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帝国游戏怎么玩
你玩的是金融帝国2的吗?这是2的攻略
关于股票:
1.融资
国外的创业学课程中,首先讲的必然是融资。在国内,融资却只有做投行的人才会接触到。这部分是因为国外的资本市场发达,融资的成本低,不像国内有种种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上市资格是稀缺资源,要向证监会和省级申核单位进贡才能拿到,而银行融资对于私人资本是有歧视的。部分是因为中国传统缺乏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骗子太多了,在一个连中央都还在强调依赖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无法建立强有力的契约社会,小企业创业只能依赖于自我积累和亲朋的投资。
游戏中的融资包括贷款和增发股票两种。贷款和增发的上限是由你的总公司的利润决定的,具体的算法公式不明。增发的价格是市价,而贷款的利率波动的原因不明。
在游戏初期,贷款的总额只得几个或者十几个百万元(虽然游戏的基本单位是元,定价时甚至有分,但百万元是一个你作规划时的基本单位,象一个矿场连地皮带建筑需要8-15个百万元,一家大型工厂连带车间大约是3.5个百万元),只能作为流动资金不足时的应急,初期的投资仍需依赖于增发新股。
增发新股虽然不要利息,但是会稀释你的股权。相对于你公司壮大后的股票回购所付出的代价,贷款的利息简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贷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贷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购得的经营类资产的月利润至少要比这个数多一个0(现实世界中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事,游戏中作生意比现实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过后你的资金链站稳脚跟了,就可以用贷款去扩张,并且习惯于债务的存在,因为在自有资金不多(十几个M)的情况下,用几十个M的贷款去扩张,有助于你利润的迅速扩大和股票价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资金去收购对手50%的股权,后来股价上扬,只卖了5%就还掉了贷款。
2.股价
因为股价主要取决于业绩,所以长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长。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厂却不生产,或者生产出产品却不设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厂来吸收产品。我遇到过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续亏损,最后倒闭了。可能这种情况只有在一家NPC对手时才会发生,因为NPC之间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种NPC业绩下降的情况是玩家在所有行业对NPC的全面围剿,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几十个行业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并购相对来说相简单得多。
资本主义2中只有增发,没有红股或者象铁路大亨2中的拆细,所以比较象艾伦.巴菲特,几年之后股价就会飞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记录是7年从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价的其它影响因素包括:
(1)分红。适当的分红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资者关系部。每个月在这个部分上花一点钱也有助于提高市盈率。(3)对股票的买卖行为。每一笔买卖都会对股价发生影响,不论这个买卖行为是投资人还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戏中有十几个独立投资人,这些人可以被你聘为部门总监,他们也会在城市购置自用的房产(你也可以用个人的钱买个人自用的房产,没有什么意义,大概只能用来哄抬地价),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资。当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并后,这些独立投资人还会开设新的公司。(4)随机因素。这个有点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发事件。这儿的随机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盘或者长红,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让你的农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生产),我碰到过一次科研突发事件,才研发半个月就通知我研发完成,而且完成度相当于研发了10年。
初期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时,股价很重要,因为这时的贷款上限太小,无法以贷款扩张。在资金链上站稳脚跟后,利润开始上升,每个月能达到1个M以上,这时贷款上限上升了许多,就不需要再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了,股价就变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贷款所作的投资出效益后,利润大幅增加,每个月的营业利润能达到10个M以上,就主要以营业利润作为扩张资金来源了。
除了对股价和总市值有要求的几关,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买进没有卖出。除非是准备以股市为经营重点的,否则主要的资金和注意力还是放在其它行业比较好。
3.股权控制和并购
资本主义2对于股权控制有两条:
一是控股超过50%时,就可以对NPC公司的资金实现部分控制。此时NPC的身份从董事长兼CEO变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资,所谓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资金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会自行进行股市投资的决策,自行进行股市买卖,这点目前还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现金多的话,会自行进行回购。
二是控股超过75%时,会出现一个并购的选项。根据中国或者美国的证券法应该是强制合并的事,在游戏中却变成了可并可不并,大概是为了减低游戏难度吧。
大概是为了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戏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时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这只有在A和B之间没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时才允许,当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这时你就无法让B公司去买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会计上的处理是很复杂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价作价,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就会复杂到让人想跳楼,没学过会计的人大概是无法体会这种痛苦。
控制的标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为投资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戏一开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这时你或者A或者B再购入1股,你就达成了对C的控制。因此你作为投资人在股市的买进卖出,除了增加你的个人资产外,还可以用来控制别的公司。
感觉资本主义2在股权控制上做得不如铁路大亨2。铁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对控制,而资本主义2中则要求绝对控制,增加了股权控制的难度。铁路大亨2中即使股权比例上处于少数的地位,只要在并购案的开价上足够高,仍能拿到许多赞成票,这样在对手未能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降低了控股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难度,若我一再增发之后股权大多稀释,很容易就被对手抢走控制权。而在要求绝对控制的情况下,即使我控股比例处于少数,有对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满50%的情况下仍无法夺取我任董事长的地位。所以在资本主义2中不需要顾及对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对别人进行狙击,即使在联网时,对手也很难拿到你50%的股权,这点做得不如铁路大亨真实。
不过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到31%,而我雇用的一个市场总监有强烈的购买自家公司的欲望,不断地从市场和别人手中买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点就过半了。不知如果过半的话是否会发生失去控制的事。
当然铁路大亨在股价的影响因素上做得不如资本主义2。铁路大亨中,你卖1股和1万股,股价下跌的幅度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卖,卖到股价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时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权,这时再提出并购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并购。
资本主义2的绝对控股要求造成另一个后果就是,你无法收购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并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虽然有网易这种从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国的ST、PT依然股价坚挺,美国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间崩溃的。许多持续亏损的企业后来扭亏为盈,在亏损期间虽然股价低迷,但也没有跌到地板上。在资本主义2中,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仍高于净资产,但是控股超过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愿意合并超过50%的要求,使得你无法接手这家公司。当这家公司倒闭时,你只能分到它资产变卖后的所得,而它的无形资产就成了净损失,另外它资产变卖后,那些工厂和公司并没有变成无主的小企业,而是就此人间蒸发。铁路大亨中有许多无主的小企业,作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资源,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A并购B之后,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无法得到B的其它无形资产,主要是品牌。B的产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产品在品牌上比A要强,这是制作公司在逻辑设计上的弱点。这些在后面的品牌一节中会提到。
在收购中,当公众持股为0,全部为机构或者独立投资人持股时,你可以直接向机构或者投资人买股票,价格是协商的,对方的要价一般会比市价高一些,视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达到了90%以上,要价甚至会是市价的3-4倍。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你不需要等待别人把股票卖到市场上之后再去买进来。
4.回购
公司在现金多时可以回购股票,因为回购不会造成股价的变动。我的一个惯常作法是,上市时先圈一大笔钱,因为第一年我的重点在研发上面,往往股价一种下跌,跌到研发结束要开设工厂和店面进入赢利阶段 时,就开始准备回购。回购前先把工厂和店面建设好,这时手中应该还有大量资金。这时抛一点股票,以把价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现金进行回购,只要留点流动资金就可以了。因为亏损的公司很少有投资人愿意长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众手中,回购之后你被稀释的控股权又回来
关于房产:
物业租赁很简单,正常玩法:当公司现金太多,而游戏中放银行没利息时,选择投资房产,物业租赁收点租金也算是资产保值增值了。其中有个bug,就是利用合同随时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价100元,下月初再调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业租赁也成了暴利行业,我们可以选择贷款建房,开局就做房产。
随着房子租赁收益率的不断提高,房子价值也在不断提升,有时NPC会眼红,高价接盘,也常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它可不会合同修改秘籍),出现巨额亏损,从而低价出售。这时我们杀个回马枪,高出低进,大赚一笔,继续上述操作,周而复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个人感觉很难找到合适下家接盘,又有钱又傻的自投罗网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顺利高抛又低接)
Ⅱ 金融帝国2游戏里个人资产怎么整
你好,98%的可能性属于初次玩这个游戏。因为你的问题本身就不好回答。
建议查查你的公司报表,可以清晰地看到你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以及现金流状况等相关信息。但就上述问题,试做解释:
(1)关于资产问题需要解释。《金Ⅱ》中,资产概念划分为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两大类。个人资产不等同于公司资产,因而比较的前提必须是同类比较。所以,请确认你的比较,不是拿个人资产与别人的公司资产相比。
(2)《金Ⅱ》中的公司资产概念包括、但不限于股票资产,影响资产增长的还有你的工厂、房地产、商店,及其营业状况。而且,地价也是影响资产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同样的工厂,建在高地价的地方与建设在低地价的地方,其资产价值是绝对不同的。所以,所有能够产生正现金流的营业单元都可视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你的报表上写得清清楚楚,要认真分析。
(3)关于个人资产的问题。个人资产主要以现金(CEO工资)+持股市值来体现。如果整体系经营系统正常,个人资产与公司股价成正比。但是请注意:公司持股一般情况下分两种:社会公众持股+公司自身持股。因此,需要明确,公司的股东结构应该是:你个人持股77%+社会公众(也可能会是其它公司)与你公司持股23%。如果是公司77%+公众23%+你个人持股0%,即使股价飞上天,也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最好的股权结构应该是100%个人持股+0%公众持股。这一点可在个人拥有一定股份之后,通过回购股票实现(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现金,按现在这个股价,回购所需要的公司现金接近天文数字,嘿嘿,不是吓唬你)。
(4)关于公司资产变成个人资产的问题。有两种办法实现:①通过增加CEO个人工资,以增加你的现金流,这样可以投资股市(购买自己公司或优质公司的股票),以增加个人资产,成为巴菲特。②100%控股自己的公司,然后老实经营成为李嘉诚。
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另外,赠送建议:你的电视台、报社、电台这类新闻媒体太多了,肯定会发生亏损。市场并不是无限大的蛋糕,同类媒过多只能造成内部竞争。每样媒体只保留1个即可。
关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① 楼主显然没有完全看完我的文字,至少没有认真地看。
② 关于新闻媒体的问题我已做了建议。每座城市保留1家不同类媒体的做法是正确的。
③ 关于你对别家公司的完全控投(或兼并)的问题我同样做了回答。
原文如下:
“关于公司资产变成个人资产的问题。有两种办法实现:①通过增加CEO个人工资,以增加你的现金流,这样可以投资股市(购买自己公司或优质公司的股票),以增加个人资产,成为巴菲特。”
这一思路与你的做法基本一致,即分享对手的经营业绩(包括分红与股票增值),为何说对你没啥用?
③ 你说收自己股票跟收对手股票我赔老了都是3倍价回收的。我记得我曾告诉过你:
“最好的股权结构应该是100%个人持股+0%公众持股。这一点可在个人拥有一定股份之后,通过回购股票实现(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现金,按现在这个股价,回购所需要的公司现金接近天文数字,嘿嘿,不是吓唬你)。 ”
另外,我要声明:这些文字是偶写的,不是网上找的。你可以在网络上试试
Ⅲ 金融帝国2中的个人资产有什么用
除了买股票,还可以买别墅(大厦)
也可以把你的钱转到公司里来
就是先发行新股然后你自己在买股票。
Ⅳ 关于金融帝国2的若干问题
1.只能公开增发,无法非公开增发股票,毕竟这个游戏有点历史了,不过老归老,确是非常的经典
2.药品和农业不是唯一的开局,我一般都是先对市场进行研究,金融帝国说白了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垄断,所以第一步投资的方向就是那些电脑玩家还没有进入的领域,因为你一旦做了同类的产品,必然会面临着竞争,会减缓你的发展速度,第二步就是选择那些制造环节相对较少的产品,比如床 只需要木材 就可以了 ,皮革 就可以生产 皮夹了 ,你不要小看一个产品垄断, 2个9级工厂加一个9级的专卖店 利润很惊人的 简而言之 就是市场没有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而且得保证短时期内电脑不可能进入该领域
(高附加值的产品 市场需求一般较大,利润也更高些)
3.房地产我很少做,因为调价太麻烦了,而且跟经济周期挂钩,听说有个关于房地产的赖招,你可以去试试,地址在下面的论坛里面
媒体后期我一般都是全部垄断了,价格调到最高,电脑都不打广告了,那些对品牌敏感度高的产品就随你怎么弄了
4.品牌效应和定价有关,但是有些产品对质量 和 品牌的知名度 要求更高,具体你可以看哪个产品的需求栏,每个都有百分比的,一般说来,药品 要求质量 服装和化妆品 洗发水之类的 更注重品牌知名度
想迅速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可以减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再打上3个广告,费用调到最高,那么你会发现你的产品的知名度会噌噌的往上窜,相应的你的价格也能跟着提高
不过别忘了,品牌知名度到80-100后记得把广告费用调会默认水平,因为你的牌子已经打开市场了,但是产品的价格也到了极限,那么你就不需要再浪费那么多的广告支出了
下面给你论坛地址,大家可以互相学习
Ⅳ 金融帝国2高手模式第七关兼并狂潮怎么过
这关实际上并不需要兼并就能过关,只要自己的公司的制造业和零售份额大于50就好了,建议把公司整合下,进入皮夹,药品行业,单店销售,很轻松就过关了, 个人资金建议增加总公司的持股比例,毕竟只有38的股份
Ⅵ 金融帝国2的关于资本
融资与资本市场
要赚钱,首先手中得有钱(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所以融资和资本市场放在第一个讲。
1.融资
国外的创业学课程中,首先讲的必然是融资。在国内,融资却只有做投行的人才会接触到。这部分是因为国外的资本市场发达,融资的成本低,不像国内有种种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上市资格是稀缺资源,要向证监会和省级审核单位进贡才能拿到,而银行融资对于私人资本是有歧视的。部分是因为中国传统缺乏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骗子太多了,在一个连中央都还在强调依赖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无法建立强有力的契约社会,小企业创业只能依赖于自我积累和亲朋的投资。
游戏中的融资包括贷款和增发股票两种。贷款和增发的上限是由你的总公司的利润决定的,具体的算法公式不明。增发的价格是市价,而贷款的利率波动的原因不明。
在游戏初期,贷款的总额只得几个或者十几个百万元(虽然游戏的基本单位是元,定价时甚至有分,但百万元是一个你作规划时的基本单位,象一个矿场连地皮带建筑需要8-15个百万元,一家大型工厂连带车间大约是3.5个百万元),只能作为流动资金不足时的应急,初期的投资仍需依赖于增发新股。
增发新股虽然不要利息,但是会稀释你的股权。相对于你公司壮大后的股票回购所付出的代价,贷款的利息简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贷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贷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购得的经营类资产的月利润至少要比这个数多一个0(现实世界中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事,游戏中作生意比现实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过后你的资金链站稳脚跟了,就可以用贷款去扩张,并且习惯于债务的存在,因为在自有资金不多(十几个M)的情况下,用几十个M的贷款去扩张,有助于你利润的迅速扩大和股票价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资金去收购对手50%的股权,后来股价上扬,只卖了5%就还掉了贷款。
2.股价
因为股价主要取决于业绩,所以长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长。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厂却不生产,或者生产出产品却不设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厂来吸收产品。我遇到过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续亏损,最后倒闭了。可能这种情况只有在一家NPC对手时才会发生,因为NPC之间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种NPC业绩下降的情况是玩家在所有行业对NPC的全面围剿,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几十个行业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并购相对来说相简单得多。
资本主义2中只有增发,没有红股或者象铁路大亨2中的拆细,所以比较象艾伦.巴菲特,几年之后股价就会飞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记录是7年从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价的其它影响因素包括:
(1)分红。适当的分红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资者关系部。每个月在这个部分上花一点钱也有助于提高市盈率。(3)对股票的买卖行为。每一笔买卖都会对股价发生影响,不论这个买卖行为是投资人还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戏中有十几个独立投资人,这些人可以被你聘为部门总监,他们也会在城市购置自用的房产(你也可以用个人的钱买个人自用的房产,没有什么意义,大概只能用来哄抬地价),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资。当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并后,这些独立投资人还会开设新的公司。(4)随机因素。这个有点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发事件。这儿的随机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盘或者长红,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让你的农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生产),我碰到过一次科研突发事件,才研发半个月就通知我研发完成,而且完成度相当于研发了10年。
初期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时,股价很重要,因为这时的贷款上限太小,无法以贷款扩张。在资金链上站稳脚跟后,利润开始上升,每个月能达到1个M以上,这时贷款上限上升了许多,就不需要再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了,股价就变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贷款所作的投资出效益后,利润大幅增加,每个月的营业利润能达到10个M以上,就主要以营业利润作为扩张资金来源了。
3.股权控制和并购
资本主义2对于股权控制有两条:
一是控股超过50%时,就可以对NPC公司的资金实现部分控制。此时NPC的身份从董事长兼CEO变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资,所谓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资金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会自行进行股市投资的决策,自行进行股市买卖,这点目前还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现金多的话,会自行进行回购。
二是控股超过75%时,会出现一个并购的选项。根据中国或者美国的证券法应该是强制合并的事,在游戏中却变成了可并可不并,大概是为了减低游戏难度吧。
4.回购
公司在现金多时可以回购股票,因为回购不会造成股价的变动。我的一个惯常作法是,上市时先圈一大笔钱,因为第一年我的重点在研发上面,往往股价一种下跌,跌到研发结束要开设工厂和店面进入赢利阶段时,就开始准备回购。回购前先把工厂和店面建设好,这时手中应该还有大量资金。这时抛一点股票,以把价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现金进行回购,只要留点流动资金就可以了。因为亏损的公司很少有投资人愿意长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众手中,回购之后你被稀释的控股权又回来了。
Ⅶ 金融帝国2游戏中,我已经掌握了自己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为什么公司的股价还会上涨下跌
股价跟市盈率,每股净资产 关系密切
比如这个公司什么也没有,但有100万现金,100万股票,则每股净资产为1元。花100万买个100%的股票,其实就是花100万现金买了100万现金,所以股价最终会落在每股净资产处。至于一时地跌破每股净资产,那可以理解为一种惯性吧,股市是很多人玩的,信息的传递是需要花时间的。
关于市盈率,接上例子,每股净资产为1元,但年利润是20%,市价1元,盈利0。2元,除下来市盈率就是5,也就是说买个这个公司的股票,一年可以收益20%,5年回本,假如当年银行利率为2%,则人们一般会花 10元 去买这个公司的股票, 因为10元存银行一年赚0。2元, 花10元买这个公司的1股股票,一年也能赚0。2元,市价10元,盈利0。2元,市盈率就是50
还有一个就是人们对公司盈利前景的预期,如果你感觉那个公司盈利有可能会在未来有大的突破,那么现在购入它的股票,未来就能大涨。还有一个人民的储蓄情况,如果人们有很多闲钱,而银行利率又很低,人们就会更喜欢选择股票。跟整个经济投资环境有关。
实际情况当中,至于公司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低还值得怀疑。比如我就常这么干,本来我的公司盈利是很好的,但我故意在高价时出售股票,然后通过故意打压自己的营业利润,加大花费,造无人工厂,把商品价格调为0。01元,故意作亏本上生意,报表上就一直是亏本的了,然后自己公司的股价大跌,等跌破每股净资产时,才开始买回自己公司的股票,再提回商品价格,去掉假花费,回复先前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股价就会飞上天。
这样一个来回,持股比例没变,公司盈利没变,但高抛低吸圈了很多股民的钱,而且还可以沉重打击对手,真是一石二鸟啊!
Ⅷ 金融帝国2 里如何增加CEO个人财富自己的公司已经百分百控股了,可是公司现金多CEO少,有什么办法转移么
总部建立首席执行官办公室在自己的头像下调整自己的工资发钱。
分红会给其他持股者钱。你100%控股就分吧,
Ⅸ 金融帝国2做空公司的问题
金融帝国股市暴富指南
(转自宽宽)
选择最高难度(如果想培养有盈利能力的子公司,则将难度适当降低,如提供港口出售)
母公司快速完成原始积累方法:
1.游戏开始后马上把时间暂停,全部抛空个人持有的母公司A股票,个人大概能得到360万资金,此时母公司A股价也被打低到1.3元左右。
2.最大额度的折价发行新股,如市价1.3元,则选择1.2元最大限度的发行(如此公司发行所得可能要稍少,不过可使得公司股本规模最大,对以后财富的升值保值有好处)
3.重复折价发新股,直至不能发行。此时母公司A股本规模近7亿股,持有现金近7亿。
4.选择目标为库存的公司B(即专业炒股的NPC公司,它一般不会乱投资搞赔钱的实业,现金充足时分红也很大方),买进5%的B股票,抛出,如此重复操作,把B股价打低至0.11元再开始吃进,当持股超过50%时即控制了B公司。
B公司在以后的战略实施里将成为高现金高分红的超级牛股,所以最好由A公司持有绝大多数,剩余散股则由个人持有。(360万这里派上用场了)
此时战略平台基本搭建成功。下面将进行股市狙击掠夺炒作大计。
5.视B公司现金量选择掠夺目标公司C,一般而言,需准备市场散股资金两倍以上才有把握吃光散股,完成狙击。该点切记!否则炒到半途中就弹尽粮绝只好认输出场,损失惨重。
(如果在游戏开始后马上暂停的,可采取重复买卖打低股价再吃进的办法降低持仓成本。
如果是在后续游戏进度,无法打低股价到自有资金可买光C市场散股,则选用以下两种办法:
a. B的资金量在买进C公司50%-市场所有散股之间,则买进50%的C,完成对C的控制。以B的剩余资金和C的全部资金总和,联手炒作,选择另一家目标公司。
b. B的资金实在太少,无法买进50%的C,那么只好做巴非特,搞价值发现。选择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或市盈率10以下的,低吸高抛,慢慢积累。)
6.掠夺具体操作手法:(以下引用老毛奇前辈文,感谢!)
有了巨资,就应该去收购别的公司,这才是发达之途,并购才是出路。但共不是要每一间对手公司都要收购,老毛奇老师只会收购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或者资产股价比值大的公司,最好现金要多。收购的过程不要一口气完成,应逐步地收购,要有耐心,在持股份不超过50个百分点时,一般计算机是没有特别行动的。当你的持有股份超过50个百分点时,公司会回购股份,令你口中的肥肉——现金少掉一大截。因此在持有股份超过50个百分点时,也就是拥有控制性股权时,当机立断,以迅速的行动把余下的股票全扫进来,不必在意股价的上升,现在就只剩下CEO手上的那一丁点儿可怜的股份了。此时子公司已不能做回购的行动了。但为了将来的伟大事业,能伺机把CEO手上的股票也收购回来,因为他会利用再发行新股的行动来削弱你的股份比例。如果百分百的控股权在你手上,他怎样做你也不会受影响。(这CEO可解释为“行政蠢材”,因为他是不收钱而为你打工,呕心沥血呵。老板是否很无良?)老师建议同学们以此方法收购两家公司就行,不用多。因为这样可以进行股市大鳄行为。(哗,大鳄行为呵,索罗斯回来了!)不过千万要记住不可以把子公司跟母公司合并,否则伟大事业将无法展开,且后果自负!
当你拥有两家有大量现金的全资附属公司时,你可以利用子公司的现金去收购其它有盈利能力的,或资产值比较大的公司,然后合并之。为什么要用子公司来合并呢?理由是我们只需要母公司做控股而已,把子公司发展壮大,不需自己料理,只需每年收取大量股息即可。(不劳而获呵)如此这般,等你把子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每家都有二三十亿的现金时,你可以做大鳄了。怎么做?先利用A公司收购一家新上市的公司B(因为新上市,没有进行过任何投资,所以现金多,起码有几亿),以最大限度来疯狂收购,不必理会价钱,此时B公司的股价会
Ⅹ 金融帝国2股票问题
一个是自己个人,一个是你的公司.
公司收购自己个人的就是回购了.
公司回购之后,你自己拥有的股份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