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融创中国股票财报
扩展阅读
中国哪个股票前景好 2025-02-13 15:03:37
中筹集团股票代码 2025-02-13 14:43:52

融创中国股票财报

发布时间: 2022-05-17 06:34:13

A. 融创中国4月1日起停牌,这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B. 融创中国的资本支出怎么计算从财务报表哪些项目数据计算的求分析

资本支出=购建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自由现金流 = 息前税后净利+ 折旧和摊销 - 营运资本增加 - 资本支出 折旧和摊销: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 固定资产折旧 +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折旧和摊销实际是未付现费用。

C.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这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这意味着以下三点

一、融创投资获利套现

融创投资贝壳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当年融创投资左晖的链家,然后链家衍生出贝壳,通过股份镜像平移协议。融创就间接持有了贝壳一定比例的股份,当年,贝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曾经高达700多亿美元,即使现在市值缩水,但是仍然高达近三百亿美元,融创的这笔投资给它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现如今,融创出售贝壳的股份。我认为是投资获利的套现,也就是说融当初投资贝壳,即使现在套现,它也获得了20多亿的利润,可见这笔投资让融创受益匪浅。因此,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投资套现,行为不足为怪。

综上:融创出售贝壳股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D.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但产生在融创中国的身上,几乎任何的房地产企业都要处理楼盘出售问题。由于许多地区的房地产行情并低迷,这也可以直接造成购房者越来越越来越低。就算许多地区颁布一系列的激励购房的对策,想要积极购房的人也很少。假如需要进一步协助这种房地产企业减轻债务难点,购房可能是最立即也是唯一的选择。

E. 2021年融创最近发生了什么

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
不少人说孙宏斌变了。证据是,在近几年业绩发布会上,昔日金句频出的“段子王”孙宏斌发言比过去克制、低调不少。
变化的不止发言风格,一向以“拿地大师”“收并购大师”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融创中国,也开始喊话“降低风险”“安全第一”。
“我们现在需要安全,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没有办法并购。”8月31日,融创中国召开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孙宏斌在会上表示。
“融创未来3年第一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我们要把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为此我们不仅仅要降低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规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他认为,“三条红线”是合理政策,给出了3年宽限期,是比较务实的指标。
根据融创中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孙宏斌所言非虚,融创中国“三道红线”指标正在持续改善。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6%,较2020年底下降约2.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86.6%,较2020年底下降约9.4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约为1.11。
营业收入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金额约为3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 64.3%;收入约958.2 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约为199.8 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9.4%;核心净利润约为131.5 亿元,同比增长0.8%。
截至8月31日收盘,融创中国报19.9港元/股,涨幅1.95%。
“2021年下半年可能比较惨烈”
2021年年初,融创中国提出了6400亿元销售目标。2021年过半,这个目标实现了一半。
在营收类各方面数据都涨势喜人情况下,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根据业绩报告,扣除重估影响,毛利仍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毛利约为人民币253.1亿元,毛利率约为26.4%。”
同时,融创中国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下半年总可售资源超6600亿元,将为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在众多投资者看来,融创中国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略有些悲观。他称,今年上半年市场比较好,下半年市场压力很大,“今年的市场特别像2018年上半年销售比较好,贷款比较难;下半年贷款一样难,但销售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在孙宏斌看来,2021年下半年市场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一些企业压力比较大会降价;第二,国家政策比较坚决,市场对房价有了不上涨预期,加之经济压力比较大,购买力会受到影响。
对于市场上一些企业出现的“暴雷”“资金链断裂”等事件,有投资者呼吁孙宏斌总结一下“暴雷”企业特征。
对此,孙宏斌表示,“要了解别人公司挺难,出现问题的企业其实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出现一定是综合性的,要么是布局出现问题,要么地买贵了,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产品有问题,要么把钱挪走了。”
“如果2017年买的地现在还没卖,现在就亏很多钱了。”孙宏斌表示,很多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买了贵的地,发现一卖就亏钱然后还不卖,我就告诉他们,亏的要赶紧卖,卖了之后干新的事,你留着亏得更多,也不知道在等什么。
“要留出安全边界”
这不是孙宏斌第一次在业绩会上表示要“控制拿地”。不过,说着“控制拿地”的融创中国2021年上半年拿地并不少。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在集中供地中融创共拿地 41 宗,位居全国房企首位,比第二名万科还多 11 宗。
在5月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就拿地问题向融创中国发起提问。对此,孙宏斌回应是,融创通过公开市场拿地规模大概占新增土地储备1/3左右,虽然这几个月拿地数额看上去比较多,但很多项目都有合作伙伴,实际上融创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以杭州为例,融创拿了4块地,其中3宗报价都未达到竞自持阶段,这几块地自持部分最后都由合作伙伴原价拿走,保证了利润空间。此外,4宗地融创整体权益比为52.5%,实际出资一半。”孙宏斌表示。
7月,有报道称,房企拿地销售比不得超过40%,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已被监管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统计范围包括公开市场拿地、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拿地销售比计算依据为权益口径,非全口径统计数据。
根据融创中国业绩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取权益土储货值2135亿元,权益拿地销售比37.9%,刚好在标准之下。若把时间拉长至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公司权益拿地销售比仅为28.5%。
同时,融创中国表示,2021年下半年将主动控制拿地总量及节奏,审慎获取高质量土地,预计权益拿地销售比控制在20%以内,全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30%以内。
对于这一拿地目标,孙宏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压力会比较大,包括融资市场和销售,我们要给自己留出比较安全的边界。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我们现在需要安全。”
“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
会上,孙宏斌还谈到了收并购与负债关系,“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是没有办法并购的,因为我还要同时并购你的债务。”
关于降低负债,融创中国态度坚决。
“融创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孙宏斌称,公司要在3年内将融资成本从目前8%降到5%以内,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
2021年上半年,标普将融创主体评级上调至BB,展望稳定;穆迪及惠誉将其评级展望升至正面。摩根大通也看好融创强劲的基本面、较高的净利水平以及预期将持续下降的财务成本与杠杆水平,维持“买入”评级。全球领先的ESG评级公司Sustainalytics也将融创提升至“低风险”评级,评分位列70家境内参评房企首位。
不过,不愿意并购的融创中国就在今年4月刚花费99.1亿元收购彰泰集团80%股权。据悉,并购项目多达54个总资产超487亿元。
这次收购逻辑是什么?
从数据上看,彰泰作为广西规模最大本土房企,2018-2020年连续3年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2020年广西区域的全口径销售额达到224.5亿元、权益销售金额达到161.4亿元,均位列第一。根据广西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4251.5亿元计算,市场占有率约为5%,超过碧桂园位居首位。今年一季度,彰泰继续以47.44亿元领跑,增长预期向好。
至于负债方面,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三条线’全部都是绿的,净负债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在银行存的钱比我们从银行借的钱还要多,没有欠政府一分钱,没有任何违约,资金情况也非常良好。”
或许这是孙宏斌打消收购疑虑的原因。
对于2021年下半年收并购市场,孙宏斌却并不看好,“收并购市场目前来看机会很小,因每家企业都有负债上限,并购势必会导致企业负债总额上升,政策虽然没有对房企负债总规模下降有明确要求,但对负债上限是有要求的。”

F. 业绩快报 | 二月销售:融创增至684亿 世茂370亿雅居乐265亿

融创中国1-2月合同销售额684.2亿 同比增长122%
3月5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84.2亿元,同比增长122%,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442.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5480元/平方米。
其中,于2021年2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32.5亿元,同比增长172%,合同销售面积约218.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5220元/平方米。
另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报道,3月2日,杭州余杭区西站南北站城综合体地块入市出让,包含两宗地块,分别为余杭组团YH-18单元(高铁枢纽中心)F-04地块(西站枢纽北侧)、余杭组团YH-18单元(高铁枢纽中心)F-09地块(西站枢纽南侧),2宗地块总建筑面积达到128.4万平方米。
最终由融创&西站枢纽开发、鹏瑞利&西站枢纽开发&中国铁建&大铁路投资联合体拿下,均为底价成交,总价人民币53.77亿元。该地块出让面积75465平方米,容积率7.9,建筑面积596173.5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400米。
世茂集团2020年首2月销售370.2亿 同比增长122%
3月5日,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两个月,集团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为人民币370.2亿元,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为210.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2%及119%。
公告指出,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两个月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7611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于2021年2月,世茂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70.0亿元(2020年2月为人民币65.0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96.8万平方米(2020年2月为37.3万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7561元。
新城1-2月合同销售金额290.92亿 单月6.7亿拿下三宗地
3月5日,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2021年2月未经审核营运统计数据及土地收购资料。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于2021年2月,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124.53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130.24万平方米。
另外,2021年1月至2月,新城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290.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97%,累计销售面积约319.3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14%。
土地收购上面,集团共斥资6.7亿元拿下三宗地,分别位于天津、苏州张家港市、湖南永州。
雅居乐前2月预售金额合计265.3亿元 同比增长231%
3月5日,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2021年2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雅居乐及其附属公司连同集团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以及由集团管理并以雅居乐品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于2021年2月的预售金额合计为155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82.3万平方米;均价为每平方米1.88万元。
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两个月,雅居乐连同集团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以及雅居乐项目的预售金额合计为265.3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155.3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231%、220%;均价为每平方米1.71万元。
新力控股首2月销售159.3亿 同比增长124%
3月5日,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两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59.3亿元,其中2021年2月份录得约77.9亿元,1-2月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03.3万平方米。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两个月,新力控股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71.1亿元。以此计算,新力控股首2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24.05%。
今年1月,新力控股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1.4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52.73万平方米。
首创置业前2月签约金额90.7亿 同比增长76.12%
3月5日,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底,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约40.4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金额约人民币90.7亿元;签约均价人民币2.2万元/平方米。
于2月份,首创置业实现签约面积约21.7万平方米;签约金额约人民币48.6亿元。
其中,京津沪地区签约金额人民币31.5亿元,其他地区人民币17.1亿元;核心项目签约金额人民币29.5亿元,非核心项目人民币19.1亿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截至2020年2月底,首创置业累计实现签约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金额约人民币51.5亿元。签约均价人民币2.8万元/平方米。
以此计算,在2020年首2月,首创置业签约销售同比增长76.12%。
上坤地产前2月合约销售金额43.1亿 均价1.11万元/平方米
3月5日,上坤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2021年2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上坤地产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两个月,连同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为43.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39.02万平方米,均价约1.11万元/平方米。
在拿地上,于2月8日,汕头出让一宗宅地,最终上坤以10.88亿元竞得,楼面价4358元/平方米,溢价率18.52%,此次为上坤首入汕头。
人事变动方面,2月10日消息,上坤集团执行总裁冯辉明由于个人原因已确认离职,大资本端工作将由公司创始人朱静分管。
上坤集团表示,冯辉明离职不会对公司业务及发展战略产生影响,目前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负债结构不断向好,组织能力、运营效率和质量持续提升。

G.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融创中国之选择在6月1日-10月28日(纽约时间)售出融创公司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以及现实发展因素。首先是融创中国需要将先前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在规定的时间内售出,用此来套现更好地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其次是融创中国需要想要优化公司内部的资产结构,以便更好地多元化发展;再者是融创中国作为融资方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对公司投资股东兑现相应的投资回报,由于资金链的短缺,需要套现售卖先前持有的贝克股票;最后是贝壳股票在一段特定的时间涨幅已经相对饱和,选择此时出售即可以求稳又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溢利。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融创中国为何选择在这段特定的时间抛售所持有的贝克股票。

一、融创中国需要将套现的资金用来专注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

首先对于融创中国而言,之所以会选择在纽约时间的6月1日-10月28日陆续售出先前所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来自于融创中国作为一个专注从事住宅以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公司不仅需要至始至终坚持住区域聚焦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兼顾一些高端精品地产领域的投资需求。这也就直接促使了融创中国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来售卖所持有的贝壳股票,以此来套现融资,可以将回流的资金用到公司聚焦区域的商业地产综合开发,以及将回流的资金顺带扶持发展一些高端精品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注意事项:融创中国之所以会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抛售所持有的部分贝壳股票,主要是来自于融创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满足到股东的利益,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合作。同时融创中国现持有的部分未售出贝壳股票,既可以作为公司的保值资产在未来的过程中稳步地盈利,不过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性;同时还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再次套现满足公司对于资金链的需求。

H.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这表示融创中国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债务压力,同时也会导致融创中国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发生在融创中国一家房地产企业身上,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正常按期披露自己的年报,这也直接导致相关企业的后续运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也正是为了缓解这些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难题,我们才能看到很多地方发布一系列的鼓励买房的房地产措施。

一、融创中国将会停牌。

因为融创中国没有办法正常按期发布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融创中国将会从4月1号开始正式停牌。在此之前,融创中国的利润断崖式下降,2021年的同期利润只有2020年的50%左右。与此同时,融创中国更是面临着40亿债券没有办法偿付的尴尬境地。

I.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融创最后的结果是否会像恒大一样

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因为融创中国本身的债务压力也非常大,这可能会导致融创中国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

对于融创中国来说,虽然融创中国曾经大手收购万达的各项产业,但这并不代表着融创中国的现金流没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一系列的现金流压力,现金流压力优惠转化为债务压力,所以融创中国很有可能会像恒大一样陷入到债务的泥潭当中。

融创中国因为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而被停牌。

从4月1号开始,融创中国在港交所的股票将会被停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中上中国不能按期发布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有人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融创中国的业务或现金流出现问题,所以才会发布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