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徐峥公司下的股票
扩展阅读
股票账户可以购买基金吗 2025-02-05 11:15:39
瑞星会股票代码 2025-02-05 11:14:55
账户中有股票可以转券商 2025-02-05 08:02:07

徐峥公司下的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8-25 17:00:53

Ⅰ 有资本玩家之称的徐峥,他的商业投资能力到底有多高

徐峥的商业投资能力主要体现在它在影视业上的投资。他最近投资拍摄的几部电影基本上都是爆款,深深受到观众的喜爱。基本上每一部作品都在10亿票房之上,也是让徐峥赚的锅满盆满。徐峥和吴京已经成为了新生一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泰囧,港囧,我不是药神,后来的我们等等影视作品。都有非常好的口碑,有很好的票房。这就说明了徐峥的投资眼光非常的长远精准,他知道哪一部作品将成为观众喜爱的作品。

徐峥还参与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拍摄。能够拍摄这么具有政治意义的电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Ⅱ 徐峥是如何晋升为新一代“娱乐圈”大佬的

徐峥在接受某主持人采访时,他说自己曾到网上翻贴,看到有人提问“中国有哪些实力派男演员”,翻遍了一千多条评论,结果也没翻到自己,心头一阵落寞。成为一名好演员,是“文艺青年”时期徐峥的理想。

一、徐峥进入演艺圈的时间很早,而且早期的演艺之路顺风顺水

上海少年宫为儿童剧组挑演员,这部剧一共就四个角色:教书先生、长工、老地主、小地主。颇有地主老财气质的小徐峥被选上饰演“小地主”,从此他便有了演员梦。

徐峥饰演“小地主”,中学被选进上海市少年宫戏剧班,在同龄人放学回家赶作业的时候,徐峥便揣着作业往大剧院跑,赶着跟奚美娟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搭戏。

演出结束后,另一位“国家一级演员”何政军还得踩着自行车送他回家去。高中毕业后报考大学,徐峥的运气才结束。他原本想要去北京求学,结果那年中央戏剧学院在上海只招收“新疆班”的学生,想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却倒在初试阶段。

最终徐峥没能跑去北京,反倒是以专业前十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然而到了大二,他就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到了人生危机——秃顶。

徐峥获得“金马影帝”

一心想做个好演员的徐峥,凭借《我不是药神》获得一樽“金马影帝”,以及被广大群众的“封神”赞誉。

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徐峥通过与董老板合作,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再通过与宁浩的革命友谊,完成演员生涯的高光时刻。金钱、口碑、荣誉......尽收囊中。

更重要的是,徐峥还成功编织起了以自己为核心的资本、导演、编剧、演员网络,开拓着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然成为新一代“娱乐圈大佬”之一。

Ⅲ 徐峥宁浩入哪个股票代码是多少

港股21控股,准备改为欢乐传媒

Ⅳ 曾仅是一名“屌丝导演”的徐峥,他究竟是如何成长为一名"资本大鳄"的

实际上徐峥之所以会成为现在娱乐圈当中的一个“资本大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徐峥本身确实是非常的有才华,导演了很多的电影票房都是特别的高,所以也是为徐峥自己带来了很多利益。实际上在很多年之前,徐峥还仅仅只是一个“屌丝导演”,真正让徐峥出名的应该还是《泰囧》这部电影。

现在的徐峥可以说是影视界当中的一个大咖,而且徐峥已经慢慢的成为了电影票房一个支柱了,一般只要有时间参与的电影票房都会大卖,而徐峥自己导演的作品口碑也是非常的好。徐峥可能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大器晚成”,不过是金子,不管在哪里肯定都会发光发亮。

Ⅳ 徐峥为什么要卖掉《港囧》的票房

《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股权深度合作,这次他以《港囧》估值来作为未来票房净收入作金融杠杆,在《港囧》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不仅现金获利1.5亿元,更成为这家公司第二大股东,徐峥持股19%。也就是徐峥在《港囧》上映前就获得了1.5亿,同时还因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继续享有票房的分红!,当然总体利益计算:
只考虑现金流下:
经粗略计算,当票房收入大于11亿时,对于真乐道来说,现金流方面才有所赚,而徐峥才不会亏!
考虑股票增值综合下:徐峥稳赚的机率比较大,还是很划算,而针对于真道乐来说为何要做这笔买卖,个人猜测如下:1是短期内获得较多现金流,2是港囧推动公司股价上升,进而得到部分股票的隐形增值!3、21控股主业将转向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并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港囧作为第一炮再好不过。

Ⅵ 张若昀输了,张国立也输了,吴京清醒的面对资本,令多少人脸红,你怎么看

有关演艺圈的新闻报道,被“亿”级的企业忽悠已经是常态化。动则上亿人民币的演员片酬,也让平常人了解到自身在高额钱财眼前的无足轻重。郑爽的1.六亿,张若昀的1.4亿,无论是积极索取或是被亲生父亲仿冒,自身变成受害人,实际上影视行业对钱财的疯狂追求是大家无法想象的,这潭底也许很深,郑爽、张若昀很有可能都仅仅在其中一个小人物。

Ⅶ 盘点徐峥商业版图,他名下的公司还有哪些

徐峥商业版图,他名下的公司有:徐峥关联企业有10家,上海徐峥影视文化工作室、上海真乐道影视文化工作室、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7家持股企业,涉及文化传播、海口保税区金色稻田影视文化工作室3家个人工作室,及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

Ⅷ 徐峥如何从屌丝导演到资本大鳄

电影《港囧》还未下架,导演徐峥就把1.5亿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还间接获得了13亿收入。这一切都源于徐峥跌宕腾挪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他先是把47 .5%的净票房收入收益权攥在自己手里;接着入股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成为第二大股东;最后他再把47 .5%的净票房收入收益权以1.5亿元价格卖给了21控股。徐峥用一部《港囧》完成了从“屌丝导演”到“资本大鳄”的角色逆转,同时开了“上市公司提前买断票房净收入收益权”的先例。“这是电影资本市场运作上的创新,这种做法会对电影创作起到促进作用”,资深影视从业者王正伦认为,这一手法很可能会被圈内电影行业所效仿。那么,谁将有幸成为下一个“徐峥”?如何才能成为下一个“徐峥”?角色逆转:手握电影收益的控制权2012年,徐峥作为导演推出的第一部电影《泰囧》,最终以12.67亿元创下当时华语片票房纪录。顶着《泰囧》的光环,《港囧》一路以来都是高举高打,各家公司挤破头地想加入《港囧》的投资行列。不过,徐峥当然不会把嘴边的肥肉拱手让人。最终,徐峥、陶虹夫妇成立的全资公司真乐道成为《港囧》第一出品方,另外两个投资方则是全资出品过《泰囧》的光线影业,以及《港囧》女主角赵薇的经纪公司。业内人士透露,徐峥通过知识产权及个人服务(剧本写作、导演及演出工作),以非现金形式投资《港囧》,并获得47.5%的票房净收入收益权。“徐峥在制作电影时不仅仅是导演,还担任了投资人和出品方的角色,真正对这部电影的操盘和控制都是徐峥”,王正伦向南都分析指出,光这一点就拦截了大部分的普通导演。一般的导演只能像2012年拍《泰囧》时拼死累活的徐峥,最终拿到手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导演费,以及光线传媒老板王长田“赏赐”的10%利润分成。提前套现:回笼资金推后续项目自此,资本游戏开始。9月23日晚,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宣布,与《港囧》投资方、由徐峥控股的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1 .5亿元的价格向北京真乐道购买即将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这意味着,无论最终《港囧》的票房是高是低,徐峥都已经拿到了落袋为安的1 .5亿元现金。这笔1 .5亿的资金到位之后,真乐道将有机会快速推进接下来的项目。根据此前广电总局的公示内容,真乐道在《港囧》之后,即将拍摄《印囧》。基于这一成功案例,王正伦认为,未来可能会有上市公司想要去尝试买断电影的部分票房收益权。但只有确保整个交易过程是透明、正规的,并对国内电影市场产生促进作用,才有可能完全作为正面案例被圈内人士所效仿。此外,高价卖出票房净收入收益权,也并非想卖就能卖的。“圈内导演想要效仿徐峥的做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王正伦指出,《港囧》很大程度上是顶着《泰囧》的光环诞生的,所以说,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要有一部口碑好的电影,如果《泰囧》票房不佳,那么上市公司也不会去冒风险买入票房净收入收益权(即投资电影),电影票房还是存在许多未知性。” 入股上市公司:分享资本市场多重收益以47.5%的票房净收入换得1.5亿元收入推算,在徐峥心中,《港囧》的保守票房应该在9亿元左右。这意味着,根据目前票房分成规则,如果票房低于9亿,21控股将获得低于1 .5亿的票房净收入,投资失败;如果票房高于9亿,他们则获得超过1.5亿收入,投资成功。不过,票房无论高低,对于徐峥而言都是“赚”的。而且如果票房大卖,他还能获得“双重收益”。因为,在卖出票房收益权之前,徐峥入股了21控股。5月14日,在香港上市的21控股宣布,徐峥出资1 .75亿元,以0 .4港元的价格买下21控股4 .38亿股,成为21控股第二大股东。上市公司股价受所投资电影票房影响的先例比比皆是。2012年底《泰囧》上映前后光线股价一度飙升逾75%。2010年周星驰借壳比高集团,《西游降魔篇》在上映前就促使其股价暴涨近50%。而《港囧》自上映以来票房十分傲人,首日破2亿,公映第六天破10亿。艺恩票房智库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下午3点,《港囧》票房接近15亿。昨日,21控股报收3.42港元,徐峥手握的21控股股票市值接近15亿港元,除去1.75亿入股资金,徐峥还净赚了超过13亿港元,补上当初“贱卖”票房收益权的缺口还绰绰有余。资本市场:人脉也很重要“徐峥现今和许多电影圈内的资本机构关系很好,也是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也能算是徐峥成功的一个偶然因素。”王正伦分析指出。这一偶然因素,也意味着,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并非人人可玩。21控股公告显示,与徐峥一同入股21控股的还有资本大佬董平,而且董平是第一大股东,持股24%。据悉,董平是圈内知名的资本大佬,熟悉买壳、注入资产、高价抛售公司的“资本游戏”。2009年,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上联水泥,随后改名为文化中国,2014年,他把文化中国按104亿港元的估值卖给了马云。跟着董平“有肉吃”,这一次因“港囧”而产生的10多亿直接或间接收入,仅仅是一个“前菜”。宁浩也与徐峥、董平一同入股21控股,宁浩持股与徐峥持平。根据入股协议,21控股将获得宁浩和徐峥6年的排他性合作。当6年的合约期满,21控股还将获得下一个6年的优先磋商权。具体来说,未来的6年中,宁浩和徐峥将每3年导演1- 2部电影作品(以作品正式上映为准),21控股将获得电影作品排他性投资权、制作权及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优先发行权。坐拥“优质内容”的21控股被业内视为下一个阿里影业。而阿里影业借壳文化中国上市后,阿里影业的市值从53亿港元一度飙升至最高800亿港元。昨日收盘后,阿里影业市值为464亿港元,相比之下,21控股市值仅仅是7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