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响股价变动的基本因素
影响股价变动的基本因素
(一)公司经营状况
股价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
1.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层质量。
2.公司竞争力。
3.财务状况。
4.公司改组、合并。
(二)行业与部门因素
1.行业分类。
2.行业分析因素。
(1)行业或产业竞争结构
(2)行业可持续性
(3)抗外部冲击能力
(4)监管及税收待遇——政府关系
(5)劳资关系
(6)财务与融资问题
(7)行业估值水平
3.行业生命周期。
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4个阶段。
(三)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1.经济增长。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势态良好时,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较良好,它们的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2.经济周期循环。社会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一般都要经过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股价的变动通常比实际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领先一步。所以股价水平已成为经济周期变动的灵敏信号或称先导性指标。
3.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价下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使证券价格下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包括:
其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以此影响股价。
其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
其三,干预资本市场各类交易适用的税率,如利息税、资本利得税、印花税等。
其四,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间接影响股价。
㈡ 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时,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较好,它们的股票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下降。
经济周期循环也会影响股价的变动。两者的关系一般是:经济复苏—股价回升;高涨阶段—股价上涨;危机阶段—股价下跌;萧条阶段—股价低迷。
政策和股价的变动也关系密切。以货币政策来说,当央行增加货币供应,资金面较为宽松,大量游资需要新的投资机会,股票成为理想的投资对象。一旦资金进入股市,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便会促使股价上升。反之,央行减少货币供应,资金普遍吃紧,流入股市资金减少,加上企业抛出持有的股票以获取资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交易萎缩,股价下跌。
2.行业与部门因素
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某种行业性或产业性的共同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称为行业/部门分析。常见的行业分析因素主要有:行业或产业竞争结构;行业可持续性;抗外部冲击的能力;政府关系;劳资关系;财务和融资问题;行业估值水平。
根据行业周期理论,任何产业或行业通常都要经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四个阶段。即使行业不同,处于相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所属股票价格通常也会呈现相似的特征。
3.公司经营状况
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从理论上讲,公司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正相关,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股价就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可以从公司治理水平与管理层质量、公司竞争力、财务状况等方面来分析。
财务状况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a.盈利性。公司盈利水平高低及未来发展趋势是股东权益的基本决定因素,通常把盈利水平高的公司股票称为“绩优股”,把未来盈利增长趋势强劲的公司股票称为“高增长型股票”,它们在股票市场上通常会有较好的表现。衡量盈利性最常用的指标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b.安全性。公司的财务安全性主要是指公司偿还债务从而避免破产的特性,通常用公司的负债与公司资产和资本金相联系来刻画公司的财务稳健性或安全性。
c.流动性。公司资金链状况也是影响经营得重要因素,流动性强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尤其在经济低迷时期,这一类公司股票往往会有较好的表现;反之,流动性弱的公司,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容易陷入技术性破产。
除了以上基本因素外,战争、政治更迭、领袖更替、自然灾害、投资者心理、人为操纵等也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㈢ 巴菲特到底是怎么计算价值的,如果用大智慧具体哪个数据怎么计算。100分悬赏
很烦复制-粘贴。老巴的投资说简单就简单,说难也很难,要不然就不会只有老巴一个股神了!并不是楼主想像的那样找一些数据来计算一下企业的价值就完事了,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那遍地都是巴菲特了。老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从来不以短期股价涨跌来盈利,不熟悉的企业老巴从来不买,对于老巴研究企业的精神绝大多数人是学不会的,而这正是老巴投资的精髓。虽然老巴曾经说过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现金流的贴现值,但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法去给一个企业估值时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几乎所有的数值都是一个假设值,虽然会得到一个绝对值,但这个值也许就是一个错误的绝对值,还不如一个模糊的近似值有用。而要得到一个模糊的近似值就必须对一个企业有充分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确定性,忽冷忽热的公司就根本不能预测未来,也就根本不能相对准确地给它计算价值。说到这里楼主可能有些失望,但我们也有我们的方法,我想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老巴这种精神去耐心地研究一家企业。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寻找那些长期以来业绩稳定增长,又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股价相对低点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对于股价的相对低点,可以用相对估值法确定,相对估值法网上介绍得太多了,自己去找。然后再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一下,以便确定一个大概值。自由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对有些行业没什么用,但对于一个股民来说也是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总比没有的好。
㈣ 股票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你好,股票发行价是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经营业绩和静态市盈率上报,经证监会批准后向大众发行的价格。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也是影响上市公司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发行企业业绩好、行业前景好,其每股税后利润多,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也高,反之亦然。
后面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
一、公司经营状况
股价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
1.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层质量。
2.公司竞争力。
3.财务状况。
4.公司改组、合并。
二、行业与部门因素
1.行业分类。
2.行业分析因素。
(1)行业或产业竞争结构
(2)行业可持续性
(3)抗外部冲击能力
(4)监管及税收待遇——政府关系
(5)劳资关系
(6)财务与融资问题
(7)行业估值水平
3.行业生命周期。
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4个阶段。
三、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1.经济增长。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势态良好时,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较良好,它们的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2.经济周期循环。社会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一般都要经过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股价的变动通常比实际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领先一步。所以股价水平已成为经济周期变动的灵敏信号或称先导性指标。
3.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价下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使证券价格下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包括:
其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以此影响股价。
其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
其三,干预资本市场各类交易适用的税率,如利息税、资本利得税、印花税等。
其四,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间接影响股价。
㈤ 巴菲特关于伯克希尔的15条原则
1983年,巴菲特总计了15条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以帮助伯克希尔的新股东了解他的管理思路。我们一起来学习。
1.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
伯克希尔不同于一般的私募基金,从组织形式上,是一家公司制企业,但巴菲特和芒格仍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也就是说,作为公司的股东,不需要支付管理费,也不需要支付收益分成,就能享受到巴菲特和芒格的高超投资业绩。
2.吃自己做的饭。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其实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只是帮股东打工而已,换言之,帮别人做饭,但自己不吃,但伯克希尔不同,巴菲特和芒格的绝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存放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上,欢颜着,他们做饭,跟大伙一块吃,亏了一起亏。
3.长期目标是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平均年回报率最大化。
很多管理者以公司市值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市值越高说明自己经营得越好,美其名曰“市值管理”,但巴菲特完全不一样,不关心市值变化,而是专注在公司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增长至少要超过美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增长率。
4.第一选择是直接持有一系列多元化的企业,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高资本回报,次选是通过保险公司,持有一些股票。
从这个角度考虑,巴菲特更加期待一个低迷的股市,这样才能以低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伯克希尔从下跌的股市中获益,就像我们从下跌的物价中获益一样,所以,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应该害怕熊市,而是充满期待。
5.不同于传统会计报表,向股东报告所控制企业所产生的收益和其它重要数字。
伯克希尔是一家投资公司,不同于实体企业,仅从其会计报表上,是很难衡量它的真正价值的,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会告诉股东那些真正重要的数字,以了解伯克希尔的真正价值,而非简单的报表数字。
6.在收购时忽略账面资产,专注未来可带来收益的资产。
账面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巴菲特的运作和资本分配的决策,宁可购买那些未在账面体现,但实际可以到来2美元盈利的资产,而不愿购买可以在账面体现,但仅能获得1美元盈利的资产。未来现金流才是关键。
7.非常谨慎地使用债务。
当进行借款时,尽量将长期利率固定下来,宁愿拒绝一些诱人的机会,也不愿过分负债,保守的策略虽然会影响收益,但必须为投资者负责,这样才安心。
所以,谨慎使用杠杆,别因为失去一些机会就寝食难安,机会常有,但本金丧失了就失去一切。如巴菲特所说,不会用家人、朋友所拥有和所需要的东西去冒险,为了得到他们原来没有和不需要的东西。
巴菲特实际使用的债务,即保险浮存金,几乎无成本,而是期限很长,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杠杆,成本很高,期限很短,非常危险。
8.管理层的愿景不会让股东花冤枉钱。
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顾长期的经济结果,花高价格收购以追求多元化,规模化,太高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巴菲特和芒格使用股东的钱就像用自己的钱一样,会权衡收购后得到的价值,只关心能否增加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
9.定期根据结果反思决策。
会考察留存在公司的利益,长期而言,每留存1美元的利润,至少创造不少于1美元的市值。巴菲特会衡量这1美元到底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还是分给股东更有价值,伯克希尔长期不分红,就是说明这1美元还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
10.只有在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会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伯克希尔的股票太值钱了,如果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收购,会损伤伯克希尔股东的利益,不如直接现金收购来得更划算。除非伯克希尔的股票严重高估。
11.不太有兴趣卖掉伯克希尔拥有的优质资产,哪怕价格比较高了。
即使对于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企业,只要它们还能产生哪怕微薄的现金流,只要管理层和劳资关系还不错,巴菲特和芒格斗不会卖掉。不轻易放弃,这也是巴菲特的风格吧,所以才造就了原来的平庸的纺织企业,如今伟大的伯克希尔。
12.会坦诚、如实地汇报好与不好的地方。
巴菲特会换位思考,如果处在对方的位置,希望了解哪些内容。在信息披露上,不会双重标准,确保每个股东都能知晓所有其它人知道的内容。
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总是这么另类,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伯克希尔。
13.只在法规监管的范围内讨论证券市场行为。
既然是上市公司,自然要遵守规则,同时,巴菲特显然也不会讨论具体的投资活动,甚至那些已经出售的投资,毕竟,有些人人尽皆知就没办法玩了。
14.希望股东在持有期间能获得与公司每股内在价值损益同步的收益。
巴菲特既不希望股票价格涨幅超过内在价值,也不希望低于内在价值,保持同步,最好,这样对新老股东最有力。
15.希望长期超越大盘指数
即标普500指数,如果超不了,就失去帮股东打理投资的意义了,不如大家都去买指数。巴菲特确实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