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清控集团投资股票
扩展阅读
中国股票期权6 2025-02-12 03:54:32
股票交易刷单 2025-02-12 03:28:11
典型股票代码 2025-02-12 02:26:09

清控集团投资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7-28 22:38:23

Ⅰ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服务提供商和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商。公司管理资产逾200亿元人民币。是清华控股战略功能平台、清华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清华控股成员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拥有十余年丰富的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和科技企业服务经验,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信誉。2015年7月14日,老鹰基金与清控科创投资内聘网近千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董钧
成立时间:2010-09-01
注册资本:1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3181139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C906室

Ⅱ 清华大学控股企业分别是哪几家

同方股份、紫光集团、启迪控股、诚志股份四大综合性集团等。

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涵盖科技产业(集成电路、能源环保、生命健康)、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在线教育五大产业群组,运营着同方股份、紫光集团、启迪控股、诚志股份四大综合性集团以及清控人居、清华大学出版社、博奥生物、清控资管、清控核能、慕华教育等专业性集团。

清华控股旗下拥有同方股份(600100)、诚志股份(000990)、紫光股份(000938)、紫光国微(002049)、同方泰德(01206.HK)、启迪古汉(000590)、同方友友(01868.HK)、启迪环境(000826)、启迪国际(00872.HK)、辰安科技(300523)等上市公司。

(2)清控集团投资股票扩展阅读:

清华控股的相关发展:

1、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按照“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在“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加氢示范站项目”、“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技术”、“液体安全检查系统”、“铁路货运列车检查系统”、“高亮度LED芯片”等项目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3、2003-2006年度,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连续四届被列入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2005-2006年度,被列入首届、第二届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

Ⅲ 揭秘复星,海航,清华控股是怎样成为产融帝国

复星系:反周期种树 正周期摘果
除了清华系和海航系之外,活跃在A股市场的,还有另外一家高举产业整合大旗、擅长资本运作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

1992年到1998年,是复星的内生生长期。
1992年,以郭广昌为首的四位复旦学子创建的“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做市场调查和咨询小公司。
该公司逐步起步后,郭广昌团队迅速转型,开始做起了房产销售,此时汪群斌、范伟、谈剑相继加入,“广信”也变成了“复星”。通过房产销售业务,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
复星创始人中,梁信军、汪群斌和范伟都是复旦遗传学出身,而且汪群斌是名副其实的生物科技专家,这让复星很自然地想在生物制药领域发展,1995年,复星的几位研发人员在汪群斌和范伟的带领下,经过半年的总结,把一个已经研究了三年的课题“种子”,转化成了成品,这种方便快捷的药具能够准确检测出乙肝,复星凭借这一产品在1995年底就赚到了一个亿,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药品销售网络;而复星的地产业务也由销售转为了开发,第一个项目是复星花园;1998年,复星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融资3.5亿,复地正式成立;复星企业医药和房地产两大板块完美成型。
复星集团的第一阶段的产业布局,选择了两个具有可持续性的产业:复星医药和复地,到现在也还是复星非常重要的两个产业公司。他们在创业初快速发展带来的稳定利润,为复星接下来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最初的资本积累,随着复星医药和复地的先后上市,也为复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培育了稳定的融资渠道。
1999年到2007年,是复兴的并购扩张期。收购豫园商城可以看作是复星借用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7年至今,是复兴的整体上市和海外扩张期。
复星集团于2007年7月16日,在香港实现整体上市。复星以9.23港元上限招股,公开发售12.5亿股,占公司扩大股后的20%,净集资额约111亿港元。
2007年,复星不仅完成了整体上市,而且大举进行并购扩展,资源领域,投资9亿元,合资拥有了2.2亿吨储量的中国第一大富铁矿——海南矿业;投资2.7亿元与全球第二大焦煤公司——山西焦煤集团,合资拥有了主焦煤、配煤资源8.1亿吨储量的五麟焦煤。
战略投资方面,投资了网络游戏前3名的“巨人网络”、炊具及小家电行业前2名的“爱仕达”、透平机械第一名的“陕鼓动力”、第七大财险公司“永安保险”、最大的林木林化企业之一“五指山”、前三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佰利联”、以及“宾化集团”等;在海外扩张
总结复星的产业投资模式,有其自己鲜明的特色。
首先,由于复星是民营企业,所以现金流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在复星早期的投资,比如豫园商业城,友谊股份等都非常重视企业的现金流,这与复星的资本类型相关,复星是实业资本,如果实业资本进行扩张,常会面临现金流的问题,一旦出现现金流断裂,不但无法完善收购公司的改造,甚至自己都自身难保。
正因为现金流的压力,所以在复星的例子中,退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与清华系和海航系的不同。包括像建龙钢铁,海南矿业,招金矿业等做的都是Pre-IPO的操作,除了溢价高之外,IPO也给复星提供了退出的方式。
其次,与清华系和海航系还有一点非常不同的是,对产业本身的发展,郭广昌更多的是进行反周期投资和行业错配,等产业周期重新恢复后逐步退出。
复星对建龙钢铁投资时,正处于中国钢铁行业的低迷时期及建龙本身的发展阶段,因此复星得以极低的成本投资建龙;2003年投资德邦证券时,证券业也正处在低潮期;2004年投资招金矿业,黄金价格也处在历史低点;2007年投资矿业等,这样的投资理念使复星以低成本获得了高收益。
在反周期投资的同时,保持行业的错配,比如医药行业就是弱周期,防守型的行业。本质上来看,是资本特性导致的,实业资本不像金融资本那样,可以通过期权期货等手段进行风险的对冲,所以往往可以使用进行风险分散的方法就是行业错配,来进行风险对冲。
此外,复星的产业投资倾向资源类资产。如房地产、钢铁、豫园商城和矿业都是属于资源类资产。究其原因来说,一部分是这些资源类资产都有较强的周期性。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郭广昌遵从的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巴菲特投资强调 Margin of safety,即安全边界。资源类公司往往有较多的现金和实体资产,安全边际较高。
不过,复星当年投资的钢铁和石油等资源类资产,对于目前的复星而言,较为尴尬。目前复星主要聚焦于互联网和基于消费升级的快乐产业(旅游和娱乐)、大健康和资产管理。
与清华和海航系相比,复星是以产业整合为目标取向,由上而下主动选择产业运用金融手段来进入,对于投资与金融能力的要求更高;清华系和海航则是类似于GE的路径,先是具有明确主业,金融服务于主业发展,后来逐步发展金融能力和拓展服务领域成为独立金融板块。这两条路径很难说孰优孰劣,取决于企业历史基础与战略设计,更取决于产业与金融的平衡能力和自身管理水平,相对来说后者似乎更为稳健和稳妥。

Ⅳ 大气治理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股票

1。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先河环保(300137)、聚光科技(300203)、天瑞仪器(300165)、雪迪龙(002658)等。
2。除尘治理领域:龙净环保(600388)、科林环保(002499)、三维丝(300056)、菲达环保(600526)等。
3。硫化物、氮氧化物治理领域:燃控科技(300152)、龙源技术(300105)、九龙电力、国电清新(002573)、永清环保(300187)等。
4。空气净化领域:创元科技(000551)。


雪迪龙:增长持续有力,布局智慧环保打开成长新空间

事件:15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930 万元,同比增长45.80%;基本每股收益0.05 元。同时,公司预计2015 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在40%至75%之间。另外,公司公告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3,024.4 万股,所得资金将用于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无息借款、股东个人投资及其他资金需求等用途。

点评:

行业景气带动营收大幅增加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58 亿元,同比增长64.42%,主要是由于国家对环保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监测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同时,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市场,使得业务订单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多。目前中小工业锅炉烟气市场正加速爆发,同时,超低排放政策推动火电烟气市场持续扩容,我们认为,依托核心竞争优势,公司拳头产品CEMS 系统销量有望持续增加,并将继续带动公司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费用控制出色,盈利水平略有上升

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率及管理费率分别为14.0%和13.4%,同比分别减少3.6 个百分点和1.8 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6.1%,同比则减少5 个百分点。同大型环保工程承包商以及终端客户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市场开拓模式,加之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使公司在费用控制上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此外,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6.8%,较去年同期增加1.7 个百分点,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布局智慧环保,打开成长新空间

公司携手思路创新,利用双方在软硬件及其它资源方面的优势,进军智慧环保领域,目前首单项目大同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我们认为,随着大同项目的成功示范,新商业模式有望在未来实现快速异地复制, 智慧环保业务也将为公司持续成长打开新的更广阔的空间。此外,近期公司与思路创新、水木扬帆等合资成立大数据公司,布局互联网+环境数据服务领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慧环保领域的竞争实力,或将加速智慧环保业务的推进。

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铁腕治污将成为环保新常态。环境治理,监测先行,随着污染治理的全面深入推进,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公司深刻理解行业变化发展趋势,前瞻布局VOCs 治理、超低排放、智慧环保、环境第三方运维等趋势性领域,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产品储备以及良好的品牌效应,公司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在环境监测领域的领跑者地位。此外,员工持股激励计划的实施,也将为公司实现业绩的中长期稳步增长助力。

风险提示

1)CEMS销量增长不及预期;

2)智慧环保等新业务市场开拓低于预期;

3)行业竞争加剧致业务毛利率下滑。


国电清新:技术优势引领超低排放市场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6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1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2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

脱硫脱硝业务助推业绩高增长:营收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脱硫脱硝的建造业务和运营业务收入增加(分别同比增长160.66%和33.88%),公司在巩固EPC建造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BOT特许经营项目,2014年公司新承接2个运营项目和十余个建造项目,同时现有的8个脱硫脱硝运营项目还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收益。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原因如下:1)综合毛利率33.99%,同比下降2.19pct,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运营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所致;2)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1.43pct,主要是研发投入增加79.7%引致管理费用率上升1.54pct.

持续看好未来发展空间:1)技术优势引领超低排放市场:公司已于2014年成功研发出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能够为现役机组提效改造及新建机组实现二氧化硫和烟尘的超低排放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该技术已在多个电厂烟气净化提效改造中成功应用,并通过了山西省环保厅的超低排放验收,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带来的改造及新增市场需求;2)和君入股、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为资本运作提供经验与资源;3)股权激励提升经营效率,高行权条件(2015-2017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CAGR高达55%)凸显业绩信心,员工持股计划提高团队凝聚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EPS分别为0.95元、1.38元和1.90元,对应PE为39.2倍、26.8倍和19.5倍,随着产业基金的成立,预计公司未来存在外延式扩张的可能性,有望出现超预期表现。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项目进展低于预期、客户支付风险等。

桑德环境:国有化带来新机遇

事件:公司控股股东桑德集团拟向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 金信华创协议转让其持有公司的2.52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9.80%), 其中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与金信华创为一致行动人,本次交易金额69.91 亿元,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清华控股,桑德集团仍持有公司15.01%股份。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固废处置领先企业,产业布局日趋完整。至2014 年,公司业务已覆盖固废处置工程施工、固废项目运营、环卫一体化、再生资源以及环保设备制造、水务运营等领域。其中固废工程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 年公司实现市政施工及环保设备安装收入35.66 亿元,占总收入的82%;2013 年公司的固废处置BOT 项目开始产生收入,14 该项业务收入跃升至4 亿元;环卫一体化则是公司近年新拓展的业务,至2014 年底,公司已取得环卫清运项目年合约额3 亿元左右;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在家电拆解领域已完成初步布局。可见,在固废处置领域, 公司已形成前期工程施工、中期垃圾清运、后期处理运营及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在业内已拥有较稳固的市场地位。

清华控股的国资背景或为公司赢得更大发展机遇。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在整合清华科技产业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科技企业孵化、投资管理、资产运营和资本运作等业务,所投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产业、能源环保产业、生命科技产业、科技服务与知识产业等。目前,清华控股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同方股份、诚志股份、紫光股份。

清华控股表示“目前暂无改变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但不排除在未来12 个月内适时对公司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拓新的业务,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目前,清华控股的能源环保产业主要涉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燃烧和污水处理、地热资源利用、以及智能空调等节能技术。2011 年清华控股总收入363 亿元,其中能源环保产业收入占比10.69%。其控股的环保企业包括龙江环保集团、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紫光泰和通环保等。其中龙江环保集团下辖子公司近20 个,水处理能力超过270 万方/日。根据清华控股的发展战略,未来将大力发展环保业务板块,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有效整合环保行业资源,实现产业发展的协同效用。

可以预期,清华控股入主公司后,将在业务开拓、平台整合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公司有望迎来重大的、跳跃式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仅考虑公司现有业务发展趋势,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201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05/77.95/101.33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85/14.11/18.3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8/1.67/2.17 元。给予2016 年25-28 倍PE,未来6-12 个月目标价区间为41.75-46.76 元。

风险提示。公司BOT 类运营项目迅速增多,现金回流慢,可能引致财务风险。

龙净环保:稳定增长的大气标杆股

结论:公司具备烟气治理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将受益于超低排放政策;另外公司积累海外项目经验、剥离非主营业务、推进激励计划等。预计2015-2017年EPS 分别为1.30、1.54、1.85元,2015、2016年较此前预测分别上调2%、16%。考虑公司在技术、品牌、渠道等优势,结合2014年高送转预案,公司应当享受一定估值溢价。参考环保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35倍PE,上调目标价至53.9元;

公司将受益于超低排放政策。早在2012年,公司即有河南、安徽百万机组除尘大型订单;截止到目前,公司具备湿式电除尘、低低温电除尘等超低排放主流技术,拥有相关业绩、品牌、渠道优势,将受益于超低排放政策;

布局烟气BOT 领域,拥有海外项目经验,剥离非主营业务(增加净利润+聚焦主业),实行内部激励。(1)公司于2008年即已获得BOT项目,并在2012年新签新疆特变电工2.350MW 自备热电厂BOT 项目。项目的烟气含硫量低,热电联产利用小时数有保障,BOT 项目可提供稳定收益;(2)2010-2012年,公司与印尼、印度分别签订电力、锅炉岛订单。目前项目接近尾声,2014年海外EPC 业务已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4.9亿元;(3)2013-2015年,公司分别出售兴业银行股票、广州发展股票、西矿环保土地。上述业务在2014年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1.3亿元;(4)2014年9月,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目前一期购买已完成,二期正在稳步实施;

风险因素。超低排放市场竞争激烈等。


菲达环保:非公开发行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新一轮增长开启

事件:菲达环保1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证监会发审委对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据审核结果,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据此前披露,菲达环保拟向巨化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12亿元。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收购巨泰公司100%股权、清泰公司100%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完成后,菲达环保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巨化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

投资要点:

定增“靴子落地”助推公司开启衢州市环保业务整合步伐。

我们猜测此次两个国企的合作或是浙江省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集团董事长同时又是衢州市市长,有理由相信此次定增的获批意味着公司开启整合衢州市环保业务的步伐,目前清泰、巨泰环保业务主要涉足依托集团涉足衢州市内。清泰目前具有医废2000吨/年、危废6000吨/年的处理资质,实际利用率约40%。

预计随着后续产能扩张“两废”处理量将在现有3000吨/年的基础上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内有望达到1万吨/年以上满足衢州现有约2万吨/年的危废排放水平,污水污泥处理量也有望受益“水十条”的落地快速增长。按照3000元/吨的“两废”处理费以及1.5元/吨的污水处理费我们预计巨泰、清泰14年将保持现有处理量不变合计贡献净利润约1870万左右,15年开始危废处置、污水处理等项目将持续落地,危废、污水处理产能有望快速翻番,处理单价将有所提升,带动公司15-16实现净利润实现200%以上复合增长。

火电“超低排放”项目加速落地,驱动公司订单加速。

10月国家煤电节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首次明确超低排放的可行性,提出到2020年完成1.5亿千瓦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14年受制技术改造的经济可行性争论,项目以小范围示范工程的形式逐步推广,公司14年下半年顺利完成神华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改造表明公司承接超低排放项目的能力。政策的跟进以及技术的成熟使得我们相信15年将成为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年,16年市场达到全面高峰,带动未来约500亿新增火电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市场。公司凭借核心技术湿式电除尘快速抢滩江浙地区市场,凭借示范工程在细分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预计公司15年火电超低排放订单将呈爆发式增长,带动公司传统烟气治理业务高速增长,全年烟气治理业务总订单有望突破70亿,订单承接持续加速。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所处节能环保行业处在黄金期,未来空间巨大。从去年开始公司资金压力缓解,订单承接呈现加速态势。按15年增发并表估算,公司2014年、2015、2016年EPS为0.20、0.30、0.52元/股,同比增长99.52%、50.00%、73.33%。


三维丝:BOT项目逐步落地,脱销及运维工程带来业绩新增长。

公司公告:公司与洛卡环保近日与邹平齐星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签订《邹平齐星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6号炉脱硝系统投资、建设及运行维护检修合同》(以下简称“齐星开发区合同”).

合同总价款8191.4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五年,其中脱销系统投资费用6141万元,运行维护检修费用共2050万元。

BOT订单靴子落地,公司实质转型为烟气治理综合环保服务商的步伐加快。此前,公司及洛卡环保已经与邹平齐星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签订一份金额约9600万元的脱销系统投资、建设及运行维护检修合同,合同正在履行中。目前一共有三个BOT订单,总价款逾2.62亿元。正如我们之前报告中提到的,公司长期战略是逐步转型为烟气治理领域的综合环保服务商,未来必将有更多的BOT项目签订,并且BOT项目的毛利率较高,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大。

BOT订单落地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助于公司烟气脱硝领域等业务拓展,推进公司实质性地向烟气治理综合环保服务商的转型。

公司正处于转折之年,产品属于环保领域的核心品种,收购洛卡后将带来巨大协同效应。随着国家环保治理规定趋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及节能标准化政策推出,环保问题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公司作为烟气治理领域的综合环保服务商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公司专注于大气粉尘污染整治,目前高温滤料产品满产满销,具有较强议价能力,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及用户粘性,未来随着协同效应及配套销售,保障了公司业绩增长。洛卡环保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及广泛的品牌认可度,公司将借助其顺利打入烟气脱硝领域,是公司战略转型为综合环保服务商的重要步伐。

高温滤料龙头企业,逐步转型烟气治理领域的综合环保服务商,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高温滤料龙头企业,未来将充分享受于环保政策带来的行业空间释放,同时通过收购洛卡环保进军烟气脱硝领域,逐步向烟气治理领域综合环保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前进。假设公司收购洛卡环保从2015年开始贡献收入,考虑增发摊薄股本。


中电远达:“深入实施大气十条”系列研究之四-打造环保资源集聚大平台

投资建议:大气治理领域是公司未来主要增长方向;预计2015-2017年,公司EPS分别为0.60、0.68、0.79元。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超低排放等“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政策、布局水务市场、拥有集团资源平台优势(未来存在集团火电环保资产注入、核废料处臵及海外业务板块推进可能)等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应当享受一定估值溢价。参考环保板块主营业务围绕大气为主的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15年60倍PE水平,对应目标价36.00元。

大气治理领域是公司的主要增长方向。超低排放政策的推进将助力公司实现稳步增长;特许经营项目将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公司积极布局大气治理“非电”领域(与邯郸市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以及碳补集技术等。总体来看,大气治理领域是公司的主要增长领域;

提前布局水务板块。预计“水十条”将在4-5月份正式出台,届时将带来水务领域可观投资机会。公司与朝阳市政府签订污水处理厂项目,且与朝阳市政府成立项目公司,以PPP模式进入当地水务市场,符合行业发展与政策方向;同时公司在加快电厂“水岛”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努力利用自身大气治理板块优势、实现水务板块转型升级;

背靠集团资源平台优势。公司背靠集团资源平台优势,未来存在集团火电环保资产注入、核废料处臵及海外业务板块推进的可能;

风险因素。超低排放推进速度低于预期;特许经营中国家电价补贴的转移支付落实力度不足;集团支持力度及速度低于预期。


聚光科技:打造环境监测与治理大平台

事件:公司发布201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31 亿元,同比增长30.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3 亿元,同比增长21.02%,EPS 为 0.43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45 元(含税)。同时公司公布了201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417.96 万元-731.44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至30%,低于市场预期。

环境监测较快增长,费用控制加强:2014 年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环境监测系统及运维服务、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实验室分析仪器、水利水务智能化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收入占比分别为44.18%、26.71%、11.65%、11.19%和2.80%,其中环境监测系统及运维服务收入增长较快(24.73%),并表东深电子新增智慧水利业务。通过事业部制改革和股权激励等措施,费用控制进一步加强,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87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5.49%,较去年同期下降3.1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5.83%,较去年同期下降0.97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仍然有下降空间,内生性增长可期。

打造环境监测与治理大平台:1)环境税和VOCs 排污收费制度有望于今年出台,监测行业和VOCs 防治市场将全面开启,公司环境监测系统涵盖水质和气体监测仪器,研发+并购打造最全产品线,前瞻性布局 VOCs 监测和治理,未来将显著受益于行业发展;2)战略布局智慧城市:2014 年收购东深电子进军智慧水利,章丘市“智慧环境”项目有望打造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样板;3)收购鑫佰利,从监测走向水环境治理,延伸环保产业链,走向大平台的搭建。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低于预期、项目进展低于预期、应收账款风险等。


启源装备:“深入实施大气十条”系列研究之一:借力集团平台优势,踏上环保阳光之路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现有业绩,借助六合天融在环保领域的核心技术、客户及渠道资源,公司在转型速度及力度或均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预计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5、3.51、4.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2、0.15、0.19亿元,EPS分别为0.10、0.12、0.15元(如果重组预案顺利通过,预计EPS分别为0.73、0.85、0.97元).

考虑公司目前业绩水平、未来业务转型有望借助拟并购标的公司六合天融、且存在集团资产注入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对应目标价6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拟购买六合天融100%股权。交易对方为中国节能等5家公司;交易对价9.4亿元;发行股份5200万股;发行价格18.03元/股;2015-2017年公司利润预测数分别为0.8、0.9、1亿元;

公司基于战略发展需要出台收购方案,超出市场预期。传统业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水平不高,毛利率有所下降;单靠自身积累(新型脱硝催化剂)难以短期完成转型。拟收购标的六合天融已签约未执行及未执行完毕合同的剩余收入5.6亿元,是公司2013年收入的2.4倍,且六合天融积极布局“智慧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公司背靠中国节能,不排除未来其借助现有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资产整合的可能性。国家陆续出台大气治理相关政策将推动六合天融业务发展;

风险因素。(1)大气治理需求下滑;(2)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六合天融业绩;(3)智慧环保协议进展低于预期;(4)集团资产注入不及预期。

Ⅳ 清华控股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公司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是1992-08-26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科技大厦)A座25层。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000101985670J,企业法人龙大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5)清控集团投资股票扩展阅读:

公司发展: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按照“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加氢示范站项目”、“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技术”、“液体安全检查系统”。

“铁路货运列车检查系统”、“高亮度LED芯片”等项目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同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所投资企业积极推动与清华大学之间的科研互动,近年来与清华大学签定的横向科研合同金额约占全校横向科研合同总金额的20%~25%。

2003-2006年度,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连续四届被列入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2005-2006年度,被列入首届、第二届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

Ⅵ 华海清科股票的代码是多少

1. 华海清科代码6361,全称是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公开资料显示,华海清科成立于2013年,由清控创投、康茂怡然、天津财投、科海投资、天津科融出资设立,主要从事CMP(化学机械抛光)、研磨等工艺设备和配套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以及晶圆再生代工服务。 华海清科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上市。据招股书,华海清科控股股东为清控创投。而清控创投是清华大学的全资孙公司。这就是说,华海清科实控人是清华大学。
2.天津华海清科是国企,所属行业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公司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主要从事化学机械抛光、研磨等工艺设备和配套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以及晶圆再生代工服务。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清科”)是天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为促进推动我国化学机械抛光(简称CMP)技术和设备产业化而合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座落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科技园内,公司从筹备到成立,得到了天津市各级政府和清华大学的全力支持。清华大学研发团队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与成套工艺”(简称02专项)项目“超低下压力CMP系统研制及工艺开发”的实施,已掌握了超低下压力CMP设备及工艺的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用于铜制程抛光的300mm晶圆“干进干出”CMP设备,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拓展资料:
华海清科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拥有清华大学的CMP设备核心技术与骨干团队,通过资源整合、人才引进,成为一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强大研究团队的高科技公司。华海清科将与清华大学继续合作,并联合中芯国际、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单位继续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最终实现CMP设备与技术的国产化,逐步替代进口设备,为实现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工艺的国产化战略做出贡献。
公司的具体经营范围包含:机电设备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安装、维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机电设备及耗材制造、销售。公司的招聘条件是:
1、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身体健康;
3、有较强的事业心,勇于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