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银行的股票最低价
3.08发行价,从上市到上周5为止,2级市场的最低价就是楼上的朋友给你报的3.79
❷ 权重股票有哪些股票
一、权重股票有:
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建设银行、贵州茅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五粮液。兴业银行、长江电力、美的集团、交通银行、格力电器、恒瑞医药、浦发银行、工业富联、万科A、中国神华、平安银行等。
沪市权重股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神华、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深市权重股有:五粮液、洋河股份、万科A、广发证券等。
目前解析出的权重股有90只,解析条件为,总市值排名前30%且股票市场类型包含沪深300。
二、权重股票介绍:
1.权重股,顾名思义,总股本比较大,上市公司总股本巨大,占据股票市场的比重非常大,比重越大,权重就越高,对股票指数的影响也就会更大。举例来说,今天中国银行的股票占据整个沪市股数的五分之一以上,那么这就是权重股,中国银行的股票涨跌一分钱,大盘指数会跟着涨跌一个点。对于股票指数,所得到的结果是根据加权平均之后得到的,这也就印证了为什么权重股所占据的总股本比较多,所代表的权重就会越高。一般情况下认为是蓝筹股。
2.蓝筹股也称之为绩优股,能够稳定持续的获得盈利,能够稳定持续的分派股息,非常的优厚,当然,这部分公司的业绩非常好。一般情况下,蓝筹股的抗跌性非常好,能够在行情走势转好或者利好的情况下,有强有力的复原能力,或者是升涨能力。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对象之一便是蓝筹股,如果当前市场比较低迷,行情不好,不妨看看蓝筹股,说不定后续便会稳定获利。
内容来源于网络。
❸ 为什么中国银行上市对大盘有这么大的影响呢不明白纳闷ing...
中行上市对股指影响巨大,分析人士测算
中行涨1分钱沪指涨1个点
中国银行将于7月5日登陆上交所,其计入指数的股本为1778亿股,是中国石化的2.54倍,将成为两市权重最大的样本股。分析人士测算显示,按中行目前所占沪市权重比例计算,中行每涨跌1分钱将影响到沪综指涨跌1个点。若以中行3.6元上市定价计算,其上市将带动上证指数上涨52点。剔除H股市值后,中行总市值将达到6400亿元,将占沪市总市值29630多亿的21.6%左右。
为配合中行的上市,便于其尽快进入各有代表性的指数样本股行列。经广泛征求市场意见,并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补充大市值公司快速进入指数的规则。对于新发行股票,若符合样本条件、且总市值(不含境外上市股份)排名在沪深市场前10位,启用快速进入指数的规则,即在其上市第十个交易日结束后进入指数,同时剔除原指数样本中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最末的股票。据此规则,中国银行将于上市第十个交易日结束后进入沪深300和中证100指数。
此外,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拟决定对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规则做以下补充:总市值(不含境外上市股份)排名在市场前十位,且其上市时间距下一次样本股定期调整生效日超过20个交易日的新发行股票,若无不适宜作为指数样本股的情况发生,在其上市第十个交易日结束后纳入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对于增发、重组和合并等行为导致股票总市值增加,符合上述条件的,处理方式和新发行股票一致。
2006年7月5日9:25,当股民老王到营业部时惊讶地发现:"不会吧,今天一开盘指数就涨了50点!难道是行情系统中病毒了?"
这一幕并非来自科幻小说,因为在下周三,沪深股市历史上最大的"航母"中国银行将登陆A股,并将取代中国石化成为上证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
中行上市当日就将被计入上证指数,据测算,如果该股涨到3.70元,那么,上证指数将上涨50个点!
而业内人士预测,中行上市很可能定位在3.60元-3.80元。
这,就是中行的威力!
首只全流通发行的超级大盘股
本周三,沪深股市将迎来历史上股本最大的一家公司--中国银行,它是全流通发行的首只"航空母舰",这对A股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行的发行价为3.08元/股,发行数量为64.93506亿股。
昨日中银公布了2005年年报。年报显示,中银去年净利润275亿元,每股收益0.15元,较2004年增长31%,每股净资产1.12元。新增不良贷款大幅下降,不良贷款率下降到4.62%,资本充足率达到10.42%。
到2005年末,中行资产总额达到474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6%;各类贷款余额为223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3%,贷款减值损失也教2004年减少52%。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与同行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国际业务方面.
商业银行投行保险三大业务成中行主要收入来源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混业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业务、投行业务和保险业务构成了中行最主要的三大块业务,这三块业务也成为中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其中,占比最大的仍然是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作为中行的传统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资金业务。年报显示,公司业务的储蓄余额最高,个人业务其次。据统计,2005年,境内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4,1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21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0.0%,比上年末上升0.1%。
在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的同时,保险业务也是中行业务的重要支柱。2005年,中行旗下的中银集团保险及中银集团保险的子公司中银集团人寿,实现毛保费收入合计为49亿港元。截至2005年末,中银集团保险资产总额为39亿港元,中银集团人寿资产总额为95亿港元。
而中行旗下的中银国际更发挥了其地跨内地与香港的优势,使得投行业务成为中行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良好的业绩增长背景下,2005年,中银国际股票现货交易额保持香港市场前六位。
中行上市:一块近3倍于中石化的磐石
中国银行于上周五成功完成了A股发行申购程序,而大盘七连阳的回暖局面仿佛也预示着市场参与各方对中国银行引领大盘破浪前行的高度期待。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策略研究员李先明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作为A股市场上新的“龙头”,假定中行上市首日的定价和H股股价接近,以其占上证指数的权重计算,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就将带动上证指数“上涨”约36点,对指数的拉动作用明显。
李先明认为,中行发行A股后,其可能计入上证指数中的股本数将达到1778亿股,是目前中石化(600028.SH)的2.54 倍,从而将取代中石化,成为上证指数中股本权重最大的样本股。目前沪市总股本权重最大的5家公司总股本规模为1310.75亿股,占比为25.56%左右;中行发行后,沪市总股本中权重最大的5家公司总股本将占到沪市公司总股本的43.25%,上证指数的权重进一步走向集中。
“目前中行H股股价折合人民币约3.60元。假定中行A股上市后的股价也定在3.60元左右,发行A股后,中行剔除掉H股市值后的总市值将达到6401.71亿元。以此计算,发行后中行的总市值将占到沪市总市值的18.05%左右。沪市总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的总市值占全部沪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也由其发行前的22.80%上升到35.31%。权重个股对股指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
从中行H股的情况看,近期股价在3.4港元附近,折算成人民币约为3.5元。同时,考虑到A股对H股普遍存在的溢价,不排除中行A股涨至3.8元的可能性,相当于溢价23%。
替代中石化成为两市第一权重股的中行,对大盘的影响也值得期待。市场人士测算,由于目前新股上市当天就直接计入指数,如中行当日涨至3.5元,将使上证指数上涨约42点;如果涨至3.8元,则可直接将上证指数拉升70点左右。
❹ 股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属于泸A还是深A
沪市A股。
深沪两市的分工原来是沪市发大盘蓝筹股,深市发创新型,科技型股,效法美国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后来有点乱,不过这几年有改回来了。
上述公司都是大盘蓝筹股,都是在沪市发行的,代码601开头。当然,有些股票也有H股,但肯定没有深市A股。
❺ 谁能提供沪市A股的16支金融板块股票和22支外贸板块的股票
一、沪市A股的金融板块:
1.银行股
600000 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600015 华夏银行
600016 民生银行
600036 招商银行
601009 南京银行
601166 兴业银行
601169 北京银行
601328 交通银行
601398 工商银行
601939 建设银行
601988 中国银行
601998 中信银行
2.券商股
600030 中信证券
600837 海通证券
601099 太平洋
3.保险股
601318 中国平安
601601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保险)
601628 中国人寿
4.信托股
600643 S爱建
600816 安信信托
二、外贸板块:
600058 五矿发展
600120 浙江东方
600128 弘业股份
600153 建发股份
600241 辽宁时代
600278 东方创业
600287 江苏舜天
600500 中化国际
600626 申达股份
600704 中大股份
600730 中国高科
600735 新华锦
600739 辽宁成大
600755 厦门国贸
600822 上海物贸
600826 兰生股份
❻ 请问沪深两市的银行股有哪几只
截止到2015年6月银行股有:
601818 光大银行
600015 华夏银行
601009 南京银行
601998 中信银行
601169 北京银行
002142 宁波银行
601398 工商银行
601328 交通银行
600000 浦发银行
601288 农业银行
601939 建设银行
600036 招商银行
000001 深发展A
600016 民生银行
601988 中国银行
601166 兴业银行
❼ 中国银行这股票怎么样
我从不怀疑通过购买港股或沪市股票来投资一两家中国大银行,是非常稳妥的投资策略。实际上这样的投资折射出来的,是关于本世纪投资的一个大热点:一个庞大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登场。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时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时候,我曾收到一位亚洲经纪人发来的投资报告,建议“买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据她估计,这些股票在当时的平均市盈率为8.3倍。
27个月后的今天,这些大银行的利润已经增长了约30%,但它们在香港股市上的价格却比那位经纪人给我写信的时候低了很多。当时工商银行的股价是6.2港币,作者写下这篇专栏时是4.7港币;建设银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币。
如果说中国银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话,现在它们就更便宜了。当时读那份投资建议,我的第一想法是,虽然与盈利能力和增长性相比,这些银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场对银行业的负面情绪以及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会导致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进行“抄底”,估计仍要亏很多钱,结果证明,我是对的。
但现在我会问,这些银行到底会便宜到什么地步?资产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巨大市场份额,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指标,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为5。前不久,刚刚派发净利润的30%作为股票分红。如果我今天买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带给我的税前收益率大约能达到6%。而这家银行很可能继续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长,这意味着我的分红收益将以同样速度增长。这样的业绩将同时带来股价的上升,所以,今天买入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将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决策。
然而,冒险尝试之前,我必须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触底了。这些中资银行股为什么这么便宜?它们还会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钱荒”事件,导致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6月底,银行间拆借利率剧烈动荡,上海的隔夜回购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来,中国央行会在市场紧张时注入流动性,但这次它没有。这种出乎市场预期之外的政策变动在银行和坊间制造了一次轻微的恐慌,并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沪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
央行会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间,银行们开始握紧手里面的钱,害怕那些资产状况不够透明的金融机构只借不还。一两天之后,央行宣布它将支持那些信誉良好的机构,并重新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尤其那些体系内最强大的玩家——大型银行来说,应该算是积极之举。2009年起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扩张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些泡沫,这些泡沫必须被挤掉,又不能伤害到整个经济。这样的短促震慑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途径。
但是如果经济结构已经在调整的轨道上,在事情变好之前能变得多糟?中国的银行是否强大到足够抵御更艰难的金融环境?
我查阅了中国三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12年的审计财务报告,将之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以及汇丰银行2012年的报告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现金和即时流动性资产方面,中国各大银行的状况非常良好,因为中国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2012年末的时候,工商银行以现金或央行准备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户存款,建设银行为22%,中国银行为30%,而在同样的项目上,汇丰银行只有14%。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中国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作为缓冲。尽管三大银行的贷款业务在2007到2012年间增长超过两倍,但高收益确保了它们有充足的利润来保持投资者收益与资产成比例。2012年,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迅速增长的前提下,三大银行所有者收益占总资产的比率保持在6.4%-6.8%,汇丰银行是6.8%。
一些分析师认为,很多发生在2009-2010年的经济刺激周期的贷款最终会成为坏帐。如果被他们言中,又会怎样?从2007到2012年间,工商银行的贷款看上去增加了4.6万亿元,总额达到8.6万亿,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时的股本基数为1.1万元。这意味着今天只要12%的贷款成为坏账,就能导致工行破产,这有多大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称,“三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面对是一种“可控的小规模危机”。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关闭。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间迅速催生。鉴于政府决不会采取任何可能威胁到经济增长的措施,在官方体系之外建立金融机构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的做法已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中资银行真正的威胁就在于这些监管体系之外的机构,官方和民间的金融部门彼此交织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即使对政府来说,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银行开始倒闭,连锁反应会有多糟,我们无从得知。金融危机的根源无一例外是信贷扩张。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从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取
❽ 中国银行的股票开盘价和收盘价每天什么时候发布
中国银行股票代码601988,属于上证的股。开盘价又称开市价,是以每个交易日开市后的第一笔每股买卖成交价格来算的。如果开市后半小时内没有买卖或没有成交,则取前一日的收盘价作为当日的开盘价;收盘价:沪市收盘价为当日该证券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