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瑞士信贷股票趋势分析
扩展阅读
股票代码0039 2025-01-22 22:43:22
智能汽车科技股票有哪些 2025-01-22 22:04:20

瑞士信贷股票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9-23 05:37:18

1. 主流银行的发展趋势

银行产品创新的总指针是更好的便利性,更大的增值性.一是对原有产品和服务 进行改造更新,以客户需要为中心组合原有产品服务,提供立体化,综合产品系列. 二是横向扩大产品和服务,与原有产品线平行,增加新的产品线.
业务多元化是美国银行在经济衰退中保持优良业绩的重要支柱.主流银行在产品 创新中获取收益,降低业务损失.在资产业务创新上,通过贷款证券化,J.P.摩 根大通银行2001 分别对79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60亿美元信用卡贷款,2 5亿美元汽车贷款以及55亿美元工商贷款进行证券化,分别获取税前收益2.42 亿美元,4200万美元,17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2002年又分别对 72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94亿美元信用卡贷款,34亿美元汽车贷款和43亿美 元工商贷款进行证券化,获取税前收益分别为2.14亿美元,4500万美元,6 00万美元和5300万美元;通过贷款出售,J.P.摩根大通银行2001年和 2002年分别出售458亿美元和622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获取收益分别为 262亿美元和388亿美元. 银行业在批发金融市场上受到排挤,一方面工商公司自身资金积累规模增加,总 的外部融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金融放松管制,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公司进入资本市 场的直接融资成本较过去相对下降,因而使公司从银行进行间接融资量有所下降.高 收入阶层的涌现,对快捷零售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零售金融业务占比不断上 升.
花旗银行全球零售金融业务2000年存款余额为123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 82亿美元),2001年存款余额为147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97亿美元),2002年存款余额为170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1130亿美元);2000年,花旗银行零售业务已在41个国家通过1200个机构为2000万个账户服务,零售业务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约在60%左右.
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西方主流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 小企业提供银行服务,信用卡服务,财富管理及保险服务等.美国银行与近200万 小企业客户保持着业务关系,成为在美国9个州,5个关键市场的小企业头号借贷机 构.2001年为小企业服务给股东带来增加值达到5.85亿美元,为公司创造年 收入达10亿美元. 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混业经营的难度远大于人们的预料,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 保险公司在产品,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混业经营的效果不易实现;二是 近年来国际经济低速增长,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增大,银行的生存环境恶化,银行的首 要目标是生存而不是扩张,因而强化风险控制,削减成本成为银行当务之急.
2002年J.P.摩根大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运营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 5%;运营收入下降15%;运营收益只有14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53%. 其中经纪及投资服务收益的下降较为缓和.花旗银行2000年,2001年和20 02年投资余额分别是882.22亿美元,1039.72亿美元和1407.5 3亿美元;2002年,花旗集团虽然公司与投资金融业务收益下降30%,但全球 投资管理业务的净收益却增长14%;交易性服务净收益也从1.73亿美元增至5 .21亿美元;花旗集团私人金融部的净收益
从1999年以来增长69%,达4.56亿美元.这主要是花旗集团以产品及 地域的多元化作为业务模式的核心,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来的冲击.德意志银行的投资 银行业务收益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至2002年,其从信托业务中获取的佣 金与收费收益分别为390.8亿欧元,353.7亿元,392.6亿欧元;从证 券发行中获取佣金,经纪收费,证券涨价等获取的收益分别为517亿欧元,455 .7亿欧元,431.9亿欧元;从保险业务中获取的净收入为283.7亿欧元,271.7亿欧元,74.4亿欧元.
外资银行大肆抢占银行市场的现象在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斯洛伐 克等东欧国家相当普遍.奥地利信贷银行的最新调查表明,按照资产负债总额统计,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一系列活动,控制了东欧银行市场62%的份额.美国花旗 银行,比利时KBC银行,奥地利银行,意大利信贷银行就是在这一时期涌向东欧市 场的.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国际性大银行在东欧地区的发展前景相当诱人,东欧国 家的银行业市场商机和潜力十分巨大.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东欧地区也可能出现第二 轮重组浪潮.
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在过去25年中一直是美国银行业发展的主线,可在199 8年美国银行业购并达到高潮之后,直转而下,从1999年到2003年年中进入 蛰伏期.但是最近美国银行的收购行动引起业界对美国银行业并购趋势的重新思 考.人们判断美国银行业合并重组之势可能又要抬头:一是美国银行业仍呈饱和状态,全美目前有7800家银行,为进一步并购节支,提高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潜在空间 ;二是美国银行业所存在的资本金过剩,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缩减开支的需求等等 均成为美国银行业并购活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另外,市场对大型并购交易的反应日趋 正面(第一联合/维超利亚的合并已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过去几个月以来美国 银行业股票价格全面上扬,过去5年已积累了大量并购需求,过去的收购交易在这3 年间也基本被消化. 面对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压力,国际主流银行正仔细审视每一种经营模式――― 银行保险,全能银行,产品导向的零售银行或全球批发银行模式,以寻求新策略摆脱 困境.20世纪90年代,许多大银行发展多元化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电子银行,交叉销售保险和投资银行产品,成为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企业 .目前这种趋势似乎出现逆转迹象,未来的趋势更可能是,集中和选择性地发展核心 业务将成为主流,银行将通过分解,外购,合资及合伙的形式经营非核心业务,实现 差异化发展.这是因为经营环境好的时候,提供全面服务的银行吸引力较强,但在盈 利较难的时候,银行的经营成本则较高,投资者要求银行采用新策略增加盈利.此外,技术发展也大大增加了银行分解业务的可能性,银行可选择作为产品制造商,如设 计按揭,小企业贷款等,或者作为重要客户关系的分销商.
欧洲银行首先加强本身业务重组,集中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业务,以求更好地发挥 协同效益和比较优势.德国德累斯登银行重组其全球资本市场业务,合并债券和股票 业务于一个部门内,以便使其产品专家可同时推销股票和债券业务,争取更多的企业 融资业务;同时合并研究衍生工具营销,税务产品,并进行量化分析,以产生协同效 益.德国商业银行则合并其资本市场和商业信贷业务,削减不盈利的业务和成本,把 投资银行业务集中于向企业和零售客户分销高收益的衍生产品和结构性产品,在德国 的企业重组中发挥作用.同时,该行在席卷德国的企业破产潮后,重新考虑银行与企 业客户的关系,计划把投资银行业务办成企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零售投 资者之间的风险平台中介,提供多层次的产品和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廉价货币. 英国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汇丰银行与U-nisy技术服务公司合作建立支 票清算公司IPSL
处理支票.IPSL既为其他所有者清算支票,也为其他银行清算支票,估计将 处理英国70%-80%的支票.这意味着银行一方面分拆本身的非核心业务以降低 成本,另一方面又以合作,合营的方式成立新公司处理这些非核心业务;而拥有新公 司的银行既可分享技术成本,又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及大幅度减少管理成本.德意志 银行,德累斯登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则把其按揭业务合并,成立Euro-hypo 新公司,经营目标与英国IPSL类似.
一些大银行如瑞士信贷已考虑出售其投资银行业务;英国巴克莱银行放弃股票业 务后,旗下的巴克莱资本已专注于债券市场,其信贷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显示这一模式 已起作用.德意志银行决定出售其托管业务和被动式资产管理业务. 核心存款和主动负债约占银行资金来源的90%左右,剩余10%的资金来源由 银行的权益资本构成.花旗银行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年增长20%,20 02年比2001年增长了14%,连续呈双位数增长;主动负债2001年比20 00年增长14%,而2002年与2001年相比仅增长3%,增幅由上年14% 骤然降至3%,变化很大.J.P.摩根大通银行的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 年增长5.1%,2002年比2001年增长3.8%,增长幅度在降低;主动负 债2001年比2000年下降8.9%,2002年比2001年增长14.9%,增长幅度有所上升.美国银行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年上升1.1%,2 002年比2001年却下降了1.2%,核心存款由上年的微弱上升,转为绝对下 降;主动负债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14.9%,2002年比2001年 上升24%,主动负债连续呈双位数增长.
长短期利率反复下跌至历史低位,令持有流动性高存款成本减轻,这类存款的比 重增加,从而减轻银行利息成本;长期利率下降增加银行持有证券市值;而长期利率 跌幅较短期利率小,导致长短期息差扩大,对银行利润构成正面作用.从2003年 上半年主要银行情况看,部分银行无利息成本的资金仍大幅增长. 2002年整体美国银行业向工商业的贷款下跌7.3%,2003年一些主要 银行这一趋势改变不大.在6家主要银行中,2000至2003年,花旗银行集团 的公司贷款和美国银行工商业贷款平均余额呈下降趋势.
J.P.摩根大通银行及富国银行2003年第二季度的企业或商业贷款上升,但幅度仅在2%-3%之间.美联储的信贷调查显示,近年银行对工商贷款有一定收 紧,企业对工商贷款的需求也缩减,两者构成工商贷款下降.
但是,主要银行的消费者贷款却都在呈上升态势.如花旗银行消费者贷款上升很 快,2001年比2000年上升11.3%,2002年比2001年上升13. 2%.J.P.摩根大通银行消费者贷款也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2000年上 升16.6%,2002年比2001年又上升10.9%.
市场利率持续偏低推动住宅市场以至按揭再融资活动的同时,也为企业发行债务 融资创造条件.抓住这一市场环境变化,美国银行业争取与企业发债相关的业务,较 为专长投资银行和资金业务的摩根大通在并购业务收缩之后,借着债务发行收费来增 加收入,花旗在2003年次季的定息工具交易和包销业务创下最高纪录,专长于零 售或个人银行业务的美国银行,在2003年次季也创历来最佳的投资银行业绩,有 关收入虽然只有5%增长,但主要动力来自证券及债务发行.第一银行2003年第 二季度的资本市场业务在定息工具发行强劲增长下创出纪录性高水平.

2. 瑞信的瑞士瑞信银行

瑞信在全球范围亮相其新的品牌及公司标识。新品牌意寓着集团调整了其业务发展方向。新的品牌诠释了我们的全球业务重点、公司传统和我们的宏伟目标。统一的品牌名称强调了我们会通过单一渠道,向全球范围的客户提供我们的专业经验,也代表着我们将会以更加强大和统一的整体投身市场。 瑞士信贷(CreditSuisse)成立于1856年,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的银行(仅次于它的长期竞争对手UBS瑞士联合银行),是一家经营个人、公司金融服务、银行产品及退休金、保险服务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分公司,公司总投资为两百四十五亿美元,管理财产为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三亿瑞士法郎。
瑞士信贷银行,总部设在瑞士,是一家活跃于全球的从事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银行。除在瑞士本土经营大宗及零售的银行业务外,瑞士信贷的国际性服务集中于专业化的大宗银行业务,在其广泛的服务项目中,瑞士信贷将其专有技术、雄厚资金、瑞士人特有的细心与中立国等特点相结合,确保了吸引人的服务。瑞土信贷在银行业中的出色表现在它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数量迅速增长上,目前它已成为拥有18亿5干万瑞士法郎巨额资本的世界著名的五十家大银行之一。
集团先在1990年收购了瑞士第四大银行———Leu银行,又于1993年收购了瑞士第五大银行—瑞士人民银行。目前,瑞士信贷集团的母公司和业务部门均被国际知名评级机构评为A1和AA级。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创立于1858年,瑞士三大银行之一,也是瑞士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在世界金融界有很高的声誉。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创立初期参与了瑞士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又转入一般银行业务,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服务项目.在国外偏重投资银行业务和批发业务。
瑞士银行一向以优质服务,可靠保密闻名于世,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也不例外。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85年在北京开设办事处,1995年上海办事处升格为上海分行。
瑞士信贷银行斥巨资收购一家美国银行
瑞士第二大银行集团瑞士信贷银行日前宣布,将出资115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 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是美国一家大型金融投资银行,现有员工1.1万人,管理资产1200亿美元。法国保险业巨头安盛保险公司是其最大股东,拥有该行71%股份
瑞士信贷银行日前已与安盛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所拥有的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股份,其余股份则将通过股票市场公开收购。
实施收购行动的是其子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此举旨在加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世界金融投资领域中的地位。通过此次收购行动,瑞士信贷银行管理的资产规模将达到8420亿美元。

3. 瑞士信贷的概述

瑞士信贷集团,于2006年,瑞士信贷更名瑞信。 瑞信在全球范围亮相其新的品牌及公司标识。新品牌意寓着集团调整了其业务发展方向。新的品牌诠释了我们的全球业务重点、公司传统和我们的宏伟目标。统一的品牌名称强调了我们会通过单一渠道,向全球
集团先在1990年收购了瑞士第四大银行———Leu银行,又于1993年收购了瑞士第五大银行—瑞士人民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的母公司和业务部门均被国际知名评级机构评为A1和AA级。
早在1955年,瑞士信贷银行就与中国银行建立了帐户行关系,后又在1957年建立了代理关系。1985年,瑞士信贷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瑞士银行。1992年,瑞士信贷银行又在上海开办了代表处。1994年,上海代表处升级为分行,瑞士信贷一跃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分行的瑞士银行。1993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美国投资银行。
2000年,瑞士信贷集团所属的丰泰保险公司成功地参股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成为较早参与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外国金融机构之一。
从1992年至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已经为中国各大机构筹集了60多亿美元资金。其中的四次是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1987年中国以德国马克发行的主权债券、和1987年中国政府首次以美元发行的全球债券。其中最主要的交易是参与中国政府1998年成功发行的10亿美元全球债券。
从1993年开始,银行参与了6次可转换债券发行和6次股票发行。其中包括东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第一份可转换债券;中国华晨汽车公司的第一次首次公开发行以及山东华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第一次直接挂牌上市。
1998年6月,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上海分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以满足大上海地区的外国以及合资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同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外国直接投资的配套人民币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一家主要的外国银行。最近的服务包括参与为上海柯达提供的2.5亿美元的联合贷款。1999年8月2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上海分行又得到许可,有权满足浙江和江苏两省外国和合资企业对外汇和人民币的需求。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一,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五。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第一波士顿是什么意思?
第一波士顿”的名字源于1933年,当时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的证券机构和大通国民银行的证券机构合并组成了第一波士顿公司,主要经营投行业务。到1988年,成立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瑞士信贷拥有44.5%的股权。1996年,公司进行重组,原先第一波士顿的股东通过换股方式,放弃第一波士顿股权转而成为瑞士信贷股东,而瑞士信贷通过换股,取得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的全部股权。自此,公司进一步演化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利用多个专业子公司开始从事银行、证券、信托等多种金融业务。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将被整合到母公司中,有着72年历史的“第一波士顿”品牌,将逐渐被放弃,集团力争到2007年把净利润提高至每年80亿瑞士法郎以上
国际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品牌,到底还能用多久。关于这一点,答案也许只有奥斯瓦尔多格鲁贝尔(Oswald Grübel)心里清楚。这位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的首席执行官,宣布了对集团下属金融机构的整合计划。其中一项是,将其旗下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整合到母公司中,有着72年历史的“第一波士顿”品牌,将逐渐被放弃。
“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将以同一个面孔出现在客户面前。”格鲁贝尔说。但对于何时将最终弃用“第一波士顿”,他拒绝发表看法。
瑞士信贷称,今后它将继续开展有关合并、收购、IPO等业务,通过这次的调整,旨在更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来提高集团的盈利,随之而来的也将会是对CSFB不超过300人的裁员。延伸特性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创立于1858年,瑞士三大银行之一,也是瑞士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在世界金融界有很高的声誉。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创立初期参与了瑞士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又转入一般银行业务,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服务项目.在国外偏重投资银行业务和批发业务。
瑞士银行一向以优质服务,可靠保密闻名于世,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也不例外。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85年在北京开设办事处,1995年上海办事处升格为上海分行。
瑞士信贷银行斥巨资收购一家美国银行
瑞士第二大银行集团瑞士信贷银行日前宣布,将出资115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
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是美国一家大型金融投资银行,现有员工1.1万人,管理资产1200亿美元。法国保险业巨头安盛保险公司是其最大股东,拥有该行71%股份。
瑞士信贷银行日前已与安盛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所拥有的唐纳森-勒夫金-詹雷特银行股份,其余股份则将通过股票市场公开收购。
实施收购行动的是其子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此举旨在加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世界金融投资领域中的地位。通过此次收购行动,瑞士信贷银行管理的资产规模将达到8420亿美元

4. 股市要跌到5000点啦

应该下探到5500点左右

5. 瑞士银行的建立及发展

瑞士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在瑞士有两样东西其它国家难以匹敌,一是钟表,二是银行。2004年年底,瑞士人均金融资产超过165000欧元,在岸金融资产总计超过1万亿欧元。瑞士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离岸货币,总额接近2万亿欧元。瑞士还是全球名副其实的银行王国,银行产业是瑞士第一大支柱产业。2004年,瑞士金融产业创造了瑞士GDP的14%,银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同样属于金融强国的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两倍。瑞士的银行管理着全球1/4到1/3的国际投资私人财富,所以在私人银行服务和财富管理两大金融领域,瑞士银行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银行产业还是瑞士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产业,人均产出超过35万欧元,比瑞士国内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3倍以上。
瑞士的银行体系由州立银行(Cantonal banks)、大银行(Big banks)、地方和储蓄银行(Regional banks & savings banks)、信用合作银行(Raiffeisen banks)和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其它银行(Other banks)组成。2003年,瑞士全国银行总数达378家。
支撑瑞士银行产业的是它的“大银行”。经过1993年和1997年两次重量级的“大象联姻”,1993年瑞士信贷银行与民族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合并,如今的瑞士“大银行”仅存两家,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以及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瑞士庞大的银行产业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实际上主要是靠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来支撑的。在瑞士国内,瑞士联合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均接近瑞士整个银行业资产和负债的40%,雇员数占银行雇员总数的30%以上。在国际上,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在全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时候,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就是瑞士银行产业的象征和代名词。
自从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成立以来,资本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业绩持续增长,全球影响力大大增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由一家仅仅在欧元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银行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有力竞争者。2005年一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业龙头老大。
联合银行集团成功经验已引起分析家们极大地关注,其优秀的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得到人们的一致赞赏,以致国外有分析家认为:“如果说今天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有什么弱点,那就是它成功太多和太久”。
为什么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2005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提出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很好的注脚,即:“同一个信念,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同一个UBS(One belief, One team, One focus, now, One UBS)”。
从表面看,这只是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一个形象广告或品牌战略,它决定放弃过去花重金获得的华宝和普惠等品牌,而使用统一的UBS品牌。但是,对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四个一工程”是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成功之道。
1997年的瑞士联合银行(UBS)与同样历史悠久也同样属于当时瑞士“大银行”的瑞士银行公司(SBC)进行了瑞士银行史上最大的合并。这是一桩引起当时全球银行业轰动的合并案例,合并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家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有崭新的品牌形象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当时,新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总资产达到10160亿瑞士法郎,员工总数27611人,有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合并使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银行和全球第4大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达到13200亿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和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地位。
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为什么要合并?在瑞士国内,瑞士联合银行历史上的百年老对手瑞士信贷集团与民族银行进行了合并,瑞士联合银行失去了瑞士银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瑞士银行公司失去的市场份额更大,只有两家银行主动联合,才能夺回失去的霸主地位;在国际方面,英国汇丰银行对米特兰银行的收购已经完成并组建了汇丰控股,日本的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的合并也早已结束,组建了新的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德意志银行对美国信孚银行的收购接近尾声,美国的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和美洲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商谈对其他美国银行的收购事宜,新一轮全球银行业购并高潮即将到来。面对内外竞争压力,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选择适当的购并成为必然。
1998年,两大银行合并完成后,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董事会首先完成了对业务部门的改组,将银行的业务部门划分成私人和公司客户管理(UBS Private and Corporate Clients)、资产管理(UBS Asset Management)、私人银行(UBS Private Banking)、投资银行(UBS Investment Banking)和私人产权(UBS Private Equity)等5大部门,放弃了SBC品牌而统一使用UBS品牌,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度过了磨合期。
但是,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生不逢时,正遇上美国高新技术泡沫破裂,原瑞士银行公司在美国市场对冲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特别是持有大量头寸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造成了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不过,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一家善于吸取教训的银行,这一次的失败带来了它在投资决策上的重大改变和此后的巨大成功。
1999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继续对原有业务进行整顿,在金融市场上有进有退。鉴于保险业利润微薄和前景不明,它首先中止了与瑞士再保险长达10年的合作协议,出售了持有的瑞士再保险股份及与瑞士再保险的合资的企业,从此主动退出保险业的历程。为了避免由于业务重叠产生内部冲突和效率损失,它又将原UBS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出售给标准渣打银行,并出售已经持有的Argor Heraeus SA 的75%的股份。为了发挥比较优势,它加大了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收购了美洲银行的欧洲和亚洲私人银行业务,并扩充了旗下华宝公司(UBS Warburg Dillon Read)的交易大楼,使它成为欧洲最大的证券交易场所,还收购了百慕大有名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Global Asset Management),并将其并入它的私人银行。为了在美国金融市场站稳脚跟,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对原有UBS和SBC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的股票进行了置换,重新以美国存托债券(ADR)方式发行UBS AG的股票,并且大获成功,此举使UBS AG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非美国金融集团。
2000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在两方面继续进行业务调整:一是收缩瑞士本土的业务,扩充美国市场的业务,出售几家业务重心在瑞士的机构,收购几家美国公司,完善集团在美国的业务布局;二是继续收缩保险业务,再一次出售原来持有的几家保险公司股份,同时加大在电子网络及相关业务的投入,成为第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的网上银行业务的瑞士银行。
2001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最大动作是以12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普惠公司(PaineWebber)的收购,并将其改组为瑞银普惠(UBS PaineWebber)。普惠是一家老牌的投资银行,在美国紧跟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是美国证券市场公认的一级交易商,在资产管理和证券经纪等方面犹有盛名。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此举无疑进一步扩展和巩固了它在利润丰厚的美国投资银行领域的地位。由于对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前景看好,收购消息宣布的当天,普惠的股票就上涨了40%。当然,此次购并也给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管理层带来一个重大的难题,就是怎样有效地整合旗下的瑞银华宝和瑞银普惠两大投资银行,从而减少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摩擦形成的内耗。
2003年和2004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没有进行大的收购行动,它的主要工作是加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业务的投入,同时扩大代理外汇交易和债券交易的市场份额。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围绕其产品和服务的第三方分销基础设施(Bank for Banks)的建立也是这两年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事实证明,这两年的调整卓有成效。
2005年6月,瑞银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了所有业务采用统一品牌的策略,其中包括瑞银普惠和瑞银华宝,都将划归单一的UBS品牌名下。原有的四大业务品牌:瑞银华宝(UBS Warburg)(投资银行业务)、瑞银普惠(UBS PaineWebber)(投资银行业务)、瑞士银行私人银行(UBS Private Banking)(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瑞银环球资产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国际业务)将重组为以瑞银(UBS)命名的三大业务: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瑞银环球资产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及瑞银投资银行(UBS Investment Bank)。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在全球发起了题为“四个同一”的公司形象广告。正式宣布放弃华宝和普惠两大品牌。这一决定反映出该公司已决意打造能匹敌花旗集团(Citigroup)和汇丰控股(HSBC)的全球金融服务品牌。
资料表明,瑞士联合银行集团2001-2005年度按照资产规模排名一直稳居全球前10强,四年中它的位次不断前移,终于在2005年度坐上全球银行头把交椅。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与其它银行的扩张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其它银行的扩张基本上都依赖于银行购并,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虽然也有购并行动,但与其它银行相比,它的扩张主要依赖的是业务的增长。因此,它的核心一级资本增长较慢,而资产排名上升较快。使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名闻天下它的,是它的高而稳定的利润回报,与花旗集团等美国银行相比,每年6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20%的资本利润率和不到1%的资产回报率也许有些低,但它是一家欧洲银行,在欧洲各大银行中,它的利润和回报首屈一指,只有汇丰控股与它基本在同一个档次。由于受到合并前一些不良资产的影响,初期的不良贷款率确实有些高,经过初期的整顿和处置,它的不良贷款率,已经只剩下不到3%的水平,反映了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较高的不良贷款消化和管理能力。
对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与瑞士仅有的另外一家“大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的业务收入进行动态比较。1998年,当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组建时,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与瑞士信贷集团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业务收入都在220亿瑞士法郎左右,到2000年,两大银行开始拉开距离,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370亿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贷集团却只有330亿,已经相差40亿瑞士法郎。特别是2001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大规模投资于美国对冲基金的瑞士信贷集团遭受了巨大损失,业务规模严重萎缩,业务收入下降到只剩下250亿瑞士法郎,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由于从1998年对冲基金投资的失败中得到教训,及时从对冲基金撤离,后来又严格限制对对冲基金和泡沫过多的电子、通讯、网络等产业的投资,基本躲过了美国股票市场的危机,业务收入接近330亿瑞士法郎,足足超过瑞士信贷集团100多亿元。虽然2002年和2003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业务也有些滑坡,那主要是这两年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不景气、投资银行业务规模急速下降所致,到2005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计算,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收入达到380亿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贷集团只有不到330亿瑞士法郎。

6. 二季度巨亏110亿,丑闻缠身、CEO换人,国际大行瑞信究竟怎么了

当地时间7月27日,瑞士信贷集团(“瑞信”)发布了其2022第二季度销售业绩。财务报告表明,瑞信Q2净营收为36.45亿瑞士法郎(约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9%;属于优先股公司股东亏损为15.93亿瑞士法郎(约110亿元人民币),远超过先前投资分析师预估的2.06亿瑞士法郎。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瑞信连续的第三个出现亏损的一季度。

同一年3月,吃惊美国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Archegos Capital的暴仓事情又将瑞信推上了舆论旋涡,私募基金经理Bill Hwang单天亏本超百亿美元、被称作“史上最大单天亏本”。瑞信在这场事件中损害是所有银行贷款中最惨烈的,可能超过55亿美金。以往几个月至今,在职CEO戈特斯坦(Thomas Gottstein)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主要原因是这家银行的丑事与在他2年任职期内不断发展的亏本。这种事情重挫了瑞信的股票价格,并激怒了投资人。

7. 瑞士银行股票跌了吗

瑞士银行股票没有跌。瑞银集团(英文UBS),即瑞士银行,致力于为遍布全球的富裕人士、机构和公司客户以及瑞士的私人客户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拓展资料:
瑞银业务:
瑞银坚持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密切联系的一体化银行模式。
1.财富管理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瑞银财富管理为世界各地的富有家庭和个人提供全面咨询、解决方案和服务。瑞银客户受惠于全面综合的财富管理能力及专长,包括财富规划、投资管理、资本市场、和银行服务、借贷以及机构和企业财务顾问。客户在享有瑞银自有产品以外,还可获得来自其他世界领先的第三方机构的广泛的产品选择。
2.投资银行
瑞银投资银行为企业、机构及财富管理的客户提供专家建议、创新解决方案,顶尖的执行能力和全面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途径。属旗下各业务部门提供顾问服务、深入的跨资产研究,以及股票、外汇、贵金属及优选的利率和信贷市场的相关服务。瑞银投资银行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包括销售、交易及各类证券的做市等。
3.资产管理
瑞银资产管理是一家规模庞大、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机构,业务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为包括个人、第三方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等各类型客户提供横跨主要传统和另类资产类别的投资服务。瑞银也为政府和央行等主权客户提供专属的顾问、投资和解决方案。瑞银资产管理是欧洲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瑞士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中国最佳外资资管公司。 到目前为止,瑞银集团已拥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和故事。自1862年以来,37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了今天的瑞银(UBS)。另外,瑞银集团(UBS)从未使用过"瑞士联合银行"的名称,而UBS也并非“瑞士联合银行”的缩写。瑞银集团(UBS)与“瑞士联合银行”并不存在任何联系。

8. 瑞士信贷集团的瑞信与中国

早在1955年,瑞士信贷银行就与中国银行建立了帐户行关系,后又在1957年建立了代理关系。1985年,瑞士信贷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瑞士银行。1992年,瑞士信贷银行又在上海开办了代表处。1994年,上海代表处升级为分行,瑞士信贷一跃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分行的瑞士银行。1993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美国投资银行。 2000年,瑞士信贷集团所属的丰泰保险公司成功地参股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成为较早参与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外国金融机构之一。
从1992年至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已经为中国各大机构筹集了60多亿美元资金。其中的四次是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1987年中国以德国马克发行的主权债券、和1987年中国政府首次以美元发行的全球债券。其中最主要的交易是参与中国政府1998年成功发行的10亿美元全球债券。
从1993年开始,银行参与了6次可转换债券发行和6次股票发行。其中包括广东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第一份可转换债券;中国华晨汽车公司的第一次首次公开发行以及山东华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第一次直接挂牌上市。
1998年6月,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上海分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以满足大上海地区的外国以及合资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同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外国直接投资的配套人民币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一家主要的外国银行。最近的服务包括参与为上海柯达提供的2.5亿美元的联合贷款。1999年8月2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上海分行又得到许可,有权满足浙江和江苏两省外国和合资企业对外汇和人民币的需求。

9. uscs是什么股票

uscs是:瑞士信贷(uscs)股票,简称瑞信股份
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AG) (以下简称为“瑞信”) 是一家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机构,隶属于瑞士信贷集团。瑞信总部位于苏黎世,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

10.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查得我好辛苦!!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股票市场上有“熊市”和“牛市”之说,前者表示“空头市场”,而后者是“行情看涨的市场”。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两种动物来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呢?

在证券交易中,bear的意思是“卖空者,做空头者,抛售股票或期货希望造成价格下跌的人”;bull 的意思是“买进股票等待价格上涨以图谋利者;哄抬证券价格的人”。

英语中有句谚语Don't 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the bear was caught(不要在抓住熊之前就把熊皮卖掉), 这正和人们在“熊市”的卖空头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从熊和公牛的习性分析,公牛更有蛮劲,更有攻击性;虽然熊也十分强壮,但和见人就顶的公牛比起来,它们善于沉思,并且易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