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著名水利工程有哪些
1、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2、龙首渠
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龙首渠大约是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根据庄熊罴的建议而修建的。这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据说渠成后,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1万多顷盐碱地得到灌溉,每亩能收10石粮。
3、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在大运河成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便捷条件,将漕粮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王朝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漕运的社会历史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5、都江堰水利工程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2.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特点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2)金璨中国水务股票扩展阅读
地理
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灵岩寺,翠月湖,紫坪铺等。
重点工程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3. 水务龙头企业的股票有哪些
水务龙头股票有哪些?
水务板块股票是水供应、水处理、水利工程承包施、水利管材、水电电机等设备制造等上市公司。下面盘点下水务板块股票龙头股。
水务板块龙头股一览
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创建于2001年,注册资本88576.8866 万元,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首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企业、科技奥运先进集体,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双重难题。
重庆水务即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重庆水务,是重庆市最大的供排水公司,拥有重庆市政府授予的供排水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30年,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独家从事供排水服务。本集团具有供排水一体、厂网一体、产业链完整的特点。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本集团在供排水一体化经营方面位居前列。
兴蓉投资
成都市兴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西部领先的城市综合环境服务商。公司主营城市供排水和环保业务,现已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供排水规模超500万吨/日,居西部地区首位。公司业务区域已覆盖成都、西安、兰州、银川、深圳、海南等地。公司依托水务资产雄厚的业绩基石,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大力促进环保新兴产业发展的契机,积极延伸环保产业链,大力拓展相关环保业务,目前已在污水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首创股份
司发展方向定位于中国水务市场,专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两大领域,主要业务涵盖城市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等各个生产和供给领域,公司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在北京、深圳、马鞍山、余姚、青岛等城市进行了水务投资,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对国内重点城市的战略布局,参股控股的水务项目遍及国内8个省区和13个城市,服务人口超过1500万,发展潜力相当可观。作为为国内污水处理领域的龙头,公司控股的京城水务公司污水处理能力120万吨,占北京市目前总处理能力的近80%,是目前国内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公司。与此同时,公司还全资拥有京通快速路30年的收费经营权,公路业务将给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
4. 求一诗歌或散文,要求歌颂伟大的党,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水利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诗歌:
《在春日与一场雪对视》
搭上开往春日的列车
怀揣
一把季节的利刃
无情地刮开
躁动的芽苞
让冰裂一冬的小手
伸出来
握住猎猎的旌旗
去追逐
春日里的一场雪
只要一脚踩上
春天的赤道
一场瑞雪便异显珍贵
关于春与雪的对话
倾刻间
肆意流淌
雪花向六个方向
发出指令
传送阵阵湿润的信息
其实春天与一场雪无关
倒是突如其来的
倒春寒
紧握每个人的热爱
抬头望天
天与地的接触
激烈而又纯粹
沿着季节之坡走下去
迎面就是等待
时光老人的礼物
你把东风变成树枝,
让小鸟快活地飞上蓝天;
你把青草带给原野,
让千万朵鲜花张开笑脸。
你把阳光带给山谷。
让积雪化成淙(cóng)淙的泉水;
你把细雨带给田地,
让种子闻到泥土的香味。
你把春天带给我们,
这份珍贵的礼物赛过黄金;
你把一年的大好时光,
同样地给我们每人一份。
三百六十五天,
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就看我们啊——
能不能把你安排得最好。
懒惰(ò)的人整天东荡西游,
你就从他身边悄悄溜走;
把一大堆没做完的事情,
一古脑儿丢在他的前头。
糊涂的人整天没头没脑,
你去远了他一点也不知道;
人家都在使劲要赶上你,
他却总是摇头说还早还早。
我们可不懒惰也不糊涂,
少先队员谁也不肯落后;
因为我们知道,
你一去就不再回头。
工地上成堆的建筑材料,
转眼就变成工厂、高楼;
跨过河流,穿过隧道,
新的铁路每天在往前走。
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谁都抓住你不肯放松;
只有虚度时光的人,
才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相信我吧,时光老人,
我们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当每天晚上撕下一张日历,
难道能向祖国交上白卷?
今年我要更加努力学习,
四化建设样样要靠本领;
即使饲养一头奶牛,
没有科学知识也不行。
今年我要把身体炼得更结实,
准备将来下矿井,钻煤层;
一个未来的工人,
难道还能常常闹病?
时光老人呀,请你瞧一瞧,
你给我们的礼物是多么美好!
灿烂的春光一望无边,
祖国的山河到处含笑!
春之韵 - 诗歌
春天缓缓地来了
带着凉爽和温柔
花朵一瓣瓣地绽透
艳红的腮上还挂着笑
小草儿披上了
青绿的霓裳
一颗颗
一片片
是原野上碧绿的波涛
在春天的小路上徜徉——
有着春诉不尽的柔情
道不尽的密语
一缕缕含着惠风的颤动
拨动着心的琴弦
一支支古老的歌谣
引来了孩童的欢笑……
初春的脚步还很矜持
是树枝上的一个嫩芽
是花坛里的一颗花苞
是旧燕归春一声清脆的啼响
薄泥咄着人的鞋底
鸟儿吟唱着春天的诗句
淡青色的微风从指间流过
霏霏的柔雨从头上散落……
小小的春雨
在轻盈婉约地舞蹈
春天的雨
柔柔的
透明的
和谐的
天空用这根像针般的东西
织成了一块透明的布
雨落在了河上
击起的圆晕
圈圈扩散开去——
添置了春的气息
潺潺的细流
滚着浪花载着花瓣的清香
和叶儿的青绿
快乐地向前冲
绿绿的春水
很舒服地随着风儿
荡漾——
时而有几只口渴的燕子
俯冲下来
“嗖”地一声——
呷几口清凉的河水
又飞上了高空
仿佛春水是春天的一部分
可以用它来洗涤心灵
连做梦时也会
回忆起春水的涛声
其实
我只了解了春的一点点
我对春天还很肤浅
就让它肤浅下去吧
我可不想知道春天的蕴藏
让我保持着
对春朦胧的印象吧
我独自坐着
我独自坐着;夏季的白昼
在微笑的光辉中逝去;
我看见它逝去,我看着它
从迷漫的山丘和无风的草地上消失;
在我的灵魂里思潮迸出,
我的心在它的威力下屈从;
在我的眼睛里泪水如涌,
因为我不能把感情说个分明,
就在那个神圣的、无人干扰的时辰,
我四周的严肃的欢悦悄悄溜进。
我问我自己:“啊,上天为什么
不肯把那珍贵的天赋给我,
那光荣的天赋给了许多人
让他们在诗歌里说出他们的思索!”
“那些梦包围了我,”我说:
“就从无忧患的童年的欢快时光起;
狂热的奇想提供出种种幻象
自从生命还在它的风华正茂时期。”
然而如今,当我曾希望歌唱,
我的手指却触动一根无音的弦;
而歌词的叠句仍然是
“不要再奋斗了;一切都是枉然。”
春天的诗歌
还是去日的窗 为你的张望洞开
撕不掉的 仍然在寒冷中挥舞
静 也许真的远了
我没有唤醒你 在山那边
你拢起了风 拢起了月
让所有的眼睛 插上座标
悄悄的 她走过你的枝头
你跺着脚 面色红透整座城市
我想起那些小草编辑的歌谣 大声的呼唤你的名字
河水哭了 沿着有柳弦的岸
看你梳妆 看你妩媚
以及我为你泼洒的丝丝缕缕
你不愿在这场雨中 为重逢干杯
我挽起脚踝 有血样的刮痕 一点一点的
收拾那些尖利的破碎 望着你傻笑
你说起墙上的钉子 说起烤箱里的那些爱情
说起那场雪的寓言 我还是在傻笑
她关掉音乐 轻轻的扬起春天的舞
散文:春雪
这几天,柳絮开始飘了,像杨花一样,毛绒绒的,在空中飘,春天是它们的季节。
走在路上,柳絮如草的颜色,但比草温柔,它落在我们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它将自己的飘逸附上春天的舞姿,它的舞,是以风为旋律的回旋舞,把我们的思绪,一圈一圈缠在了一起。
春天的绿,渐渐深下去,有了杨花,又很均匀的淡了。窗外的树,我们看不见是否有柳絮停留在树梢,只知道颜色依然那样柔和,像阳光的绸缎,自天空泻下,仅仅掺了几丝绿意而已。 柳絮,往往给了浪漫的人很美妙的灵感,用它们写出的文字,写出的诗,它们却看不出这是在描述自己。
日记本放在窗前,几丝柳絮,随风而来,落在浅绿色花纹的日记本上。我发现时,它还没有离开,柔柔地站在上面,这是很不错的背景,却不是它一个很好的家。我轻轻合上日记本,本想将它淡绿色的一小缕春天就这样留在我的日记本中,想了想又翻开刚才的那一页,捧着它来到一片很宽广的土地,轻轻吹,它便飘走了,我想,它是属于风的,属于这个春天。 远处的钟声,古铜色羽毛的翅膀,它在我慨叹时光时显现,又在我还来不及沉思时以迅雷之速闪去了,我感觉它在逃,他路过柳絮时足以让它附近的柳絮打几个转儿。
于是,本来就迷茫于方向的那些轻飘飘的东西,再一次落地后便更深地遗忘了从哪边来,要去往何方了。
每一年都有柳絮在飘,真正漫天纷飞时就不是那么飘逸了,有些沉重,像是一个即将离开的苍老 的春天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地上也结满柳絮的球,夹杂着灰尘、浮土,绿色中透着几丝灰意,大街两旁变成了远看中的绿色,近看是让人为那个年轻的春天而感到惋惜与留念的一种交织一起的色彩,说不清。
春天如果没有细雨和风,就完全是一个沉默的季节,他没有声音去为大地唱一首离歌,或说一句道别的话语,它走了,也无人发现。
而此时的春天,正年轻,我喜欢一个人坐在高高的地方,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凉意,想起来了就过来看看我,阳光坐在身旁,金色的正午的阳光,就像这个春天以及春天的柳絮、风一般,深深刻在我童年的一个早春的中午。疾驰而过的钟声,不会磨灭它……
5.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有哪些
1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
位于宁波市鄞县鄞江镇西南它山旁,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它山堰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干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江河水经过该堰分流两道:一支入月湖,另一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亩良田,化水害为水利。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它山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泾阳县王桥乡上然村北的仲山西麓,其东有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郑国渠首的两个渠口相距很近,很可能是为了便于引水分先后期开凿。郑国渠是我国战国时期继西门豹治邺建成漳水十二渠、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它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用洪用沙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首创。
灵 渠
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是跨越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位于湘桂走廊中心兴安县境内,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历史悠久,设计精巧,全长37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将海洋河水三七分流,三分入漓江,七分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运筹帷幄,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都江堰
位于都江堰市区西1公里,是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前后创建的一座运用水动力学原理,采用无坝引水建筑形式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选择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岷江出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结合部作堰址,凿开玉垒山伸同江心的余脉,形成坚固的、水量可控制的宝瓶口引水口;在岷江弯道江心作鱼嘴分水堤,分水分沙;在鱼嘴分水堤与宝瓶口引水口之间构作飞沙堰泄洪道,自动泄洪排沙。都江堰三在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巧妙配合,联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都江堰创建以来,基本实现了水分"四六",外江泄走六成,既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直接影响了中国广大地域。这种工程形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被国外环境和水利专家誉为"亲自然和水利工程"
2京杭大运河
--------------------------------------------------------------------------------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浙江
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至7世纪
的隋炀帝时期和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两次大规模地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
脉。 从天津到通县北关、张家湾一段,叫北运河,又称之路河,全长186公里。从通县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
惠河,该河是元代初年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因北京地势比通县高,在通惠河上
修筑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来的大船才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那时积水潭"舳舻蔽水",成为一个
南北漕运的大港口,附近市场繁荣,盛况空前。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
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旅游热线。 为适应我国现代
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已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的
古运河遗址中,兴建起大运河旅游区及纪念馆等,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
3钱塘江海塘
钱塘江海塘在唐代以前的修塘费用,已无可考。唐及北宋时期修筑北岸海塘,据明代严宽在《海宁水利图志·序》载:“皆以数郡财力,始克有济。”
南宋嘉定六年(1213),修葺山阴县溃塘,是由朝廷调拨钱米。后即购买没收的园、田设庄,按年收租息作为海塘的岁修经费。临安府龙山一带海塘的岁修经费,是按户按年摊派石、草若干。嘉熙年间(1237~1240),将临安府沿江淤复耕地的税额拨作修塘经费。咸淳年间(1265~1274),修筑海盐海塘需费较多,除发县仓米粮外,并有知县、县民捐款。
元泰定年间(1324~1327),抢修北岸海塘盐官州一段,除征工外,还用钞79.4万余锭,粮4.63万余石,系奏报朝廷支拨。南岸修筑百沥海塘,劝民捐输粮米。
明初,北岸海塘海盐、平湖一带兴办大工程,都动用苏、松等9府财力,及至成化年间(1465~1487),北岸海塘的修筑经费,有用杭州竹木税、各项罚款、赎罪款等。以后专设海盐海塘岁修款,每年在嘉兴府属7县摊派银3500~7000两,当年如若支用有余,则结转至下一年。万历年间(1573~1619),海宁、平湖亦按例分别筹集银300两与600两。但万历三年风潮毁塘,历年积储不敷工用,于是将“藩司兵饷”、“驿传嬴金”及“他郡赎谷款”等拨充海塘工费。明末由于财政支绌,北岸海塘的修筑,竟至预征钱、粮和依靠各级官吏的捐款。南岸海塘的修筑工费,多向受益田亩派征,亦有府、县拨发仓粮。萧绍海塘还有动用赎罪款、罚金和由知县、县民的捐款。嘉靖十五年(1536),兴建三江闸时,萧山县曾帮工帮费,以后萧山辖境内西江、北海两塘的修筑,凡需费较多时,山阴、会稽两县均予协济,但承担份额,各时期不尽相同。此制直到清代亦承袭不改。
清初,修筑北岸海塘,除“额编塘工银”外,还有官、绅捐款,按亩捐米,并将各项罚款、追缴虚报款等作为筑塘工费。康熙五十四年(1724),因“存留公银既废”,各府协济的规定亦复取消,经奏准凡士民愿意捐款作为海塘工程经费,则允许入国子监为监生,当时简称捐监。雍正二年(1724),奉旨动用正项钱粮修海塘。十一年,又准许“捐官”,以其所得为修塘款。十三年十月,高宗弘历即位,认为捐资得官之法,于吏治无益,钱塘江海塘工程经费由正项钱粮拨支。但在乾隆三十年(1765)以后,北岸海塘的修筑经费除由正项钱粮支拨外,还调拨盐务引费、盐课公费、各项罚款、查抄款以及盐商和官员的捐款。其中四十九年为修筑范公塘石塘,盐商一次所捐即达白银60万两。五十一年开始,还先后将海塘经费的余存款、藩库借支银等借与商人生息,以其所得作为海塘岁修经费。道光十六年(1836),浚海盐白洋河以培土塘、附土的工款,是先向藩库借支,然后随额征“地漕等项”时带征(浚)河费,以6年为期归还借款。道光时恢复“捐官”制度,按田亩的田赋分年摊征钱塘江塘工银。同治、光绪、宣统时期(1862~1911),在兵燹之后,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而修复坍溃各塘,又急不容缓,经多方筹划,竭力罗致经费,来源有九:一在海宁等县征收米捐,专济海塘工用。二为支拨厘金和在征收茶捐、丝捐、(盐)纲捐、茧捐时,各加征塘工附捐。三为调拨盐课引费。四为调拨江、浙两关关税。五为停解闽省军饷转拨。六为江苏省协济。七为职衔捐纳。八为殷富捐输。九为公帑发商生息。太平军在浙江时,海宁州海塘坍溃,忠王李秀成要各县筹集修塘经费,为此各有关县乡官曾筹缴白银8000余两。
南岸萧绍海塘的修筑经费,是向受益田亩摊征为主。清初,山阴、会稽两县曾有值塘田制,即将近塘的田划称江田,专护海塘,不参与县里的一切徭役;不敷时,始向县内其他田亩摊征工、银。乾隆元年(1736),高宗弘历曾下谕绍兴府属的沿江、沿海堤岸工程,遇有应修工程时,概于公项内动支,停止按亩派钱之例,但未能贯彻始终。三十年以后,萧绍海塘的修筑经费,除上述受益田亩摊征外,还有动支盐引费、厘金、契牙杂税专款、西湖景工款等公帑生息款、邑绅和盐商的捐款等。清代修筑百沥海塘的经费,除无厘金和契牙杂税专款两项来源外,均同萧绍海塘。道光三十年(1850)以后的捐资筑塘,以松厦连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