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美容行业未来5年趋势是什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欧莱雅(OREP)、资生堂(4911)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区域占比、品牌市占率、市场规模预测
1、市场规模:2021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根据欧睿(Euromonitor)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5年,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以及巴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016-2019年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在此期间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411.37亿美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下降至1397.34亿美元,同比降低1%。2021年,疫情对经济影响下降,经济开始复苏,据欧睿初步核算,2021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所回升,为1552亿美元,同比上升11.07%。
2、区域分布:亚太地区人口基数大,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欧睿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护肤品市场规模自2018年起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护肤品市场。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是全球主要护肤品市场,根据欧睿初步核算,2021年,亚太地区护肤品行业规模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占比扩大至55.48%,北美地区位列第二,占比达到15.40%,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少,为3.34%,但相比2020年有所增长。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日本护肤品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目前,日本护肤品市场竞争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的竞争。且日本护肤品市场的品牌竞争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较为激烈,主要是由于日本护肤业务发展的历史更为悠久,使得其护肤品牌众多,即使是排名前10的品牌在整体的护肤品市场占比也仍然较小。
2020蝶翠诗、怡丽丝尔、宝丽在日本的市占率分别为4.1%,3.9%、3.8%。在日本排名前十的护肤品牌中,仅有SK-II为美国宝洁集团旗下品牌,其余九个品牌均为日本本土品牌,事实上SK-II也是在日本创立的护肤品牌,于1991年被宝洁公司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市占率前十的品牌当中,怡丽丝尔和肌肤之玥两个品牌属于日本资生堂集团,苏菲娜和碧柔两个品牌属于日本花王集团,其余的六个品牌均属于不同的公司。综合来看,无论是从品牌还是企业的角度,日本的护肤品市场竞争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显得更为激烈。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韩国护肤品市场集中度较高
韩国护肤(化妆)品产业溯源于1916年日本占领时期由朴承植研发的“朴家粉”开始,历经上世纪50-60年代的小作坊生产、70年代的概念炒作、80年代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90年代的海外拓展与竞争到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与成熟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持续支持化妆品出口,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总体看,护肤品是韩国化妆品中最主要的品类,且由于韩国化妆品产业的发达,护肤品的品牌及产品种类都较为丰富。
韩国本土的护肤品牌占据了韩国护肤行业的主要市场,其中以LG集团和爱茉莉太平洋两家公司为主,据欧睿公布的数据,2020年LG集团和爱茉莉太平洋两家公司在韩国护肤品市场的市占率合计已经达到了43.6%,企业集中度较高。但由于护肤品品牌众多,因此与企业市占率相比,韩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相对较低,2020年韩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为雪花秀、The
History of Whoo、蒂佳婷,三个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9.9%、8.8%、4.6%。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美国本土品牌竞争激烈
美国的护肤品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828年美国第一个护肤品本土品牌娇兰成立,随后1846年,著名护肤品牌雪花秀成立。随后,美国的护肤品行业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各中类型的护肤品品牌层出不穷,以香奈儿以及雅诗兰黛等为代表的集团和品牌开始形成。目前,雅诗兰黛已占据美国护肤品主要市场。
美国护肤品竞争以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为主。根据欧睿公布的数据,2020年美国护肤品市占率最高的前三个品牌分别为露得清、Bath & Body
Works、Rodan+Fields,市占率分别达到4.7%、3.7%、3.6%。在美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排名前10的品牌中,除开适乐肤和兰蔻两个品牌隶属于法国欧莱雅,其余的品牌均属于美国的本土品牌。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美国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法国欧莱雅公司旗下品牌占据法国护肤品主要市场
目前,法国护肤品市场竞争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以及德国的护肤品品牌的竞争。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护肤品品牌包括伊夫黎雪、理肤泉、雅漾、巴黎欧莱雅等,它们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仅在法国国内占据主要市场,在国外市场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20年伊夫黎雪、理肤泉、雅漾在法国的市占率分别为8.2%,6.7%、6.5%。且在法国护肤品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仅有拜尔斯道夫公司旗下的妮维雅属于德国,其市占率为4.9%,排名第五,其余的四个品牌均为法国本土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护肤品市占率前十的品牌中,有四个品牌都属于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分别是理肤泉、巴黎欧莱雅、Mixa和兰蔻。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法国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3、发展趋势及前景:护肤品行业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护肤意识普遍觉醒,且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消费向高端产品倾斜。
近年来,欧美地区护肤品行业增速放缓,亚洲、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增速遥遥领先,成为推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影响了全球护肤品行业的生产和流通,前瞻认为,2022年,新冠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行业将会有小幅回暖,到2027年全球护肤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9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② 丸美是国产化妆品吗
丸美是国产化妆品。
丸美介绍:
MARUBI丸美 ,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拥有全球最大最专业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在中国拥有超1000个百货公司专柜,超15000个精品加盟店,商业版图遍布全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全球100大美容品企业。
2013年,LVMH旗下的LCapital基金战略投资丸美, 进一步推动了丸美国际化品牌梦想的实现。3月20日,丸美股份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新版招股说明书,公司计划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约5.84亿元,投向彩妆产品生产建设等项目。
(2)丸美股份股票号码扩展阅读:
丸美眼部肌肤护理历程:
丸美聚焦于眼部肌肤护理的研究和高品质眼霜的开发达15年之久,如今,丸美已是中国眼霜销量第一品牌。早在2000年创立之初,丸美就开始专注“眼部肌肤护理”领域。上世纪末的中国护肤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当时的丸美已透过跨国合作,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不断创新,屡创佳绩。
从最初的多达4款“细胞活性肌晶系列”的眼部产品,到次年凭借眼部多元细胞修复素的技术优势获得多项美容大奖,再到2004年推出眼部防晒乳,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支获得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的产品,丸美在眼部护理领域的技术实力一再凸显,奠定了其行业的领衔地位。
2007年,随着丸美弹力蛋白眼精华的面世,一股“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风潮瞬间席卷全国,开启了众多中国女性“眼部护理”的启蒙时代,弹力蛋白系列也成为丸美最受欢迎的王牌产品。
2012年的时候,丸美同时推出“眼部护理大师”系列共5款眼部产品,日夜分时,对症护理,把眼部护理推到新的技术高度。
③ 哪些股票是龙头股
第一个角度:单纯的技术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一只股票是否具有龙头股的气质,其实也很简单,在一个题材热点发酵的时候,哪只股票能够连续性的涨停,那么它就是龙头股。因为一只股票如果能够在题材热点发酵的时候连续涨停,那么说明这支股票有大量的资金关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支股票连续性的涨停,那么这支股票就会成为短线市场的风向标,只要它出现涨停,并且封住涨停,那么其他相关个股就会跟随上涨,形成梯队式的龙头效应,这支股票毫无疑问就是龙头股。一般这种龙头股都具备市值小,筹码集中等特点。
第二个角度,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来看,行业的龙头股一般都指在行业中具有政策导向或者是决策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情况能够影响行业发展的龙头公司。比如说贵州茅台、三一重工、中国建筑等等,这些品类的股票都具有非常大的行业占有率,在行业的发展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里笔者分享一个股票杠杆平台,成都曜鑫科技,实盘交易,没有资金门槛限制,5天免息。已经不能够单纯的从技术面去解释其行业地位,而是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在行业中的龙头位置。这样的公司一般体量都非常大,营收业绩非常稳定,企业发展比较健康,这样的龙头公司一般都具有行业的中军特点,在股价的走势上一般都是趋势行情,短周期的波动并不大。
大消费概念龙头有:
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
酱油调料: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天味食品、安琪酵母;
小家电:小熊电器、新宝股份;
化妆品:丸美股份、华熙生物、珀莱雅;
④ 上周五收盘价是75.81的股票
是603983丸美股份,上周五收于75.81元,今天涨了5个多点,收于80.00元。
⑤ 洗发水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困扰,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脱发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脱发大军。这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以及睡眠质量较差引起的。
如今,脱发已经成为困扰大部分80后和90后的难题,在“颜值经济”和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大众对“防脱生发”的需求日益增加,买头发护理产品时集中在含有“防脱生发”的功效产品中。生产洗护发产品的企业也纷纷增加“防脱”产品,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
护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丸美股份(603983)、华熙生物(688363)、稳健医疗(300888)、百傲化学(603360)、浩欧博(688656)、伊斯佳(838858)
本文核心观点:中国国民脱发问题现状、洗护产品布局防脱赛道、线上防脱发产品消费规模增速
1、中国有2.5亿人有脱发困扰,年轻一代成重灾区
2019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在遭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男性约为1.63亿,女性约为0.88亿。由于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加大以及生活作息不规律,脱发问题更加显著。媒体曾多次发布关于80后、90后脱发的报道,透露出中国脱发以雄激素性脱发为主,脱发人群最小年龄仅为16岁,平均年龄30.1岁,其中20-33岁居多。
脱发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脱发大军,“90后”脱发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2、防脱发产品销量上升,多家品牌加入“防脱”赛道
由于我国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国民消费升级,社交媒体的频繁市场教育及日韩流行文化的输入推动了“颜值经济”的兴起,个护消费者追逐从头到脚的精致细节,市场上以“香氛洗发”和“防脱养护”为卖点的产品,销售量增速较高。
据天猫新势界发布《2019“防脱一族”消费洞察报告》显示,线上防脱发产品消费规模近三年持续扩大,消费人数增速达40%,显著高于整体。
如今脱发人群正快速扩大,而且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大批“80/90后”也已经加入到脱发大军中来,从而催生出一个高增长且潜力无限的防脱市场。面对如此巨大的防脱需求,品牌们纷纷推出自己的防脱发产品。
通过淘宝平台搜索“防脱洗发水”关键词,发现霸王、海飞丝、三个魔发匠、RYO/吕等10多个知名品牌都有相关产品。搜索“防脱”产品后,不仅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等洗发品牌接连推出防脱发产品,就连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也开始进入脱发市场。
现在防脱市场除了国内外除了霸王、章光101、卡诗、施华蔻等防脱老品牌,还有近几年涌现的AEP、TheBodyShop等洗护新消费品牌。无论这些品牌产品主打的成分是天然还是黑科技,它们的功效都是为了清洁头皮,固发防脱的同时刺激头皮生成更多的头发。
据ECdataway数据威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淘宝、天猫、京东上,仁和匠心、修正、同仁堂凭借防脱洗护产品成功挤进洗护品牌TOP20销售榜单,其中仁和匠心同比增长了31倍;修正同比增长40倍;同仁堂增长了6倍。
颜值经济下,随着消费者悦己、理性、健康的消费心态转变,近年来“科技防脱,科技生发”的概念逐渐得到国民的重视,健康有效的科学洗护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也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衍生出了一大批防脱发、育发类产品。专利科技成分加持的美护发产品,成为用户的首选。头部大牌纷纷亮出自己“独门秘籍”,从修护受损到防脱育发,都有尖端科技。
在未来,人们对头发的投入成本会越来越多,防脱发、生发将成为一个趋势,本土大牌和新锐品牌看准趋势,找准自身的定位,都争取在竞争激烈的洗护市场中脱颖而出。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洗发护发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⑥ 现在加盟护肤品的前景怎样还好吗
在我国化妆品行业,护肤品市场规模占比一直保持在第一位,我国护肤品关注度在化妆品行业内也长期保持靠前位置。2020年疫情冲击导致大规模线下护肤品店铺关门,在这种严峻环境下,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足可见我国护肤品市场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本文结合Euromonitor数据,对于我国护肤品市场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一文带你了解现阶段我国护肤品市场发展现状。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珀莱雅(603605)、丸美股份(603983)、拉芳家化(603630)、华熙生物(688363)、欧莱雅(OREP.法国上市)、宝洁(PG美国上市)、雅诗兰黛(EL.美国上市)、科蒂(COTY.美国上市)、爱茉莉太平洋(090430.韩国上市)等。
本文核心数据:我国护肤品市场市场规模和市场规模预测
1、按护理部位分:护肤品分3大类别
护肤品是指滋润、营养、保护或美化皮肤的化妆用品,护肤强调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油污,避免油污沉积导致皮脂堵塞,促进皮肤老化脱落;抑制外界环境和人体内在环境对皮肤不良影响的扩展;保持皮肤的自然状态一一清洁、滑爽、柔软。
护肤品按不同部位的护理可分为面部护理、眼部护理、唇部护理,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2、市场规模:常年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即使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国内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仍然达到4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化妆品市场的56.32%,展现出行业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3、多因素促进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类社交、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自拍等消费者形象展示的频次增加,颜值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护肤品作为提高颜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并且将护肤品纳入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50亿美元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持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护肤品消费力提高,且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成为全球唯一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Euromonitor对中国护肤市场未来五年平均增长率预测为12.86%,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8.08亿美元,2026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50亿美元。
注:2021-2025年数据为Euromonitor预测数据,2026年数据为前瞻结合近年来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以及2021-2025年Euromonitor预测数据进行的预测数据。
5、男性护肤品、护肤品消费者年龄跨度加大和高端护肤品需求或将成为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颜值经济”和各种短视频自媒体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护肤领域,护肤品的受众群体开始逐渐摆脱年龄、性别的限制,男性护肤品市场兴起、护肤品消费者年龄跨度加大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居民收入水平相较于十年前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高端护肤品需求在未来或将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而进一步提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⑦ 中国日化行业分析报告
日化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日化行业的上市公司有上海家化(600315.SH)、丸美股份(603983.SH)、霸王集团(01338.HK)、拉芳家化(603630.SH)、珀莱雅(603605.SH)、广州浪奇(000523.SZ)等。
本文核心数据:日化行业产业链、日化全景图谱、日化行业企业分布、日化行业产业链代表企业区域分布
中国日化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日化行业包含产品较多,中游产品包括化妆品、洗涤用品、口腔清洁用品、家居清洁用品等;日化行业上游主要为化学材料,包括表面活性剂、烷基苯、脂肪醇、4A沸石、香精、酵母剂等;日化行业的下游主要包括日化产品的销售,其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及超市、电商平台、线上官网、线上直播带货等。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日化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
⑧ 美容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美容行业拥有着数亿消费群体,每年消费额破千亿万元,可以说在我国经济的影响力与发展前景上是不可估量的。美容行业的高速增长也使美容从业人员的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面上对专业美业人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缺口,且需求量还在逐年增长,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美业人在就业市场依然抢手的原因
在个人消费升级的今天,现在的人们都希望可以借助专业美业人的技术来提升自己的颜值,通过妆发变美已经成为一股时尚潮流,对现在的年轻人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未来也会有更多人被这一潮流趋势所裹挟,而互联网媒体的覆盖和传播,也对这一潮流起到了高强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向专业化靠拢,因此,专业性人才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美容市场的空间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够力拔头筹,就看谁做得更有特色、更专业,谁能够赢得越来越理性的消费群体的青睐。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专业性”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对专业性人才的竞争。
⑨ 护肤品的市场前景大吗
随着Z世代的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商家们纷纷都想吸引这群庞大的消费大军的目光。每个时代的消费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和特点,Z世代的个性更是充分凸显,他们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特性才能更加精准的抓住他们的需求点。Z世代是颜值即正义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因此他们更加重视自我形象的管理,所以护肤品成为他们的消费的一大重点。
1、Z世代的消费大军兴崛起
每一代的人群都有着专属于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熏陶出来的特点,各自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如今,有着新一代的消费大军开始涌现——Z世代,这群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们,受到全方位多元文化的熏陶,Z世代有着独特而又个性的身份标签。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⑩ 双十一主要利好哪些股票
双十一概念股龙头有哪些?掘金智能物流概念股一览
2015年,天猫双十一预售将于10月13日正式开启,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序幕也即将拉开。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交额总量达571.12亿元,远远超越2013年350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57.7%。根据菜鸟物流平台的数据显示,2014年天猫“双11”一共产生了2.78亿个包裹,增长率高达63.5%;其中无线端共成交24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2.6%,是2013年移动交易额的4.54倍。
点评:“双十一”前夕,随着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三四线城市的网购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网购日益便捷,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电商的继续快速增长,将进一步释放巨量的物流需求。物流价值愈发凸显。
利好板块:物流概念。
利好个股:传化股份(002010)、中储股份(600787)、铁龙物流(6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