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是如何利用股票炒作圈钱的
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
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特殊背景为过度“圈钱”提供了土壤
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管理层采取渐进式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学术界早已经进行了阐述,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背景去揭示这个问题。
过度“圈钱”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形成的企业“投资饥渴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软预算约束在没有得到彻底改进的情况下,过度“圈钱”行为也就难免,而且关键是在我国传统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企业原有的“投资饥渴症”意识并没有因为增加几个社会股东而削弱。今年股票发行方式由计划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规定等措施,这些都是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行为的。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虽然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这里我们还是以较为关心股东利益、市场口碑较好的飞乐音响作为例子来分析。如果我们剔除市场主力运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该公司上市10多年来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转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级市场运作的口味,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乐音响这10多年来均以现金分红,目前其股价复权还能是1150元以上吗?!而且如果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往往被市场人士戴上“资本运作意识”不强的帽子(这些股票在市场上一般被喻为“ 瘟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也纷纷到国内市场“圈钱”也不无国内二级市场高亢的情形有关(可以想象中国石化、华能电力在香港二级市场分别仅仅值1个、4个多港币,而国内首次发行价则分别为4.22元和7.95元,傻瓜都会愿意到国内融资)。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还要考虑投资者结构。换句话说,求富心切的二级市场氛围助长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产生。
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或规则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钻到了空子。以上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及规则本身只能通过逐步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制度不全或者监管不严,譬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部分内容虽然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但修改速度太缓慢。应当说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律法规这种现状也不应大惊小怪。要知道西方发达股票市场制度和规则目前来看是比较健全的,然而是经过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变形后有的就成了解困项目),所以制度与规则偏向融资者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产权经济学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国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贫、三年亏”短期运作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确与一些企业借国有企业改制为借口而从市场上大捞一把的情形有关。一些企业集团通过下属公司上市后圈钱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最令市场深恶痛绝。一些上市公司“圈钱”后大变脸,更能揭示这里的奥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苏上市公司后上市后在97年前虽然给投资者也洒过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国企解困三年攻坚战以纺织业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发的额度,增发后便出现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增发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被其大股东挪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② 央视曝光网络荐股骗局是怎么回事
央视曝光网络荐股骗局是指央视报道A股市场回暖,非法网络荐股现象又有抬头,今年6月,有至少几百名投资者,在看了网络直播的荐股,买入了股价高高在上的济民制药,然后第二天开始,就连吃了四个跌停,损失惨重。
此次的非法网络荐股,源于济民制药庄家出货,他们雇佣了网络黑嘴,让他们推荐济民,投资者买入,他们就能顺利出货,而不会像以前庄股崩盘那样动辄十个跌停。而济民庄家的出货方法,并不止这种,晓晨4月2日中午突然发现,自己账户被盗号,手里的股票莫名被全部清仓。
就在第二天,济民制药直接跌停,而像晓晨这样的受害者,全国至少有几十位。各种迹象表明,济民制药庄家的出货计划蓄谋已久,4月份开始实施,通过盗号、雇佣网络黑嘴,派发自己的筹码。
今年6月11日,投资者受非法网络荐股误导买入济民制药后,普遍亏损在33%左右,如果一直未卖出,损失更大,很多投资者报警,但由于网络黑嘴用的都是化名,找不到人,公安机关难以立案。
(2)上市公司股票诈骗套路扩展阅读
网络荐股骗局的7大套路:
套路1:
直播平台中,伪装成“股神、大V、老师、播主、圈主”,号称有内幕消息、资深背景、传奇业绩、独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锁定牛股、推荐黑马股”等方式忽悠投资者。
套路2:
财经网站上,用“高手指导、大佬看盘、名家谈股”等标题,吸引投资者充值购买“金币、鲜花”等虚拟币,再通过“直播订阅、收费文章、付费问答”等方式引诱投资者购买垃圾信息。
套路3:
微信、QQ、微博、论坛、股吧上,用“大数据诊股、推荐黑马、专家一对一指导、无收益不收费”等夸张宣传,造假炒股业绩记录,引诱投资者交钱成为会员客户。
套路4:
假扮陌生美女加微信、QQ聊天套近乎,宣称背后有“老师、专家、股神”指导股票买卖,先免费推荐几只股票展示实力,再忽悠投资者交钱加入“内部VIP群、VIP直播室”。
套路5:
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室中,“老师、专家、股神”实时喊单号召大家一起买卖股票,宣称有“私募基金、资本大佬、实力庄家”保证赚钱;或用“高回报高收益”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外汇、原油、黄金等)等虚假交易。
套路6:
不法分子推荐股票造成投资者亏损后,也并不是都联系不上,有些公司给投资者造成亏损还能联系上,面对投资者的投诉,却是蛊惑投资者参加更高级别的会员组,缴纳更多的“会员费”。
套路7:
不少不法分子为实施诈骗,用与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近似的名称蒙骗投资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义来实施诈骗。出于对专业机构的信任,投资者往往缴纳会员费,获得荐股,刚开始可能会赚钱,之后却亏损,最终发现自己上当。
③ 荐股诈骗包括什么
荐股诈骗包括在社交、直播平台上塑造所谓的“专家”“大师”,利用概率做文章,给人推荐股票,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荐股人员免费帮投资人诊断手上持有的股票、挖掘潜力股等;冒充正规金融证券交易公司欺诈;性质恶劣的“荐股割韭菜”等。
中证协公布新一期黑名单非法投资咨询多,除了个人名义推荐股票的,还有一些博客是打着证券公司的名字,例如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等。极具冲击性的文字和图案,十分诱人。但这些非法荐股的博客和非法仿冒机构的网站都上了中证协公布的最新一期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
其
拓展资料:
1,非法荐股主要违规表现以非法投资咨询居多,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以招揽会员或客户为名,非法代理客户从事证券投资理财活动;以门户网站、网站博客、QQ等为平台,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收取咨询费、服务费等。
2,网络直播平台“非法荐股”兴起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还有一种新套路需要投资者注意,就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非法荐股”。个人或机构在网络直播平台开通直播间,以“股神”“大V老师”自居,号称拥有资深投资背景,以“分享炒股技巧”“推荐黑马股”等吸引眼球,通过送虚拟币、付费问答等各种项目让投资者缴费。网络直播推荐股收费属于证券投资咨询活动,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此类活动。
3,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荐股 实际上,今年年初,证监会就组织开展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专项整治行动,将网络非法荐股作为整治重点,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累计摸排涉非线索979个,向公安机关移送涉非案件68件,支持配合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77人。投资者投资前可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名单,远离非法荐股活动。
④ 上市公司能够向你推销他的股票么上市 公司公开推销股票合法么
你肯定遭遇到的是股权诈骗,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不可能向你推销。
⑤ 股市里面有什么骗局
股市里面骗局太多太多了,股市里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主要有以下骗局:
骗局一: 4500点才是牛市的起点,结果4500点才是的开始,让相信的股民投资者已经深套其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套。
骗局二: 4000点以下不发行新股,结果新股变本加厉,每天都是有新股发行,新股已经成为常态化,这就是一个天大的骗局。
骗局三: 三大指数持续创新高,个股却持续创新低,失真行情;比如假慢牛,或者说牛头熊身等等。
骗局四: 扇贝跑了,又又回来了;大股东自己套现,结果小孩子卖出的;一夜之间蒸发300多亿等等事件。
骗局五: 钻石底、婴儿底、儿童牛、黄金牛等等,结果一切都成为谎言,这就是股票市场的现象。
骗局六: 发布重大利好消息,结果利好用来出货的;反之利空消息要出来了,股票要大跌了,结果大涨起来了。
骗局七: 这只股票要拉升了,这只股票是黑马股;好了等大家买入之后,股价持续大跌,这就是现实中的股票。
总之股票市场的骗局太多太多了,股市骗局都是用来糊弄人的,这就是现实中的股市,所以造成股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等等。
看看K线不就知道了嘛,上涨放量就下跌,下跌缩量还下跌,股市里的一切行为都表现在图形上,看多了久了你就明白了;
随便划拉了2个,不是里面的人傻,而是你的眼睛不识货。
这如一个整洁利索,干净利落的人的做事风格和一个拖泥带水之人的区别。
懂得人自然能看得懂,小白那就去多练多学吧,
升升跌跌,真真假假是股市的常态,关键看每个人的功夫深浅,功夫深厚的人,不会被花拳秀腿所迷惑;功夫浅薄之人,时常被迷惑而打乱阵脚。
股市骗局太多了。
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牛市论,像改革牛、慢牛、长牛、爱国牛、少年牛、壮年牛等等,好像没有一个成功实现,至于十年黄金牛市,我个人不信,至于能不能实现,拭目以待。喊牛市的有各种专家、分析师,也有各种忽悠人的自媒体。市场还有喊各种股市底的,多一个底名称,说明错误一次,有几个底,就错了几次,真的是成为了忽悠。另外就是被外资成功抄了底感到痛心的,虽然有很多次外资成功抄底,可是也有很多次,外资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从实际市场操作来看,很多专家自诩是某种理论的创始人,像各种涨停板抓法,然后自诩为老师,可以带大家炒股发财,或者是利用微信、电话、QQ、直播平台等吸引投资者跟随老师抓牛股、涨停板,也是大骗子,那个投资者发现一个百分百涨停的牛股,会随意告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是不信的。谁信可能谁就是傻瓜,等待被骗子所骗。最近证监会再度警示了一些网络大V,存在一些风险。
从上市公司来说,更是骗子不少,像财务造假、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转减持、利用各种概念减持、与二级市场庄家配合操纵股价,典型的就是徐翔,与大股东、上市公司沆瀣一气,与部分媒体分析师狼狈为奸,形成一条龙的股价炒作,多少人被收割的亏损惨重。两康都是曾经的白马股,股价涨幅巨大,可是最后证明都是骗子公司,康得新已经终止上市,康美药业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在于年报亏损亏出了新高度。
股市是一个利益错综复杂的利益场,各种骗子招数很多,防不胜防,不要相信各种传言,更不要相信各种老师,也不要在意专家的意见,相信自己,相信估值合理,相信业绩,至少不会亏得太惨。至于押中了财务造假的公司,那也是小概率事件。
股市里面最简单的骗局,就是“诱”字。这个“诱”分为诱多和诱空两种。机构提前布局任意一支股票的目的很简单,低价吸收筹码,然后到达他们制定的目标价位出货。这个是机构一整套环节。在机构吸收筹码的阶段,一定会出现诱空的手段,刻意来回打压目标股票,震荡明显,上串下跳。今天涨明天跌,跌得比涨的大,经过数天来回这样清洗筹码,散户的耐心都完全没有了,机构就悄悄地吸收大了大量的筹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平静期,不怎么涨也不怎么跌,很多散户看到身边的股票涨得好啊,自己买得怎么也不涨不怎么跌啊,又有一部分人被诱空出去了,这个时候机构就开始准备拉升了,当快接近机构定下的目标价位的时候,机构这个时候必须诱多了,会有一些舆论配合说某支股票处于上升通道了,庄家介入迹象明显,看高一线,第一目标价位是多少,如果冲过该高点,就会出现第二目标价位,多少价位,这样很多胆大的散户就开始大量介入了,诱多的效果出现了,机构就开始准备出货了,拉涨停板,让后频繁打开涨停板,后来收盘有跌了几毛钱,第二天,直接低开,或者直接跌停板的不在少数,这样一个回合就把散户关进去了,这个是股市里面最常见的骗局,但是也是最不容易察觉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
1、初心:见好就收,如果挣5个点,我就走,绝不留恋;结果:涨5个点没走,被套,被深套。
2、初心:行情太弱,观望;结果:机构喊出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慌乱进场,被套。
3、初心:政策扶持,业绩又好,可低吸;结果:恐高,心里没底,错失好股。
。。。。。。
像这样的案例,在股民中比比皆是。为什么当初设置好的策略没有认真执行,答案就是忘了自己的初心。后面,怪天怪地怪空气,反正就是不怪自己!
如果你足够务实,足够聪明,不轻信小道消息,市场必骗不了你;如果你坚持初心,不胡乱操作,设置好止盈止损,市场一般也套不住你!
美股会跌,A股会涨。这就是最大的骗局。
骗局不少,最常见的就是伪造财务数据!
股市有什么骗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识破骗局。
股市里面的骗局,应该指的是股票交易方面吧。里面的骗局很多,有很多坑。选最重点的几个说。常见的几个套路,一是控盘资金与上市公司高管勾结,在前期逢低吸筹,等待上市公司公告业绩大幅上升或其它利好消息时,控盘资金开始出货,获取非法收益。再一个就是蹭概念,发布虚假消息,当股价上升到高位的时候,大股东减持获利。第三个就是常见的一些非法媒体或者自媒体,用一些小微利吸引投资用户跟风股票,当大部分人都深信不疑的时候,再利用某一只股票集中拉高出货,让散户投资者接盘。
⑥ 股票群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法律分析:1、骗子伪装成正规证券公司业务员通过电话或其它渠道邀请目标客户加入股票群,骗子会在网上购买目标客户的资料信息,所以这一步伪装很难揭穿;2、骗子让群内成员在其包装的炒股大师直播间免费听课获取信任,大部分骗子包装的炒股大师都看起来非常专业,也能学到一些炒股知识技巧;3、骗子目的并不在于让客户炒股赚多少钱,教客户炒股只是为了获取信任,下一步就是利用这种信任和客户贪婪的心理将客户引入自身的杀猪盘收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⑦ 蚂蚁财富通就是个骗局,我就是受害者,投进去的钱你就别想取出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
哦,那个倒是没有啊,不是很清楚啊,不过那个支付宝的基金是可以参与的
⑧ 股票直播间的骗局有哪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共有股票投资者1.6亿,其中个人占比高达99.76%,这说明大部分的股民非常自信,尽管知道股市的二八定律,即80%的投资者亏损,只有20%的投资者能赚钱,可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属于那20%。
其实,不管是网上的股票直播分析师,还是那些教人炒股的书,个人认为只能当做参考,完全按照分析师的话以及书上的东西操作,甚至还不如瞎蒙,能准确预判资本市场走势的人,直接通过资本市场交易赚钱就好。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高手呢?肯定有,可惜的是小编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对于这些真正的高手,他们根本不会去给别人推荐股票,更没有时间去写书,都是自主分析、自己操作,独自赚钱。所以说,针对那些网上主动向你推荐股票的人,直接拒绝吧,以免后患无穷。
⑨ 股票融资公司常用骗局有哪些
多多看下,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