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股票中国中治理啥情况了
扩展阅读
华泰股票账户多少位 2024-09-19 00:24:51
股票账户网上怎么注销吗 2024-09-18 23:38:49

股票中国中治理啥情况了

发布时间: 2021-04-10 20:42:35

『壹』 中国目前的股市情况怎样

一、要学会找到根源
中国的A股分为两种,一种叫资金市,一种叫政策市。国家出什么政策,对应的板块和概念就会随之大涨,这叫“政策市”;市场主力资金运作哪个板块个股,哪个板块个股大涨,这就是“资金市”。

只要懂得跟随这两个原则,炒股就能赚到钱。其实就是知道国家政策,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随便翻一翻市场评论,当前政策扶持什么板块、市场热点在哪些题材、正在热炒的是哪些概念,就能一目了然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跌,很多朋友买股票都是看这个股的走势如何,但是走势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体现,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他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二、要学会长远分析
所谓长远分析,其实就是了解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例如前段时间的可燃冰,例如现在的新能源行业,都是未来必定发展的。可能这样说你们很难理解,举几个例子:当我看见霞客环保涨停板,立即就想到是国家治理雾霾的消息刺激,看见招商证券涨停板,马上明白是暂停IPO带来的利好,后来国家设立“上海自贸区”我马上知道这是国家战略,行情力度绝对可以期待,我向朋友们推荐了上海物贸,浦东金桥,后来都收获满满的涨停板,当国家设立“东海识别区”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告诉朋友,密切关注航天长峰,中国卫星等几只军工股票,后来都涨停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能赚钱,是因为我能及时抓住新闻,并且有较高的敏感度,这都是因为我长时间的了解和研究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但是也有朋友问我,虽然我抓股抓的准,但是怎么可能准确率这么高呢?
三、要适当借助工具
没错,我又不是国家领导人班子,我怎么可能每次跟风口都准。所以我借助了操盘软件工具,软件有强大而复杂的数据分析,比人分析的要精准,而且现在的软件带有“一键看涨停”“买卖提示”等功能。有时候新手不会分析,不会找涨势旺盛的股,那用软件看提示就可以。那稍微有点经验的朋友,借助软件就更精准了!那么我也会经常和朋友分享使用软件的方法。
四、炒股要多看多学
多看报纸新闻!多看报纸新闻!多看报纸新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关注报纸和新闻是最直接的办法,因为国家的一举一动、新出台的政策,都会在新闻里,你只要多看,多观察,以后慢慢就拥有敏感度了。有的朋友说,工作很忙,没时间看怎么办?这一点,我相信认识我的老朋友都知道,只要关注我的朋友圈,基本上就不用看报纸新闻了,我每天都会分享一些涨势旺盛的股票以及国家的政策趋势分析,如果你是比较懒的,那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就行了,不要说你连这点时间都没有,如果这样你都不愿意付出时间,那我只能说,你不适合赚钱。

『贰』 股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总体而言,与上述的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相适应,中国股票市场的功能也经历了从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建立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性功能;到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搞活国有经济服务;再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级、复合性功能的逐步演进历程。然而,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资者自律、系统风险控制以及财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新兴+转轨”的特殊阶段,都会长期伴随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因此,从股票市场成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完善和规范市场这一角度看,当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仍然还处于比较稚嫩的成长期。

『叁』 请问什么是上证公司治理板块

指的是为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工作,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相呼应,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标的产品,中证指数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将致力于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单独纳入公司治理板块,并编制上证公司治理指数。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推出公司治理指数的目的是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运作机构

1、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由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板块评选和指数编制过程中提供支持。

2、由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评级机构和专门研究机构等组成上证公司治理特别评议单位,对申报上市公司治理情况予以评议。

3、成立公司治理板块评选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评选方法、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进行审议。

(3)股票中国中治理啥情况了扩展阅读

2007年10月9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评选办法》正式发布,并接受上市公司自愿申报。截至2007年11月2日,上证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收到255家公司的有效申报材料,并进行社会公示,进行公众评议。最后,经过公司治理板块专家咨询委员会评议,确定了199家治理板块样本名单。

1、样本选取办法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由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的股票组成。

2、指数计算与修正

指数计算与修正,这和上证180指数的计算与修正相同。

3、定期调整

每年五到六月份,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进行重新评选,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根据重新评选结果于7月初对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进行调整。

4、临时调整

当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股票有特殊事件发生,以致出现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块申报条件的,将尽快从公司治理板块中予以剔除,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同时进行相应调整。

『肆』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存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种类繁多,持有不同种类股票的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在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中,既有A股也有B股,而A股中又包括国家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B股中则包含了外资法人股、外资股、境内社会法人股、境内个人股。因此存在着众多与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这些主体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就应有权参与公司治理以实现自身的投资目的,但不同利益主体各自的投资利益不尽相同,难免发生利益冲突,这就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涉及面的广泛而变得更加复杂。

2.股权结构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尤以国家股比重最大,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或由国家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投资新建而来,加之《证券法》中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其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使得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表现出国有股一股独大。而国家关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的规定,更从制度上确保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由此市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持有流通股的广大股东承担着由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引起股价波动的市场风险,却很难作为股东行使到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而持有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独揽公司大权却不必承担股票市场的风险。这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3.上市公司举债比例小,债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的债务多来自借款和应付款,债权筹资的比重低。由前文所知,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债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债权人借助债务协议同样也可以对董事会实施一定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会最终反映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在国外,由于债权筹资有成本低、债权人不能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年终利润分配等优点,深受广大上市公司的欢迎。而在我国,情况却缺恰恰相反,尽管《证券法》中对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要比申请配股的条件宽松得多,可申请发行债券的公司仍寥寥无几。归结其原因,国家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上市公司即使给出了10配10这样高的配股比率,流通股的比重仍然与国家股和法人股相差甚远,加之流通股的股东多数是中小散户投资者,持股分散,所以配股根本无法撼动国家的控股地位。我国股东似乎完全可以忍受上市公司多年不分派股利的行为使得股票筹资成本甚至小于债券筹资的同期成本,上市公司当然会青睐于前者。

4.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董事从股东中选举产生,而持股数又代表着所持的选票数,因此控股股东通过推举代表其利益的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方式掌控着董事会。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控股地位,自然代表国家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优势,而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的董事虽然人数众多处于票数上的劣势,这就使得董事会的投票决策机制形同虚设,出现了公司治理上的“无效区”。董事会通过聘任符合自己利益的公司经理阶层,达到层层控制公司的目的。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还是由控股股东委派而来,其代表股东行使的权利过大,甚至出现了不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总经理取代了董事会的部分职权,将董事会架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控制人”,使得公司治理中的

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效力,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伍』 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1:初始资金不要超过5000;
2:初始资金不增加的情况下禁止加码.
3:如果你会使用Excel的话就每日分析你的资产总额和指数的关系.
4:炒股票要有作战计划和作战目标(目标股票和赢利金额).然后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例如目标是获利1000.可以分解为:100,200,300,500,700,1000.
5:每次达到目标位后获利了结后要做战斗总结,和下次作战目标以及计划.
6:每次获利后小小的犒劳一下自己.适当的慰问一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样心中的自豪是金钱买不到的.
7.如果是刚开始买股票建议买指数基金,他的手续费较低(千分之三,还不要印花税)还有只要判断对趋势就可以操作,省下你许多时间和工夫.
以上句句是金玉良言和多年的经验总结,复制无罪,单请注明作者cdcd888,谢谢.

『陆』 中国目前经济情况到底怎么样从目前股市来看怎么这么不好

2011年全年GDP将在9%以上,并且呈现“前高后稳”的格局,年初由于信贷的集中释放和政策保增长的基调没有发生变化,出现高点,预计宏观经济增速在一季度环比增速达到高点逐步趋稳,之后随着两会召开调结构的力度增强经济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在拉动GDP增长的三大因素中,投资的增速会适度放缓,而净出口给经济导致的负面因素相比今年将大大缓解,同时消费的增长依然有可能会缓步攀升。 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明年经济的重头戏 现在不是简单的控制通胀预期,而是要应对通胀。应对通胀发改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短期的供给等,这些都是给食品通胀有一个降温的过程。 政策下一步如果通胀预期进一步提高的话,还是要紧缩,不存在政府容忍更高通胀这样的说法。很多人认为政府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目标,代表了政府对通胀容忍程度有所提高。事实也证明,政府不但没有不紧缩,而且有大幅紧缩,持续的时间也非常长。目前从偏高的水平,到明年下半年,逐渐控制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这个过程里面的平均价格通胀水平就倾向于比较高。也就是说不想定一个目标,或者达不到,或者如果达到了,效果反而不是很好。 对于经济未来的走势,明年整个态势的预测,2011年是一个高增长,10%左右的真实GDP增长,但是通胀水平比较高,而通胀趋势是往下走的。2012年的后年通胀局势展望会更乐观一点,完全是高增长,低通胀。总得来说,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还是看好的。 2011年股指不会大涨,亦不会大跌。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我国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稳健”二字中我们感觉到股市应有一定的机会。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读懂政策,吃透政策,才能在股市中更好的布局。 【 大盘大幅走跌三次屡创新低,震荡筑底否极泰来,即将进入超跌反弹阶段, 随时会见底回升,进入反弹;不必看得太空,警惕挖坑的诱空,可以越跌越买 】 前市来看,从其2010年7月2日的 2319 点,引发了两个波次的反弹和回升,但在 3200 点下方的颈线位上行遇阻,大幅走跌,有了两个多月的弱势调整的走势。预计未来的几个交易日,还会延续小幅下探的弱势整理好震荡筑底,但是,时间长、幅度大的调整,已是进入调整的后半段,盘中的杀跌的动能即将会衰竭,是要警惕挖坑的诱空和诱空的挖坑的时候了。 再说,上一轮的反弹,是在 2573 点的位置开始启动和引发的,上周五又有了一个新低 2667 点,目前上证指数已接近了这一点位。盘中的整理蓄势,已是进入的最后一个过程,再有最后一跌,在构筑了一个U字型底或者V字型底之后,大盘就有望出现重新走强的拐点,从此就能够有望结束盘整的格局,重回升势,开始大盘的震荡上行,反弹将随时会一触即发。 展望全年市场行情,由于央行在2011年初期还会有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小幅空间,中国A股在上半年还会维持 2650 点到 3000 点的震荡的格局。又由于全球经济有所温和地向好,国际油价将会达到每桶 100 美元,钢铁将会面临新的一轮上涨,再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仅仅是有些通胀压力,中国股市在2011年,将会重回升势地震荡上行,一举突破 3200 点下方的颈线位,达到 3800 点的反弹高点。全年年内的走势,仅仅是修复性的行情,因此,大盘难以出现更大大幅上涨的走势。 再说,大盘即便还会有回调,但是下跌的幅度并不大。大盘如果要重回升势,回到上升通道之中来,那么,2573点的点位就不能够跌破、被击穿。可以认为,该点位应该是会有支撑力度的,再说,震荡筑底中的大盘,前日已有了很大的跌幅,等于是“动力臂”在延长,“阻力臂”在缩短。大盘真正的反弹,将会在往下的几天里,随时将会要一触即发的。 大盘在有了时间长、幅度大的弱势调整的当下,本人奉劝各位投资者,不必再做低位区域的杀跌,开始可以越跌越买,适时择股入场或者进行低位补仓,以迎来大盘的见底回升。但要注意盘中有些新股上市后的屡屡破发,有相当一部分的个股还是处在下降通道之中运行,只是上一轮行情发动前的低点的 2573 点的支撑,目前依然有效。因此建议,目前要看清市场的这一情形,即将会否极泰来的开始扭转,不必再做延续的弱势的思维才是 。(被访问者:冰河古陆)

『柒』 中国股市的性质和中国股市运行状况

中国股市的性质是什么? .
政府帮助上市公司融资[圈钱].投资人得不到回报.只有赌股价差价.变为赌场.政府是参与这场游戏的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当股市大跌时.喊几句口号.出几个钱.股市应声而涨;当股市高涨时.唱几句利空.发几只股票.大盘哗啦啦而下;
中国股市的现状从2005年上证指数900多点,上升至2007年9月的6100点,又下降到2008年6月的2700点指数看,从成交量一天达4000如何看待不健康的问题,需理性、客观、公正地分析。从中国18年的股史看,可从两大时期;股市中具有的特点;股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股市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国股市的两大时期和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评估划分了多个阶段。很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我想从股改的前后阶段来划分二大时期中国股市改制二大时期的显著区别是,解决了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中国股市将进入全流通的时代。上市公司成为全流通的企业目前,股市的急剧波动,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如大小非的巨量减持而引发的股市波动等,是在解决了旧的历史问题后而迎来的新的现实问题为使股改成功的光环能在股改的第二阶段,即全流通阶段能以为续。必须对当前股市的有关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才能真正找到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二).中国股市的特点中国股市在管理层的积极治理和股民的积极参与下,道路坎坷、经历风霜。时有阴天,多有阳光。发展至今,趋势向好。认真研究当今股市1.从时间上看,是年轻市中国股市发展仅有17年的历史。从时间上看,比起先进或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非常年轻的。2.从操作上看,是投机市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具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征;有投资和投机的特征。而中国股市长期投资者少,短期投资者多3.从治理上看,是政策市从中国股市诞生之日起,股市的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其解决希望在于政府干扰。至目前为止,股市的问题仍需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出手解决4.从融资方面看,是圈钱市作为一个资本市场,其资本功能就是企业能在市场上进行融资,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客观地看,从建市起,国家央企的发展和解困5.从健康上看,是问题市中国股市发展至今,尽管政府和职能部门非常重视,非常关心和非常爱护;非常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6.从管理上看,是部门市中国股市的主管部门是“证监会”。从近几年股市的上下波动来看,能影响股市运行的部门有央行、财政部、税务总局、国资委

『捌』 中国中期股票什么情况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1.86元,股价与成本持平。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今日该股跌停,资金流入量较多,但换手率为1.066%,交易活跃度一般。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资讯:
中国中期中止收购国际期货
2019年5月6日晚间,中国中期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将迎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国际期货70.02%股权,作价35.01亿元。同时,公司计划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12亿元。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连续剧迎来“第四季”。(中国中期先后在2008年、2012年、2014年三次对国际期货发起收购,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股价表现平淡 业绩遭“滑铁卢”
中国中期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76.72%,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6.70%,业绩大幅下滑。

『玖』 关于关闭中国股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历史,这样记录了这场闹剧的始末: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由1057点大涨至1109点,由此开始长达两年的“人造牛市”,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达到牛市峰值2245点,2005年5月27日,上证指数跌穿“519”起点至1051点,至此,这个“人造牛市”以投资者的背弃和管理层的绝望而告终结。
由终点到起点,虽然极富戏剧性,但远远不是“519”闹剧的全部。在这一场近乎“完美”的市场崩溃背后,一场时代的正剧已然安全地谢幕。这个正剧,才是中国股市六年来眼花缭乱的演出背后,最值得观赏的部分。最近的一则新闻提示了这个正剧的本质。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从1998年到2002年被关闭之前的四年多时间中,南方证券的多名高管通过各种渠道向境外转移资金达7.8亿美元之巨。这些巨额资金悉数落入私人之手,已经无法追回。1998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牛气最盛的时候,而绝非巧合的是,南方证券也是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中最为卖力也最为耀眼的主力之一。南方证券在“519”牛市中的所做所为,透露了“519”行情一个难以与外人道及的秘密:所谓“519”牛市,不过是一场财富转移游戏的代名词。它既不是出自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预期,也不是源于市场力量所制造出的那种投机性波动,而是完全扣合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代主题:财富再分配。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直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市场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勃兴而鼎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草根市场阶级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可供开拓的市场空间开始变得日益狭小,市场利润也开始急剧摊薄。值此之际,通过体制提供的寻租空间开拓“政治利润”,就成为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选择。这种“政治利润”不仅意味着对增量财富的一种再分配,也同样意味着对前20年改革所创造的存量财富进行一次总体的再分配。而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为实现这种“政治利润”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高度的垄断性质因而可以控制财富分配的流向,也同样是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要素市场具有的特殊便利性,在这个市场中,巨额的财富转移在转瞬之间就可以完成。这样,90年代后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上就变成了当时如火如荼的财富再分配运动的一个道具。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519”行情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中国股市的一个公认的显著特征是畸高的换手率,但在我看来,这反映的并不是中国人有多么强的投机心理,而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更加隐秘的事实:转型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更多地已经沦为一个洗钱场所。交投越是频密,洗钱就越是方便,就越是安全。基本上可以肯定,“519”牛市肇始于中国转轨体制中长期积累起的一种财富再分配冲动。我愿意指出,起始于90年代后期的这场财富再分配运动并没有止步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熊市,它其实也是推动中国今天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动力。

理解中国证券市场90年代后期发展的另外一条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改革一个重要的合法性来源。没有经济增长,中国的改革几乎一天也难以维系。改革越是深入,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依赖就越是加重。但在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市场化进程所激发的自主经济增长动力开始逐渐削弱,而1997年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经济增长于不坠,就必须倾全力调动要素资源以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由于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还未从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过热所造成的坏账深渊中恢复元气,为这种强制性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的重担,就毫无选择地落在了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肩上。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清楚地记得,就在1997年,金融监管当局还在拼命打压证券市场,并将这个成绩抬高到“预防了金融危机”的高度加以炫耀,但短短两年之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个中原因正在于,有人开始意识到,强制性的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中国证券市场提供慷慨的金融支持。于是,一场不加掩饰的阳谋被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受到恭维和引诱的投资者像羊群一般鱼贯而入。然而,一旦证券市场承担了政策性的目标,证券市场的严重扭曲和资源错配就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只是或迟或早的事情。不管这个目标是为国有企业解困,还是为社保基金筹资,抑或是更加名正言顺的经济增长。事实上,这种低级错误,中国的国有银行系统早就不止一次地犯过。不幸的是,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又一次愚蠢地重蹈覆辙。从中国金融体系不断重复同一错误所显示的“固执”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体制力量在起作用。虽然近一年多来,政府在重建中国股市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罕见的决心和勇气,但在“国九条”之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资本市场承担政策性功能的影子。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承担的是为国企解困、为拉动内需服务等政策性功能的话,那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承担起为央企服务、为国有银行解套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国九条”之中委婉传达出的一种值得警惕的信号。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一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没有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但如果你真正洞悉了中国证券市场,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中国证券市场更贴切地反映转轨中国的基本面了。通过权力垄断进行财富再分配,通过金融支持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是90年代末期之后中国经济领域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或者说最具有压倒性的时代任务,而9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所服从、所服务的,正是这样一个基本面。我们当下目睹的这个证券市场,就是被90年代末期以来强制性的金融支持以及野蛮的财富再分配掏空之后的一个空壳。当大量的财富已经顺利出局的时候,留给中国股市的惟一结局就只能是熊市。显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常说的那种狭隘的GDP基本面。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股市可以成为我们观测中国转轨动向的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先指标。透过这个指标,我们的确观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有“政策市”的绰号。这表达的是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又爱又怕的心理。1996年12月16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让投资者怕之极,1999年6月15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又让投资者爱之极,这种历史经验构成了中国政策市的心理基础,也以漫画的形式凸现了政府政策在证券市场中一言九鼎的作用。不过,观察近年来的中国证券市场,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政策效力递减的曲线,及至“国九条”出台后的一年多的中国证券市场实践中,政府政策更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反向指标。政府越是出台利好,投资者就越是害怕,生怕后面藏着某种更深的“阴谋”。这固然说明了中国投资者在逐渐成熟,但在另一面,它可能也昭示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危机: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信用正在急速流失。

政府信用的流失,是中国证券市场多年熊市产生的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副产品。它与熊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其破坏力,目前已经开始在中国股市中发酵。

统计表明,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14.6倍,如果考虑到30%左右的对价,市盈率将进一步降至11.5倍,这远远低于标普500的19倍,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为18倍,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高达48倍,它甚至也远远低于被公认为市盈率水平极低的恒生指数的15倍。但就是在这种市盈率水平下,沪深股市仍然狂泻不止。对这个现象,许多人表示迷惑不解。但如果我们从政府信用的角度看问题,困惑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在一个政策反复、流弊丛生的市场中,股票价格会出现“负”的信用溢价,换句话说,与信用较好的证券市场相比,具有同样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价格上会出现向下的修正,会低于那些信用较好的市场。道理非常简单,人们不相信你的市盈率是真是假,必须提高保险系数。中国证券市场几乎完全失去控制的下跌状况表明,政府信用的流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得多。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日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治理将更加艰难。信用不存,市场经济就如无根之草,遑论资本市场这种完全靠信用维系的市场体系。

在转轨国家,由于市场本身无法产生信用,只能依靠政府向市场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化的迅速扩展。中国证券市场前十几年的发展就是靠政府不断注入信用而被推动的。政府注入信用以推动市场扩展,可以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很容易造成信用的严重透支和滥用。如果将政府信用看做一种公共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在中国证券市场显然已经看到了一场典型的公共品的灾难。在中国资本市场,这种灾难正在迅速转换为政府治理的灾难,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最为凶险的敌人之一。其实,今天这种灾难我们多年之前就已经提前预告:“一轮煽人的牛市之后,毁灭的将不仅仅是虚拟的市值,而是实实在在的公共财富……资产的损失还可以计算,但政府信用的丧失却很难挽回。正是在这里,政府为此轮牛市付出了最为昂贵的代价。”我一直将现在的行情叫做 “还债行情”,现在的熊市只是在还以前的债务。“519”在历史上留下的黑洞有多大,熊市就会有多深。在其中,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处境将会异常艰难。从股市作为中国转轨的先行指标的角度看,这种治理灾难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一种灰暗的预示?股市,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先败露的一个秘密。

信用,作为现代市场体系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基础设施,是证券市场得以存续及发展的根本,如果监管部门继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治理上采取机会主义式的相机决策,那么,我就要坦率地说,中国股市的熊市可能还远远没有到头。所幸的是,在股权分置的试点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监管部门正在表现出某种战略家的品格。这种迹象可能是中国监管部门决意在资本市场上重建信用的一个起点。重建中国股市,必须首先重建信用,而重建信用,必须首先从监管者本身做起。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切断中国资本市场的漫漫“熊”途。

重建信用尤其是重建政府信用,只是重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它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要想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资本市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加以配合。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绝大多数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者都喜欢带着显微镜去寻找中国证券市场内部的制度缺陷,但实际上,扭曲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干扰因素来自外部。中国证券市场不是可以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单独生存的系统,而是被外部环境所决定的。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明白,没有一个健康的法治环境,我们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证券市场的。即便强行建立起来,也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轰然倒塌。我们不知道熊市何时可以终止,但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还没有任何一个法治匮乏的国家建立过有效的资本市场。在此之前,我们还可能看到股市的上涨,甚至看到牛市,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

吴敬琏:中国股市应当关闭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做了一场关于大历史环境下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报告,其把国内当前焦点的股权分置的方案问题放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待,最后指出,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他说,纽约的股市是靠其严厉的监管,伦敦是靠的信托和良心的传统。这些因素都是长期的发展,积累而完成的,是不可移植的。.当前的中国股市,两者皆缺,在一个官商勾结,管理松懈,良心丢失的市场上,你怎么可能指望股市的健康成长。中国当前的经济表面上繁荣昌盛,社会天下太平,但其表面下隐藏了最动荡不安的基因。改革走到今天带给我们社会的也许是严重的动荡与不安。其最后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有严格的法律来约束无序的社会,***,***只是法制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来源IP:

『拾』 中国中冶为什么没人治理典型的中国股市圈钱!

这种情况很多啊,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