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年7月19日当天,“天翔腿”股票跌停价是多少
跌停价为0.95这些日子以来,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天翔腿”这只股票,这也成功引发了无数网友朋友们的广泛关注。不同的网友朋友们纷纷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与理解。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1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工商局登记成立。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危险废物处置等。2021年7月16日,天翔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复核决定书》,维持对公司作出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本决定为终局决定。至此,天翔环境将成为四川省内A股上市公司中第12家退市企业。2021年7月19日当天,“天翔腿”股票跌停价是0.95元。上市公司的退市我们需要关注以下这几点:
三:没有及时的调整,最终被资本所抛弃
天翔环境公司在过往一直都是非常被看好的,股价一度是高达七十多块钱以上。但是随着公司决策的错误以及主营业务受到影响,很多资本就选择放弃这家公司,股价就出现了一直都下跌。最终在7月19日中,最终的股价下跌为0.95元。
B. 近几年股票涨跌历史.谢谢!!!
第一次暴跌:见中期顶
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1992年5月26日下跌120点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次暴跌:见中长期顶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起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1993年3月1日,沪综指大跌140点,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次暴跌:见中期顶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蹿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1995年5月23日,沪综指大跌147点,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第四次暴跌:见中长期顶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1997年5月22日,沪综指大跌120点,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次暴跌:见中期顶
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1999年7月1日,沪综指大跌128点,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次暴跌:2007年2月27日暴跌8.84%,次日大涨3.94%
第七次暴跌:2007年4月19日暴跌4.52%,次日大涨3.92%
第八次暴跌:2007年6月4日暴跌8.26%,次日涨2.63%
第九次暴跌:2009年7月29日暴跌5%,次日涨1.69%。
C. 股票到中国多少年了
“坚决地试”中国股市发轫之端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综述
1990年12月19日,位于上海浦江饭店的远东最大玻璃天棚舞厅经过4个月的装修,变更为证券交易大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此开张。
从1990年市值几十亿到今年3月突破5万亿,从几十家上市公司发展到今年7月的1367家,中国证券市场迅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中国资本市场能迎来今日的姹紫嫣红,其发轫始于小平同志南巡时一场中国股市可“坚决地试”的讲话。那种“不争论,大胆试”的务实态度让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中国新生证券市场起死回生。
在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建构了中国股市基本的发展框架,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启动,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之诞生。
在“坚决地试”的鼓舞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迎来了雨后春笋般的大发展。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年轻,又处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中,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装上市、内幕交易、虚假信息、做庄操纵等有损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屡禁不止。
在这种情势下,2001年,有人提出了将资本市场“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等论调。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创新,依法治市指导思想仍在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了各证券媒体、专家学者、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九条意见》,正本清源,再一次统一了资本市场各方的思想认识,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实现再一次跨越。
近日业间传出消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某外资投行有望“提前”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酝酿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运筹,终于导出一个引入外资市场化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创举,中国证券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即将来临。
“大胆地闯、坚决地试”,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中仍将熠熠生辉。
见证
浦江饭店上海证交所“摇篮”
浦江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路,原名理查饭店,由英国人于1846年创建,目前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2月19日至1997年12月18日,这里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驻地,见证了上海证券市场从出生到发展的过程。
8月4日,记者来到浦江饭店,烈日曝晒下的这座石头建筑显得古老安静,只有不多的人进出。
朱镕基带队选中“浦江”
浦江饭店营业部副经理蔡冬弟曾参与了证交所选址、装修和开张后的种种事务。
蔡冬弟回忆,最初上海的证券交易试点是在西康路101号营业部。
1990年上半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带队考察选择证交所地址,看了好几个地方,最终选中了浦江饭店,原因一个是这幢古老的建筑有一定象征性,二是饭店有一个可容纳500多人同时用餐的孔雀厅(曾是远东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厅),可用作交易大厅。
“当时餐厅的生意不好,政府看中,双方很快成交”。上交所共租用浦江饭店3300平方米面积,租用期7年。由于时间很紧张,经过四个月的装修,上交所正式开业。
蔡冬弟带记者参观了曾经的交易大厅,现在这里上了锁,正在等待改造,黑暗的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块大电子显示屏在提示这里的过去。
查阅资料得知,该交易厅面积为477平方米,这块显示屏长4.7米,宽2.7米。记者看到,饭店走廊里的几张放大照片,向人们显示当时的交易盛况。由于当时扩印技术不过关,记者看到这些照片显得相当模糊。
曾经飞涨的“上海老八股”
蔡冬弟回忆,证交所开张之前,股票经历过跌价,开张之初,股票价格猛涨,由于股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没有解决,证交所业务保守,只发行“上海老八股”,包括飞乐音响、兴业房产、延中实业、豫园商城等,每天成交量很小,在股价上涨方面控制很严格。
蔡冬弟说,比如豫园商城,证券交易所为控制股票上涨,限定一天只能涨1元,后放宽为一天涨7元,成交量需在5手以上才能涨价。但当时的成交量每天只有一手,没有人愿意卖。证券公司只好采用“对倒”方式,造成虚假的成交量,以使股票获准涨价。
虽然这样,股票仍然涨得很猛,如豫园商城原始股为100元一股,后来涨到一万多元一股。
当时交易方式也很原始,必须由身穿红马甲的交易员进场报单,最初有40多个“红马甲”。
后来股票多了,证券公司也多了,黄浦到青浦一条街上都是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小姐、先生,共有1000多人。
小平南巡后“场地不够了”
小平南巡后,股票全面放开,证交所场地不够了,就把浦江饭店一层全部吃下,作为第二交易大厅,交易席位由100多发展到400多。后又租用了东海舰队的一个办公楼和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仓库等地,总共搞了11个交易厅。
浦东开发之后,上海证交所迁往陆家嘴,浦江饭店此后有几家证券公司入驻,又相继退出。
浦江饭店的管理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准备全面装修,恢复饭店的豪华气派,证交所在这里的七年,成了浦江饭店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访谈
九二年后证券业“起死回生”
新京报:在小平同志提出“坚决地试”理论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周道炯(曾任第二届证监会主席,并在1992年担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随即关闭了证券市场及交易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自留地都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根本谈不上股份制和股票,正所谓“谈股色变”。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创试。
“生死攸关之际”小平发话
新京报:“争议”产生于何时?
周道炯: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是通过股份制改革,试点发行内部职工股在“柜台”、“店头”交易,甚至在集市设摊交易。
1990年,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建立,当时也只是将两地的小企业上市,如上海的“老八股”。
证券市场的创试和兴起在党内外、社会各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所谓是“搞资本主义一套”,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等,各种声音蜂拥而起。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当时的状况,提出“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新京报:这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道炯:“坚决地试”这几个字掷地有声,在中国新生的证券市场生死攸关之际,可以说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
新京报:“摸着石头过河”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道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二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或者叫新兴的市场。
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可以用“五句话”和“一个特点”来概括,即“时间短、发展快、成绩大、问题多、前景好”,其特点是两个90%,即9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90%以上的证券公司是国有或者公有。
新京报:中国证券市场在前进的过程中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这个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周道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看首先要归功于小平同志和他的一系列指导思想。
如何认识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我看还是要遵循小平同志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改革创新,依法治市。
“我在火山口坐了两年多”
新京报:您对现在的证券市场有什么期望?
周道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是上市公司的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诚信建设,维护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是当前重中之重。
1997年6月,在我与周正庆同志(第三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我曾戏称在火山口上坐了两年多,现在非常庆幸,安全着陆了。现在该由你来坐和起飞了,相信你一定比我飞得更好更安全。
又过了不到三年,周正庆同志与周小川同志(第四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也重复了这句话。
我期望后任者,以后不再重复这句话,中国证券市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绝不是“火山”了。
故事1
杨百万:我孙子乳名“涨停板”
“让你在底价时买进,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2004年8月5日,杨百万坐在上海闸北区广中西路777弄12号楼204房间自己公司里打电话,指导一个“学生”如何买股。
这间公司以他的真名取名为杨怀定软件公司。杨的桌上摆着三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正在接收股票实时信息和运用杨氏股票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坐在自己的公司里,这些学生也不可能喊我杨老师。”杨百万说。
杨百万,原名杨怀新,1950年6月生于上海,上海铁合金厂工人。1988年开始买卖国库券,此后改名杨怀定,即怀着坚定的信心改变贫穷。(以下是杨百万的自述)
我们这些人是邓小平养大的。我出生在1950年,进入债券市场之前,我活了多少年,就穷了多少年。在小平主政后,我们才摆脱贫穷,摆脱了思想观念的束缚。
我的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赚
以前搞两个凡是,什么事要问个姓社姓资。小平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试。我进入债券和股票市场,就是受到这种思路的影响:不争论,大胆地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社会上的是非议论早就把我打垮了。
用一句革命歌曲的词说:新社会给了我的身,邓小平给了我思想。1988年我开始买国库券,后来买股票,一直到小平南巡,日子不好过。因为我已经出名,是有争议的人物,经常受到责难。
小平南巡后我们身份才确定
有人就说我在经济上成功后,在政治上猖狂进攻。确实,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没开张,股票姓资姓社的问题还没解决。小平南巡了,股票不姓资了,股市放开了,我们的身份才确定了,官方邀请我参加各种会议、论坛,上海证交所跟我很熟。
比如你采访,他们不接受。因为你不是名记,名记能采访到。我打个招呼,带你去,就能进去。社会,周围的人,看我这种人的眼光变了。
以前人家怎么看我?怕我,又怀疑我,不跟我交往。以后就开始喜欢我,找我请教。最开始是狗屎臭,但就像上海臭豆腐,臭是臭,吃着有味。现在变成了千里香馄饨、辣子鸡。你们记者也一样。以前有个记者不敢采访报道我,说我是个敏感人物。现在他自己也到证券公司当副总了,跟我是好朋友。
我的太太是“原始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第一天,成交1000股,我抢了500股。第一笔交易也是我抢的。我在好几个营业部同时并列第一,我弄了好多身份证第一个办委托,提前半个月办。我买的500股真空电子,每股价值由300多元涨到2万多元。股市暴涨持续了两年。买国库券的时候,我就被人叫杨百万,其实真正的百万是在炒股之后。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就是证券公司为我建的。
我一直没离开证券市场,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做股票,宁可去死。我现在的吃、用、花都是股票提供的。
我的家人是我公司的员工,我给孙子起的乳名叫“涨停板”,我的太太是“原始股”,儿子是“成长股”,股市是“情人”。我死了以后,骨灰不能像伟人那样撒在大海里,就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门口吧。
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社会基础
我只有初中文化。如果我不是只有这个文化水平,那我现在就更不得了。如果我是博士,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了。如果我是大学毕业,我的公司就会开得大一点。现在这公司不需要很多资本,注册资本也就50万。
家庭生活没什么变化,比以前过得好一点。我住在闸北区顶级楼盘,小富人区。我只能算小有成功,比较成功。最大的变化是在心理状态上。
我到底在股市上赚了多少?这不能告诉你,个人隐私。我叫杨百万,也就是赚了100万吧。我一直是100万,现在我在股市上的投资也是保持在100万。前一段投了200万进去,一波行情过后,还是投100万。
我曾经在证券发展论坛上讲:由于高瞻远瞩的小平,开拓了这个证券市场。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我这个社会基础是不自觉地顺应了上层建筑的需要。
我个人应该算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我特别要感谢邓小平他老人家,他逝世时候我特别悲痛。纪念他100周年诞辰也特别有意义,所以不管谁来采访,我特别欢迎,所以也给你一小时。
我现在很忙。我请你吃根冰糕。好了,一小时到了,差不多了。
故事2
飞乐股东“飞越重洋”
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所发行的股票。
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份有位洋“原始股东”范尔林先生,属于他的那张飞乐股票也已永久陈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橱窗内。
1986年11月14日,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访华,向邓小平赠送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
邓小平对他特意提到新中国也发行了股票,决定赠送给他一张新中国股票。为了股票真实、可靠,这张飞乐股票当时填上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芝石的名字。这也说明当时大多数人不懂股票所有权这一基本属性。这位股票专家立即看出破绽,我是范尔林啊!“我的股票就要用我的名字,我亲自去上海更名过户。”
11月24日下午1点,范尔林走进了新中国首家证券交易部———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营业部免收了1元过户费。范先生连声道谢,同时又幽默地说:“中国好,不像我们美国人光认钱。”在场者轰然大笑。
■中国股市大事记
●开业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5·19行情启动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退市制度推出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线反弹结束。
●6·24井喷
2002年6月23日,停止国有股减持,引发6·24井喷,股指随后见顶回落。
●非典袭股
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国九条”出台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
●中小企业板登场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
D. 中国股市20年有几次大涨
第一次暴跌:见中期顶
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1992年5月26日下跌120点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次暴跌:见中长期顶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起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1993年3月1日,沪综指大跌140点,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次暴跌:见中期顶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蹿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1995年5月23日,沪综指大跌147点,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第四次暴跌:见中长期顶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1997年5月22日,沪综指大跌120点,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次暴跌:见中期顶
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1999年7月1日,沪综指大跌128点,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次暴跌:2007年2月27日暴跌8.84%,次日大涨3.94%
第七次暴跌:2007年4月19日暴跌4.52%,次日大涨3.92%
第八次暴跌:2007年6月4日暴跌8.26%,次日涨2.63%
第九次暴跌:2009年7月29日暴跌5%,次日涨1.69%。
E. 谁可以告诉我从95年到现在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行情的时间最好具体一点.不胜感激!!
当大盘还在延续着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开始积极选股,为将来大盘企稳时能及时参与炒作打下基础这时要重点选择股价曾经大幅下跌,而又能领先于大盘止跌企稳的个股,将它们列为关注对象。越多痛,你都是我的想念,就象你美丽的花
F. 我国股票历史的重大事件
时间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这个至今仍令股民无限遐想的日子,市场是否还会以"不再重来"作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两年之后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去。
屈指算来,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经来到中国15个年头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时,当时的人们就好奇地猜测"股市"会往何处去。
15年中,股市迎来送去了上亿股民,也见证了5任证监会主席的更迭变换。功过是非,历史最有说服力,但伴随着他们的足迹,15年的点点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还有你可以看看中国股市17年着篇文章,很不错,新老手皆宜一读~!
G. 海航控股19年股价最高是多少
海航控股19年股价最高是1.750。海航控股发布公告称,2021年9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0.30%,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11.38%,其中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变化分别为-10.84%和-43.95%,旅客人数环比增长58.18%,同比下降13.36%,客运量系数为72.10%,环比增长9.85%,同比下降9.02%。
一、海航控股19年股价
截至2019年07月14日13时51分,今天海航控股的股价是1.680。昨日收盘价格1.750,今日最高价格1.750,今日最低价格1.680,今日涨跌额-0.070。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注册地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7号海航大厦,法定代表人为刘璐。经营范围包括国际、国内(含港澳)航空客货邮运输业务;与航空运输相关的服务业务。
二、远低于海航B股的价格
A股比B股或H股还折价的极少,大部分都溢价,而且还溢价很多。目前海航B股(900945)是0.616美元/股,按最新汇率1美元=6.946人民币元计算,海航B相当于4.28人民币元,A股股价相当于B股股价的77%。其用户有B股的A股不但不折价,反而都是相对于B股高溢价的。例如上柴B股(900920)是0.87美元/股,相当于6.04人民币元,而用户的A股股价是16.95元,是B股的2.8倍。
综上所述,疫情多点露头常态化以及重整程序下的海航控股,依然保持民营航司的运营优势,周转量同比降幅仍然远低于三大航,客座率高于三大航。
H. 股市发展表
股票市场-中国股市发展年表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1年8月28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打开潘多拉魔盒: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006年9月-分置改革已近收官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持续至2007年6月后股市行情不太好,直至2008年奥运以后股票市场大有进展。
2010年1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并同意推出品种。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10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未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最高距5000点仅差1点,上证指数开盘报5002.84上涨22.77点,直接冲破5000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9月28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
2007年10月13日宣布,从10月2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是今年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与1988年创下的13%的历史高位持平。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开盘48.6元
2007年11月7日沪指一度跌破5500点关口.后收于5600点。
200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12日遂低开5174,最低至5033,考验5000点关口。
2007-11-22,5000点支撑被击穿,收于于4984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40。
2007-11-28,半年线破。
2007-12月股指在4800-5000之间整理。
2007-12-20,央行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 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 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2008年初股指稳步摸生至5552点。
20080116,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股指以5290点回应。1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于7. 2418。
20080121,全球笼罩在跌势下,先是亚太股市,而后波及欧美,收于4400,单日最大跌幅。 2009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3G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在下半年大盘上升至3400点, 2010年,中国股市迎来房产泡沫,大盘在1500-3000点之间震荡。
I. 请各位提供我一个上证开市到现在的历史行情图,谢谢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96.05——2年半后——1429)1380%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半年时间)-73%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386——三个月后——1558)303%
快速下跌之后,峰回路转,迎来了快速上涨,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让海外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1558——17个月后——325)-79%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个半月时间——1052)223%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1052——8个月后——577点)-45%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582——三天后——926)59%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国股市政策市”的说法被充分验证。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926——8个月左右时间——512)-45%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J. 大盘近几年来的走势
大波段一:100点—1429点—386点。(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11月17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但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投资者第一次接受了真切实在的风险教育。 大波段二:386点—1558点—325点。(1992年11月17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下跌之后,A股神奇的迎来了快速回升,投资者从紧缩眉头到再度喜上眉稍,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3个月时间里大盘涨幅高达303%,将跌幅悉数收回。这段神奇的上涨,一直为投资者所津津乐道。但在快速牛市瞬间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在失守777点这个关键点位后,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累计跌幅达到79.13%,重新回到起点,这次牛熊转换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大波段三:325点—1052点—512点。(1994年7月29日至1996年1月19日) 随着股指的垂直坠落,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跌至谷底,关键时刻,政府再度举起政策大旗,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投资者也纷纷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但1995年5月18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开始全面暴涨,短短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但政策救市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短暂的暴涨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跌幅达到51.33%,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 大波段四: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1月19日至1999年5月18日) 绩优股股价的超跌引发市场的见底信号,同时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600839 )、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随着市场风险的积聚,政府开始再度出手,从10月起,管理层一道道“金牌”发出,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12道金牌”宣告发出。随后股市出现连续短线急跌,但是急跌后股指仍继续上冲直至1510点。直到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才开始扭头向下,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投资者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熊市,累计跌幅达到30.84%。 大波段五:1047点—1756—1361—2245点—998点。(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随着A股迎来具有纪念意义的“5.19”行情,市场的牛蹄再度飞扬,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沪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突破此前高点1588点。但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至1361点。随后受到外围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指数的“至高点”2245点,伴随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但"5.19"行情过后,市场开始关注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累计跌幅达到55%,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再度重回起点。 大波段六:998点—6124点—1664(2005年6月6日-2008年10月28日) 998点以后,牛市重新归来,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主要在于: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价值重估及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此轮牛市从998到6124,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期间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伴随着股市的上涨。即使530上调印花税,那也只是此轮牛市上升途中的一个驿站。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一切正悄然发生变化时,那些对此轮牛市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却成为快速下跌的隐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时,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却不断临近,恐怖的解禁压力,和大小非极低的成本成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同时,热钱不断涌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涨的泡沫,通胀形势越发严峻,央行不得不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口政策的变化,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企业业绩高增长的预期成为泡影,中国股市迎来的短时间的快速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6124到1664已跌去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