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永平:懂投资的真正含义,是懂得不投不懂的东西
儿时的段永平是学“毛选”积极分子,复读一年考上大学,好不容易端上铁饭碗,没多久就连带着北京户口一起砸掉,南下进了一个破旧电子厂做厂长;一手把厂子带大,却辞职创立步步高,步步高成了,他又搞全员持股,员工没钱不要紧,借钱给他们,还钱靠分红,赔钱不用还;公司蒸蒸日上,段永平却交棒给陈永明、沈炜、黄一禾。
不想干就不干,这就是段永平。
此前读到一篇谈鲁迅的文章中,有一个观点,说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便是在当下中体验永恒,西方文化则是在永恒中体验当下。我对此深以为然,段永平的本分,指引着OPPO、vivo甚至拼多多做当下对的事情,并且努力把事情做对;乔布斯、马斯克、贝佐斯们,则用在当年看似遥远的智能手机、电动车和载人航天,通过梦想驱动现实。价值观无关对错,毕竟没有人能确定我们的终点。
年初,团结出版社出了一本《段永平传》,雪球则将他的问答集结成册,出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前者虽未获主角首肯,不过却答复粉丝“可以当故事书看看”,后者取自公开发言,自然都是段永平所思所想。
读书就是这样,千万别指望靠一本书囊括一个人,我从这两本书中摘取一些片段,随机聊聊,搞不准倒有些新奇的收获。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1、对的事情往往和能长久有关系,投资上尤其如此。所谓不对的事情,其实并不总是很容易判断的,有些事情相对比较容易判别,比如不骗人;有些不那么容易,比如是不是该早睡早起。
2、有很多觉得不对的事情,都是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别人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比如我们公司不为别的公司代工。所谓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对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对的事情。
3、也许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长时间(10 年20 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
4、Stop doing list不是一个技巧或者公式,而是思维方式:Stop doing list没有捷径,如果发现错了,就要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诱惑,30年后还在那,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诱惑。
5、把事情做对。看上去比较容易理解,但其实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间会犯很多的错误。如何坚持做对的事情,为了把事情做对,过程当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6、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没有办法避免犯错误的,比如打高尔夫的人,是没有办法避免偶尔把球打下水的,能做的仅仅是如何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厉害是攒出来的,OPPO跟苹果比,我们在做对的事情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把事情做对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我们有积累,我们比大多数公司厉害。
7、从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的角度讲,投资里做对的事情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生意,就是买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这点其实不用看书,懂了就懂了,不懂看啥书帮助都不会太大。
8、从把事情做对的角度看,投资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有些书也许是可以帮助你看懂一些生意的。老巴的股东信是涵盖了两者的,如果反复看还是没帮助的话,别的书估计帮助也不大。我本人是没看过啥书的,但做过企业对理解企业有很大帮助。
9、我现在已经不在一线了,所以没有参与决策,做与不做(小家电)都和我没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发现错了就马上停的好例子,不然大家现在看到的可能就是OPPO豆浆机而不是手机了,我知道当时停小家电是有几个亿损失的,今天看来决策是真对啊!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取决于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简单但非常不容易。
段永平有一个阶段最爱谈的就是“本分”和“平常心”。本分指“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平常心则指类似佛家“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的心态,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境界,前者是标准。
作为段的信徒,缔造了OPPO、vivo的陈永明、沈炜与拼多多的黄铮,对本分的理解却不同。步步高当年信奉不搞多元化、不跨国经营、全员持股等措施,都是段永平认为的本分,是做对的事,OV此后的战略也如出一辙。因此可以说,段永平、OV的本分是自我审视的工具。
当拼多多美股上市时,拒绝因超募上浮发行价,这是本分;在此前的舆论事件的员工遭遇也是本分。段永平说本分是检视自己的工具,总是拿“本分”当“照妖镜”去照别人是不妥的。对拼多多来说,本分则升级成了对内审视的强大工具。
“本分”更多是选择。当你弱小无助、地位卑微,本分是一种选择;当有一天你的能力和地位水涨船高,本分也是种选择。因此我们能看到段永平选择急流勇退的佳话,也看惯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没有一如既往的本分,当然也就不要提平常心了。
什么是价值投资?
10、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最重要就在于投资者是不是再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满嘴说着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11、认为A股只是在博傻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其实A股中最后真正赚大钱的还是那些价值投资者,和别的任何市场一样。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长期而言没价值的股票是不被“填权”的,填了也会回归本原,A股和美股的差别可能是系统性风险大一点而已。
12、我投资没犯过错误,投机犯过错误,网络的时候被夹空了,亏了1到2亿美金,然后在那时会错失很多机会。一定要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95%的人投资都是专注在市场上,这就是不懂投资,一定要专注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挣钱的。
13、我在乎利润、成本这这些数据里面,到底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要知道真实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而且要把数据连续几个季度甚至几年来看。跟踪一家公司久了,就知道他是在说谎还是在讲真话。好多公司看起来很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危险了。
14、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儿利润,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15、投资不是比赛,厉害不厉害是很难定义。人们对投资“厉害”与否,往往喜欢用某短时间的回报比例还衡量,但这不科学,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短期回报,比如下面几个例子:
能力圈:懂投资的人回报未必能一直比市场好,尤其是有时候能力圈内没得可投时;
Margin:有些用margin甚至是用很多margin的人,是有可能在某些赌对的时段内表现很好的,但出来混一定会还的;
把握性:巴菲特说,他的投资一般是在他认为有95%把握时才出手(我觉得也许没那么高),但实际上很多人60%把握就出手了(或者更低,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可能10000个60%出手的人力总能在某个时段找到回报特别好的,但未必就是因为这些人很厉害;
用功程度:所谓懂投资的真正含义,我个人理解其实是懂得不投不懂的东西,但投资回报的好坏,其实是取决于投资人能否找到自己懂的好的投资标的,这就需要很用功才能经常找到好的目标(巴菲特的标准是一年一个),像我这种等待苹果掉头上的人,4年能找到一个就很不错。
价值投资在中国也有几个代表人物,比如高瓴资本的张磊,喜马拉雅资本的李录,以及巴菲特的中国信徒段永平,其他如但斌、林园等人物,也都宣称是价值投资的信徒。
但究竟什么是价值投资?张磊在《价值》中说,价值投资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来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高瓴要完成从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的进化。也就是说,相较于单纯的一级或二级投资,高瓴横跨一二级市场的核心优势,重点是创造新的价值。
李录则综合了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经验,认为通过投资可以帮助公司接近真实价值,增长内在价值,最后分享投资回报。
机构化运作的张磊、李录向公众阐述的更多是理念,单打独斗的段永平则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实操,比如今年二次抄底腾讯,又如他也不否认自己也有投机的爱好,“just for fun”。
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拥有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事,并用一生来坚守。因此关于投资的方法论,只要长期是赚钱的,都有参考意义,更重要的则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什么时候卖股票
16、我有个理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买的时候也一样,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当做你买的理由。
17、我判断的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2010年0.25美元),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美元,在持有的这8-9年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
18、事实上,网易涨20-30倍时我们还追加了一些,能够拿得住,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司及其业务的了解,还有就是平常心了,不要去想买入的成本,把焦点放在能理解的未来现金流上。前面买的低再买就有心理障碍了,最重要的还是理性吧,假使你今天刚刚冬眠结束,想起来看看有啥可以投资的,然后再决定,卖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感觉。
19、我理解“不卖”指的是绝对好股,长线持有一定是买对好股的前提下,很多人往往在被套时才想起长线来,本来打算拿10天,结果因为亏钱而改拿10年,这种决定往往会让人亏更多。
20、所以投资其实和短期市场没关系,所以没有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但每个人了解的东西不一样,我认为投机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比市场快一步。如果一个投机者认为市场比自己聪明的话,从一开始就不会介入进来了。当然,最后大部分证实了确实是市场更聪明。
21、当年找到投资标的,贵或者便宜都是从未来10年或更远的角度看的。比如,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未来肯定会完蛋,那么现在什么价格都是贵的。同样,我也接受“树长不到天上去”,但为什么觉得涨了很多的公司,就不能再投资了呢?这是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东西。
22、几年前有个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聊到该不该卖某公司,什么价钱卖的问题。我说这个看着早晚为0的公司,什么价卖都是好价钱吧?尽量避开哪些看起来10年后日子会不好过的公司很重要,偶尔错失一些机会不会伤害到你的。
23、记住老巴那句话: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为什么要拿10天呢?我就是想通了这句话,才把我手里的UNG全部亏本卖了,如果当时不卖的话,到现在为止每股要多亏6、7块钱,总数大概要亏超过1亿了。当然还有一句话是我自己的:发现错误要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可能是最小的代价。
24、如果你在坑里,至少别再往下挖了,产品完全没差异化的公司,将来早晚会出问题,航空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8年高瓴卖掉京东股票时,张磊被指责“扔掉了价值投资的面具”,我对这点非常疑惑,似乎很多人对价值投资抱有一种嘲笑似的敌意,价值投资就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卖掉股票吗?
段永平持有网易近10年,大赚一笔后最终也是卖掉完事;巴菲特去年买了航空股,又匆匆清仓。俗话讲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因此何时止盈、止损,是价值投资最关键的环节。
关于判断卖出的时机,张磊、段永平、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可能不尽相同,不过显然价格都不在他们做出判断的条件之列。即买入与价格有关,卖出与价格无关。
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25、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Price没那么重要,生意和人最重要。好的生意就是长期能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文化跟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26、什么公司是长在长长的坡上,滚着厚厚的雪呢?我举我看着像的。
27、苹果是吧?三星、OPPO、vivo和华为这类公司,似乎也都在长长的坡上,但雪没那么厚,不过这些公司还是要感谢苹果,因为苹果雪也不算太薄。
28、当然,那些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大多数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恐怕是既没有长长的坡,也没有厚厚的雪,长寿公司大概不太强调这个概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
29、茅台当然是,虽然偶尔会损失一点点雪。网易也应该算, 游戏 做成这个样子,有谁不玩儿 游戏 呢?腾讯、谷歌也应该算。
30、Amazon?当然是长长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不然怎么能亏20年?京东不会比Amazon好的。阿里也应该算吧,虽然我很钦佩马云,但有些业务早已超出我这种退出江湖人的理解范围了。现在我对Amazon认识有些改变,觉得这个企公司企业文化和生意模式都很厉害,但也不知道应该值多少钱,看不懂就不碰了。
31、这里长长的坡不光指行业,也包括企业本身能否长跑,所以企业文化很重要。我喜欢阿里和谷歌主要是认为他们企业文化很好,在变化快的世界里往往有优势。我投腾讯和Facebook没找任何内部高管聊,虽然我也认识腾讯高管(球友)。我的标准很简单: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加上合理价钱。
32、2020年7月清空了Facebook,算是赚了不少。由于自己不用FB的任何东西,所以对其理解一直没有达到很透彻的程度。对近一段时间,抖音就把他吓成这个样子,说明还是有弱点的,卖出也符合“对自己不够了解的公司,涨也想卖跌也想卖”的情况。
“长坡厚雪”,巴菲特用滚雪球来比喻复利的价值,作为巴菲特的中国信徒,段永平对这个比喻也十分认同,经常被他用来点评市面上的股票。
关于段永平点评的水平与对错,诸位看官自行判断,不过我从这些看似随性的判断中发现,之所以段永平在网络的口碑不断发酵,除了对“中庸”这一文化的认同外,“真实、不装”这种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表达,可能是更直接的原因。
在2019年时,段永平对当时阿里巴巴的“二选一”政策发表了看法,用脚投票卖出股票;此前对Amazon持负面看法,后来者主动坦陈自己看错了,但依然看不懂。
作为OPPO、vivo的精神领袖,面对自家对手苹果,不仅不吝于赞赏苹果的伟大,更直接持有苹果股票。此类的言论当然还有不少,这种不用屁股决定脑袋、言行一致的人设,在当下企业家人人自危的舆论环境中实属难得,受到欢迎也就无可厚非了。
2. 不断追求的人生-段永平传
用三天的时间学习了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段永平的传记,收获颇多!
他曾经做出了著名的小霸王学习机,这是80后集体一代的回忆;后来他又创立了步步高,进军了电子产品行业;在把步步高带入一个巅峰之后,他又带领部下成立了如今大名鼎鼎的OPPO和VIVO。这两家公司如今已经是手机行业不可忽视的重量级品牌。
然而,和不少中国企业家不同的是,他在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和太太一起搬去了美国生活,结果在偶然中的必然中学习了巴菲特的理念,并且通过投资网易一战成名,成为了很多中国人心中的“股神”,后来他又坚持在二级市场做投资,同样成绩斐然。
虽然成立过几家知名企业,但据说段永平90%的资产都是通过股票投资得来的。
总而言之,段永平可以说拥有的是一个“开挂”的人生。
自命不凡,横空出世。
段永平196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6岁就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
北京电子管厂当时是非常大的一个企业,总投资一亿元,员工有1万人,是20世纪80年代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很多同学可能都听过北京798艺术区,798实际上就是在北京电子管厂的旧址上改建的。
段永平拿到这个铁饭碗之后,很长时间都可以衣食无忧了。不过没多久他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当时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正迅速取代电子管技术,段永平不愿在这个看不见前景的行业里做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
思来想去,段永平选择继续进修。他考进了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专业,在1988年拿到了硕士学位。总的来说,也是个学霸级的人物。
段永平1988年走出校门的时候,正好是改革开放春风萌动的时期。那个时候发财热席卷中国,连大学教授都在卖茶叶蛋。这让段永平意识到,只有站在潮头最前沿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1989年3月,段永平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间小厂做厂长。这间厂每年都亏损200万元。面对这个烂摊子,28岁的段永平决定带领整个小厂彻底转型。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电子游戏简史”,这个时候正是任天堂的FC游戏机的巅峰之后。《超级马里奥》和《魂斗罗》这样的游戏让FC红白机红遍整个地球,而20世纪80年代末,任天堂的FC游戏机以水货的形式进入中国,随即就开始风靡各大城市。
在那个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年代,火热的产品就意味着大量的山寨。一时间有几百家工厂都开始做游戏机,而段永平也准备投身这个行业。
不过段永平做事有个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敢为天下后”。用我的话说应该就是“谋定而后动”。
别人还在“什么品牌好卖就组装什么”的时候,段永平已经有了自主的品牌意识。
于是,段永平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一个“小霸王”的品牌称号。有些80后的同学可能还能记起来“小霸王”的商标,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拳击手套。一个代表质量,一个代表售后服务。这两点被段永平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产品身上。
从一开始,段永平就狠抓产品质量。因为那个时候游戏机基本都是用进口的集成电路散件组装的,某些厂商返厂维修率高达30%,而“小霸王”不管产量扩充到多大,都把返修率牢牢地控制在0.3%这个量级上。
另外,在资金并不充裕的前提下,“小霸王”还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售后服务中心,而且还推出了一个“包修包换”的政策。只要产品出了故障,不问原因,包修理包换新。别忘了那可是20世纪90年代,能做到这种售后服务的商家真的不多。
仅仅三年之后,这间曾经每年亏损200万的小厂的产值已经变成了1亿元。段永平也把厂名正式改成了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在众多的游戏机品牌中,小霸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小霸王。
不过小霸王获得真正的腾飞是从1993年开始的。那个时候段永平发现游戏机的热潮已经逐渐过去,而电脑这个东西横空出世了。然而那个时候的电脑价格过高,几乎没有什么家庭能买得起。
看到这个商机,段永平花2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王永民教授的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然后和他的技术人员一起,给小霸王游戏机增加了一个计算机键盘和一个电脑学习卡,最后通过电视机做显示屏,组成了一套电脑学习系统。这种叫做“学习机”的中国特色新产品横空出世了。
当时一台电脑的价格要上万元,而一台学习机只要两三百。这一下点燃了大众的需求。
另外,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我觉得“小霸王学习机”还有一个非常天才的地方,就是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想象一下,如果小时候的你,管家里要钱买个游戏机,好像就有点不好意思,但如果你和爸妈说要买个学习机,一下就名正言顺了…...虽然买回来可能还是一样打游戏。
除了起名字之外,段永平也显示出了自己天才的营销能力。
和我们熟知的健力宝和太子奶等等品牌一样,那个时候的中国,能做出好广告就是成功的一半。比如那首小霸王电视广告的《拍手歌》,里面那句“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一时间在中国到处传唱,绝对是广告词经典中的经典。
后来,段永平还请来成龙拍了一则电视广告,广告词是“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也成为了经典的营销案例。
就这样,小霸王学习机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标配。在1994年的一次问卷调查里显示,中国人最熟悉的电脑品牌既不是联想也不是IBM,而是小霸王。
就这样,“小霸王”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
1992年,小霸王用2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费,实现了1个亿人民币的产值,纯利润超过800万元;1993年产值达到2亿,1994年产值4个亿,1995年产值达到了8个亿……
经济效益最好的几年里,小霸王年底分红都是用报纸包现金,为此用掉了成摞的报纸。来应聘的人也络绎不绝,工厂从百十人的规模,迅速扩张至3000多人。
而对于段永平来说,他也完完全全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因为按照集团当初和小霸王事先协定的分配方案,段永平及下属的工资与奖金被设定为小霸王纯利润的20%。通过这个利润分配方案,段永平早就成了一个富豪。
然而如同我们之前无数次看到的,事情总是盛极而衰。
在1995年,段永平想走了。究其原因,其实还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股权问题。
当时段永平的野心是把小霸王打造成中国的松下,这就要求把集团公司和小霸王切割开来,而当时怡华集团的做法更像是釜底抽薪——把小霸王的利润抽走去扶植其他部门。段永平几次提出的股份制改造方案都被否决了。最后,段永平说:“我等来等去等不及了。”1995年8月28日,段永平正式提出辞职。
不过段永平比起健力宝的李经纬要幸运得多。虽然辞职非常突然,但是怡华集团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大将风度。
集团总经理陈健仁亲自主持了欢送酒会,这大约是怡华集团第一次为“出走者”开的酒会。据小霸王现任董事长李平说,那场面十分悲壮,不少与会者都流下了热泪,段永平更是醉得不省人事。
后来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段永平说:“陈老总待我不薄,他对我有知遇之恩,离开小霸王,他送给我一辆奔驰做纪念,我一直开着它。”
而段永平也和小霸王签下了君子协定,保证在离开后的一年之内不和小霸王进行竞争。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一次友好的分手了。
而在送走了段永平之后,“小霸王”也迎来了新的总经理。但事实证明,段永平只有一个。
在1995年剩下的几个月里,“小霸王”带着高速发展的惯性继续前进,年度产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八个亿。然而到了1996年,缺少了段永平这个掌舵人的“小霸王”,业绩快速下滑,而集团也开始频繁地更换“小霸王”的总经理,却永远没有改变品牌衰落的宿命。
而在段永平那边,他马上要开起自己人生新的篇章了——成立步步高。
精彩依旧。
在执掌小霸王的几年时间里,段永平深得人心。于是在离开的时候,很多公司中层都纷纷离开小霸王,加入了段永平的团队。
总经理助理、外销部长、内销部长、工程部长、计调部长、生产部长、计财部长、后勤部长、供应部长……都在新公司找到了相似的位置。小霸王给他们加薪都留不住。
当时小霸王找到几位准备离职的中层干部,问他们为什么不留下来继续发展,其中一位说:
“船长不在船上了,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所以要求下船。”
1995年9月18日,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现在回顾段永平的步步高时期,他做对了三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改造公司股权制度
由于段永平曾经深受股权分配的困扰,所以很明白激励措施的重要性。
步步高在创业之初就实行股份制度,中层管理人员可以入股,代理商也能加入。甚至,连基层员工,如果想入股的话,也可以加入,如果没钱的话,段永平会拿出自己的钱来借给基层员工,帮助他们入股。而偿还的方式就是未来股份的分红和股利。这样员工也有动力把公司业务做好,毕竟有了利润自己就可以还钱了。
在这套制度下,步步高建立之初,作为领头人的段永平占到了70%的股份,然而随着他慢慢地主动稀释自己的股份,到后来,段永平持股只有不到20%了。
股份虽然被稀释了,但换来的是团队的众志成城。
二、平常心做产品,大胆做营销
1. 营销
因为和怡华集团有协定,一年内不和小霸王竞争,所以步步高开始的时候,主要做的是学生电脑和电话机。在这个新品牌上,他在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继续把广告营销看作战略武器。
1996年,段永平在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竞标会上砸下了8000万,拿下了新闻联播后5秒的广告时段。
第二年,步步高再次出手,以夸张的1.23456789亿人民币的价码,又拿下了新闻联播5秒时段的第一条。
之后的几年,步步高一直是央视广告竞标的前几名,偶尔也做做标王。在营销上花了很多钱。
重金投入广告是一方面,请代言人是另一方面。
在步步高时期,段永平先是请来了李连杰做步步高VCD的广告,还聘请专业音乐人打造了一首广告歌。可能有些同学还记得一些歌词,比如“世界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当时广告的画风跟今天确实很不一样,但真的管用。
等到了2000年5月,段永平又请来国际影星施瓦辛格来给步步高做广告,这种大手笔在当时非常少见。
另外,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句非常经典甚至有点洗脑的广告语,叫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这句话同样是步步高的手笔。
不得不说,那一辈的中国企业家在营销上都极尽所能,出了像段永平、李经纬、史玉柱这样的风云人物,也出了像孔府宴酒、秦池、爱多VCD这样的悲剧企业。
2. 平常心
在我的印象里,段永平是那种说话非常实在,但是却具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常年坚持写博客,零散地谈一谈自己的投资和做企业的心得。
段永平:每个人都想从我这里听到新奇的故事。我说真话人们可能不相信。其实做企业真的是这样,99%的汗水+1%的灵感,我称之为平常心。
运动员之所以会出成绩,绝不在于现场哪个动作漂亮,哪个球进得好。在于他们每天练八个小时,一年一年地练。冠军之路怎么走?一天练十个小时,一练练十几年。
你一听,可能会说,这么简单,谁都会。是的,谁都会,但是真的谁都做得到吗?中国乒乓球这么普及,但是像我说的这样每天练八个小时,一练练十几年的可能只有几千人。到最后冠军级的选手可能只有几十人。到这个时候,运气天赋才会起作用。如果没有前面的条件,你连比赛的资格都没有。
做企业的平常心是什么?很简单,练好基本功,赚该赚的钱,不骗消费者。听起来又很简单,但是真的能做到又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质量就是基本功。产品的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做好品质其实很难,质量不是开一个会,引入一套管理系统就可以了。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我们每年光是请品质管理顾问就花费数百万元,部长以上离职前培训时间每人超过100小时。
企业基本功还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系统平衡发展。企业里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桶,某一块板太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浪费;太短,要补上。有的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确很长,但是那只能叫一块板,是不能当做桶来用的。如果一定要问企业哪一方面最重要,我只能告诉你:最弱的那个方面最重要。
记者:步步高在广告的表现上是很出位的。比如步步高1998年、1999年按实际投放额计算是央视的“标王”,还比如公司会请李连杰、施瓦辛格拍广告,这也是一种平常心吗?
段永平:是不是平常心的分别,就是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为什么去央视投广告?因为我们企业实力不强,钱少,只能集中投放。为什么请施瓦辛格?也是为了省钱。请合适的明星可以提高广告的投放效率。
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实际效率提高的比例大于请明星在广告费中所占的比例,请明星就是省钱的。去央视投标我们也是很理智的,每一次投标都计算过,觉得合算才去投的。有的企业一高兴就举牌,我们不是这样。
比如说1998年那一次,有人说我和(爱多VCD的)胡志标争,其实我没和他争。在我的心目中,这个位置、这个时间段值2个亿,超过2个亿我就不要了。同样的钱我可以花在别的地方,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做“甩手掌柜”
如果说设立好激励机制、用平常心做产品和企业,以及出色的营销水平奠定了步步高成功的基础的话,在这个时期内,段永平做的第三件重要的大事,就是急流勇退,当一个“甩手掌柜”了。
1998年,段永平的事业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也就在那一年,他认识了美国《棕榈滩邮报》(The Palm Beach Post)的首席摄影记者刘昕。相识仅仅两个月,两人便迅速闪婚。段永平向他的新婚妻子承诺:“在把步步高推上一个新台阶后,一定到美国和你会合。”
2000年,段永平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在步步高发展比较稳定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到美国退休。
段永平说,人来到世界的目的,就是要享受生活,要享受快乐。
不过临走之前他还是做了一个重要的决策。
步步高成立之后,段永平把公司业务分成了三条线:
一块是教育电子业务,由黄一禾负责,主要经营的是步步高点读机、学习机等等;
一块是视听业务,由陈明永负责,主要经营VCD、DVD、MP3、蓝光DVD这些产品;
一块是通信业务,由沈炜负责,主要经营无绳电话、步步高音乐手机等等。
到1999年年初,段永平根据国内外竞争形势的变化,对步步高公司进行了改制。
他把这三大业务按照人随事走、股权独立、互无从属的关系,成立为三家独立的公司。也就是说,段永平把三块业务单独成立了三家公司,成为三个独立法人,相互间没有任何法律上的联系。
如果一定要说关系,就是三家公司有一些共同的个人股东,比如段永平,还有我们刚提到的沈炜、黄一禾、陈明永几位高管。另外,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为了三家公司能快速发展走上轨道,它们共享步步高的品牌和步步高原来80%左右的销售渠道。
而后来,这其中的两家公司就成为了如今在手机市场里不可忽视的两个品牌,OPPO和VIVO。
段永平这种“杯酒送兵权”的做法,形成了“步步高系”的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老板不占太多股权,中高层和员工大量持股。
OPPO和VIVO两兄弟也很好地继承了段永平企业管理的基因,目前O、V两兄弟的实际管理者陈明永和沈炜也只占自己公司股权的10%左右,这两个品牌也逐渐进化成中国最赚钱的手机品牌。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41岁的段永平不贪恋更大的成功,毅然选择漂洋过海,去经营他的家庭和生活。这让他人生第二个重要阶段也完美落幕了。
移居美国,再创辉煌。
到美国后,在一次逛书店的过程中,段永平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的“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以及“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这些话,让段永平非常认同,于是他开始对投资产生了兴趣。
实际上,巴菲特以及很多美国成功的大基金经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买股票要像做实业那样去买。而段永平正好是做实业出身,这让他在看一家公司的业务好坏、管理层靠不靠谱这些方面,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也是创业经历给他带来的财富。
丨一战成名
段永平一战成名的投资就是网易了。
2000年6月29日,网易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结果刚一上市没多久就遭遇股灾,互联网泡沫彻底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点5048点一路下跌至最低的1114点,跌幅达到接近80%。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网易在2001年的第二季度被查出涉嫌会计造假。在重新审计了公司之后,网易不得不宣布,2000年的真实收入从830万美元降为400万美元,直接跌去了一半。
正因为此,网易的股票在2001年9月4日被纳斯达克股市宣布暂停交易。这个时候网易的股价已经从上市时候的15.5美元,一路降到了0.64美元。跌幅96%。
此时的丁磊年仅30岁,为此事他解雇了当时的几位高管,并且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与美国监管机构的上诉。
事后他回忆说:2001年年初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把网易卖掉,但没人敢买。到了9月,想卖也卖不掉了。
与此同时,段永平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能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废墟”里淘淘金。因为他相信互联网本身并不是泡沫,只是之前被炒作得太多了。
他说,“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在用,怎么会是泡沫呢?”于是段永平开始和新浪、搜狐、网易、联众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接触,了解它们的业务情况,也试水性质地买过这几家门户的少量股票,但段永平对这些公司的模式与未来还是将信将疑,看不太懂。
2002年年初,网易正准备推出网络游戏《大话西游2》。对于丁磊来说,营销是他的短板,他想了一下中国谁营销做得最好,结果就想到了段永平。
很快两人就见了面。这次会面中,段永平了解到了正处于谷底的网易。那时候网易刚经历前一年的大型亏损,股价掉到了1美元以下,随时可能被摘牌,还面临着诉讼的问题。
但同时,段永平发现,网易的估值非常划算:一家市值2000万美元的企业,光现金就有6000万,负债只有1400万。另外,网易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提供的短信增值服务业务正在迅猛发展,最关键的是,网易准备大举进军网络游戏业务了。
做小霸王出身的段永平对游戏业务非常熟悉,他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大。虽然他没法具体预测网易做游戏能挣多少钱,但他说,“没有道理比我1995年做小霸王时还少。那时我们就做了差不多以亿元计的营业额”。当时他就判断这是个好生意。
当然,网易还面临着不少危险。尤其是法律风险方面,很多人都在担心当时的诉讼问题。于是段永平找来了专业律师来咨询网易的诉讼,发现网易败诉的可能性甚小,即使败诉要赔的钱也不多。这下段永平心里有谱了。
2002年4月,段永平夫妇在公开市场花200万美元买入了152万股网易股票,占网易总股本的5.05%。
这200万美元几乎是段永平当时能调动的所有的钱。后来段永平说,“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用了,去买网易的股票。”后来,段永平又继续增持网易股票到205万股,占网易整个股本的6.8%。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网易的业务很快出现好转,股价也一飞冲天,网易的创始人丁磊还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而对于段永平来说,他的投资短短两年就赚到了几十倍。
然而赚钱并不难,更难得的是,段永平在获利这么多之后竟然无动于衷,完全没有卖掉网易。
最后这只股票他又拿了五年多才逐步卖掉,最终的盈利超过了100倍。
丨段永平的投资理念
后来在谈到自己的投资理念的时候,段永平说:
“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
该卖掉一只股票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否则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我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价值。
步步高的投资小分队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泡在网上玩游戏,玩网易的游戏以及竞争对手的游戏。“中国网民现在流行什么游戏,游戏公司将要推出什么游戏,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每家公司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是急功近利的还是比较长远的做法,我们的人全知道,能看出每家公司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段永平说。
段永平自己也玩。他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至少两个小时。他七八岁的儿子很佩服他爸爸很会玩游戏,一看爸爸在玩,就说“我也要玩”,听到的回答往往是“爸爸在工作”。段永平开玩笑说,我儿子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爸爸玩游戏就是工作,我玩游戏就不是”。
段永平说:“但我就是这样做投资的。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八九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钱左右,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120-130。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
“投机和投资很大的区别是,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还有机会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
“很少人有耐心。同时也很少人能够在投资方面成功。成功的人都必须是要有耐心的,所谓耐心是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也有个别人不小心赚到钱,跟你去澳门赌场赚到钱没有区别。但是作为投资来说,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东西,你不长期坚持,没有耐心就没有机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耐心是一个所谓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一定要具有的,如果你不具有就没有机会。”
邓永平在投资上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一再成功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维度,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不断的去努力、去研究。
同时要做属下愿意追随的、有领导能力的人,不能一味只想着自己,要让在一起的人共同发展,仅以此记录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中逐渐学习进步!
3.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8月1日晚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通过其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透露,再买10万股腾讯控股ADR。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1
伴随着腾讯控股(00700.HK)近日股价一路走低并跌破300港元,投资大佬段永平第4次买入腾讯ADR,共计涉资373.7万美元。 截止发稿,腾讯控股跌2.67%,报收291.6港元。
根据财联社8月1日电,知名投资者段永平在社交媒体表示,以37.37美元的价格买入了10万股腾讯控股ADR。
截止目前,段永平已进行四次抄底腾讯。最早从今年2月份开始,当时以53.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成交总金额约为535万美元。
对于腾讯控股的喜爱,不光只有段永平,公募基金也持有大量的仓位。据近日多家基金公司二季度报,公募基金对美团和腾讯控股的重仓持股规模都超过了200亿元。其中,美团被持有329亿元,较上期的持有市值也翻了近一倍,腾讯的持股总市值为207.47亿元,较一季度的208.58亿元略有减少,但仍是公募基金的南向最爱买的个股之一。
腾讯二季度发布在即,机构称下半年修复确定性较高
信达证券指出,预计腾讯控股 22Q2 营收 1341 亿元,同比下降 3%,环比下降 1%;毛利率42%,同比下降 3.4pct,环比下降 0.1pct;Non-IFRS 净利润 252 亿元,同比下降 26%,Non-IFRS 净利率 18.8%,同比下降 5.8pct,环比下降 0.1pct。
信达还指出腾讯22Q2业绩相对承压,主要由于疫情在部分区域爆发导致核心业务参与方的消费意愿不足所致,预计游戏及广告业务在下半年均有望实现逐步复苏。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2
在腾讯大跌之际,“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再次“出手”,豪掷2530万抄底。
而这也并非其第一次了。今年2月份,他曾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豪掷500多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30万元)抄底腾讯。
从段永平的投资风格来看,他今年以来一直坚定看好腾讯,曾放言称“越跌越买”。
豪掷2530万抄底腾讯
腾讯港股跌破300港元之际,8月1日晚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通过其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透露,再买10万股腾讯控股ADR。
这意味着,段永平斥资370万美元,约合2530万人民币,在美股买入腾讯ADR。
随后,段永平还表示,“从目前大家的心情看,继续跌是有可能的。”
截至8月2日10:24分,腾讯股价下跌3%报290.6港元,总市值为2.8万亿。
看好腾讯,曾放言“越跌越买”
从段永平的投资风格来看,他今年以来一直坚定看好腾讯,曾放言称“越跌越买”。
回溯来看,今年2月份,腾讯股价单月累计跌10.76%。段永平表示,“腾讯低过我上次买的价钱了,那明天再买点。”随后,他便在其社交平台评论区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动用资金达500多万美元。
到了3月上旬,段永平又表示,计划腾讯每跌10%,就加一次仓。
彼时,他表态要卖出伯克希尔B股以及苹果,用来抄底腾讯。
4月22日凌晨,段永平发帖称,自己刚以42.71美元买入腾讯控股。
今年以来,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之下,港股走势继续疲软。作为港股“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也难逃下跌命运。
11年前就曾表态看好腾讯
即便是港股疲态尽显,段永平也依旧坚定看好腾讯。这背后的底气,是其跟踪腾讯11年中而来的。
段永平因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2019年10月,段永平位居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351位,而他还是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导师、著名投资人……他拥有太多的光环,早前因成功上演了抄底神话而引起投资江湖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段永平的`雪球账号有超63万粉丝。简介中他表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喜欢的公司我会说的,不用问。"
记者此前采访过多个明星基金经理,不少都表示段永平是其欣赏的投资人,他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甚至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据网友整理,段永平首次在雪球上讨论腾讯,是在2010年12月,当时有网友提问:貌似大道好像对小企鹅不感冒啊?段永平回复称,“我一直觉得腾讯是不错的公司啊,就是不小心错过了不错的价钱。”
曾砸62万美元拍下与“股神”巴菲特午餐
2006年,时任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拍到巴菲特午餐。去赴约的时候,他还带上了当时还不怎么为人知的黄峥。
与其说巴菲特午餐改变了段永平,倒不如说是段永平借午餐向巴菲特做了一次学习报告。
早在2001年,段永平就自学投资,一年看了不下100本投资书籍,什么技术分析,趋势分析……简直是越学越糊涂,直到看到巴菲特的两句话:“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这两句话如醍醐灌顶。开窍之后,段永平就去押注网易。2001年底,他以1美元价格买进网易股票,不到三年,网易股价就飙升到了70美元,在华尔街的华人圈子之中得了一个“段菲特”的美名。
它曾表示,坚持投资腾讯的理由则是:腾讯符合他的标准,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都很好。
段永平2530万抄底腾讯,已是年内第四次3
前不久腾讯最大股东宣布清仓式出售腾讯股票,导致腾讯股价一路下滑,昨天更是跌破300美元,股价回到了5年前,这让不少投资者巨亏,然而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著名投资人段永平无惧下跌,再一次抄底腾讯。
段永平在某网站上的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昨晚宣布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价格是37.37美元,总价值约为373.7万美元,折合2934万港元。
他还表示,如果能到$30以下,我会再多买一些。从目前大家的心情看,继续跌是有可能的。
这已经是段永平今年来第四次抄底腾讯股票,最早公布的是2月份,段永平以53.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0万股腾讯ADR,预计成交总金额为535万美元。
今年3月15,段永平表示,将卖出伯克希尔,继续抄底加仓腾讯。他还发帖表示:“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put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4月22日凌晨,段永平再次发帖称,自己刚以42.71美元买入腾讯控股(ADR),并转发表示“分红的钱终于花掉了”。
最新数据显示,腾讯目前总市值为2.95万亿港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市值较最高点更是蒸发约4.4万亿港元(约合3.7万亿元人民币)。
4. 鹅厂跌成了鸟厂,段永平却进行了六次加仓,究竟是谁在减持腾讯股份
但腾讯开放或拥有投资价值的六个主要原因是,购买股票可以赚钱,购买股票可以购买公司。2017年腾讯回归不到200美元许多投资者都将腾讯的股价抛在了脚下,股价跌至每股211港元,我没想到第二天会有更大的风险,意外跌至200港元以下,这让许多投资者受益匪浅。投资者并不冷静,一段时间前,我想起了腾讯网民的讽刺:“GOS工厂在鸟厂,我不会摔倒。”
股市存在风险,我们都知道,我认为这位明智的投资者是一个长期愿景,他在投资理念上也非常谨慎,他投资的目标不是更好地了解公司,只关注长期长期以来,也许这是我们眼中真正的投资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仍然对稍微好一点持谨慎态度,毕竟,没有太多资产让我们挑战股市。
5. 段永平从一个打工仔到OPPO和VIVO的幕后老板的传奇故事
段永平,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普通家庭,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成为了文改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没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没能完成硕士学位。
1989年3月,来到广东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间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当厂长, 自 段永平接手后,亲自管理研发和营销两条线,很快, 游戏 机进入了段永平的视野,也是,1983年,日本任天堂开发的“Family Computer”红白机横空出世。此后,凭着“魂斗罗”、“超级玛丽”横扫全球,“红白机”销量突破6000万部, 由于进口机太贵,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消费的档次,于是段永平凭借着自己的专业,很快研究出属于中国的版的红白机,价格不到人家的四分之一,产品性能却是一样的机子。
1991年,在段永平的领导下,这家小厂更名为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专门从事教育类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和销售。同年6月,小霸王斥巨资40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则广告——“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的有奖销售活动“小霸王大赛”。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小霸王迅速占据国内 游戏 机市场的第一位。
此后,段永平深知家长们的消费心理,“光玩 游戏 是走不远的。”于是,1993年他创新性地加入了键盘,这也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小霸王学习机、复读机。
为了打出知名度,段永平在广告营销上下足了功夫,凭借 成龙的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让小霸王学习机、复读机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标配
可以说,小霸王是段永平一手打造出来的,在他加入的5年里,这家由亏损200万的电子厂到1992年的年产值1亿产值的小霸王公司,1995年再度辉煌,迅速攀升至 10亿产值。因此段永平也有了“打工皇帝”的称号!
1994年,段永平向集团公司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奖励有突出表现的员工。他认为,必须有更先进的激励机制,否则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但这个提议最终被怡华集团的高层拒绝了。
1995年,多次协商不成的段永平一气之下携6名骨干离开,在与中山市一江之隔的东莞创立了步步高。 由于离开小霸王时,有口头协议,段永平一年内不能和小霸王在同行业竞争,所以刚成立的步步高并没有进入 游戏 市场,而是转向了VCD、学生电脑和无绳电话机。步步高无绳电话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占得全国无绳电话市场第一份额。
很快,失去段永平后的小霸王迅速陷入低谷,产品不但没有竞争力,很多经销商也不断离开,两年后,小霸王 游戏 机便成功的成为了我们的记忆。
1996年底,段永平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1997年度黄金时间广告招标的竞标会上,以8012.3456万元是价码击败许多大老级别对手而中标,更是凸显了步步高的品牌价值。
段永平深信想要员工有最大的动力,就要给予员工股份,有了股份的员工才能把公司当成共同的事业。之后段永平不断地稀释自己的股份,从原先的70%多稀释到不到20%。 步步高也被段永平细分成几个独立的事业部,全部交给自己的得力心腹接手,沈祎接手通讯手机事业,金志江则任命为步步高CEO。黄一禾接手步步高教育,陈明永接手视听和OPPO。
2001年,段永平出资3000万成立高端电子品牌OPPO,由陈明永出任CEO ,年仅40岁的段永平决定退至幕后,他为了遵守太太的承诺,拿到绿卡就去美国陪太太。陈明永为了激励员工,也效仿段永平,不断稀释自己的股份,如今占股也只跟段永平差不多,其余的都是由公司员工持有。到2019年底,OPPO已经是全球前五的手机品牌。
虽然OPPO和VIVO已经不是同一家,但完全可以说是兄弟,不管是在设计,营销还是定价方面,都是非常的相似,销量也是非常接近,用的基本都是一致。
到了美国的段永平也没有闲着,对于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不能进攻实业,他便想到了投资,因为不懂,所以他发奋图强,此后的一年他看了100多本关于投资的书籍,直到看到巴菲特的两句话,“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2000年网易在美国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萧条期,股价从上市时的15.5美金一路下跌,最低跌至0.48美金,市值也从4.7亿美金跌到不足2000万美金,马上面临摘牌危险。 此时的丁磊找到了段永平,向段永平请教如何推广网络 游戏 《大话西游2》时,在他们的谈话中,让他了解到 游戏 市场非常大,网易股价被严重低估。” 于是2002年,段永平大量吃进网易股票,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前后购买了205万股,占网易的6.8%,仅仅两年的时间,网易凭借 游戏 业务起死回生,其股价飙升到了70美元,丁磊因此也成为了中国的首富。段永平也以70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得了近10亿多的投资回报,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价格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当时,他还带去了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黄峥。 他们是经由网易丁磊介绍才认识。两人刚好又是浙大的校友,都是高材生,所以关系相处得非常好。
黄铮听取了段永平的建议去谷歌公司工作至少三年,之后还投资了谷歌,当三年后黄铮离开谷歌的时候早已是身价百万美元。离开谷歌回国后,黄铮第一个工作就是加入步步高负责电商,并创立了欧酷,但是成绩却没有想象中理想。
段永平依然相信黄铮的能力,2015年,黄铮看到了更为低端的电商市场 ,段永平毫不犹豫的为他提供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当时很多人都非常的质疑拼多多的质量和前景,但是段永平却说,给黄铮十年,他会让大家看到他的不同之处。
2019年8月,创业仅四年的拼多多市值超过了网络了,成为了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我们不能不说段永平的眼光确实是很好。
段永平不但是个中国企业家的传奇,也是慈善机构的传奇,2005年,段永平在美国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主要负责教育领域的慈善捐赠。3年后,他又在中国注册了心平公益基金,同样也是用于教育。 而且他还向自己的母校浙大和人大共捐赠4.47亿元。
他常说的一句经营秘诀就是:本分加平常心,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都应该是以平常心对待。个人觉得他不但是有平常心,还非常有爱心,非常注重教育事业。他的故事在我们家乡就是一个传奇,一个值得任何人学习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