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子文当过世界首富
1949年新年刚过,离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在广州的宋子文已有了去职的打算。就在蒋介石宣布“引退”的次日,在广州绥署礼堂举行的辞职仪式上,他以不足一分钟的简短致辞,为其26年的从政生涯画上了句号。
此后,他辗转于香港、广州、、台北、巴黎等地,并在当年6月举家乘机赴美。这时,他往日拥有的财富权势及显赫一时的荣光,都已如国民党的江山一样大片失去了。
从此,一段可称为“难民”的生活开始,虽然是在一个他深爱着的国度里,但当时的美国舆论却对其不太友好,他们一再狂炒宋子文贪污美援、中饱私囊的话题,甚至认为宋子文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一度令宋子文如坐针毡。其实,关于宋子文是世界首富的话题由来已久。
始于一则“谣言”
宋子文拥有“两朝国舅”的显赫身份,并长期担任民国财长的要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对其私人财产的兴趣似乎一夜间迸发了,各类与其财富相关的资料、数据、传说也蜂拥而至。按照一般的看法,这一时期也正是宋子文财富暴发的开始。
1933年秋,因为在军费问题上与蒋介石产生了严重分歧,宋子文又一次辞去了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的职务,一同辞去的还有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等政府要职。他暂时远离了民国权力的核心,政治上的失意,反而刺激了宋子文从商的兴趣。这时,他利用还保留着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的头衔,表现出了对全国经济建设的热心。宋子文深知,要推行新的经济建设计划需要大量资金,于是筹划成立了一家具有强大实力的投资集团——中国建设银公司。
宋子文的特殊身份对其发展经济的计划无疑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然而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宋子文设想,中国建设银公司应该是一个集中了中外各大财团资源的投资公司,资本额1亿元,由中国与英美银行家组成。但此举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强烈猜忌,日本驻南京领事明确反对英美等国资本参与其中。日本的讹诈政策,令英美财团只得退避三舍。无奈,宋子文的建设银公司只争取到中国财团的支持。
在当时的形势下,自然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凡是宋子文的手笔,自然都会引起日本及亲日派的不满,而宋子文的经济行为,也在不失时机地打击着对方的利益。
中国建设银公司成立后,宋子文虽有了中国“摩根”的头衔,但他清楚这只是个虚名而已。他若想在经济领域继续呼风唤雨,绝离不开大财团的支持,而以当时中国金融界背景而言,又绝不能没有中国银行的加盟。中国银行本由清王朝的“国家银行”,即大清银行改制而来,虽改为商办,但其地位与实力使然,始终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因历史的渊源,其一直为北洋系所掌控,而历任的总裁又都是亲日一派的人物。以中国银行灵魂人物副总裁张嘉璈为例,他像宋子文喜欢美国文化一样热衷于日本文化,迷信日本实力,甚至平时穿和服、着木屐、说流利的日语,完全一派东洋作风,因而与欧美派隔阂很深。故中国建设银公司成立后,中国银行很快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宋子文深以为恨。
于是,1935年,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在汉口密谋,通过了一项对中国银行的改组计划。这一计划保密工作相当出色,事前既不让张嘉璈知情,也瞒过了汪精卫、张群、黄郛等亲日派巨头。当行政院长汪精卫得知消息时,所有文件都已敲定,这对亲日派而言,不啻晴天霹雳。
当张嘉璈“潸然泪下”、痛心疾首之际,宋子文风光无限地担任起了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职务。利用这些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释放出的能量,宋子文终于使自己成为中国政界、工商实业界、金融界竞相景仰的中国“摩根”。从此开始,宋凭借着自己掌控的经济委员会、中国建设银公司、中国银行等三大工具,不断实施对民族工商业、金融业的渗透、控制及兼并活动,并以惊人的速度,营造出一个以宋氏家族为核心的官僚买办集团与托拉斯王国,而这也奠定了宋氏迅速发家的基础。
当宋子文在其经济建设规划与追逐个人私产方面都风生水起的时候,其英美派领袖的背景、对日强硬派代表人物的声誉,也为其招致了更多的来自日本方面及国内亲日派的敌视。而日本人对于这个个性上恃才傲物、行事上有些西方自由主义做派的军外人物,甚至比对他们最大的对手蒋介石更感到厌恶。
因而,日本及汪伪一派不断爆料宋子文的豪门财富及其疯狂的敛财行为,以此作为反击。例如,1939年,在一份据说是日本特工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存款情况的秘密调查报告中,单宋子文一人就被披露有5000多万元的财产存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内。战争期间,日本曾指控宋子文在大通国民银行和纽约的花旗银行存款达7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宋子文是当时世界首富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显赫的宋子文集团
尽管据历史学家考证,宋子文是世界首富的信息大都是战时日本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而且即便当时引用的作者也并不深信,但也是从那时开始,关于宋子文豪门财产的传闻,却方兴未艾。因为,宋子文当时在经济建设上的纵横捭阖,在金融界的呼风唤雨以及其家族的权势地位,显然都太过煊赫一时了。
挟雄厚的金融资本,宋子文在经济领域的扩张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以广东银行为例,在南方,广东银行是一家影响很大的侨资银行。1935年秋,广东银行因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宋子文利用自己的权力及影响,趁机调集资金注入,对之进行改组。他并认购20万股,虽非最大股东,但也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结果,改组后该行董事长一职,由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担任;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从此,广东银行成为宋氏的“私家钱庄”。
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例,它原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烟草公司,公司老板简氏兄弟被称为“烟草大王”。在30年代,它的经营与财务都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此时,宋子文以区区70万元的代价便购买了该公司52%的股份,而这70万元还是由广东银行代垫,宋子文分文未出便将南洋兄弟置归旗下。
除此之外,宋子文还在新华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均有一些投资。宋子文在工业方面的投资也不少,在控制了一部分金融机构后,他通常手法是把银行的资金用于工矿和铁路的建设投资。除中国建设银公司对几家铁路和工矿的投资外,宋家还在四川丝业公司、振华造纸厂、民生公司、华丰和记纺织布厂、大中华火柴公司、华丰和记面粉厂、中华书局等工矿企业据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宋子文和宋子良还当了这些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而西北陕西、甘肃两地十几家纺织、面粉、制药、印刷、酿酒、采煤、火柴等工厂的机要部门也在宋氏家族的控制之下。
面对这种境地,宋子文选择了一走了之。1949年5月16日,宋子文偕夫人乘机离开香港,去往巴黎。
杜鲁门的愤怒
然而,抨击宋子文的并不只有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当他来到美国后,这个曾经无比亲密的国家,对其也不怎么友好了。
宋子文赴美之后,依旧想如之前一样大卖力气为国民党争取美援。他曾向美国方面乞求,往台湾派出军事代表团,以挽救国民党军队的败局。宋子文多次求见美国高官,要求美国进一步向国民党政权提供2亿美元援助。然而,所有的计划成了宋子文的痴人说梦。最终蒋介石败北,美国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
在美国舆论看来,除了归咎于国民党官僚系统的腐败无能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归咎于宋子文的徇私舞弊。因为,当时美国曾无比信任地将一切军事与经济援助都交到了宋的手中,而这些美国纳税人的钱却如同白白地扔到了水里一般,根本没实现其价值。更主要的,当时美国人还认为,美国的大量援助都流进了宋子文、孔祥熙个人的腰包,变成了宋、孔家族的私人财富。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大骂“他们都是贼……他们从我们给蒋送去的三十八亿美元中偷去七亿五千万美元。他们用这笔钱在圣保罗搞房地产投资,他们有的房地产就在纽约市”。
国民党政权覆亡之后,美国各种报刊都不惜以大量版面报道宋、孔家族的种种丑闻,弄得他们声名狼藉。《华盛顿明星晚报》在一篇文章中不无调侃地写道:“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与其请求美国国会的援助,不如动用私人存美的资产。蒋介石目前所急需安定金融、建设经济等等的款项共约3亿美元,实在可以由孔祥熙与宋子文两氏私人借款,不必再向美国纳税人乞求。因为根据美国官方确切可靠的统计,孔、宋两人在美国的银行存款达5亿美元之多,从中间借款3亿给蒋介石,决不会使他们两人当真‘贫穷’起来的。”
对此,孔祥熙表示不满并情愿接受美国政府的调查。于是,50年代初杜鲁门下令联邦调查局对宋、孔财产展开了秘密调查,但不知何故,此后几十年,美国政府一直对这次调查的结果讳莫如深。
争论不休的身后事
1971年4月,77岁的宋子文去旧金山看望老友。晚宴上,他心情愉悦,颇有食欲,却不幸因一小块食物哽在气管而溘然辞世。
很快,消息传到了纽约——二十年来宋子文寓居的地方。纽约州政府着实一振,抛开人道上的悲悯之外,负责清算房产税、遗产税的政府税务部门,一想到那些关于这位逝者巨额财富的传说,不由生出一些不太合时宜的兴奋。
于是,纽约州政府的税务官员们,内心已然期待着令人震惊的结果,对宋子文的经济状况着手展开了调查。然而,事实却令人大失所望。在纽约遗产法庭关于宋子文遗产分割执行书中,那次调查的结果被公诸于众。那是一些对于这位传说中的“世界首富”有些反讽、近似玩笑的信息:宋子文的非固定财产只有100多万美元,加上二十年间大为升值的房产,也就七八百万美元(一说其财产总值为10485729.47美元)。这样的财产在遍地富豪的纽约简直不值一提。
这样的结果,当然令美国的税务官们难以置信。“宋子文家产仅有100万美元”的报道也随即流传开来,从华盛顿到里约热内卢,从伦敦到巴黎,从马尼拉到东京,从台湾到香港。据说当年看到这则消息的人,有的不置可否,有的则哑然失笑。
(作者:刘永峰)
有知识,你就来!网络知道日报开放入驻,还犹豫什么,快来报名!http://..com/s/dailyRecruitment/index.html
2. 招商轮船股份股票历史招商轮船股股票历史行情招商轮船今天跌 原因
疫情后的经济开始慢慢复苏,而航运价格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短期内仍然是供需错配的局面,这也给相关航运企业带来了红利,招商轮船亦是如此,股价持续增长,这只股票好不好呢,投资的话是否值得呢,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在即将对招商轮船进行分析之前,我整理好的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戳戳这里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872年,奠定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事业。招商轮船从事国际原油、国际与国内干散货、国内滚装、国际与国内件杂货等海运业务,并通过CLNG公司投资经营国际LNG运输业务。招商轮船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的远洋油轮船队,是大中华地区领先的超级油轮船队经营者,也是国内输入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对招商轮船有个初步认识后,通过下面的亮点分析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看招商轮船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自有VLCC和VLOC船队规模世界第一
2021年,招商轮船预计新接30万吨级VLCC原油轮2艘,还有32.5万吨级VLOC散货船以及3800车位滚装船,前者是1艘,后者2艘。其中自有VLCC和VLOC船队规模一直努力坚持着世界第一的名次,滚装船队现在的规模在国内还是比较靠前的。
亮点二:行业经验丰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轮船将所有精力都用在远洋运输业务这方面了,现在,在经营管理领域里边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华(HKMW)这两家专业管理公司在业内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子公司CLNG公司其实也是中国第一家投资大型LNG专用船的公司,也是运营管理大型LNG专用船的公司,至今保持着中国领先的地位。因为篇幅有长度规定,关于招商轮船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详细的情况,我将它们归入这篇研报之中,想要查看的话,直接点击这里就可以了:【深度研报】招商轮船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让港口航运行业遭受到了磨难,停止生产,港口堵塞等问题使得航运停滞不前,疫情结束以后就不断消退,港口航运才慢慢得到恢复。随着我国疫情日渐平稳,世界范围复产复工陆续推进,进出口数据一路向好。出口的强势表现,促进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复,港口航运相关企业业绩也可能大概率实现高度增长。
同时,在今年前半年,国际干散航运市场的景气度很不错,运价也在持续上涨,其中,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指数(BDI)均值同比上浮了229%。关于需求端,全球经济恢复促进了干散货贸易量回升,预计1-2年内仍将保持强有力的发展。
结合以上内容来看,随着疫情逐渐缓和,国家航运将会逐渐恢复过来。招商轮船年代久远,实力不俗,能够不断的稳定发展下去。但是文章有滞后性,有关招商轮船未来行情还想深入了解的话,赶快戳开下方链接领取,有专业的投顾会帮助你诊断股票,看下招商轮船有没有存在高估现象:【免费】测一测招商轮船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3. 火柴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火柴(英文名:Match),也称“安全火柴”。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国人在公元577年发明的(一种引火的材料,不是火柴),当时是南北朝时期火柴,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中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
十八世纪的下半叶主要是利用黄磷为发火剂。由于黄磷有毒,后来又逐渐为硫化磷火柴取代。后者虽然没有毒,但随时都有自燃的可能,相当危险。1833年,世界上第一个火柴厂在瑞典卑而加城正式建立,直到1855年才研制成功安全火柴,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
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发火剂),三硫化二锑(Sb2S3,易燃物)和玻璃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氧化剂)和S(易燃物)等。当两面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KClO3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从而使火柴杆着火。安全火柴的优点是红磷没有毒性,并且它和氧化剂分别粘附在火柴盒侧面和火柴杆上,不用时二者不接触。所以叫安全火柴。
火柴历史
中国南北朝(420~589)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
《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
北宋人陶谷的《清异录》说:“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这是说当时民间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这也说明了原始的火柴,应该是在《清异录》成书年代之前就已经发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据一则重要史料记载:“汉淮南王招致方术之士,延八公等撰《鸿宝万毕方》,法烛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于世,然则法烛之起,自刘安始也。”这里的法烛就是后来说的发烛,都是火柴的前身。按照高承的记述,我们可得知,原始的火柴是在公元2世纪,由早期的炼丹家所发明的。我们也知道硫磺是炼丹家的主要药物,所以他们发明原始火柴更加合理。
到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那是有人把松木削成如纸张薄的小片,用硫磺涂满它的一端。但它不叫“火柴”,而是叫“发烛”、“粹儿”,这已经是早期的火柴了,但人们没有注意和重视。
在欧洲,火柴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了木柴,成为引火的材料。
1669年,德国人H.布兰德提炼出了黄磷。人们利用黄磷极易氧化发火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后再沾黄磷而发光。1805年,法国人钱斯尔将氯酸钾和糖用树胶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发火。这些都是现代火柴的雏形。
1826年,英国人J.沃克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药头,装在盒内,盒侧面粘有砂纸。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划,能发火燃烧。这是最早具有实用价值的火柴。
1831年,法国人C.索里亚以黄磷代替三硫化锑掺入药头中,制成黄磷火柴。这种火柴使用方便,但发火太灵敏,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黄磷有剧毒,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1845年,奥地利人A.施勒特尔研制出赤磷(也称红磷),它是黄磷的同素异形体,性能比较稳定,且无毒。1855年,瑞典人J.E.伦德斯特伦创制出一种新型火柴,它是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将赤磷药料涂在火柴盒侧面。使用时,将火柴药头在磷层上轻轻擦划,即能发火。由于把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分开,大大增强了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称之为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1898年,法国人H.塞弗纳和E.D.卡昂以三硫化四磷取代黄磷制成火柴,称为硫化磷火柴。这种火柴与黄磷火柴一样随处可以擦燃而没有黄磷的毒性,但仍不如安全火柴安全。
火柴工业开创于欧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瑞典卡尔马省的贝里亚城。1865年,火柴开始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火”或“自来火”。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是卫省轩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县创办的巧明火柴厂。到1900年,中国共开设了19家火柴厂。1921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美丽”牌火柴。刘鸿生于1930年又创建了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1949年后,中国火柴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动连续机试制成功。1982年在济南火柴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连续生产线。
2012年9月6日,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将举行资产处置拍卖会,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这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彻底走进历史。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四万元现洋入股公司,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建国后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当地文物部门对“泊头火柴”的主要火柴生产设备进行了保护,并将设立专门的展馆进行展示。
4. 火柴大王刘鸿生的子女后来怎么样了
刘鸿生曾说:“我一生有两个得意的投资,一个是工矿企业,一个是子女教育。”
刘鸿生有10个儿子3个女儿,他对子女的教育安排无一例外都是去国外留学。4个儿子留美,4个儿子留英,2个儿子留日,3个女儿分别留学美、英、日。当时送一个留学生再培养成才,几乎相当于兴办一个中型企业的资金。刘鸿生对此在所不惜,在这位上海大亨的考虑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来不管哪一国的势力来统治,我总有我的子女出来应付局面。我将不惜工本让你们学成世界上最有用的学问,回国以后,可以分别负责经营我的企业。”
刘鸿生根据子女们各自所长,安排儿子们学经济、法律、银行、管理、工程、会计、机械等专业,而女儿们则学家政、营养等专业。子女回国以后,刘鸿生把他们都放在底层小职员位置上加以锻炼,这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
10个儿子被刘鸿生安插在刘氏企业不同行业的公司里面。长子刘念仁进入大中华火柴公司,老四刘念智进入中华码头公司,老八进入章华毛纺织厂。不久,刘念仁成为刘氏企业中仅有的可以代替刘鸿生签字付款的人。
抗战时期,刘鸿生的第八个儿子刘念信从美国回到重庆,派在毛纺织厂当技术员。有一次同厂长发生了争执。刘鸿生知道后,立即责备念信说:“你在厂里必须遵守厂里的制度,必须尊重厂长的意见,我不许可你在厂里摆小老板架子。”
刘鸿生子女们也都理解父亲的苦心,认真地从基层做起,熟悉情况,积累经验,体察艰苦,锻炼自立能力。后来的历史证明,刘鸿生的13个子女无一骄奢、庸碌,便是刘鸿生不惜工本苦心教育的成果。
次子刘念义1931年赴英国伦敦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回国后,被父亲安排到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任查账员。在基层锻炼三年后,他才被委以重任,当上了大中华火柴公司总经理。同时,先后兼任上海永丰房地产公司董事、永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上海炽昌兴牛皮胶公司总经理、青岛火柴公司总经理和香港大中华火柴公司总经理。
上海解放后,刘念义被推选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常务委员,并去香港陪伴刘鸿生返回祖国,受到周恩来的接见。此后,在认购公债、抗美援朝中起带头作用。1951年任上海市火柴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同年起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1952年、1953年参加第二、三届赴朝慰问团。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3次申请将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合营后1956年8月,被任命为上海火柴公司经理,同年11月,任上海市火柴塑料工业公司经理。1959年11月,增选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后连任第四、五届副主任委员。1965年10月任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公司经理兼华光火柴厂经理。
四子刘念智在英国留学7年,1936年回国后,刘鸿生安排他到中华码头公司当一名普通的会计员,并且一再叮嘱不得特殊对待。他告诉儿子“向码头上一切人学习,只有学会真本领,才能担当大事情”。在万里迁厂的路途中,刘念智劳苦功高。建国后,刘念智历任上海章华毛纺织厂经理、上海市毛麻工业公司副经理、全国工商联第五、六届副主席、上海市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实业公司董事长等职。
时过境迁,刘鸿生的后代散居海内外。在刘氏后辈中,身在美国的嫡孙刘作伟成为了有名的“毛巾大王”。
刘作伟是中美刚建交后第一批中国大陆留学生。他在美国读完航空学本科后,由于没有绿卡,加之航空业属于敏感专业,找对口的工作自然成为一种奢望。后来,他和妻子用一条小小的毛巾打开了事业的突破口。
刘作伟夫妇的第一笔订单是为一家犹太人公司赢得了一桩从中国进口毛巾的生意。此后不久,刘作伟夫妇和人合伙买下这家犹太老板的公司。从此毛巾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刘作伟的美国客户既有像沃尔玛、Target这样的大连锁商场、Ross这样的折扣店,也有进口商、大型百货公司。
因为有位号称“火柴大王”的著名企业家祖父刘鸿生,刘作伟也被冠上了“毛巾大王”的美称。刘作伟说:“自己没从爷爷那里分得一分钱,但做生意的天分肯定是遗传自爷爷。”
和祖父一样,刘作伟在许多生意环节上永远是事必躬亲。比如去工厂查看面料,和美国的买家见面,做产品演示。“每个环节上都不能出错,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失去了也许就没有了。”刘作伟说。
时隔半个多世纪,曾经的上海大亨与今日的毛巾大王,同样的企业意识和经营头脑,在祖孙俩之间实现了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美妙传承。
5. 招商轮船股份股票怎么样招商轮船今年主力成本招商轮船什么时候派息分红
疫情过后经济开始好转,而航运价格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在短期之内依旧是供需错配的局面,这也给相关航运企业带来益处,招商轮船也是如此,股价不断地涨,这只股票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投资的回报高不高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在开始介绍招商轮船之前,我先让大家看看我准备的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一下就能够获取具体名单:宝藏资料!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872年,奠定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事业。招商轮船从事国际原油、国际与国内干散货、国内滚装、国际与国内件杂货等海运业务,并通过CLNG公司投资经营国际LNG运输业务。招商轮船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的远洋油轮船队,是大中华地区领先的超级油轮船队经营者,也是国内输入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掌握了一些招商轮船基本情况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招商轮船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自有VLCC和VLOC船队规模世界第一
在2021年来临之际,招商轮船想着接手2艘30万吨级VLCC原油轮,包括32.5万吨级VLOC散货船1艘,3800车位滚装船2艘。其中自有VLCC和VLOC船队规模在世界上连续保持着第一,滚装船队的规模在国内也是属于领先的。
亮点二:行业经验丰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轮船一心都扑在了远洋运输业务上,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华(HKMW)这两家专业管理公司在业内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子公司CLNG公司其实也是中国第一家投资大型LNG专用船的公司,也是运营管理大型LNG专用船的公司,截止目前都还保持着中国佼佼者的地位。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招商轮船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通过这篇研报对它们进行了整理,戳一下这里就能看到:【深度研报】招商轮船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让港口航运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得不停工停业,港口拥堵等问题使得航运停滞不前,等疫情结束了以后陆续消退了下去,港口航运才慢慢恢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向好的态势,全球复产复工陆续推进,进出口数据成稳步上升态势。出口的强势表现带来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复,港口航运相关企业业绩将来也可能会大幅度提高。
另外,2021年上半年,国际干散航运市场景气度较高,运价在持续提高,其中,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指数(BDI)的平均值同比提升了229%。在需求端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使得干散货贸易量有了一定的回升,预计1-2年内仍将保持强劲。
综上所述,随着疫情的消退,国家航运将慢慢得到恢复。招商轮船源远流长,实力不赖,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不过,文章多多少少是存在滞后性的,有关招商轮船未来行情还想深入了解的话,直接戳开下方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会帮助你进行诊股,看下招商轮船估值是是不是高了:【免费】测一测招商轮船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6. 世界上第一家百年火柴厂成立时间是1997年1933年还是1896年
原始时代,人类需要燃烧时,只有钻木取火或敲击石块,打出火花来。
直至19世纪,才有人发明引火盒,盒子里面装有浸过硫酸的石棉,接着拿一根木条,沾上硫磺、氯酸钾和糖,当木条碰到硫磺,便会发生化学作用,发生火花。
但这种火柴仍相当笨拙,直至1827年,英国药剂师瓦克尔,用沾有化学药品的木条,在砂纸上一擦,就立刻产生火花。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根摩擦火柴了。
火柴是由谁发明呢!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国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 火柴,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进迫,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我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马可波罗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着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
工业上的火柴:火柴工业开创于欧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瑞典卡尔马省的贝里亚城。1865年,火柴开始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火”或“自来火”。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是卫省轩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县创办的巧明火柴厂。到1900年,中国共开设了19家火柴厂。1921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美丽”牌火柴。刘鸿生于1930年又创建了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1949年后,中国火柴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动连续机试制成功。1982年在济南火柴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连续生产线。
7. 火柴的火柴历史
中国南北朝(420~589)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
《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
北宋人陶谷的《清异录》说:“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这是说当时民间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这也说明了原始的火柴,应该是在《清异录》成书年代之前就已经发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据一则重要史料记载:“汉淮南王招致方术之士,延八公等撰《鸿宝万毕方》,法烛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于世,然则法烛之起,自刘安始也。”这里的法烛就是后来说的发烛,都是火柴的前身。按照高承的记述,我们可得知,原始的火柴是在公元2世纪,由早期的炼丹家所发明的。我们也知道硫磺是炼丹家的主要药物,所以他们发明原始火柴更加合理。
到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那是有人把松木削成如纸张薄的小片,用硫磺涂满它的一端。但它不叫“火柴”,而是叫“发烛”、“粹儿”,这已经是早期的火柴了,但人们没有注意和重视。
在欧洲,火柴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了木柴,成为引火的材料。
1669年,德国人H.布兰德提炼出了黄磷。人们利用黄磷极易氧化发火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后再沾黄磷而发光。1805年,法国人钱斯尔将氯酸钾和糖用树胶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发火。这些都是现代火柴的雏形。
1826年,英国人J.沃克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药头,装在盒内,盒侧面粘有砂纸。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划,能发火燃烧。这是最早具有实用价值的火柴。
1831年,法国人C.索里亚以黄磷代替三硫化锑掺入药头中,制成黄磷火柴。这种火柴使用方便,但发火太灵敏,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黄磷有剧毒,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1845年,奥地利人A.施勒特尔研制出赤磷(也称红磷),它是黄磷的同素异形体,性能比较稳定,且无毒。1855年,瑞典人J.E.伦德斯特伦创制出一种新型火柴,它是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将赤磷药料涂在火柴盒侧面。使用时,将火柴药头在磷层上轻轻擦划,即能发火。由于把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分开,大大增强了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称之为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1898年,法国人H.塞弗纳和E.D.卡昂以三硫化四磷取代黄磷制成火柴,称为硫化磷火柴。这种火柴与黄磷火柴一样随处可以擦燃而没有黄磷的毒性,但仍不如安全火柴安全。
火柴工业开创于欧洲。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瑞典卡尔马省的贝里亚城。1865年,火柴开始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火”或“自来火”。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是卫省轩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县创办的巧明火柴厂。到1900年,中国共开设了19家火柴厂。1921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美丽”牌火柴。刘鸿生于1930年又创建了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1949年后,中国火柴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67年,第一台火柴自动连续机试制成功。1982年在济南火柴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连续生产线。
2012年9月6日,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将举行资产处置拍卖会,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这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彻底走进历史。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四万元现洋入股公司,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建国后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当地文物部门对“泊头火柴”的主要火柴生产设备进行了保护,并将设立专门的展馆进行展示。
8. 招商轮船股票成交量为什么那么大招商轮船2021年一季报牛叉诊股招商轮船股票
疫情风波过后,经济复苏伴随着航运价格价格的水涨船高,目前在短时间内仍处于供需错配的局面,这也有利于相关航运企业的发展,招商轮船也是如此,股价不断地涨,这只股票怎样呢,有没有投资的价值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在准备对招商轮船进行介绍之前,我将制作好的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名单提供给大家,点一下这里就能够获得详细名单:宝藏资料!港口航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872年,奠定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事业。招商轮船从事国际原油、国际与国内干散货、国内滚装、国际与国内件杂货等海运业务,并通过CLNG公司投资经营国际LNG运输业务。招商轮船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的远洋油轮船队,是大中华地区领先的超级油轮船队经营者,也是国内输入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大概分析了招商轮船后,通过下面的亮点分析我们就能知道招商轮船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自有VLCC和VLOC船队规模世界第一
展望2021年,招商轮船计划着要新接30万吨级VLCC原油轮2艘,另外还有3艘船,就是32.5万吨级VLOC散货船1艘,3800车位滚装船2艘。其中的自有VLCC以及VLOC船队规模持续保持在世界第一,滚装船队规模在国内领先于同行。
亮点二:行业经验丰富,品牌知名度高
招商轮船长时间的专注于远洋运输业务,而且在经营管理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子公司海宏公司(AMCL)和香港明华(HKMW)这两家专业管理公司在业内品牌口碑很好,知名度很高。中国第一家运营管理和投资大型LNG专用船的公司,就是子公司CLNG公司,迄今为止,始终保持着中国领先的地位。因为篇幅有限,有关招商轮船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全面的情况,我将它们归纳进了这篇研报之中,戳一下这里就能看到:【深度研报】招商轮船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给了港口航运行业一个重大打击,停工停业,港口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引发航运停滞不前,疫情结束了之后陆续消退了下去,港口航运才一步步恢复了起来。得益于疫情态势的成功遏制,全球复产复工陆续推进,进出口数据未来可期。出口的强势体现,迎来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复,港口航运相关企业业绩也可能大概率实现高度增长。
同时,在今年前半年,国际干散航运市场行情好,运价持续提高,其中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指数(BDI)的平均值同比增加了229%。在需求端方面,在全球经济恢复的带动下,干散货贸易量获得了一定的回升,预计1-2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趋势。
综上,随着疫情退去,国家航运将逐渐恢复到原来。招商轮船不光历史悠久,而且实力相当优秀,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但是文章有滞后性,那些想更准确地知道招商轮船未来行情的朋友,直接打开下方链接,有专业的投顾替你诊股,看下招商轮船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招商轮船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9. 刘鸿生的人物经历
刘鸿生,祖籍浙江定海。19世纪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在上海宝善街开设了一家供人看戏饮茶的丹桂茶园。生意还算兴隆。鸿生父刘贤喜,经人介绍,在招商局的轮船上做总账房,除了每月优厚的薪水,还经常利用轮船往来的便利条件夹带私货贩卖,从中牟利,因此家庭生活还算富裕。刘鸿生7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尽管哥哥继任了父亲的轮船账房职务,收入却减少了;同时,也由于祖父年迈,无力经营茶园,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全家十几口人生活十分拮据。虽然家中交学费已经十分困难,母亲仍然不愿意让聪明好学的儿子失学。她想方设法,让刘鸿生继续读书,13岁他进圣约翰中学。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发愤苦读,各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不但可以免交昂贵的学费,而且每月能领到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1906),美国校长决定送他到美国去学习神学,学成回校担任牧师兼教英文。他因不服从校长培养他当牧师的安排被开除。1906年,刘鸿生由上海圣约翰大学辍学﹐至职业学校任教,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老闸巡捕房做教师﹐老闸巡捕房做教师。1908年﹐考入上海英租界会审公廨当翻译。约半年后﹐转入意籍律师穆安素事务所工作。1909年(宣统元年)﹐入英商开平矿务局﹐任上海办事处任推销员﹐为开平煤打开销路。1911年﹐升为开平矿务局(1912年后,改称开滦矿务局)买办﹐设立帐房﹐赚取佣金。随后﹐又与上海义泰兴煤号合作﹐经销开滦煤﹐分取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自租船只﹐由秦皇岛装载开滦煤运沪销售﹐约有三年时间﹐赚银百万余两。1918年为扩展煤炭经营﹐他与义泰兴煤号等伙设义泰兴董家渡煤栈﹐并委托英商壳件洋行经理码头业务。此后﹐他又在上海及长江下游各埠与人广设销煤机构。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提倡国货﹐抵制外货﹐使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20年1月﹐刘鸿生在苏州与人伙设华商鸿生火柴公司﹐资本12万元﹐他占3/4。这是刘鸿生资本向工业企业转化的起点。此后﹐他又独资或与人合资设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中华煤球公司﹑大华保险公司﹑华丰搪瓷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中华工业公司﹑华东煤矿公司﹑中国企业银行等。到1931年底为止﹐刘鸿生的企业投资(包括公司股票﹑合资股份及船舶码头三项)已达745万余元﹐被称为中国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1932年11月﹐出任国营轮船招商局总经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鸿生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内的企业受到损失。1938年6月他出走香港﹐旋转赴内地。在内地和香港再与民营企业或官僚资本合资设立华业和记火柴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中国火柴原料公司﹑中国毛纺织公司﹑西北毛纺织公司等。还担任国民党政府火柴专卖公司总经理﹑全国专卖总局局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鸿生于1945年10月回到上海﹐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经济部计划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咨议委员。1946年春,他在沦陷区的企业全部收回。但除火柴和码头业有暂时的发展外﹐其余企业经营都很困难。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实行“金圆券”政策(见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刘氏企业遂全部陷于瘫痪。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刘鸿生曾一度跑到香港。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刘鸿生于1949年10月由香港回到北京,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并与他进行诚恳、坦率的谈话,使刘鸿生受到很大鼓舞。
刘鸿生回到上海﹐1949年12月,他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委员和生产救灾委员会委员。刘鸿生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短期内制止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的措施由衷钦佩,决心为上海水泥公司等企业从速复工努力工作。1950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同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12月,韩战爆发,中国人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刘鸿生在工商界中带头捐献飞机大炮,并动员刘氏企业在捐献中尽最大努力,上海水泥公司董事会与全厂职工一起积极响应,共捐献人民币20.17亿元(旧人民币)。
1953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发布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刘受到鼓舞,表示自己的企业要争取第一批申请公私合营。1954年1月18日上海水泥公司召开董事会,在刘鸿生的提议下;作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公私合营的决议,并向政府提出申请。是年7月1日,获准公私合营。当年,刘鸿生有8个企业实现公私合营。1956年初,刘氏在各地价值2000余万元的企业全部实现公私合营。1953年10月当选为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鸿生历任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民建上海市分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上海市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第一届常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兼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经济审核委员会主任等职。
刘鸿生待人宽厚,而教子严格。他认为“知子莫若父”,要求子女学有所长,虚心向他人学习,成为有知识、有学问、有专长的人才。他说:“只有学会真本领,才能担当大事情”。子女从国外留学回来,他规定必须在企业里从普通职员做起。由于其严格督教,子女多有成就,有的成为技术业务专家。1956年,当刘鸿生病重弥留之际,还谆谆嘱咐子女们,把所余的全部定息献给国家。他在去世前半个月,接受《人民中国》杂志记者的采访,发表《为什么我拥护共产党》的谈话,讲述他40多年来坎坷的经历,以亲身感受,揭露帝国主义与中国官僚资本压迫和摧残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种种行径,生动地说明中国民族资本家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1956年10月1日,刘鸿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