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格力收购长园获批了吗
6月13日讯,长园集团(600525.SH)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以要约方式收购其不超过20%股份事项未获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格力集团决定终止本次要约收购。
据相关公告信息显示,4月23日,格力集团董事会决议通过其要约收购长园集团相关事宜。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不超过长园集团总股本的20.00%,即264935431股,价格19.8元/股。
㈡ 格力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格力是世界500强国有控股企业,1991年成立,做空调起家,现在除了空调,市面上大多能见到的家电格力也基本都有在做。
㈢ 格力举牌长园集团为何不涨
因为股价与业绩不同。有些企业,他的业绩虽然增长了,但并非是主营的业绩增长。有可能是做了投资,或是处置了资产,导致了当年的利润增长。因为这种增长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你今年投资赚了,不代表你明年投资还能赚,今年处置了资产,不等于明年还有资产可处置。所以这时候他的业绩增长,就会被打折扣。
虽然业绩也是一直有增长,但是股价却并不像业绩那样,呈现同样的增长。这是因为这类股早期像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像近些年新上市的新股,发行时便定价18至23倍的估值进行发行上市,上市后猛炒一波涨个五六倍,有的涨了七八倍十来倍,直接就把估值抬高到了七八十倍至100多倍。对于这样的高估值,未来得连续增长多年才能消化得了回归修复至正常合理价值。并非是业绩没增长,而是你价格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的价值。 对于这种动辙就被抬高到近百倍估值的股,若是按每年业绩增长50%去算,得要连续增长四至5年以后,才能够对应得上当前股价的价值。若是其中有一两年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这种修复的周期还会拉长,最终要么股价下跌至合理估值,要么拉长周期等待业绩增长至配得起估值。
虽然业绩的增长是主营收益,但是并非常态化的增长收益。而是周期性引起的提价,导致的利润增长,对于这种增长,也是不具备可持续性,只能是周期波动,最后股价也仍然会回归原有的价值。像沧洲大化,方大炭素,就是受到产品周期性涨价,带来的业绩增长,在17年3季度股价进入高点后,尽管4季度和18年业绩仍然保持着增长,但是股价却开始逐步回落。直到19年周期回落,产品毛利大幅下降,业绩直线回落谷底,股价也一路新低。对于这类周期性的纯靠提价带动业绩,而不是市场自身正常需求带动的业绩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他们的业绩带有较强的波动性,对应他们的估值,也总是会时高时低,在周期低谷时,PE估值就会显得非常高,而进入景气周期峰谷时,PE估值就会显得非常低,以至于一些新人经常会被迷惑骗至山顶站岗。
㈣ 格力收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6月13日报道,长园集团(600525.SH)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以要约方式收购其不超过20%股份事项未获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格力集团决定终止本次要约收购。
此前,5月16日,长园集团收到上交所《关于对格力集团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信息披露问询函》。其中要求格力集团就收购资金来源、其自身与其一致行动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是否与长园集团的业务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潜在的同业竞争作出说明。5月18日,格力集团回复称,要约收购所需52.46亿元资金将通过其自有及自筹的方式进行。此外,包括格力电器在内,其业务与长园集团目前所从事的主营业务不存在实质的同业竞争。但时有分析称,因格力电器与主营电动汽车业务的银隆股份存在关联交易行为,若收购成功,长园集团未来避免不了与银隆股份的竞争。
㈤ 散户的长园股票可以直接卖给格力集团吗
不可以,收购兼并或重组都是整体操作,集团公司一般都是打包收购,不会零售、收购某一只股票。但上市公司有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
㈥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2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㈦ 格力电器这只股票2021年怎么一直往下跌呢
格力电器优秀么?毋庸置疑,空调行业这么多年NO.1可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其实对格力电器天花板的质疑,一直都没有断过,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然而结果如何?市场不断被打脸,格力电器的业绩总是超出市场预期,就我所知道的的投资人中,许多人在格力电器上赚了许多倍。
我们看格力电器的K线图,就知道它多么牛!
而且投资格力电器的风险极低,为何?正是因为市场总是觉得格力电器空调到天花板了,所以给的估值一直很低,买入的风险极低,赚企业业绩增长的钱就足够可观了。
那今年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呢?我觉得可能不同了,格力电器喊了这么多年的天花板,也许真的到了,而格力电器并没有其它支撑其继续成长的业务。这也正是当前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估值出现这么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㈧ 格力集团又出手:从零持股到举牌 为何看上欧比特
格力电器的资本棋局又开始布下新子。
8月1日晚间,上市公司欧比特宣布已被格力金投正式举牌,而后者正是格力集团旗下公司。从持股时间来看,格力集团仅有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欧比特持股从0到5%举牌线的突破,出手动作快速而精准。
而这也是格力集团继买下长园集团(维权)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战略布局。不过,格力集团先后持股新能源 汽车 、卫星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公司,其投资跨度不可谓不大。
8月2日,欧比特因格力系资本举牌消息利好影响,逆势高开,当日股价触及最高11.59元,市值大增3亿多。截至午盘收盘,欧比特股价为11.29元,涨幅1.99%。
格力集团欲战略入股欧比特
格力集团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昨日晚间,欧比特发布了一则简式权益变动报告称,截至8月1日,格力集团旗下企业格力金投合计持有欧比特3510.8万股,占其总股本5%(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5.02%),已经触及举牌线。
而从持股时间来看,从7月15日到8月1日,格力系资本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来零持股到5%的持股举牌的跨越,跃升成为欧比特第二大股东,其持股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具体来看,格力金投在7月15日至8月1日期间,通过集合竞价,以平均11.05元/股的价格,增持2272.8万股,增持比例为3.24%(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3.25%);7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1238万股,平均增持价格为10.01元/股,增持比例为1.76%,(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1.77%)。
从公开资料看,举牌方格力金投是持股100%企业,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资本运营管理、资产管理、资产重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等,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汪永华。
据官网信息披露,格力金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理念,主要定位于为格力集团和集团各业务板块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投资等业务;同时围绕珠海市委市政府金融创新的目标和要求,为珠海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配套支持。
实际上,格力集团的强势入场,并不是无迹可寻。
早在两天前,欧比特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公告。据公告显示,2019年7月3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颜军减持公司股份的通知,颜军于2019年7月30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2,3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的1.7716%。
据悉,此次实控人颜军减持的目的,主要是是引入合作伙伴。同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颜军承诺: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的股份将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而这一举动,也被市场理解为,实控人颜军有意将为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场铺路。
涉足卫星大数据领域?
那么,已经逐渐适应资本市场节奏的格力集团,为何如此看好欧比特呢?
公开资料显示,欧比特是国内首家民营卫星大数据领域的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宇航电子、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板块。2010年,欧比特正式登陆创业板市场。
2014年,欧比特提出了“卫星空间信息平台的战略构想”,并启动了“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 星座 计划。该计划将由34颗卫星(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及红外微信等)组成“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 星座 。由珠海、漠河、石河子、贵阳、上海、青岛等卫星地面站组成卫星测控和接收网络,再由珠海、贵阳、上海、青岛、澳门等数据中心组成的卫星大数据储存、处理和分发网络。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球在轨卫星大约1980颗。其中对地观测卫星约661颗,高光谱卫星不超过24颗,同期欧比特在轨运行的高光谱就有4颗。
6月10日,欧比特发布公告称,确认公司为珠海市“绿水青山一张图”项目的中标单位,该项目合同金额为8362.33万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研究认为,此次中标是公司“卫星大数据”战略实施以来,加强市场拓展,落实卫星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成果,开拓了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的新模式,对后续推广数据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公司将依托本次“绿水青山一张图” 项目实施,打造并形成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样板示范,加强在广东省及其他省市推广应用的力度,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比特从事的卫星大数据业务属于高精尖方向,但上市后公司表现却始终不温不火,直到出手进行不断并购动作,业绩才有了起色。
数据显示,2015-2017年连续三年净利润连年高增长的高光时刻(分别增速130.74%、46.26%、42.89%),但是2018年出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其中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21.47%。
而具体来看,欧比特前几年高增长业绩离不开频繁的并购动作。2014年后,欧比特先后收购铂亚信息、智建电子、绘宇智能,分别耗资5.25 亿元、1亿元和5.2亿元。但其中铂亚信息业绩承诺期过后,去年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内部管理层变动也非常频繁。
截止去年底,欧比特账上商誉高达8.3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5.91%,同时,从2015年开始,连续四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36亿元、4.65亿元、5.4亿元、6.72亿元,应收账款数据不断高企,而同期的坏账损失也在不同增长,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不过,这些情况并没有消减格力集团强势入场的决心。据上述股权变动公告显示,格力金投的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看好欧比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意战略入股欧比特。在此次举牌之后,格力金投存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欧比特股份的计划。
8月2日,二级市场上,欧比特股价逆势高开,股价最高涨幅超过4%。截至午盘收盘,欧比特股价为11.29元。相比买入均价10.58元而言,格力金投的这笔投资已经有所盈余。
曾高调增持问题公司
今年以来,格力集团频频发起入股动作,其动作和力度又快又狠,似乎对其投资布局已有长期的战略节奏。
5月底,长园集团公告披露,格力集团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通过不断持股已经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之列,合计持股比例高达4.96%,逼近公司举牌线。在格力集团的带动下,市场资金纷纷经常跟风买入,从5月30日到5月31日,连续两日,长园集团股票连续两日出现一字涨停,累计涨幅20%。
然而令格力集团意外的是,高调买入长园之后,长园却在5月31日收到了证监会一纸调查通知书,由于去年长园集团子公司长园和鹰涉嫌业绩造假事件,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正式立案调查。
尽管长园集团设法从长园和鹰业绩造假事件中进行补救,并对前两年业绩进行追溯调整,但公司仍不断受到该事件的负面影响。而长园集团的突然被启动调查,无疑也令格力集团的这笔投资遭受重挫。
从6月13日开始,长园集团股价一路下跌,截至8月1日,公司股价已经从6.62元下跌至5.70元,跌幅13%。
据7月24日,长园集团公告显示,拟以总价款6.03亿元人民币出售子公司长园南京名下的办公楼、附属设施及土地使用权,长园集团方面解释称,出售部分存量资产,有利于盘活公司资产,降低负债,缓解资金压力。
由于针对长园集团的调查还没结束,目前长园子公司造假案对公司影响尚难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格力集团的这笔投资短期可能难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仍在进行中
当然,格力集团资本动作最让市场不解的是,就是出让千亿市值的明星企业——格力电器的股权,而且还涉及控制权的出让。
今年4月8日,格力电器公告复牌,并透露格力集团转让持有的格力电器15%的股票。本次转让价格不低于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最终转让价格以公开征集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结果为准。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
按照停牌前的收盘价47.21元计算,这笔股权转让涉及400亿资金。一时之间,谁来接盘引发市场巨大猜想。
5月22日,格力集团召开股份转让意向投资者见面会,据悉当天见面会共有25家意向投资者出现。
从公开的意向投资者名单来看,厚朴投资、淡马锡、高瓴资本等国际战略投资者,以及博裕资本、珠海通沛等本土私募均在名单之列。除此之外。华能贵诚信托、汇添富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
对于外界最关心的转让方案、转让价格和转让条件,珠海国资委、格力集团方面表示,目前具体征集方案尚在研究制定中,且相关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后续均需要履行国资监管部门的审核程序后方可公开披露。
而据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公司股权的转让,主导方是珠海国资委和格力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让以后,格力集团虽然失去了格力电器的控制权,但格力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作为的公司名称、公司标识。就其未来任何投资或扩张的主体和领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标、“格力”商号的,应由双方另行协商,书面确定。
这也意味着,虽然格力集团失去了格力电器这样的核心资产,但在商标权使用上,双方仍可共用“格力”商标。
未来,格力集团又会有怎样的资本布局,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