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浩洋科技股票
扩展阅读
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时间 2025-03-30 11:00:31
一个手机两个股票账户 2025-03-30 10:08:11
浩洋科技股票 2025-03-30 09:56:25

浩洋科技股票

发布时间: 2025-03-30 09:56:25

1. 宋清辉:基本面仍是选股的重要思路 投资者要远离绩差股


61只“2020级”新股业绩预降 西域 旅游 存“ST”风险

于2020年在A股上市的396只新股中,有196股“剧透”了2020年全年的经营情况。据Wind统计,以预告净利润下限为统计口径(以下统称为“净利润”,均指预告净利润下限指标),196只“2020级”新股中,有178股预计2020年净利润实现盈利。但从净利润增幅上看,有61股预计业绩下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西域 旅游 (300859)2020年业绩预告触发退市新规的相关规定,西域 旅游 存被“ST”的风险。

18股2020年净利润预亏

经Wind数据统计,整体来看,196只“2020级”新股中,有178股预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处于盈利状态。单从盈利数额来看,有109股预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超亿元,其中天合光能、石头 科技 、圣湘生物、稳健医疗等8股预计实现的净利润超10亿元。

相比之下,君实生物、神州细胞等18只“2020级”新股则预计2020年净利润出现亏损,其中君实生物2020年预亏16.44亿元,系目前预亏数额最高的“2020级”新股。

虽说大部分企业预计2020年净利润实现盈利,但在净利润增长幅度上差距较大。据Wind数据统计,从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196只“2020级”新股中,有134股预计净利润处于同比增长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圣湘生物。数据显示,圣湘生物预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约为25.56亿元,预告净利润增超63倍。仕佳光子、东方生物预告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经Wind数据统计,196只“2020级”新股中,还有61股预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形,其中成都先导、东岳硅材、浩洋股份、派瑞股份等19股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超50%。

预计2020年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61只“2020级”新股中,有11股为预亏股。前述11股中,降幅最大的是优刻得。优刻得于2020年1月20日上市,该股预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约为-3.6亿元,预告净利润降幅为1798.87%。

资深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上市首年业绩就“变脸”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业绩下滑是受到疫情的冲击。

西域 旅游 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上述预计2020年净利润亏损的18只“2020级”新股中,西域 旅游 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据西域 旅游 披露的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900万-5080万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为亏损4300万-5500万元。对于业绩预亏的原因,西域 旅游 表示,“2020年年初全国各地暴发了新冠疫情,对整个 旅游 行业造成严重冲击,上半年国内跨省组团游受限。新疆地区在 旅游 旺季期间又突发疫情,景区关闭停业,影响尤为严重,直到9月初景区恢复开放,按照疫情防控严控要求,有序开放、控制游客流量,且在10月下旬新疆喀什疏附县亦发生局部疫情。综上,由于受疫情多次反复叠加影响,导致公司业绩亏损”。

据了解,西域 旅游 于2020年8月6日上市,系创业板存量企业中最后一只上市的新股。西域 旅游 主营业务为 旅游 资源的开发经营,通过对景区景点的开发,为游客提供 旅游 服务,公司经营区域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景区和3A级五彩湾温泉景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之前,西域 旅游 的业绩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2019年西域 旅游 的净利润分别约为4509.23万元、5098.96万元、7355.04万元。但自上市以来,尤其是疫情的冲击下, 西域 旅游 业绩大“变脸”。

由于2020年预告业绩触发ST标准,西域 旅游 很可能成为A股史上最快被“ST”的个股。

西域 旅游 在公告谈到,若公司2020年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的规定,公司A股股票将在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针对公司目前业务水平恢复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西域 旅游 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相关人士表示,“现在也不好说,一切还是以公告为准”。在谈及疫情是否给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带来实质性影响时,西域 旅游 董秘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还是按照未来疫情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业务恢复的好,且达到相关指标就会撤销“ST”。

埃夫特等9股股价“腰斩”

据Wind数据统计,自上市首日截至2月3日收盘,61只“2020级”业绩预降的个股中,有47股区间股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具体来看,“2020级”新股中,上市首日至2月3日收盘,金富 科技 、耐普矿机、协和电子、东亚药业等41股股价区间跌幅超10%,占61只业绩预降股的比例约67.21%;同兴环保、君实生物、宝明 科技 等25股股价跌幅超三成。

相比之下,时空 科技 、国安达、复旦张江等9股股价表现更不尽如人意,股价“腰斩”,埃夫特算是61股中的最“熊”股。据Wind数据显示,上市首日至2月3日收盘,埃夫特股价累计下跌68.56%。

埃夫特于2020年7月15日在科创板上市,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数据显示,埃夫特预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8亿元至12.1亿元,同比下降4.56%至14.81%;预计实现的归属净利润-1.9亿元至-1.6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74.86%到345.14%。

三生国健股价跌幅在埃夫特之后。数据显示,上市首日至2月3日, 三生国健股价累计跌幅为65.8%。三生国健于2020年7月22日上市,主要从事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核心产品益赛普的销售。上市之后,三生国健业绩就大“变脸”,预计2020年业绩巨亏逾1.9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基本面仍是选股的重要思路,要远离绩差股。原标题:61只“2020级”新股业绩预降 西域 旅游 存“ST”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刘凤茹

2. 什么是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与机遇中,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赛道。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文化新业态营收总额达到5.01万亿元,其中规上企业营收为4.39万亿元,增速稳定,尤其是在2020、2021年及2023年上半年,增速分别高达22.1%、18.9%和15%,显著高于同期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增速。若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预计5年内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营收将有望突破10万亿元。

四大万亿级赛道在数字文化产业中崭露头角,分别为内容生产、网络传媒、设计服务和制造领域。网络传媒和数字出版虽为万亿级板块,但其交叉和关联广泛,与数字文化众多细分领域紧密相连。若需分析,可侧重于狭义的数字新传媒与数字出版,涵盖数字图书期刊等。

1.1 数字营销与互联网广告

互联网广告收入在2021年达到5435亿元,互联网营销服务收入为6173亿元,合计收入达11608亿元。互联网广告的主要玩家为互联网巨头和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没有互联网平台的地区而言,市场竞争会相对不利。互联网营销服务则以创意策划和智能推送服务的企业为主导。

头部企业包括拼多多、网络、知乎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蓝色光标、环时互动、奥美中国等营销公关公司。

1.2 网络视听产业

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7274.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万亿元。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928.3亿元,占比40.3%,成为产业增量的主要来源;网络直播领域市场规模为1249.6亿元,占比17.2%,成为拉动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力量。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远超其他应用;综合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0分钟,自2020年底开始超越即时通信排在第二位。

国内头部企业有字节跳动、B站、腾讯、爱奇艺等。

1.3 数字创意设计服务

虽然国家统计局并未将所有创意设计服务纳入统计,仅统计了数字创意设计的营收,但估计数字创意设计服务约占整个设计服务三分之一。2021年,全国规上创意设计企业营收为19565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为16.4%,增速16.6%,比2019年增长29.5%。近年来,受房地产去泡沫影响,传统建筑设计出现断崖式下跌。

国内头部企业包括锋尚文化、奥雅设计、*ST长动、风语筑、力方科技等。

1.4 数字文化制造

2022年,我国文化制造业实现营收51932亿元,预计数字文化制造占比在1万亿元以上。数字文化新业态营收占全部文化产业营收的比重为30.3%,考虑到我国文化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偏低,预计未来数字化占比将逐年提升,并超过50%以上。

具有代表性的细分领域包括智能电视、智能投影、智能音箱、演出设备(含舞台灯光)、潮玩、电子乐器(智能钢琴、电子琴、智能吉他及其他智能乐器)、游艺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游艇、超高清视频、打印机、VR设备等。

1.4.1 智能电视

2021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规模增长为1524.01亿元,同比增长1.93%,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631亿元。

国内市场主要品牌有小米、海信、海尔、创维、TCL、康佳、长虹等。

1.4.2 智能投影

2022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达到617.8万台,销售额达到125.3亿元,同比增长7.9%。

国内市场主要品牌有极米、当贝、坚果、峰米、小米、微影、爱普生、明基、轰天炮等。

1.4.3 智能音箱

2021年我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为78.85亿元,同比增长14.99%。

国内头部企业包括天猫精灵(阿里)、小度科技(网络)、小爱音箱(小米)、漫步者等。

1.4.4 演出设备(含舞台灯光)

2019年度,我国演艺设备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其中舞台灯光设备超400亿元,占比22.02%。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舞台灯光设备达到728.89亿元,占比27.58%。

截至2022年2月21日,舞台灯光注册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湖南、江苏。

国内主要企业有广州浩洋股份、利亚德光电、洲明科技、浙江大丰舞台设计、湖南明和光电等。

1.4.5 潮玩

中国潮玩市场已超过日本,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71亿元。

国内头部企业包括泡泡玛特、寻找独角兽、梦幻祭、原神、万代等。

1.4.6 电子乐器(智能钢琴、电子琴、智能吉他及其他智能乐器)

2021年中国电子乐器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2450.66万个和1183.92万个,市场规模达58.63亿元。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深圳小叶子音乐科技(TheONE)、江苏吟飞科技、广东揭西县美科电子Meike、揭西县永美实业、东莞美派Midiplus、广州音乐猫乐器科技等。

1.4.7 游艺设备

2016-2018年间,我国游艺设备营收规模从128亿增长至164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至97亿元,2021年市场回暖至105亿元。

2021年6月9日,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公司华立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游戏游艺设备上市公司。

1.4.8 消费级无人机

2015-2021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从125亿元增长至391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68亿元。

国内主要企业有大疆、道通等。

1.4.9 游艇

2021年,国内游艇产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240万个。

国内主要企业有海星游艇集团(Heysea)、厦门瀚盛游艇、厦门唐荣游艇、福建爱莱格游艇、厦门飞鹏游艇、杭州华鹰游艇、珠海佳航游艇等。

1.4.10 超高清视频

超高清视频应用于安防、医疗、文化等多个行业,其中属于文化娱乐业部分,超过千亿。

预计到2023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海信视象、京东方、联发科技等。

1.4.11 打印机

打印机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76.5亿元增长到了352.1亿元,预计在2025年,中国的打印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08.4亿元左右。

国内做打印机上市公司有蓝光发展、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宝钛股份、博实股份、鼎龙股份、云海金属等。

1.4.12 VR设备

2022年中国VR50强中有28家营收破亿,预计2025年有望带动万亿级规模市场。

国内主要企业有网络、HTC、PICO、大朋VR、创维、爱奇艺VR、当红齐天等。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赛道,数字文化产业细分领域丰富多样,市场规模庞大,赛道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数字文化产业将在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3. 有谁知道启迪控股参股的企业具体都有哪些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控股)成立于2000年7月24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8月的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启迪控股是一家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清华控股旗下四大引领型企业之一,是北京清华科技园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单位,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38)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旗下控参股企业200多家,管理总资产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启迪控股的旗舰产品清华科技园(TusPark)北京主园区,园区总面积7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400家。目前,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总部、中国科技企业总部和创新创业企业的聚集地。其他产品还有科技园区、科技地产、金融控股、科技实业、教育培训、文化传媒和创新研究。

4. 王济武的人物履历

1970年,出生于南京、镇江之间的句容市。
1988年,步入清华经管学院88级2班学习。
1993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总公司(现为首开集团)工作,在东花市、浙江村、幸福村等地担任拆迁办主任,此后,历任拆迁办主任、销售经理、财务主管、总经理、董事长等诸多职位。
1995年,为了规范房地产交易文件,运用法学素养及销售经验为主管部门起草了《国家商品房销售标准合同》。
1996年,为国务院调研组起草了《如何为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等重要文件。同时,还为国家经济适用房政策出台以及北京“回龙观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试点项目的建立贡献智慧。
1998年,受北京市政府委派前往香港从事金融工作。
1999年,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建立金融窗口,服务首都经济”、“京津合作,构建大物流产业圈”等方案设想,并最终顺利获得通过。随后,受委托负责此项目的具体操办工作,并先后任职于香港北京控股集团战略部、香港京泰实业集团投资策划部。此后的工作中,截止2008年,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超过10万字。
2000—2002年,担任香港京泰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副总裁。两年间带领团队促成了“同仁堂”、“首信”等多个北京市国企海外融资、海外上市,参与了京港经济对话与交流合作、北京物流港等项目,并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开创了北京企业新加坡上市之旅,组织首家赴新加坡上市的北京企业——“华地控股”的路演工作。
同期,王济武与一些大学同学大胆创新,尝试以清华思维建立数理模型投资股票。他与团队主要骨干之一、君安证券操盘手余建新先生,充分消化吸收清华校友刘迅、王劲松等人的经验,开发了一套体现价值投资的“股票投资电脑模型”软件。
2003年,王济武创立“骏马科技”公司。
2003年7月,“非典”结束后不久,王济武回到自己喜爱的房地产“老本行”,创立了香港百骏(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迅速投资北京昌平“碧水庄园A区”项目。
2009年百骏(中国)投资控股中国知名传媒企业——道康传播机构,并成功推出中国第一本地产财经月刊《地产观察》杂志,成为同时涉足地产投资和地产文化产业的实业家。
2010年百骏(中国)下属的北京浩洋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西单银座项目竣工,成为北京西单地区新的商业综合体地标建筑。
在2010年至2011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年期间,王济武先生携夫人马晓明女士慷慨捐助清华大学的校园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项目。资助清华大学幼儿园的园舍升级工程,资助清华大学面向社会推广清华精神的《水木清华》杂志的编辑部,成为清华大学校友中回馈母校,回报社会的典范之一。
2012年7月2日,王济武担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党委书记李勇,启迪控股董事长梅萌,副董事长、新任总裁王济武以及启迪控股总部、在京分支机构、外地分支机构主要领导,启迪控股总部退休人员代表,总部全体员工以及各分支机构员工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启迪控股常务副总裁李志强主持。王济武对清华大学和启迪控股董事会所给予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把握机遇将启迪控股和清华科技园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充满信心。
2013年5月10日,王济武担任紫光股份董事长。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选举王济武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5月15日,紫光股份发布相关公告,启迪控股受让紫光股份5152万股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启迪控股成为紫光股份第一大股东。至此,启迪控股形成“一主一院四大三小一上市”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务格局,管理和控制总资产逾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