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乐东建行股票价格查询
扩展阅读
基金和股票账户 2025-02-08 04:43:59

乐东建行股票价格查询

发布时间: 2023-02-09 11:59:49

Ⅰ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最低价格是什么年代

你好,建设银行601939最低价格出现在2008年,三元左右,现在的价格还低于它当初的发行价,业绩优良,涨幅偏小,有强烈的补涨要求,建议关注,祝你投资成功。

Ⅱ 建行网上银行查询 股票

银行是查不到的。银行的作用只属于第三方托管。要查股票明细您要下载安装中投证劵的股票交易软件,或者到中投证劵的营业部(柜台或打印终端)去查询。

Ⅲ 建设银行股票优势

建行股票的优点:

  1. 建行A股只有流通股90亿,且每股发行价实打实是6.45元,

  2. A股无解禁股,长期看是好事。

  3. A股流通股本远小于H股,流通H股目前为A股7倍多,以后为24倍多(A股流通股长期90亿,H股目前流通股650亿,长期为2200亿)长期看A股相对H股高估是合理的!高估系数极限目前为7倍,高估系数长期为24倍。

  4. 9月23日,汇金入场增持价格最低4.33,3个月内特别近期任何低于4.30的价格都可以介入。

  5. 半年内准备金必下调,即使没有下调,准备金上存人行的利率也会提高,收入增加。但最终必然下调,因为资本不能太长时间无效留于中央银行,这样对银行、对企业、对国家、对资金使用效率都是不利的。

  6. 中国人的习惯决定中国的储蓄不会下调,确定在5年之内,存贷利差为主的中国银行业利润必然持续增长。30%的分红策,对高收益的股东来说,就是坐在家里数钱的活。


补充:

缺点:2008年8月初我很想抄底601939,但当时我炒香港窝轮,熊市确立以来,我一直在香港做空。我算了一下,我按美元换港币平均价1:7.8换算,美国银行所持有建行H股成本约为1.5港元/股,吓我一大跳,我知道近来金融风暴导致美国的银行业都缺钱,它必定在解禁后开始卖出套现,但大陆及香港庄家绝对不允许它高位套现,一定要打压,逼它亏本或接近成本卖出!当时939H还有6.7元左右,我想他一定要到2元附近,所以一定要拖累A股,所以不抄底A股,反而做空H股939,不错,939到了2.87港元(最低)。投资者忧虑金融海啸,会拖累全球经济衰退,环球股市再度大泻不是不可能。

Ⅳ 如何查询股票历史价格>>>百度

可以在股票软件中的成交明细中使用历史回忆功能(智能菜单下面)或者光标定位在个股的技术分析页面日K线上查看。k线图就可以看,如果是基本的知识,可以上网搜搜。

Ⅳ 想在手机上查询自己购买的股票的行情,该如何查询

一则“想在手机上查询自己购买的股票的行情,该如何查询?”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在股市中,想在手机上查询自己购买的股票的行情,该如何查询?在手机上想要查询自己购买股票的行情,我们可以选择下载一些APP,如同花顺APP、东方财富APP或者是通达讯APP等都是可以查询的。那么除了手机上的APP上可以查询外,我们还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自己的股票名称进行查询,股票价格一般将会出现在你手机搜索的结果第1条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得股票的消息呢?获得股票消息的途径有许多,比如说在同花顺里面就自带一些与股票相关的消息,或者在东方财富APP上也将会显示一些股票相关的消息。

一.在手机股票交易APP中查询

想要在自己手机上查询购买过的股票的行情,我们可以选择下载一些手机上的APP来查询,比如说同花顺东方财富或者是通达信等,这些APP都是可以查询到自己所购买的股票价格的。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Ⅵ 我09年买的建行股票4.5元,2010年11月建行配股,我的却没有配送到,怎么回事

2010年度建设银行10配0.70,配股价格3.77元/股(实施) 除权日:2010-11-15|
| 股权登记日:2010-11-04 配股缴款起止日:2010-11-05至2010-11-11 配股 |
|对象:全体股东
您需要留意的是2个问题,
第一,您在2010年11月04日收盘时是不是仍然持有该股票
第二,在缴款日您是不是账户中有足够的钱,并且下达缴款指令。
相信系统不会出现差错,您可以具体回忆下当时的情况。

Ⅶ 市场代码401 证券代码999999 证券名称 建行股份现在多少钱了能看到吗去哪看

看不懂你的市场代码、证券代码。
现在已经没有原始股的概念了。
沪深股票都是在交易所公开发行,然后直接上市。

建设银行已经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39,股票名称就是“建设银行”,没有“建行股份”这样的股票。
在任一家券商的行情软件、各大门户网站、财经网站都能看到各股票的即时行情。

Ⅷ 2022年建行抛售债券购买股票会涨吗

打开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软件,都会有关于债券市场的查询。一般选择左下方的“沪深债券”,就可以看到交易所交易的所有实时债券价格。



什么时候买债券最赚钱呢?买债券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买债券最赚钱呢?买债券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般人们普遍认为债券基金合适的买进机会是经济踏入衰退阶段,金融机构正式进入降息周期。先前债券销售市场已遭受数次升息冲击性,因为投资人担忧来源于后面升息的进一步冲击性,在大家迫不及待地售卖下,债券不仅提早释放出来源于银行利率调整的大多数风险性,并且很多种类处在明显超跌股情况。其为债券销售市场底部地区,当然最适合买进债券型基金。需要注意债券的投入范围是什么,交易费用多少钱,对债券的盈利期望不必太高。

在如今投资市场与经济过程中,存在一种从众效应,便是某个人的项目投资或者其它个人行为总可以从归属于大部分人的个人行为,从而获得大家的喜爱,这表现在A股市场上是资产或投资人也会比较密集的进入某一个A股市场或是某一个投资品种,一旦了解、了解到了巨额资产进入销售市场后,债券的价钱早已很高了。因此,又预知的投资人会先一步,在一大群投资人赶到以前来投资。不论是债券销售市场或者其它的销售市场都一样,价格运动都存在惯性力,这表明不管价是涨是跌都是会不断一段时间,因此投资人应当趁机实际操作,当债券销售市场一开始增涨的时候可以买入,假如发现价格有往下转为的态势就果断放开手被淘汰。那种感觉实际操作一定要及时的预料确定发展趋势。

把银行贷款利率做为较为债券价钱的一个标准,债券市场价格很容易受利率危害,假如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时大量资金便会返回金融机构,看向存款,债券价钱便会持续下跌,相反也是,由于,投资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赢利,投资人一定会任意关心项目投资环境变化,勤奋剖析利率转变,比较好的购入方法就是在年利率降低以前买入,或在银行贷款利率提高一段时间后买入,这样就可以是利润的更大化。

最新上市的债券和新上市股票不一样,债券价格行情一般相对稳定,假如有新债券发售,新债券将来吸引投资者留意,新发行的债券就比其它的债券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一些,此刻很有可能债券销售市场要做一次新的变化。一般是新债券的价钱慢慢增涨,盈利慢慢降低,原先上市债券价钱差不多或者下挫,盈利慢慢扩大,债券市场中的价钱做到新平衡。此刻价格对比调节前价钱要高很多,因此,若是有新债券发售的话要坚决买入,可以等涨价一段时间后再售出,那么就会有非常好的盈利。

明天银行债券理财还跌吗

防疫政策边际变化、地产政策持续放松、资金利率边际上行等多方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出现调整,银行理财、债券基金等净值型产品出现净值回撤,造成了投资者大面积亏损。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周全市场负收益的短债基金占比超过90%,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也超过40%。

大面积亏损下,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资者选择了非理性赎回,部分产品短短几天被赎回了超过70%,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出“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希望安抚恐慌的客户。无论是投资者、资管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此刻都备受煎熬。

这种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3月,也曾出现数千只银行理财产品负收益的情况。当时,也同样引发了投资者不解、投诉和赎回。

遗憾的是,时间过了大半年,熟悉的剧本再次上演。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好事。可以让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更好地认知银行理财、短债基金的本质,也是财富管理行业适应资管新规转型的一次压力测试。

01

过往,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的“优点”,迎合了大批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但刚性兑付是违背资管行业本质规律的,在金融体系内积聚了大量风险,因此资管新规把“破刚兑”作为首要目标。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所有理财产品,都应是“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净值型产品。

为了避免给市场造成过大冲击,2018年4月发布、原本应在2020年底完成过渡的资管新规,最终将过渡期延期至2021年底。监管也是希望给予市场、投资者足够的缓冲和适应时间,转换过往的管理策略、销售方式和投资预期。

但经过这几次的压力测试和检验,大家似乎仍未适应过来。

时代列车滚滚向前,但车上的人,仍然沉醉在过往的幻象之中。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为了迎合投资者“根深蒂固”的刚兑预期需求,通过展示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近一年收益等方式,将低波动的净值化产品贴上 “理财替代”、“稳健收益”等产品标签,销售给普通客户。而大部分客户也仍然把此类产品,作为存款替代,有很明确的保本保收益预期。

这种错配的风险遇到市场波动,极易因巨额赎回而演化成危机。

02

其实,无论从纵向和横向比较,本轮债券市场波动并不算是特别大的量级。

纵向来看,以“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为例,本轮行情自11月以来,累计下跌0.71%,下跌幅度其实远不及2016年债灾时的2.06%和2020年5月至7月时的1.93%。横向来看,以美国为例,本轮美联储开启加息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近一年上行了超过250BP,而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轮也只是上行了20-30BP。

前两次较大的债市调整,给投资者造成的影响,似乎并不如此次强烈。而美国本轮“暴力”加息给美国投资者造成的扰动,也似乎有点风平浪静。

图片

那这次算不上特别重量级的债市调整,为何引起了如此大的市场负反馈呢?木爷认为,资管新规实施后,资管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没有将客户的预期管理在金融专业合理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除少数符合要求的资产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外,大部分资产都应采用市价估值。市价估值,就意味着有涨有跌。市价估值下的债券投资,其实并不只是收取稳定票息这么简单。债券价格受宏观环境、市场利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等诸多变量影响,发生上下波动是必然的。而资管机构无法再通过过往“分离定价、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的方式,将产品实际收益率,“稳稳”落在给客户所展示的收益率上。这就导致了所见非所得的问题。

刚兑时代,客户所见即所得;净值化时代,所见并不一定所得。不管是资管机构还是财富管理机构,都无法保证客户赚钱或者赚足够多的钱。投资结果永远是个概率问题,而且时间越短,不确定性越大。理财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其效果是后显的、不确定的。

然而,这种后显的、所见并不一定所得的不确定性预期,并没有有效传导给投资者。相反,部分财富管理机构为了提升销售保有量,迎合投资者对刚兑的“执念”。通过展示确定数值,如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收益、近一年收益等,让投资者产生了强烈且不合理的保本保收益的“确定性”预期。有历史包袱的银行理财如此,而本没有历史包袱、净值化彻底的短债基金产品,也乘上互联网的翅膀,被当做银行理财的替代。

市场平稳时,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投资者三向奔赴、一片祥和,保有量节节攀升。而资金端的不断充裕,也导致信用债市场拥挤。在资产荒的不断加剧下,债券收益率一再压低,风险积聚。

一遇风吹草动,这种建立在不合理预期上的信任,就极易崩塌、反噬。当“本应盈利”的产品产生亏损时,缺乏有效预期的普通投资者就容易选择恐慌性赎回。为了应对巨额赎回,产品管理人被动折价变现债券,又使得债券市场出现踩踏,导致了产品净值进一步下跌,产生螺旋式负向循环。

当初投资者对刚兑爱得有多深,当保本保收益的光环被打破时,“跌落神坛”的理财产品就会承担多大的压力。辛辛苦苦大半年积累起来的收益率和保有量,短短几天就都还回去了。

03

投资者预期与产品收益表现不匹配,诱发了资金端的赎回。而从资产端市场来看,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投资者行为改变,也成为了风险放大器。

过往,银行理财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也以机构为主。在摊余成本法估值、刚性兑付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并不会感知债券市场的波动,银行理财也不需要应对净值波动带来的赎回压力,可以在债市波动时作为稳定市场的力量出现。而债基投资者中,机构占多数。机构相对而言更加理性,即使需要赎回,也一般会与管理人提前沟通,尽量减少对投资端流动性的冲击。

净值化后,这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由于净值化后,债券价格的波动会反映在产品净值上,银行理财就不得不面对净值波动带来的赎回压力。资金端的赎回扰动,最终传导至资产端的投资上,银行理财也作为抛售方出现在债券交易中,或通过赎回债券基金的方式间接抛售债券资产。而随着非标资产压缩,在银行理财的投资构成中,标准化债券占比不断抬升,信用债占比超过了50%。赎回带来的抛售,势必使得信用债流动性承压。

图片

其次,债券型基金,特别是短债基金中,在互联网渠道的加持下,个人投资者的占比也与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当。个人投资者受限于风险承受能力、专业背景、情绪影响,更容易做出非理性行为,繁荣时蜂拥而至申购,波动时一哄而散赎回。比如这次,不少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短债产品,短短几天规模下降就超过50%。债券基金也成为了本轮债市调整的抛售方。

第三,为了使得净值型产品在收益率上迎合普通投资者的过往收益预期及排名需求,在没有非标资产高收益率的加持下,资管机构在管理中只能通过拉长久期、下沉信用、提高杠杆的操作,尽可能增厚投资收益。但这种操作,也同样会提升风险,在抛售时将面临更大的净值波动。

还有一个隐忧是,过往银行理财负债端较为稳定,配置信用债资产,主要以持有至到期为主,较少进行交易,信用债资产流动性相对不足。而当负债端不再稳定后,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参与方的交易能力能否支撑因赎回导致的交易需求,也尚未经过充分检验。

可以说,因未形成合理预期的个人投资者介入,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风险。

市场波动带来的散户非理性行为,最终也传导到了债券市场。在赎回压力裹挟下,参与债券投资的机构也只能不计成本地砸盘抛售,产生踩踏。而久期越长、资质越差、杠杆越高,所受的损失也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整仅是市场风险因素导致的,并未发生信用风险事件。事实上,由于目前我国信用债定价体系尚不完善,在各种“信仰”的加持下,债券的评级结果、估值都存在一定扭曲。目前的债券价格并不能真实反映债券的信用风险。如果未来同时遭遇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事件,引起的危机或将更加严重。

04

资管新规颁布四年有余,资产端已经基本完成了净值化改造,但是作为资金端的投资者和财富管理平台,仍然没有摆脱过往的路径依赖。

资金端的偏好,也会传导给投资端的资产管理人。为了迎合不合理的预期,导致动作变形,重回老路。而每次不合理预期的落空,都导致客户的投资体验不佳,也将导致客户对财富管理行业的不信任。从近几次的市场检验来看,财富管理行业应对资管新规的转型仍难言成功。

而如何帮助客户建立起符合金融规律的合理预期,是财富管理行业应对此次转型的关键和本源。

“以客户为中心”也是这几年财富管理机构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是要一味迎合客户不合理的需求和预期。当客户对产品的预期不合理时,该做的,应该是引导客户对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和预期。而不应简单贴上稳健标签、收益率数字了事。

就比如短债基金,凭借其清晰的风险收益特征,本身是具有投资配置价值的,短期有波动也非常正常。但拉长周期来看,持有一年,获得盈利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如果通过重点展示产品的波动回撤数据、持有一定时间的盈利概率指标,让客户在投资前能形成合理认知,遇到波动时,客户也会更加冷静、理性,而不是一赎了之。

当然,展示更多的风险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利于产品销售和转化,涉及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但短期利益,其实很容易还回去,售前不切实际的美感有多大,售后就要花多大的精力、成本去维护。

这次银行理财、债基的净值下跌和巨额赎回,对投资者、资管机构、财富管理机构都是很好的警醒。相信这次交完学费后,行业参与者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在下次市场考验来临时,可以更加从容应对。

Ⅸ 建设银行股票代码是多少

601939 建设银行
公司名称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9月14日,银监会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 于中国建设银行重组改制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银监复[2004]143号)批准原建行以分立的方式进行重组, 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公司法》并经银监会批准,本行、中国建投与汇金公司于2004年9月15日签署《分立协 议》。根据该协议,原建行分立为本行和中国建投。银监会于2004年9月15日向本行颁发了机构编码为B10411000H0001的金融许可证。2004年9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向本行颁发了注 册号为100000100391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本行正式成立。 发起人及其投入的资产内容汇金公司与中国建投以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本行承继的相关资产负债经评估后的净资产1,862 亿元作为出资,分别拥有本行85.23%和10.65%的股份。国家电网、宝钢集团和长江电力作为本行的发起人,以现金方式分别出资人民币30亿元、人民币30亿元和人民币20亿元,分别拥有本行1.55%、1.55%和1.03%的股份。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根据本行与美国银行、汇金公司与美国银行、本行与富登金融签署的一系列协议,美国银行和富登金融于2005年8月29日,分别出资25.00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向汇金 公司购入17,482,2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