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10月19日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股票此功能不允许做交易 2025-01-10 15:55:05
张樱中国化学股票行情 2025-01-10 12:55:29

10月19日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3-02-13 06:28:24

A. HYBE股价狂跌创新低,回应防弹将兼顾组合个人活动,到底是什么事件

防弹少年团的成员们卖掉了100亿韩元的HYBE股票,兑现了。 10月19日,Jin以每股30万2688韩元的价格卖出了1万6000股HYBE股票。 10月22日,J-hope以每股33万2063韩元的价格卖出了5601股。 仅从总销售额来看,Jin获得了48亿4301万韩元,J-hope获得了18亿5988万韩元。 10月13日至11月9日,RM在场内共卖出1.0385万股,兑现约为32亿4694亿韩元,售价从2 8万2500韩元到最高38万1750韩元不等。

但如果这个时期价格出现回调,这个回调幅度又很小,最重要的还是缩量回调,(缩量回调表明没有主力出现)回调结束后股价又会健康上涨。 同时,这往往对一些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就这样,让一部分对这家公司的股票不太坚定的散户早点退场。 但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整体经营业绩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或者相应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价不断创新,低增量也非常大,那么大部分股东就会全力抛售。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应该太坠入爱河。 你应该尽快卖掉股票,让自己脱离。 因为对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避险方法非常有限,对冲风险也非常困难,我们不能很好地规避这场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B. 券商股大涨,券商股迎反弹行情

虽然不能说券商股领涨,便是牛市到来的信号;但回顾前史,大等级行情中的券商股的涨幅却常常很惊人。券商涨停!这一次,说的不是个股,而是板块。上一次呈现如此盛况或许得追述到4年前了,压抑良久的券商终迎一次史诗级的大迸发。低位运转已久的券商股,最近总算意气昂扬,成为本轮A股行情的反弹急先锋,券商股大涨,券商股迎反弹行情。

上市券商增持回购

券商股拉动了两市的反弹行情。自10月19日沪指探底2449点以来,申万证券职业指数累计涨幅超越20%,在所有细分职业中领先。券商股屡次大涨,均拉动大盘向上。10月22日,券商股团体涨停,带领上证综指大涨4.09%,改写两年多来最大单日涨幅。

不负一再增持券商股迎来反弹行情

时刻回到10月15日至19日当周,其时两融余额跌破8000亿元大关,周换手率3.55%,处于前史底部。在这样的时刻节点,高层稀有连续发声,方针盈利不断开释。

从年头绵绵数月的市场低迷,到券商股一再破净破发,部分上市券商再也坐不住了。从本年上半年以来,券商大股民开始密布推出增持方案。自5月至9月,包含山西证券、西部证券、华泰证券、太平洋证券、国元证券及我国在内的许多券商相继发布增持布告。其间,太平洋证券发布的增持方案力度最大,第一大股民方案累计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总股本的1%,不高于总股本的5%。

此外,A H券商市场风向标的券商股大涨通常会成为牛市将至的信号。上一轮牛熊转化之时,券商股领涨,由此摆开2015年A股牛市的大幕。

布局回购能否精准抄底?

自10月以来,增持潮一度消声匿迹,券商回购则开始兴起。方正证券成为本年A股市场首家选择回购的券商股。

10月17日,方正证券布告称,拟回购总额不超越1亿元,以不超越6元/股的价格施行,回购股份将依法刊出或作为公司员工持股方案的股票来历。到上星期五,方正证券收报5.58元/股。

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相关修正决议,对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则进行了专项修正。东吴证券在同一天发布了回购方案,成为为数不多的增持后又方案回购的券商。此前,该公司控股股民国发集团已累计增持公司约1218.3万股。10月26日晚间,东吴证券再发布告,称方案未来6个月在2亿元至3亿元区间内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越6.8元/股。

增持与回购行为所发生的作用不完全共同。虽然这两种方法多见于股价低迷、市场心情不振时传递对公司未来成绩的决心,但回购对于股价的影响含义更大,同时还将直接提高股民报答和每股收益,改进公司本钱结构。前述剖析人士表明。

到11月2日,A股市场中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国元证券等5只券商股仍旧跌破每股净财物,但较之前期破净阵营已有所收窄。一位非银职业剖析师表明,券商股遭受破净的困境,除二级市场要素外,股权质押事务的连累是关键。

随着监管层方针密布出台,以市场化方法缓解股票质押事务风险,券商财物质量有望迎来改进。近期,11券商建议建立了225亿元资管方案,且资金将在本月底前到账。多地国资纷繁建立基金驰援上市民企;首只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的专项产品落地。

刚刚发表的上市券商三季报显现,股权质押在内的信誉事务是连累券商运营成绩的主要要素。不过,剖析人士表明,一旦市场成功回转,流动性添加将有利于股权质押风险的化解,各项事务有望取得提振。此外,券商单月成绩已暴露向好痕迹。虽然多家券商9月运营成绩同比仍然以下滑为主,但大多9月营收及净利完成环比增加,超对折券商单月净利润环比增幅在100%以上。

另外,纵观前史上券商板块当日大涨后的体现来看,确定性最高的是接下来一周,持续上涨的概率高达95%;后一个月的涨幅概率也很大,前史上仅有3次为跌,其间两次还是2008年和2015年股灾期间。因而,当时券商股的强势上涨不全是对超调的修正,更多是对市场后续行情的预期。

C. 中国的股灾是那一年,有什么引起的

有两年,分别是1996年和2001年,下面具体说明一下:

1、引起的原因: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2、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3、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3)10月19日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股灾(The Stock Market Crash)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

参考资料:股灾-网络

D. 正元智慧公告10转9 高送转潜力股活跃

近来,ST股、壳概念炒作厉害,市场的活跃度在逐步提升。时至年关,年报行情正在酝酿中,时常在年底炒作的高送转概念可能将走上舞台。

2018年首份年报高送转预案前日晚间披露,正元智慧控股股东杭州正元提出高送转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股。该股昨日早盘一字涨停。

超九成高送转潜力股 跑赢沪深300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72只高送转潜力股中,有67只个股10月19日以来(截至昨日收盘)跑赢沪深300指数,占比超九成。

创业黑马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位居第一位,为61.03%。该股涨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公司除了有高送转潜力外,还叠加了创投概念。昨日该股收盘涨停。值得注意的是, 创业黑马8月27日晚公告,持股10.23%的股东深圳市达晨创丰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和持股14.92%的股东蓝创文化传媒(天津)合伙企业,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各减持不超过204万股,即分别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的股份。

吉比特、江山欧派、正海生物三股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也均在30%以上。正海生物预计全年净利润约8633.74万元至9867.14万元,增长40%至60%。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产品销量实现较高增长,销售收入稳定增长;二是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三是资金理财收益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股最新股东户数 下降明显

上述72只个股中,有16股公布了10月31日以来的股东户数,有8股股东户数较9月30日有所下降,其中万兴科技、越博动力2股股东户数下降最为明显。

万兴科技股东户数由9月30日的16693户降至10月31日的14622户,减少了2071户,下降幅度逾一成;越博动力股东户数由9月30日的15454户降至10月31日的14483户,减少了971户。截至昨日收盘,万兴科技和越博动力分别大涨5.6%和4.34%。

4股获机构增持比例明显

上述72只个股中,金陵体育、中旗股份、实丰文化、上海洗霸四股三季度获机构(包括社保、QFII、保险公司、公募基金、券商五大机构)增持明显。

机构三季度末持有金陵体育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61%,较二季度末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增持比例位居首位。机构三季度末持有中旗股份、实丰文化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分别较二季度末均提高了0.89个百分点。实丰文化预计2018年净利润约3037.92万元至3905.89万元,下降10.00%至30.00%。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受海外玩具市场低迷影响,母公司玩具生产制造订单同期减少;二是子公司实丰深圳游戏业务持续亏损。

高送转公司数量减少

数据宝对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实施送转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中期报告分红送转股的公司相对而言比较少,统计时不考虑中期分配方案),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2012-2015年,上市公司送转比例不断增加。一是平均送转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平均送股比例由2012年的0.64上升到2015年的0.99,即平均每10股送转约10,沪深两市最高送转比例也从1.5上升到3。二是高送转(送转比例在0.5以上,下同)上市公司的比例增加明显。2012年高送转上市公司占比为70.99%,2015年高送转上市占比已经增加到85.79%。

第二,2016年以来上市公司送转比例下降明显。一是上市公司平均送转比例大幅下降。上市公司平均送转比例在2015年达到0.99的峰值后,逐渐下降,2017已经降至0.51。

二是高送转公司数量及占比均下降明显。高送转上市公司数量由2015年的459家下降至2017年的290家,占比由85.79%下降至48.82%。这说明在监管机构对高送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不断规范和明确的影响下,上市公司对高送转的热衷程度有所降低,管理层对高送转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理性看待高送转

据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高送转效应生变投资者要谨记“八项注意”》一文的研究结论:短期来看,高送转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公告日后20天的股票平均价格比公告前出现显著下跌,这可能与大股东的减持有关;长期来看,上市公司高送转后两年内业绩没有明显改善,股价表现低迷。

投资者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警惕上市公司“高送转”窗口期内是否存在大股东解禁事件。

第二,业绩稳定增长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本扩张的前提条件,否则每股收益面临稀释的风险,投资者需明确上市公司高送转后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随着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规范,现金股利将成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分配形式。高股息率意味着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现金分配能力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具有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E.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的那么厉害就是有了这些人。(转载天涯)

在长时间内沉浸在股价飞涨中的中国投资者们,在2007年10月25日开始感到了一阵深秋的凉意。昨日中国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上证指数大幅下跌280点跌幅也高达4.8%,,两市跌停个股超过超过600只。虽然关于A股泡沫的争论已经延续已久,而我们大多数的人也心里明白股价的高估,但是面对如此暴跌,每个人还是不禁会问为什么突然出现暴跌呢? 其实有无数人早已无数次问过这个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人经历的股市大跌比我们更惨。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达11.5%。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是历史上第一个 “黑色星期二”。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又是十月,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便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跌幅。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1.5%的跌幅。仅这一天内,美国股票市值损失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是一个最黑的“黑色星期一”,一个“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 无数美国投资人在暴跌后也在问:为什么?甚至美国国会事后为此专门成立调查小组。可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为什么。但是不管为什么,所有投资人在暴跌后都得面临第二个问题:怎么办?最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是那么管理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们。 1987年美国股市大暴跌时,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是如何应对的呢?林奇和国内几乎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基金赎回,林奇把不得不卖的股票卖了。 过了一年多,他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后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并没有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林奇是掌握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为了应对巨额赎回,只能抛售股票。那么那些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的中小投资者应该怎么办?林奇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业绩。也许他的以下三个建议值得借鉴: 第一,不要恐慌而全部低价抛出。林奇谈到,“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即使1987年10月19日的行情让你对股市的走势感到惊恐不安,你也不必要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抛出。你可以逐步减持你的股票投资组合,从而最终能够取得比那些由于恐慌全部抛出的投资人更高的投资回报。因为从11月份开始股市就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从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 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投资股票要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林奇最推崇巴菲特面对股市暴跌时的勇气。沃伦·巴菲特曾经告诫投资者,那些无法做到自己的股票大跌市值损失50%仍坚决持股不动的投资者,就不要投资股票。 第三、要敢于趁低买入好公司股票。林奇认为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真正的选股者的最佳投资机会。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低价抛出,就算我们的投资组合市值可能会损失30%,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要把这种股市大跌看做一场灾难,而要把股市大跌看做是一个趁机低价买入股票的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 也许有很多投资人在暴跌后会问另一个问题:能不能预测出股市暴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历史事实,是否有人曾经准确预测到股市暴跌? 林奇发现,在1987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暴跌1000点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投资专家或者经济学家预测到这次股市暴跌,也没有一个人事前发出警告。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早已事先预测到这次大跌,但是如果这些家伙真的预测到的话,他们早就会提前把他们的股票全部抛出了,那么由于这些人大规模抛售,市场可能早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前就暴跌

求采纳

F. 股市要跌到5000点啦

应该下探到5500点左右

G. 股票崩盘的世界最惨烈的几次股市崩盘

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50万英镑以上(相当于现在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国股民的黑色记忆,这一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股市开盘,久违了半个世纪的恐怖重现。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这意味着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即贬值了二成多,总计有5000亿美元消遁于无形,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的财产瞬间蒸发了。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10月19日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
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与此相呼应,东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纷纷下跌。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响到的还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杂志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从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当天,当时的世界头号首富萨姆·沃尔顿就损失了21亿美元,丢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积蓄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崩盘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过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戏剧性地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目光放回国内。虽然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 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之,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H. 股民王先生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2000股,每股37元

1、周三收盘,股价43.5元;
2、本周最高最低股价这个问题不明确,每天的走势很关键,而且你的条件并不符合10%的涨跌停限制,按收盘价来算的话,光看收盘价的话最高股价是46.5元,最低是周二的收盘价39元。【本周的最高最低价不知道这5天的具体走势(有可能周一开盘当天就有大振幅,37元平开,先抑后扬,就有37元以下的最低价),周三冲高回落有可能比46.5元还高的盘中价出现。】
3、周五收盘价卖出,双向手续费和税费共计 311元,盈利(40-37)X2000=6000元,扣除费用:6000-311=5689元。

仅供参考

I. 股市行情600512为什么停牌

腾达建设600512
腾达建设:筹划定增事项,10月19日起停牌
腾达建设(600512)因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重大事项, 10月19日起停牌。
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 10 个交易日内(含停牌当日)公告相关事项并复牌。

J. 中国的两次股灾

1.股灾概述

股灾(The Stock Market Disaster)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一般来说,股灾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每次股灾,几乎都有一个突发性暴跌阶段。
②破坏性。股灾毁灭的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使股市丧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火灾、洪灾或强烈地震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
③联动性。一是经济链条上的联动性,股灾会加剧金融、经济危机。二是区域上的联动性,一些主要股市发性股灾,将会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确定性。股灾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股灾会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从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几乎每一个有股市的国家或地区都发生过股灾。1720 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世界性股灾;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包含股灾在内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
总之,股灾会从多个方面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例如,1929年美国股灾,首先受冲击的就是金融市场。美国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混乱状态。股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巨大。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灾的发生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开始。股灾引起人们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导致投资锐减,社会总需求下降,生产停滞,国民收入减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1929年股灾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私人投资由1929年的160亿美元减至1933年的3.4亿美元,工业生产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50%,国民收入由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亿美元,下降54.22%。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又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下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

2.引发股灾的原因

2.1直接原因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2.2引发条件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3.股灾处理措施

几乎每一个发生股灾的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了善后处理措施。应急措施主要有:启用“断路器”暂停股市交易,动用股市平准基金入市,回购本公司股票,消除市场恐慌心理等。为了避免股灾再次发生,则加快了证券市场法规建设与完善,强化了市场有效监管和规范运作,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以重塑投资者信心。

4.最惨烈的几次股灾

4.1美国股灾
4.1.1 1929年大股灾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灾难的发生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上午11点,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狂跌不止。自杀风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当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 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
大股灾之后,随即发生了的大萧条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 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4.1.2 1987年股灾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再次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股灾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4.2日本股灾
1989年12月,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进入90年代,日本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连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4.3 1973年香港股灾
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1973年发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
4.4 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5.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