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白宫限制美国资金投资中国股票
扩展阅读
华为科技股龙头股票 2025-02-04 19:55:29
佳云科技股票要退市吗 2025-02-04 18:20:01

白宫限制美国资金投资中国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8-16 18:43:04

① 美国公民在美国如何开户投资国内股票

要有以下流程:进入网站注册——填写开户申请表——填写W-8ben表(国际账户采用本表格免税)——将开户申请表和W-8ben表格、身份证以及其他证明文件(比如家里的水电费单子)复印件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给美国券商,券商收到后进行审核,合格的就开通账户——审核通过开通账户以后,打款到美国股票账户。这样,就可以下载一个看美股行情的软件,坐在家中炒美国股票了。

② 谁能给我解释下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中国股市

1962年,弗里德曼出版了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由他所建立起来的华尔街新的自由市场与自由主义经济哲学体系对于美国资本主义不只是经济学理论的支持,在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冷战语境之下,弗里德曼这本书几乎成了自由主义的经济哲学大纲,它在第一章中就把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之间划上了一种逻辑关系。

再加上金本位制的瓦解和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与货币匮乏相适应的低股价时代于是一去不复返了。从那以后,积极投资之风开始盛行,华尔街也进入了大踏步发展的时代。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正是在这之后开始大量出现的,特别是80年代之后。金融界给这些金融衍生品起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金融创新!从各种债券、股票、各种各样的指数期货,到类似于“美国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等等这样的看的人一头雾水的专用名词比比皆是。以至于到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多到连华尔街投行里的顶尖分析师都不能完全掌握,更别说美联储里那些有些秃顶的经济学家了。

到底什么是金融衍生品呢?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A自然人想买一幢房子,于是向B公司贷款,B公司觉得A的信用等级并不保险,但又不想丧失这次交易的机会,于是B依然把贷款贷给了A,并把很多很多类似于A这样的情况的贷款债权,集中打包后,全部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C公司,C是一个上市公司,专门从各个类似于B这样的企业以低价收购债权的,等着A偿还了贷款后赚取其中的差价。D公司是一家投资银行,他对C公司的未来收益情况比较看好,但又不敢冒然投资,于是就以认购权证的方式,购买了C公司发行的权证,也就是说,D投行在今后的某一天,可以以某一个特定的价格,购买C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票。但D投行自己也需要流动资金,于是就把这些权证再质押给E银行,套取一定数量的中短期贷款。而E银行为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又发明了一种企业债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

您看懂了吗?如果连这个都没看懂的话,那您就更难理解华尔街实际上在使用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了,这些“金融衍生品”比我上面讲的要复杂几十倍,并且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他们的风险程度、未来收益预期,等等。

很多有识之士学者都认为这种金融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击鼓传花”,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就像一根长长的链条,并且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此外,根据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越是风险系数大的金融产品,其未来的收益就越高(在不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下)。因而毫不客气地说,华尔街俨然成为了一个大赌场,大家都在赌某一家或一批高风险的企业是不是会最终不倒闭!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金融市场总体的资金数量成十倍几十倍地放大,以雷曼兄弟为例,截至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的总股东权益为263亿美元,其债务总额却竟然高达6130亿美元。

就这样,几乎所有金融类公司(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公司)都被栓在了一起,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大家都跟着受损失。我认为,这样的金融创新唯一的好处是有效地吸干了市场上的现金,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试想,如果人民把股市、基金、多如牛毛的各种公司债券都卖掉,这些钱再回到商品市场上来购买实际的产品的话,物价还不得涨到天上去?!但这样的金融创新,却并没有为市场创造出任何实际的价值,无非是A先生拥有了一套住房而已。

而这一轮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正是从“次级债”开始逐渐发酵的,也就是说,处于“生物链底层”的A先生的财务出现了问题,还不起贷款了!

除了金融衍生品这种游戏规则的风险之外,还有不太为大家所关注的“委托代理人”的风险。为什么这次高盛公司的损失远比其他投行损失小很多呢?我想事情要从22年前说起:1986年12月6日的早晨,高盛的合伙人们集合在百老汇大街85号二楼宽敞的会议室里正在讨论一件事情——将高盛改组成上市类型的公司。场面非常紧张,有的合伙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还有一些人在声泪俱下的发表动情的演讲,大部分合伙人并不愿意放弃高盛这种独有合伙人制度。这样的场面在高盛将近130年的历史中,已经重复上演了无数次。而这时的高盛也是华尔街唯一保留合伙人制度的投资银行,这让它看上去那么与众不同。

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中,高盛管理委员会不断的提议把高盛改组成上市公司类型,然后再不断地被合伙人们予以拒绝。但这种保守的制度,制约了高盛公司的融资能力,限制了高盛的发展。到了1998年的8月,188名高盛公司的合伙人终于通过投票决定将高盛改组成上市公司。然而,高盛的合伙人制度的文化却极大的保留了下来,高盛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了紧密结合的合伙人制时代的特质。

虽然高盛已经结束了合伙制经营,但它却将合伙制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很好地继承了下来。问责制、风险评估管理等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决策流程确保了对于潜在风险全面客观的认识。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2006年年底所发生的那一幕,高盛的首席财务官召集各部门主管,商讨当时尚未浮现的次贷危机,在各位主管报告完毕后,高层当机立断必须第一时间撤离房贷市场。

而类似于刚刚倒闭的雷曼兄弟这样的大多数的公司,他们早就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募集到大量的资金。公司的资产都是投资人股东的,而操纵这些资金的人,却都是每年领取上百万美元甚至数百万年薪的专业投资分析师。这些人穿着最高档的阿玛尼西装,开着奔驰汽车去上班。而他们在公司里都是没有股份的,又都是年薪制,没有几个人会想着在这家公司里长期工作下去。他们年终的奖金几乎是以业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条件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以便年底能够拿到更丰厚的奖金,他们往往更加激进地参与各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公司的长期利益关他们什么事?最多这家公司倒闭了,再重新换另一家!

这样的双重风险,最终造成了华尔街巨大的金融泡沫,再加上美国人无休止的贷款消费(在美国几乎没有人用现金购物,大家都是用信用卡消费,9月份的工资在8月份就花的差不多了),风险如同不断累加的“沙塔”,现在,这个沙塔出现了裂缝!

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AIG获得美联储的拯救之后,华尔街金融风暴是否能够得以最终缓解?现在谁都不敢打包票。我认为一个新的危险时间窗口将出现的10月中旬,华尔街各大金融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出炉之后。如果仍旧有某一家或多家企业出现比较大的亏损,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不做出革命性的调整的话,我认为更大的灭顶之灾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对于中国,损失是肯定要损失的,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包括最近公布的多家中国的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企业债券。但本轮华尔街金融危机,应该不会对中国金融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因为在中国比较保守的金融环境下,金融衍生品屈指可数,并且中国的金融企业大都以银行零售业为主,风险要小的多。况且,美国政府处于对本国资产的保护,一直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资金敬而远之,今天坏事变成了好事,中国金融业避免了一场更大的风险。

转自网络,来源于《经济观察》
中国股市暴跌是市场信心不足。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他的经济形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向导,当华尔街危机发生后,中国股民会受到影响,对中国股市信心不足,从而造成,抛售出局的现象。
这个对你个人的发展,应该没有多大影响,而且我觉得甚至可以说是个更大的机遇。我也是学金融的,今年才毕业,现在再做,美股交易员,感觉现在虽然股市不景气,但是对我们DT来说也许还可以说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③ 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股市影响有多大

美国次级债危机这个蝴蝶翅膀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发酵,继美国股市前天下跌200多点,可怜的巴西股市在昨天一天之内下跌了约2000点。

一场全球性的信贷紧缩快要来临了吗?也许是的。新兴市场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兰、韩国等国股市普跌2%以上;美国国内情况更加危急,新房销售下降6.6%,说明紧缩情况十分明显。更严重的是,从房屋次级债市场已经引发了对债券市场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贝尔斯通、雷曼兄弟发行的企业债遭到市场普遍冷遇,克莱斯勒的200亿美元企业债乏人问津,国外财经人士声称,全球性的风险资产的重估已开始。

周洛华先生说,与以往国外政府在大选年主动加息抑制物价上涨争取选票不同,这次是由次级债市场所引发的资产价格重估,进而引发政府被动实行紧缩政策。美元兑欧元英镑均创下历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与日元融资套利者正在加紧平仓。

因此,美国政府并未心满意足地欣赏紧缩带来的好处,而是四处寻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员有限度地承认次级债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年中经济评估听证会上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的损失,估计在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但一些市场人士估计,目前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损失可能高达3000亿到5000亿美元,间接影响则可能蔓延到整个房地产业,导致全国房价重估,以至于拖累整个美国经济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国转嫁风险。7月13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趟顺风车,让中国购买美国的按揭证券,这是利用人民币缓解信贷紧缩压力的围魏救赵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国际投资者与A股市场一样,患上了风险麻木症,他们忙着进行套利交易,或者将手中的货币尽快地转换成实物与资产,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突如其来的次级债使得危机意识突然被唤醒,世界资金的套利链条中断,令新兴市场股市步伐大乱。

中国股市从来都有自己的逻辑,由于资本项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场与境外市场之间筑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坝,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涨大跌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但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道不断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冲击的堤坝的强韧度,随着中国金融的大门越来越开放,堤坝的作用会越来越弱,中国股市很快将会感受到环球同此凉热。

中国A股市场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资金压力,在风险压力下,全球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会趋于保守,投资中国的基金近期在美国有折价现象;其次是汇率升值与开放市场的压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则新闻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新规定,保险公司境外投资总额的上限由占上年末总资产的5%上调到15%,同时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估计将有300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进行海外投资。在企业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如此大幅提高开放的门槛,很有可能是压力之下的产物。

从表面上来看,国际资金流入减少与人民币升值的效果可以对冲,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实际上,如果人民币在外界压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发A股市场大涨,是非常可怕的信号,这说明,A股市场的大涨是外界压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产物,是国际投机的结果,而主要不是中国企业效率提升的结果。因此,中国股市的上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要人民币继续升值1%以上,投资者就应该考虑高位了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④ 美国加征1000亿美元关税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战日趋紧张!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研究「301条款」能否对中国进口商品金额总价值500亿美元,加征关税1000亿美元,白宫事后表态愿能与中国谈判,但消息一出仍引起投资人恐慌,掀美股对全球贸易战的忧心,美国股市道琼收盘大跌。

特朗普拟再对中国价值1000亿美元产品课税。中国随即发表声明,若美国仍坚持,那么中方奉陪到底,也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予以回击,采取新的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战越烧越旺,美股3大指数收盘皆下跌,道琼工业指数下跌572.46点或2.34%,至23932.7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58.37点或2.19%,至2604.47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61.44点或2.28%,至6915.11点;费城半导体指数跌39.99点或3.06%,至1265.25点。

根据著名外媒引述不具名官员的说法,目前中美正针对贸易方面进行沟通,但双方正式谈判日期未定,而特朗普坚持对中国的任何贸易协商都必须获得「可验证、可执行、可衡量」的结果。

「我们在不同的论坛进行谈判,中国在这方面做出许多不同的承诺,但这些承诺并未兑现」,官员指出,「我们不想重蹈覆辙。总统已经说得很清楚,政府也讲得很明白,我们不是要发动贸易战。我们只是想要得到公平、互惠的对待,所以我们愿意对话。」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已注意到美方有关声明,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方立场已经讲得很清楚,中方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对美方声明,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⑤ 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股票是否违法

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股票在法律上是允许的。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规定“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有关规定的,经外汇局核准可以购汇或以自有外汇汇出,并应当办理境内投资外汇登记”。不过,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均只受理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准,并不办理个人的对外直接投资手续。在实际情况中,还没有个人按照《个人外汇管理办法》规定在外汇管理局成功办理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在到银行购买外汇这个环节中,每个人每年限购5万美元。将人民币现金换成外汇以后,就可以把外汇转到海外银行账户上了。
开设美股账户时,如同买卖国内A股,可以选择美国本土的网络券商,也可以通过招银国际、中银、汇丰等香港的金融机构进行美股买卖,不过第一类更为常见,因为香港券商的美股交易费用是美国本土网络券商的2到3倍。一般来说,美股账户只是证券账户,还需要拥有一个海外银行的账户,来转入美元。按规定开设各类账户即可,相对于炒股所需要的心力,这算不上一件麻烦事。

⑥ 美国8500亿救市方案对中国股市有多大影响

影响不大,因为在美国这消息都是无法扭转经济颓势的政策.
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叫融券.该消息初期对入市资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走上正轨后(可能在3年以上),规模才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通过国外市场显示,融资融券发展到相对平衡后有助涨助跌的左右,但不会改变大趋势,如果在牛市中该消息是利好,因为会放大上涨的势头,而在熊市中该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为下跌趋势也可能被放大,该政策是把双仞剑,在不同的趋势中作用正好相反,由于该制度涉及业务担保品、保证金强制规定、强行平仓制度、结算风险基金、信用等级制度等,必须要注意因杠杆投资带来的远超过以前的投资风险。
当然作为想出货的机构,就算是利空,机构、股票和媒体也会忽悠个人投资者一直看多该利好政策,并认为该政策是实质性的利好,当然他们只想让个人投资者这么认为,他们心理很清楚,该政策可能几年内对股市都不会产生什么利好,甚至可能因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厉害,而借所谓的利好出货,个人投资资金接盘的意愿更大,说到底和印花税政策一样的是掩护机构出货的遮羞布。
中国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资者也不在意所谓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撑大盘的左右,近期从机构到媒体再到股评一边倒的喷多,感觉以前的大小非、中国经济经历的全球性危机似乎根本没存在过一样,对投资者来说也再也不是威胁了,只要未来继续出“所谓”的利好那投资者就会疯狂的介入搏杀,而利好的真实性和水分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去验证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汇金公司增持200万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户比它买得多多了),中国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万股的消息就没人去关心该消息的全部真实性(当天大单买入一共才4100万股,加散户买入的所有买入也才5100万股,这6000万股怎么买的?)增持现在还只是个象征性的动作而且里面充满的虚假数据,只不过已经被大盘涨得没股可买这种心态左右的散户会去关心这些数据中存在的猫腻吗?美国降税在中国也成了重大利好(美国股市因为该消息而连续下挫),成了炒作理由难到投资者没想到美国之前承诺的7000亿救市资金降税后从哪里来本来还可以通过提高税来抽取(现在是降税)。而美国最新的国会表决结果是该7000亿救市提案虽然最终通过但是失常却给了该救市措施最直接的答案,美国股市冲高回落高达100多点.这其实反应了该7000亿救市资金在风暴面前杯水车薪(最多只算短线利好).如果无法在现在将风暴刹住车,像雷曼这类超大型巨头破产可能也只是开始而已(美国已经暗示一家国际性保险巨头正准备申请破产,已经把这7000亿基本上抵消了).

首先救市就需要钱来救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做为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美国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事,欠的外债数十万亿没法还完的情况下经济又出了问题美国是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个可以靠强大的内需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但是这次正好出问题的是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问题,所以这和上次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不可同一而语如果这次危机在美国捉襟见肘的救市资金下扩大成全球金融危机,那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美国可能经历超过5年的经济衰退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冲击只是开始而已,并不像中国政府安慰中国民众的豪无影响,后续负面影响必将陆续显现出来,中国扩大内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缓.

而既然这次危机才开始破产公司的步伐就不会到这里停止后面可以预期还会有很多美国的经济巨头纷纷倒下美国哪里来这么多钱救市??所以中国政府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当然对中国股市的考验也才开始希望中国股市能够顶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吧.

⑦ 特郎普要求美国退休金撤出中国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特郎普要求美国退休金撒出中国股市,肯定是利空,但我们个人做股票只是做个股,影响不大!

⑧ 白宫支持国会立法限制外国收购美关键技术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发表声明说,他支持通过落实目前美国国会审议的一项法案来限制外国实体收-购美国关键技术。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暂时不会单独出台限制外国投资的额外行政措施。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当天早些时候在面向媒体的电话吹风会上说,过去几个月,美国财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门一直在评估保护美国敏感技术不被外资收-购的各种选项,最终认为经过国会立法改革后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机制(CFIUS)是保护美国技术的最好方式,而不用单独出台额外行政措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是由美国财政部牵头、负责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跨部门机构。

此前白宫曾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于6月30日前出台限制中国实体收-购美国重要技术的措施。白宫的最新声明意味着美国政-府将主要依靠国会立法来限制外国投资美国关键技术,暂时不会出台额外行政措施。目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均已通过各自版本的《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接下来需要弥合两个版本之间的分歧形成最终版本,由参众两院通过后再递交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预计等到法律最终生效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

应该支持的。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⑨ 在美国还能接着炒中国股票

这个不是你在哪里的问题,只要你是在国内开户的,只要你记住账号和密码,只要你能上网的地方都是能够操作的。只是横跨大洋有可能行情的速度会慢些,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解决问题。

⑩ 美证监会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做法。金融监管机构引导投资者进行决策时,其权威性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不仅损害了中方企业的利益,更加损害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权威性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