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盾股份挂牌上市时间
金盾股份上市时间:2014-12-31 公司名称: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ZHEJIANG JINDUN FANS CO., LTD.
A股代码:300411 A股简称:金盾股份
证券类别:深交所创业板A股 所属行业:机械行业
上市日期:2014-12-31 发行市盈率(倍):22.92
网上发行日期:2014-12-19
发行方式:网下询价配售,网上定价发行,市值申购
每股面值(元):1.00 发行量(股):2000万
每股发行价(元):12.80 发行总市值(元):2.56亿
首日开盘价(元):15.36 首日收盘价(元):18.43
❷ 草根创业者为何坠楼身亡留下百亿债务
今年1月30日下午5时许,金盾股份(300411.SZ)董事长周建灿意外坠楼离世,生命定格在了55岁。
此前,金盾股份原董事长周建灿坠楼事件发生后,浙江上虞当地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应急小组进驻金盾集团。截至目前,周建灿涉及债务约1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及民间借贷将近80亿元,金盾集团目前已进入破产重整阶段。受上述事件影响,金盾股份自2月1日起停牌至今。
截至目前,金盾股份被债权人起诉或申请仲裁的案件有32宗,其中:3宗案件债权人已撤回起诉或仲裁;有2宗案件法院已裁定中止审理;有2宗案件法院已裁定驳回债权人诉求;尚在审理过程中的诉讼案件为23宗、仲裁案件为2宗。
同时,目前金盾股份共有13个银行账户处于冻结状态,被冻结额度合计为178483.60万元(该统计口径存在同一裁定书被不同银行多次冻结,累计计算的情形),实际被冻结的账号内余额总计约为4131.31万元;除银行账户被冻结之外,公司名下的14处房产、3项商标权、红相科技100%股份、中强科技100%股权也被查封。
内容来源:凤凰网资讯
❸ 金盾股份明天复牌不
金盾股份明天不糊开牌了,但是,至少会在2015年8月21日,复盘的。
❹ 股票中埋地雷是啥意思
埋地雷是预埋单的一种,预埋单买在低价位叫埋地雷。
首先,预埋单是证券买卖中的一种下单(委托交易)方式。就是预先估计好一个买卖价,提前填好后,先行递交给证券营业部的交易单。股市里对此种买卖有个形象的比喻:卖在高位的叫“挂篮子”;买在低位的叫“埋地雷”。
绝大多数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的人其实都不能直接参与交易,而是委托具有会员资格的券商进行。每笔操作,投资者都要向券商提供买入品种,价格等信息,即称为下单,券商再更据你的下单信息代理你完成操作过程。
预埋单特点:
预埋单的好处是可以提前布局好买入点和卖出点,达到快人一步的效果,但前提条件是要有良好的趋势判断能力。
注意:预埋单功能是由券商(你的代理商)提供的,具体功能和可操作时间当然也由其确定,与交易所(如上证,深证)无关,最终提交单子到交易所仍然是在正式交易时间。
❺ 金盾董事长坠亡是什么原因
在1月31日临时停牌一天后,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金盾股份,300411)于当天晚间公告,2月1日开市起停牌,预计时间不超过10天。
金盾股份的停牌,并不是要出利好,也不是要接受处罚,而是公司的董事长周建灿,1月30日去世了,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还未确定。
金盾股份方面介绍,2017年金盾集团征用了企业所在小越工业园区的2000多亩地,用于建造集团大楼。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金盾消防工厂建设相对完整,大片地块芦苇杂草丛生,仍是一片荒芜。
❻ 金盾股份何时复牌,走势如何
具体复牌日期要关注每日的上证公告、
❼ 金盾股份董事长为何会坠楼身亡
据公众号浙股消息,30日下午5时许,一公司董事长周某坠楼身亡,后经多方消息证实坠楼身亡者,系当地创业板上市公司金盾股份(300411,股吧)董事长周建灿。
2014年9月28日晚,时年55岁的闰土股份董事长阮加根,突然从闰土大厦26楼办公室坠楼身亡。次日,上虞官方发布,阮加根生前有焦虑、抑郁倾向。阮加根逝世后,其女阮静波(1987年出生)接任董事长职务。
目前,金盾股份尚未就董事长“坠楼”一事发布公告。坊间传言,周建灿“坠楼”或与资金压力有关。
❽ 浙江商人欠债近百亿坠楼身亡有最新进展吗
浙江绍兴商人周建灿坠楼身亡近3个月后,关于他留下的近百亿债务处置,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5月1日,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金盾股份,300411)发布公告,对前董事长周建灿坠楼死亡后遗留下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说明。公告称,周建灿控制的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的自查结果显示,周建灿、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涉及到的债务总额约为98.99亿元,其中金盾股份被牵涉到的债务及担保金额约为29.11亿元。
有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上市公司方面与周建灿儿子周纯及其夫人和母亲达成一致:以周建灿父子持有的上市公司26.25%的股份作为筹码来偿还债务。目前有6家央企、国企在谈,其中有3家已经完成尽职调查,其中一家央企可能性最大,与上市公司方面已接触10来次。
按停牌前股价计算,金盾股份总市值为93.16亿元,周建灿父子所持上市公司26.25%股份的市值约24亿元。
“人家是10个瓶子7个盖子捂,周建灿弄到最后是10个盖子3个捂,已经没有办法了。”这名知情人士说,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以及到期债务,成了压垮周建灿的最后一根稻草。
两年间付了17亿利息:一笔2.1亿元借款,利息还了5.9亿
对此,上市公司金盾股份也在配合周纯接触外部投资机构,希望通过引入外部投资机构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以及处理公司牵涉的债务和担保方式,来化解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
金盾股份5月1日的公告称,周纯与外部投资机构谈的接盘方案基本框架已经确定,将通过组建“专项并购基金”及“债务重组转向基金”的方式,来完成对周氏父子持有股份的接盘和公司被牵涉到的债务和担保的重组。
接盘者可能是国资。上述知情人士称,“目前有6家央企、国企在谈,其中有3家已经完成尽职调查。”
根据金盾股份5月1日的公告,现因相关方案的实施涉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5月2日起继续停牌1个月,预计将不晚于6月1日开市起复牌。公司继续停牌事项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若该议案未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股票将于股东大会后的次一交易日开市起复牌。
上市公司银行账户实际被冻结金额4131万
随着案情进一步明朗,上市公司金盾股份在此案中受影响的程度也进一步清晰。
根据金盾股份的公告,自2018年2月11起,上市公司陆续公告了其受到法院或仲裁机构送达的诉讼材料,据了解,公司共收到诉讼案件32宗,涉及标的金额20.48亿元。
而这32宗案件中,以上市公司名义作为主债务人的共11宗,涉及标的金额合计为4.01亿元;以公司名义作为担保人的共21宗,涉及标的金额为16.47亿元。
根据金盾股份公告,截至目前,已有3宗案件的原告或仲裁申请人撤回起诉或仲裁申请,2宗诉讼案件法院已裁定中止诉讼,4宗诉讼案件法院已裁定驳回原告起诉,上述9宗案件涉及标的金额共6.84亿元;其余23宗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
一位接近金盾股份的人士称,余下案子将在5月底前可以解决,在上市公司被牵涉的所有诉讼仲裁案件中,都存在周建灿、周纯、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分别或共同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情况,而这些诉讼仲裁案件中所涉及的相关借款,都没有进入上市公司的账户;经上市公司自查,上市公司也这些债权人也没有借款关系或者担保关系。
“还有一点对上市公司比较有利的是,这些债券很难与上市公司形成表间代理关系,这也是这些案子能在短时间能解决的原因。”该人士表示。
早前,金盾股份方面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这些诉讼导致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但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生产没有较大影响。”
金盾股份5月1日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仍有13个银行账户处于冻结状态,银行账户被冻结额度合计为178483.60万元(该统计口径包括了法院同一裁定书在不同银行重复冻结累计计算的情况),实际被冻结金额为4131.31万元;除银行账户被冻结之外,公司名下的14处不动产、商标注册号为5680379、10085678、5183700号的商标所有权、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9%股份、江阴市中强科技有限公司100.00%股权、浙江金盾电力设备检修有限公司51.00%股权、浙江金盾风机装备有限公司100.00%股权被查封;另外周伟洪在江阴市中强科技有限公司利润承诺期间2018-2019年度应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金盾股份公司的净利润中的7300万元亦被法院冻结。在公司收到的所有查封冻结裁定中,均存在周建灿、周纯、金盾集团及相关企业分别或共同作为被保全人的情况。
公告续称,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对公司的经营没有较大影响;公司不动产、商标权、子 公司股权及周伟洪在江阴市中强科技有限公司的利润承诺被查封冻结,不影响公司对不动产、商标的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不影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的所有权,该些财产的查封冻结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和生产造成影响。如有最新进展,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来自:澎湃新闻
❾ 商誉减值是坏事吗
有坏有好,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分析和辨别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商誉减值?我们得知道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值钱。
举个例子,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的内在价值是1000万,而上市公司花了1个亿完成并购,那么这个并购公司的商誉就是9000万!但是在并购之后,这家公司所提供的价值,业绩出现了下滑,造成了商誉只有5000万的水平,那么其中降低的幅度(9000-5000=4000万)就是商誉减值!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商誉计提?商誉计提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额收益)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
第三个问题,商誉计提有什么套路?商誉计提俗称“大洗澡”,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现在被大量的公司运用,来作为一个欺骗散户投资者的把戏而已!
1)通过商誉计提来进行大幅做低当年的业绩,把曾经,现在,甚至未来的支出和亏损一并归纳到商誉减值中,造成一种“业绩亏损”的假象!
2)通过业绩大幅亏损的“假象”,进行做低自己的股价,从而配合主力或者自身,进行一个低吸!
3)在未来的年报行情里,公司只要是正常运营,那么就算是小小的盈利,对于上一年的“商誉计提”来看,都是大幅度的业绩增长,那自然会体现在股价上,造成水涨船高的局面!
4)利用业绩大幅增长,从而高位获利!
所以说,商誉计提,对于许多上市公司来说,是配合主力洗盘,甚至布局于未来年报行情的一种手段!那么对于许多不明白,不懂的散户来说,就会被骗,从而被割韭菜!当然了,也会有许多上市公司鱼目混珠,把亏损和商誉减值混淆,从而“偷梁换柱”蒙蔽投资者视线!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目前大批公司商誉计提!第一个原因:
2018年已经是A股大级别熊市的底部区域,2019年是一个熊转牛的周期,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看准了未来的机会和行情,所以进行一个集中的商誉计提,从而制造未来的热点,炒作概念,为推高股价做准备!
第二个原因:
许多垃圾股面临着2年的业绩亏损,所以想要通过“2+1”的模式逃避三年连续亏损出现退市的情况,所以在第三年里,出现了商誉计提,想要鱼目混珠!
第三个原因:
券商法未来大概率会提高处罚力度,对于193条的业绩造假行为处罚也会提高一个处罚金额的上限,甚至还会对于责任人“刑事追究!”所以大批有问题的上市公司想在真正实施之前自愿招供,自行爆雷,甚至通过商誉减值来混淆视线!
总结 虽然说,对于现在A股出现大面积“业绩变脸”,“大洗澡”的情况来看是非常动荡的,但是长远来看,也奠定了在2020年2021年里,A股的走势会有一个不错,向上的趋势!
只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定要擦亮眼睛,远离通过“商誉减值”把戏,进行“大洗澡”的垃圾股公司,而布局那些优质的、股价处于底部区域的绩优股,这样的话,商誉计提才是一个利好,否则就是大利空!
码字挺辛苦,记得看完给个赞和关注哦。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商誉减值这个词在2018年底-2019年初火了一把,因为商誉新规导致大量企业计提商誉,商誉减值成了2018年业绩变脸的最主要原因。今年1月,业绩预告中含“商誉减值”的多达300多家,1月29日一天,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商誉减值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1月底的最后几天,因商誉业绩变脸导致接连几天的百股跌停。
什么是“商誉”?
无收购,不商誉,只有在企业收购的过程中,才会有商誉产生。收购方首先要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估值。这个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看到的实际价值,比如说企业的设备,驻地等有形的价值;另一部分是企业能创造的价值,比如说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每年可以为企业设计出几套大火的服装而创造的价值,这部分就是无形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溢价,就是收购方为收购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估价,也就是无形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就叫做商誉。比如说,A公司花10亿收购B公司,而B公司的有形(公允)价值为5亿,那么这5亿的差价就是商誉。
商誉指的就是无形的价值,因此多存在在媒体、软件、 科技 含量高的服务业中,蓝筹企业相对较低,因为蓝筹企业大多是重资产企业。
为什么要“减值”?
商誉减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调整财报的平衡器,比如说,A公司收购B公司时,经济环境好,刚好B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一年可以创造2亿的利润,这时A股公司溢价2亿收购并不吃亏。因为,B公司的有形价值+创造的价值就值这个价格,合并完成后,财务并表,反而会加大自己的利润。但是,收购完成后,经济环境变差,B公司业绩下滑,换言之,B公司创造不出原来的利润,那么A公司就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
原因很简单,A公司做一笔赔本的买卖,收购的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因为企业做大了,税收确实实在在的增加了。这样,A收购的企业没有给自己盈利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税收,还会造成自己的股价下跌。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商誉减值,通过商誉减值把利润做成负值,造成企业业绩亏损的事实,那么就可以省下大笔的税费。同时,因为商誉减值后的基础低,为企业下一期的业绩逆转做好了基础,很完美的计划,少交税,业绩逆转,股价上涨。因此,一般在业绩不及预期时,企业会采用这种方法,一次性计提商誉,牺牲一年的业绩,让接下来几年的财报都很好看,其实这才是商誉减值的动机,也可以称之为业绩洗澡。
商誉减值是坏事吗?
正常的商誉减值自然不是坏事,这就好比本来只需要交1亿的税,你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去交2亿,企业自然不好受,商誉减值只是让企业回归正常水平。但是,有些企业却在钻制度的漏洞,比如说本来计提1亿的商誉,却非要计提2亿,这样可以把下年的业绩做的更好看,俗称的财务洗澡,今年业绩大跌,下季度业绩大涨,造成业绩逆转的假象,经营上根本没什么改变,只是玩了把数据 游戏 ,就把明年的业绩做的很靓丽,这就是坏事了。
总结: 商誉减值对于正常经营的公司,因为经济环境导致的业绩下滑,商誉减值只是回归正常,是好事,有利于企业的更 健康 的发展;但是,对于玩数字 游戏 的企业,牺牲一年业绩,做好以后几年的业绩,抬高股价,便于套现,这样的企业自然不是好事。当然,对企业本身来说是好事,对股市、对交易者来说不是好事。因此,对于商誉减值要分别对待,重点关注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正常的商誉减值无所谓,但是玩数字 游戏 的企业,坚决不能碰。
在我看来,判断商誉减值好坏的唯一标准应该是,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符合,就是好事!然而,对于财务报表的不同使用者来说,站在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对商誉减值的好坏判定各不一样。下面结合金盾股份的案例,来详细说说。
多数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希望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越大越好,收购的子公司价值越高越好,所以在确认商誉价值的时候,都会过于乐观。
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后,再通过收购时虚增商誉价值,圈钱后再套现。收购企业不能够实现经营承诺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管理层总是找千万种借口避免商誉减值或是少记减值。
根据金盾股份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金盾股份对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江阴市中强 科技 有限公司确认了934,622,970.60元的商誉,然而在2016年、2017年度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的情况下,未考虑对企业后续经营的影响,加上2018年仍然无法实现业绩承诺,连是否能够中标预测的重大销售合同都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在金盾股份2018年年度报告中,突然对对江阴市中强 科技 有限公司的商誉全额计提了减值。
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管理层来说,商誉减值是坏事。有些时候,实际控制人还需要对商誉减值向上市公司兜底,管理层还需要向公众公开道歉,更加严重的情况,违法《证券法》时,还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对于小股民,好坏参半 对于已经持有商誉减值上市公司的小股民,多数情况下是坏事
其实,A股小股民最怕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某些人利用可以内幕实情,进行买卖操作,牟取私利,而自己却蒙在鼓里。
对于已经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小股民来说,毕竟有着一颗“老母亲”的心,希望“亲儿子”越走越好,所以希望上市公司的商誉价值不存在一点水分。
一旦上市公司的商誉发生减值,自己持有股票的内在价值就会减少,也必然反应到二级A股市场,导致股价下跌。
金盾股份商誉暴雷虽然在4月26日才通过官方途径对外公告,但是公司股价一波拉升之后,从4月2日13.01元/股的高点,一路下跌至4月26日的9.08元/元。通过拉升,大量地点买入进度股票的投资者,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已提前获取到内幕实情,并且于4月26日公告日前抛售赚取利差。
商誉减值一般都金额较大,影响较广泛,就会导致持有股票的小股民,财富大幅度缩水。
对于准备持有商誉减值上市公司股票的小股民,多数情况下是好事
尚未买入高商誉上市公司股票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商誉水分太大,将要大幅度减值,或是上市公司已经公告计提商誉减值的,多数情况下,应该会立刻停止买入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商誉减值不只是一个会计处理那么简单,反应了被收购公司的未来几年的经营成果已不能够实现预期、资产质量严重降低等其他恶化迹象。这些迹象有时候甚至于会对上市公司其他分部产生不可逆的重大影响。
所以对于计划购入商誉减值上市公司股票的小股民,了解到商誉减值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的影响之后,有利于做出是否购买的判断,所以说是好事。
对于监管层,最好不减值,减值常态化 对于证监会、财政部等监管层来说,并不希望多家上市公司突然发生商誉发生大面积的减值,导致A股减值大幅度缩水。希望上市公司在收购时,商誉价值做得扎实点,后续商誉减值少点;当然由于市场环境的突变,企业经营未知的恶化,商誉减值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商誉减值,只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鼓励实现常态化,反应真实的情况。
由于2018年财报之前,监管层未对商誉进行过严格的把控,2018年底,证监会一纸公文,要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对商誉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导致引爆了整个A股市的上万亿商誉埋雷!2018年度商誉减值率由2.82%大幅度提高到12.70%,商誉价值总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总额由367.04亿元增加到1,658.61亿元。
这虽然不是监管层想到看到的结果,但是通过这次整顿,对A股上市公司商誉进行了彻底清查。彻底杜绝后续年度再次出现这样大幅度的波动,实现商誉减值常态化。
商誉减值肯定不是好事。
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大批公司发布商誉减值公告,以其中的一家公司天神 娱乐 为例,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48.1亿元。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一共计提63.97亿,最终造成了天神 娱乐 2018年业绩亏损高达71.51亿元,而天神 娱乐 目前的市值仅有35亿, 这意味着天神 娱乐 把两个自己都亏出去了 ,触目惊心。
当然,有人认为,商誉计提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笔商誉已经是不可能收回来的了,迟早要计提,一次性计提之后,全部处理完了,也就是财务“大洗澡”,之后就可以轻装上阵,比如下一年利利润只要还不错,就能实现大幅的增长,而股民炒股不看利润统对值,只看增长率,如果这一年巨亏,下一年盈利几百万,业绩增长无数倍,到时就可以猛炒。
对于炒作而言,确是如此。但对于公司实质来说,商誉是非常大的利空,商誉一般是当初高溢价收购公司,业绩承诺无法达成,证明了收购的是“劣质资产”,基本上可以确认这笔钱花得很“冤枉”,而这笔钱当初是实实在在的现金啊,都是从市场中融资来的,最后又套现让散户接盘的资金,钱已经打水漂了,怎么就成了利好呢?
商誉计提,造成实实在在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净资产大幅下滑,上市公司即便是接下来持续盈利,也需要很多年才能把这笔钱赚回来,公司价值大幅下降,根本不是什么利好,也不是轻装上阵,而是公司巨大的经营(投资)失误后的无奈之举,把商誉当成利好,仅仅是投机客们自我安慰的借口。
商誉减值是坏事吗?
商誉是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它是并购价值超出被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并等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品牌价值。
商誉减值是由于未能完成业绩承诺或者业绩出现亏损而进行的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具体是不是坏事,需要看从谁的角度来看。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这里需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经营正常,业绩有保证。这时候的商誉减值,将会吞噬不少利润,超出市场的预期,算是爆了一个业绩雷。公司的股价就会出现不小的跌幅,很有可能就此走熊。
二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常年游离在亏损的边缘。这时候再来一个商誉减值,说实话,上市公司倒是会觉得虱子多了不咬,索性通过商誉减值亏个够,一次性的将所有可能减值的资产,集中减值处理,俗称洗大澡!财务洗澡之后,公司将会甩掉包袱,重新出发,未来年业绩增长打好基础。此时,商誉减值未必是坏事。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 被投资公司商誉减值,势必会传导致股票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是极大的利空。不少谨慎的投资者,都会远离商誉占比过大的公司,尤其是在财报公布的时间窗口。
结语:高商誉并购意味着被并购方的高业绩承诺,意味着并购方的高风险。一旦出现减值,必定会引发股价的剧烈波动,无论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讲都不是好事。只是选择合适爆雷的时机,可以帮上市公司集中处理亏损业务,化腐朽为神奇。
看你是自提商誉还是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商誉减值看你是主动提的减值还是被动提的减值,如果本年公司盈利比较多,主动提商誉减值,利润就会下降可以少交所得税,这时对公司就有利。如果确实是公司商誉贬值了,公司又亏损,那对公司很不利。
好事
商誉减值,当然是不好的(少量极个别除外)。至少我看来不好的是有二点,1、当初溢价购买资产的时候,没有为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起到尽责。2、不排除大股东洗钱的嫌疑,所以我对这类有商誉风险的上市公司一概不碰,真实的好公司多的是,何必去碰这类没有诚意的公司。
[商誉就是一把双刃剑,要客观正确的看待]
1、资本市场,路远坑深。顺风时商誉名叫小甜甜,逆风时商誉变成牛夫人。资本市场,路远坑深。顺风时商誉名叫小甜甜,逆风时商誉变成牛夫人。
2、作为小散的我们需要格外留神,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除了用它来看盘以外,还得用它来发现套路。比如,在牛市中高溢价吃进很多公司,大规模搞并购外延式扩张,账面积累了大量商誉的上市公司,在如今股市下行或者说低迷期间,就一定要擦亮双眼,巨额商誉很有可能是上市公司在牛市埋下的地雷,要小心了!
3、没有买卖就没有商誉,一般所说的商誉是并购重组而来,虽然上市公司也会自己产生商誉,但这种自创的商誉没有放到市场中进行公平交易,无法形成公允价值,出于谨慎考虑公司较少将这部份列入商誉。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随着A股并购重组的增加,沪深两市的商誉价值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4、都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并购时一掷千金的豪赌,若没有未来业绩支撑,终究会以巨额的商誉减值和公司利润下滑来还债,如此的商誉终成企业的“伤誉”。
在股市中经常会碰到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情况,很多股民对一家上市企业商誉的价值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不明白什么是商誉减值。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上市公司商誉,以及商誉减值对该公司股票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
其实商誉对上市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一定的价值。假设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的内在价值是5000万,而上市公司花了1个亿完成并购,那么这个并购公司的商誉就是5000万。但是在并购之后,这家公司业绩出现了下滑,造成了商誉只有1000万的水平,那么其中降低的幅度(5000-1000=4000万)就是商誉减值。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玩法,就是通过商誉计提来进行大幅做低当年的业绩,把企业大部分的支出和亏损一并归纳到商誉减值中,造成一种“业绩亏损”的假象。通过这种方式做低自己的股价,从而配合主力或者自身,进行一个低位吸筹的操作。而在未来的年报行情里,公司只要是正常运营,那么就算是小小的盈利,对于上一年的“商誉计提”来看,都是大幅度的业绩增长,那自然会体现在股价上,造成水涨船高的局面。
而在2018年A股大级别熊市的底部区域中,有些业绩还可以的上市公司看准了未来的机会和行情,所以进行一个集中的商誉计提,然后慢慢制造未来的热点,配合概念炒作,为推高股价做准备。同时也有许多垃圾股面临着2年的业绩亏损,所以想要通过“2+1”的模式逃避三年连续亏损出现退市的情况,所以在第三年里,出现了商誉计提。
虽说现在A股出现大面积商誉减值的情况,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动荡,但是长远来看,也奠定了未来市场向好的一个基础。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要远离通过商誉减值,进行洗盘的垃圾股票,找机会布局那些股价处于底部区域的绩优股,才能把商誉减值的利空因素,变成自己操作上的一个利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