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冯鑫股票质押的价格
扩展阅读
2020股票账户增加数量 2025-04-22 15:37:58
股票账户遗产市值 2025-04-22 14:55:38

冯鑫股票质押的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1-10 19:11:41

❶ 一般公司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时,质押的价格为当时股价的百分之几

一般是按前20日或者前60日股票均价为基准计算,具体质押的价格要看是流通股还是限售股,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从30%到50%不等。主板流通股的质押率最高。
股权质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

❷ 暴风集团黯然退市,公司股票10日摘牌,退市后股民的钱该怎么办

2019年7月起,暴风集团经历了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等一系列事件,员工持续流失。2019年12月,公司仅剩10余人,除冯鑫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

从创始人冯鑫因行贿罪入狱、企业发不出年报、公司净资产无法转正,到业务停滞、公司无法正常运作。但归根结底,核心点还是企业战略本身的问题。

❸ 一代“妖股”覆灭记

每股1.48元、总市值4.88亿元——7月1日,暴风集团(下简称“暴风”,300431.SZ)停牌,它的股价、市值就此凝固在这两个数字上。

7月8日,深交所决定让其暂停上市。按照相关规定,暴风还有机会留在A股,只要它在1个月内披露2019年年报。不过这件事,暴风可能办不到了。这家公司目前既没有首席财务官,也没有证券事务代表,直到停牌前它都聘请不到审计机构。

一年前,暴风创始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带走,许多高管陆续辞职,公司陷入债务还不起、工资发不出的窘境。

楼起楼塌,短短数年。

2015年3月24日,暴风在创业板上市,之后的40个交易日中,暴风创造了36个涨停板。它的股价更是一度达到327.01元,巅峰市值超过400亿元,被股民称作“妖股”。同行的优酷、土豆市值加起来也远低于暴风,当时有人戏称暴风可以买下优酷和土豆。

曾经的暴风是一个标志,它的成功上市加速和推动了中概股的集体回流。可惜,暴风自己却没能借此实现跃升,只是如流星一般划过。应了冯鑫最初的那句话,“时刻准备好什么都没有。”

对于暴风的失败,冯鑫认为主要是自己的“无能”。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冯鑫有没有想起雷军对他的评价:你找的方向不够大;你得找个人帮你;你对钱的认识不深刻。

个人的能力和命运永远随着时代车轮滚动,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底色,加速了暴风逐渐走向末路。

如果一早预见到会如此收场,冯鑫还会不会选择上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暴风一直都在筹划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因中概股赴美上市遇冷,果断调整股权架构,把外资股东替换成人民币投资人,改道创业板。“这个过程痛苦得像蜕皮。”

国内上市也并不一帆风顺。按照最初设想,暴风想在2012年底实现上市。不巧的是,从2012年11月之后的近14个月,A股开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IPO财务大检查,新股上市实质上处于暂停状态。在未知终点的等待中,暴风决定与阿里合作谈判。

2014年重启IPO之前,暴风和阿里的合作已经谈了好几轮。那个阶段,阿里正积极布局影音资产,而暴风是“国民软件”“装机必备”。阿里承诺分几年投入9亿美元,还会和暴风互换资源。

如果当时接受了阿里“招安”,冯鑫的生活也许与现在完全两样。“下班后去吃个螺蛳粉,到哪里吃个西瓜,划划船,有个新电影一定去看看,然后开个读书会什么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冯鑫为人所知的形象,是打坐、读《道德经》和《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个摇滚青年。

可他却选择了继续上市。另一边,阿里则转投了优酷土豆。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冯鑫是个有英雄情结的浪漫主义者。他回忆20多岁在金山工作时,最兴奋的场景就是“大家每天都在想怎么样做得更好,哪个人能成为英雄”。40多岁在一次金山老同事的饭局上,雷军透露小米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是100亿美元”。这极大刺激了冯鑫,回去之后他就一直在反思:到底哪里不如人?相比被阿里收购,上市给了冯鑫纵身一跃、抓到梦想的机会。

上市后不久,冯鑫就提出,未来暴风要成为100亿美元公司中的一员。

A股的热情,让上市这个决定,看起来无比正确。

2015年3月暴风上市,以每股7.14元的价格公开发行3000万股。也就是说,暴风最初的计划,只想从股市拿走2个多亿。考虑到一直到上市前,暴风都是个“小”公司,这样的打算才更理性。

2014年全年,暴风的营收不到4个亿,收入也很单一,主要靠广告;净利润同比增长8%,还是因为前一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没想到,市场却癫狂了。股价由7.14元的发行价一路上涨到最高327.01元。

节节攀升的股价伴随着层出不穷的质疑:暴风凭什么撑起那么高的股价?

有人怀疑是冯鑫自己在炒作股价、从中牟利,更多人认为暴风就是“运气好”。暴风的一位早期投资人说,如果不是那个阶段、那样的市场情况,很难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而这种小概率事件,正好就砸在了冯鑫和暴风头上。

如果放到现在,这样一家公司很难在A股掀起如此风浪,可2015年不同。彼时的暴风头顶着“互联网”概念上市时,整个市场上只有乐视一家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对A股来说,暴风的故事新鲜且稀缺。

硬币的另一面,是积蓄已久的市场需求。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非常渴望投资新经济公司。“大家都希望能分享互联网以及代表未来趋势的新经济红利。”一家国际投资机构的负责人说,暴风上市后的股价暴涨,反映出来的恰恰是相关题材的稀缺。

就像冯鑫说的,“人有时候就是完全凭运气。”暴风上市之初,也赶上了中国股市的一轮上涨。暴风股价登顶的前后,股市也登上了那一轮上涨的最高峰。仅2015年上半年,沪指涨幅超过60%,而创业板指数涨幅则达到了166%。数据背后,是潮水般入场的资金。

水涨,自然船高,暴风一下子被高高托了起来。

好运气总会用完。

暴风的股价在冲顶之后,即开始高位回落。2015年7月中旬,暴风股价在五个交易日中跌去了四成,从超过300元滑落到181.61元,在那之后下滑趋势持续了近3个月。

在暴风股价动荡时,整个市场的热情也在退潮。市场行情在当年的6月开始反转,6月15日当天股指的断崖式下跌,令很多人记忆深刻。此后,上证指数在四个星期内下跌近35%,期间上市公司股价大面积腰斩。整个2015年对股市投资人而言,上半年在天堂,下半年则是地狱。

理性来看,股价起伏是一种价值回归,但前期暴风连创新高的神话,让冯鑫膨胀了,他认为,暴风就该值那么多钱。

2015年7月,在股价还在200元左右时,暴风就开始向市场喊话,认为自己被市场低估了。为了稳住股价,暴风开始倡议员工增持,由冯鑫兜底。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承诺,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2股。强刺激之下,暴风开启了第二轮的股价上涨,当年9月从39元的最低点再次回升到百元之上。

同时,暴风开始造梦。2015年,暴风制定了“全球DT大 娱乐 ”的战略,以暴风魔镜(VR)、暴风 体育 、暴风影业和暴风TV为业务中心,梦想着成为“新 娱乐 平台的领导者”,不仅布局中国市场,还要放眼国际。暴风的战略目标是,到2025年,平台将每年链接数亿人,有最新、最全的 娱乐 内容和服务,用数据链接不同的终端和场景。

为此,暴风快速跑马圈地,仅2016年投资和孵化的项目就有十几个,试图借力资本构建一个既做平台、又生产硬件和内容的 娱乐 王国。

2018年9月,在一份公开的内部谈话中,冯鑫也承认当时“心态膨胀了”,还没有学会懂得恐惧。

“有100块钱做50块钱的事是一种状态,有100块钱干200块钱的事是另一种状态。”他不仅错判了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也错判了团队的整体能力。于是各处都出问题、各处都要救火。最直接的结果,是暴风陷入亏损的泥潭无法自拔。

2018年,暴风巨亏,净利润亏损高达10.9亿元,同比下降2077.65%。审计机构还认为财报关于商誉计提的部分有问题,因此出具了保留意见。

从当时来看,暴风已经走上乐视的老路,人们也开始担忧,它会最后退市了事。暴风和冯鑫,亦很早就被看作是乐视和贾跃亭的“门徒”,无论是求大求全的产业布局还是操控财报风波,都有乐视的影子。

不过,冯鑫从不承认“学习”过乐视,他的朋友们也不认为冯鑫是第二个贾跃亭,因为他“没有出国”“手里的暴风股票大多没有变现”。

冯鑫也不承认自己有道德问题,“如果我个人真的有问题,最多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

一家小公司梦想着能跑步变成大公司,结果是战略、团队管理、执行上都出现偏差。而冯鑫本人对资本市场不够了解,对资本缺乏控制,正是导致结果偏差的一大原因。

暴风上市后,不仅股市追捧,也聚集了众多的资金和项目。那些年,和暴风联合发起私募基金、投资暴风旗下资产的,不仅有东山精密、宁波航辰、华谊兄弟等上市公司,还有众多的明星基金,包括松禾资本、IDG、中信资本、高榕资本等等。

冯鑫对待它们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钱的认识确实不深刻。冯鑫后来反思说,“别人给了你一笔钱,一定在某个时候是要回报的。”当年和暴风打得火热的机构们,看中的是暴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有通畅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和暴风联合投资的项目有朝一日能被上市平台并购。

但直到2018年9月,暴风都没能完成一次融资和并购。在一些没有成功的尝试中,冯鑫“手底太松、对钱不敏感”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2016年6月,暴风提出要定增募集30亿元,用于收购稻草熊影业、立动 科技 、甘普 科技 三家公司。证监会否决了这个计划,稻草熊影业半年后也转投阿里。但阿里给稻草熊的估值是1173万元,仅是暴风收购对价的1/14。

出手阔绰的暴风,其实一直缺钱,从2015年上市起,冯鑫就一直在反复质押手里的暴风股权,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别质押了10次和13次。除了很少一部分,质押来的钱都用到了公司。

因为最初的设想迟迟走不通,围绕在暴风周边的机构们,慢慢失去了耐心。其中一个案例就是,中信资本要求提前退出暴风魔镜项目,但暴风当时已经没钱还清投资款了。因此,中信资本要求法院冻结冯鑫手里的部分暴风股权。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股市投资人身上。在2017年的投资者业绩说明会上,就有人提问:暴风已经上市两年了,什么时候能够让投资者体会到真正的价值?

暴风当时的回答是:大概会在2020年。

冯鑫似乎没想过,如果承诺不能兑现怎么办,他似乎也没有想好,在发生商业纠纷时,怎样最大程度地去维护上市公司的利益。

2015年,暴风联合光大证券收购英国 体育 版权公司MPS,成了暴风走向衰败的加速器。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52亿元,招行等金主都出了钱。但出人意料的是,暴风竟然没有和MPS管理层签竞业禁止协议,于是人家转头就另起门户,把意甲、法甲的赛事版权和合约腾挪到了自己的新公司。失去了这些核心资产,MPS的业绩快速变脸,被暴风收购不到两年就宣告破产了。

这起失败的并购,很可能也是让冯鑫失去自由的最主要原因。2019年7月,冯鑫被公安机关带走。9月,冯鑫“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批捕”的消息落地。在那之前,招行把光大证券告了,要求光大证券还钱;光大证券又觉得是暴风的错,也把暴风告上了法庭。

至此,暴风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如果时光倒流回2015年暴风初上市时,它会保持清醒还是再次迷失?也许,冯鑫自己都难以回答。

❹ 独家 | 冯鑫涉嫌刑事犯罪被指有关MPS项目破产,光大方面否认报案

编辑 / 宋玮

该人士表示, 光大与暴风的经济诉讼正在进行中,冯鑫是被公安机关直接带走,是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而MPS踩雷一事,主要因为暴风没有履行回购协议,才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违约。

据多家媒体报道,暴风多个项目存在暴雷,这可能反映了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正在面临此起彼伏的金融风险,其公司运营业绩上半年也持续下跌并有千万级亏损。

2016年2月,光大浸辉(光大证券旗下公司)联合暴风集团等设立了浸鑫基金,以2.6亿元撬动52亿资金,在5月完成了对全球 体育 赛事版权公司 MP &Silva Holding S.A.(简称MPS) 65%的股权收购。这一收购案被当作明星项目宣传。但两年后,MPS三大创始人相继套现走人,公司也因经营陷入困境并破产。

随后的事实表明, 这笔收购给参与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有多家国资背景的资金也部分参与其中。 根据天眼查信息,除了暴风投资、光大资本、光大浸辉之外,浸鑫基金还涉及到11家LP,背后的出资方招商银行、华瑞银行、东方资产、钜派投资及云南、贵州省国资均有踩雷。

天眼查显示,招商财富(LP),出资28亿元;爱建信托(LP),出资4亿元;鹰潭浪淘沙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LP),出资3.15亿元;暴风集团(LP),出资2亿元;光大资本(LP),出资6000万元;光大浸辉(GP),出资100万元;暴风投资(GP),出资100万元等。

而这一切,按照之前的协议规定,光大资本需要成为最终兜底方,承担几十亿元资金损失。于是,爆发了连环诉讼案。招商财富作为浸鑫基金最大出资人,出资了28亿元。2019年6月,招商银行起诉光大资本,要求后者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索赔34.89亿元。5 月8,光大起诉暴风,索赔7.5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机构的海外项目通常很难做到充分监管,光大证券对海外项目也可能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且冯鑫在海外投资方面实际上缺乏经验,具体操作又比较冒进鲁莽,因此不排除在诸如钱的来源,或者资金使用等过程中存在违规甚至涉嫌违法的地方。更多真相尚待司法机构进一步调查披露,但初步的教训和硬伤已经可以看到。

上述律师称,追究刑责某种时候也是施压的手段,冯鑫承诺给光大兜底但项目亏空后却没有履行,交易金额很大又短时间崩溃,相关机构或因受贿、挪用资金等常用罪名带走冯鑫。

“如果没有32个涨停,可能还不至于这样”

同时,冯鑫的微信名不知何时已经从冯鑫改为了冯新。一位接近冯鑫的人士称,冯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离开北京去“闭关清修”,有人曾批鑫字不吉,类似凶,不知是否是改名原因。

一位资深媒体人士评论,“暴风回A股,如果没有32个涨停,可能还不至于这样。“冯鑫说过,自己被暴风绑架了,或许是他真实的表达。

自2015年3月24日上市以来,暴风集团创造了32个涨停的A股神话,市值一度突破400亿,冯鑫本人账面身家也超过百亿元,集团内部一夜之间诞生了10个亿万富翁、31个千万富翁和66个百万富翁。

在暴风集团暴富的神话里,先后伴随VR、 体育 、影业甚至区块链等故事,冯鑫的战略规划里,想把暴风打造成新 娱乐 平台的领导者,但这些故事多数都没有了下文。

一位熟悉冯鑫的人士评价,“(冯鑫)一心想做大,但赌错风口,这是创业者最大的悲剧。”暴风和贾跃亭的资本扩张模式类似,上市主营业务赔钱,孵化出来的暴风TV、暴风 体育 ,都需要钱。”

2015年股灾后,暴风又错失了进行股票增发融资的好时机。缺钱,是暴风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2015年底开始,暴风参与到了数支产业基金中,包括与歌斐资产合作成立了规模5亿元的产业基金“暴风鑫源”;与中信资本、平安信托等机构合作成立的上海隽晟并购基金,基金总规模6.84亿元,冯鑫为该基金整体做了最低收益担保(年化11%的收益)。

这些基金中,冯鑫为其的投资收益承担连带回购责任。股权质押是冯鑫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而 目前冯鑫本人名下的暴风集团股票,已经全部被质押或冻结。 7月25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的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暴风集团旗下已经没有可供执行财产,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财经 》也就此向歌斐方面求证,歌斐否认报案。据歌斐介绍,他们和冯鑫有关的项目与之前的承兴项目彼此隔离,是不同的项目。

截至7月26日,暴风每股净资产仅为0.02元。暴风股价跌至6.30元,市值仅20.76亿元。

冯鑫还在2018年一次内部讲话中说,“暴风上市到现在,我没有兑现任何股份,股份质押的钱也只有极少部分是贴补家用的,其他都是用于业务发展,而且承担了很多公司业务的担保压力。”

“一个可怜的、被机会压垮的人。”熟悉冯鑫的一位人士说。

❺ 明星企业家冯鑫被捕,暴风市值从400亿崩到20亿,他为什么无法力挽狂澜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偶然的,相信大家都听过或者用过暴风影音,暴风在最辉煌的时候下载量可以媲美现在的微信,几乎是电脑的必装软件,暴风影音是如何落到现在这个质押股权融资的地步的呢?

冯鑫是一个比较淡定的人,一直没有将暴风上市提上议程,最终也是在看到华谊兄弟上市后的身价暴涨才准备放手一试。2011年,冯鑫宣布暴风影音将在当年上市,但不幸的是,暴风没有赶上一个好时机,因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A股上市的审批窗口骤然紧缩。2011年到2013年,中国证监会也停止对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于是暴风的上市计划只能暂时作罢。

这就可以看出并不是只有冯鑫一个人就能过挺过这一关,经过多年的挫折,暴风终于垮了。

❻ 因2笔债务落下神坛,800亿资产还不起30亿债务,多年奋斗一朝输尽

富不过三代原本只是一句戏语,但是在现实的版本是,不少富一代连他们这一代也撑不过不过。

去年到今年不少富豪很糟心,不断下跌的股市,让质押在机构和券商中的股票爆了仓,其中一部分人更是成了“老赖”,不仅坐不了飞机,而且也做不了动车,动辄几千公里的出差,要么只能坐个绿皮车,要么就只能不辞劳苦自己开车去。

近期,贾跃亭宣布卸任法拉第未来的CEO。不仅如此,FF还宣布全球招募董事长。被问及原因时,贾跃亭称:“我只想把FF做成,然后尽快还清债务”。

在此之前,FF官方曾发布消息称贾跃亭已经还了30亿美元(约合214亿人民币)的国内债务。如果还债属实,那么这笔资金可能会比在乐视网套现的200亿还要多。

马云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说FF真的下线,那么贾跃亭还债的梦想可能就能实现。当然还有很多和贾跃亭类似的商人,比如庞青年,前一段时间还火热的水氢车,现在就嚷嚷着要破产,并且他本人也是第三次被列入“老赖”的名单。

对比这些人,突然发现老贾还是有一定担当的。不过,也不排除这是对巨亏百亿乐视的一个交代。

一年前还是浙江女首富的周晓光,因为两笔债务违约跌落“神坛”。也许她也从未登上过神坛,所谓的神坛和女首富也只是外界强加给她的“枷锁”。

30亿的债务将这个号称800亿资产的女首富彻底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像她这样的,最近半年并不少见,比如东方园林的何巧女女士。

由贫到富难,由富到贫易。往往几十年的积累,一朝就可能万劫不复。前几年还顶着妖股的光环,准备斥巨资收购吴奇隆和刘诗诗的稻草熊影业的暴风集团,最终也倒在了暴风之下。其董事长冯鑫也锒铛入狱。

实业难,做实业起家的商人更难。1962年生的周晓光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很难。

从1978年涉足商海到1986年,将近9年的时间,周晓光吃尽了苦头。从最初的沿街叫卖刺绣,到最后流动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早早地承担起来照顾1个弟弟和5个妹妹的重任。

1985年这一年,周晓光嫁给了同样来自浙江刺绣制品小商人虞云新。第二年他们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创立了新光饰品公司,并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首饰和 时尚 饰品制造商。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三五年上几个台阶,用不好可能身败名裂。

习惯了赚快钱,原本实业那种最慢的资本积累方式可能会被嗤之以鼻。能安全地走过十几年不容易,更何况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可能这也是人性最脆弱的一面,越白手起家的人,就越要通过做大来证明自己,很显然周晓光就是这样的人。

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首饰制造商之后,周晓光显然不满足于当下,于是她不断的跨界、不断的扩张。截止目前,新光集团涉足的产业有饰品、制造、地产、金融、互联网、投资等多个行业。

盲目跨界的背后是催命的杠杆。上市就成了解决资金短缺的最佳方式。

在借壳方圆支承之前,新光集团曾尝试过借壳*ST金路,可是重组方案公布后,*ST金路董事长、董秘、保代等却因违法被带走,新光集团的第一次资本之路夭折。

第二次,周晓光则借壳方圆支承,为了成功上市,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她以旗下地产借壳成功,募集资金32亿,并且承诺三年40亿的净利。

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她和她的家人曾经自己买了自己旗下的房子。不过,显然这并不能完成这么大业绩目标。她也曾经想过其他办法,比如耗资百亿收购H股上市公司中国传动,但人算不如天算,这笔收购最终流产。

债务危机的大山很快扑面而来,新光圆成被大股东新光集团违规担保,占用资金超过9亿。周晓光最引以为傲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新光圆成被ST,在暴雷之前这家市值180亿的公司,如今只有36亿。

4月,新光控股旗下三家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走到这一步这个商场叱咤了几十年的周晓光似乎放弃了最后的挣扎。

事实上,假若有一点机会她肯定会救上市公司。申请破产重整之后,新光圆成(现ST新光)的控制权可能会发生变更。到时候,周晓光再想翻身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况且周晓光也质押了其所持有几乎全部ST新光的股份。

对于违规担保和债务问题,不少股东在深交所互动易上问的时候,董秘的回答永远是正在努力解决,但是资产处置需要时间。

去年9月,周晓光及其新光集团被最高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常说的“老赖”。贾跃亭没做过首富,但他想积极还债,早点回来一家人团聚。周晓光也想还债,去年其家人还买了旗下公司一千多万的房产。

一路走来高光了几十年,有人说富不过三代,现在看来这是一句大实话。

❼ 股票质押价格和购回的交易价格怎么计算

你好!质押价格一般是根据交易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作为基准,打3-5折算初始交易价格,股价高的话对融资方(股东)就可以融的更多。但是回购金额已经确定了,不管回购的时候股价是涨是跌,但是证券公司会有维持担保比例进行风险监控,如果股价下跌,导致维持担保比例跌破预警线就会要求融资方追加担保品。希望能帮助你!祝投资顺利!

❽ 股权质押价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股权质押价格的计算判断有:
1、按照工商注册登记时的出资额确定;
2、按照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数额确定;
3、按照目标公司的净利润数额确定;
4、按照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收益率确定;
5、按照审计、评估机构作出的价格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❾ 暴风集团会和乐视一样下场吗股价下跌了那么多还有救吗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何况是变化无穷的A股市场。公司上市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存在弊端。投资者可以看到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出现问题,瞬间就可能处于风口浪尖。如今,又一家公司身陷舆论的风口,它就是暴风集团。

截止1月25日,暴风集团的股票大跌,市值是26.4亿,净资产是5.52亿,净利润是负的2.28亿。无数的股民朋友,可能要直面损失。暴风集团的股价,一直表现的比较良好,2015年,暴风集团的极盛时期,股价最高达到327元。往事只能怀念,如今的股价,徘徊在9元左右。

其次,乐视的股价大跌,已经成为常态,几百亿的烂摊子,想要通过融资解决,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暴风集团的债权融资,总共还不到4亿。相差这么多倍,暴风的烧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就算暴风影音失败了,不会资不抵债,顶多是小打小闹,并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最为重要的是暴风并没有退市,还在搞重大重组,股票的涨涨跌跌很正常的。大跌的确令人质疑,但是,换个角度想,苹果开完发布会,市值蒸发了552亿人民币,一晚上跌掉了8个暴风集团,照样屹立于市场,没有人说它衰败。现在觉得暴风集团陨落,还有点为时过早。你觉得暴风集团会就此一蹶不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