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成交額大還是小好
實際交易中成交額大一些比較好。但是股票成交額不是越大越好的,在股價不高時,股票成交額大的話則意味著股價後續會有一個上升趨勢。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如果股價其本身處於一個高位,股票成交量大的話,則意味著出貨較多。
【拓展資料】
股票成交量指的是交易的體量,是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時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成交額又是與成交量息息相關的的一項指標,市場中的成交額是成交量與股價的乘積。投資者進入投資市場之後需要關注好成交額,成交額是指個股當天成交的資金情況。
成交額是股價與成交量的乘積,按照成交額的計算方式看,在股票的數量的固定的情況下,成交額越多說明成交量在放大。當成交量越大時,說明個股當天交易比較活躍。吸引多數投資者關注的股票,其股價是處於上漲狀況的。成交額增加說明成交量在放大,成交量是指當天個股的成交股數,當成交量越大時有利於股價上漲,股價上漲對投資者來說就是好事。個股的買入成交量大於賣出成交量時,說明市場上看多力量大於看空力量,則在成交量的推動下,股價可能會出現上漲的情況。
股票成交額不是越大越好的。如果股價在高位時有很大的成交額,說明部分資金在撤離,此時投資者要注意股價回調的風險。當炒股市場行情不是很好時,出現多次拋盤的話,這時候的成交量放大也就預示著是人氣進一步在下降。股票成交額大表示有大量資金湧入,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利空消息多,是大量資金出貨的情況導致的。股價在上升時成交量是會逐漸減弱,如果股價在高位時成交量依舊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大時並不一定就是好現象。
股票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它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也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股票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股票可以轉讓以及買賣,股東憑借股票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份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2. 股票流通市值大好還是小好
只能說各有好處。
1,流通市值大的股票一旦啟動,就能長時間保持一種趨勢,畢竟船大難調頭。而小盤股拉起來也快,跌起來也相對快
2,流通盤的大小並不影響相應個股的漲跌停,就像這次放93長假之前,9月2號工商銀行這只大航母也能拉到漲停板。像去年11月份券商那波行情,中信證券,華泰幾乎也是一周一到二個漲停板是不?
3,市值的大小要維持需要各方的認可,機構,散戶,國家隊等等,市值大的股票並不是說他真的就值那麼多錢,只是大家都認可這家公司的實力,長期持股者多,然後大家也願意在相應的價位上進行交易。
(2)小股票交易頻繁還是大股票擴展閱讀
1、股票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
2、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份結構中分國有股、法人股、個人股等。目前公眾股可以上市流通交易。這部分流通的股份總數乘以股票市場價格,就是流通市值。如某股份,流通股為6496萬股,當日收市價為7.11元,它的流通市值即為:6496X7.11=46186.56(萬元)。
3、股票流通市值大概多少的好?
這跟機構的資金規模有關,比如社保,保險基金等,就喜歡大盤的,盤子小了進出不容易。流通盤3000萬,股價10元,意味著我有1—2億就可以控盤了。這樣的股票散戶最好不要碰。不過技術好的是能夠賺到幾倍於大盤漲幅的收益的。當然風險也大。
對於比較活躍的私募及敢死隊之類的游資,其青睞的品種大多是流通市值4億左右的,太大了炒不動,太小了,流動性又不過,進出都難,收益也不理想。當然,不同的時期和階段,對於小散則要分別跟不同的庄才好,也就是要看清股評常說的二八還是八二才行。
4、大盤股:市值總額達某個標准以上的大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資本總額的計算為公司現有股數乘以股票的市值。大盤股公司通常為造船、鋼鐵、石化類公司。大盤股沒有統一的標准,一般約定俗成指股本比較大的股票。
5、大盤股和小盤股怎麼劃分? 小盤股是相對大盤股而言的,同樣,處於大盤股和小盤股中間的,是中盤股。 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大盤股和小盤股的區別有根據總股本來講的,也有根據流通股本來講的。不過一般是以流通股本來定。一般流通股本超過10億股,我們就把它歸於大盤股。流通股本小於5億股,我們稱之為小盤股。流通股本處於5億-10億的,屬於中盤股。
6、大盤股和小盤股的區別如果是以市值來看的話,總市值大於1000億的屬於超大盤股,總市值大於500億以上的屬於大盤股,總市值小於200億的屬於小盤股。而處於200億-500億總市值的股票,屬於中盤股。 大盤股和小盤股的區別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公司的增多,以及我國A股市場總市值的不斷增大,大盤股與大盤股的分界線會逐漸提高。
3. 成交量大的股好還是成交量小的股票好呢
看情況的,要是放量大漲是好事,要是放量大跌就不是好事的啦,不可一概而論
4. 股票交易成交量大了好還是小了好
成交量大好。
成交量放大,說明該股票活躍,接下來走勢有4種:見頂(出貨),見底(吸籌),續漲(縮量),續跌(縮量)
5. 股票交易成交量大了好還是小了好
股票當然是成交量大的好,這跟樓市道理一樣成交量大,說明買賣興旺,成交量低只能說是有價無市或是無人接盤,那可能還要跌下去,
6. 買股票買成交量大的還是小的
這樣分不同的情況,如果在高位放量下跌,這是反轉下跌的信號,成交量很大,但是不能買;如果實在底部放量,這是反轉上漲的信號,可以考慮介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 做為小股民,在股市中高頻交易是好還是不好
一句話:高頻交易是博士生才能乾的事。作為小股民初涉股市或者雖然在股市玩了一段時間,但由於無論是技能還是心裡素質都沒有達到要求,做高頻交易很危險。
第一,高頻交易需要超強的盤感,對市場的變化瞭然於胸,因為市場隨時變化,而你又要做高頻交易,沒有良好的盤感是不可想像的,而這種盤感一般沒有十年不間斷的從業經歷是很難獲得的。第二,高頻交易需要高超的交易技巧。可以說,高頻交易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甚至很多交易技已經成為交易習慣,一看形態就知道怎麼交易,一看走法就知道點位。這種交易習慣需要長時間訓練得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第三,高頻交易需要有過硬的心裡素質。不糾結,不後悔,不埋怨,按照自己的節奏一單一單打,錯了就止損,絕對不拖泥帶水,而且各種交易策略銜接有序,資金始終處於良性的高速運轉。作為小股民由於其能力和經歷都不夠,還是不要做高頻交易的好,通過不斷累積經驗,以後具備素質了,再進行高頻交易也不遲。
猛然想起多年前的一個帖子《一個營業部老總的觀察》
這個劵商營業部老總做了10年,觀察了無數的股民,其中只有20%是盈利的,一種是賺企業的錢。(也就是企業增長的利潤)
這個老總說,其中有一個大戶他記得很清楚,是一個企業的老闆,他持股10年不動,他二次勸這他交易(因為劵商的利潤是根據股民交易額計算的,你賺還是虧和劵商無關),但是他就是不交易,他說,他其他的股票不太懂,而他認識這個公司的老總和他們團隊,覺得人不錯,靠譜,不想賣出。
還有一次,劵商老總對他說,趕緊買點銀行股,那個大戶說,我覺得手裡這個股不比銀行股差,我還是不換了。
十年後,這個大戶的股票漲了30倍。
另外一種賺錢的股民,他們開始買的時候股票並不是那麼好,有的還跌的很厲害,但是他們一直拿著不動,好像忘記了還有股票這回事,5年後回來發現漲了5-10倍。
老總說,這些人基本都是有自己的事業,工作,沒有職業股民,也許是股市裡的錢少,所以是漲是跌對他們影響不大,營業部也沒有賺他們的錢,因為他們5年才交易一次,所以這些人對劵商簡直就是災難。
那你們喜歡的客戶是誰呢?你們賺誰的錢呢?
老總笑笑,說我認識很多老股票,十多年前他們賬上有50萬,騎著自行車來營業部交易,他們像上班一樣准點,都成為老熟人了,他們來了就盯著盤面,到時間下班回家。
他們中業績最好的10年時間賺了50%,但同時給營業部也貢獻了50萬的手續費。
在牛市裡這些賬號90%都會活躍的交易,但是熊市他們中只有30%還在。
10年前他們騎著單車來,賬上50萬,今天他們還是騎著單車來,賬上也還是50萬。
歡迎關注黑馬 財經 圈
高頻交易的好處可以讓市場交易更活躍,對個人來講如果你有時間進行高頻交易的話也不是一件壞事,但一定要踏准漲跌的時間點!如果一手股票每天都有50塊的套利空間,10手就是500塊,100手就是5000塊。但莊家不是傻瓜,如果人家發現你大筆買進或賣出的話,股票價格就會跳出箱體向上或者向下讓你無法再波動范圍內撈錢!所以玩幾手高頻交易是可行的,大筆交易你想玩高頻交易還是算了吧!
看了你的問題簡介。你那根本不叫高頻交易,就是頻繁較高的短線交易而已。高頻交易是個專用術語,特指量化交易,電腦自動執行程序一秒鍾交易很多次的那種。你顯然就是頻繁交易而已,最好少用高頻交易這個詞語,易讓人產生誤解。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有極少數的人,他們有反應快,技術好,執行力強、精力旺盛等優點,他們較適合做頻繁交易。但是就是這樣的人中也極少有發大財的,因為做到一定程度後資金量大些後就無法做這種短線交易了。這種短線交易模式就會遇到瓶頸。一般而言,做到千萬元以上就很難做短線了。現實中世界上那些個人資產幾十億、幾百億的投資大師沒有一個是做短線的。
當然我上面說的已是對於做短線的人最好的結果——小富即安。
而實際上更多的人,佔比99.9%以上的人做頻繁短線最終都是虧錢的。在國外和國內都做過交易周期與獲利關系的統計,結果表明一周交易一次的投資者虧損率是最高的。二周以上才交易一次的投資者業績要明顯好一些。一個月以上交易一次的投資者總體業績是最好的。
原因很簡單,短線交易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在有局限的短小的時間和空間內必須做出決定當然犯錯率會較高。
這種頻繁的交易上面說過,一來是未來的發展空間有限,二來是風險大,容易虧損。
關鍵的核心是它違背了我國古代哲學所提倡的游刃有餘的思想。
什麼叫游刃有餘?《庖丁解牛》中說的很明白——以無厚入有間。就是要在一個很寬敞的可以理清矛盾從容進退的空間進行運作。
短線交易則相反,短線是在一個狹小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時空范圍內著眼與用力。。。。
奉勸你慢慢的減少這種頻繁的交易,大格局賺大錢,樹雄心立大志為賺大錢而努力奮斗。
作為一名交易了10年的操盤手,在我的理解當中,只有盈利的交易和虧損的交易,至於長線交易,中線交易,短線交易,甚至日內的高頻交易,在我的認知中沒有區別。
今天的這個話題,咱們分兩個角度去聊。第一:咱們聊一下如何看待不同的交易風格?
第二:咱們說一下做日內高頻交易的注意事項。
首先,白貓黑貓逮到老鼠的都是好貓。市場上存在一些關於交易風格不同的認知。主流的觀點更傾向於趨勢交易,俗話說「順勢出奇跡」,有一些觀點也比較偏激,完全的否認其他的交易風格。
甚至存在鄙視鏈,做趨勢交易的交易員瞧不上做日內交易的。其實不然,俗話說得好,有同行無同利, 我們做交易的第一出發點就是盈利,我們的共同對手是市場,而不是交易員彼此之間的對比和競爭。 長中短不同的交易系統只要長久來看是盈利的,都是OK的。
每個人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去選擇交易風格:
兼職交易工作比較忙,就選擇盡量長線的交易,這樣不需要非常大的精力盯盤,但是持倉周期長對交易員的耐心考驗非常大。
如果你時間充裕,精力比較旺盛,性格又比較著急可以選擇中短線的交易。
選擇了交易風格也就選擇了一種交易系統,在能夠盈利的前提之下,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第二,聊一下日內高頻交易的注意事項。(1)千萬不能沖動,不能情緒化。
高頻交易盯盤非常的緊,很多做高頻交易的交易員甚至看軟體上的分時圖。人很容易無意識地被價格的變動吸引,會對走勢產生錯誤的判斷。
另外也非常容易產生交易的負面情緒。人在緊張恐懼的情緒之下的智力水平只有正常的30%,這種沖動之下我們很容易做出傻事,重倉交易,不能執行交易系統,導致嚴重的虧損。
如果你剛剛開始交易,交易的經驗並不豐富,盡量不要選擇日內高頻交易。這個教訓我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因為我剛剛開始交易的時候就吃過類似的虧。
那時候做的是日內還算不上高頻,由於盯盤太緊,一頭扎進行情里失去了正確的判斷,一個下午+晚上就虧損40%。
(2)日內高頻交易資金管理更重要。
很多日內高頻交易者其實交易規則定製得並不是非常的嚴謹,交易當中有一些盤感在裡面,開倉平倉的速度都非常快。很多時候k線漲跌的時候帶來的靈感一閃就把單子做進去了,有的時候也是這樣平倉。這樣的交易風格,資金管理就顯得尤其重要。
三個原則:A:保持倉位的一致性。
B:輕倉交易,這種交易風格主觀的判斷更多一些,對交易員的考驗非常大,輕倉交易的時候交易員輕裝上陣更容易做出成績。
C:可以使用穩健的復利加倉的策略。
以上就是我對高頻交易的觀點。
散戶資金少,成交費高,大資金錯了可以有後面的資金來彌補。小資金錯了就是套,大資金百分之一就是論萬,小資金還不夠成交費。如果個人能力強還可以,個人能力不強,資金不夠大還是算了吧!
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股市中高頻交易肯定是不好的。
持股N個交易日是否能盈利的標准:當日收盤價是否大於N個交易日內的平均交易成本(成交總金額/總成交量)。
根據以上標准,可以統計每一個交易日收盤後,持股N個交易日能盈利的個股數量,這一數量除以當日兩市個股總數,即為當日收盤後持股N個交易日的盈利水平。
根據以上標准與定義,對2440點以來的盈利水平進行分析的結果是:
持股一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 31.30%
持股三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2.60%
持股五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3.31%
持股八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3.61%
持股十三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3.7%
持股二十一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3.99%
持股三十四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3.44%
持股五十五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2.26%
持股八十九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30.58%
持股144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29.67%
持股233個交易日的平均盈利水平:28.67%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無論你的持股周期是長還是短,你能盈利的概率都只有33%左右。
根據以上統計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到: 在平均盈利水平只有33%的市場里,做短線會加快虧損的速度,只因為每天短線進出的股民每天都有高達69%的虧損概率 ;而做長線的股民的虧損速度相對來說就會緩慢得多。
從以上分析結果,我們還為「一贏兩平七虧本」的股市定律找到了科學依據:無論你怎麼折騰,股市裡的勝率只有33%,這意味著有約七成的股市參與者必定是虧本的。
首先高頻交易是指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大量交易,參考數學模型,獲得盈利的行為。
你所說的好像是頻繁交易,對於資金量較小的散戶來說,頻繁交易對盈利來說沒有好處,但是頻繁交易可以增加你的交易經驗,這個很有用,舉例拿10W先練練手,等資金到100W的時候你就游刃有餘了,如果上來就100W,你很難操作正確的。當然1W2W也可以練手。
那練什麼呢?果斷,止盈止損,膽量,盤口的感覺,不過就算小資金可以游刃有餘,在操作大資金是也要克服心理障礙。
最後祝願中小散戶,能在股海笑看風雲。
高頻交易一般是專業機構乾的事,小股民做這個不敢想像,高頻交易打的就是快速反應與信息差,對設備及人員素質要求高,就連網速一般也達不到要求的。
不能對高頻交易一言定生死。記住:所有交易方法都是賺錢的工具。這個原則你記住了,就不會老是糾纏於用哪個方法炒股了。如果沒有原則,你越討論會越迷惑!
所以,炒股的目的是賺錢。只要能夠賺錢(前提是不違法),什麼方法你都可以用。如果你用高頻交易能夠賺錢,即使每天賺得不多,但是只要勝率高,長期累積也會積少成多,沒啥可害羞的。股市本身就是多角度的。每個人只能抓到某一部分的規律。你就用這部分規律去賺錢即可。沒必要將所有規律都總結出來再操作。
當然,如果你用高頻交易是虧損的,長時間操作累計起來都是虧多賺少,那就沒必要再用。說明這個工具你也用不了。趕快換個趁手的工具再干。
在本人多年的交易中,根據我的經驗,做高頻交易盈虧都不大,優點是風險小,操作模式心裡比較有數。在符合模式時,賺錢也很快。但是符合模式的機會不多,主要還是牛市機會多。
所以,要賺錢,無論時高頻交易還是中長線交易,主要的機會都在牛市。在非牛市,越折騰虧的越多!很大大師最炒股,最簡單的經驗就是:牛市做多,熊市做空!根本不討論具體方法和工具。把握住大原則,賺錢就容易了!
8. 請問股票是成交量大好還是小好呢
在底部的時候是成交量大好,說明股票要啟動了,在頂部是成交量小好,成交量大說明機構出貨了。
9. 股票量比大好還是小好
這個要看情況。 股票量比是指股市開市後每分鍾平均成交量與過去五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的比值,即成交量比=(當前交易總手數/累計開盤時間) (分鍾)) / 過去五天每分鍾的平均交易量。存量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量活動。 股票量比例越大,股票越活躍,成交量比例越小,股票活躍度越低。但是,並不是說存量比越大越好,越低越差。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股票的成交量比例變大,說明股票開始活躍,選擇股票操作方向。如果交易量中的買入量遠大於其賣出量,則會刺激股價上漲,開啟股價的上漲趨勢;如果賣出量遠大於買入量,就會導致股價下跌並開始下跌趨勢。股價下跌尾聲,成交量較小,說明該股成交量較少,成交量減少,空頭力量釋放,股價已見底,結束下跌趨勢.
拓展資料:
1. 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
2. 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3. 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通過對外投資以購買股票的形式獲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所得金額高於股票實際賬面成本的差額,即股票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的股權投資額等。