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段永平买股票是长线还是短线

段永平买股票是长线还是短线

发布时间: 2023-01-05 20:57:28

A. 对于多次抄底腾讯的段永平,你了解吗

对于多次抄底腾讯的段永平,我对他的了解如下。

一、多次抄底腾讯的段永平

之后,段永平慢慢退出了步步高的舞台,段永平也曾移居美国,并在投资和慈善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段永平在2001年用1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大量的网易股票。网易股价2003年底攀升至七十元,而段永平所持股份在一年多时间内股价暴涨超过了50倍。

到了2021年末,俞敏洪宣布关闭新东方的所有教学楼,带领教师们进行直播。这是俞敏洪一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新东方的股票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就在他崩溃的时候,段永平远在万里之外,将目光投向了新东方,并且开始投资新东方的股票。

之后新东方的直播带货火爆,俞敏洪等人的人气也是水涨船高。盘面上,新东方在线股价已累计上涨800%,五天抹平了一年全年的下跌。

B. 拼多多黄峥恩师传奇——段永平

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各位看官一定会想知道这些高手后面的师傅是何许人也。

2021年3月17日,拼多多公布财报的同时,拼多多董事长也致信给各位股东,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黄峥表示,在辞任董事长后,自己将更多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作为80后,成立拼多多不到6年,财富可以和老牌首富马云比肩的人物在拼多多高速增长时期急流勇退,此举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更想看看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这一举动跟他的“导师”段永平如出一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其实同为80后的我本人特别羡慕这种实现财务自由后可以选择做自己的事情的人。这是人生中的一种向往。在黄峥辞职之前他向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 繁星科学基金” 捐了1亿美金。其实早在十五年前段永平就开创性地和网易CEO丁磊一同为浙大捐赠了4000万美金。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拼多多、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16岁的他一举从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然而,他又很不幸。因为北京国有企业居多,人家不认学历,讲究的是论资排辈,讲究的是出生门第,“是大院子弟还是胡同长大的”,“谁是谁的儿子”。段永平是谁?江西的农家子弟,谁的儿子也不是,所以,他只能去了广东。

196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的段永平,在17岁时考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北京电子管厂,月工资46元。这个饭碗端了3年段永平就厌倦了。于是他转身就考取了中央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研究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尽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对的上面而不是随波逐流去做别人认为对的事情。做事不求快,但要做对事。

1989年段永平进入广东中山市,怡华集团日华电子的小工厂。由于经营不善一年亏损将近200万。段永平在人大读过经济学研究生又在北京电子管厂工作过。很快得到集团老总陈健仁的赏识,让他当了厂长,那一年段永平28岁。他接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认识到, 1983年,日本任天堂开发的“Family Computer”红白机横空出世。此后,凭着“魂斗罗”、“超级玛丽”横扫全球,“红白机”销量突破6000万部,任天堂一跃成为 游戏 业界全球知名品牌,市值达到400亿美元。

将原来与台湾公司合作的租赁 游戏 机业务停止,因为租赁成本过高,也无法发挥企业优势。于是他选择自创品牌。制作出当时令无数人疯狂的小霸王 游戏 机。他是一个很高的营销大师,要做事先做势。于是他花40万重金请来了当时红得发紫的成龙来做代言人。成龙的一句“同是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迅速打开局面,我相信大多数父母出于学习买给孩子的学习机,最后都变成了 游戏 机,一代人的经典。

由于产品过硬服务态度周到,小霸王一炮而红。日华电子也得到了喘息和发展。第二年又把200万的资金放在了广告上,小霸王创造了1亿产值,纯利润超过800万。年底分红直接用纸包现金。小霸王的成功归功于敢为天下先。当然那也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

1995年段永平提出将小霸王改为股份制,在当时体制改革是一件比较敏感的事。 但当时他还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被称为当时的“打工皇帝”。段永平不甘心。他认为,必须有更先进的激励机制,否则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 他的提议没有得到认同,于是一气之下就离开了电子厂,他当然不是一个人离开,一同跟着他一起辞职的还有6个人,包括陈明永、沈炜和金志江。这几位老兄的辞职理由也很简单,“船长不在船上了,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所以要求下船。此后,小霸王却频现人事动荡,逐渐从巅峰跌落。

仅一个月后他在东莞创建力高电子。就是步步高的前身。

1996年段永平参与了央视投标,最终以8123万,抢下了《天气预报》之后的一个广告位。这可是当时步步高所有的家产, 连续两年成为央视《天气预报》前的“标王”。

1997年步步高进入了VCD市场,当时的市场已经有200多家厂商在厮杀,其中爱多请成龙拍了“爱多VCD好功夫”的广告片,段永平随及找来了李连杰拍了“步步高,真功夫”的广告。一时之间爱多好功夫和步步高真功夫,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的广告歌也走进了千家万户。随后段永平把步步高一拆为三,1步步高教育电子 2步步高视听电子3步步高通讯 科技 。由黄一禾负责教育电子业务,陈明永负责视听电子业务,沈炜负责通讯 科技 业务。分拆的三家公司段永平各占10%的股份。后来金志江,陈明永、沈炜 、加上拼多多的黄峥。称为段永平的四大门徒。

2001年段永平突然宣布“退休”。跑到了美国过起了隐居生活。之所以去美国是为了兑现对爱情的承诺。1995年从小霸王离开的时候段永平最想做的事就是去美国留学,因为他要追一个叫刘昕的女孩,但是对兄弟们的承诺,他留下来做了步步高。1998年刘昕回国探亲顺便和段永平领了证。但是有一个条件,他们以后一定要在美国生活。段永平一口答应。走的时候只留下了三句话: 他定居美国之前,只留下三句话,“第一放手去干,第二干好了分钱,第三干不好就关门。

绿卡办下来了。他很快安排好了公司,在40岁那年去了美国。在美国他总得找点事情干。想来想去,想出来一件事,炒股。他看到了巴菲特的书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从此成为价值投资理念的终身拥趸。段永平的第一笔大投资是购买网易的股票。

2001年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网易股价由上市时的3.03美元,一路狂跌0.64美元。段永平仔细研究了网易的财务报表。认为网易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于是他把手头能动用的200多万美元全部砸了下去。以0.8美元左右的股价大量买进。

2003年10月股价涨到70美元。段永平投入的200多万美元变成了一亿美元。后来段永平又以3.5美元的价格买进拖车公司UHAL的股票。日后涨到了100美元。购买美国电气巨头GE的股票也赚了上亿美元。在中国他也通过购买万科、创维、茅台、等获利颇丰。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拍得了巴菲特慈善午餐。在巴菲特午餐上他还带了一个80后小兄弟。这个小兄弟就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黄峥和段永平的结识也是一段奇缘,2002年黄峥通过MSN添加了一位陌生网友,这个网友向他请教了一个技术问题。黄峥学的是计算机。很快帮网友解决了问题。这个网友就是丁磊,出于对黄峥的欣赏和感谢看到黄峥要去美国留学。于是他把黄峥引荐给了段永平。04年黄峥硕士毕业找工作,经段永平指点加入了谷歌。

2007年黄峥开始创业,段永平直接从步步高分了一块业务给黄峥。创办了一家叫做欧酷的电子商务网站 ,销售步步高等电子产品和电话。而当时的京东日销量也仅刚刚突破3000,到了10年的时候,京东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00亿的时候,欧酷网只有6000万。看到巨头出现,并且当时市场上类似于3C电子商务网站有大大小小几百家。于是黄峥把欧酷卖给了兰亭集势的老板,成功套现。其后黄峥创立其他公司。

2015年创立拼多多,段永平都无数次指点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出资,可以说没有段永平就不会有黄峥的今天。

2020年段永平59岁,如今他的弟子金志江掌舵的步步高教育电子稳占点读机等教育产品首位。陈明永掌舵的OPPO和沈炜掌舵的Vivo分别位居2020年一季度全国手机出货量第一名和第二名。黄峥掌舵的拼多多成为2020年一季度电商行业活跃用户数和市值第二名。

段永平的人生哲学就是“本分”,或者说胸无大志,“大是好大喜功的大,所谓胸无大志,是说要脚踏实地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C. 段永平抄底腾讯,现在是抄底的最佳时机吗

段永平抄底腾讯,现在是抄底的最佳时机吗?相信玩股票的股民都听过段永平吧,段永平是一个股票投资人,而且还是比较牛逼的投资人,他投资的很多股票都是涨幅不小,他每年靠投资还是能赚不少钱的。最近的话,他又买进了港股的腾讯集团的股票。在网上引起了很多股民的关注,甚至有的人想要抄作业,买进腾讯股份。我个人的观点的话,还是需要谨慎一点,今年的投资环境不是特别的好。毕竟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经济是在下滑的,很多行业也没有以前这么赚钱了。

D. 段永平:懂投资的真正含义,是懂得不投不懂的东西

儿时的段永平是学“毛选”积极分子,复读一年考上大学,好不容易端上铁饭碗,没多久就连带着北京户口一起砸掉,南下进了一个破旧电子厂做厂长;一手把厂子带大,却辞职创立步步高,步步高成了,他又搞全员持股,员工没钱不要紧,借钱给他们,还钱靠分红,赔钱不用还;公司蒸蒸日上,段永平却交棒给陈永明、沈炜、黄一禾。

不想干就不干,这就是段永平。

此前读到一篇谈鲁迅的文章中,有一个观点,说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便是在当下中体验永恒,西方文化则是在永恒中体验当下。我对此深以为然,段永平的本分,指引着OPPO、vivo甚至拼多多做当下对的事情,并且努力把事情做对;乔布斯、马斯克、贝佐斯们,则用在当年看似遥远的智能手机、电动车和载人航天,通过梦想驱动现实。价值观无关对错,毕竟没有人能确定我们的终点。

年初,团结出版社出了一本《段永平传》,雪球则将他的问答集结成册,出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前者虽未获主角首肯,不过却答复粉丝“可以当故事书看看”,后者取自公开发言,自然都是段永平所思所想。

读书就是这样,千万别指望靠一本书囊括一个人,我从这两本书中摘取一些片段,随机聊聊,搞不准倒有些新奇的收获。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1、对的事情往往和能长久有关系,投资上尤其如此。所谓不对的事情,其实并不总是很容易判断的,有些事情相对比较容易判别,比如不骗人;有些不那么容易,比如是不是该早睡早起。

2、有很多觉得不对的事情,都是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别人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比如我们公司不为别的公司代工。所谓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对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对的事情。

3、也许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长时间(10 年20 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

4、Stop doing list不是一个技巧或者公式,而是思维方式:Stop doing list没有捷径,如果发现错了,就要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诱惑,30年后还在那,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诱惑。

5、把事情做对。看上去比较容易理解,但其实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间会犯很多的错误。如何坚持做对的事情,为了把事情做对,过程当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6、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没有办法避免犯错误的,比如打高尔夫的人,是没有办法避免偶尔把球打下水的,能做的仅仅是如何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厉害是攒出来的,OPPO跟苹果比,我们在做对的事情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把事情做对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我们有积累,我们比大多数公司厉害。

7、从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的角度讲,投资里做对的事情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生意,就是买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这点其实不用看书,懂了就懂了,不懂看啥书帮助都不会太大。

8、从把事情做对的角度看,投资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有些书也许是可以帮助你看懂一些生意的。老巴的股东信是涵盖了两者的,如果反复看还是没帮助的话,别的书估计帮助也不大。我本人是没看过啥书的,但做过企业对理解企业有很大帮助。

9、我现在已经不在一线了,所以没有参与决策,做与不做(小家电)都和我没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发现错了就马上停的好例子,不然大家现在看到的可能就是OPPO豆浆机而不是手机了,我知道当时停小家电是有几个亿损失的,今天看来决策是真对啊!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取决于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简单但非常不容易。

段永平有一个阶段最爱谈的就是“本分”和“平常心”。本分指“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平常心则指类似佛家“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的心态,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境界,前者是标准。

作为段的信徒,缔造了OPPO、vivo的陈永明、沈炜与拼多多的黄铮,对本分的理解却不同。步步高当年信奉不搞多元化、不跨国经营、全员持股等措施,都是段永平认为的本分,是做对的事,OV此后的战略也如出一辙。因此可以说,段永平、OV的本分是自我审视的工具。

当拼多多美股上市时,拒绝因超募上浮发行价,这是本分;在此前的舆论事件的员工遭遇也是本分。段永平说本分是检视自己的工具,总是拿“本分”当“照妖镜”去照别人是不妥的。对拼多多来说,本分则升级成了对内审视的强大工具。

“本分”更多是选择。当你弱小无助、地位卑微,本分是一种选择;当有一天你的能力和地位水涨船高,本分也是种选择。因此我们能看到段永平选择急流勇退的佳话,也看惯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没有一如既往的本分,当然也就不要提平常心了。

什么是价值投资?

10、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最重要就在于投资者是不是再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满嘴说着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11、认为A股只是在博傻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其实A股中最后真正赚大钱的还是那些价值投资者,和别的任何市场一样。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长期而言没价值的股票是不被“填权”的,填了也会回归本原,A股和美股的差别可能是系统性风险大一点而已。

12、我投资没犯过错误,投机犯过错误,网络的时候被夹空了,亏了1到2亿美金,然后在那时会错失很多机会。一定要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95%的人投资都是专注在市场上,这就是不懂投资,一定要专注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挣钱的。

13、我在乎利润、成本这这些数据里面,到底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要知道真实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而且要把数据连续几个季度甚至几年来看。跟踪一家公司久了,就知道他是在说谎还是在讲真话。好多公司看起来很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危险了。

14、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儿利润,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15、投资不是比赛,厉害不厉害是很难定义。人们对投资“厉害”与否,往往喜欢用某短时间的回报比例还衡量,但这不科学,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短期回报,比如下面几个例子:

能力圈:懂投资的人回报未必能一直比市场好,尤其是有时候能力圈内没得可投时;

Margin:有些用margin甚至是用很多margin的人,是有可能在某些赌对的时段内表现很好的,但出来混一定会还的;

把握性:巴菲特说,他的投资一般是在他认为有95%把握时才出手(我觉得也许没那么高),但实际上很多人60%把握就出手了(或者更低,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可能10000个60%出手的人力总能在某个时段找到回报特别好的,但未必就是因为这些人很厉害;

用功程度:所谓懂投资的真正含义,我个人理解其实是懂得不投不懂的东西,但投资回报的好坏,其实是取决于投资人能否找到自己懂的好的投资标的,这就需要很用功才能经常找到好的目标(巴菲特的标准是一年一个),像我这种等待苹果掉头上的人,4年能找到一个就很不错。

价值投资在中国也有几个代表人物,比如高瓴资本的张磊,喜马拉雅资本的李录,以及巴菲特的中国信徒段永平,其他如但斌、林园等人物,也都宣称是价值投资的信徒。

但究竟什么是价值投资?张磊在《价值》中说,价值投资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来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高瓴要完成从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的进化。也就是说,相较于单纯的一级或二级投资,高瓴横跨一二级市场的核心优势,重点是创造新的价值。

李录则综合了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经验,认为通过投资可以帮助公司接近真实价值,增长内在价值,最后分享投资回报。

机构化运作的张磊、李录向公众阐述的更多是理念,单打独斗的段永平则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实操,比如今年二次抄底腾讯,又如他也不否认自己也有投机的爱好,“just for fun”。

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拥有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事,并用一生来坚守。因此关于投资的方法论,只要长期是赚钱的,都有参考意义,更重要的则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什么时候卖股票

16、我有个理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买的时候也一样,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当做你买的理由。

17、我判断的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2010年0.25美元),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美元,在持有的这8-9年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

18、事实上,网易涨20-30倍时我们还追加了一些,能够拿得住,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司及其业务的了解,还有就是平常心了,不要去想买入的成本,把焦点放在能理解的未来现金流上。前面买的低再买就有心理障碍了,最重要的还是理性吧,假使你今天刚刚冬眠结束,想起来看看有啥可以投资的,然后再决定,卖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感觉。

19、我理解“不卖”指的是绝对好股,长线持有一定是买对好股的前提下,很多人往往在被套时才想起长线来,本来打算拿10天,结果因为亏钱而改拿10年,这种决定往往会让人亏更多。

20、所以投资其实和短期市场没关系,所以没有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但每个人了解的东西不一样,我认为投机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比市场快一步。如果一个投机者认为市场比自己聪明的话,从一开始就不会介入进来了。当然,最后大部分证实了确实是市场更聪明。

21、当年找到投资标的,贵或者便宜都是从未来10年或更远的角度看的。比如,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未来肯定会完蛋,那么现在什么价格都是贵的。同样,我也接受“树长不到天上去”,但为什么觉得涨了很多的公司,就不能再投资了呢?这是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东西。

22、几年前有个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聊到该不该卖某公司,什么价钱卖的问题。我说这个看着早晚为0的公司,什么价卖都是好价钱吧?尽量避开哪些看起来10年后日子会不好过的公司很重要,偶尔错失一些机会不会伤害到你的。

23、记住老巴那句话: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为什么要拿10天呢?我就是想通了这句话,才把我手里的UNG全部亏本卖了,如果当时不卖的话,到现在为止每股要多亏6、7块钱,总数大概要亏超过1亿了。当然还有一句话是我自己的:发现错误要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可能是最小的代价。

24、如果你在坑里,至少别再往下挖了,产品完全没差异化的公司,将来早晚会出问题,航空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8年高瓴卖掉京东股票时,张磊被指责“扔掉了价值投资的面具”,我对这点非常疑惑,似乎很多人对价值投资抱有一种嘲笑似的敌意,价值投资就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卖掉股票吗?

段永平持有网易近10年,大赚一笔后最终也是卖掉完事;巴菲特去年买了航空股,又匆匆清仓。俗话讲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因此何时止盈、止损,是价值投资最关键的环节。

关于判断卖出的时机,张磊、段永平、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可能不尽相同,不过显然价格都不在他们做出判断的条件之列。即买入与价格有关,卖出与价格无关。

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25、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Price没那么重要,生意和人最重要。好的生意就是长期能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文化跟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26、什么公司是长在长长的坡上,滚着厚厚的雪呢?我举我看着像的。

27、苹果是吧?三星、OPPO、vivo和华为这类公司,似乎也都在长长的坡上,但雪没那么厚,不过这些公司还是要感谢苹果,因为苹果雪也不算太薄。

28、当然,那些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大多数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恐怕是既没有长长的坡,也没有厚厚的雪,长寿公司大概不太强调这个概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

29、茅台当然是,虽然偶尔会损失一点点雪。网易也应该算, 游戏 做成这个样子,有谁不玩儿 游戏 呢?腾讯、谷歌也应该算。

30、Amazon?当然是长长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不然怎么能亏20年?京东不会比Amazon好的。阿里也应该算吧,虽然我很钦佩马云,但有些业务早已超出我这种退出江湖人的理解范围了。现在我对Amazon认识有些改变,觉得这个企公司企业文化和生意模式都很厉害,但也不知道应该值多少钱,看不懂就不碰了。

31、这里长长的坡不光指行业,也包括企业本身能否长跑,所以企业文化很重要。我喜欢阿里和谷歌主要是认为他们企业文化很好,在变化快的世界里往往有优势。我投腾讯和Facebook没找任何内部高管聊,虽然我也认识腾讯高管(球友)。我的标准很简单: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加上合理价钱。

32、2020年7月清空了Facebook,算是赚了不少。由于自己不用FB的任何东西,所以对其理解一直没有达到很透彻的程度。对近一段时间,抖音就把他吓成这个样子,说明还是有弱点的,卖出也符合“对自己不够了解的公司,涨也想卖跌也想卖”的情况。

“长坡厚雪”,巴菲特用滚雪球来比喻复利的价值,作为巴菲特的中国信徒,段永平对这个比喻也十分认同,经常被他用来点评市面上的股票。

关于段永平点评的水平与对错,诸位看官自行判断,不过我从这些看似随性的判断中发现,之所以段永平在网络的口碑不断发酵,除了对“中庸”这一文化的认同外,“真实、不装”这种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表达,可能是更直接的原因。

在2019年时,段永平对当时阿里巴巴的“二选一”政策发表了看法,用脚投票卖出股票;此前对Amazon持负面看法,后来者主动坦陈自己看错了,但依然看不懂。

作为OPPO、vivo的精神领袖,面对自家对手苹果,不仅不吝于赞赏苹果的伟大,更直接持有苹果股票。此类的言论当然还有不少,这种不用屁股决定脑袋、言行一致的人设,在当下企业家人人自危的舆论环境中实属难得,受到欢迎也就无可厚非了。

E. 腾讯股价跌破300港元,段永平斥资370万美元抄底,他为何越跌越买

段永平之所以会斥资370万美元抄底,主要是因为腾讯在未来依然会拥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而且这家公司在科技方面以网络方面获得的资源依然以来比较多。

我相信很多人这一段时间都已经关注到了,腾讯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在不断的下降,而且社会普遍对于腾讯公司未来的发展不太好,虽然股票的价格一直在持续不断的下跌,但是腾讯公司依然是一家非常具有价值的公司。

腾讯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强

公司目前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拥有着非常强的盈利能力,不仅微信平台获利能力比较强,而且腾讯公司的游戏产品的研究,这是腾讯公司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发展的更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短时间之内等腾讯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在不断的下降,但是腾讯公司依然拥有着非常强的盈利能力,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进行购买,那么在未来大概率是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的。

F. 中国有股神吗

中国股神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

中国股神如何打造10亿身家
八年前,他以1.59亿元人民币在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投中夺冠,成为一届标王而名闻国内;6月30日,他以500万元人民币竞得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已淡出人们视线数年的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重回焦点的身份已经不是实业家,而是投资家。

美国炒股大赚

2001年,段永平和妻子一起移居美国。从那时起,他的投资生涯才真正揭幕。段永平坦言,过去五年他在美国炒股赚到的钱,比此前他在国内做十多年企业赚的钱还要多得多。“可以说,我大部分的财产都是在美国赚的。”

段永平最早的投资是搜狐、新浪、网易等中国IT概念股。随后它们的股价一路飙升,段永平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他2003年以10亿元财富,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中排名第83位。

段永平深得巴菲特长线持有、价值投资理念的要领,因而也被誉为“段菲特”。2001年底,他以1美元左右的价格买进网易股票,2003年10月网易的股价已飙升到70美元,段永平的股票市值在一年多时间里就翻了50倍。

四五年前投资的搜狐、新浪、网易等公司股票,段永平现在仍然大部分持有。最新的年报显示段永平通过他个人以及旗下Enlight基金会还持有九城12.06%的股份。他持有的网易股票一度还超过5%,为了不引起外界过度关注,后来才卖掉一部分股票,降到5%以下。

这次,他花巨资拍得与“老师”共进午餐的机会,段永平表示,他想当面向巴菲特请教一些困扰他多年的投资问题。“我对他过去投资经历的一些细节,也很感兴趣。”

尽管是个“巴迷”,但段永平认为,读了几本巴菲特的书并不重要,看懂一本就已经很好。实际上,巴菲特自己并没有写过书,他只写过一封给股东的信。“读懂了巴氏理论,要融进自己的血液里,还需长时间的实践操作。”

“投资其实很简单,但简单不等于容易。”段永平说,“买一只股票,就是买一个企业的现在与未来。你必须看懂企业,看中好的企业,等它价值被低估时买入。”

段永平认为,做企业十多年的经历帮助了他的投资。“我是厚积薄发,没有做企业这么多年的基础,很难看出企业好与坏。”

不过,段永平至今对中国内地股市投资还很谨慎。在他眼里,中国股市的投资环境和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透明度还不够高。段永平目前只在国内买了一只股票——万科,“我持有的股票还不到万科总股本的1%”。

1989年,28岁的段永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南下广东。次年在中山日华电子厂(小霸王的前身)任厂长,五年内他将这家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做到10亿的年产值。1995年,他另立门户,在东莞创立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过十年的发展,步步高现已在中国的DVD、无绳电话、复读机等领域跻身第一集团军。

段永平相信,欲速则不达。做企业就像开车一样,应该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以适当的速度平稳发展。说来也巧,这次段永平在网上竞拍巴菲特午餐约会时用的代号就是“fast is slow”(快就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