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是利好还是利空
第一、股票质押,英文是pledge of shares,是一种和减持股份一样非常常见的融资方式。
1、从业务定位来看,股票质押交易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资金融入方为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且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经营周转,与其他杠杆资金加杠杆用于购买股票有明显不同。质押其实就是债务人将动产或股票移交给债权人,当债务人不能够偿还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动产或股票进行拍卖或占有以偿还债务。
2、股票质押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说把股票当成自己的动产抵押给他人或银行,换来运作的资产即金钱。一家商业银行接受的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一家证券公司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并且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被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20%。
第二、所谓利好,是让股价上涨的信息;而利空则是让股价下跌的信息。那么,股权质押利好还是利空呢?
1、股权质押是利好还是利空,其实是无法直接判定的。它应该算是一个中性词。
毕竟股权质押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而已。举例来说明,就是A股东缺钱了,就把手上的股票作为标的物质押给B机构,然后B机构就会借钱给A股东用。而在到期的时候,A股东就需要把钱还给B机构。
2、而B机构为了防止A股东还不起钱,就会和A股东约定红线。比如股价跌破预警线的话,A股东就需要补钱或补股票给B机构。
而且基本上没有哪一家上市公司没进行过股权质押。股权质押反应的是股东的融资需求,而融资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不过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本身负债率就很高的话,那么若大股东的质押率也很高的话,就很容易导致股价下跌,甚至跌破预警线却无股可加,无钱可补,进一步加剧股价下跌。
『贰』 股票质押意味着什么
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是指借款人以其自身或第三人持有依法可以转让和出质的某上市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股权质押贷款是在融资担保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融资机会,有助于这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加速其产品更新换代及产业化进程,成为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救命法宝。
至于部分解除质押,其实是很正常的做法。作为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来讲,对于资金的使用肯定有其固有节奏和计划,那么有计划的进行股票的管理,资金流的控制,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股票质押有双面性:
一是说明公司或大股东的资金紧张,基本面转差。
二是股票质押了意味着就没有卖出的可能,对市场抛压减小。所以不能简单说是利好还是利空。建议是,关注股东后续动作,若是将解除质押的股票再融资,是利好。若是将解除质押的股票套现,然后投向并购重组等战略实施也是利好。
一、解除质押股票会涨吗?
股票质押时,市场上流通的股票量要变少,使股票似乎变得金贵起来,股价可能要上涨;反之,解除股票质押时,流通股增多,可能下跌。
但因为股权质押有质押率,股价跌至一定比例触发警戒线时需要补充质押物,股东为缓解资金压力多会维护股价不至于跌至警戒线位置。
二、股票质押能否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叁』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利好还是利空
股票质押是股东的需求,与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无关,不能算利好也不能算利空
『肆』 上市公司把股票质押给证劵公司目的
要钱啊
『伍』 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如何办理质押业务
股票质押本质上来说就是抵押贷款,如果公司大股东缺钱了又不能或者不想卖出股票,这时候他们就可以把持有的股票作为抵押担保品,向证券公司、银行、信托等机构借钱,到期后偿还全部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这部分质押的股票就可以解冻了,你可以选择再次质押或是卖出,都是没有问题的。办理股票质押业务需要注意的几点主要有:向谁申请办理股票质押
股票质押是一项很常见的业务,国家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并鼓励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常见的股票质押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场内质押,主要是质押给证券公司。另一种是场外质押,主要是质押给银行、信托等机构。
什么样的股票可以用来质押
如果是上市公司股票,可以通过场内和场外方式办理质押,但限制转让的股票不能用于质押;非上市公司股份在工商机关办理出质登记之后可以用于质押和转让。另外,已经出质的股票没有解除质押之前不能再次质押,除非股票出质方同意二次质押。已经被法院冻结的股票或股份在没有解冻之前,也不能办理质押业务。
通过股票质押可以借多少钱
这个问题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质押率,我们知道股票的价格是一直变动的,所以券商和银行这些机构也不知道你质押的股票应该估值多少。为了避免损失,通常会“打个折”后再借钱给你。那么打几折合适呢,一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质押率分别为50-55%,40-45%,30-35%,并且多数是在40%左右上下。打个比方,你质押出去的股票市值1000万,那么对方只能借给你400万。
质押为什么要设置预警线和平仓线
由于股票价格会一直波动,如果你质押出去的股票一直下跌,借钱给你的券商或银行就会很慌啊,为了不让自己遭受损失,于是就规定必须设置预警线和平仓线,大部分采用的标准为150%和130%。
举例来说,你质押出去的股票价格为10元每股,数量为100万股,那么当时总市值为1000万,按照40%的质押率,那么你拿到了400万。如果股票市值跌到了400万*150%=600万,即股价跌到6元,这个时候券商或银行就会认为借给你的钱有亏损的可能,会通知你追加一部分股票作为担保物,以免达到强制平仓线。
如果你没有可以用于追加担保的资产,股价还在继续下跌。当总市值跌到400万*130%=520万,即股价跌到元,你既没有资产来增加担保,又不能还钱。那么券商或银行就有权卖出你质押的股票来止损,多余的钱在扣除利息等一些费用后会返还给你。
认为,如果您想要了解如何办理股票业务,以上就是需要了解的一些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陆』 股票质押怎么操作
1、 借款人申请股票质押贷款
2、 机构对借款人和质押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审核、审批
3、 核定授信额度
4、 借款人和机构签订合同
5、 机构通过证交所办理质押股票的管理和处分
6、 机构发放贷款
『柒』 如何办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要什么手续
需要专业的证券从业资格评估公司来评估价值,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的问题
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以公司股权进行质押区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了不同规定,即: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根据上述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经向中介机构(亦可称之为“与出质人和质权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该股权质押合同才始得生效,而且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一般还应该由出质人在公告中予以披露,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向证券登记机构查询的方式获得该股权质押的情况,从而使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为社会公众所知悉,进而使该股权质押具有相当的公示力和公信力。这样,就完全可以起到防止出质人在质押期限内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者将其重复质押给其他人的情况发生,从而为质权人能够顺利实现质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2]
但以登记作为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仍存在以下问题:
登记是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所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规定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因为如果质押合同无效,债权人最多只能要求出质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债权还是没有保障。但是如果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则对债权人就有利多了。因为如果是由于出质人的原因而没有办理质押登记或者出质人拒不办理或协助办理登记手续,则债权人就可以起诉出质人违约,从而要求出质人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以要求法院强制出质人协助办理质押登记手续。这里涉及到物权变动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原因(合同)与结果(物权变动)相分离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对物权变动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似乎应该采取更为科学的严加区分的态度。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也避免滋生纠纷。民法典草案的第296条改正了《担保法》的这一错误,该条明确指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时起设立。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簿之时起设立。”因此,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护。
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股权质押登记的渠道不畅。在现阶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都可以办理质押登记。根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以其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办理质押贷款登记,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票尚不能办理质押登记。但是质押是质权人与出质人协商的结果,如果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以其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出质,债权人也接受了这种出质,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这种质押合同应当是有效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当经过证券登记机构登记后,质权才能成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定的也是唯一的办理上市证券登记业务的机构,如果它不办理这样的质押登记,无异于堵塞了订立质押合同的双方办理质押登记的唯一渠道。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法规要求质权必需登记才能设立,另一方面,法规又不允许唯一的法定机构办理登记,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同股同权的法律原则,也阻碍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稳定。因此,无论是A股还是B股,无论其持有人的身份如何,无论办理质押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担保银行贷款债权还是担保其他债权,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业务都应当全面展开。
、上市公司国有股出质的特殊规定。
从质押的程序来说,首先,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以国有股进行质押,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明确资金用途,制订还款计划,并经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决定;其次,以国有股质押的,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在质押协议签订后,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报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最后,根据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出具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备案表》,按照规定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国有股质押登记手续。
从质押的目的来说,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
从质押股份的数量上来说,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
『捌』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要注意什么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要注意应当进行登记,未经登记的质权是没有设立的,质权人也无法实现质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只能是股份公司,不可能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四百三十四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玖』 上市公司质押股票,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客观地讲,上市公司质押股票是中性偏利空的,因为股票质押的潜台词是说:大股东或上市公司当下的现金流不充裕,需要通过质押股票的形式来换取流动性,类似民间的抵押贷款。
综上,在看待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行为时,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来考虑,辩证地来分析这个问题。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算是一个中性的,短期来看是利空,中长线要看投资股票的增长态势,如果增长态势良好、前景乐观,中长线则是利好。
但倘若上市公司大股东大幅减持公司股票,就是较大利空了,说明其高管本身对公司前景都不抱有希望,因此会对股票走势造成一定上涨压力或加速下跌。作为投资人应谨慎购入该类股票,已经持有的建议割肉离场!
本文系【投顾吴鹏】原创,上述内容仅做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特此声明!如果您觉得内容有点道理,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呗,小编先行谢过!
『拾』 中国目前的商业保理公司排名有吗
有排名,但是没有官方的。商业保理公司是指够做进出口保理业务,国内及离岸保理业务和相关保理业务咨询的公司。
龙桥保理有限公司 天津鲁发保理有限公司 上海莱茵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拉赫兰顿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北京美臣保理投资管理公司 天津瑞达信保理有限公司
1.从只有少数公司获得资金支持到直接授信,认购资产证券化产品,逐渐“长大”的商业保理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正在进入多方位、多渠道的阶段。
2.全国已有深圳、安徽、福建、大连、天津、陕西等省市启动了对辖区内商业保理企业的清理规范工作。其中部分地区已经对疑似失联企业进行了公示。例如,3月5日,深圳金融监管局“一口气”披露了排查中处于疑似“失联”状态的5238家商业保理
3.“存在未按照规定向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送相关经营信息等情况”,天津金融监管局对天津_信商业保理,开出了20万元的罚单。对未来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的方向,监管也早已指明:扶持中小微企业、扶持实体经济。“从2020年整个保理行业的形式来看,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伴随着机遇。”毕研广进一步指出,受到疫情影响,供应链金融确实也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尤其是运输、物流、农业、制造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保理业务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也是供应链金融不可或缺的融资工具,“所以,目前来看,保理业务也受到疫情和监管的双重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等疫情过去之后,供应链金融肯定会大有作为,也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发展。”
拓展资料:根据类金融行业的金融服务类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统计,金融服务类公司中能够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的公司有1,818家。而从目前能够统计到的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10,577家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商业保理公司的数量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能够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的其他类金融公司数量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