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并购支付方式的优缺点
法律分析:并购现金支付方式的优点:
1、现金收购只涉及到目标企业的估价,简单明了;
2、便于交易尽快完成;
3、支付金额明确界定,有利于股价的稳定。
现金收购的缺点:对并购方而言,现金支付方式需要企业筹集大量现金,是一项重大的即时现金负担,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现金压力;现金支付对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当无法推迟确认资本利得,会涉及到较重的税务负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十八条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② 企业并购中现金支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
特点:一旦目标公司的股东收到其所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就失去了对原公司的任何权益。对于并购公司来说,以现金进行支付,对原有股东的权益不会有任何稀释,但却有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
一、现金支付的优点:
1、估价简单明了。
2、从收购方角度看,以现金作为支付工具的最大优势是速度快,可使有敌意情绪的目标公司措手不及,无法获取得充分的时间实施反并购措施,同时也使与收购公司竞购的公司或潜在对手公司因一时难以筹措大量现金而无法与之抗衡,有利于收购交易尽快完成。
3、对于目标公司而言,现金收购可以将其虚拟资本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金,目标公司不必承担证券风险,日后亦不会受到兼并公司发展前景、利息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影响,交割又简单明了,所以常常是目标公司最乐意接受的一种收购支付方式。
二、现金支付的缺点:
1、对于兼并方而言,以现金收购目标公司,现有的股东权益虽不会因此而被“淡化”,但却是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
2、对于目标公司的股东而言,现金收购方式使他们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从而提早了纳税时间,不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
(2)公司并购采用股票支付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购方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当以考虑并购目的为主、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为辅。
1、以买壳上市为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被并购方能够直接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资格。并购方如果以现金支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周转带来资金压力,还会因为被并购企业的业务质量不高,
并购后很难形成偿还债务的现金流优势,此时就应该将被并购方的原有业务进行整体剥离。因此,并购方最好选择资产置换方式,以植入自身优质业务。
2、以财务性重组为目的,这是基于被并购方管理不善或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其市值远远低于经营能力所创造的价值。财务性重组意味着并购方将旨在获取这部分管理收益或治理收益。此类并购一般选择现金支付方式。
3、以战略性重组为目的,即以并购双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管理层的通力合作为前提,谋求业务的整合价值最大化。因为是合作性重组,并购双方的利益要从并购后存续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中实现,所以这种并购采用股权支付方式,可以减少并购时的支付压力,同时与被并购方共同承担风险。
③ 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的优缺点
现金收购不增加股本,相当于货币资产置换为经营性资产。
股票收购增加股份总量,有可能稀释每股含金量。
现金收购会减少公司的现金,经营可调动的资金减少,制约公司的下一步资金调配的灵活度,甚至可能因新的贷款带来财务负担。
股票收购减少资金压力,如果新收购资产不达预期,也会减弱公司原有盈利能力,损害老股东利益。
如果收购资产运行良好,胜过原有资产,就是成功的收购,哪种方式无所谓了。
④ 企业并购形式有哪些并购类型有哪些并购动因有哪些并购的优缺点是什么
公司并购的类型
2.1 按照并购出资方式划分
出资购买资产式并购
出资购买股权式并购
股票置换资产式并购:在此类并购中,目标公司应承担两项义务,一是同意解散公司,二是把所持有的收购公司的股票分配给目标公司的股东。
股票置换式并购
2.2 按行业关系划分
横向并购(horizontal M&A):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结果是资本在同一领域或部门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组成横向托拉斯,实现最佳经济规模。横向并购的条件是:收购公司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双方的产品及服务具有同质性。应注意的是,这种并购因限制竞争,可能招致反垄断诉讼。
纵向并购(vertical M&A):纵向并购根据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向前并购与向后并购。此种并购主要集中在加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产业。纵向并购的优点在于能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节约通用设备、费用等。
混合并购(conglomerate M&A):包括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一般包括产品扩张型、地域扩张型、纯粹混合型。
2.3 按并购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划分
直接并购
间接并购
2.4 按是否利用目标公司本身资产支付并购资金划分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利用借入的资本收购目标公司,一般是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提供贷款,同时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担保,实现收购行为,而后用目标公司的现金流收回贷款。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转为非上市公司(going private)是指从公众持股公司(public corporation)转变为私人控制的公司(privately—held firm)。
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控股股东寻求将少数者权益排挤出去的行为,称之为挤出(squeeze out)。这种收购主要表现为接管。根据接管者地位不同,又有管理层收购(MBO)与部门管理层收购(unit MBO)。当前又有一些以前转为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或公司部门开始重新公开交易,被称为反向杠杆收购(reverse LBO)。
非杠杆收购
2.5 按并购双方在并购完成后的法律地位划分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2.6 其他分类方法
如善意收购、恶意(敌意)收购 (如bear hug)
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
追求利润
竞争压力
具体而言:
4.1 经营的协同效应
4.2 财务协同效应
4.3 市场份额效应
4.4 企业发展动机
5. 公司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5.1 经营协同效应:1+1>2
最明显表现为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层次一:工厂规模经济
企业通过并购调整工厂资产,达到较佳经济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并购可实现集中单一品种生产,达到专业化生产;
并购能解决专业化生产存在问题(流程分离、运输
成本、操作成本等)
►规模经济层次二:企业规模经济——置于统一企业管理
节省管理成本;
针对客户和市场专业化生产服务,统一销售渠道,节
省营销费用;
集中经费用于科研、工艺提高、设计、及发展核心竞争力
5.2 财务协同效应:—税法、会计处理惯例、证券交易规则
►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
不同资产、股息、利息、营业收益、资本收益税率不同;
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买壳的第一原则
以股换股的并购在不纳税前提下,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
买方企业可将被购企业的股票转换为可转债;
►通过并购产生的巨大预期效应产生对企业股票价值评估的改变
并购中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变动———A+B=A的应用
不断并购较低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企业,实现企业每股收益提
高
内幕交易带来的投机收益
5.3 市场份额效应——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横向并购: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集中度
减少竞争对手,改善行业生存环境,保持较高利润率;
降低行业退出壁垒,稳定供求,稳定价格;
解决行业整体生产能力扩大速度与市场扩大速度的矛盾;
►纵向并购:控制原材料、销售渠道、用户
对上下游企业实施有效控制,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产业流程风险;
控制竞争对手。
►混合并购:以隐蔽方式实现
横向并购效果最大;纵向并购次之;混合并购间接。在
很多情况下会形成垄断。
垄断与竞争的对立均衡——反托拉斯法的应用
5.4 企业发展动机效应——内(自身投资)外(并购)双修
►有效降低新行业的进入壁垒(竞争、制品差别转换、资本规模限制、上下游企业关系、专门技术、成本、销售渠道等)
►降低企业发展风险与成本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案例
万宝路香烟 (并购) 食品(啤酒)行业(并购) 的低热量产品(麦氏咖啡) (并购) 卡夫卡食品公司
►充分利用经验——成本曲线效应(飞行经验曲线)
►获得科技竞争优势(美国汽车工业和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
⑤ 请业内人士解答:为什么在企业并购中,股票市场通常看好现金支付而非股权支付两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
假设有A公司欲并购B公司
A公司总股本100万股,市值10元/股,则A公司总市值1000万。
B公司小些,20万股,10元/股,B公司总市值200万。
再假设两公司每股净利润均为1元/股(均为10倍PE),即A公司总净利润为100万,B公司总净利润为20万。
如果A公司以现金来收购B公司,通常需要一定溢价才能要约收购成功。由于B公司市值达2000万,那么一定支付B公司股东们总计超过2000万才可能成功,实际收购可能需要3000万元。
那么并购完成后,A公司仍然保持100万股股本,但是并购以后,A公司的总净利润提高到120万元,则每股净利润提升至1.2元,所以A公司市盈率从10倍降到8倍多些,所以虽然A公司掏了不少钱实施并购,但股价理应有上涨的预期。
但是如果用股权支付的方式来进行并够,情况就不同了。
通常的做法会是将B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全部兑换为A公司股票,那么并购后,A公司的总股本理应从100万股增至120万股,而每股收益还是原地踏步,仍然1元/股,只是B公司不在存在,B公司原股东所持的股票,1:1兑换为A公司股票而已。
如此看来,现金并购似是更胜一筹,所以市场通常更看好现金支付。
====
但是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因为A、B两公司会存在各种不同的运营情况,分别假设如下:
1,情况仍如前述假设,但是A公司流动资金以及银行信用有限,无法筹措足够资金实施现金并购,则只得进行股权支付;
2,即便有财力,但考虑到税金、银行贷款利息等因素,以及未来有1+1>2的合作效果,那么股权并购也是非常合适的;
3,如A公司市值1000万,B公司市值200万,但是A公司盈利能力却未达到B公司的5倍,又存在股权并购的可能,那么A公司在实施并购后,能够增强每股盈利能力,股权并购也会有非常好的预期。
4,即便两者公平的进行股权支付进行并购,但是存在一个事实就是B公司未来成长的预期更佳,那么股权支付并购后,会导致A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得到提升,那么股权支付也是更佳的。
5,如果B公司是亏损企业,但是经过并够后,A公司有信心扭转局面,达成盈利,那么低价现金并购肯定是最合适的,情况合适未来有良好预期,即便股全支付暂时吃亏也是值得的。
总之,并购的方式是综合各种因素来决定的,未必一定哪种强、哪种弱,只是现金支付方式的主动性较强,通常更能及时反映在股价上涨的预期上,所以才更受股东们的青睐。
⑥ .什么是股票对价方式合并,它的有缺点有哪些
股票对价方式是指主并公司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的价格支付方式。
股票对价方式的启示
1、购并目标公司应以增强主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前提。
2、购并公司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行低成本收购。
3、股票对价方式进行收购可以避免大量现金流出,是一种高效的方式。
股票对价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避免大量流出现金,并购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缺点:可能会稀释主并公司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倘若主并公司原有资本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导致被购并,若无法掌握控制权,就无法取得购并整合后的综合效应,不适合非上市公司应用。
⑦ 换股并购的优缺点
换股并购的优点:
1.并购企业无须对目标企业支付现金,从实质上缓解了并购企业的营运资金压力。有效减轻并购企业财务压力,降低并购成本。
2.换股并购交易中,当目标公司存在税务亏损的情况下,并购企业可将该税务亏损从其日常盈利中进行抵扣,这对保护并购资金盈余、减轻税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换股并购交易完成后,出售方获得的并非现金或者资产,而是对方公司的股票,因此只有当其在对所持股票进行变现时,才需要纳税,此即通过延缓收益确认时间实现了所得税递延,有利于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3.收购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纳入兼并公司,但目标公司的股东仍保留其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兼并公司所实现的价值增值。
换股并购的缺点有:
1.对兼并方而言,新增发的股票改变了其原有的股权结构,导致了股东权益的“淡化”,其结果甚至可能使原先的股东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2.股票发行要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其所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限制,发行手续繁琐、迟缓使得竞购对手有时间组织竞购,亦使不愿被并购的目标公司有时间布署反并购措施。
3.换股收购经常会招来风险套利者,套利群体造成的卖压以及每股收益被稀释的预期会招致收购方股价的下滑。
【拓展资料】
换股并购是指收购公司将目标公司的股票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股票,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分类:
根据具体方式,可有三种情况:
1.增资换股。收购公司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包括普通股或可转换优先股来替换目标公司原来的股票,从而达到收购的目的。
2.库存股换股。在美国,法律允许收购公司将其库存的那部分股票用来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
3.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其特点是收购公司本身、其母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都存在换股的三角关系。通常在换股之后,目标公司或消亡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或是其母公司的子公司。
⑧ 并购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是换股并购换股并购的优缺点
并购的方式
企业并购,根据支付手段分有五种类型:现金支付型、换股并购型、零成本收购型、划拨型和债权支付型。
换股是国外比较通行的大公司并购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股权的价值是以对方股权而不是以现金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可以避免大公司并购时巨大的资金压力。
1999年清华同方吸收合并鲁颖电子开了我国换股并购的先河,但是外资换股并购在我国至今尚无先例。不过鉴于此种方式的有效性,相信不久之后也可能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方式之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原则上开放了换股并购方式,但是根据《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外商只能以自由兑换货币支付转让价款,因此,此前收购国有股、法人股不能采用换股并购方式。
换股的关键在于依据双方净资产值、资产质量以及主营业务的市场前景等因素来确定换股的比例。这往往涉及艰苦的谈判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其结果对双方公司的投资者利益影响巨大。
什么是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即并购公司将目标的股权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视具体情况可分为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母子公司交叉换股等。
增资换股,即收购公司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包括普通股或可转换优先股来替换目标公司原来的股票,从而达到收购的目的。
库存股换股,即收购公司将其库存的那部分股票用来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这种方式在允许公司有库存股的国家常被运用。
交叉换股,即并购公司的股东和目标公司的股东互相置换股份,达到交叉控股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不是为了得到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而是为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换股并购的优点
(1)对并购方而言,即使其免于即付现金的压力,也不会挤占营运资金,比现金支付成本要小许多。
(2)由于换股交易出让方得到的是股票,所以也只有当其将所持股票变现时才需缴纳所得税,推迟了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确认的时间,可以延迟交纳企业所得税,亦可分享并购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
(3)换股并购可以改变并购双方的股权结构。现金支付方式不会改变并购方原有股东在新合并公司的股权结构,而换股并购的主要模式是在并购时增发新股,所以并购双方股东在并购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重组、优化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并购公司原有大股东的地位削弱,甚至会失去原有的控制权。
(4)换股并购可以突破并购规模限制。现金收购通常有“以大吃小”的特征,换股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并购中资金规模的限制,因此它适用于任何规模的并购。从国际并购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企业并购的交易金额越来越大,企业并购从“大鱼吃小鱼”模式逐渐转变成为规模相当的大型跨国企业之间的横向战略性并购,采用换股并购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并购时的现金压力,可以真正地实现强强联合。
换股并购的缺点
1)对兼并方而言,新增发的股票改变了其原有的股权结构,导致了股东权益的“淡化”,其结果甚至可能使原先的股东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2)股票发行要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其所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限制,发行手续繁琐、迟缓,使得竞购对手有时间组织竞购,亦使不愿被并购的目标公司有时间布署反并购措施。
3)换股收购经常会招来风险套利者,套利群体造成的卖压以及每股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被稀释的预期会招致收购方股价的下滑。
⑨ 何谓股票对价方式 ,它的优缺点有哪些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时存在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
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
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麼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麼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具体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阶层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东投票表决。有些有创意的作法就不断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东违约赔偿条款。
非流通股股东增加股改违约赔偿承诺,规定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未按承诺减持股份,则非流通股股东愿意将违约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赔偿给公司(类似台湾公司法归入权条款)。这是一个惩罚规定制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承诺条款得不到执行的担心,有利於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类似共同基金发行之初的闭锁期条款)
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的承诺,显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有些公司承诺条款将大股东的禁售期限从法定的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6个月,江淮汽车、精工科技禁售期60个月,而承德钒钛第一大股东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承诺7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诺期限之长为股改以来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订定限售价格条款。
凯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东诺3年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於11.74元,这一价格复权后为凯恩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价。
(4)蓝筹公司对价理想
上海汽车、民生银行两大蓝筹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当)的对价。这一对价水准超过了前期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的对价幅度,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的流通补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