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这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这意味着以下三点
一、融创投资获利套现
融创投资贝壳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当年融创投资左晖的链家,然后链家衍生出贝壳,通过股份镜像平移协议。融创就间接持有了贝壳一定比例的股份,当年,贝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曾经高达700多亿美元,即使现在市值缩水,但是仍然高达近三百亿美元,融创的这笔投资给它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现如今,融创出售贝壳的股份。我认为是投资获利的套现,也就是说融当初投资贝壳,即使现在套现,它也获得了20多亿的利润,可见这笔投资让融创受益匪浅。因此,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投资套现,行为不足为怪。
综上:融创出售贝壳股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2. 央行逆回购1000亿对股市的影响
央行的这个逆回购操作是属于在公开市场上的正常交易行为,不用过分解读,对股市短期属于比较微小的利好,但够不上长期影响。
3. 中国持续抛售千亿美债是怎么回事
在今年“美债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而根据美国财政部于当地时间9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延后两月发布数据)全球美债海外持有者们,共计抛售了228亿美元的美债。
而根据数据显示,当下日本依旧是美国的“海外第一债主”。并且,日本持有的美债数量,已经增至1.293万亿美元了。而中国持有美债数量,已经降至1.0734万亿美元。
在7月份中,日本大幅增持了315亿美元,持有美债的规模,达到了“新高”。在今年2月份时,日本就增持了566亿美元的美债。
(3)中国抛售1000亿美元股票扩展阅读:
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分析称:
比如,中国在持续大幅抛售千亿美债的同时,也正在打破沉默持续发出的黄金信号或是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锚定美债时代提前结束的明确信号。
此时,如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一旦大幅抛出美债,势必造成其它债主的跟进,产生足以压垮美国债券价格的连锁反应,因美国债务占GDP比例不断上升,最终使得美债收益率急速上升,利息支出增加,进而引发美国的债务危机。
特别在美联储正式开启量化宽松、美债收益率接近于历史最低位和美国正式将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市场环境下将更加明确。
比如,目前,MBS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间的价差已经高得非常危险,与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极其相似,与此同时,美元的信用也会进一步下降。
4. 二战经济损失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5. 从1000亿美元到破产48亿贱卖,最后连名字都没
从1000亿到破产贱卖,最后连名字都没保住
卖身之后的雅虎(Yahoo!)宣布,正式改名为“Altaba”,被中国网友戏称为“阿里他爸”。
一颗巨星,就此陨落;一个时代,正式终结。
对“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来说,雅虎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但在70后、80后心中,雅虎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老司机”,只是,好久没有发车了。
从互联网的拓荒者,到现在的拾荒者。从本可以收购Google、Facebook,到被Verizon收购。从1000亿美元的市值,到48亿美元卖身。
长江后浪推前浪,雅虎死在沙滩上。雅虎之败,败在哪里?
当年的雅虎,到底有多牛?
它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它开创了互联网免费模式,即内容免费,广告收费。
2000年~2006年,它一直霸居全球互联网排名第一的宝座。2006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前20名中,它独霸3席,雅虎、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国分别位列第1、第7和第14。美国的Google、Facebook,中国的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无一不是它的追随者和模仿者。
当年的雅虎“帝国”,几近无敌,甚至可以说,等同于整个互联网。难怪一些专家不无夸张地说:“Internet有朝一日将改变整个世界,但若没有“YAHOO!”,恐怕连门还摸不着呢。”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能买却不买,能卖却不卖
Internet摸到门了,正在改变着世界。先驱者雅虎,却迷路了。
1、错过Google
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学生,搞了一个叫“BackRub(网络爬虫)”的研究项目,想要以100万美元卖给雅虎,这就是Google的雏形。
Google1998年的页面,标识后面也有个惊叹号,可能在模仿Yahoo!高冷的雅虎却无动于衷,到了2002年,雅虎幡然悔悟,开始认真考虑收购Google,才发现已经买不起了。
今天,Google的市值是5000亿美元。
2、错过Facebook
2006年,雅虎报价10亿美元准备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资者几乎同意了这个交易。
Facebook早期的页面当时正值Facebook内忧外困,雅虎便趁火打劫,在最后关头砍价至8.5亿美元,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在董事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撕烂雅虎递交的协议书。过了几个月,雅虎又提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收购价,被Facebook拒绝。
今天,Facebook的市值是3000亿美元。
3、错过微软
2008年2月1日,微软开出450亿美元的高价,溢价60%,向雅虎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两者的联姻,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
雅虎却认为报价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市值。3个月后,微软又将报价提高到了500亿美元,不过依旧被后者拒之门外。
微软洽购雅虎,各方一直看好,最后却不了了之错失了这次高价卖身的机会,雅虎犹如货架上的打折商品,无奈地等待着讨价还价,煎熬地期待着买家光临。
2016年7月25日,美国通讯巨头Verizon宣布以48.3亿美元收购雅虎。对于曾经的互联网巨人来说,这个结局更像是一场羞辱。48亿美元的售价还不到巅峰时期千亿估值的一个零头。
老司机,为什么翻车了
与雅虎同年上线的亚马逊,始终保持稳步上升,成为市值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的科技圈第四强。
只比雅虎年轻两岁的谷歌,在走过18年历史之后,依然处于持续上升通道。
雅虎这位互联网“老司机”,为什么就翻车了呢?
1、迷失在产业更替中
仅仅错过搜索引擎,并不致命。
致命的是,雅虎在电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微博等兴起的时代也鲜有建树,导致其地位日益边缘化。
2012年,“硅谷女神”玛丽莎·梅耶尔出任雅虎CEO,先后收购了50多家公司,涉及社交网站、轻博客、视频、游戏、电话会议系统等领域。
雅虎收购的部分公司结果,不少公司在被收购后不久便关停了业务或逐渐消失,雅虎因此被称为“创业公司杀手”。
2、大公司病上身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雅虎官僚作风日盛,造成组织资源的大量浪费。
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创始人主导,唯独雅虎是职业经理人主导。更加奇葩的是,雅虎22年换了7任CEO,最长的任期6年,短的仅4个月就被董事会赶下台。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雅虎却在管理层频繁的变动与更迭中,摩擦内耗、左右摇摆,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走向衰落。
原本可以成为Google、Facebook的“爸爸”,或者微软的“儿子”,最后却像“孙子”一样被贱卖,沦为互联网浪潮的“弃子”。
雅虎之败,时也,命也?抑或,作也?
雅虎倒下了,我们不用太过悲伤。毕竟,柯达、诺基亚,也是这样倒下的。
毕竟,时代的新浪潮,总是要踩着几块鹅卵石,继续向前奔涌的。
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
雅虎的倒下,之于我们个体的意义,不是少了一个浏览新闻的网站,而是提出了一个命题:企业或个人,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淘汰?
当今之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财富急剧积累……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亲历者甚至是推动者——
大江东去,你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逆流而上,但是,千万不要停止不前!
花千亿买教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6. 美国芯片股暴跌1000亿美元,引起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芯片股暴跌1000亿美元,引起暴跌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投资者投资股票看的是预期,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盈利预期越高,价值越高,美国芯片股票暴跌,说明投资者长期不看好芯片企业的盈利,我们知道,任何产品最后都是要给人用的,缺少了市场,产品的商业价值就失去了,美国的芯片公司就像一个开饭店的,他们定制不同的套餐,等待不同的客户上门消费,由于美国的政策调整,会让它的顾客数量大减,尤其是中国的市场份额,14亿人的消费潜力,放到哪个国家都是一股消费飓风,只要是认真做事的企业,在中国消费者面前,都能获得成功,只是迟早的事。
美国当局还威胁对字节跳动的TikTok和腾讯的微信实施禁令,并批准对华为的新制裁,这种制裁从短期看会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但是从长远看,美国也会失去中国的市场,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被它占了,搬石头砸自己脚也是很正常的。
7. 中国大量抛售美元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
1. 美国没有足够资金流通, 会陷入巨大生产上的困境,同时,由于无法支持有效的分步的经济刺激计划,基本, 经济就会垮台。
2. 但是 问题在于,上面假设是中国是美国唯一债主,或者是能起到极大效果的情况下。 一旦上述事件发生,美国(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资金,一方面会加大发售国债,另一方面,会印刷美币。 这样会造成美元汇率急剧下跌,以此来换取资金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人民币购买的剩余国债也就基本成了废纸
3. 同时,美国由于失去购买力,中国同时也会失去市场,那么,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基本上就无法实现了。
结论: 那些专家学者说是说对抗。 你怎么对抗啊。。。。这纯粹是用北韩那一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流氓手段。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能做,对自己又没啥益处,再说也没走到那一步
8.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融创中国之选择在6月1日-10月28日(纽约时间)售出融创公司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以及现实发展因素。首先是融创中国需要将先前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在规定的时间内售出,用此来套现更好地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其次是融创中国需要想要优化公司内部的资产结构,以便更好地多元化发展;再者是融创中国作为融资方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对公司投资股东兑现相应的投资回报,由于资金链的短缺,需要套现售卖先前持有的贝克股票;最后是贝壳股票在一段特定的时间涨幅已经相对饱和,选择此时出售即可以求稳又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溢利。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融创中国为何选择在这段特定的时间抛售所持有的贝克股票。
一、融创中国需要将套现的资金用来专注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
首先对于融创中国而言,之所以会选择在纽约时间的6月1日-10月28日陆续售出先前所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来自于融创中国作为一个专注从事住宅以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公司不仅需要至始至终坚持住区域聚焦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兼顾一些高端精品地产领域的投资需求。这也就直接促使了融创中国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来售卖所持有的贝壳股票,以此来套现融资,可以将回流的资金用到公司聚焦区域的商业地产综合开发,以及将回流的资金顺带扶持发展一些高端精品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注意事项:融创中国之所以会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抛售所持有的部分贝壳股票,主要是来自于融创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满足到股东的利益,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合作。同时融创中国现持有的部分未售出贝壳股票,既可以作为公司的保值资产在未来的过程中稳步地盈利,不过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性;同时还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再次套现满足公司对于资金链的需求。
9. 1000亿美元股票可以变现1000亿美元现金吗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但是真的不大,你要在股市套现首先是要合规减持,不可能一次性套现,要分期减这得要三两年时间,而且减持巨量股票,股价必然大跌也就不值1000亿。除非有其他人全盘收购,但有史以来也没人出资千亿美元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股票
10. 腾讯第一大股东Prosus减持套现1000亿美元,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短期来看,腾讯股价已经属于高位了,股东也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套现。这段时间,腾讯最大的新闻,就是其大股东宣布减持的消息了,虽然大股东强调,减持是自己财务所需,并非对公司不看好,并且强调,公司未来三年内都不会再对腾讯进行减持。上一次大股东减持的时候,也是这句话,但当时减持,造成了腾讯股价连续几个月的大跌。不过这次还好,宣布减持之后,腾讯的股票还是稳住了,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