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限售股”是什么意思
限售股是指那些短期内不能在二级市场进行流通的股票,这类股票最为明显的特点在于都具有一定时间的锁定期或者是长期持有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流通现象。这类股一般产生于过去的政策性股改、新股刚发行、定增或者是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况,具有成本低,数量大的特点。
限售股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其在解禁后转让应按照“金融商品转让”项目缴纳增值税。然而,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形成原因可能较为复杂。
常见的如IPO限售股、重大资产重组限售股、股改限售股等,在按照“金融商品转让”项目计算增值税时,如何确定买入价,是决定税额的关键因素,最终直接影响增值税税负。
(1)非上市公司股票挂牌限售股扩展阅读
为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规则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份(IPO)并上市的公司,于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规定,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满后解除流通权利限制,构成了新股限售股。
这类限售股目前已经占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数,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现。新股上市后,新股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机构配售股和增发股。
机构配售股是指IPO的时候,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人获得的股票,这部分需要锁定3个月到半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增发股类似机构配售股,是指定向增发后的股票,需要锁定1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Ⅱ 限售股 和 非流通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限售股是指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这样做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2、包含内容不同
非流通股票: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限售股是指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中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首次发行上市(IPO)产生的限售股。
3、期限不同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Ⅲ 解禁的限售股对股票价格有什么影响股价一定会大跌吗
【解禁快讯】六月限售股上市规模全年最低,解禁最大压力在最后一周
![](http://www.shuimujiyin.com/images/loading.jpg)
6月份A股将有92.49亿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本年度月度解禁最低,以5月26日收盘价计算,市值为1146.3亿元,同为年内最低值。
在6月的解禁股构成中,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解禁数量占比较多,达到69.36亿股,占月总解禁股数量的86.68%。
从各周数据看,6月解禁最大的压力在最后一周,即6月26日至30日,数量共计30.62亿股,市值约449亿元。
|每日分享股市投资干货,和众多小散兄弟姐妹们一起逆袭股市,希望每一天的分享也能够给您带来一点收获,欢迎各位吐槽拍砖,互动交流共同进步是持续分享的动力!
Ⅳ 原始股 和 限售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2、时间限制不同
购买原始股,一个途径是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限售股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3、性质不同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
Ⅳ 什么是限售解禁股,解禁对股票有啥影响吗
限售解禁股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根据股改、新股发行、非公开增发等等规定被加以限售期,而限售期满能够参加流通买卖交易的那部分股票。解禁之后股票的流通量增加,对股票的价格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限售解禁股大量抛出,股价会逐步下行,如果解禁股筹码锁定较好,经过心理波动期之后,股价会重新上行。
Ⅵ 限售流通股是什么意思
限售流通股指的是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那部分非流通股,换句话说就是股东持有的没有流通权的这些股份。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些原来没有流通权的部分股份也就具有了可以流通的权利,但是如果直接放开交易,就会出现大量股份入市的风险,为了维持市场,给这部分股份规定了一些限售条款,结合起来就称它们为限售。
【拓展资料】
限售流通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来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没有流通权的股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部分股份也具有了流通权,不过,为了防范大量股份入市的风险,对这部分股份采取了限售条款,所以称限售流通股。
简介:
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出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略投资者通过定向增发投资某上市公司的时候,由于其战略目的持股时间要超过一般投资者,而且往往定向发行价格要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要求锁定该股份于一定的期限。另一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摇身变成流通股需要一个过渡期,一般禁售期为一年,一年后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这个期限内也是限售流通股。
至于是利空还是利好,凡事都是相对的:一方面,限售股可流通会增加市场的抛售压力,也就是利空,另一方面,为了能让抛售的价格高一些,限售股的相关利益方会想办法将股票价格做上去,这就是利好。
种类:
有2种限售流通股,
1.新股发行的时候,基金网配售的,一般限制3个月。
2.股改时候非流通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支付的对价,一般限制12个月以上 。过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样进行买卖了,这就是“解禁”。
相关法规:
为更好地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监会对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其中(二)就是针对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后的“限售”规定。与限售相对应,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