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一般公司上市多久之前可以开始认购内部职工股
一般在公司改组(上市前一年)前开始认购内部职工股。
内部职工股要锁定24个月才能转让或者抛出。
内部职工股跟原始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存在时间上差异,有时间成本。
内部职工股不一定是一元一股,包括原始股也不一定是一元一股的,价格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当年的每股净资产和市盈率来确定的,具体也还要参考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❷ 员工内部持股,所谓股票的归属期什么意思呢
你好,你所提问的员工内部持股股票归属期的意思如下,该解答供你参考: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够出售手中的股份一般是一年,然后陆续可以出售一些手中的股票。所谓股权归属期是指期权;针对内部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往往会设置业绩目标和工作年限,只有实现了目标并且在公司待够一定时间,方能获得相应的股权。据员工是否直接占有股份或者享有期权将员工持股分为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直接持股在法律上面临着持股自然人资格确定标准不明确,持股人数超过法定人数等问题。而间接持股中需要确认显明股东主体形式,明确隐名股东评价标准。
另外为你补充一下,RSU指的是受限股票单位,而RSU的本质是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卖出,或者说不能上市流通。这个期限通常为4年。而且能获得RSU的员工是很多的,而且RSU对工作年限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是全员持股期权,而且通常有一个较长的工作时段,否则没法兑现。而且受限股票单位与期权的概念又不一样,RSU和Option一般都是逐年实现的,而Option于RSU又不一样,Option不是赚取完全的股票,而是赚取差价。
在职场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员工持股是职场最好的“造富机器”。这样的计划不仅公司喜欢,员工更喜欢,投资者也十分追捧。而如今的职场,员工持股计划却慢慢“变了味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员工持股变为股东减持套现的接盘工具、定增募资的资金渠道,甚至有公司将其当作市值管理的手段只为拉抬股价,逐渐偏离了员工持股参与公司成长共享发展利益的初衷,还是需要谨慎考虑。
❸ 公司对内部员工的股份该怎么分配
(1)目前的股份结构不用变化,仍然按照各出资人的出资比例分配。或者说原始出资人的持股比例按出资比例分配。
(2)然后由公司股东会做出一个决议,授予需要被激励的核心员工一定的股票认购权利。第一,股票认购价格等于原始股东的认股价格,比如说一元钱一股;第二,根据重要程度授予不同的员工不同数量的股份;第三,一定要达到一定的业绩条件之后,这些员工才能真正获得股份,比如每年净利润XXXX万元,或者每年净利润增长百分之XX。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他们有以原始价格获得股票的权利,有奔头,有干劲;第二,他们要努力才能获得这些股票,所以,他们会更加努力。这是两全其美的方案。要是万一业绩达不到因此而得不到股票,他们也不会埋怨股东。
❹ 员工持股的股票有哪些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价的刺激作用一般都非常显著。据统计,截至5月22日,150家公司在首次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后至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近30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倍,恒顺众升(300208)、蓝盾股份(300297)、特锐德(300001)、迪安诊断(300244)、利欧股份(002131)、朗姿股份(002612)等涨幅都在两倍以上。而在已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48家公司中,美亚光电(002690)、苏宁环球(000718)、御银股份(002177)、苏宁云商、金龙机电(300032)、宗申动力等多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账面浮盈也一倍有余。
相比之下,那些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但涨幅落后的个股,或者属于超大盘股,如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或者所属行业不是热门板块,如通源石油、杰瑞股份(002353)的主营均与油田密切相关,伊利股份(600887)、贝因美则是增长平稳的乳业股。
综合而言,股本较小的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整体相对于大盘股的爆发力更胜一筹,适合于激进的投资者;而稳健的投资者则不妨关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伊利股份等。同时,如果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之际还伴有高管增持、股权激励、业绩大增、并购重组等诸多利好,这样的公司更值得中长期关注。
❺ 所在公司准备上市,他们的职工内部股能不能买
如果说公司准备上市,一般来说,我们的职工内部股份是可以买的,但是股票都是有风险的,不是买了就会一定赚钱的路,所以买之前也得留心。
职工们是可以买的,并且我认为很值得去买,一般都是给员工们带来很好的收入的。
❻ 签的一家公司有员工持股的福利,想问下,公司内部员工的股份和股票市场上买的那种股票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
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已经上市的公司没有额外的好处,就跟买普通股票一样。
❼ 内部职工股上市后多久可以卖,交兑吗
内部职工股是公司内部职工作为投资者持有的公司发行的股份。此类股票可以是将公司利润按股份无偿分配给公司内部职工,也可以以低于正常股票票面价值的价格出售给内部职工,也可以利用一部分利润来缴付内部职工股股票的股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内部职工股股票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放内部职工股使职工兼具公司股东的地位,将公司的经营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直接相联系,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内部职工股的转让是有条件的。首先,内部职工股只能在企业职工内部发行,不得向社会公开发行;其次,内部职工股的转让是有期限的,即其只能在配售后三年期满才能上市转让。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03-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内部职工股如何计算股份,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呢
给员工发股票是一种奖励分红措施,也是对员工一种促进。你拿到本公司的股票到年底你持有的股票可以参加公司的分红,你这样也是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参与者,也是股东也是老板。这样一来你就感觉公司就像自己开的一样,你就会加倍的工作一心一意对待公司。是一种管理和促进员工的手段。
拓展资料
1、公司职工股,是本公司职工在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时按发行价格所认购的股份。按照《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司职工股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总额的10%。公司职工股在本公司股票上市6个月后、即可安排上市流通。
2、内部职工股和公司职工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国进行股份制试点初期,出现了一批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只对法人和公司内部职工募集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血称为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作为投资者所持有的公司发行的股份被称为内部职工股,1993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规定停止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和发行。
3、所谓内部职工股,是国内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又一颇具中国特色的“遗留问题”。目前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总体安排中,对内部职工股应属何种性质、具有何种权利与义务(是作出补偿的主体还是接受补偿的对象),并没有明确的说明。
4、按照有关上市公司发行与上市的法律法规,合法的内部职工股在公司上市满三年后,可以上市流通。有关权威人士认为,一个简单和直观的分析结果应该是:这部分内部职工股,在其获准上市流通后,应视作是流通股,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具有参与流通股股东对改革方案的表决并获得非流通股所支付的“对价”的权利。
❾ 什么是公司职工股 内部职工股
公司职工股
就算员工持股计划
按照内部价会低于市场价
❿ 公司要内部职工持股了,买还是不买
具体得看公司的情况。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通过股价来进行参考;而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话,你就必须得了解公司的业务好不好,发展前景大不大,这也是购买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员工持股计划是让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或金融机构来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而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一般员工持股都会让员工以相对低的价格来买入自己公司的股份,也就是低价入股。但低价入股并不代表公司股票就真的值得买,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通过股价来进行参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话,你就必须得了解公司的业务好不好,发展前景大不大,这也是购买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在考虑是否入股的时候还需要警惕,如果公司要求你入股后要不断发展内线的话,这很可能是传销的骗局,一定不要上当受骗。
拓展资料:
从企业经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聊一下员工持股计划加入与否对劳动者的一些影响,以做出正确决定:
一、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最关键
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劳动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与一般股民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不同,劳动者作为公司的员工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购买公司股票之前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一般已经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有利于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决策。
对于劳动者而言,首先不要过于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而是要注意当前公司的盈利情况是否符合正常,经营业绩是否真实等。
二、个人经济情况要考虑
劳动者即便同意加入员工持股计划也要结合个人经济情况来确定在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购买数量。
对于劳动者而言,这种购买行为仍然属于投资,须知所有的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兑现的业绩考核要求往往并不简单。实务中有的劳动者自己没有资金就从亲戚朋友处借款,甚至接受朋友的委托来代为购买公司股票。这种高风险操作对劳动者而言与劳动者的抗风险能力并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