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股票行情2010
扩展阅读
和颂媒股票代码 2025-02-10 08:14:08
股票发债如何交易 2025-02-10 07:58:18

股票行情2010

发布时间: 2022-08-20 08:47:37

㈠ 请大家来分析一下2010年的股市行情

其实中国股市正处在阶段性大熊市中
市场始自4月15日3181点以来的下跌, 其实丝毫用不着大惊小怪, 因为实质上它就是6124点以来的熊市延续.

6124点到1664点是下跌A浪, 1664点到3478点是B浪反弹, 3478点到目前就是下跌C浪的过程. 至于下跌大致目标点位, 留待以后讨论.

一, 从上证月线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上证历史走势图上, 2007年5月的成交额是截止当时沪市市场历史上的最大成交额3.97万亿元, 该月收盘点位是4109点; 到了2009年这个月成交额被历史性突破. 在2009年7月, 该月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 收盘点位是3412点. 到了2009年11月, 月度成交额再次达到了3.9万亿, 但11月的收盘点位却仅为接近3200点. 我们都知道股市有一个谚语: 量在价之先. 但是在2009年11月后, 月度成交额再也没有突破过3.9万亿, 这样在月K线的量价关系上, 我们清晰的看到了: "双头量"对应着的"双头价".

月K线上的量价关系被活生生的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要知道这样的月度成交额天量是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实现的. 1, 是全流通条件下, 大小非不断减持, 及新股扩容, 流通市值较07年成倍增长; 2, 是4万亿国家投资, 十万亿银行新增贷款的投放.

所以, 在市场上, 尽管有了09年7月份的4.8万亿的成交额, 也仅仅是让上证综指摸到了3478点(收盘为3412点), 较07年5月仅用3.9万亿元就达到4100点尚有20%的差距. 说明: 现在市场的规模已经和07年无法相比了.

现在给出一组以上证综指为基准的沪深两地流通市值的大致数据:

2007年10月底, 沪市收盘点位大致6000点, 此时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约为8.9万亿元; 2009年7月底, 沪市收盘大致在3400点, 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约为11.6万亿; 令人深思的是, 2010年4月21日, 沪市收盘在3000点附近, 而此日, 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已高达15.2万亿; 2010年5月14日, 沪市因下跌尽管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 但沪深两市流通市值仍高达13.8万亿.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 由于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的到来, 市场规模急剧膨胀, 原来3.97万亿的历史最大月成交额可以让大盘上攻至4100点, 而现在却只能上涨到3200点. 可以设想, 当2010年年底, 沪深两市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到来后(预计流通市值将达20万亿), 资金能够支撑的点位在哪里? 5月14日, 沪市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 但此时的流通市值却比6000点时高出55%. 换句话说, 若按市值折算点位, 目前沪市大盘点位相当于9300点.

换句话说, 当市场再不能获得银行十万亿的巨额新增贷款的货币投放条件下, 市场只能向下.

二, 从长期均线系统下, 我们依然能够清楚的看到大熊市的延续.

我设定的长期均线为: 120天(半年线), 180天, 250天(年线). 我先说一个均线大空头排列的概念: 1, 满足这三根长期均线全部向下行走; 2, 满足三根均线依天数有序向下排列(年线最上, 180天线次之, 半年线最下).

在沪市历史近20年的走势中, 我发现共有4次出现大空头排列的市场大熊市走势. 其延续时间(至下一次大牛市起点)为: 93年12月23日至94年8月1日(所谓"三大政策行情"); 99年1月25日至99年5月19日(所谓"5.19行情"); 01年10月18日至05年6月6日(所谓"股改行情"); 08年6月18日至08年10月28日(所谓"金融危机救市行情"). 依次是约7个月, 4个月, 42个月, 4个月. 特别强调的是, 当长期均线呈粘合式大空头发散时(指:三条均线几乎相交然后呈空头排列), 股市的调整时间最长. 如: 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

遗憾的是, 本次股市的大调整在长期均线系统上即将出现长期均线粘合式大空头发散及排列的特征. 截止5月21日, 120天均线为3056点(但以每天5点的速率下行), 180天均线为3040点(但每天以3点的速率下行), 250天均线为3029点(但以每天0.5点的速率下行). 以此测算, 大致在6月1 日, 三条长期均线将呈现大空头粘合. 沪市大盘将再次呈现出长期均线大空头排列状.

从历史上看, 当均线大空头排列出现后, 至下**牛市起步最少也得4个月时间. 这是最乐观的自6月起算起的调整时间的预测. 最悲观的调整时间将延续至2013年下半年. ( 当然, 股市每年都会有反弹行情出现, 但仅仅是反弹 )

如果在我所说的长期均线系统刚刚呈现大空头排列的条件下, 中国股市就能走出一些人叫喊的"大牛市", 那将真是一件中国股市历史上具有"颠覆性'的事件. 我将试目以待.

㈡ 2010中国股市行情

从3月1日开始
你银行存款的收益以每年
0.45%
的动态利率
【亏损】
2010年
股市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不适合工作比较忙的朋友
,楼主可以适量参与
银行理财产品
保本
基金定投
公司债
等等

㈢ 2010年下半年的股票行情如何

下半年的行情会波澜壮阔,银行、证劵、保险、有色金属、钢铁、汽车、机械、新能源、电子信息、交通物流会轮番表演。明后两天大盘必定站上3000点,之后会继续震荡上行。建议耐心持股,中线思路为上策。

㈣ 2010年股票上涨趋势怎样

也许上半年的行情容不得太乐观,值得乐观的是经过调整之后的行情。如果市场打破阴跌盘整格局,快速调整到位,那么,其后的日子里机会反而会多起来。如果市场交投清淡,震荡调整主导走势,那么,时间会拖得更久。因此,对于2010年的基本判断是先调整,后反弹,指数演变的轨迹呈现出先跌后涨的“V”型。

㈤ 2010年11月12日为什么股票指数大跌

原因一:大宗商品跌停拖累大盘今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在早盘的大幅波动,使得市场对后续行情的走势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获利盘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国内央行加息、提高准备金等措施向市场释放调控信号,而10月份CPI价格指数创下新高进一步增加了调控预期,市场因此出现恐慌性下跌。原因二:投资者集体非理性行为,恐慌性出逃。宏源证券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表示,此次的调整,是由于投资者惯性思维所造成的,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两桶油一旦放量拉升,那么市场就会出现调整,因此今日调整属于投资者集体非理性行为。李大霄是市场恐惧石化双雄,恐慌性出货。李大霄表示,此次暴跌并非中石油魔咒再现,他认为,中石油是一只好股票,是大型国企的代表,也是601军团的先锋。对于后市,李大霄还是看好的,他一贯坚持:1664点买入、3200点坚持、6124点淡泊的投资策略。原因三:市场连续上涨,缺乏象样的技术修正第一本波行情自2573.63至3186.72的急速上涨行情中,两市个股板块疯狂轮超使得中短线积累了巨大获利盘,再加上前期3180密集区的解套盘等一起涌出,直接震撼市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霄也表示,大盘暴跌的原因是由于大盘3200点有较强的阻力,需要回调。原因四:市场传闻干扰。东方证券分析师钟建接受中新网证券频道专访时表示,通货膨胀数据高涨,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市场跟趋势担忧央行加息。另外关于印花税的传闻也对今日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股市指数的含义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目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相对来说还是有点难理解,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大致分为这五种类型: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规模指数,举例说明,好比我们都懂的“沪深300”指数,它说明的是在沪深市场中交易活跃,且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情况。
再次,“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譬如“沪深300医药”的本质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多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同时也是在反映了这个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这是有关联的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因此通过指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市场整体涨跌情况,那么市场热度如何我们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㈥ 2010年股票行情,高分求高人解答

2010年的行情将以震荡向上为主,介于你的资金量和炒股经验,推荐你买同庆B 150007.它是一个创新性基金,有1.6倍的杠杆,即大盘涨10%,它大约会涨16%。如果你对股市有信心,就买它!

㈦ 2010年11月12日,股市为什么大跌

谁也没有想到,在貌似平静的周末,一场官民网路站突然爆发。这场网络战的起因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惊天股市操纵案。目标是严惩或者包庇有后台有背景的犯罪份子。
当中国亿万股民沉浸在久违的大牛市行情时候,2010年10月26日开始,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阴谋在策划和行动中。大约20家券商在期货市场开始起利用这波脆弱的牛市,大赚一笔的勾当。他们逆势为而为,暗暗建立空单大仓。此时的股市已经是压抑两年的火山,一发不可收拾,两市成交量屡屡突破创记录的50000亿元,按照量价规律,没有人怀疑这是一个大牛市的开端。几乎100%股民兴高采烈。但是,也有不高兴的。这些不高兴的就是逐步建仓的股指期货空单机构。
10月26日开始,股市成交量成直线上升,预示行情将向上突破。事实上,作为中国股民心目中最大的心理线是3000点大关。这个点位已经被反覆试探,到11月11日14:30分以3%涨幅强力突破。
屡屡上涨的股市造成股指期货做空机构巨大亏损。11月合约于11月19日到期交割强行平仓。时间仅仅一周,如果此间股市不能大跌,他们将面临10亿元以上亏损,反之若出现大跌,他们将赚10亿元以上。在大利大害面前,他们作出了选择:利用资金优势打压股市,然后在期货上交割获利。
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开始只是偷偷摸摸的干,单个的干。方法是每逢股指出现上涨冲动,那边股指期货就随即来个向下大力抛单。事实上,自从股指期货开通以后,绝大多数股民就一边看股指期货一边操作自己股票,因为大家都认为股指期货有“ 发现价格”“预测价格”功能。于是,这种打压屡屡奏效。但是效果不明显。因为毕竟这个大牛市是史无前例巨大资金推动,而且目前股指点位处于历史低位。这样的打压只是将股指打压半个百分点,第二天开盘又跳上原位。这样,这些机构只好重新开始打压,尾市股市又跌一点点。股指出现历史罕见的一个个小的“黑乌鸦”(高开低走小黑线)。
到11月11日,行情出现巨量突破,压抑日久的股市像火山般爆发,整天走势如日中天,下午收盘20分钟左右已经上涨罕见的3%以上。按照长期规律,这种走势如论如何也不会变脸。股市这样走下去,意味着这些空单带着做空机构10亿元将化为灰烬。
于是,一场中国证券历史上第一次联合操纵案件发生了。当日收盘前15分钟左右,2 0家券商在股指期货上突然抛出大量卖单,10分钟成交量达到平常时间的5倍。短短1 0分钟,就把股指期货打落4%,而沪深两市看着股指期货操盘的股民不知道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于是先走为快,股市行情急转直下,仅仅10分钟两市股指突然间暴跌2%~4%。
获得初步成功后,他们信心大增,联手再接再厉,一致加仓空单。历史最丑恶的一幕在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开始了。当日在无任何消息任何先兆情况下,股指期货跳空开盘暴跌2%,接下来空单如疾风暴雨,导致两市出现巨大恐慌。股指期货一度盘中大跌达到8%以上。而沪深股指则跟跌到达5%~7%。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无原因暴跌。根据公开信息,股指期货前20家机构全是净空单,12月合约净空单达到4000多手,两月合约净空单达到6000多手,扣除双向持仓无效仓位,前20家机构的净空单占整个股指期货市场净空单的45%,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寡头而创造了世界之最。当日这20家获利至少6亿元,而两市股民损失达到5000亿元以上。

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中国现行法律规定这样操纵市场最高可以判处极刑。
为躲避罪行,于是有人编造出各种各样理由解释这个大跌。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市场传言调整印花税,二是加印花税,三是高盛的报告。但是这种解释不堪一击。因为谁都知道印花税调整是极端措施,非到所有措施失效股市过热才使用,现在不可能;而加息周期最少也是2个月,现在距离上次加息仅仅一个月,也不可能;高盛就不用说了,外国机构搞个报告能起多大作用。更让人不可信的是,这次股指期货打压行动不是12日单独行动,而是持续了数天的行动,特别是延续了11日下午尾盘的行动。手法相同,作案者也是一个。而这些传言是12日才有的事情,今日传言怎么就影响到昨日的股市了?
于是,12日晚间一个正义帖子出现了。这篇题为“20家券商逆势联手做空 亿万股民损失5000亿元,网络紧急呼吁救救2亿股民要求下周一11月15股指期货暂停交易一天”。
帖子在中国网络上不胫而走,股民看到帖子恍然大悟,一时间纷纷转帖,评论。两日点击量达到数百万之多。打开搜索引擎,只要输入上述内容,就看见全版都是这些内容。股民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惊天大案,要求官方彻查严惩犯罪份子,并要求暂停股指期货交易。
一方面,股民引用各种法律法规,提出要求,并纷纷转帖纷纷发表评论;而另外一方面,采取剧烈删帖,有的帖子不到一秒即被删除。两者对抗到14日已经成为白热化。该内容的帖子和评论已经达到数十万,点击上百万;而删帖者防不胜防。开始只是在股票贴吧和论坛上发表,后来把帖子发表到所有的论坛贴吧,连什么房产信息,婚介都有身影。不少人表态,周一一上班就要打电话找证监会。估计周一证监会电话会被打爆。
目前事态在继续发展中,大戏刚刚开始,好镜头还在后面。

㈧ 2010年中国股市行情疑问

1.作为中国来说,股市的发展只有短暂的20年很多机制不成熟,波动大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其次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股市未来10年的大趋势是牛市,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大来资产升值,至于操作我建议选择一下新兴产业,发挥咱空间较大的比如新能源类,物联网等,持股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尽量少选择没落行业,比如钢铁有色等,这些行业在走下坡路。2010年是个震荡市,应该不会像很多人说的跌得很低,今年是属于对于去年经济见地后资金推动市场上涨的一个修正,个人认为,今年有可能是在4季度开始上涨延续到2011年

2,我认为现在国家的热点是新能源,低碳,物联网,这些温总理在去年的很多次讲话中都提到科技创新来引导新的经济转型,因为中国的重工业已经走到末期,必须有新的技术来带领下一个新的周期。这些市场长效的,至于短效的就是在经济危机之后,国家出台的一些区域振兴计划,长期来说对股价的效果不会太大,所以算是短效的吧
个人观点,很多地方不是很专业。

㈨ 2010年中国股市走势如何

牛年已过。正如温总说的那样,我国股市和经济一样,在极不平凡年份取得了极其难得的成就,名居世界涨幅前位。面临世界金融风暴,尤其是紧挨着07、08年的大起大落,股市一举扭转跌势,出现小牛,实属不易;其也验证了中央及时应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的正确、有效性。 预测股市的点位是愚蠢的。这大约是巴菲特说的。不过正因为作出准确预测的难度极大,反倒吸引着众多“好事者”。关于2010年的大盘走势甚至点位,最近已有多位名家作出预测。笔者虽然愚钝,也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投资者参考。预计今年沪市大盘将在2600--------3800的箱体内震荡运行,总体上是温和牛市,走势上可能出现多波震荡,年初将有一波中级上攻行情,其后经过调整后将会再度上攻,上下将会出现反复波段震荡。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总理已经明确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不会贸然退出,将会保持连续性。已经采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将会逐渐显露成效,巨额投资和消费增加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将逐步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维持,但会出现微调。投资者要注意央行对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杠杆的运用,关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后续措施,留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举措出台对于股市运行方式的影响。 国际方面,虽说金融危机还可能出现反复,但是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肯定会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大的更深度的危机短时期内不会出现,世界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回升。我国对外出口将会进一步复苏。大体上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将会小幅缓慢升值。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消费将是国内中长期经济政策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还没有真正建立在高端科技的基础上,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分配方面,存在着社会财富向资本而不是劳动倾斜;存在着社会财富向政府而不是民众倾斜。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范围和力度不够;住房、看病、上学三贵,导致劳动力形成的成本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不能成比例跟进,直接导致了社会消费的相对落后,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决定了经济的外向型和低端性。不过由此可以判断,通货膨胀不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房价的暴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原因,其中主要的是财政体制和房地产开发运行体制以及信贷配套制度。同时权力与资本的结合、资本的贪婪、以及人为投机因素和社会转型、需求增加、供给不足都是推手。 就股市自身而言,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人所共知不容置疑的。去年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酝酿多年的创业板终于推出,不仅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方面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但是总体上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逐步完善和发展中。笔者感到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很好地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如权证的推出和市场表现就是最典型的诠释,基本上是每只权证末端走势犹如阿尔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急速下落的末日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彻底,导致询价发行仍然没有摆脱抬价发行的怪圈,二级市场成了利益兑现的场所,众多散户成了利益输出的源泉。这不仅不利于股市自身的和谐与长远发展,也负面作用于实体经济。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共有规律,违背不得;违背了就要交学费、受惩罚,只不过现在板子是落在中小投资者的屁股上。 总之,自前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化险为夷,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对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进一步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均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晰的把握,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驾驭能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中国的经济一样,股市的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