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淡马锡最新持股中国股票
扩展阅读
擅自炒作别人股票账户 2025-02-02 09:33:58
银河表计股票代码 2025-02-02 09:29:16
中国股市一直涨的股票 2025-02-02 08:39:22

淡马锡最新持股中国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9-20 13:36:55

㈠ 淡马锡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一、公司治理

淡马锡(Temasek)成立于1974年,全称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其唯一股东为新加坡财政部,名为私人,只是按新加坡公司法中私人公司的模式运作。

淡马锡有13名董事,仅有2名执行董事,其余皆为外部董事。11名外部董事,除1、2人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其他都是知名私人公司的领袖。淡马锡的董事会结构与美国的公众公司完全一样。

两名执行董事,一是新加坡现任总理夫人何晶,兼任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长(CEO)。另一兼任淡马锡国际首席执行长。淡马锡控股全资持有淡马锡国际,但两个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晰。在其官网上,淡马锡国际有整齐的组织架构和高管名单,淡马锡控股仅有CEO与CFO两人,且两公司的CFO为同一人。淡马锡控股其实是一个空架子,感觉仅仅为总理夫人而设立。淡马锡真正的运营层面在淡马锡国际。

二、资产状况

截至2016年3月底,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2420亿新元,合人民币11900亿元。若参与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排名,在十名以内,比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略低,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相仿。

其资产在各地区分布如下:新加坡,29%;中国,25%;其他亚洲地区,15%;欧美澳新,27%。成熟经济体与新兴市场间的比例为60%:40%。

资产在各行业的分布如下:电信、媒体与科技,25%;金融服务,23%;交通与工业,18%;消费与房地产,17%。

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及持股率低于20%的上市资产,31%;持股20—50%的上市资产,10%;持股过50%的上市资产,20%;非上市资产:39%。

淡马锡在其国内持有的资产:港务集团(100%)、新加坡电力(100%)、新加坡科技(100%)、新加坡电讯(65%)、嘉德置地(61%)、新加坡航空(57%)、星展银行(28%)。据说,淡马锡持有的股票市值曾经占到新加坡股市的近一半。

淡马锡持有大量中国金融企业股票,在阿里巴巴、菜鸟物流、京东等也有大量投资,并以风险投资的身份涉及大量新兴科技公司。持有资产市值约3000亿元人民币。

淡马锡投资组合的表现较为稳健,2008至2009年度,因全球金融危机回撤达30%,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15至2016年)也出现了9%的回撤,据说与中国大陆的股灾有关。

三、内部架构

淡马锡的管理机构分三类。

一是在各地区设工作机构,有新加坡区、中国区、日本韩国区、北美区等。

二是按产业设立投资部门,有消费投资部门、工业投资部门、房地产投资部门、电信媒体与科技投资部门、金融服务投资部门、交通与物流投资部门、生命科学投资部门。

三是按职能设立的管理部门,有战略部、组织发展部、企业发展部、可持续发展与统筹部、组织与人力资源部、投资部、投资组织管理部、投资组合战略与风险部。(感觉部门职能比较接近,不太好区分)

淡马锡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公司,不参与任何运营业务,这一点从部门设置中可以看出来,没有一个与运营相关的部门。有西方媒体将淡马锡归为主权投资基金,理由即出于此。

按其官网介绍,淡马锡对其投资企业,即便是全资公司,亦不参与管理,不派出董事。那么如何保障股东的利益?其官网说:必要时在股东大会上投票。须知西方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是董事会,很少有开股东会的。第一波士顿的一位咨询顾问告诉过我,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名义上是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但它根本不听淡马锡的。淡马锡官网所言究竟是出于无柰或是其他?

四、其他

淡马锡带有一定的新加坡特色。比如淡马锡控股与淡马锡国际的两层架构。淡马锡控股的CEO是总理夫人何晶,淡马锡全资公司新加坡电信的CEO很长时间由总理的弟弟李显扬担任。

淡马锡实质是一家投资基金,对于任何一个投资项目,它都象财务投资者,不谋求控制权。

好多在新加坡举足轻重的企业,比如PSA、新加坡电信、嘉德置业、星展银行等,淡马锡虽然是他们的大股东,但没有什么控制力。究竟是新加坡政府直接控制着这些企业,还是这些企业真的象美国的公众公司一样完全独立运作,不得而知。

㈡ 蚂蚁2.1万亿IPO暂停背后:一场失落的财富盛宴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图/IC

文 | 《 财经 》记者 杨秀红 黄慧玲

编辑 | 陆玲

曾有望问鼎全球最大规模IPO的蚂蚁集团(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变故。随之而来的是,高达2.1万亿元的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蚂蚁集团先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IPO进程,拿到科创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达2.1万亿元;然后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风口突变,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

“蚂蚁集团年盈利超20亿美元,看起来并不缺钱。之所以今年选择上市融资,背后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资股东的推动。”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 财经 》记者。

“那些着急(推动蚂蚁集团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杠杆进去的,不上市无法变现,还要还利息。”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亦对《 财经 》记者称,“这些人真的变蚂蚁了,不过是在热锅上。”

一位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则对《 财经 》记者表示,投资股东在背后推动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蚂蚁集团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于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展示注册制的一种需求,即不仅海外市场可以让大型创新型独角兽上市,国内资本市场也具备这种条件。

而蚂蚁集团IPO被暂停,除了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将对公司业务和估值产生重要影响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可能也涉及到蚂蚁集团股东和各方的博弈、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雾等。

“拆解蚂蚁集团的原始股东,堪称豪华,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阿里系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第二类是国内具备很强实力的投资机构;第三类则是一些顶级海外投资机构,如新加坡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淡马锡等。” 张孝荣称:“这些机构的投资手笔,动辄上亿。”

此外,“蚂蚁集团股东背景较为复杂,其庞大的股东群背后的最终穿透问题,并不明晰。”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

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也曾指出,“金融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首先要求信息对称,但投资者跟融资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让信息变得透明。”

刘锋在接受《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蚂蚁集团是一家具备创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宝提供的贷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与此同时,它的网贷业务风险也确实需要防范。目前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正是为了防范网贷行业爆发大的金融风险。”

原始股东财富兑现遇阻之际,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认购的大批投资者们,则在纠结是否在有效期内赎回资金。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还有一些投资者则意识到,战略配售基金赚不赚钱取决于基金中90%的资金如何投资,而不是拟投资蚂蚁集团进行战配的10%。

IPO被叫停后,蚂蚁集团短期内重启IPO的概率变小,原始股东的退出也被延后。《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外表示,蚂蚁集团何时上市,取决于政府如何重组对于金融 科技 企业的监管框架,也同样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

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为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这家公司被命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彼时,阿里集团旗下的这只“小蚂蚁”正式登台亮相。

六年后,这只“小蚂蚁”成长为一头“大象”——估值达2000亿美元的蚂蚁集团。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此后,其上市进程快速推进。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至9月18日,蚂蚁集团首发上会且成功过会。从提交IPO申请到成功过会,蚂蚁集团仅用时25天,其冲刺科创板IPO的速度创下 历史 纪录。

2020年10月26日晚间,蚂蚁集团公布定价,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香港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80.00港元,这意味,其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

2.1万亿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场为例,蚂蚁集团公布定价时,A股市场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贵州茅台(600519.SH),其总市值为2.06万亿元。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蚂蚁集团有望超越贵州茅台,一跃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长之路,从其几年间的估值变化可见一斑。2015年,蚂蚁集团A轮融资时,其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仅仅时隔五年,其估值几乎跃升为此前的8倍,达到2.1万亿元。

与很多 科技 企业持续烧钱、上市时仍在亏损不同,蚂蚁集团已实现连续盈利且年盈利规模达上百亿元。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9.51亿元、6.67亿元和169.57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业绩更为惊人:蚂蚁集团今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181.91亿元,同比增长42.56%,主要来自数字金融 科技 平台收入的增长;实现毛利润695.49亿元,同比增长74.28%;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8.13%增长至58.84%。

尽管蚂蚁集团火速过会并创下全球最大IPO募资纪录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刘锋看来,其选择的上市时机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赶上了美国大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发的一些债务危机。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集团之所以选择今年冲刺IPO,可能受到背后原始股东的推动。

至于股东急于在今年变现的原因,张孝荣认为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对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蚂蚁集团的一些外资股东希望尽早变现;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股东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预期较为悲观,希望在经济寒冬来临之前,先落袋为安;三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担忧。此前,外媒曾报道称,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曾考虑将蚂蚁集团列入贸易黑名单。如果这一措施落地,将会影响蚂蚁集团上市时的估值。

提及蚂蚁集团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其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全国社保基金、中邮集团等“国家队”,也有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保险资金,还有刘永好、史玉柱、王中军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东尚未穿透到底层的私募基金。

“蚂蚁集团的股东中,可能还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称:“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权穿透是比较难的。”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其持股较为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网络 科技 公司持股32.64%,为第一大股东。阿里系高管及内部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澳”),分别持股29.8%和20.65%,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持有蚂蚁集团大约83%的股权。除此之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置付(上海)投资中心等。

据《 财经 》记者此前了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权是过渡结构,最终会过渡成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持股40%,包括阿里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持股60%。

目前,马云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曾披露道,马云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章程及协议,在杭州云铂股东会相关决议事项上,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为马云的一致行动人。

此前业界预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带来新一轮造富运动,一大批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将由此诞生。马云、蚂蚁集团众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员工均将从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员工持股外,历经多轮融资,蚂蚁集团背后还有一大批投资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还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国开金融、建信信托等。在2018年的融资中,蚂蚁集团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进驻,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凯雷投资集团等。

相对这些早期进入蚂蚁集团股东群的投资人,在蚂蚁集团正式开启申购时,一大批机构和投资者们也争相抢购其新发股份。仅在A股市场,其新股申购资金规模就高达19万亿元,超额认购倍数超过800倍,最终中签率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蚂蚁的股东们却未能等来上市钟声。随着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宣布暂缓蚂蚁集团在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这场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蚂蚁集团IPO衍生出的另一台大戏,就是五只创新未来战略配售基金。“一元钱就可以做蚂蚁股东”,“明星经理管理”……稀缺题材+明星基金经理+全方位宣传,共同成就了这场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难得的“破圈”机会。

从申报、审批到发行,五只基金的速度可谓“闪电”:9月10日,华夏、易方达、鹏华、汇添富、中欧五家基金公司一齐上报“创新未来”主题基金,引发市场关注。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五只基金便正式获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发布招募说明书。与此同时,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注册稿官宣,五只基金将与此前成立的战略配售基金一同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

接下来的几天,基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车站、楼宇电梯间轮番播放。“到处都能看到广告,感觉像提前过了‘双11’。”一位投资者回忆道。

9月25日凌晨,五只基金正式开售。一组极具电商色彩的销售数据是: “2分钟时间就卖出10亿元。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102亿元。” 排在首位的易方达创新未来率先达到120亿元销售限额,提前结束发行,“一日售罄”。

时值国庆,发行宣传横跨整个假期。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开设了118场直播为新发基金路演,累计观看超7000万人次,假期内也轮番上阵为投资人答疑。华夏基金国庆8天连播,每天直播4小时,汇添富基金则在9月25日连续直播11个小时,基金经理还亲自做客直播间,创下单场最长理财直播纪录。

10月8日晚间,五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募集结束。相关数据统计称,5只基金累计超千万人认购,相当于每秒钟有8个人购买。按照600亿元的总规模,基金人均投入仅6000元,成为史上最普惠的新发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上市。消息一出,越来越多的基金投资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是冲着蚂蚁来的。“不买蚂蚁股票,这个产品就失去了核心价值,产品已经变质,就该退货。”有投资者如此表态。

实际上,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核心价值”,并非基金真正的“核心价值”。从投资组合比例来看,参与蚂蚁战配的部分只占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才是真正决定基金表现的关键因素。并且,这批基金是股票投资不低于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们本质上是一款打着蚂蚁战略配售旗号的高风险产品。

业内人士评价,回看蚂蚁集团和五只基金的前宣,打上“参与蚂蚁战配”的标签却只占实际组合的10%,相当于用蚂蚁IPO一事给投资者的预期加杠杆。用10%的仓位撬动了一场全民高风险投资盛宴,也埋下了预期落空后的隐患。

投资者的预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据《 财经 》记者对相关基金投资者群体的抽样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0人),超过70%的基民认为应该退钱,约有两成基民认为至少应该打开申购赎回。

证监会在11月5日晚间对此表态,随后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五家基金公司统一公告了优化方案: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资者在场内进行卖出。

对于上市转让的方案,投资人很难满意。市场人士认为,转托管的业务陌生且复杂,对新进场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难度太大,且上市之后大概率折价。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个折中方案,未来是否开放赎回还是未知数。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设B类份额,投资者可以按基金份额净值退出。与此同时,五只创新未来基金仍按11月5日的声明,申请份额上市交易。

至此,投资者的退出诉求得到解决,关于创新未来基金的争议暂告一段落。

从后视镜里看创新未来基金,褪去的不仅是参与蚂蚁战略配售的光环,更经历了一场“加杠杆”的疯狂和“去杠杆”的阵痛。

放下参与蚂蚁战配的预期后,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五只基金。是去是留,意见开始分化。《 财经 》记者了解到,一些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相信基金经理的话不如直接买开放式基金,没必要封闭一年半”。还有的想套利,“赎回后再买回来,还能赚差价(因为二级市场大概率折价)。”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赚不赚钱取决于90%,而不是那10%的宣传由头。

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11月23日-12月22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吗?蚂蚁集团的股东们还有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变现的机会?

多位受访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蚂蚁集团IPO和暂停上市背后,是股东和各方牵涉者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 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关于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的穿透问题,可能也会成为其未来符合上市条件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其最终股权穿透图可能不会公之于众,但是监管层需要掌握这些信息。”其进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股权穿透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施。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股权穿透都是比较明晰的,而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来,近年来,公司上市后大批的减持变现,是影响公司难以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2.1万亿市值的庞大IPO项目被叫停,蚂蚁集团原始股东和员工们预期可实现的财富梦想,暂时搁浅。

根据蚂蚁集团公开资料,2015年- 2018年间,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

A轮融资发生于2015年6月至8月期间,当时,全国 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北京中邮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春华资本等12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融资,这些股东合计出资192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

2016年5月,蚂蚁集团进行了B轮融资。彼时,置付(上海)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上海麒鸿投资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资者参与了该轮融资,其合计出资291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蚂蚁投后估值约为3900亿元。

2018年,蚂蚁集团在境内外进行了两轮融资。在境外,蚂蚁国际引入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45家境外投资机构,蚂蚁国际向这些机构合计发行了18.38亿股,交易对价为103亿美元。在境内,其向北京创新成长企业管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北京千舜投资公司等融资218亿元,投后估值升至9600亿元,折合约1500亿美元。

按照A轮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和蚂蚁集团最终估值测算,如蚂蚁集团此番能顺利上市,A轮投资者五年投资收益有望达到10倍,从192亿元涨至1920亿元。

对于那些期望依靠股权激励获得资产增值的员工而言,数百万财富也暂时化为泡影。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曾计划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拟在上市后通过增发或回购等形式,以不超过9.14亿股股份用于未来约4年的员工激励,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8.22亿股,上市后H股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0.92亿股。与此同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还将额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过3.96亿股股票。

按照蚂蚁集团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这些拟激励股权的市值有望达到900亿元。

假设这部分股权全部授予蚂蚁集团当前1.66万名员工,则每人可分得540万元。那些持股数量较多的高管们,损失则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字。

在上市前夜,最后一轮接盘的投资者们,可能是蚂蚁集团股东中失望最小的一群人。

11月3日晚,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后,投资者认购的资金退款问题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蚂蚁集团公告,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连同1.0%经纪佣金,0.0027%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11月5日晚间,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按照投资者缴纳的新股认购资金及相应的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如有)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者。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于2020年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相关资金于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的股份将于2020年11月6日注销。

中签的投资者对此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表示, 打新蚂蚁集团,中一签缴款3.44万元,预期上市后可以翻倍,这一预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点大。但也有投资者比较庆幸:蚂蚁集团在遭遇监管之后,上市股价表现可能不如预期,如果上市后破发,损失会更大。

至于原始股东们的退出问题,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有一个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买不买?如果不买,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投资。”

本文刊于2020年11月23日《 财经 》杂志

㈢ 淡马锡在中国投资了哪些公司

从2000年初时投资中国的银行业、房地产行业,到2010年代投资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等新趋势,再到后来投资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淡马锡的投资囊括了 工商银行 、 阿里巴巴 、滴滴出行、商汤科技等一众明星公司。 如今,这份长长的被投名单中,又多了元气森林等新消费头部企业。
拓展资料
投资: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对项目产业化综合体进行资本助推发展的经济活动。
投资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
基本类型:
以P2C模式为代表互联网金融平台。
经济学方面:
在理论经济学方面,投资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实例包括了修造铁路,或工厂,清洁土地,或让自己读大学。严格地讲,在公式GDP=C+I+G+NX里投资也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部分。在那方面来说投资的功能被划分成非居住性投资(譬如工厂、机械等)和居住性投资(新房)。从I=(Y, i)的关联中可得知投资是与收入和利率有密切关系的事。收入的增加将促进更高额的投资,但是更高的利率将阻碍投资因为借钱的费用变得更加昂贵。即使企业选择使用它自己的资金来投资,利率代表著所投资那些资金的机会成本而不是将资金放贷出去的利息。
财务方面:
在财务方面,投资意味著买证券或其它金融或纸上资产。估价是估计一项潜在的投资的价格值得与否的方法。投资的类型包括房地产、证券投资、黄金、外币、债券和邮票。之后这些投资也许会提供未来的现金流,也许其价值会增加或减少。股市里的投资是由证券投资者来执行。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1.证券投资原则
①效益与风险最佳组合原则:
效益与风险最佳组合是指风险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风险最小化;
②分散投资原则:
证券的多样化,建立科学的有效证券组合;
③理智投资原则:
证券投资在分析、比较后审慎地投资。
2.证券投资账户开立
进行证券投资需到大型全业务牌照的证券公司申请相应的投资理财账户。投资理财账户可运用于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期货(包括金融期货如股指期货、外汇期货,二元期权如Meetrader、商品期货如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等)等一系列的金融工具进行证券年投资。证券账户的开立可到各证券公司营业部办理,需要在交易日内办理。

㈣ 麻省固能股票代码

新股票代码为“SES”。
拓展资料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转型转型,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而这场转型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动力电池。
从铅酸电池到镍铬电池、碱性电池、镍氢电池,再到锂离子电池,在过去150多年的时间里,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每30年会翻一倍,有点类似于集成电路领域的摩尔定律。如今又到了30年变革周期的节点,业界都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翘首以盼。
麻省固能(SES)认为,未来最终会走向锂金属电池。11月4日,其在首届SES Battery World活动上发布了ApolloTM锂金属电池,容量高达107 Ah,是目前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锂金属电池,也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展示的超过100 Ah的单体锂金属电池。
麻省固能(SES)的前身为SolidEnergy Systems,其创始人胡启朝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2012年获得哈弗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创立SES,之后一直在做前沿的锂金属电池研发。
麻省固能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综合性的锂金属电池制造商,业务涉及到材料、电芯、模组、基于人工智能学习的电池安全算法和电池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其总部设在新加坡,并波士顿、上海和首尔开展业务。
在资本市场上,麻省固能颇受欢迎,先后经历了多轮融资,其中不仅有通用、现代、上汽这样的主机厂,还有天齐锂业这样的锂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
2013年,麻省固能获得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祥峰投资和上海乾洋的A轮投资;2015年,获得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B轮投资;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完成了淡马锡、天齐锂业的C轮融资和韩国SK的C+轮融资;今年3月完成D轮融资,由通用汽车领投,祥峰投资、上汽、韩国SK、淡马锡、应用创投、天齐锂业跟投;一个月后,又得到了现代汽车的D+轮融资。

㈤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退市是白退吗

你好亲 退市不是白退的哦,再退是之前退市的公司要把别人买的股票买过来,完成私有化,这样才能退市
退市之后在大陆找到合适的证券公司帮着他们重新在大陆上市,
这种公司很多,360就是其中一个

㈥ 淡马锡中国总部上海待遇如何

不好。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亚洲投资控股公司,创立于1974年,总部位于新加坡。工资少,还被冻结
1、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宣布所有员工冻薪一年。于2021年4月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冻结薪资。
2、淡马锡将暂停员工所有与晋升相关的加薪,高管层的奖金减少5%-15%,高管层基本工资可自愿减少最多5%。

㈦ 美国上市中概股一览表

有以下上市中概股:
1.亘喜生物。
2.祁连国际。
3.库客音乐。
4.雾芯科技。
5.易电行。
6.天睿祥。
7.中北能。
8.拓臻生物。
亘喜生物,于2017年创立,是一家细胞治疗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2019年2月,亘喜生物完成8500万美元的B轮资金,由淡马锡领投,礼来亚洲基金、翼朴资本、KingStarCapital和ChengMiaoji跟投。

(7)淡马锡最新持股中国股票扩展阅读

中概股需在海外注册和上市,最大控股权或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或个人的公司,是中国企业以在海外上市的方式来获取境外投资的一种方式。中国概念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我国大陆注册、国外上市的企业;另一类是虽然在国外注册,可是主体业务和关系仍然在我国大陆的企业。
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中国概念股是相对于海外市场来说的,同一个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场分别上市,所以,某些中国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国内同时上市的。美国接受中国概念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庞大市场的影响,是相当于投资中国公司,但这个原因主要是资本的利益取向,为了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政治无关。
中国概念股就是在国外上市的中国注册的公司,或虽在国外注册但业务和关系在大陆的公司的股票。

㈧ 蔚来汽车股票代码多少

蔚来汽车股票代码是NIO。
蔚来是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S6、蔚来ES8、蔚来EVE、蔚来EP9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网络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NIO取意A New Day(新的一天)。“NIO蔚来”表达了蔚来追求美好明天和蔚蓝天空、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的愿景。全新Logo 由象征着开放、未来的天空,以及象征着行动、前进的道路组成,诠释了蔚来NIO的品牌理念。
蔚来注重核心科技独立正向研发。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包括“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三智”系统的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蔚来通过独立正向研发,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拓展资料
相关资料补充:
一、2015年3月14日,蔚来车队首次参加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6月1日,蔚来德国公司正式成立;6月28日,蔚来车队获得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历史上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8月1日,蔚来英国公司正式成立;9月1日,蔚来北美公司正式成立;11月7日,蔚来举办第一届“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
二、2016年4月6日,蔚来与江淮达成百亿战略合作;4月6日,蔚来合作伙伴大会召开,设立100亿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4月28日,,蔚来投资30亿元建设高性能电机生产基地并于南京落成;7月1日,江淮蔚来合作项目(新能源汽车)正式启动;8月25日,蔚来车队2016/17赛季FE新车伦敦发布;10月13日,蔚来获得加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10月28日,蔚来首批高性能电驱动总成在南京下线;11月21日,蔚来在伦敦发布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电动汽车EP9;12月11日,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落户武汉。
三、2017年3月10日,蔚来发布北美战略及首款概念车EVE;4月19日,蔚来品牌中国首秀,携11辆车亮相上海车展,量产车蔚来ES8首次揭开面纱,旗舰超跑蔚来EP9开启预售;5月12日,蔚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分45秒90的成绩创造了该赛道当时的历史圈速纪录;5月18日,蔚来能源项目落户武汉光谷;5月31日,蔚来与大陆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深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合作;11月8日,蔚来汽车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
2018年5月,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6月28日,蔚来汽车正式开始向普通用户交付车辆;8月14日,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蔚来汽车将至多募集18亿美元,上市代码为NIO;8月29日,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于9月12日挂牌纽交所,文件显示,蔚来汽车每股ADS的首次公开发售价格将介于6.25美元至8.25美元之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NIO,共发行1.6亿股ADS,发行价为每股6.26美元,发行总金额约10亿美元,总市值达到了63.13亿美元;12月15日,NIO ES6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