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五年的股市行情是牛市还是熊市
人们预料股票市场行情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牛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涨,前景乐观的专门术语;熊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观的专门术语。
经历了94年的迭荡起伏后,95年大盘起伏较小,全年基本上在一个大箱体里震荡,震幅减小。
1995年1月3日:开始实行T+1制度。
1995年1月23日起,深交所采用成份股指数。1994年7月20日是基准日, 基准日指数为1000点。”
3月底:证监会主席易人,由周道炯替代刘鸿儒。
谈1995年股市行情,不能不谈国债期货。1995年2月23日,是国债期货市场开市以来行情变化最大,最激烈,形势最险峻的一天。327品种异常波动,尾市空方大笔封杀,令市场目瞪口呆,措手不及。上交所宣布,23日下午16时22分13秒以后的“327”品种的所有成交无效。该部分成交不计入当日成交量范围之内。事后查明,327事件是由少数交易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国债期货327事件,以万国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在国债期货市场对赌存款贴补率;万国证券赌输违规砸盘。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因此坐牢。
1995年3月底, 周道炯接替刘鸿儒人证监会主席。
3月底至5月底,管理层关于规范期货而下发的通知,决定等就有30项之多,不过期市又上演“多杀多”剧情,市场已失去理性
2. 90年代的中国股票机制是怎么样的以前是T+0吗
90年代初,开始是施行T+0回转交易方式,1995年基于防范股市风险的考虑,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回转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2月沪深两市的B股市场对内放开,依然执行着T+0回转交易方式。这样,内地投资者在沪深两市做A股、B股交易时,分别执行着T+0和T+1两种交收模式,因此有人建议两市尽快统一此项制度。
2001年12月沪深两市B股由T+0调整为T+1。同时,可转债交易制度却从T+1调整至T+0。《证券法》第106条也明文规定:“证券公司接受委托或者自营,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得在当日再行卖出”。这从法律角度规定了我国股市的交易采取T+1方式
3. 中国股票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股市从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而真正开始是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证交所的成立与营业开始让股票可以集中进行交易,因此中国股市严格来说是从1990年12月开始的。之前虽然已经有了股票,但没有政府干预是不规范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立以后,中国股市才真正拉开了交易的序幕。同时证监会的成立,也让中国股市朝着正规、法制的道路发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4.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国股票总市值是多少
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国股票总市值,来源于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统计年鉴,单位是亿元
年份 深市 沪市 合计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
5. 请问1995年前,A股共有多少只股票上市
不包括95年有259只,包括95年的话有280只。
6.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7. 中国股票哪年开始的
1989年。
中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拓展资料】
交易规则:T+1交割,T+1交收:交易双方在交易次日完成与交易有关的证券、款项收付,即买方收到证券、卖方收到款项。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均实行T+1交收。涨跌幅限制: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涨跌幅限制为5%)。
股市特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8. 我想知道从95年开始到现在,涨幅最大的5只股票是那些它们分别各涨了多少倍
2007年十大牛股
最繁华十大牛股涨幅超10倍
尽管2007年上证指数的涨幅不及2006年,但今年的大牛股却远远超过去年。据记者统计,10大牛股今年最大涨幅均在1000%以上,去年最大牛股泛海建设665.08%的涨幅大大低于今年十大牛股最后一名中孚实业1026.39%的涨幅。(为便于计算,以下股价均为复权价)
1.ST仁和股票超男最大涨幅1667.39%
ST仁和今年将乌鸡变凤凰的故事演绎到了极至,自2006年4月28日停牌以后,ST仁和于今年3月29日复牌,上演了惊人的报复性补涨行情。其股价盘中最大涨幅高达1314%,全日收盘仍上涨1225%;即使按照自然除权价计算,全日收盘涨幅仍高达917.4%,创造了中国A股市场股改复牌的最大涨幅纪录。
重组后,公司的主业从化纤业转向医药业,而公司股价也继续上涨,至今年5月25日,该股复权最大涨幅达1667.39%。值得一提的是,ST仁和今年借助快乐男声大肆宣传,成为了“名气最大”的股票,这让该股成为了股票市场的超男。
2.东北证券最大涨幅1625.02%
2006年9月,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锦州六陆突然传出消息——东北证券将借壳该公司上市。从此,该股便连续打了11个涨停,直到股改停牌。2007年8月底,完成重组的东北证券复牌,首日股价便由16.34元跳空上涨至131.49元。随后,该股最高又涨至164.74元,最大涨幅达1625.02%。
3.广济药业最大涨幅1412.98%
2006年12月29日股价为7.01元,2007年8月31日股价最高达106.06元,广济药业今年最大涨幅达到1412.98%。值得一提的是,和东北证券、ST仁和等重组+股改的股票不同,广济药业股价上涨完全是受益于行业因素——公司主要产品核黄素价格大幅上升,直接导致公司业绩大增。
有意思的是,除了股价大涨一举成名之外,广济药业今年被市场广为人知的,还与联合证券前医药行业研究员宋华峰的名字有关——该研究员一面以本人的名字开户参与广济药业的炒作,一面发布所谓广济药业价值被低估的研究报告,致使广济药业股价短期内翻番,构成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调查了这起恶意操纵市场的行为。联合证券也已经开除了宋华峰,并没收了其股票买卖非法所得。
4.ST棱光最大涨幅1387.60%
ST棱光停牌已达一年半之久,2006年4月27日该股被暂停上市,当时该股以涨停收盘,股价仅1.21元。停牌期间,该公司经过上海建材集团一揽子的重组,上海建材集团将其持有的上海洋山港基混凝土有限公司49%股权、上海浦龙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50%股权和上海阿姆斯壮建筑制品有限公司20%股权评估作价1.11亿元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作为股改的对价。
今年10月26日,该股实施股改,当日不设涨幅限制。投资者被压抑了一年的热情被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当日该股直接高开于10.89元,随后大幅上涨触及最高价格18元,盘中最高涨幅高达1387.6%。
5.ST浪莎最大涨幅1379.80%
和2006年十大牛股川股占据两席的情况不同,去年川股泸州老窖和鹏博士一齐上榜,今年十大牛股唯一和川股扯得上关系的就只有ST浪莎了。该股是之前的川股ST长控变身而来的。该股曾经在2002年创下每股亏损达11元之巨的纪录,随着资产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尘埃落定,终于“脱胎换骨”。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84亿元,如果按照目前6071.13万股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就高达4.67元。“重组”又一次让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乌鸡变凤凰”。
今年4月13日,股改后的*ST长控(后更名为“*ST浪莎”)复牌,开盘当天涨幅最高达1379.80%。*ST长控的大涨“惊动”了上交所。下午,该股应交易所要求被临时停牌。随后,该股开始为疯狂买单,从4月20日起,该股连续出现了12个跌停,股价从85元附近一路跌至最低43.72元才打开。
6.鑫富药业最大涨幅1328.52%
鑫富药业是医药行业诞生的又一只大牛股。该股今年大幅走牛主要也是得益于业绩的大幅增长。虽然鑫富药业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主营产品为D-泛酸钙和D-泛醇。但2007年D-泛酸钙的价格发生了大幅度上涨,给鑫富药业带来高额利润。公司半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为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每股收益0.92元。
此外,公司还是高转赠的代表,公司在今年实施年报10转赠4股派2.5元和中报10转赠10股的两次高送配,因而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在两大因素之下,公司股价从年初的9.5元,最高涨至135.71元,期间最大涨幅达1328.52%。
7.ST金泰最大涨幅1179.68%
虽然最大涨幅仅1179.68%,但单就走势而言,ST金泰才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牛股——该股创造了连续42个涨停的纪录。去年底,该股收于2.08元。今年7月9日,停牌4个月的ST金泰发布公告,表示将定向增发不超过80亿A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10家特定投资者,其中,控股股东新恒基集团及关联公司以旗下价值221亿元(未经审计)的地产项目资产认购70亿股,发行价为3.18元/股;另外向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10亿股将被现金认购,预期募集资金25.65亿元。公告披露的当天,*ST金泰恢复交易,由此正式拉开连续无量涨停的序幕,算上停牌前的涨停,至8月31日,该股最多时合计42个涨停,全年最大涨幅达1177%。不过,随后该股又一路跌停,最低在16元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ST金泰在A股市场制造神奇的同时,也牵出了A股市场最牛的散户——个人投资者刘芳在该公司未公布资产注入消息前,股价还在3元左右徘徊时,持有312.24万股,成为*ST金泰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最多时获利近亿元。
8.海通证券最大涨幅1082.52%
海通证券是又一只券商借壳上市造就的大牛股。今年1月4日,当时还叫都市股份的该股复牌,宣布海通证券将借壳上市,随后就一路涨停,并创出连续14个涨停的非ST股涨停纪录。其股价也从停牌前的5.8元涨到了22.01元。14个涨停后,该股的表演还没结束,稍做调整后该股空中加油,股价一路上涨,最高时涨至68.53元,最大涨幅达1081.55%。
9.锡业股份最大涨幅1054.45%
锡业股份,是今年有色金属涌现的众多百元股之一。该股受益于国际有色金属商品期货的大牛市,公司业绩较去年增长150%-180%。在此之下,该股从年初的8.87元,最高涨至102.40元,最大涨幅近1054.45%。然而,相比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公司业绩的上涨远远不够。也正是由此,该股成为了调整中最惨的百元股——从10月8日见到最高价102.2元起,最低跌至52.50元,最大跌幅近50%,几乎被腰斩。
10.中孚实业最大涨幅1026.39%
昨天收盘价为26.43元,和其他股票相比。中孚实业很难让人将其与十大牛股的称号联系到一起。不过,复权后计算,该股从年初的7.69元最高涨到86.62元,最大涨幅达1026.39%。该股同样是有色金属行业的代表,同时也是10送10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