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股票分析怎么算的
扩展阅读
擅自炒作别人股票账户 2025-02-02 09:33:58
银河表计股票代码 2025-02-02 09:29:16
中国股市一直涨的股票 2025-02-02 08:39:22

股票分析怎么算的

发布时间: 2022-08-31 07:07:05

A. 股票估值到底怎么计算

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种,依据投资者预期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或企业资产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比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准模式,就是以股息率为标准评估股票价值,对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量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有用。可使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 预期来年股息/ 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
二、最为投资者广泛应用的盈利标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 股价/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处,计算简单,数据采集很容易,每天经济类报纸上均有相关资料,被称为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但要注意,为更准确反映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应使用预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预期收益。
投资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收益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预计某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未来股票价格有机会上升。
三、市价账面值比率(PB),即市账率,其公式:市账率= 股价/ 每股资产净值。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以市账率去分析较适宜。
除了最常用的这几个估值标准,估值基准还有现金折现比率,市盈率相对每股盈利增长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资者则喜欢用股本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一个企业。

B. 股价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是一个动态的数值,由市场买卖方成交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在股票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而股票的价值,则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股票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可以为投资者买卖股票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股票是否赚钱,在本质上与股票价值无关,仅与买入股票的价格和卖出股票的价格有关。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10-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股票估值是如何算出来的

市盈率估值法:股价=动态市盈率*每股收益;PEG估值法:股价=市盈率/未来三年净利润符合增长率;市净率估值法:股价=市净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股票估值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影响的因素很多,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
拓展资料:
影响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每股收益、行业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主要应用于期权定价、权证定价等)。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发现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股票,而在股票的价格回归到内在价值甚至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以获利。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经常听到估值这个词,说的其实是如何来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同时与它的当前股价进行对比,得出股价是否偏离价值的判断,进而指导投资。
DCF是一套很严谨的估值方法,是一种绝对定价方法,想得出准确的DCF值,需要对公司未来发展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 值的过程就是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的过程。所以DCF 估值的过程也很重要。就准确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判断成熟稳定的公司相对容易一些,处于扩张期的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准确判断较为困难。再加上DCF 值本身对参数的变动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变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过程中,会反映研究员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假设。有了DCF 的估值过程和结果,以后如果假设有变动,即可通过修改参数得到新的估值。相对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市现率等价格指标与其它多只股票(对比系)进行对比,如果低于对比系的相应的指标值的平均值,股票价格被低估,股价将很有希望上涨,使得指标回归对比系的平均值。

D. 股价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股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是通过竞价得出的,开盘价与收盘价通过集合竞价得出,而交易时间内的价格则是通过连续竞价得出的。“竞价”是指投资者以竞争的方式来报价,交易所在根据一定的原则来确定成交价格,成交价格就是股价。

我们可以理解为股票无时无刻都处于拍卖当中,其中最符合交易所规则的价格得以成交,而每时每刻成交价格连起来就是股价的波动。

竞价分为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

【1】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我国集合竞价的成交原则是:

1、在有效价格范围内选取成交量最大的价位; 2、高于成交价格的买进申报与低于成交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3、与成交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一方全部成交。两个以上价位符合上述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报价格为成交价格。

【2】连续竞价:连续竞价,即指对申报的每一笔买卖委托,由电脑交易系统按照以下两种情况产生成交价: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相同,则该价格即为成交价格; 买入申报高于卖出申报时,申报在先的价格即为成交价格。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股民数量早已经超过了一亿,无数人都幻想过通过炒股大赚一笔。但其实,大多数投资者其实并不明白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今天,我就来讲一讲股民们一直关注的股价是怎么来的。

假设有这么一家公司,一共有10000股股份,这家公司通过良好的经营,每年都能净赚到20000元。而这家公司的股东们也都没什么追求,赚到的钱就自己全分了。假设这个经济环境和公司经营无比稳定,每年都能赚20000元。于是,每持有一股,每年就能分到2元的利润,永远分配下去。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创始人忽然看破红尘,想回老家买套房养老,不想再和公司有任何瓜葛,想卖掉手中的股权。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股权卖多少钱合适呢?理论上,每年每股稳定可以拿到2元的回报,只要股票够多,总有一天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的时候,资产能超过马云。但是作为一个投资者,大家都是由追求的人,10%是他们要求的最低回报,怎么着也要超过通胀是不是?今年拿2元,明年就要拿2.2元,以此类推。或者换一种说法,明年的2元对于今天的我来说,价值只有1.818元(2/1.1)。这样的话,别说亿万年了,20年之后的2元放到现在就只价值0.297元(2/1.1^20)左右了,那还怎么超过马云呢?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无穷无尽分红的价值并不是无穷的,因为未来的资产是要贴现的。于是我想通了,干脆把未来每一年的价值全部加起来折算到今年,看看能有多少钱。通过无穷等比数列公式,这个每年稳定拿2元的股份,其未来所有利润折算到现在,价值是20元(2/10%)。这20元,就是每股转让的合理价值。

那可能有人会说了,现在上市公司,有几个能每年稳定分红的呀,这种情况怎么算呢?事实上,理论上来说,股票价格是对公司未来预期的折现,前面例子说的永久稳定分红也是一种预期。预期远不止分红这一种,除了分红外,公司把赚到的钱用来建造厂房、购置设备、打通产业链、研发黑科技等,也是一种良好的预期。这些情况下,红利贴现模型就不再适用,就要用到更高级的模型,例如戈登增长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等。虽然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懂这些概念,但他们至少知道:公司有良好的预期,那么未来股价就会上涨。

放到二级市场上,由于有众多投资者的参与,每个投资者都会打小算盘,于是就出现了这么几种人。小华觉得股票的合理价格在25元并在25元买入坐等未来的各种收益,结果股价涨到了28元。这样的话,小华如果立刻卖掉,那就白赚了3元,根本不用永远放着,所谓未来的预期可以在此刻随时变现,于是小华就开开心心地提交卖掉股票。

小明觉得公司研发成功、生产线扩大,总之,未来预期是很好的,所以股价应该在35元。那么当股价在28元的时候,小明还是有点心动的,于是花28元把小华的股票买过来了。万万没想到,半年之后,上市公司的王八蛋老板带着小姨子消失了。虽然小明多方打听,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未来的那些美梦都还在,但小明一直有很不好的预感,虽然经营很好,但由于老板消失的不确定性,股价大概只值20元。一开始小明还抱着侥幸心理想以25元卖出去,结果发现大家都知道了老板消失的事,根本没人敢买。于是慢慢往下,挂20、15元,都没人买。只有挂到10元,才有一名叫做杰潘侠的投资者把小明的股票买了下来。至此,小明每股亏18元。过了两天,上市公司老板回来了,发表了一则声明:世界这么大,我只想安安静静地以美男子的身份去看看,怎么把你们吓成这样。现在我回来了,公司一切正常,研发的产品马上生产,扩大的产品线立刻投入使用。于是股票慢慢又回到了28元。这时小明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发现:影响股价的不光是未来预期和内在价值,也极大地受到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股票交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投资者已经忘记了最开始的股票价值来源于股利,而更多地开始关注于资本利得,并由此衍生出了很多股价变动的预测分析方法。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只通过分红来分析投资股票能否赚钱,显然是一件很蠢的事情。虽然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有方法来准确预测股价走势,但了解其原理,对于股票投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E. 股票估值是如何算出来 的

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种,依据投资者预期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或企业资产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比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准模式,就是以股息率为标准评估股票价值,对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量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有用。可使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
预期来年股息/
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
二、最为投资者广泛应用的盈利标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
股价/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处,计算简单,数据采集很容易,每天经济类报纸上均有相关资料,被称为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但要注意,为更准确反映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应使用预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预期收益。
投资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收益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预计某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未来股票价格有机会上升。
三、市价账面值比率(PB),即市账率,其公式:市账率=
股价/
每股资产净值。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以市账率去分析较适宜。
除了最常用的这几个估值标准,估值基准还有现金折现比率,市盈率相对每股盈利增长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资者则喜欢用股本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一个企业。

F. 股票涨跌多少是怎么算的

按照百分比计算的。比如,11元-10元=1元;1元除以10元=0.1=10%,就是上涨10%。

G. 股票理论价格怎么算

你好,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股票之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它代表着收益的价值,即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股息红利。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就是以一定的必要收益率计算出来的未来收入的现值。
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为: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市场利率

不过这个公式成立是有条件的:假设公司不再外延式扩张、假设公司永续经营、假设公司按照固定比例分红、假设市场利率永远不变。

H. 股票的估值是怎么计算的

股票估值是按照一定的价格对上市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估算得出来的,用市盈率表示,股票估值判断的是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股票估值高低没有确定的标准,投资者只能用行业平均市盈率来判断股票是否是低估值,当股票估值低于行业平均估值时,股票估值偏低,这时股票具有投资价值,获利概率较大,当股票估值高于行业平均估值时,股票估值偏高,这时股票具有泡沫,投资风险较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7-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股票价值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方法

内在价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当前股息;R为资本成本=8%,当然还有些书籍显示,R为合理的贴现率;G是股利增长率。
本年价值为: 2.5/(10%-5%) 下一年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给股东,股东无从股价上获得很大收益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人理解应该属于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长型公司。因为成长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断成长,所以多数不配发股息或者极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钱再投入公司进行再投资,而不是以股息发送。
您可登录会计学堂官网,免费领取10G会计学习资料;关注会计学堂,学习更多会计知识。

J. 股票市场的大盘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深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介绍

发布时间: 2004-01-09

1. 指数种类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有:

(1) 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深证A股指数,深证B股指数

(2) 成份股指数:包括深证成份指数、成份A股指数、成份B股指数、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金融类指数、地产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企业类指数。

(3)深证基金指数

2、基日与基日指数

(1)深证综合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1991年4月4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为100。

(2)深证A股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1992年10月4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

(3)深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8日为基日,1992年10月6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

(4)成份指数类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1995年1月23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0。

(5)深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6月30日为基日,2000年7月3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0。

3、计算范围

(1) 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指数股。

(2) 综合指数类的指数股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股票均用于计算深证综合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深证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深证B股指数。

(3) 成份股指数类的指数股(即成份股)是从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四十家份股。成份股中A股和B股全部用于计算深证成份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成份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成份B股指数。成份股按其行业归类,其A股用于计算行业分类指数。

4、计算方法

(1)综合指数类和成份股指数类均为派氏加权价格指数,即以指数股的计算日股份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2)两类指数的权数分别为:

综合指数类:股份数=全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数

成份股指数类:股份数=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数

(3)指数计算公式是

即日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

(4)指数股中的B股用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将港币换算人民币,用于计算深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深证B股指数和成份B股指数仍采用港币计算。

(5)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市价(无成交者取昨收市价)计算开市指数,然后用连锁方式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市。

每日连锁计算公式:

今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今日即时指数股总市值/经调整上日指数股收市总市值)

指数股总市值=指数股A股总市值+指数股B股总市值。

指数股A股总市值=∑ (指数股A股股价×指数股A股之股份数)。

指数股B股总市值=∑ (指数股B股股价×指数股B股之股份数)×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

(6)基金指数的计算方法与成份股指数计算方法相同,以在深交所直接上市新基金单位数(即可流通基金单位数)为权数。

为保证成份股样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终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时更换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选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当然,变动不会太频繁,考察时间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据调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则,参照国际惯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学的标准和分步骤选取成份股样本的方法,即先根据初选标准从所有上市公司中确定入围公司,再从入围公司中确定入选的成份股样本。

1. 确定入围公司。确定入围公司的标准包括上市时间、市场规模、流动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应当在3个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规模。将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将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2.确定成份股样本。根据以上标准确定入围公司后,再结合以下各项因素确定入选的成份股样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额;

(2) 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其成长性;

(3)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考察过去三年);

(4) 公司两年内的规范运作情况。对以上各项因素赋予科学的权重,进行量化,就选择出了各行业的成份股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