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完全按照雪球里牛人組合買賣股票靠譜嗎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尤其是針對於如果完全按照雪球裡面的牛人組合買股票究竟靠譜嗎?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投資買賣股票本身就存在著很多不靠譜的行為,我們要是完全的按照別人所給我們的投資組合買賣股票,那麼很有可能會因此而遭受到風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如果我們完全按照雪球裡面牛人組合買賣股票來去進行相關的股票投資,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因此而面對一定的虧損,畢竟投資股票不一定都會賺錢,而且本身也有著很大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承受相應的風險。
㈡ 你身邊炒股最牛的人是什麼樣的
我到目前為止見到過的真人,只有我上個老闆,50萬入市,炒到身價2000多萬,房子車子全是股市賺的,純正的價值投資者,持股周期平均3年,他真的是痴迷的價值投資者,一個年報要看2天,每天就是研究上市公司。
可能有的人會說2000萬不是很多吧,但是這只是他內地股票賬戶的資金,港股的我不知道還有多少錢,但是這些錢全部都是炒股票賺的。
一開始他也是和大家一樣,技術為主做了3年虧得自己都想放棄了,後面改做波段,但是持股周期還是短,錯過了很多的大牛股。
我老闆就和我說以前的A股,是下跌趨勢,每年的成交量很小,但是每天就是無量的下跌,那個時候技術派,投機派死的太多了,就連價值投資者銷戶的都有很多。
現在國家比較重視股市,以前根本就沒有這么多政策支持,跌就跌吧,喊喊口號就算維護了。
我問他你是怎麼賺的錢,他原來也是虧得想哭, 後來就是靠持股 ,唯一能支持他拿住的理由就是公司的業績,第一支賺大錢的股票是LSGB,拿了5年賺了7倍,第二支是TBGJ,拿了3年多,賺了7倍,這兩支股票就讓他賺了將近1000萬。
我最佩服他的就是持股的時間,不是像別人根本不看,他是每天都看,就不動,怎麼跌就是不賣,怎麼漲也是不賣,因為他把公司的基本面研究透了,去上市公司調研,自己還去調查產品,然後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止盈,不到就是不動。
我覺得他的這種做法也不是很好,如果和你的目標差一點就開始向下了怎麼辦,適時的止盈可能更適合大多數人。
我的老闆是一個很刻苦的人,每天研究公司的時間要超過7個小時,就是收盤後還要加7個小時的研究時間,持續10多年了,尤其出報表的時候,幾乎都要看到凌晨2點多。
這個世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尤其在股市這種地方,每個人成功肯定都會對股市有一種特殊的理解,在我們常人看來只要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拿來就行了,但是你能拿的住嗎?每支股票啟動的時間也就是3-6個月,但是前面很長時間的震盪沒有幾個人能耐得住寂寞的。
說到見過炒股最牛的人,真的是有。
以前一個同事,網易炒股大賽某屆冠軍,他的選股其實也和咱一樣,只看裸K,然後一隻只翻過去,只看K線圖形,也不去看任何指標,而我還去畫線找支撐阻力,找可畫到整理圖形的個股,其實也可以說他的做法和我大近相同,但他的盤感很強,只要是他選中的股,肯定會有較大的漲幅,經常打板,要嘛就是看長線, 去年華紡股份,今年初的數字認證,選到都可以漲一波 ,大家都是10多年的股齡經驗了,我也問過他的選股方式,但所說的,我都懂,沒啥區別,所區別就是他的 盤感實在太強了 ,可以說我選的股,走強不會少八成,但他選的股,不是幾天後打板,就是可以做長線,這才叫厲害。
作為圈內人,從證券公司、私募到游資機構,見過的大師太多,高手如雲,資金達100多億,但他們的投資方式、思維邏輯基本一致。
因為該行業存在窗口指導和監管,這里很多不不方便透露太多。我來介紹下高手是怎麼炒股的。
思維決定認知,認知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收入,這是股市法則。
認知,一件新事物的發生,我們該如何認識這個事物,是否有前景,是否具備價值,後期如何發展,需要頂層的思維邏輯,普通散戶不可能想的那麼周全,常常都是憑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虧回去。
高手炒股方法肯定不是技術分析,也不是基本面。全國300多個大游資均採用的是一套消息驅動的投機方式,注意是投機,不是投資。技術分析是操盤手,如何將1個億買入一支股票同時不造成分時圖的暴拉升,或者賣出1個億如何不讓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或者日間波動做差價,是操盤手的日常工作,准確的講是一個操盤團隊。資金可以改變指標的運行軌跡,畫出散戶想要的圖形,技術分析的本質在於認識市場,而不是去預測市場,通過技術分析看到參與者的交易行為和市場情緒。基本面一般是公募基金採用的方法,典型的價值投資,財務報表,市盈率,行業估值水平,凈利潤等,機構一般會採用數學建模,例如阿爾法因子模型,程序自動交易。我們平時買的基金,例如興全基金,嘉實,華夏,交銀施羅德、工銀瑞信等都是這類。
國內頂級大師的操作手法,一般買一支股是2000千萬到2億,操作周期以超短線為主,快進快出,比如今年2到3月份的行情,9月份的行情,持倉會達到60至100隻股,其他時間空倉。
認識了市場後,接下來說方法。聰明的、高層次的投機者,都時刻保持著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對國家政策的解讀,市場環境變化瞭然於心。堅持不懈的努力,每日研究盤面基本12個小時,堅持十幾年。
2015年6月,中央的政策是打擊配資,恆生電子homs系統被違規處罰5個億,是不是牛市終結?這需要逃頂嗎?明顯的信號,這是技術指標能看出來的?2018年,國家政策去杠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全年走熊,聰明的資金的都沒參與,全年的成交量日均1000億不到,聰明的資金都在空倉,技術指標只能告訴你超跌然後進場,接著跌,背離完持續下跌,背離鈍化,最後虧傻。
2019年國家大力發展5G,華為被美國加入限制名單,促進了自主可控、國產替代, 科技 板塊崛起,一大批優秀企業訂單量倍增。聰明的投資是怎麼思考的,5G建設從5G基站,到5G手機大規模普及,到5G應用的落地,思路明確邏輯清晰。今年3月月份的PCB,基站建設,到碩貝德的手機天線,歐菲光的攝像頭模組、京東方的OLED等等手機產業鏈爆發,到現在5G應用的實際運用,VR、雲 游戲 ,超高清視頻,從邏輯上貫穿了一整年的炒作行情。
房地產板塊同樣,從開始施工水泥鋼材,到裝修所需的化工,到入住後的傢具家電,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邏輯思路明確,炒股自然不會踏空。
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計劃2年的建設周期,結果8個月完工第二批Model3已經交付了,銀行資金貸款速度快,供應足,手續一路綠燈放行,能不能察覺到什麼?這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意志,通過引進特斯拉,國家要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產業,過去的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現在電動車時代,要實行彎道超車,我國不用研發發動機,直接做電動機,讓發動機如同諾基亞一樣成為 歷史 ,豐富我國的供應鏈。埃隆馬斯克稱,到2020年底特斯拉零部件要全部實行國產化,是不是有一大批的 汽車 零部件製造商會騰飛?
所以政策市必須研究政策,頂級游資站的更高,看的更遠,長期穩定的從市場盈利是有道理的。
現在還會有人去研究技術指標和公司的估值水平嗎?
大家好!我是「借借技巧」,作為金融從業人員,我涉及股市已經近20年,這其中見過許多炒股者,有賺錢賺到害怕的,有虧損虧到不想活的。形形色色的炒股人當中,我最佩服一個人。 這個人,肯定不是我見過賺錢最多的人,但感覺他是「最牛」的。
如果說,一個人是炒股贏家,那麼,我認為,必須有兩個評判標准: 一是在股市中有賺到錢,二是錢賺得輕松。 下面,我來說說他是怎麼輕松地在股市中賺錢的。
他是一個上班族,對於炒股賺錢,他不是一個貪心的人。因此,他不急於贏利。當他看到周邊的人都對股市產生絕望的時候,他就會把身上的一整筆閑錢投入股市當中。平時,要是有一點閑錢,留足了消費的錢之後,也會購買股票。當大家都瘋狂時,他卻能很冷靜地賣出股票,獲得了結。
他這樣做, 一方面是確保低位進倉,「擇時」很對。另一方面,平時有點閑錢就購買股票,類似於基金定投的方式,因此能平滑成本,指數一上揚就賺錢了。
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投資股市真諦:心態平和,大道至簡。他這種炒股,真讓人感覺「很牛」, 不僅「牛」在賺錢,還「牛」在心態(有一顆平常心)。
不過,他這種「牛」,背後卻是很嚴格的「執行力」。所以, 股市中的牛人,必須有很強的執行力。
最後,祝大家炒股既贏利,又贏得好心情!
看了你的文字說明,我覺得,你對你這個朋友並不真正了解。
首先,你說你見到的這個最厲害的人,炒股不看指標,我開始以為是搞價值投資的,因為價值投資做好了,一樣很賺錢。後來看到說他自行炒股5年多,我就感到有問題了,自行炒股5年就能做得這么好,要麼是天才,要麼真是人中精品。最後,你說他每天抽出10個小時去琢磨去學習,我就更納悶了,他這么多時間去學什麼?既然他不用什麼指標,他看什麼?去閉門研究基本面?
在股市中炒股,要麼做價值投資,要麼技術分析,如果二者都沒做好,想實現長期穩定盈利,那就是白日做夢!
價值投資,散戶還是不要去考慮了,你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時間和精力實地去調研,更不可能對所有行業都了解,連機構的調研員都是行業性的。
技術分析對散戶來說是最靠譜的,很多人每天花很多時間去做技術分析,能真正成為高手的人也不多
另外,想真正成為高手,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如果沒有8-10年的學習和實戰磨礪,很難實現,你這個朋友5年就這么牛X,我覺得他真是天才!
我身邊炒股比較好的人,並且能一直堅持10多年有上的人,不多。這些人資金量已經很大了,他們在財富積累的過程中,前期也是十分痛苦的,直到真正擁有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開始也是以短線為主,之後逐漸做中線,中長線,到現在,基本上都是以中長線和長線持股為主,技術結合價值投資分析,很少做短線個股了。
在這里,我也奉勸散戶股民,股市中炒股,技術分析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技術分析是萬萬不能的。就如同我們去打仗,有槍不一定就能打到敵人,但是沒有槍是肯定打不到敵人而且可能會被敵人消滅的一個道理!
我是禪壹,專注股票投資,歡迎關注。
為什麼很多頂級的股票投資者一般都不談具體的投資交易細節?為什麼很多頂級投資人談吐之間,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與格局?
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渡過了想表達具體觀點的階段了。
曾經,在某個炒股大會上,有人向一個著名投資人提問:請問,你為什麼要交易多個行業,多個板塊?
他說道:分散風險,累加收益。然後結束提問。
看似唐突,其實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間就懂。如果對方不懂,那麼他不但要解釋怎麼分散的風險,又如何累加的收益,還要回答,單品種與多品種的優劣對比,還要講解行情走勢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還會涉及到具體的交易方式…更關鍵的在於,提問者很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就如同脫離了倉位和回撤,單獨展示收益率一樣。一套完整的體系,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單獨拿出來講,都有很大的邏輯漏洞。
所以,在大多時間內,關於交易體系單獨某環節的爭論都是毫無意義。
為了達成交易,將自己的理念強行的壓縮成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這是一種世故,一種妥協,但我覺得,這其中最深處,也隱藏著一絲孤獨。
我們都想把最真實的東西,最直接的表述出來,不想把它壓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實的東西表述的太簡單,很多人卻無法相信,更無法理解。
因為越是簡單,需要洞見並取捨的東西就越復雜。
交易體系的每個環節都密不可分,每一個細節的制定,都包含著投資者本人的性格特點,心路歷程,成長經歷。每一個決定的背後,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決的取捨。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的交易體系,但我們看不到他背後的經歷。我們不知道他放棄了什麼,不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抉擇,更不知道他懷揣著怎樣的投資信仰。
頂級的投資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來,都經歷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生死磨練,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風格。
投資的世界裡,或許會有你的同類,跟你的交易體系非常相似。但是,這套交易體系的背後,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世界。
因為投資交易是一個重塑自己的過程。經歷痛苦,經歷磨難,看透表象,洞見本質,體味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點,將一切的經歷,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專屬於你的交易體系。
就如市場的最新價,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對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斷,包含了不同的下單時間和下單過程,包容所有,形成了這一個時間點的價格。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沒有人說的清楚。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價格的形成,獨一無二。
很多人把寂寞當成了孤獨,或許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過那種狀態。
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
所以,有人說:孤獨是靈魂的散發,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期貨業的頂級高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境界,變的更加孤獨。
孤獨的人自成世界、自成體系,獨立思考。因為他知道,存在於腦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
因為在那裡,他可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而我們人類一切思想的誕生,都源於此時此刻。
對於這個問題,我知道廣大股民散戶想看到什麼答案,炒股的成功人士,其實就等同你在股票市場中賺到大錢的交易者,甚至很多人在股票市場實現了財富自由,不外乎是買車買房,寶馬輕裘,快意人生罷了,可能也在各種媒體中有這樣的宣傳,屌絲逆襲的案例,用1000元獲得了1000萬,簡直就是杠桿撬地球,這種案例實話實說有,但我身邊沒有。我身邊更多的是炒股虧錢的例子,那真是花樣百出,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一些炒股比較成功的例子,但表現的都非常平穩。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專業的炒股人士,交易操作非常成型,而且具有很強的忍耐性,對於交易的把控也比較到位,這些年能夠跟隨市場,財富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是那個狀態,也沒見買什麼好衣服,車還是自己開了多年的寶馬5系,也沒聽說購置什麼重要房產,吃飯的時候也不是說凈挑大館子,啥順口吃啥,地攤都行,對於股票討論的很少,甚至都很少說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也曾經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炒股相對成功的人士,為什麼不願意表達呢?
他曾經跟我說:在我們這些職業交易員里,基本都分成了兩類,一種是善於表達,說的天花亂墜,邏輯理論一套一套,讓你根本挑不出毛病,但實際操作就是差強人意,這種職業交易員基本都成為了宣傳家或者是首席顧問,甚至有的人走上了各種各樣的領導崗位。另一種是不善於言辭,甚至是一杠壓不出一個屁,讓他講一個交易難於上青天,但打出交割單來讓你驚訝。還有一種人,既能說又能做,內外兼修,就像我一樣,是難得的極品。
這里做一點小自誇,但綜合來說,炒股成功的人士並不是三頭六臂,也是芸芸眾生,都是過往罷了,不必過分神秘。
身邊的最牛炒股之人!
一老兄2015年攜數百萬元入市,賺的稀里糊塗不明不白,得意忘形。好意相勸,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其不以為然,自視股神,信心爆棚。為賺的更多,賣掉深圳三套房產,五倍配資滿倉殺入……
近期再聚,觀其垂頭喪氣,灰頭土臉,關切問之,何故?
答曰:一言難盡,一敗塗地,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租房窩居,悔之晚矣!
無語……
國內有1.5億股民,在這些人之中總有卧虎藏龍的存在,在我們的身邊也會有個別炒股非常牛的人。你是不是也會羨慕他們的盈利,看著自己薄薄的盈利還真是眼紅,但沒有辦法,有時候不是努力就可以達到,還要靠天分。
我以前還在證券公司的時候,遇到一個在證券公司上班的電工,因為那個時候股民基本都是在營業部交易,手機和電腦都還沒有那麼發達,所以電工是必備的,不然會影響到股民交易。
這個電工有點厲害,老營業部成立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電工師傅接觸股票的時間也比較早,算是第一二代股民的代表。從看別人炒股,到自己炒股,再到自己學習技術分析,研究股票基本面,所有的一切知識都來源不懈的努力。後來電工師傅已經成為了一位能夠持續盈利的牛散,跟很多股民走得比較近,證券營業部希望他能幫拉業務。於是電工師傅領著電工的工資,干著投顧的工作,有時還在營業部的支持下給股民講課,吸引了很多股民過著這邊開戶。即使在證券公司打傭金戰的時候,由這位電工師傅拉過來的業務,傭金還要增加多幾個點,看見電工師傅的炒股能力有多高。
我不知道他究竟在股市中賺了多少錢,他也從來不跟別人提起這個,只知道他全款買車買房的錢都是來自於股市。每個炒股很牛的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雖不知電工師傅的炒股方式是什麼,但是我很佩服他的短線交易,十次有八九次都能正確。特別是他在追熱點的時候,總感覺他有什麼消息渠道,等到他買入之後,市場上的股價也跟著拉升起來,接著消息才在各大媒體公布。一個先於消息公布出手的牛散,即使股市牛短熊長,但是他的資金量從來沒有停止增長。
也許,在股市中比他炒股更牛的比比皆是,但是從一個電工師傅到牛散的過程,都是他一個人單打獨斗,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有今天這番成績,反正我認為他炒股已經非常牛了,你覺得呢?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專業的炒股人士,交易操作非常成型,而且具有很強的忍耐性,對於交易的把控也比較到位,這些年能夠跟隨市場,財富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是那個狀態,也沒見買什麼好衣服,車還是自己開了多年的寶馬5系,也沒聽說購置什麼重要房產,吃飯的時候也不是說凈挑大館子,啥順口吃啥,地攤都行,對於股票討論的很少,甚至都很少說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
㈢ 股市牛人小明叫什麼名字
股市牛人小明,他的名字叫做李曉明,是非常好的一個股市天才。
股神一詞在香港出現始於電視劇《大時代》中一名精神病患的角色──股神葉天(羅樂林飾)。該劇在1992年上演,適逢1991年至1993年股市樓市大幅上升,引起市民共鳴。於2008年網上更出現一位以電視劇《世紀之戰》主角方新俠(劉青雲)飾同名的網上股評人,及後此股評人更被譽為股俠 (F‧S‧H)。
其實在股市以神俠之名為綽號並非始自香港,1980年代日本股市大升時,就出現「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賺錢之神邱永漢」等封號。香港亦有「股俠泰盛香植球」之稱,於2008年網上出現一位股評人(F‧S‧H)更被大眾封為新一代股俠。
自香植球於1989年金盤洗手之後,香港股壇良莠不齊,自然難以出現值得崇拜的人物,唯一較有代表性的就只有網上股評人(F‧S‧H)和被傳媒吹噓的亞洲股神李兆基,後者更多次對其個人預測公開道歉,因此便將此等期望投射到外國股市名人,以至成為出版書籍的宣傳伎倆,可能連當事人亦未必知其事,以下為較著名者:美國股聖:巴菲特、國際股魔:索羅斯、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日本股神:是川銀藏、香港股俠:F‧S‧H、中東股神: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這些都是比較在股市中特別牛的人。
㈣ 做股票的牛散有那些人
2007年,中國股市最牛的一年。這一輪牛市中,牛事、牛人層出不窮。從劉芳、唐亮、李天虹到唐建純、唐建平,最牛散戶們「術業有專攻」,或只盯ST,或瞄準B股,或出擊軍工,對所介入的股票精確制導、輕松獲利,在公眾的一片質疑聲中,所演繹的暴利故事一遍遍上演。 劉芳:重組、股改題材先知先覺 劉芳,2007年被挖掘出的第一個「最牛散戶」,隨著2007年第一妖股*ST金泰,(600385)連續42個漲停浮出水面。該散戶在*ST金泰股價啟動之前大舉增倉,累計持有*ST金泰流通股312.24萬股,位列*ST金泰第一大無限售流通股股東。除此之外,今年半年報公布的信息顯示,劉芳還直接或間接持有其他12家上市公司股權,包括川化股份,、汕電力、桐君閣,、凱迪電力,、三環股份,等等,少則數十萬股,多則幾百萬股。看看這些股票的走勢,讓小散們驚嘆不已:劉芳只要上了某家上市公司季報、半年報、年報中的名單,那麼接下來,該公司總是發布公告,且公告都與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題材有關,然後該公司的股票總是漲了又漲。劉芳在A股市場上布局獨到,在今年股市迭創新高的情況下,劉芳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權也水漲船高,據粗略統計,三季度之前劉芳在其持有的13家公司股票中賺取上億元。僅在*ST金泰一隻股票中,劉芳持有股份就有6倍的增值。而隨著媒體對神秘劉芳追蹤的不斷深入,這位「史上最牛散戶」的真實面目卻越來越模糊。媒體近日曝光,真正的「劉芳」其實只是一個鄭州市三世同堂共住70平方米房子的普通男性司機。難怪媒體嘆息,盡管男司機「劉芳」的確是眾人猜疑已久的「劉芳」,但同時他又絕非眾人尋找的真正「劉芳」。他更像是中國證券市場種種迷霧的現實縮影。李天虹:B股市場瞄上法人股權 盡管資金實力與持有13家上市公司股權的劉芳無法比肩,但「李天虹」眼光獨到,他瞄準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後一塊寶地———B股。而這個領域如今留意的人還不多,正適合悶聲發財。9月14日,凱馬B股(900953)發布公告:第一大股東華源投發所持有公司股份中的1615萬股社會法人股,在8月29日被公開拍賣,成交總金額2923萬元,買受人為李天虹。據相關證券人士查找,「李天虹」三個字還先後出現在另外兩家B股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里,其中,今年一季度持有永久B股,153.85萬股,按3月末0.61美元/股計算,李持有的永久B市值為93.85萬美元;6月30日持有上工B股254.82萬股,按6月末0.70美元/股計算,李持有的市值為178.37萬美元。業內人士分析,李天虹的盈利模式似乎是瞄準了B股發展的大趨勢和B股績差公司基本面的改觀。李天虹不僅把寶押在期待AB並軌的B股出路上,而且還乾脆再退一步,押寶在未流通的B股法人股身上。既賺A、B股中的價差,還賺B股里的未流通、流通股間的差價。如此眼光,應該可以參與競選「B股歷史上最牛散戶」的「最具眼光」獎。唐亮:從券商高管到最牛散戶 盡管劉芳在中國股市漲停板最多(ST金泰)、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S飛亞達)、控制上市公司最多(13家)三項紀錄中頻繁出現,但仍有人認為,「史上最牛散戶」的名稱應該讓與唐亮。自去年中期,唐亮先後在安琪酵母,(600298)、漳州發展,(000753)、天鴻寶業,(600376)、天威保變,(600550)、山西三維,(000755)、煤氣化,(000968)6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SST中華在今年2月2日發布的股改表決結果中還披露了唐亮以其持有的50萬股投下了反對票。據估算,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唐亮獲利保守估計也在3個億以上。唐亮選擇介入上述公司,其精準把握入市和出貨的玄機,同樣讓眾多散戶望塵莫及。每次都是公司宣布重大利好或者題材發布、系列收購或融資之前的起點開始大量吃進,在這些股票概念傳播之前就已搶先建倉,並且持股量巨大。有報道稱,唐亮絕非普通散戶,而是有著十幾年股齡和豐富操盤經驗的老江湖,早在1996年身價就已過億元。知情人士透露,唐亮原是廣發深圳蛇口營業部的創辦者之一,也曾擔任該營業部總經理,後來將這個營業部出售給廣發證券,之後負責廣發證券的自營業務,是中國從事證券業較早的一批人物之一。1997年前後,唐亮離開了廣發證券,開始了專職炒股路。
㈤ 2021年度中國股市投資專家有哪些牛人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中 國股市投資專家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厲害的,有口碑的,實力強的不多,這方面有一個叫弘度財經分析師的非常厲害。
㈥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
中國的A 股市場90%的參與者都是散戶,誕生「牛散」這一特定的群體並不奇怪。所謂「牛散」,簡單來定義就是因持倉量巨大而出現在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中的自然人。
從「打新」到參與定增,從博重組到炒概念,「牛散」的武藝五花八門,這是「牛散」第一個過人之處。例如,「ST 大王」吳鳴霄擅長從垃圾股中挖掘重組題材;創業板大佬趙建平善於從中小板、創業板中找到黑馬;而劉益謙青睞「定增」方式做上市公司長期的財務投資者。可以說,在他們熟悉的領域,這些「牛散」的戰績比多數投資機構、私募基金還要出色。
第二個過人之處是,「牛散」的資金量都非常巨大。「牛散」在一隻股票的持股量,經常從數百萬到上億股,動用的資金則是從幾千萬到幾億元。經歷這一輪牛市後,「牛散」們的賬面資產更是大幅飆升。例如,金融大亨諶賀飛持有的申萬宏源的市值已經超過12 億元;而私募大佬徐翔的母親鄭素貞更牛,在文峰股份一隻股票上的持股市值已經超過43億元。
第三個過人之處是,「牛散」的行蹤已經成為股市指標。每當季報、年報公布了知名「牛散」的最新持股消息時,便有小散緊隨其後、跟上搶籌,而主力則趁機拉升股價。
以文峰股份為例,去年12 月23 日,鄭素貞以8.6 億元受讓文峰股份1.1 億股(相當於7.85 元/股),發布消息當天文峰股份便漲停;隨後橫盤兩個月,今年2 月27 日,公司發布「每10 股轉增15 股、派發現金紅利3.6 元」的誘人方案。此後,文峰股份漲停不斷,在最近30 幾個交易日內股價就大漲了280%。鄭素貞成為文峰股份「二當家」僅3 個多月就獲得將近35億元的賬面浮盈。
跟著「牛散」學選股
每個「牛散」都自有其強於他人之處,這些超能力是在A股這個特定市場磨練多年摔打出來的。還有些「牛散」人脈關系龐大、嗅覺靈敏、消息靈通,這更是普通散戶學不來的。不過不要緊,對於那些先知先覺的「牛散」,散戶可以關注他們選股的特點,從中總結一些經驗。
比如「最牛散戶」劉芳,她今年以來持有的兩只股票都有相同的特點:總股本2億~3億股,市值也不大,百億元以下;公司主營業績不佳,尋求轉型之中。此外,這些上市公司家族企業特徵十分明顯。例如「龍大肉食」為宮學斌、宮明傑父子控制,「彩虹精化」的控制人陳永弟、沈少玲為夫妻關系。
這些企業的大部分財富由家族擁有,所以本身有很強的維護上市公司股價(「市值管理」)的意願,民間把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形象地稱之為「強庄股」。
以劉芳潛伏的彩虹精化為例:去年年底彩虹精化向大股東陳永弟等人定增,募集資金主要用於三個光伏發電項目,復牌後彩虹精化股價持續大漲了150%以上,大股東原來的持股市值增加了約9 億元,再加上剛剛定增1.6 億股帶來的約24 億元財富,這次定增後大股東賬面財富增加了33億元。當然,大股東吃肉,「牛散」喝湯,潛伏其中的劉芳獲利在2500 萬元左右。
專門「賭」重組的趙建平,選股能力更是超強。今年他投資的9 只股票,全部來自中小板以及創業板,目前有6 只處於停牌狀態,原因都是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如此高的「中獎率」肯定有獨門秘笈,不妨索性就把「趙建平」當做小盤重組股指標吧。
有人愛小盤股,也有人愛大盤藍籌。持股萬科A 股多年不離不棄的劉元生、重倉金融股的諶賀飛就是例子,他們的資金往往集中在一兩只股票上,不像趙建平那樣分散。
如果投資者既想獲得大盤藍籌的穩健,又想從小盤股中博取高收益,不妨建立一個「藍籌 成長股」的組合,藍籌可以從保險、銀行、券商、房地產龍頭股中選,而小盤成長股可以重點關注「牛散」劉芳、鄭素貞和趙建平的持股。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一:最神秘的「牛散」——劉芳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二:價值投資者——劉元生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三:「牛散」隊長——黃木順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四:定增大王——劉益謙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五:創業板大佬——趙建平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六:新三板牛人——姚劍定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七:金融大亨 ——諶賀飛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八:擒獲最牛新股——周軍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九:曾經的ST大王——吳鳴霄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十:最牛老太——鄭素貞
㈦ 完全按照雪球里牛人組合買賣股票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完全按照雪球里的牛人組合買賣股票,非常不靠譜,還是要有自己的投資思路。
如今市面上有許多投資理財平台,這些平台中會有特別多功能,幫助投資者進行投資。有一類功能就是平台會推出比較厲害的投資者,帶領大家一同進行投資理財。而且大多數是給投資者講解股票買賣知識,並且推出自己的股票買賣組合。很多人認為既然是資深投資者,就一定很有實力,因此紛紛選擇跟進。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跟進時間,也不能確定拋出時機,因此許多人虧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