了,他们的猛烈攻击再次惊艳股票市场。

出来混始终要还的,高估值股票也终会回归价值的。记住大树永远不会冲上天,即使是机构抱团的资产,也逃脱不了客观规律和现实。抱团取暖终究要回归现实的,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也出现过消费概念炒作的行情。美股估值也曾达到高峰,可口可乐PE46倍、麦当劳71倍,强生制药57倍,仅仅是炒作,巅峰过后,这些股票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估值回归过程,2015年创业板也曾被炒上了天,当年市梦率的估值让许多股民受了伤,现在有的已退市、有的在地上趴着。很多股票回落已经超过60%。

现在很多高估值抱团取暖的股票,PE已经超过了2015年,最近几年所谓核心资产股价涨幅惊人,茅台、海天、片仔癀从2017年算起,已经上涨460%、636%、447%。虽然这些公司业绩还不错,茅台49倍市盈率,海天85倍市盈率、片仔癀86倍市盈率。但这些公司的高市盈率是很难支持股价高速上涨的,上周这些股票经过暴涨创股价新高后,又出现了调整,在周五大盘调整过程中,白酒、酱油及医疗等板块遭资金抛弃。这些板块集体走弱。

其实这些股票的上涨,并非是这些股票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都是内、外资机构持续加仓抱团的结果,据数剧显示许多公募基金持有食品饮料板块都已经超配几倍以上。现在市场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主板拉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机构已经纷纷减仓,以至于类似片仔癀、海天味业等这些高位股价出现了集体跳水。所以从估值水平、股价定位及盈利水平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这些股票后续都不会太好的表现。现在食品及医药两大板块已经到天花板。

消费板块盛产牛股,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宝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食品饮料涨2343%、医药生物课1142%,两大行业指数领跑A股市场,是全市场仅有的两个 历史 涨幅超过10倍的行业。20年来贵州茅台上涨368倍,恒瑞医药累计上涨179倍,排名全A股第一、第二位。没有只涨不跌的板块,我认为食品和医药板块,短期内急速降温的已到了天花板,短期内已经被高估,抱团取暖的筹码已经开始松动,对于这些股票,我们只能看他们尽情的表演,尽量不要去参与,还是那句话,喝酒、吃药、打酱油你是可以做的,但这些股票却不是你现在应该买的。

最后友情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去学习》

很高兴回答

1、首先题主要清楚任何一个板块涨多了都是风险,包含白酒,食品,医药,证券和 科技 等等板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风险是长出来了,况且整个8月白酒和食品股一直在上涨,随着这两个板块的估值提高,所以需要一个像样的调整。

2、就现阶段题主如果想继续介入白酒或者食品或者医药股是考虑短期投机还是长期投资,要是考虑短期投机的话可以等支撑位进行介入短期进行博弈获取收益,长期投资的话作者这里建议还是多等一下整体的板块调整到位在进行介入,毕竟白酒和食品板块刚刚开始调整,等调整充分后再去介入一点不迟。

3、医药股近期分化的比较严重,龙头医药股抗跌性质很强,但是这里也存在整体调整的风险,还是那句话喝酒吃药的行情也是有周期的,况且现阶段我们不能再继续喝酒吃药了,我们要发展 科技 创新,要国产替代,要自主可控,况且国家政策也一直在支持 科技 发展。

4、就现阶段题主如果想介入白酒,食品或者医药,作者这里更多的建议题主分批低吸建仓,逐渐的将仓位慢慢的增大,等这几个板块彻底调整充分后题主也建仓完成,随时等待与主力共同享受收益盛宴更好一些。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医药股值不值得介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观点是不太认可的。

医药股包括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疫苗基因检测等细分行业,不少公司股价出现明显调整,调整空间在20-30%为数不少,可是就是调整30%左右,涨幅依然巨大,估值依然不低,机构持股盈利依然丰厚,如果散户不断抢反弹,就是给机构一个逢高离场的机会。

酱油调味品等食品行业,股价调整才刚刚开始,也就是两个交易日,无论是调整时间、调整空间都还是不够的,后市依然有调整的空间,但基于机构抱团,调整的方式很难进行判断,连续调整股价连续下跌对基金净值伤害太大,不符合机构利益最大化原则,因此短线会有反弹的概率,但反弹之后依然有调整的空间,更不适合贸然抄底,防止机构利用T+1交易制度,把追高投资者套牢。

白酒板块目前依然维持强势,没有出现明显调整,白酒板块目前估值位于 历史 高位,后市有调整的空间,只不过是机构抱团持股下,很难准确判断调整的时机,像酱油调味品一样,海天味业是在股价创新高下突然之间展开调整,给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白酒、酱油、医药股都是机构抱团持股,机构拉升股价很容易,不需要多大成交量,可是抱团持股最大问题是卖出通道也会拥挤,新的机构不会进场高位接盘,只会吸引少数散户跟风炒作,只要机构卖出持股,机构抱团持股出现松动,就会造成股价大跌,随着股价调整,市场热度下降,机构兑现利润就会不断增加,股价调整时间就会延长。

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酒、酱油、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这是需要从不同的时间来看待的。很多散户朋友,在做投资的时候,忽略了“时间线”,比如明明是一只短线票,却做成了长线票;明明是一只长线票,却做成了短线票。时间上的不对应,自然亏多盈少。现在,看待这三个板块,也是需要区分时间来看以及区分情况来看的。

1、从中短线的角度来看,个人并不认为这三个板块是一个好的选择!白酒股,虽然处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确实受到了冲击,毕竟大家的聚餐少了,饮用酒自然也就少了。但是,众多白酒企业利用“控货挺价”的方式,化解了这次行业危机,并且多数公司半年度财报情况还算不错。不过,如果看待估值的话,绝大多数都不便宜,处于的是近些年估值的高位,这是需要保持谨慎的。

酱油股,A股市场涉及的成分股比较少,大大小小涉及的约有10家公司。数量少,并不代表着都质地优良,一些质地不错的酱油股,现在的估值都不便宜,中短线也是需要保持谨慎的。

至于医药股,这个方向的细分太多太多了,有仿制药、创新药、疫苗、血浆、抗癌等等,几百家公司情况并不统一。只能说,板块内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那些优质的公司,而优质的公司中估值偏高的,中短线是需要谨慎的,而一些被市场“错杀”的优质公司,中短线个人认为是值得关注起来的。

2、长线,白酒、酱油、医药板块方向的优质股,是值得我们长久保持关注的。虽然中短线的估值偏高,但对应到长线,只要业绩能一直保持,能一直有着成长,这三个方向的优质公司,是值得我们保持关注的。

股票投资就是这样,涨多了跌,跌多了涨。但是无论涨跌,往往都会偏离市场估值体系和估值风向。

什么意思呢?比如白酒、酱油、医药等消费题材股,2017年开始,一是因为这些股票的确业绩不错,而且他们的业绩基本上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加之当时机构投资者在政策上比较受到了实质性的支持,即管理层反对炒小炒新炒高送转,所以白马龙头股开始起来了,渐渐地形成了机构投资抱团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马股的估价越来越高,甚至搞到部分白马股已经不能算是白马了,比如茅台的市盈率已经到了40多倍,海天味业的市盈率也到了90多倍,但位置这么高,没多少人愿意接盘,所以出货也是越来越难,机构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持有。

那么从技术上来说,只有制造借口,让这些股先跌一些,这样就会市场里的散户投资者一种感觉或者说一种假象,那就是这些股票跌了不少了,可以抄底了,殊不知,新一轮的下跌开始了.......如此不断重复,主力完美将筹码转移到普通投资者手里。所以,很多主力出货会在拉升过程之中就把大部分筹码交出去,这样相对容易得多。但是下跌过程中出货的,想要保证利润,前面拉升过程就要尽量地高。

回到开头,涨多了跌,跌多了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体系的,如果跌下来的位置没有跌到你的预期之内,该股票的价值还不是符合你的判断体系,那么就不要去碰,无论它们跌了多少。

因此,在我看来,这些股暂时都不适合去介入。

答案是肯定的,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和医药板块当前不适合介入。

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板块目前的估值呈现泡沫化趋势,同时,咱们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依靠白酒,酱油以及医药板块是不太现实的。

估值的角度上看,中证白酒指数当前PE为48.27倍,PE百分位99.51%。

酱油方面的代表性个股是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你海天味业为例,目前E为94.51倍,PE百分位99.19%。

医药咱们以中证500医药指数为例,当前PE为46.94倍,PE百分位86.51%。

很明显,这些板块的估值已经泡沫化,这行业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增速。

另一方面,咱们从常识的角度上来理解。

推动人类 社会 发展的唯一动力是 科技 创新,进而提高整个 社会 的生产力,换言之,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是 科技 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就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大英帝国的崛起,以及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

最现实的情况是,咱们的芯片半导体还被人卡脖子,这一尴尬的境地,显然不是吃药喝酒能够解决的。

这不周末中芯国际也被列入实体名单,这一方面咱不详细的展开,你们都懂的。

从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酱茅连续三天下跌,白酒分化,医药仍在下降通道中。

所以,当前不适合介入白酒,酱油和医药板块!

白酒、酱油和医药股从去年初启动上涨,只在春节后小幅回调过,涨到现在龙头基本都已创 历史 新高,且估值都已非常高,现在回调了几日,但仍不低,白酒甚至也没回调多少,所以想买还可以再等等。

这些板块都是好板块,龙头公司都是值得买的,唯一要做分析和选择的就是价格,再好的公司,股价过高的时候都不是买入的好时机。

我们就简单的看下这三个板块龙头的动态市盈率:茅台在50左右,海天味业在大跌了几天后市盈率仍接近90,恒瑞医药86,所以这几天酱油为什么能跌那么急,因为真的太高了。

当然酱油的增长率是比白酒高的,医药未来新药研发成功的想象空间能有很大,这两个行业市盈率比白酒高也正常,但还不至于高出两倍。

但现在这个阶段,是整体都太贵了。

总之这几个都是很好的行业,都值得长期关注,只要价格跌到合理的区间,还是值得入手的。至于什么价格合理,就看每个人对股票的判断了。

欢迎关注@ 财经 大表姐,学投资,让财富增值,感谢您的点赞支持哦!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

大家好!我是量化程哥,专注于股市量化分析16年,深入研究趋势变化的背后逻辑!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直接回答,之前也有朋友问类似的问题,问某某酱油还能不能进?我跟他说,现在某某酱油市盈率去到了多少?他说在80多倍,我说好,我问他,如果让你选择在同样是80倍的市盈率的情况下,有一个半导体的公司今年增长速度还不错和一个酱油公司,你会选择投谁,他居然不假思索的回答,那肯定投半导体啊,这个是国家引导投资的方向啊,那答案不是已经出来了么!他笑而不语。



你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思维?

为什么一个做酱油的估值能够去到近百倍?

其实有时候投资逻辑比较简单,但很多股民他不懂,是缺乏独立的思考,他们缺乏前瞻性的思维,主要是源于他们停留在人家创立的神话里面不能自拔。



现在网上传言,我们的 科技 公司都不值钱,一个酱油顶某个行业几十家公司,这个确实是太离谱了。酱油说白了是属于食品行业,传统行业一般估值也就是在20到30的PE,但现在居然去到了80多倍,最高的时候接近百倍,比 科技 股估值还要高,不知道这是哪些高人愿意给这么高的估值,未来一旦神话破灭,被套的人估计要熬不短的时间,这个或许是没有独立思考惹得祸。

未来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如果白酒和酱油是过去投资比较成功的话只能说明过去投资者遇到太多坑,他们只想明明白白的投平时看得见的才够安全,但这个逻辑只能代表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一定还能成功。 科技 才能代为未来!



现在国家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科技 创新, 科技 代表了未来,当你看到我们高 科技 公司一直被美国压着的时候,难道你不着急吗?科创板成立了,创业板注册制了,这些都是为了 科技 而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未来的投资一定要投这些核心的资产。

再说一下医药类的个股其实未来也是可以看好,但如果估值太高也是不太适合,我们说股价不可能永远涨,不可能涨上天去。如果太高等回调再关注。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指正。

关注量化程哥说投资,剖析时事 财经 ,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 、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前期这些股票都是领头羊,不过最近都在调整中,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问一句:调整到位了吗?是入手的时机了吗?

这些股票的业绩比较稳健,经济周期对其影响比较小 ,现金流 健康 ,利润和营收稳定增长,所以总是容易被机构抱团,去年以来基金募资容易,而基金的标配就是会配置这些股票,这些股票备受机构欢迎,也成为了机构扎堆的地方,持股比例特别高,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茅台这只股票的机构持股比例就高达80%,机构数量更是高达1830家,堪称A股中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

但是这些股票目前都处于调整状态,白酒板块目前在30日均线附近,今日踩到了30日均线,但是并没有跌破。60日均线是一条关键线,茅台目前横盘2个月了,如果跌破60日均线形成M头就不太好看了。


至于酱油王海天味业,也俗称“酱茅”,目前也在回调中,在今日之前连续大跌3天,累计跌幅高达20%,今日虽然大涨4%,但是图形也不那么好看了。

恒瑞医药、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药股在7月 中旬就开始调整了,目前还是横盘状态,两者都在60日均线边缘,其中的机构数量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大幅增加的,这些板块几乎都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也是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机构减持了,第二季度后疫情被控制住了,经济也在反弹,而且资金的流动性还比较多,所以机构又进来了,股市水涨船高。都扎堆到这些企业来了。

现在的位置比较微妙,因为这些作为前期 股市上涨领头羊的板块目前的估值都不低了,茅台都50倍的市盈率了,如果真的涨到70倍的市盈率,这样的茅台你还敢“喝”吗?但是如果减持这些股票,那么还有什么股票能够替代呢?

很多人都期望涨到4000点,但是要完成这样的目标,谁才能扛起这杆大旗?是原来的领头羊继续上涨?还是板块轮动到其他板块?原来的领头羊已经估值这么高了,再高的话真的能支撑吗?而如果是轮动到其他板块,那个板块还能坚挺?传统的地产、有色等被冷落的板块?

笔者也吃不准,现在是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左右不是,静观其变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果非要选一个方向,还是减一点。我也很好奇会往哪个方向走。

毓美美作答:受疫情影响,高确定性的行业更受投资者青睐,就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确定性的行业要比高成长性行业更能吸引人气。确定性高的消费股成为了市场现在抱团的方向,消费股虽然整体成长性不是特别高,但确定性强。为确定性多付出些溢价的消费股是市场当前的热度方向。


从估值的角度去看,食品饮料板块已经达到了 历史 新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马上跌,但意味着潜在的上升空间不大了。这两年,主力对大消费与大 科技 都是青睐有加的,近期 科技 一直萎靡不振,但消费始终引领群雄,原因就是因为 科技 受美国打压影响较深,整个行业都是连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消费毕竟是内需,相对而言更稳定。


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够满足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需要,这样的公司就能创造价值,值很多钱。这样的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我们是服气的, 白酒酱油想介入,显然现在不是好机会,如果本身就是长期持有的选手可以继续拿,破位出掉即可,如果想现在建仓,建议等深调后再做决定不迟。


未来半导体股可能会有行情,半导体股就是估值太贵,但整个半导体行业不只是炒概念,也是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的。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半导体股。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㈩ 假如某股票已连续涨了很多天了,还能继续买入吗

某只股票现在已经连续上涨好多天了,自己现在能不能继续买这个股票你要说能不能当然能了,他什么时候价格你都可以买呀。但买了之后能不能赚钱那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呀,它价格很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入手的,这时候入手不就是传说中的山顶洞的人嘛?

想投资股票赚钱就必然得冒点风险,所以说投资股票就以10%为限,下跌超过10%,那你就可以适当加仓,下跌超过20%,如果你之前就进了个底仓,那你还等什么?只要你还看好这个股票的未来发展,你觉得它未来半年未来一年肯定能涨回去。有前景那你就可以买呀,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股票买了之后三天5天就帮你赚钱,那个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