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后什么高职专业就业率会走高
被教育部列入首批示范高职之一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教育模式,被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誉为“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目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已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了5000多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9%以上,企业对学生评价的满意率在95%以上。据抽样调查,2004、2005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分别为81.17%、85.98%。
前不久,教育部高教司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考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和科技的领军人物,他们对该院办学的评价,可以说是对中国整个高职高专教育的一次准确把握,并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指出了一条出路。
具有宁职院敏孚机械系主任和敏孚集团总工程师双重身份的俞岳平博士说,工学结合要有形有神。他说,学院教育过程其实不仅仅是教书,它是一个场景,一个文化。现在学校工学结合的成果是双赢。企业首先得到的是学校的人力资源输出。学校得到什么呢?学生改变了,非常明显的是学习态度不一样了。原来学生迟到早退都有,现在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再就是动手能力。他所在的公司是搞汽车零部件的,有些专家到公司来看研发,说公司这个项目研发起码是个博士,其实不是。
创新,不是金字塔
第一次与高职院校接触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潘云鹤说,这是他看到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印象很深。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相结合道路的做法对本科大学的工科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现在,中国工程院正在进行关于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潘云鹤说:“这个问题我想非常值得研究,一方面,我们的工程教育的学生队伍在全世界是最大的,但是另一方面呢,我们工程教育的水平和模式不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现在很有可能的是,今后不仅中国需要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全世界都希望中国提供工程师。我们要培养出世界最有名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技工。因此,我们的高职教育既要满足区域的需要,也要着眼于全世界的需要。”
他说,我们当然也很担心,中国的学生考工程技术的积极性也在下降。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数字,上海对工程技术的积极性下降得最快,其次是北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中国的工程人才,工程师或技工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要深刻认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工程是解决一个问题,而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有无穷多种的方法。这就是创新之所在。如果我们老是教给学生一个模式:“YESORNO”,他就永远不会创新。
他说:“我们一直以为创新是金字塔,创新是少数人进行的活动,实际上创新应该是大部分人进行的活动,包括我们高职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有这个理念。创新应该成为我们新型教育的一种培养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学会创造价值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朱高峰说,前年有个论坛,主题是实践教育。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我感觉到还是缺少点东西。
他说,我们的实践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不肯接受。除了政策方面的问题,就是学生要学会创造价值,如果创造不出价值,那企业当然不同意。另外一个问题,实践教育模式本身并不等于单纯的操作,它们有什么区别,学校要把握好这点。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理论教育结合。
朱高峰更关心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问题。他说,我们对职业教育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别是对学生。因为让学生们感觉到他们是失败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收费高,现在全国有高职高专院校1000多所,他认为高职高专可以单独招生招生。第三个问题是企业的态度。企业要为学校创造条件。我们不要把育人过程都作为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培养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宁波市北仑区这个问题比较好,效果也不错。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最大的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认为,职业教育是新的东西,确实没有现成的经验。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培养目标,都要从全局考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设置和其他环节的安排要围绕一个核心。
翁史烈说,目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各种技术交叉在一起,如核能、微粒子、生命科学等等交叉在一起,许多问题涉及到分子、原子、亚分子、原子等微观空间,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是不行的。
他认为,我国正处于一个引进和自主创新的转折阶段、过渡阶段,工程师、技师、技工的需求量很大,我们一定要培养一流的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工。。现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在退化。在过渡阶段,工程师、技师和高技能人才非常需要,没有这些人,就完成不了过渡。
现在,很多高校把社会服务误解为办企业。其实,把有质量的人送出去,这才是最大的服务,宁波职院做得很好,企业满意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高。他们提出,搭建学校企业双赢的平台,帮助企业发展生产,这很好。但是,这条路要持久地走下去,成为战略联盟,很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问题。
B. 敏实集团怎么样
朋友,就这么跟你讲吧,其实这种问题问来意义真的不大,这样的问题已经被人问过很多次,相信你也看了不少,我觉得你是因为都不相信才重新提问这个问题的。当然这种问题总是会有人赞有人黑,而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个人是说他不好的,是值得相信的。客观来讲,其实这个公司能够存在至今,并且还能保持发展的势头,你会觉得这个公司怎么样?还有就是我觉得你相信赞它的人也好,黑他的人也好,你这么关注它那为什么不给个机会它呢,自己去亲身感受一下,又不是什么黑心集团,万一是一个十分适合你的公司呢。还是那句话,“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摆正自己的心态比较要紧。纯手打,采纳采纳。
C. 敏实集团世界500强排第几
综述:不属于世界500强。
官网资料显示,敏实集团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宁波敏孚机械有限公司,1997年公司整合其多个分公司成为集团公司,同时进入中国汽车外饰件的新领域。
2005年12月1日,敏实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425),现已跻身于全球汽车零配件百强企业,但并未出现在世界500强名单。
简介:
敏实集团:(MINTH)集团是专业设计、生产、销售汽车零部件的上市集团公司(已于2005年12月1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已相继在宁波、天津、广州、重庆、嘉兴、福州、海口、武汉、长春等地设立了二十余家生产性工厂,二家技术中心和两家模具厂。集团现有员工7000余人。2010年营业额36亿元,2011年营业额超过40亿人民币。
D. 敏实集团在宁波发展的怎么样
敏实一开始就是在宁波发家的,能做到现在这么大,那肯定发展很好啊。
E. 有人介绍一下广州的敏实集团吗
敏实集团在广州有三家分公司:广州敏慧、广州敏瑞、广州东海敏孚。广州敏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广州经济开发区成立,在2003年迁到广州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永和区,投资2000万美刀建了花园式厂房(包括员工宿舍、娱乐活动场所),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员工近400余人。目前广州三家分公司主要产品以轿车门框及门系统、汽车密封饰条、汽车装饰条、车侧保护条等零部件为主,主要客户为本田、丰田、海马等知名汽车制造商。
广州敏瑞作为敏实集团的成员之一,成立于2005年1月,专业从事汽车座椅骨架、牌照架、行李架和饰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现有自动化涂装生产线、大型注塑机、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等一批先进生产设备。目前主要产品为座椅滑道、轿车门框及注塑涂装外装饰系列零部件,为东风日产、广州丰田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广州本田的二级配套供应商。
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制造);链传动、带传动、离合器、联轴节、制动器、平衡系统及其配套件制造;防水嵌缝密封条制造;橡胶减震制品制造;模具制造。
F. 敏实集团怎么样
敏实集团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实力十分强大,和诸多知名企业都有合作。
敏实集团自1992年,已相继在宁波、天津、广州、重庆、嘉兴、福州、海口、武汉、长春等地设立了二十余家生产性工厂,二家技术中心和两家模具厂。
集团现有员工7000余人。2010年营业额36亿元,2011年营业额超过40亿人民币。
集团的客户是占全球汽车市场超过80%份额的“6+5”汽车集团其中囊括了雷诺-日产、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汽车、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现代和三菱。
同时与众多著名汽车厂家建立了一级配套关系,已经先后进入GM、FORD、NISSAN、DCX、大众全球采购系统。
MINTH集团先后与日本三惠、东海兴业,片山工业,ALTIA桥本,岐阜车体、爱信,德国的Kittle、Dura,泰国的Aapico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发展和壮大,迈进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列。
敏实集团发展历史:
1992年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小港工业开发区诞生,揭开了敏实集团发展的序幕。
1997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宁波敏孚机械有限公司飞速发展壮大,整合其他多个分公司成立敏实集团。
2005年敏实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425)。
2007年敏实集团的发展版图涉及海外,首次收购海外企业(PTI),建立美国据点;并于同年,在日本新建销售研发据点。
2009年-2012年,成立了多个海外基地。
2019年敏实集团开始筹备推出四大事业部(BU)组织。这标志着2020年1月1日正式推出四大产品线:塑料件产品线、金属及饰件产品线、铝件产品线和电池盒产品线。
G. 敏实集团怎么样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我朋友以前在里面做过。T湾老板。做汽车塑料件的。
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靠压缩成本赚钱,工资给的很低,强度很大。
如果对回答满意,请点【采纳答案】,如果还有问题,请点【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希望能采纳。
~ O(∩_∩)O~
H. 从宁波东站(火车站)到宁波敏实集团(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港六路八号)怎么走
宁波东站乘坐335路至东海花园下车,穿过马路对面乘坐789路空调车至大港工业城(泰山西路)站,就到敏实集团(大港六路敏孚企业)
I. 敏实集团怎么样
敏实集团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实力十分强大,和诸多知名企业都有合作。
敏实集团自1992年,已相继在宁波、天津、广州、重庆、嘉兴、福州、海口、武汉、长春等地设立了二十余家生产性工厂,二家技术中心和两家模具厂。
集团现有员工7000余人。2010年营业额36亿元,2011年营业额超过40亿人民币。集团的客户是占全球汽车市场超过80%份额的“6+5”汽车集团其中囊括了雷诺-日产、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汽车、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现代和三菱。
同时与众多著名汽车厂家建立了一级配套关系,已经先后进入GM、FORD、NISSAN、DCX、大众全球采购系统。MINTH集团先后与日本三惠、东海兴业,片山工业,ALTIA桥本,岐阜车体、爱信,德国的Kittle、Dura,泰国的Aapico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发展和壮大,迈进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列。
敏实集团发展历史:
1992年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小港工业开发区诞生,揭开了敏实集团发展的序幕。
1997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宁波敏孚机械有限公司飞速发展壮大,整合其他多个分公司成立敏实集团。
2005年敏实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425)。
2007年敏实集团的发展版图涉及海外,首次收购海外企业(PTI),建立美国据点;并于同年,在日本新建销售研发据点。
2009年-2012年,成立了多个海外基地。
2019年敏实集团开始筹备推出四大事业部(BU)组织。这标志着2020年1月1日正式推出四大产品线:塑料件产品线、金属及饰件产品线、铝件产品线和电池盒产品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敏实集团
以上内容参考敏实集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