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看待胡锡进这个人
胡锡进他是《环球时报》的总编辑,如果硬要说他是一名“政治家”,我倒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媒体人。 其实像他这种有国家情怀,还有政治眼光,更坚定自己立场,正直、客观的媒体人,早在多年前就已备受观众的喜爱。
偶然间翻来胡锡进的博文,确实很有热血情怀,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胡锡进从来都没有畏缩过,他永远都是直面,用实事求是的准则说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不管是在早年,还是现在,胡锡进每发一次声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并且维护中国整体的利益。话说,当今国内这样的媒体人还真是不少,胡锡进算是一位非常正能量的媒体人了。当然,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点评也是非常的有主见,言语犀利,看完之后总让人振奋。在这次的疫情期间,胡锡进对于国际事物的评论,就说得很有好,立场客观,不激进,也给外人好颜色看,这也许就是他讨人喜爱的地方吧。
他说话很平和,让人听得很舒服,同时对于一些舆论也不乏犀利言辞。当然,胡锡进也是很谦虚的,他称自己说的那些言论为“胡侃”,不过侃的确实挺高的。这就是胡锡进,一位非常真实的国际领域媒体人,在这个职位上,他很称职,一直以来都坚定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捍卫国家的尊严,这样的媒体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尊重。而不像一些“高知”,他们永远达不到胡锡进的高度。
2. 你们如何评价胡锡进呢
胡锡进和《环球时报》在百年大变局中的
历史定位与角色扮演
大概来说,《环球时报》的时评,谈问题从不一针见血,从不直截了当,而是拐弯抹角,曲折隐晦,方方面面都照顾到,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难以言表的滋味,给读者以暗示,指引。《环球时报》大胆又隐晦的观点,旁敲侧击,指桑骂槐的手法,先抑后扬,意在言外的文笔,倒值得新闻人多多借鉴。
笔者认为,在貌似公允,不偏不倚的《环球时报》的历史定位背后,胡锡进玩弄了一个把戏。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复杂的,也是特殊的,但在复杂和特殊的后面,则是普遍和一般的铁的存在。承认复杂,承认特殊,忽视普遍,忽视一般,就会走上“存在即合理”的道路。胡锡进“复杂中国说”荒谬的地方,就在于他只抓住了辩证法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另一面,所以,就必然导致他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看待世界。
3. 如何评价胡锡进
胡锡进评价:
胡锡进是当代少有的拎得清的媒体人。胡锡进写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一名极其理性、有良知的媒体人的操守。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胡”。
一个嗅觉灵敏的老记者。拆分开来讲,嗅觉灵敏是指胡锡进在新闻嗅觉上有一定的天赋,无论是早年作为战地记者,还是后来率领环球,以及近年来的胡侃,他都表现出了对新闻热点的捕捉能力、消化能力,统筹能力、策划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能力。
胡锡进对新闻的看法:
老胡自己说过,环球时报始终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与中国崛起共荣辱。在国家每一个重要的关头我们都冲在前面,因为有你们(读者)的支持,我们从不孤独。
胡锡进说,网民越是接触不到外面的信息,就越缺乏对世界的理解,无法培养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的心态,就会变得越容易被蛊惑煽动。而越容易被蛊惑煽动,国家就越不敢让他们接触外面的信息。
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能够让相当多的网民产生对祖国足够的认同和自信,不会被外界的信息给带偏,而许多企业和科研都从这种隔绝中造成了负面影响,对经济和政治的伤害要超过了带来的好处。
所以老胡认为,如果一件事情有争议,就拿出来大家一起辩论,在交流中促进互相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进行封杀。
4. 如何评价胡锡进
胡锡进最近火了,引起了争议,是因为他的要中国增加一千枚核弹的话题,爱国言论没什么毛病啊。
你想想什么人会害怕中国增加核弹数量?当然是敌人啊,如果胡锡进的话成了现实,敌人慌不慌,肯定心里骂娘:你这是什么操作。
所以反对胡锡进核弹论的,基本上就是敌人,因为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他们不希望中国强大。而他们不理解,我们发展核武器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不是为了像美国那样威胁全世界,我们是为了自保,为了保持核力量的威慑力。
在保证我国安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加一定数量的核武器!支持胡锡进,支持祖国强大!
5. 《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他是公务员吗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不是公务员。胡锡进的行政级别是司局级,职称属于高级编辑,也就是记者。同时他也是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同时网上有声音也说他的有些言论和建议有些立场不明,但我和广大网友认为胡锡进先生有水平,是个爱国主义者,且是个勇正能量代表,在国际上问题上,敢于维护国家利益 ,发出正义之声,为胡锡进先生点赞,希望他一直坚持下去,发出更多优秀的言论。
6. 中国第一个战地记者胡锡进什么来头
关注时事的朋友们,对胡锡进必然不会陌生。胡锡进的口头禅就是“老胡”如何如何,紧接着就是各种犀利的观点。尽管胡锡进发表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绝对不会无病呻吟。他的评论角度,总是能够切中要害。他的行文风格,总有一丝快意恩仇的豪爽,也有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干练。人们不禁感叹,胡锡进究竟是什么来头?
倘若说记者的光荣是还原真实,那么战地记者的光荣,就是还原战争。战地记者出身的胡锡进,他确实是够爷们儿。这也难怪胡锡进总是能够有振聋发聩的言论,他经历过战争,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所以,胡锡进的思考出发点,就于大多数“公知”不一样,心里装的是“家国天下”!
7. 胡锡进的文章评论基本都是支持他的,为何在网上有很多人批评他
首先,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胡锡进说的没错,没有实力就会被欺负,所以大家都支持他!但是,我们是世界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既是世界规则的执行者,也是制定者。我们不希望更多的人拥有核武器,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核权利,我们的处境很尴尬。中国没有强大到可以对全世界呼来喝去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扩大核武库是我们必须做的,但恰恰又是我们不能说的,尤其是不能公开说。
疫情爆发,全世界都抱团欺负中国,中国浑身是嘴也斗不过群狼。作为资深媒体人把看家宝贝儿拿出来显摆显摆,也是一种策略。如果敌人知难而退,对中国来说也算无奈之举。如果全世界都一团和气,要那些没用的铁嘎哒干啥?死贵死贵的,吃不能吃,放又没地方放的。
8. 网上对胡锡进有很多评论,你是怎么看待的
爱国的人士支持胡锡进核武论的人,是爱国的人士。如果有人批评这篇核武论的人,这些人要么就是西方国家安排的,要么就是中国的内奸,这些内奸必须铲除。中国不仅经济要强大,核武器和尖端武器更加要强大,这样才能震慑那些企图污蔑侵略中国的那些野心国家。实近日来关于核弹头是否增加以及核弹头怎么增加,最开始引爆这个话题的就是胡锡进老先生。
我坚决支持胡锡进先生爱国!我坚决支持他为国发声!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胡锡进!我们需要十四亿的爱国者!
9. 胡锡进什么来头作为首位中国的战地记者经历了什么
提及战地记者这一工作,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词语就是危险。他们需要深入到战场上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且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传回到大后方。战争发生之后,战地记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不仅需要有极高的新闻素养,能够对事件有独到的看法,同时还应当有足够的勇气和热情。
03小结
战地记者这一身份值得人们敬佩,他们深入前线,最大限度的还原战争,从这一点来看胡锡进确实很有勇气。因为亲眼见过、亲身体会过战争的痛苦,所以胡锡进更加向往和平,并且也更加珍惜现如今安定的生活。在面对争端时,胡锡进总是站在公众角度进行思考,因此才能够犀利的指出问题,并发表令人钦佩的言论。
10. 胡锡进是什么人物
胡锡进,籍贯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任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2009年4月起任《环球时报》英文版总编辑,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